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瑞斯》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莫瑞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瑞斯》经典读后感10篇

  《莫瑞斯》是一本由(英)E·M·福斯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瑞斯》读后感(一):《莫里斯》,一个关于幸福故事

  作者曾在后记中说明,这是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所以他坚持要给莫里斯一个幸福的结局

  也许正是这个严肃文学难得一见的幸福结局,让我对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莫里斯如此着迷,以至于对《莫里斯》这本书和电影百看不厌

  莫里斯是一名绅士,出生于富裕但不权贵的家庭,接受了良好教育但并非学识过人。他很英俊,但也不足以倾倒众生。他从小就发现自己的性偏好与众不同,但迟钝的天性让他并不过于为此苦恼。他仍然循规蹈矩地活着。

  直到他逐渐成年,并在剑桥同学克莱夫的引导下认同了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他与克莱夫相爱,因此跟着克莱夫一起背叛了基督教,并且同意使彼此的关系与性欲无关。

  如果克莱夫没有放弃他们的关系,莫里斯就会这样压抑性欲、懵懵懂懂过完一生吗?

  在他们的关系结束之前,莫里斯早就发现与地位低下穷人平等地现在拳击擂台上,比衣冠楚楚地待在音乐厅、位于上层阶级之间,更让他感到高兴

  这是他和克莱夫最大的不同

  克莱夫意图从政,领导穷人,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员,慷慨地赠予穷人关爱。

  而莫里斯认为穷人的处境固然需要改善,但穷人并不比贵人们更不能适应生活。比起同情和怜悯,穷人们更渴望平等相待。

  与仆人阿列克的相爱,更加促使莫里斯肯定和释放他的天性。

  莫里斯和阿列克的结合,不仅是出于好奇心和性欲,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彼此认同――他们都愿意为了爱情抛弃一切,即使他们的爱情在别人眼里惊世骇俗

  这听起来是个童话故事,但它比童话故事更残酷,也更美好。因为不被社会认同,他们的爱情注定难以见天日。没有婚姻制度保障,他们的爱情必然要在接下来的社会动荡中历经波折。

  但他们的品性让这个故事格外动人

  与克莱夫三年的无性恋爱,以及之后对诱惑的抗拒,证明了莫里斯对爱情的忠贞。

  而阿列克放弃移民阿根廷、成为上等人的机会,愿意留在英国,也证明了与莫里斯的恋情绝不是他一时的风流放纵

  事实上,就算有婚姻制度的保障又如何,最终决定两人能否坚守爱情的,不正是人的品性和对待爱情态度吗?

  一战即将到来,莫里斯和阿列克这两个聪明、强壮的家伙,真会活不下去吗?

  还是相信他们吧!相信“幸福”。

  《莫瑞斯》读后感(二):莫瑞斯——小说与电影

  第一感觉就是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平淡乏味。虽然很隐晦,但在一些方面又非常直接,总之算是相当好看,让我这个看过两遍电影的人还是欲罢不能。相对于电影,这本书甚至还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角度来让我懂得一些看电影时弄不懂的问题

  比如那个所有人都认为最重要的问题:Clive婚后还对Maurice留有眷恋吗?

  关于Clive和Maurice这两个人形象,电影和书有很多的区别。首先就是Clive。我看书的时候,无法将休·格兰特那张脸与书中的Clive对应起来。书中大致是:深色头发(5、6年后就开始“大把掉发”),皮肤白皙,身材矮小,喜欢长篇大论的希腊式谈话,内心敏感但又坚定(他从小一直知道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走向,会很冷静地用逻辑解决决策问题,比如对领圣餐和宗教的看法、比如对自己的性向、比如对自己性向采取的办法、对自己未来思考等等)。正是他的这种坚定,使自己在希腊做出的喜欢女人的决定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法改变。开端和过程模糊的,当然,这个模糊的变化过程也许是因为福斯特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他从生病时观察护士的顺从和低眉顺眼开始,逐渐领悟到作为男性的优越感;在陪同别的年轻女子游览时,他发现他的目光总是随时能引起女子的回应(男性从不会这样),这给了他很大乐趣,他骤然发现阳光下的恋爱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在希腊的一个半月,他没有找到曾经学生时代给予他精神动力东西,于是,在Maurice写信给他后,他做出了自己思考得出的决定。结果则是清晰的:从书中看出,Clive确实是不喜欢男人了,他对Maurice的身体接触都会有一阵阵的抵触和反感。而他对妻子的爱却占据了他生活的核心,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她而转。而对待Maurice时也没有电影里那般殷勤,随时带着不耐烦和提防的心思,Maurice对他只是一个勉强的旧时光朋友(因为他自己的缘故,他的剑桥密友只有这一个),任何看过书的人都不会认为他还爱着Maurice了。他变得冷漠、残忍、无情,难怪福斯特要惩罚性地让他变成秃头了。

  Maurice的形象也大相径庭,他在书中是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如果不是Clive开启了他的心灵世界,他还会保留着schoolboy的心理状态,成为又一个证券经纪人Mr.Hall,有着庸俗的品味和无趣但自认为高尚的生活。粗鲁、粗糙、健康、模糊、头脑不好反应慢是专门为Maurice准备的形容词。他黑发,健康壮实英俊,带着一股精神气(但是不擅长板球、网球运动),笨手笨脚(后来因一种长期的忧郁而有所改善),略带点绅士派头起来,总是理解不了Clive的冗长的谈话,因此就不费神去理解了。James Wilby演的Maurice在头脑和举止方面显然高出许多,别的不说,一副瘦削颀长的身板和一头耀眼的金发就让他的气质变得卓尔不群,电影中对他俩的精神世界上的差异的刻画也不多。

  《莫瑞斯》读后感(三):只言片语

  1. 社会逐渐变得宽容——我知道还有很多路要走,但社会正在逐渐变得宽容——然后呢?

