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毒木圣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毒木圣经》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毒木圣经》读后感10篇

  《毒木圣经》是一本由[美] 芭芭拉·金索沃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毒木圣经》读后感(一):咬噬着你骨头的乃是你自己牙齿

  刚果人说,苍蝇叮一口,世界可能就玩完。事情的开头就是这么简单

  ——《毒木圣经》

  每一个作家都会重复自身,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当这种重复变得明目张胆,只有两种可能:他/她江郎才尽,或者,他/她在提示你“看”。

  芭芭拉当然是后者,她在整本书里不知疲倦地玩着“回文游戏”,那绝不是故事里四姐妹的日常玩乐那么简单。——至少我不信。

  不妨在冒昧揣度的路上再大胆跨一步:这种回文指向整部《毒木圣经》的大格局,那可能越过许多读者第一观感里接触到的女性主义或者家庭危机,直接面对两个人种的沟通。

  是的,我必须在开始就谈论白人与黑人,我怕刚果的故事氛围过于瑰丽,热带的色彩过于吸引,缠绵于她的文笔当然也是一重享受,但在读完全书后,我还是愿意先从最大的一块骨头开始咬起。

  " 我假装不在乎他们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那样围观我,也不在乎他们在我身上打什么坏主意。他们指指点点地彼此说着话,向我逞威风:他们的整个世界都把我排除在外。 "

  在谈论所谓高级文明进入低级文明的时刻,或者具体到本书里面,美国人去到非洲传教,似乎我们都会觉得前者的优越感将高高扬起,一切都将是单向传输,不容置疑真理到如同虹吸。

  可是,当白人少女在刚果长养,她却分明感到难以融入非洲小伙伴尴尬。即便母亲说:“你知道怎么说英语,他们就不懂!”她也分明感到,“能讲英语什么都说明不了”。

  这里我们读到一种很有意思现象。万没想到,资本主义就这样丢盔弃甲了。在少女眼中,和母语迥异的同龄人玩耍是痛苦的,这痛苦不来自于阶级差异,却来自于一种自觉的反省。她的反省有时候竟深入到了更深入的部分

  “ 我发现,“童年”的概念以及童年应该怎样度过的设想,完全不是放诸四害而皆准的真理。事实上,我觉得那或多或少像是白人发明出来的,犹如裙子上的一道褶边,被强行缝缀到了成人生活的前端。 ”

  “百无一用”的美国女孩,看着当地居民原始但全然自足的生活,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同龄的刚果孩子可以辨认毒木,说出每一种鸟的名字,可以建造屋舍,照顾更小的孩子……如此种种,即令她们开始怀疑主,怀疑那些因为没有教堂不能做礼拜的刚果人不能上天堂的言论。

  读到全书三分之一处,我已经相信,这本《毒木圣经》,并非笃信《圣经》。

  于是女儿会通过加入自由意志浸信会来“反抗”父亲,她并非成长于一切理所当然的美国,她在芳蕤馥郁的热带“洗礼”之中,学会了警惕。

  她们也逐渐学会当地的语言,去理解当地的惯习与俗约,当然也有冲突,很多,整个,有时会不可解。

  同样是人类,却可以混成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还记得我在开头说过什么?回文游戏,或许是开解整个故事谜团的门钥匙

  “母亲,我能颠来倒去地解读你。

  我仅活于见恶之前。(Live was I ere I saw evil.)”

  在困苦地方生存,你常常会被灾害毫不留情教育,女孩们心中的“上帝”越来越松动。上帝不能使人免于饥饿,不能控制火灾,不能免去世人身心苦厄。

  “因为我没法停下来等待死亡,它就亲切地停下来等我。”

  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也如同被闪电击中,猛然感到细汗涔涔。这里就是刚果,它在这里,阖上书页都会钻入皮肤里。

  “ 每隔几年,甚至现在,我仍然能嗅出非洲的气味。那气味让我想要哀号、歌唱,惊雷般击掌,躺在树下,任虫子取走我体内的任何一样东西,只要它们觉得有用

  我感到无法承受。”

  你必须要从故事开始跟随白人视角去看,但芭芭拉非常巧妙地在行文中慢慢走到黑人那边去,她毫不偏颇,很快便让你读到一种平衡。在她的笔下,“黑色”是清澈的液体,而“白色”是油脂,二者“时而混合,时而游走”。

  刚果住民热烈又极端,白人男性主义同样强势又令人窒息。我们皆需开解,同时保持警惕。

  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故事里再超脱一些,冷静下来去理解这样的“女性成长”,恐怕能在“坚韧不拔”的表面之下,读取更多的“毒木精华”。

