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塔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京塔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5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塔经典读后感10篇

  《东京塔》是一本由[日] 利利·弗兰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塔》读后感(一):其实也就是琐琐碎碎,但却能让人更善良

  合上书,妈妈准备的午饭就在手边。

  仍然温热着的番茄肉酱面,是她一早起来做的。说是今天雨夹雪,中午别出去吃了。

  妈妈起床前,有来亲过我。我知道。还嘱咐我说,只能赖床十分钟噢。

  最近因为自己房里重新装修后检测报告说有轻度甲醛超标,便死活不肯住进自己的房间,把老爹赶去沙发自己和老妈睡。晚上看书晚了,老妈在旁边已经睡熟,有时会翻过身朝我睡,灯光打在她不再年轻的脸上,极其柔软头发泛出微光。用手摸摸她的头,她会轻轻呓语,像小孩子一样

  我想她也是喜欢和我睡的。从她的呼吸频率里我能听出来。

  有时候也会不愿回家。觉得爹妈的唠叨琐碎和时有时无的家庭冷暴力让人难以忍受。不过最后还是会被家里温黄的光亮给吸引,多晚都想回家。仿佛只要被那样的灯光笼罩,就可以卸去所有的疲累和伪装。

  喜欢和我睡在一起的不只是老妈,舅妈说和我睡又暖和又安稳,不用吃安眠药一觉到天亮。所以舅妈也乐意叫我去陪伴她。她甚至打电话外地读书的妹妹说,你姐正在逐渐取代你的位置。我笑,这你也说说的。自己挣那么多钱不舍得花,给妹妹的全是最好的。她和舅舅可以吃剩饭剩菜,却给妹妹从山东空运最贵的苹果

  和舅妈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教我很多道理,给我定了很多要求。这和妈妈很不一样。老妈从来不教我什么,她喜欢让我自由生长。舅妈对这种松散式管理模式十分不满。我反驳:却也长成了你们都喜欢的我啊。

  什么样的孩子真的是有什么样的妈。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母亲,从小到大所有的朋友都很羡慕我有这样的妈妈:开明、宽容、知书达理、支持我的任何决定。和书里的主人公一样,纵然身边好友家里开宝马奔驰玛莎拉蒂,我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吃的用的比他们差。因为妈妈和老爹,确实都把最好的留给了我。

  有时候会幼稚地想,若不是生我养我,爹妈的日子会更好也不一定。

  把书借给我的时候,石榴阿姨问我,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看上去那么旧么?那是因为被泪水的。

  读完,也没有传说中哗哗的眼泪

  只是看到下面一段话的时候眼眶有红:

  所谓的母亲,是没有欲求的

  我的孩子将如何伟大

  会那么富有

  都不重要

  心底深深希望的是

  他每天都能健康快乐

  就算有再昂贵的礼物

  也不及我的孩子可以心地善良

  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

  所谓的母亲

  当真是没有任何欲求的

  因此,让母亲哭泣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为的事

  曾经给妈妈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写给我最爱的女人

  “晚到的生日快乐 想必宽容的你不会介意。

  从哪一年起,庆祝 合照 吹蜡烛 吃蛋糕,于你,似乎都不作数,一定要到收到一张卡片才会觉得真的过了生日。那十几张卡片上的字从歪歪扭扭到方方正正,再到大部分人都觉得“好看”,只有你一个人说:可以更好看的。

  你说孩子是夸大的,于是我总能在其他家庭成员都反对我的时候得到你的支持。你说妈妈的抚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我在“一条大河”的童谣里长得又高又大。你说孩子不能捧在手里,于是所有人都夸我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板下脸说: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有时候想想真是奢侈,你的大半人生就这样被我占据和分享了。