  一切变得平庸。没有什么将再被视为禁忌。因而也就没有斗争,既没有外部的抗争,也缺乏内心的角逐。因为没有被抨击的对象,也就无所谓善与美。人们浑浑噩噩的活着——或者假设自己在斗争,在空地上自个儿胡乱挥舞起来。多么可怕场景!——不,斗争将转入地下,转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不是被单下的豌豆,而是地底的熔岩,因为它是焦灼的,而且变化,并终有一天要爆发出来,在表面留下可怕的疤痕或者畸形隆起的肿块。

  2. 描写细腻而不令人生厌。所有的细节恰好都是我想知道的。字里行间小小的调侃。

  3. 所有的文字都好像在多巴胺和血清素里面浸了一圈。文字创造幻象。当然我不确定这究竟是作者的原因还是读者的。

  4. 一个有激情的人或许会犯许多过失,但他最后总会得到他想要的。当然必须被赋予足够的幸运

  5. 然而肉体比灵魂深奥,拥有难以捉摸的秘密

  6. 关于结尾:“我这本书里的人,大体上来说是好的……当一个人得以过上自己所能过的最美好的生活时,应感谢才是!”

  用这样一句歌词来形容恰如其分: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And I'm feeling good.

  7. 翻译不评论。

  《莫瑞斯》读后感(四):写给另一个人格情书(自我对话的读后感之一)

  (究竟是多么精神分裂我才能撸出这么一篇东西。)

  A:福斯特文笔让我想到小时过家家

  :怎么说?

  A:萌点就藏在文字里。就像小时候拨开草丛找红色的果子,时不时就会觉得很惊喜,咦,这边有一丛,咦,这边有好几丛。

  A:而且,草丛本身也是可爱的。

  :对,他的对话有时候虽然有点小神叨,但还是挺可爱的,尤其你拆开一句句的看。

  A:这本书后面原来有一篇萧乾的文章叫《唉,同性恋》,萧乾在这篇文章里的姿态真不讨人喜欢啊。

  :嗯,直接说自己认为同性恋是变态,异性恋才是正常

  A:这还不算什么。他最后又摆出一种“我不歧视你们,你们需要有病,需要被治疗”的姿态。

  :不过,萧乾第一次遇到基佬,就是一个基佬在办公桌上翻滚求爆菊……

  A:而且那个年代在英国同性恋还是一种犯罪。我猜他一定很纠结,作为一个直男,他接受不了同性恋,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他不得不去努力理解,并且安慰自己“像福斯特这样的都有同性倾向,好歹还是有点合理性的吧。”

  :可惜福斯特这么信任地把《莫瑞斯》原稿给他看,他却认为这是一本讲【一个同性恋一边被官方监视一边还被歹人敲诈勒索的故事,读毕不禁让人庆幸自己不是一个同性恋……】,呃,他到底在哪个平行宇宙读的这本书。

  A:原谅他吧,他只是一个困惑的直男。

  :好笑的是,萧乾后来被人怀疑过是一个基佬,就因为他和福斯特有过交情。

  A:不过,萧乾在这本书里爆了一个好料【福斯特出身于皇家剑桥学院,那可是英国上层社会同性恋的温床……同性恋在剑桥,尤其是在皇家学院还蛮时髦的,而且是作为古希腊的高雅遗风。】

  :壮哉剑桥。

  A:我很喜欢福斯特在这本小说前面的题词

  【1913年动笔

  1914年完稿

  献给更幸福的一年】

  :温暖人心的基佬啊。我喜欢他在这本书的题词里说他已经越来越厌恶把主角写的死去。

  A:他感到压抑,可并不愿意将它宣泄在文字里,虽然这本《莫瑞斯》写成悲剧也很美,但是我还是很开心他给了莫瑞斯一个不切实际的Happy Ending。

  :他说得很清楚啊——

  【你说:倘若他没遇到另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会怎么样呢?真的,会怎么样呢?不过,去责怪社会吧,别归咎于莫瑞斯。即使是在一部小说里,当一个人得以过上自己所能过的最美好的生活时,应感谢才是。】

  A:莫瑞斯和克莱夫在剑桥的生活被写得很美好。你知道,即使最后克莱夫抛下了莫瑞斯,这个角色也并不令人讨厌,同名电影里还是巅峰颜状态的休格兰特出演的克莱夫,完全无法恨下去。

  :他软弱,但是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就跟你和我一样不够高、不够强、不够坚定、很容易安稳舒适所吸引。

  A:是的。这就是莫瑞斯令人赞叹的地方,他真的非常强壮,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

  :莫瑞斯作为一个玛丽苏对象也是非常合格的,多么难得的一部以深情、健康、强壮的攻君为主角的小说。

  A:一开始是克莱夫帮助莫瑞斯成长的。但是莫瑞斯成长得超乎想象。

  :这是令人难过的地方,虽然先表白的是克莱夫,但莫瑞斯更加认真,甚至在克莱夫表白之前他就有这样的心理——

  【为了这样一位朋友,就是赴死,也在所不辞,他也容许这样一位朋友为自己而死。他们彼此间肯做出任何牺牲,不把俗世放在眼里。死亡、距离也罢,都不可能将他们疏远,因为“这是我的朋友”。】

  A:他抱着这样的心态,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克莱夫会和他一样。

  :因为,一开始是克莱夫帮助他认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更被哪种性别所吸引,明白这种取向并非怪异或者变态,它可以成为一种真挚的感情

  A:他们开始变得亲密的段子其实挺萌的。克莱夫对莫瑞斯絮絮叨叨倾述痛苦,莫瑞斯只是看着他,然后蹂躏他的头发。

  :然后他们经常腻在一起了,福斯特总能把细节写得很动人——

  【已经到了黄昏时分,五月这个学期声音,剑桥景色里的花香,从窗户飘进来对莫瑞斯说:“你不配做我们当中的一员。”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死掉四分之三,在剑桥是个异邦人,是步入雅典的一个乡下人,他没有资格跟这样一个友人待在一起。