  芭芭拉如此直接,她就在书里直言不讳地写:耶稣就是毒木。

  这是全书接近尾声的时刻了,我依然在试着小心触碰作者复杂曲折的心情。我知道这是她等待自我成熟将近三十年后写出的作品,它值得被从各种角度解读。

  在全书的最后,我读到一种奇异的和解。作者与书里的人物影影绰绰地叠合,人物与她们的过往也无可避免地互相容纳。

  伟大作品都是一些套娃式容器的排列组合,非洲,在这本书里,将会“起身攫住”你,径直将你丢入那迷幻又迷离的层叠迷宫里。

  “ 咬噬着你骨头的乃是你自己的牙齿。 ”

  《毒木圣经》读后感(二):作者访谈 | 你给我十个小时,我给你翻看每一页的理由

  芭芭拉·金索沃,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美国人文领域最高荣誉“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生于1955 年,在肯塔基州乡间长大。迄今出版了7 部长篇小说,其中有5 部全美销量超过100 万册。作品被翻译成20 多种语言,入选美国高中大学文学课程。曾获橘子文学奖、南非国家图书奖、爱德华·艾比生态小说奖、戴顿文学和平奖等。代表作有《毒木圣经》《豆树青青》《纵情夏日》《罅隙》等。

  《毒木圣经》读后感(三):愿你保有“树之眼”|读《毒木圣经》

  当我斜依床头,在微橘色台灯下合上《毒木圣经》的一刻,我有一瞬间恍惚。书的封面分明是五彩斑斓的刚果丛林:生机勃勃植物娇艳恣意的花朵、潺潺流动的小溪、溪边饮水的霍加狓、藏于繁枝茂叶后的树之眼……而这一切,此时传达给我的却并非丛林的神秘魅力,我的心开始不由自主向一片悲戚沉去,像一个溺水的孩子,挣扎其中,掀起的却也仅仅是一片混沌与冰凉。

  然而也只是几个呼吸间,这本书给予你的思索,便开始泉眼般涌现。表面上,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母亲带着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儿,跟随丈夫来到刚果丛林传教的一系列轨迹。整本书以母亲和四位女儿的口吻讲述,却在每一个生活细节、每一场人物对话中,将理想现实信仰与宗教、政治历史、世界观与价值观问题都反映其中,引人深思

  毒木之于圣经

  “塔塔·耶稣是班加拉!”这是拿单·普莱斯在刚果传教的每个礼拜天布道结束时,都会吼出来的话。班加拉是刚果语,指珍贵之物,但拿单的发音却将珍贵之物变成了毒木。这当真是一个巧妙的隐喻。

  我们从父亲拿单的身上看到的是男权社会典型缩影。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以忙于事业为理所应当的借口和理由,忽视家人,忽视周遭的一切,用自己的规则苛求他人,试图用自己的信仰说服他人的精神世界。他的眼里只有自己,只有自己那自私的“伟大”信仰。

  对他来说,妻子就应该在他回家时做好饭菜,打理好一切家务,孩子就该乖巧长大,所有的家人都必须以他为中心,无条件支持他,不能有丝毫反对和否定的声音。世界的中心是他,这一切理所当然,一切本应如此。一个典型“直男癌晚期”。当他的女儿死于蛇毒,陈尸大雨中时,这位将上帝之爱时刻悬挂嘴边的父亲,却正忙着为替露丝梅唱挽歌的刚果小孩施洗,毫不在意自己女儿的灵魂是否能去往天堂。

  我们能说他错吗?诚然,他毫不在意别人的精神感受,在传教事业不断受阻的过程中,他愈加疯狂的投入惹得众人讨厌时,我们又怎能以正义的愤怒指责他呢?他也只是一个备受战争后遗症折磨的人。当初的拿单和战后幸存归来的拿单完全不是一个人。他狂热、自负的背后,我们何以知道,他的灵魂是否背负着死去战友的质问。他被战争摧残,他又用这种摧残摧残他人。他传教的出发点并没有什么错,是善良的,无私的,尽管他的方式错了,但他的确尽全力了,直到他饱受各种疾病死在了非洲。

  对拿单来说,圣经就是珍贵之物,唯一可以救赎自己,也救赎有罪之人的珍贵之物。可惜,在刚果,在这片与世界其他各地迥然不同的地方,人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圣经,这时,不合时宜的耶稣班加拉,便成了毒木。世界是相对的,信仰也是。我们不能将自己强加给别人。于你是珍贵,于我可能就是毒木。