  什么感同身受,什么一起成长,这些字眼都不足以概括你陪伴我经历事情。我不知道我的儿子以后是啥样,但我知道他身上所有的好都会是从你那儿得来的。

  悄悄拍下你睡觉时的样子,是因为你一直说我睡觉的时候很好看,而那么多年我都没有那么仔细认真地去看过你睡着的模样

  福乐。

  安康

  是我想给你的梦境里加上的批注。”

  很俗很单纯地希望,世界上的母亲们都福乐安康。

  而我们,能在陪伴妈妈的时候,多给她们一些幸福和温暖。Mavis说,就算生前对过世的亲人再尽责,但还是会有许多遗憾,当初为什么没有对他们更好一点呢。

  那,就用自己微小的行动,让这种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吧。

  不是说对妈妈好的孩子一定坏不到哪儿去么?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能让人更善良的,即使只是琐琐碎碎;就像妈妈给我们的爱。

  《东京塔》读后感(二):树欲静而风不止

  书中的老妈,在拼命地燃烧自己、照亮儿子的人生的同时,又努力在儿子面前显得轻松自在愉悦,仿佛为儿子做的一切乃从兴趣出发。她的细致、温柔、隐忍和识大体几乎涵盖了东方传统女性拥有的一切良好口碑,但她也并没有完全为了家庭而放弃自我,她也喜欢中条清,喜欢打花骨牌,喜欢唱歌,喜欢喝酒……总之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慈母”,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独立坚强的女性。

  也许看到“母亲的人生变得很狭隘,因为她把她的人生分给了我”“母亲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之类的语句会觉得这样的女性牺牲太大以至于完全失去了自我生命意义,但是谁能完全否认“奉献”也许就是她生命中乐此不疲的事呢?最令我动容的是她总热衷于为周围的年轻人好吃饭菜——“年轻人总是饿着肚子啊!”这样的想法来源自农业社会邻里关爱的传统,却在她温和又坚定身体力行下融入了冰冷的水泥森林,成为浮躁冷漠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盏暖灯。

  另外,关于主人公我,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作者用淡淡的、娓娓道来又暗含愧疚的笔调叙写“我”从儿时到年近四十母亲去世这期间的成长(堕落?浪子回头?)经历,这期间无论作为儿子的多么不务正业,多么混蛋,母亲一直不离不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大部分利益去支持儿子……也许正是因为这段“混账“经历,真正懂事后的儿子才会对亲情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以及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产生无尽的悔恨吧。

  这本书,一个学生花了一下午时间翻完,感动泪流满面,然后极力推荐给我。我阅毕又很想给另一个学生看看……但是他真的会幡然醒悟吗?想想还是算了吧,毕竟人的悟性差别是很大的。

  《东京塔》读后感(三):这世界上有一种莫名的关系

  号称“哭泣小说”首席代表的《东京塔》,在全篇前7个章节并没有让我动容,它缓慢的,柔软的,一一细数作者从小到大的种种经历,独自照顾我的妈妈,每天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爸爸童年一次次的搬家经历,颓废高中,毕业后不务正业的无业游民生活,高利贷,不断租房,然后突然某一天,日子走上了正轨,从小仓到东京,明明那里才是家乡,却终于在这里才找到家的感觉

  开始习惯东京的家醒来有饭菜香味,然而妈妈却已开始苍老。

  甲状腺癌,像所有可怕的病症一样让人心头一紧,好在认真的治疗,手术,妈妈虽比从前更为清瘦,但房间里依然有饭菜的香味,床边有叠放整齐的衣物,饭后会去东京的公园散步。

  直到被发现胃癌。并且没有办法手术。

  看最后两个章节的时候,是凌晨的1.2点,我甚至一度没有办法读下去,眼泪就像关不紧的水龙头。

  它依旧是那样不紧不慢的描述着,住院,化疗,放弃,葬礼。但是每一个细腻的描写都会让你感觉到疼痛。几度失声,却又怕惊扰到隔壁熟睡的父母

  小说关于“自由”也好,“人生”也好,都描述到位,但最含蓄却也最直白的描述就是这样一种关系。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莫名的关系,无论什么样的东西也摧毁不了,那就是亲人。