  德拉姆凑近了他。莫瑞斯伸出一只手,感觉德拉姆将头靠在他的胳膊上。他忘记自己想说什么来着。声音和花香悄声说:“你是我们当中的一个,我们朝气蓬勃。”他无比温柔地抚摸着德拉姆的头发,犹如爱抚德拉姆的头脑一般,将自己的手指插到德拉姆的头发之间。】

  A:像希腊人一样朝气蓬勃、精神相依的……

  :搞基。

  A:克莱夫第一次对莫瑞斯表白的段落也很令人心动。

  :福斯特当初写《看得见风景房间》,里面那对小情侣也是这样,充满了突然让人觉得很心动的点。

  A:【德拉姆已经迫不及待,尽管周围有那么多人,他那双蓝眼睛热情到极点,对莫瑞斯耳语道:“我爱你。”

  德拉姆飞也似地跑过院子,穿过春天的喧哗,传来了他那间屋的外门“砰”地关上的响声。】

  这种在人群中耳语“我爱你”的段子,被福斯特写来一点都不俗气。

  :但是一开始,莫瑞斯并没有马上开窍,他都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可以为克莱夫而死,却没有马上回应克莱夫的示爱。

  A:可怜的克莱夫,他本来就不够坚强

  :但是莫瑞斯很快就理清自己了【他曾经是个墨守成规、心胸狭窄、背信弃义的人。他连自己都欺骗,又怎么能忠于旁人呢?】不管怎样,克莱夫这一次勇敢,还是帮助莫瑞斯真正面对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男人。

  A:莫瑞斯回应克莱夫的桥段也很好。前面福斯特铺垫了层层叠叠的细节,两个人如何纠结地疏远着又被相互吸引着,直到莫瑞斯鼓起勇气——

  【莫瑞斯被雨淋湿透了,非常暴躁,在最初一抹曙光中他看见了德拉姆那个房间的窗户。他的心脏剧烈跳动,将他震得粉碎。它喊道:“你爱着,也被爱着。”他四下望着院子,院子喊道:“你是坚强的,他是软弱而孤独的。”莫瑞斯的意志屈服了,必须要做的事使他极度惊恐,他抓住窗棂子,纵身一跳。

  “莫瑞斯……”

  当他跳进屋子后,德拉姆在梦中呼唤他的名字。心头的狂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从未想象过的纯真感情。他的朋友呼唤了他,他神魂颠倒。屹立片刻,新产生的激情终于使他有所吐露,他轻轻把手放在枕头上,回答说:克莱夫。】

  :这样,本来在痛苦中的克莱夫被莫瑞斯的勇气拯救了。后来,在痛苦中的莫瑞斯也因为别人的勇气而被拯救了。

  A:基佬都爱跳窗。

  A:从此之后,占据主动的都是莫瑞斯了,一位杰出的男朋友。他骑着摩托带着克莱夫去兜风的那段帅度爆棚,在草丛里看天看地看太阳什么的。

  :然后他就被剑桥给停学了。

  A:不过,福斯特用一句话升华了这段——

  【黑暗中的一次拥抱,在光与风中的漫长的一天,是两根相辅相成的柱子。眼下他所忍受的别离的痛苦,并非为了破坏,而是为了成全。】

  :在这次停学经历中,莫瑞斯是无所谓且不愿意向剑桥低头的,不过克莱夫不一样,克莱夫希望他回来,克莱夫还是更认同主流的价值。

  A:这点上倒不是克莱夫软弱,只是莫瑞斯更天真莽撞,因为不认同,所以没有畏惧心,这是一种可以看做优点的缺点,也是一种可以看做缺点的优点。

  :但是,其实除去同性恋这一点之外,莫瑞斯混迹主流社会其实混得挺不错的,他有学历有工作能力出众身体健康思想积极重视感情爱好运动长相英俊。

  A:许多作家处理禁忌之恋这种题材,往往都向着扭曲凄厉阴暗别扭的路子去了。但福斯特笔下,感情是明亮的,人是健康的,爱和痛苦是深的,你看他貌似喜欢絮絮叨叨写一堆,但是在关键时刻,那些能够刺痛人的时刻,着墨不多,一击即中。

  :然后我们就跟男主一起内伤了。

  A:其实早在热恋时,莫瑞斯已经显示出他和克莱夫的不同。我非常喜欢福斯特这句对莫瑞斯的描述,【他径直走向光明,希望自己所挚爱的人会尾随其后。】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说法,说理想的感情模式是【一个在另一个身前半步】。可惜克莱夫中途掉队了,莫瑞斯愿意披荆斩棘,但这条路始终太艰难。

  A:在克莱夫的家里,他们讨论到【生与死】这个话题时,就露出了将来分手的端倪了——

  【——我清楚自己迟早会死,而我不愿意死,更不愿意你死。倘若咱们两个人当中有一个死了,什么都没留下。我不知道你是否把这个叫做干净利索。

  ——是的,我就这么叫。

  ——那么,我宁愿自己是污秽的。莫瑞斯停顿了半晌说。】

  我的小莫瑞斯是多么有勇气的族群。

  :那首歌是怎么唱来着——

  让理智在叫着冷静冷静

  还恃住年少气盛

  让我对着冲动背着宿命

  浑忘自己的姓

  沉睡的凶猛在苏醒

  完全为你现形

  这个世界最坏罪名

  叫太易动情

  但我喜欢这罪名

  A:此时此刻,莫瑞斯真的觉得自己可以让两个人一起开心地活下去的。他从剑桥毕业,从事证券业,有工作,有地位,每周末和克莱夫相聚。他踢球、赚钱、关心基友、充满自信。

  :【因为他强壮到足以使两个人生存下去。克莱夫曾帮助过他。形势一变,克莱夫还要帮助他。目前他必须帮助克莱夫。他们两个人将毕生像这样互相轮流互助。他昏昏欲睡时,梦中出现了爱的前景,与终极目的相距不远了。】

