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额尔古纳河右岸》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9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额尔古纳河右岸》经典读后感10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一):一个鄂温克女人的自述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文革,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二):爱、宽容和救赎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就像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三):爱、宽容和救赎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似乎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四):额尔古纳河右岸 最失意最动人的活法

  在这看书的过程中,我的脑子里回想的一直是《尘埃落定》和《活着》。

  整部小说里,和《尘埃落定》一样,都弥漫着一层仿佛来源于《百年孤独》里的魔幻主义色彩,讲的都是传统的生活方式遭遇现代文明后痛苦的磨砺。

  所不同的,也仅仅是一个具备浓郁的康巴藏族文化意蕴,另一本讲的是与信奉萨满,驯鹿相依为命的鄂伦春民族的百年沧桑。

  读着这本书,好像真的是身边坐着一位90多岁的鄂伦春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一样,她用着平和的语调,娓娓道来她与她的民族的故事。

  而地铁上的我,自动屏蔽了地铁上的停停走走,摇摇晃晃,跟着她的讲述,经历了她和她的族人的那一出出戳跎岁月。

  地铁在走,故事不停。

  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有些穿越的感觉,仿佛前一秒钟还活在那个传说中的民族故事里,而下一秒地铁上的人群用拥挤和撞击告诉我:我其实是活在21世纪的今天。

  想着一本书可以瞬间让自己从这世间拔离,可以瞬间就把自己融化在那存在于额尔古纳河右岸,带着魔幻主义色彩的,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民族的故事,如今想来总有些多多少少的感触。

  萨满的人生— 尼满和妮浩

  提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可能最绕不过去的就是萨满。

  东北游牧民族中的萨满神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和普通人的生活一样,既要从事捕猎劳动,也要吃喝玩乐。只有当族群需要的时候,天神附体,又变成了萨满神为族人解决病痛问题。

  鄂温克的萨满是天生的歌手,正如中所描述的一样,无论是作为男人的尼都萨满,还是作为女人的妮浩萨满,都是天才的舞者和歌者。

  萨满招魂是萨满治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鄂温克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受到伤害或者迷失,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萨满通过连续不断的舞蹈和歌唱,到达一种无法控制的疯狂状态,从而获得神性和法力,去挽救和寻找这些受到伤害或迷失的灵魂。萨满的神歌是生命之歌,可以抚平伤者的伤口,去除病者的病痛,抚慰亡者的魂灵。

  萨满的神歌有神秘的曲调,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神歌。鄂温克的萨满,是终生歌唱的,她们唱祭祖的颂歌,她们唱祭神的赞歌,她们唱婚礼上的喜歌,她们唱葬礼上的哀歌。

  善歌的萨满其实并不希望唱起神歌,唱歌的萨满总是那么的悲哀,那么的痛苦。

  先知的萨满知道,需要神歌的时候,总是不幸和苦难的时候,也总是萨满悲伤和痛苦的时候。

  所以看到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那不得不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兴衰的使命感,以及以各种激烈的方式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时,同时还不得不遵循万物和谐统一,自身不得不有所失去时的无力感,看得甚为心酸。

  传承逃离与背弃 使命般的感觉 萨满的挽歌

  一个萨满死后三年,这个部落就要出现下一个萨满,而这个萨满必须肩负着这个氏族跳神的职责。

  我还依然记得那段话。

  当尼都死后三年后,年轻美丽的妮浩突然在下雪天跑出去看落日,光着脚在雪地上,像旋风一样飞跑,跑了很久,脚不会冷,也没有人能追的上她。又睁着眼睛躺在火塘边,病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不说话。醒来后,吃了一个野鸭蛋那么大的铜铃,变成了萨满。

  所以当妮浩死去三年,族人把萨满的神衣等捐进民俗博物馆时,

  本该诞生的萨满一点点失去神力的感觉,让我觉得真的有些不知所云的感觉。

  虽然从人伦角度上来说,觉得舍弃小我成全大我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行为,甚至要冒着看着自己的孩纸一个个离世的风险。