  “我们全家三个人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已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妈妈最后的心意,就是这样,我们能睡在同一个地方吧。”

  《东京塔》读后感(四):如水一样的亲情 11-04-10

  拿了本东京塔 昨天晚上看了一点 不出意外的话 估计躺着的时候 会把它看完才甘愿睡觉

  回来在豆瓣搜索了本书 发现有两个版本 我手上的 是利利 弗兰克的 另一本 是我闻其名而从未读过的江国香织的作品 看评论 是描写婚外情的

  我手上的 是母子情为主线 从自己小时候写到母亲去世 目前还未看完 但是已经感觉出是一贯的日本人的写作风格 细致入微 平淡诚恳

  未完待续

  -------------------

  看完后 感觉确实很日本的手法 写得极其贴切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从年幼 上学 学后的颓废 直到努力工作 最终与母亲居住 母亲的病 以及最后去世 在平淡的笔调中 感觉到母子那种永远不会断掉的牵挂与牵连 而作为早早就分居了的父亲 作者虽然感情上疏离 但是实际 依旧是非常在乎的 可以说 父亲对母子的生活 起着绝对的影响

  主角问妈妈有多少积蓄 妈妈想了想 把儿子的大学毕业证书摆了出来 说这就是我的全部积蓄了 妈妈的爱 只沉默在孩子的每一份成绩里 一直付出 而我们很少察觉得到 歌颂母爱伟大的词语 太多 也太泛滥了 以至于我找不出任何有新意的词来形容 亲情如水一样浸润着孩子的心

  所以 就这样吧

  《东京塔》读后感(五):东京塔我的10%人生

  我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完这本书的,用了三天。并没有人向我推荐这本书,我只是在茫茫书海中由于缘分遇见它。

  为什么说东京塔是我的10%人生呢?因为我和主人公一样是被母亲独自抚养的小孩,并且很喜欢奶奶,但是我的爸爸并不像书中的爸爸那样不务正业。所以在阅读这本书时,很多情节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有点开心又有点艰辛记忆

  主人公在早期非常孩子气,无忧无虑,喜欢吃喝玩乐,并不非常理解妈妈的心情以及艰辛的生活现实。我未成年时也并不体谅妈妈的辛劳,被安逸的日子麻痹了自己的思想。虽然心里非常清楚妈妈是牺牲了自己的享受来成全孩子的快乐,但是我总是在逃避问题,惧怕去接受不幸的现实。

  书中还写到妈妈离开爸爸后,从来没有一个安定的家,一直在投靠他人,直到老了才有一个算是家的地方。我妈妈现在也是在外面一直租房子,偶尔会去姨妈家住几天。我妈妈以前总是说,将来我挣钱了一定要买套房子。我当时年纪小觉得房子那么贵,肯定买不起,还不如花钱去旅游,为什么要为了一套房子花光自己一大半的积蓄呢?如果妈妈想老的时候过稳定的日子,为什么不回乡下和外婆一起住呢?我那时候对妈妈生活状态的疑问还有很多。看了这本书后,我能理解妈妈为什么一定要买套房子了,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迎刃而解。“书架上的书,知识的海洋。”也许书不仅仅代表着知识,还诉说着人的生活百态。如果我没遇见这本书,可能我要直到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甚至是一个母亲才能理解妈妈内心的苦楚。

  做父母即使有困难也不会很直白地告诉小孩,只会偶尔用很晦涩的一两句话告诉你。我们做子女应该多注意父母的生活状态,装做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不孝行为啊!