  A:我特别喜欢这句【因为他强壮到足以使两个人生存下去】,你虚弱我就强壮, 你退缩我就坚定,多么健康的感情观。

  :我觉得克莱夫在莫瑞斯家里因为身体虚弱而倒下,而莫瑞斯当着自己母亲的面亲吻他,并把他抱进房间里这段戏码特别有意思。

  A:莫瑞斯显得热情强壮认真,而克莱夫此时已经开始打退堂鼓。

  :然后就是克莱夫跑到希腊,一个人,单方面把这段感情做了一个了结。

  【不仅在性方面,毋宁说在各个方面,人么都是盲目地踱过来的。他们脱离泥沼逐渐演变成人,及至偶然的连锁结束,就又消融到泥沼中去。两千年前,刚好就在此处,演员们感叹道:“最好是根本没有出生。”就连这句话言词都是空洞的,尽管比起大多数台词来,他与虚荣相距甚远。】

  A:让自己消融并适应到主流中去,对比莫瑞斯来说,克莱夫才是真实的你和我。

  A:接下来就是最令人难受的分手段落了。

  :福斯特虐起来真是有够深层次的,一针针刺心。

  A:【他们在开始新的人生之前,相互望了一眼对方的脸。“这叫什么结局啊”他哭泣着“这叫什么结局啊。”】

  莫瑞斯一直想得是他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壮,他可以和克莱夫相互支持着走到结局,其实到现在,他才明白自己不过是单方面在立誓,在努力拽着一个不存在的幽灵,坚定地走上一条崎岖的道路。

  :你知道我最喜欢莫瑞斯的一点是什么吗?道路崎岖天气不佳前途艰险,他的应对只有一个——变得更强壮。他不知道从很早开始,这就是一场独角戏了。

  【他的家族,他的社会地位——对他而言,多年来都已经无所谓了。他是个乔装打扮的不法分子,也许从前逃进绿林的人中有两个像他这样的——两个。两个人就可以向整个世界挑战,有时他怀着这样的梦想,并自得其乐。】

  A:他是一个“乔装打扮的不法分子”,但克莱夫只是一个希望社会承认的普通人,所以他的确只能“自得其乐”。

  :更残酷的是,克莱夫并不是从此就和他决裂,老死不相往来。克莱夫表现出一种【感谢上帝我正常了我也会努力帮你正常回来我们依然是好朋友】的态度,这比决裂还要人命。

  A:不不,最要人命的是莫瑞斯依旧想接近克莱夫,即使被克莱夫拿出一种“前程往事都是错误我们只是好朋友”的态度,他依然不愿意和这个人断绝联系,所以只好一边看着克莱夫和妻子卿卿我我,一边默默自虐着。

  【他们体贴入微地相互爱慕。美好的习俗接纳了他们——与此同时,隔着栅栏,莫瑞斯正在徘徊,嘴里是不合时宜的话语,心中充满邪恶的欲望,双臂抱着满满当当的空气。】

  :可恶的福斯特,又是这种戳心窝一刀就掉头离去的写法。

  A:还有这段——

  【莫瑞斯将自己的嘴唇碰了碰那上过浆的礼服用衬衫袖口。仪式刚一结束,他就往后退了退。克莱夫越发跟他亲密了,坚持说,办完事请务必及早回到彭杰来。克莱夫谈到很晚才住口,这时候隔着天窗,传来了流水的汩汩声。他走后,莫瑞斯拉开窗帘,双膝着地,将下巴抵在窗台上,听任雨水淋湿头发。】

  :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不可怕,不能在一起也无法离开他,才可怕。

  A:福斯特虐得最精彩的还是莫瑞斯去找医生那一段。

  :我觉得莫瑞斯并不是想去治愈“同性恋”,他是想去找到一种方法从这段痛苦里走出来。

  A:其实,里面那位医生也并不讨厌,他试图用催眠的方法治愈莫瑞斯的性取向也很有趣——

  【“艾德娜•梅小姐不仅长得美,还吸引人。”

  “她并不吸引我。”莫瑞斯使着性子说。

  “哦,霍尔先生,你这话何等失礼。瞧瞧她那秀美的头发。”

  “我最喜欢短发。”

  “为什么?”

  “因为我可以抚摸它——”然后他哭了起来。他回到椅子上,苏醒过来。】

  :【我喜欢短发,因为我可以抚摸它。】这真是一记重拳打在心脏上。

  A:好了,过了这段,马上就要迎来我们可爱的阿列克了。

  :阿列克真是一个大胆的人。他作为一个仆人,一个狩猎人,却能够主动踏出第一步,实际上如果他猜错了莫瑞斯的性取向或者莫瑞斯并不愿意接纳他,像他这样的小角色是很容易被捏死的。

  A:在莫瑞斯被克莱夫虐得只能一个人在雨夜对着窗户大喊“来吧”时,阿列克扛着猎枪在他的窗户下徘徊,听见了,就敢爬上去。

  :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却隐藏着命运的转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A:在打板球的那段,福斯特就把他写得跟莫瑞斯很般配了。

  :两个人同样健康、勇敢、阳光、运动能力出众。

  【莫瑞斯也鼓起劲头来。他的心情不再抑郁了,只觉得自己和阿列克正在对抗全世界。不仅是博雷尼乌斯以及那一队球员,好像亭子里的观众和整个英国统统聚拢到三柱门周围来了。他们是为了彼此,为了他们那脆弱的关系而战——倘若一个跌倒了,另一个也会跟着倒下去。他们无意伤害世人,然而只要对方进攻,他们就必须予以痛击。他们非得严加提防不可,而且竭尽全力回击。他们一定让大家明白,要是两个同心协力,对方纵然人多势众也无从得胜。】