  自我之于世俗

  我为何说读这本书时心有悲戚,一部分原因是我看到了一个囿于婚姻和世俗的母亲。我想对于母亲奥利安娜,我能给她的不止是同情,更多的是无奈,是叹息,是恨铁不成钢。

  看着奥利安娜的时候,我总能想到身边那些淹没于婚姻琐事的家庭主妇。陀螺一样照顾着自己幼小的孩子,同一个根本不理解家事有多磨人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努力当一个称职的妻子,一个优秀的母亲,也变成一个永远吐不完苦水的怨妇。但生活的重担压在她肩上,起初她也只是唉声叹气,并不能起身反抗。

  第三部土师记第一章,奥利安娜的独白真是令人心痛。她说:“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自己付出了什么不堪的代价,甚至上帝都不得不承认自由的价值。你们怎么对我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去?”那时候,我栖居于黑暗之心,彻底被婚姻的形状束缚,几乎看不到竟然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和玛土撒拉一样,我也在自我的囚笼中畏葸不前。尽管我的灵魂向往群山,但也和玛土撒拉一样,我发现我没有翅膀。”

  在现实生活里,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将自己囚禁在别人的眼光和世俗的流言中。每一个夜晚来临,便安慰流泪的自己最糟糕的一天已经过去,明天一切都将好转。然而在一次次的挫折后,只是将自己变得更加卑微懦弱,畏惧改变。就算过得毫无幸福感可言,却仍然没有自信勇气重新做回自己,让自己真正开心地去生活。

  我相信作者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在一个离自身十分遥远的故事中直面残酷,从每一个人物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看到自己每个不同的一面。我们从奥利安娜身上看到被现实束缚的自己,从只在乎自己金发和金钱的蕾切尔身上看到世俗的自己,从信仰坚定的利娅身上看到政治的自己,从身有残疾却有天才头脑的艾达身上看到科学客观同时愤世嫉俗的自己,从古怪精灵却不幸早夭的露丝梅身上看到那个不带偏见保有灵性的自己。

  起初,我并不喜欢这五个人物,可随着阅读的深入,奥利安娜的出走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庸俗的蕾切尔也是一个坚持自我,并敢于诚实面对自我的人,而利娅,她身上真理一样的劲儿,真是感染人,艾达的蜕变,着实让人惊叹,露丝梅的死,简直教人心碎至极。

  她们每一个人都在将生活的意义讲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我们思索自己,如何将棱角分明的自我安放于边边角角切割分明却繁复芜杂的世俗。我们终将回到做自己的路,但愿我们像鸟飞往我们的山时,还有一对灵活有力且正确坚定的翅膀。

  政治之于历史

  我们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通过眼花缭乱的时事新闻关注着世界其他地方的动态,那些距离我们遥远的人和国家,那些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世界。也仅仅是读这本书里的刚果生活,也足以感受世界的丰富辽阔,而我们对世界当真知之甚少

  这种差异,文化的也好、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也罢,我认为,更多的时候,他们或许根本不需要我们自以为是的“援助”和“引导”。看看化武的叙利亚,动荡的中东局势,部署“萨德”的韩国,核武问题的朝鲜,曾“被”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太多的事件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一个关于强加的问题。当文化和政治对当地来说变成一种灾难,被迫受害的当地民众成了某些人、某些集团利益的炮灰,强加与毒木无异。

  我们背负着既成的历史前行,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我想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不止简单的家庭伦理,信仰和意义,它要说的——圣经变成毒木的真正原因——强加!一切出于自身不光彩利益的强加!诚如书中所说:“可怜的刚果,男人的赤脚新娘,男人允诺给她一个王国,却拿走了她的首饰。”作为历史的书写者,这本书映射的也是当下的世界形势和政治,从刚果当年的一段历史里,告诉我们应当汲取历史的教训!

  借用中国代表刘结一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草案现场的一句话:“只把人民挂在口头上是极其虚伪的。”我们应当对一切心存敬畏,就像刚果人民对大自然、对丛林、对死亡、对生命的敬畏一样。树之眼——这颗良心,不应只是一句满口仁义道德的布道,而是深植每个人心中的,时刻注视着我们、警醒着我们一举一动的我们的神明。

  虽然作者安排树之眼的露丝梅早早夭亡了,那泪与痛并存的一章仿佛还在眼前流动,仿佛永远都读不完。但也正因如此,露丝梅成了永恒。我想,作者亦是希望现实中,我们的肉身纵然会死去,但留给时间、留给历史的良心却可以永存。

  一本恢弘大气的书,且不论书中人物刻画地十分真实自然,对非洲丛林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画面感,它传达的意境更是令人钦佩。十年磨一剑,历史与人性交织成一匹璀璨的帛,书写出一段撼动人心、凄美深邃的故事,引人思考的同时,令人毫无阅读负担。当真难得。

  这是一个坑QQ群号:205 741 541 。这里只读好书,欢迎入坑!