  《东京塔》读后感(六):重温“东京塔”

  母亲节前几天,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在读一本熟悉的书,Lily Franky在日本销售突破210万册、刷新了日本出版社记录、被誉为“国民读物”的亲情小说《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回家找出书架上那本曾经令我潸然泪下、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再次读来,感动依旧、感触却新的白色书本。

  “人出生后,最初认识的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因为相信还有比这更令人向往的事物人们立刻了家去体验这个世界,结果,在心上满是伤痕之后才终于了解,那一出生下了就已经存在、自己视为理所当然并不特别在意的亲子关系,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最强有力、不会背叛你的关系。”

  书中的老妈是一个带着我离开不务正业父亲相依为命的老妈;为了生计,在几个小吃店工作的老妈;从来不会逼我念书的老妈;不管学习还是后来工作都一个劲鼓励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最爱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百年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给我买机车的老妈;一个人拼命工作供我读完想读的大学的老妈;毕业后等我慢慢找到真心想做的工作从不催我还打工一万、两万寄钱来的老妈;为了和我度过最后时光,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东京却再也没有回去的老妈;到了胃癌的弥留之际,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想嘱咐我担心着我的老妈;怕死后还要麻烦我,预先为了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的老妈……

  武藏野的浪子Lily Franky笔下的《东京塔》,有着近年来的日本文学作品隐约地透露出回归的平淡婉约。在阅读中不知何时就投入了感情,不由得不断反复归省自己的内心,像是独自一个人走在业已消逝的故乡的碎石路上鞋底传来的感受。流泪冲动,慢慢融化了我们在生活中麻木了的外壳,一不小心露出了原本的柔软心田。也难怪被日本书店店员形容成“一本让人忘记卖书是为赚钱、一心想推荐给读者”,成为“日本书店店员票选最想推荐给读者的书第一名”“日本畅销书冠军”的书。

  “‘嬉闹般背起母亲,却为她身躯太轻而饮泣,三步难迈’。就像石川啄木含泪止步般,每个人终究都会在某个瞬间,发现曾经是好高好高的母亲,居然变得如此矮小……那并非因为母亲老了,或是孩子长大了;那是一个女人为了孩子,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爱,最后像气球那样消瘪了下去……老爸的人生看起来好像很伟大,老妈的人生连十八岁的我看起来都觉得很渺小,那是因为,她把自己的人生切下来分给了我。”

  于是老妈又成了过世多年依然让我孤独的难以忍受的老妈;不管做什么都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的老妈;现在我在外面吃到好吃的东西,总会在心里想:真想带你来吃吃看你一定会喜欢的老妈;看到朋友和他的妈妈旅行,就让我后悔为何你在世的时候不多带你走走你喜欢的地方的老妈;为什么给生活费时,自己不更大方点的老妈;为什么没有多陪陪你说说话的老妈;为什么什么都不曾为你做过,甚至都没好好地说声谢谢的老妈;明明还没得到过我多少照顾却还在遗书里写着“非常幸福,没有任何遗憾,谢谢你”的老妈……

  也许只有一个人生活之后才领悟到吃饭的重要,还有每天做好吃的饭菜给我吃的老妈的恩情吧。

  母亲节如今已经被国人所越来越重视,更是慢慢成了商家每年打折促销的最佳时机之一,化妆品、女装、食品、保健品、鲜花、小家电……商场的各个部门各显神通,吸引着大家的腰包,刺激着大家的购买欲。只是,在我们购买各种礼物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之后,到底有没有想过老妈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不过是和子女在一起多度过一点时光吧?北京各大的电影院的放映厅里有几个人是带老妈去看电影的呢?票务火爆的剧场里又是有几个人是陪伴老妈去看场演出的呢?五一旅游出行的大军中又有几个是领着老妈一起去旅游的呢?

  “在五月里,有个人曾经如此说过:不管再怎么孝顺父母,总有一日,终究还是要后悔。后悔着:‘啊,早知道为他们做那个就好了!早知道为他们做这个就好了!”