  A:文艺小基佬真讨厌,一场板球而已,要不要搞得这么荡气回肠呀。

  :阿列克和莫瑞斯一开始就是肉体关系,和克莱夫很不一样,克莱夫和莫瑞斯太柏拉图,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克莱夫是承受不住和莫瑞斯发生真正关系的。

  A:所以阿列克一开始就是赢的。他甚至主动邀约莫瑞斯去他的船屋,这个时候莫瑞斯开始退缩了。

  :这也不能怪莫瑞斯,因为他并不知道阿列克的个性品格,那个时候搞基在英国可是要被判刑的,而且他怕阿列克勒索他。

  A:阿列克生气了,老子就要勒索你。

  :其实两个人都有点怕,如果有一方不是那么品质高尚的人,他们就会被举报抓捕判刑。

  A:阿列克跑到伦敦来“威胁勒索敲诈”莫瑞斯的戏码实在有趣。

  :莫瑞斯的应对也很有趣,他岔开话题然后用英俊的眼神攻陷了阿列克。

  A:这段要是被一个小白文作者写的话,就变成了【别以为我没文化,你就可以搞完我就走,不给我一个交代,老子就……威胁你,你别看我,哦,你的眼神好英俊,哦,你这个人也好英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雷的题材,只有雷的文笔。

  【两个人站在各自的怪兽旁边,相互望着,面泛微笑。他再度板起面孔来了,说:“不行,霍尔先生,我看破了你在耍花招,可我不会再一次上你的当。我告诉你,与其等弗雷德出面,你还不如跟我亲密地谈一谈呢。你找了个乐子,就得付出代价。”他这么威胁的时候,显得很英俊,就连他那凶狠的眼神也包括在内。莫瑞斯温柔然而目光锐利地凝望着他。他发泄了一通,没有见到任何成效。那些话语犹如干了的薄泥一般飘落下去。他边咕哝什么“你好好考虑一下吧”,边在一条长凳上坐下来。】

  A:然后英勇的阿列克就主动提出在他去阿根廷之前再睡一次。

  :这是本书最有趣的段子之一,阿列克看似没有文化,却也能以独特的方式让莫瑞斯没辙。

  【“跟我睡一夜,我知道一个地方。”

  “我不行,我有个约会。”莫瑞斯说,他的心剧烈地跳着。有个为公司拉生意的正是晚餐会等待着他,那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席的。他几乎忘记有这么个晚餐会了。“现在我得离开你,去换衣服。听着,阿列克,要讲道理。换个晚上再见面吧——随便哪一天都行。”

  “我再也不能到伦敦来了——我爹或艾尔斯先生会说的。”

  “他们说,也有什么关系?”

  “你的晚餐会又有什么要紧?”

  他们又不吭声了。接着,莫瑞斯用亲切然后沮丧的语气说:“好的,让晚餐会见鬼去吧。”他们双双冒着雨走去。】

  A:“纯天然不自卑”是阿列克最高贵的品质之一了。我没你有地位,没你有文化,没你有本事,so what,你还不是要和我睡。

  :阿列克的想法很单纯啊,他要去阿根廷了,可能再也见不到莫瑞斯了,他就想临走再来一发。

  【这是个假日,在伦敦与莫瑞斯相处,摆脱了一切烦恼,他想要打个盹儿、浪费光阴、戏弄、做爱。】

  A:睡完之后又离别戏。不得不说,这段阿列克真是表现得太好了,既热情如火又干脆利落。

  【“咱们还是可以在你的船库里见面。”莫瑞斯说。

  “不,咱们见不着面了。”阿列克把莫瑞斯推开,接着吃力地发出呻吟声,猛烈地紧紧拽过莫瑞斯来,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般地拥抱他。“不管这样,你记住这个吧。”他溜出被窝,透过灰色的曙光俯视着,双臂空空,耷拉下来,好像希望让莫瑞斯记住他这个姿势似的。】

  :不管从感情上还是身体上,莫瑞斯一直压抑自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同类,然后马上就要隔一个大西洋。

  【阿列克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神,只不过是跟他一样被社会束缚得一筹莫展的凡人。海洋和森林也罢,使人感到清爽的微风与太阳也罢,都不准备把他神化。他们两个人不该在旅店里共度一夜,这样就萌发了难以企及的希望。他们应该在雨里握完手就分道扬镳。】

  A:这种清新的虐感。

  :福斯特很擅长细腻地虐男主,比如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里,露西拒绝了乔治,乔治重新跌入黑暗中那段。

  A:阿列克问了一句“你有付房费“之后离开,莫瑞斯一个人坐在床边那段,一个个短句,层层叠叠到最后,真是把人虐哭了。

  【“你放心好了。”他听见关门的声音,就剩下他一个人。他等待心上人,他不得不等待。接着,两眼痛了起来。根据经验,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过一会儿他就能克制自己的感情了。他起床,走出去,打了几个电话,解释一番。安抚了母亲,向昨天晚上的东道主道歉。他刮胡子,修边幅,照常去上班。大量的工作等着他,他的人生也没有丝毫改变,什么东西也没留下。他又回到孤寂中了,犹如跟克莱夫之间有过那些事以前,以及事后的孤寂。这样的估计将来还会延续下去。他失败了。然而最使他难过的是,他眼睁睁地看着阿列克败下阵去。在某种意义上,他俩是一个人。爱吃了败仗,爱是一种感情,通过爱,你偶尔享受乐趣。爱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爱吃了败仗,爱是一种感情,通过爱,你偶尔享受乐趣。爱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福斯特的小冰锥真是一下一下凿在心上,外表看上去并无两样,但是内心早就被穿孔得密密麻麻。

