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6 12:46: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经典读后感10篇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是一本由[法] 德勒兹 / 加塔利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7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读后感(一):齐泽克评论毛泽东时顺便提到了这本书。。。

  以下摘自 齐泽克著,王芳译:《齐泽克眼中的毛泽东》,《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卷 第5期

  原文为齐泽克为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新版英译本( 2007,VERSO) 写的导言

  今天全球资本主义对革命力量的挪用并不是没有喜剧性的一面。为了将针对巴勒斯坦人的以色列防御力量的都市战争概念化, 以色列国防部( IDF) 的军事学院系统地参考了德勒兹和加塔利的理论, 特别是其著作《千高原》, 用它作为“操作理论”, 所使用的时髦词汇有“无形竞争实体”、“不规则移动”、“速度对节奏”、“瓦哈比战争机器”、“后现代无政府主义者”、“移动的恐怖分子”等。他们所依赖的主要的差异之一是“平滑”和“有条纹”的空间之间的差异, 它反映出了“战争机器”和“国家机构”的组织观念。现在当IDF想要指代在某个好像没有边界的空间上展开的行动时, 经常使用“平整空间”这一术语。巴勒斯坦地区被视为“有条纹的”, 因为它们被篱笆、高墙、沟渠、路障等等封闭了起来。

  IDF 在2002 年4 月对纳布卢斯市实施的袭击被其指挥官称为“反向几何”行动, 他解释为“通过一系列微观战术活动重组城市系统”。在战斗中, 士兵们在城市中穿梭, 穿过数百米的地面隧道, 这些隧道是在密集的城市建筑中开凿的。尽管数千名士兵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同时在城市中穿梭, 他们“渗透”到了城市建筑之中, 以至于从空中几乎看不见有人。此外, 他们没有使用城市的街巷、道路、院落或是门、楼梯和窗户, 而是横向穿越墙壁, 纵向地穿过天花板和地板。这种形式的移动, 军事上叫做“侵扰”, 旨在突破内外的分野, 把民居变成大道。IDF的“穿墙而过”战略所设计的观念是城市不只是场所同时也是战争的媒介:“一种灵活的, 几乎透明的介质, 永远是难以预料的和处于流动转台的。”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当然不是愚蠢地指控德勒兹和加塔利是军事殖民的理论家, 而是说他们所论述的观念机器, 远不仅是“颠覆性的”,它同时也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 军事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政治的) 运行模式。那么, 我们是要通过革命建立一种秩序, 其原理就是频繁的自我革命吗?这也许就是今天的问题所在。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读后感(二):只谈一个问题

  德勒兹实际上是后现代哲学中的一个建构者,或者说他是建构式的解构。整个后现代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次彻底消解和反叛,但是在这种过分消解之后我们该如何思考呢?新的言说的可能在哪里?

  德勒兹就是在告诉我们这种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他不再使用传统的概念,不再说主体客体、现象本质,不再说逻各斯,不再使用二分法,而代之以根茎、网络、多元体这些概念,他否认有一个中心,否认有一个主体,将人消解为机械与集合。将哲学理解为概念的创生。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激进中的不足。在与传统思维方式决裂之后,德勒兹的哲学里同时充溢着创生与癫狂的力量,他在理性与混乱中穿行,在思维的悬崖上舞蹈,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迷乱。

  另外一点就是,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是与其时代相映照的。在福柯、德里达、德勒兹这些人的哲学里疯狂的解构力量,主体的死亡,中心的死亡,也是对现实的反应,它对应的事实是,世界的多元与异变,人的本质的丧失。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读后感(三):随便写写

  半年前看完的,现在才想起来添加,顺便说下,可能有些词记错了,不过应该差别不大。

  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说到迭奏曲那里,在那个部分德勒兹第一次较为直接的说明了层,逃逸线,界域,配置,容惯性平面这些之前他只靠比喻在阐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他一贯的后现代作风受到了挑战,来自于一种完整的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挑战。

  他从没有与中心直接的摊牌,因为与任何秩序的对抗都只能带来混乱,所以他保险的选取了“去中心”。有一个中心在那里,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寻找那个块茎,抓住那根逃逸线,那个时时刻刻处于域外的引导而又粘着在过去的层上的东西。在这里,一股脑的尼采,伯格森的影子全都现形了,这种东西并不陌生。