  《东京塔》读后感(七):城市地标下的人生

  《东京塔》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旧旧的封面看起来年岁颇久,是一本老书。在大学里,一直喜欢游荡在“日本文学”的书架间,于是在大三的下学期,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日本作家的书看得不少,不管是三岛由纪夫还是村上春树,又或者是林真理子还是新井一二三。要是你说我崇洋媚外,我还真没办法跳出来反驳你。

  《东京塔》从中川雅也的小时候写起。开头是老爸喝醉酒回来,先是在家里大闹一番,踹门、疯狂的寻找我、奶奶的喊叫,可这一切不过是喝醉酒的老爸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吃到刻意从酒店带回来的烧鸡。诸如此类的小事并不是很多,但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仔细一想,也是那么回事,随时间的流逝,我们能记下的事情无一不是我们自身觉得最为重要的。那么不重要的呢?恐怕连大脑都没进去就被头发挡住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而对于已经长大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人来说却是老去。每翻一页,比雅也年龄大的人就越接近死亡。先是奶奶外婆,接着是妈妈。书里最后,雅也带着妈妈的骨灰盒上到了东京塔的观景台,说了句“妈妈,今天真是个好天气。”

  《东京塔》每翻过去一页,我们便和雅也长大一些。慢慢的就会在脑海里想起过去的自己,哪怕那个自己离现在十年八年,也会生出许多感慨。

  看完《东京塔》的那刻,我好似过了两遍之前的人生,突然间觉得长大了许多。

  《东京塔》读后感(八):妈妈也在北京3个月

  前半本书的每一章开头,作者都很絮叨的抒发一些所谓的情绪,看的我很恼火。

  中间之后,我连续几天都在大家都安静睡觉的通勤班车上止不住地哭。

  作者的妈妈荣子女士在东京的那7年,让我想起去年妈妈在北京和我一起度过的3个月,真的是很真实的过程。

  从小城市来到北京生活的妈妈,开始哪里都不认识,后来慢慢去开辟周围的生活,去和陌生的阿姨谈话交朋友,自己去乘公交车去稍远的地方,还可以帮我做些事情,从没出过问题。

  每天我在家的时间很有限,妈妈和作者的妈妈一样,每天都准备着温暖美味的新鲜晚饭等着我回家,让我尤其寒冷的2010年北京冬天,反而安心幸福。妈妈同样很节省,她自己在家的时候,要么吃剩饭要么吃的很简单。天下妈妈大抵都差不多吧。

  但是我做的还远不及作者,当时被工作和感情所累的我,在家的时候总是在睡觉,醒来了又要赶去上班,没有能够带妈妈去品尝更多美食去看看我喜欢的各种趣味北京生活。

  每天妈妈能跟我说话的时间,差不多只有晚饭的时候。妈妈跟大城市的种种完全脱节,对我的工作生活更是没有交集,所以只能跟我说说桌上的菜,我总是心不在焉的听听,因为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些事情。我基本上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跟妈妈讲不开心的工作,也基本没有跟妈妈说过为什么我半夜会哭醒,尽管当时妈妈马上就醒了。

  我离开妈妈真的很久很久了,从上高中开始就没有好好在家里长住过的我,不是很知道怎么跟妈妈沟通交流,时不时还会爆发情绪,对妈妈大喊大叫。虽然妈妈不会说甜言蜜语,也不会安慰我,也不会鼓励我,你对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安静小城市的阿姨还有怎样的要求呢?她总是默默地在后面等着我,支持我的所有决定。

  除夕前一天,我带妈妈去了常去的那家日本料理店,推荐妈妈吃了很多我喜欢的料理,还要了一瓶清酒,算是两个人的年夜饭吧。尽管妈妈说很贵,但是看得出来她很开心。饭后去不远的红领巾公园走了走,这是记忆中第一次和妈妈逛公园。寒冬的红领巾公园也不是那么萧瑟,有溜冰的人,有连嗓的大爷,也有随便走走晒太阳的男男女女。后来在华堂买东西抽奖,一下次抽了4个兔子存钱罐,妈妈高兴的不得了,小孩子一样欢喜地抱着回家了,还不停地说我今年一定有很多好运气。