  A:莫瑞斯发现阿列克为了他而没有去阿根廷,然后疯狂地跑回去找阿列克那段,真是太揪心了。

  :你会不由自主地和他一起担心,如果他找不到阿列克会怎样。莫瑞斯和克莱夫在剑桥翘课去看风看太阳的时候,克莱夫说如果莫瑞斯不要他,他只能一辈子活在半醒半睡之中。比起此时此刻,莫瑞斯担心自己判断错了,阿列克并没有为他留下时,那种要垮掉的状态,克莱夫的誓言更像是文艺男青年的撒娇。

  A:其实克莱夫也没说错,不过这个我们随后再扯。这段还是要把目光关注到我们可爱的阿列克身上。克莱夫像家养的鲜花,而阿列克是野生的植物,你爱我,我就不走,你说不想分手,那就不分手。

  【船库是个方便的安歇处。他踱进去,发现自己的情人正在酣睡。阿列克睡在一摞靠垫上,在最后一抹暮色中,依稀可见。他醒来后,好像既不激动,也不烦闷,用两只手爱抚了一会儿莫瑞斯的胳膊,这才说:“那么,你收到电报啦。”

  “什么电报?”

  “我给你往家里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你……”他打了个呵欠,“对不起,我有点累啦,这呀那呀……告诉你,务必到这儿来。”莫瑞斯没有吭声,他实在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于是阿列克补充了一句:“现在咱们再也用不着分手了,就这么决定了。”】

  :这段里阿列克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不去阿根廷,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家庭和事业,但是他完全没把这段牺牲当回事,甚至在还没得到莫瑞斯回应和承诺的前提下,他就爽快地放弃了,而且满不在乎。

  A:福斯特让莫瑞斯快要崩溃的时候见到满不在乎的阿列克,两个人也没说什么想你想我想得好苦之类的废话,就是一个拥抱,但是看得你几乎要激动地在地上打个滚。

  :是激动地想抱着莫瑞斯和阿列克一起打个滚,亲人们啊,你们可算在一起了。

  A:我喜欢福斯特对他们未来生活的这段描述——

  【他们必须打破阶级的领域来生活,没有亲属,囊空如洗。他们必须劳动,至死相依为命。然而英国是属于他们的,结为终身伴侣,这乃是他们所获得的奖赏。】

  :简直就像结婚誓词。

  A:我能说莫瑞斯最后去和克莱夫告别的那一章,是本书我的最爱章节之一么?

  :跑去跟抛弃自己的情人说“Baby,我找到了真爱”真是太爽了不是么。

  A:尤其还要告诉以前死都不让自己上二垒的前情人说,我的现任真是热情如火我们性生活多么和谐。

  :克莱夫说男人还是该止于精神恋爱,然后莫瑞斯回答说阿列克为了我放弃了一切,在还没得到我承诺之前就放弃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精神恋爱。这一段,真是堵得太爽了。

  A:克莱夫说自己还是关心莫瑞斯的,然后莫瑞斯回应说你只不过把你放在你老婆和政治上的时间拨五分钟给我,我不能把整个人生都寄托在你这点关心上,因为你的放弃,我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一年,【倘若你愿意保持跟我的关系,我会至死属于你,然而我总不能哭哭啼啼缠住不放,现在的我已经属于另一个人了——那个人也以使你感到毛骨悚然的方式属于我。】

  :真是又心酸又霸气呀。先是说我们本可以厮守终身,然后说我现在要和别人共度此生了,哦,随便说句,我们睡了。

  A:你知道对于克莱夫我最难过的是,他此后在三观上和莫瑞斯真是平行世界般的不同,他真的拿自己回归异性恋身份这件事在莫瑞斯面前充满了优越感,甚至在最后一面的时候,也完全不能理解莫瑞斯和阿列克是真的要像两个不法之徒一样共度余生,还觉得莫瑞斯不过是偶尔误入歧途。

  :所以我才喜欢福斯特这最后一章,克莱夫和莫瑞斯的最后一面。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下星期三,就定在七点四十五分吧。照例只穿无尾晚礼服。”

  这就是他最后一句话,因为大概这时候莫瑞斯就无影无踪了。他留下一小堆月见草的花瓣儿,作为他曾在这里待过的惟一的痕迹。这堆花瓣儿犹如余烬似的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克莱夫终身不清楚莫瑞斯离去的准确时间。随着进入暮年,对于是否确实发生过此等事,他开始拿不准了。篮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里朝他招起手来。朋友沐浴在阳光下,散发出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A:看到这段的时候,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只是讲一个精彩的同性故事。莫瑞斯之于福斯特,不,莫瑞斯之于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理想而天真的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是克莱夫,都会想和这种人格厮守终身的时刻,也会有最终送走这种人格的时刻,然后我么就会怀疑,这种人格或许从来没有存在过,他只是一个想象,从来没在我们身上发生过。

  A:所以,你之前扯到克莱夫说过如果莫瑞斯抛弃了他,他只能在半梦半醒之间度过一生。这句话或许真的应验了。

  :你不觉得,其实一本优秀的小说,写同性也好异性也好,写爱情也好阴谋也好,它总会让你感觉【这不仅仅是写这些】。、

  A:福斯特在后记里提到过他曾经为这本小说写过一个番外,说到莫瑞斯的妹妹在郊外遇到了两个伐木者。

  :逃入绿林的不法之徒。福斯特说过他特意把莫瑞斯塑造得和自己截然不同,英俊、健康、肉体上富有魅力,头脑迟钝,手腕不赖,有点势利眼,那么就把这本小说当这是福斯特写给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截然不同人格一封温暖的情书吧。

  《莫瑞斯》读后感(五):打开他的心窗,然后离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ter森~(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98576/