  但是又觉得,蜿蜒了那几百年的传承忽然间断根的感觉,让我觉得甚为心疼,感觉像一种文化的挽歌。

  岩壁画 皮毛画

  那些个每日里内心春节的人们,用自制的粘土在岩壁上作画的最初的感动,

  还有还有那在热闹的城镇和有着麋鹿成群,山青水绿的山中纠结自己方式的鄂温克女画家伊莲娜,她手中的皮毛画,那些个温情与苦楚。。

  有人说,其实小说中的伊莲娜,就是真实的鄂温克传奇女画家柳芭的化身。

  风葬 四棵挺直相对的大树中间的墓地

  那个时候死去的人,都是风葬的。

  选择四棵挺直相对的大树,将木杆横在树枝上,做成一个四方的平面,然后将人的尸体头朝北脚朝南地放在上面,再覆盖上树枝。

  当然更多的则是那些悲哀的凄凉的爱情故事。

  伯父尼都与母亲的爱而不得,伊万与娜杰什卡的相互爱恋却又放手。最纠结丛生的莫过于伊芙琳与坤德之间的毕生羁绊了吧。。

  尤其是伊芙琳的那一段:“我看透了,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远地跟着你。”

  让我在拥挤的地铁里居然生生看出了凉意,这该是多么深的感情郁积才能讲出来这样的话啊。。。

  谁又忍心给这样一个心底积存着深深的情感忧伤的女人再谈什么幸福对一个人的重要,哪怕那幸福是短暂的呢。。没有用的,真的是没有用的。

  罢了罢了。

  多少鲜活的生命扑簌簌着,离开这个世界。最诗意最动人的,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词条一则:

  萨满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们与其他宗教神职人员最大的不同是能够以个人的躯体作为人与鬼神之间实现信息勾通的媒介。作为这种媒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神灵为主体,通过萨满的舞蹈、击鼓、歌唱来完成精神世界对神灵的邀请或引诱,使神灵以所谓‘附体’的方式附着在萨满体内,并通过萨满的躯体完成与凡人的交流;二是以萨满为主体,同样通过舞蹈、击鼓、歌唱来作到‘灵魂出壳’,以此在精神世界里上天入地,使萨满的灵魂能够脱离现实世界去同神灵交往。上述神秘仪式即被称为“跳神”或“跳萨满”。在完成上述神秘仪式的过程中所有的萨满都会表现出昏迷、失语、神志恍惚、极度兴奋等生理状态,当这类生理状态出现时则被称为“下神”“抬神”或“通神”,学术领域则称为“萨满昏迷术”或“萨满催眠术”。萨满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的职业追求也是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力量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五):一首伤感的民族之歌

  这是一部鄂温克民族忧伤的挽歌,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有一群在山林里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部族,他们的生活原始天然,他们的快乐简单自然,他们的情感真挚质朴,他们的命运却劫难不断。我是这个部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我讲述命运的故事时候,已经几乎孑然一身,只有一个安草儿陪伴在我身边,我们留在山上,其他人都到城里生活了。开篇第一句“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然后是一个老人缓缓伤感的回忆她的部族,她们的族人和一个个不断逝去的亲人。死亡总是萦绕不去,安然舒心的日子总是不断被忧愁伤感打扰,也许是在述说这个民族的苦难和衰亡。迟子健的书写让我读的不想停歇又愁然满怀,喜欢她的文笔,喜欢这种笔调,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此外少数民族与自然亲近的淳朴快乐让人向往,他们与自然融合得那么和谐美好,远离世俗和凡尘的喧嚣,虽然没有现代文明的便利舒适,但是艰苦的生活已是生命成长的常态,并不显得艰难困苦,而是享受自然的乐趣。作者让我以为是鄂温克民族的人,或者在这个民族生活了很久,其实只了解走访了几个月,但是我觉得至少她是饱涵对这个民族的深情和同情,用心灵去创作。值得买一本放在案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六):鄂温克的末代编年史(严重情节透漏)

  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少数民族的名字不太好记,所以总得反复看,因为自己记性比较差吧。