  年后,家里的姨妈打电话让妈妈回去,说姥姥身边得有个人,妈妈有些动气说不想回去,无意中说出她的理由:我一个人在北京多孤单呢。原来妈妈心里一直很细腻的,她只是默默的不说罢了。后来妈妈还是很快就回去了。

  妈妈也有60岁了,也“像气球一样,吐出了所有的爱而变得瘦小”。我很想妈妈。

  我会努力准备好自己的房子,让妈妈尽快回来。

  争取明年。

  我要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要活到100岁。

  《东京塔》读后感(九):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看完之后完全泪目?

  日本『哭泣小说』首席代表,由日本的利利.弗兰克所著。一本写给每一个你的小说,你可以给爸爸看,但不要给妈妈看(封面上的话,看完以后也不甚理解为什么别让妈妈看,可能怕妈妈看了情难自制,放生哭泣吧!但每个看这本书的男孩都将变成爸爸,每一个女生也会变成妈妈),女生的你也许和妈妈的你看这本书时会有不同的心情,此时的我为女生,希望以后当妈妈以后再读一遍。

  一本看完以后完全泪目的书,距离上次的书评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上一次书评是因为读到的书太烂,不想让豆友们涉读!(其实有点对不起作者,因为现在看来写的也没那么烂,甚至还有点不错!)这次是因为真的读了一本好书,想分享给你们。

  故事讲的是一家三口,时不时会出现姥姥,奶奶等角色,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三口,主人公三岁时和妈妈因故离开父亲,过着母子俩的生活,日子过的艰难,但妈妈是个坚强的人,从来不肯向别人低头。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有些奇怪的癖好(最怕麻烦别人,让别人烦恼,我错误的拿筷子,妈妈却不管教),是个善良的妈妈。主人公从小就没怎么见过父亲,在主人公的印象里父亲的样子也很模糊,主人公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不能称之为家乡的地方),去到了东京,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妈妈两次得癌症,三次进手术室,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对主人公是个打击,主人公在这样的心情下写了这本《东京塔》。

  书里有很多写的很好很美的词句,也很戳心,我每遇到一句就拿铅笔进行勾画,并折叠起来,读完以后发现一本书几乎隔几页就有折叠的地方!可想而知,美词美句真的很多!推荐每一个在亲情上迷茫的你们!

  最后将书里的一句话送给你们“一个人只要是母亲生的,就永远无法逃脱不掉这种悲伤,只要人的生命有尽头,就迟早会与这种恐惧面面相对。”“那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你会产生一种恐怖,明白了这些事情发生的恐怖。我最恐惧的事情。”

  这本书好像还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什么的,你们也可以去看看电影,我要等到想哭的时候才会去看电影!再到有孩子的时候再看一遍书!

  《东京塔》读后感(十):亲情是一份很美的羁绊

  如果说中国人擅长宏观的架构,那么日本人则擅长由点到面的铺陈。就好像我们总是先把架子搭好再在框架下慢慢填充,比如我们写论文一样。而他们则像是在白纸上描画出细细密密的点,最后变成一幅让人惊叹的画作。

  《东京塔》里面引用了鲁迅的话,不知道是先生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某些东西十分契合所产生的共鸣呢,还是先生在日本很有影响。风格都像是一幅白描,线条纤细又干净利落,黑白分明,主次突出。笔触却总是简单的,冷静的,克制的。

  用一个被说烂了的了无生趣的道理来写成一本书,真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亲情真是一份很美的羁绊,看到雅也和妈妈在东京一起生活,我也不禁想起了马上要面对的共同生活的日子。妈妈会像橡皮擦一样渐渐变小吗?人老了真的不是要战胜疾病而是要学会和疾病共同生存吗?我想起了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的奶奶,画面由于太过真实我不得不停下来擦干净眼泪才能继续读下去。

  这是大学四年来读过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