  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留下一小堆月见草的花瓣儿,作为他曾经在这儿待过的唯一痕迹。这堆花瓣儿犹如余烬似的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克莱夫终生不清楚莫瑞斯离去的准确时间,随着进入暮年,对于是否确实发生过此等事,他开始拿不准了。蓝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朝他招起手来。莫瑞斯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然而,当时他仅仅是对朋友的失礼感到不快而已。他想起从前莫瑞斯也曾像这样失于检点,并与之比较了一下。他不曾领悟到这是终结,既没有黄昏,也没有妥协。更料想不到今后再也不会跟莫瑞斯相遇了,甚至没跟那些看见了莫瑞斯的人说过话。他在小路上等待了一会,随后回家去了。不但修改校样,还得想法设法向安妮隐瞒真相。

  这段全书最美的文字出自文章结尾。既不是在最前面来一个美丽的开头,也不在高潮点。他真的不曾知道,这就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莫里斯,连想打听的份儿都没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慢慢冲淡,他也开始拿不准是否真正曾发生过此事。那天晚上他留下的月见草花瓣儿,使得他每次从窗户眺望下去都能看见当年他在剑桥校园的花香和喧哗中向他招手的景况。

  他曾鼓起勇气对他说过他爱他,打开他的心窗,唤醒过对方。但是克莱夫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选择了离去,和大多数人一样清醒正常的活着。他曾对莫里斯说过可否高抬贵手,让他不用半醒半梦度过余生。如今莫里斯真的放开了手,把自己永远地撂在这见鬼的现实生活当中沉沉睡去。

  还是更钟爱莫里斯的译名,会再去看一遍。

  《莫瑞斯》读后感(六):读了这本书,被作者雷到了

  首先我读的是浅蓝封皮的文洁若翻译版本,有作者的结尾后记,不过没有萧乾先生写的奇奇怪怪的评价(我看到一些评论有说到)。

  一开始读的很顺利,直到书中clive生病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性取向改变了,最重要的是他整个人的精神完全变了。我一直觉得他跟莫瑞斯有一点不同,克莱夫追求柏拉图式的爱情,他在最后的见面中说道“把男人之间的关系正当化的唯一理由,是它终属纯粹的精神恋爱”,他没有特别渴望与莫瑞斯的身体接触。但是我觉得莫瑞斯,从他的梦中,和他对克莱夫的抚摸等,他也一直压抑着对克莱夫的性欲。

  吐槽点就是第24节—肉体比灵魂更加深奥,拥有难以琢磨的秘密。在福斯特的笔下,生病后克莱夫不仅在在性向方面变“正常”了,他还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剑桥那个能言善辩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以婚姻为工具,追求选举等等一个庸俗不堪的人。这种剧烈变化太牵强了,简直是ridiculous。从第三部起,福斯特好像为了把克莱夫变成坏人,衬托斯卡德而毫不留情地写坏克莱夫。

  作者写克莱夫变成了喜欢女人的“正常人”,我看不出他有多么爱他的老婆,他们甚至没有看过对方的裸体等等。莫瑞斯呢,我可以说他甚至是在赤褐屋一夜之后才知道斯卡德的名字,如果他们是真爱的话,那也是先肉后灵。呵呵,真是奇怪!

  作者是怎么想的呢?他在前半部对克莱夫赞美得淋漓尽致,后半部又把它打入深渊。斯卡德只是为了出现而出现。我觉得克莱夫的转变、斯卡德这个人物,都写得很牵强。

  《莫瑞斯》读后感(七):情欲的极致

  在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就想好一定要在豆瓣上写一篇书评了。

  只可惜的是书后有简介,就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所以先知道了小说的结果,然后看小说。但谁知道,根本没有损害这部书的吸引性。这才是一本真正的小说。

  好几个段落,读的时候我都差点哭出来。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么的心潮澎湃,简直迷进去了。

  这才是一部真正的小说,其中的很多段落,纯洁的一点也不色情,但是读起来让人春心荡漾,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西洋作家极喜欢描写主人公的心理世界,这些曾经读之觉得索然的地方,在他的书里,竟然是这样的吸引人。也许是我的浅薄,至今吸引人的心理描写,我觉得除了《基督山伯爵》,就是眼前的《莫瑞斯》了。描写不繁复,但是很到位。

  莫瑞斯,克莱夫,阿列克,这些人的存在和发展也很具戏剧化。我不理解的是在于克莱夫的变化为何这样突然,到底是如何有这样快的转变,那些希腊,宗教的搞得人头昏,大概需要一些这方面的背景知识才能弄懂本书。

  而莫瑞斯和阿列克的缠绵又是如此短暂,好像还没开始就草草结尾,令人唏嘘。当然读本书的时候,还有些话不太理解,当然希望书友如果看到就帮忙解决一下。

  160 至于莫瑞斯呢,他有两条通向这个少年的路。

  我想知道,是哪两条,我实在是读不出。

  245 他还喜欢保护或杀害野生动物。

  阿列克到底是喜欢还是残忍的要杀害动物。

  实在不懂。也求教。

  有时间再继续对本文修改。

  《莫瑞斯》读后感(八):本书唯一的败笔之处——

  性取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就算受后天影响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改变。克莱夫在和莫瑞斯相爱之前的十多年一直在努力去爱女人,可就是产生不了感觉,说明他生性如此。那些所谓的“或是羞涩的低头或是做出别的反应,而男人们却不会”不可能是他在希腊之行时才见过的,所以这个转变完全没有道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逻辑上都是不成立的。突然从一个彻底的同性恋变成一个排斥同性亲近而热爱异性的直男,实在是荒天下之大谬!