  要说的是,迟子建的文笔真的很棒,尤其对某些画面的描写,极具画面感。读到某处,脑海里马上能浮出一副清晰的画面。记忆深刻的是鲁尼结婚当晚母亲跳舞的画面,旁边那条垂老的狗,一直陪着她,到死,到成为沉寂。

  鄂温克们纯朴的爱情令人向往,没有过多的恋爱,很直接,很坚定,很忠诚。纯洁的爱情,源自纯洁的人性。到后来,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后,由于外界的影响,有些人的爱情观变坏了,可惜可惜。

  他们活在森林里,准确说是“深林”,过着自己节奏的生活,与人无争,低调、自足的生活。有虔诚的祖鲁神,有驯鹿,有迁徙,有额尔古纳河以外数不清的没名字的河流。可外界的每一件大事都影响了他们。

  先是最早的俄国人占领了额尔古纳河左岸,他们不得不被限于右岸(这还是主人公未出生的事情);日本人来了,他们的男人被迫接受训练,那些原来给他们换生活用品的安达也逃回左岸了;解放了,他们依然木有安宁,先是要他们定居;后来60年左右又有饥民入山窃鹿,再后来是森林的大面积砍伐、森林大火、意识形态的冲击、、、

  最让人惊叹的是每次跳神。神奇!但祈福不是无偿的,必须用他们另一件珍贵的东西换取所祈求的。尤其后来妮浩跳神,每次都要以自己的孩子为牺牲。太悲戚了。最后一次她跳神祈雨时,那传承了千年的舞蹈,节奏,永远的休止了。因为以后再不需要萨满了,因为鄂温克人都没了。一个民族的句号。

  最后,几乎都走了,剩下一个九旬老太、孙子、驯鹿,还有比他们都老的——火。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七):一个人叙述一段历史

  这是一本好书,刚开始看时,还未曾感觉到。从一个女子的一生,讲述了一个民族的史诗。

  深居大森林中的鄂温克人,经历了从民国初到到新世纪的历史巨变。生活对于他们,变化缓慢。森林养育了他们,塑造了他们。

  在森林里的生活不是隔离于世界之外,有各个游动的商人循着各种标记,来到各个部落,进行商品交换。处于大山之中的人们,躲不开外面世界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最早的时候,俄国侵吞我国东北领土,他们不得不从左岸迁移到右岸。日本占领东北,很苛严的条件去交换部落人们的收获,对贪婪远过于其他的贸易人。日本还组织居民下乡进行军事训练,以用作未来的战争中,部落里有人被派到苏联境内做侦查。新中国建立后,对东北地开发,和大量伐木,让部落人的生存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从森林里搬迁到政府设置的定居点里。

  在森林里的生活,对于疾病和瘟疫,是那么地难以抵御。发生传染性疾病时,唯有进行相互隔离。在一次人际传播的瘟疫发生时,整个部落的人,为了不被感染,都不能外出与其他部落的人交往。整个一个瘟疫,能让一个大部落将近全部死亡。

  森林里的人们,生活算不得容易,对于外面的人看,他们是那么地简单,人与人之间虽有矛盾,导致各种悲剧地发生,但总体地,还是大家相互关怀着。

  写不下去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八):宁静的美好

  喜欢在图书馆的还书处驻足,期待在那一堆书中偶遇一两本好书。

  世界太大岁月太久,而生命太短。有限的生命在浩瀚的时空中,注定只能认识很少一部分人,经历很少一部分事,遇及很少一部分书。回首已走过的路,我慢慢相信,一些人、事、书的出现,都是命中注定,或者说是缘分。而在还书处偶遇《额尔古纳河右岸》,便是这缘分中的一段。

  没有冗杂的道理陈述,没有晦涩的暗喻明讽,整本书的故事主线明确、语言通俗易懂,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和拟人修辞,让我不得不赞叹作者想象力之丰富。比如作者写到和林克趁着夜色捕猎坎达罕时,有一段对月亮的描写:“后来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象月亮在瞬间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懂得了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么美,它都是短命的。”而这样的描写在全书中随处可见。我相信,只有一个内心纯洁善良的人,才能不被诸多杂念蒙蔽双眼,看到自然中的真善美;也只有对山水花草饱含热恋,才能用文字将这“真善美”定格下来。