  我还比较感到可惜的是容惯性平面,他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是出于几何中心主义吗?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读后感(四):【读品】105辑·荐书·思想

  [法]德勒兹、加塔利 著: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姜宇辉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12月,55.00元。

  先看看德勒兹发明的其他一些概念吧:块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晶体影像、褶子、无器官身体、欲望机器、游牧美学、生成论、多元符号论,都是些什么东西?都在考验我们的想象力!据德勒兹说,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特别是没读过精神分析的人,都能很快理解它们。精神分析读得越多,倒越不能理解,最终有人特意为那些专家编写了一本《德勒兹词典》。

  《千高原》是哲学家德勒兹与精神分析家瓜塔里的又一次成功合作,1987年出版,被定为“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系列的第二卷。第一卷叫《反俄狄浦斯》,1977年出版。“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曾是弗洛依德最喜欢摆弄的意象。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男孩选择母亲,女孩选择父亲。然而因为伦理,“恋母”与“恋父”的情结一直被压抑。德勒兹和瓜塔里无法无天,竟要消除这种压抑,解放人的本能。

  如此激烈的反都造了,他们还想干吗?在《千高原》里,德勒兹和瓜塔里开始摆弄地质学了。他们将书本中的“章节”看作地理意义上的“平原”,我们捧着一本书,就好像捧着一层一层累积的大地,叠成一个厚重的高原。虽然每一层“平原”都标注了日期,都有不同的性质,但不同“平原”的时空互相交叠、巧合、分支延展,构成了多元互联、流转多变的共振域。

  我们可以一页一页地翻书,就像一层一层地质考古。理论上说,唐代的遗物总要比汉代的遗物埋得浅。但是也有可能因为地理变化、河流冲刷,反而把猛犸象推到了表面,压在宋代遗物上面了。我们读《千高原》时,常常受到震撼,就好像一具恐龙化石,不顾地质结构地钻到上面,混在垃圾堆里,直接地暴露在我们面前。我们与它们偶遇。

  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会碰到“地层缺失”,翻完整本书,发现许多重要时刻、关键性的“平原”消失了。若不是连续页码,我们几乎要以为是编辑给了一本次品。可是德勒兹从来没有保证给我们一本历史完整的“地质书”啊。如同我们在现实中总是碰到的不规则、不连续的地层一样,《千高原》蕴含了无尽的可能。历史总是在各个“平原”中出人意料地蔓延出来,令人难以捉摸。

  1995年11月4日深夜,德勒兹从巴黎17区尼埃尔大街84号自家窗户跳楼身亡,享年70岁。(梁捷 推荐)

  本文刊于【读品】105辑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读后感(五):从代序看概念

  玛斯素美作为《千高原》的英文译者,在其序言中,他认为:“对于德勒兹和加塔利,哲学是一种介入世界的方式。”“哲学是一种作为,并且为了变革而作为。” 哲学并不满足于进行反思,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哲学是建构性的。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哲学只有一个目标:建构概念。‘唯有概念’就是一种概念艺术。”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多元性”,可以说整本书都是围绕这个概念进行书写的。在德勒兹看来,体制哲学喜爱将多元性收纳于整体性之“一”中,为了阐释“多元性”这一概念,德勒兹和加塔利创造了许多新的概念名词,比如“平滑空间”、“解域”、“游牧民”、“弱势群”、“根茎”、“无器官身体”、“战争机器”等。另外,对于“千高原”这个概念,玛斯素美的解释是:“正是这些概念性的生成-哲学、在生成-哲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座高原,也正是它们以一种自身特有的韵律穿越高原而返,将整部著作形成为一个平滑的概念空间。正如作者们所言,一座高原就是一个概念的解域化生成的‘强度’区域:由策略性移置的概念的居间运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多元性结合。”

  统观德勒兹的全部哲学著作,可以说对于“非组织”、“多元性”、“去主体化”等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他是要颠覆我们心里既有的全部传统观念,尤其是那些固定的、组织化的、一元观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