  不过,作者在这处情节的安排上或许有情可原,毕竟当时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程度极低,关于同性恋的生理学研究还不成熟,福斯特本人也无从知晓性取向的产生是否一定是先天还是后天,这段叙述,尤其是对克莱夫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概是基于他本人的一种看起来还挺“合理”的揣测。

  虽然汉译版的读起来挺生涩,有些语句总要刻意的去揣摩才勉强一知半解,一旦读得快一点就感觉一头雾水莫明其妙。不过,还是很喜欢这部小说,尤其是莫瑞斯性取向觉醒前后的心路描写很切合我本人曾经经历的感受;而克莱夫向莫瑞斯告白和后来突然提出中止爱情的情节居然和我一个朋友的初恋惊人地吻合(当然,朋友的男友其实还是gay)。时而哲理感慨时而讽刺时政,文笔生动,妙语连珠,被评为同性恋文学经典还是名副其实的。

  《莫瑞斯》读后感(九):Maurice

  决定还是要写一篇书评,前几天师妹问我看《人生的枷锁》的感受,竟然一下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觉得有些怅然,决计以后每次看完书都必须写一点东西。

  其实看《Maurice》和《人生的枷锁》有一些共同的感受,主人公都不是完美的英雄,家庭不完满,与社会一直存在冲突,总是在找一条路去站稳脚跟,并且站稳脚跟是为了最终的逃离。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真的是满分,但是它给了我许多惊喜,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深刻的共鸣,我很感激。

  我讨厌Clive这种人,就是书里面所说的唯理智论者。其实一直想找个精确的词来概论这类群体,想不到E M福斯特早就完成了这个工作。为什么讨厌?借用Will在新闻编辑室里说的——自由主义者是愚蠢的,如果他们足够聪明,Why they always fail?

  阶级的虚伪,知识分子的膨胀自我。

  我想起高三那年,我曾经用Clive这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同妈妈争论。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高三学生,用她那一套迂腐诡辩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母亲说的哑口无言,这是不孝。

  那时候我受了另一个男性的影响,他像一个专制主义者把自己一套强权思维灌注到我的头脑中。我至今依然觉得有些男人是及其愚蠢的,因为唯理智论者几乎都产生在他们之间,一不懂女人,二曲解生活,三漠视人性。

  我是感情浓烈的人,这是我尊重生命的一种方式。我喜欢莫瑞斯,他不虚伪、不矫饰,真挚而执着。小说为什么感人?悲剧为什么拥有更深刻的力量?就是因为人性。而真诚的情感,就是人性的美丽之处。

  《莫瑞斯》读后感(十):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小说

  福斯特写这本小说本是出于私人感情,他是同性恋,他的作家责任要求他创作一本以同性爱为主题的小说,但这本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突破题材的狭隘范畴,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到今天读来仍然激动人心。

  这是一本成长小说。

  莫瑞斯本来是一位才智平庸的普通青年,他一出生,就像所有的英国上流社会青年才俊一样,一生被规定好了:上公学——去剑桥——继承父业——娶妻生子——死亡,除非早早儿意外身亡,否则这个过程将永远循环下去。管理仆人,维护阶级利益,或者做股票经纪人,或者参选议员。

  他是这样的:“他是胖胖的英俊少年,没有任何出众之处,在这一点上与他的父亲如出一辙。”“在二十三岁时,他成了伦敦郊外的中产阶级家庭一名前途远大的暴君,由于他的统治相当公正宽容,也就更稳固。”

  他的性格是这样的:“他生性懒惰,尽管他的苦恼没有解决,却也没添新的。”“像莫瑞斯这样本性迟钝的人,看上去感觉不灵敏,因为任何事物他都需要花费时间去感受。”

  他住的地方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凡事都方便的地方,没有任何值得为之拼搏的事物,成功与失败难以分辨。”

  长辈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莫瑞斯也该待在床上。在那儿结束他的一生。他会这样的,就像他的父亲一样。这种人到底有什么用呢?”

  他的眼界是这样的:“像大多数英国人那样,莫瑞斯意想不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他的烦恼教给他,世上还生活着其他人,却没告诉他,人们是形形色色的。”

  但莫瑞斯却是同性恋。

  这个“缺陷”不知道是上帝的惩罚,还是送给他的礼物。

  在同性恋未被认同,甚至是违法的年代,作为一名体面富有的英国中产阶级绅士,这不啻是灭顶之灾。莫瑞斯性意识觉醒,但仍处在懵懂阶段的时候,被克莱夫示爱,他的反应是愤慨、毛骨悚然,“他那郊区居民的狭隘灵魂深深地受到震惊”,而出于年轻人的大胆,他纠结了一阵便回应了克莱夫的爱。

  从此,他的人生就“走偏”了。

  “他是个普通人,能够在一场普通的战斗中获胜。然而大自然却把他摆在不同寻常的事物进行较量的位置上。”

  正是与众不同,莫瑞斯才有机会挣扎,怀疑,审视,并反抗,他终于越过了阶级、身份、宗教和社会偏见,正视自我,正视身体欲望,正视爱情。

  上帝送给他的是礼物。

  克莱夫是莫瑞斯的启蒙者。是他教会了莫瑞斯正视自己的欲望和偏好。是他的爱情把莫瑞斯从平庸中拯救出来,为了爱人变得更有勇气,更善良,更美好。他好似莫瑞斯精神上的父亲,青年的自我成长总是从弑父开始的,当他抛弃莫瑞斯,回到自己的壁垒中,只要求与莫瑞斯精神恋爱时,莫瑞斯这个一向性格懦弱的人才开始真正的反抗。

  他要肉欲,他要与心爱的人亲近,抚摸,拥抱,接吻。肉体欲望使他呆滞的心灵与迟钝的头脑成长着,肉体使他的审美能力发生变化。他发现宗教禁欲的秘密,因为宗教最先意识到有同性恋爱这种事。

  虽然两人最后分道扬镳,但克莱夫打开了莫瑞斯心灵的窗户,让他在阿列克那里找到肉体之爱,也找到精神之爱。

  爱情让平庸的人变得活色生香,让无能的人变得充满勇气,让固执偏狭的人变得宽容大度,爱情促使人获得美德,爱情让人变得善良。

  这就是爱的意义,无论发生在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

  福斯特真的是一位善良正直的绅士,在投射了自己的角色上,客观公正,没有一丝自恋和矫情的感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