  200多页的小说,是不算长的,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才看完,是因为每天都因为实验室的事儿忙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的科研、前途未卜的应聘,身体劳累之外,更是对心力的煎熬和折磨。周期性的心情低谷和状态不济,甚至一度让我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但我慢慢找到了一些调节方式,其中就包括抽出时间强制性地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之所以说是“强制性”,是因为人的行为方式存在着一种惯性,很难在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时,自觉地转而做另一件。在科研工作和应聘遇阻的情况下,开启“阅读”之门往往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毅力。

  似乎扯得有点远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流进了我的生活,一遍遍洗涤着我满是尘埃的心灵。小说中人物平静质朴的生活方式,纯洁简单的爱恨情仇,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阿谀谄媚;静静流淌的河水,丰美无垠的绿茵,没有高楼四起,没有烟囱林立。随着书中的文字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他们相识,有一个道理在听过很多遍后,我又一次想起:“生活有很多种方式,快乐也有很多种形式,快乐与否不该是问别人,而该随自己的心。”我不知道,这个道理我能记住多久然后又被我抛诸脑后,但至少此刻我深谙其是人生真谛,从而获得片刻的心安和宁静。

  我感激额尔古纳河,河岸的沙砾上曾留下过我的脚印。若你也不快乐,来这里看看吧。快乐其实很简单,看看这些驯鹿、白云和河流。我也会再回来,当我走累了的时候。等我。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九):短评打不下了!(

  介于三星和四星之间(焦灼(。初看有股莫名让人不舒服的疏离感,可能是因为我无法可想一个鄂温克人老妪会用这样的语言自述吧…叙事略感单调,看得怪想睡的。不乏精彩的句子段落,但时不时会有上下文的割裂感,若说是因为这是一个老妪的自说自话,语言本身却又没有让我信服这一点。青春时代的回忆甚至偶尔让我谜之想吐槽“这是不是忽然玛丽苏了一下?”但这份可谓女性独有的自恋放在这个故事里也是合理的,不如说我是出于个人喜好才想要否定它吧…但到了后半,处于山间与历史之中的这一民族的形象却忽然在我眼前清晰起来。唯有把前面所有的叙事归结为铺垫了,落于俗套和稍显浅薄的对工业化和环境破坏的控诉都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也绝对不像是一首给历史的哀歌,于我而言本书真正动人的地方,是它讲述了一个拥有高贵尊严的民族消亡的故事。他们曾带着驯鹿穿着皮袍,挂着神佑的首饰缓行在山间,可山岳还能够说什么呢,连河流都渐渐干涸了…于我妮浩的形象是最鲜明的。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最后一场跳神,眼前仿佛能够浮现出伊莲娜的画,在妮浩的身上存余的只有神最后的光辉了,但最后他们都死去了。还有一件蛮有趣的事,我看到后面,脑子里不断浮现出庄学本拍的照片来,大概它们动人之处是相似的吧。想说的话有点多写的第一个书评竟是这本,心情复杂(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十):从山峦到海洋

  迟子建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也是一个文笔相当细腻流畅的作家。这本小说带给我的不仅是遥远的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那些神话传说般绚丽的鄂温克人的传奇故事所具有的不一样的民族震撼,还有对一百年来鄂温克人的历史变迁的沧桑感,更有现代文明对弱小民族的戕害的失声控诉!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我们的世界里有无法计数的像鄂温克族一样与自然搏斗与和睦相处的民族面临消亡,亦或被枪杆强权消灭,亦或被别的民族同化,丧失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乃至血缘。这样的主旨竟与勒克莱齐奥在小说《沙漠》中的一样!迟子建在小说的跋《从山峦到海洋》中悲痛地叙说她在澳洲看到土著人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的相同的事实,就像我在新西兰看到的毛利人一样。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巨大问题,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的牺牲,可是,无情的我们,愚昧的我们,宁要把这牺牲算在他们头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