  《毒木圣经》读后感(四):戴锦华、徐则臣、止庵、史航 | 它讲了这样好的一个故事,又遥远地呼应着我们的许多怀疑

  2017年1月,奥巴马离开白宫前一周,大方向外界分享曾帮助他“熬过”总统岁月的文学作品,并向他目前最钦慕的5位美国当代领军作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来白宫共进午餐。其中就有名满全球的《毒木圣经》的作者:一向深居简出的芭芭拉·金索沃。

  作为金索沃最负盛名的作品,《毒木圣经》创造了许多传奇:全球销量超过400万册,曾盘踞《今日美国》畅销榜长达137周,纪录至今未破。它还入选了美国公共图书馆“25部最有价值图书”、美国高中生“必读的26部经典”等。

  故事讲述一名美国牧师带领妻子和四个女儿,远赴刚果丛林中的村落传教。牧师以为即将把光明和救赎带给这片蛮荒的土地,然而事情却远超所料。一家人在他乡经历了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冲击,同时也遭遇国际政治的风云突变,每个人的人生都因此而彻底转向,并迎来了自我的觉醒与成长。小说以五位女性轮番担任叙述者,五种迥异的声音交织成丰满动人的故事,既是一部细腻、迷人的家族传奇,也是一则磅礴、锐利的历史寓言,动荡的时代背景更为故事增添了戏剧魅力。

  2017年3月7日,新经典文化在单向空间举办了《毒木圣经》中文版首发式。现场邀请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作家徐则臣、学者止庵和编剧史航,一起来和读者们聊聊这本书。

  《毒木圣经》读后感(五):被无视和被侮辱的

  芭芭拉·金索沃花十年时间,写出一英寸多厚的《毒木圣经》,故事主要讲述1959年,传教士拿单•普莱斯受教会指派,带着妻子奥莉安娜,女儿蕾切尔、利娅、艾达、露丝前往非洲传教,想用《圣经》拯救那块大地上“野蛮”“食人”的土著们的灵魂。

  这本书采用了pov视角,用拿单妻女五人的眼睛,来观察这段传教之旅。

  从五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叙述中,我们知道,普莱斯一家原本居住在美国佐治亚洲,当父亲拿单接到教会指派后,马上收拾行装,带领妻女踏上前往刚果基兰加的旅程。

  当时的刚果刚刚摆脱比利时殖民统治。比利时人为了控制当地人,禁止女性受教育,不准12岁以上的男孩接受教育,把土著当动物践踏,随意砍下土著的双手……在拿单这些来自美国的基督徒看来,那里就是野蛮的代名词。

  对于怀揣理想的传教士拿单来说,他对自己的事业笃信不疑,无论遭遇何种挫折,受到何种抵制,都毫不气馁。但是与他同来的妻子和四个女儿,并没有他那么崇高的理想。当然,拿单也不需要妻女们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用妻子的话说,“我是他的工具,他的牲口。”妻女是附属品,她们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什么欲望。

  拿单被教会派到非洲传教,她们就得马上收拾好行装,跟他一起出发,住进对她们来说,环境完全不同,生活极不便利的基兰加。他从没有问过妻子愿不愿意来这里,也没有问过她们喜不喜欢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拿单的妻子奥莉安娜,女儿蕾切尔、利娅、艾达、露丝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展现出了极度不适。没有喜欢的食物,没有可用的日用品,每天要跟树木、野兽、土著人打交道,要开垦土地、耕种、畜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这正是充满了反讽意味。丈夫和父亲认为女性不必有自我意识,但她们完全知道,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思想做判断。作者也从她们的角度来叙述,以此来证明——女性不是附庸,而是与男性一样,具有自主思维,独立而坚强。

  但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拿单无视,甚至是侮辱了这些女性的自我意识。

  拿单不是坏人。在妻子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不烟不酒不享乐,正直果敢,是无比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也同样偏执不可理喻。他认为基督徒不应该沉迷享乐,便要求妻子也跟他一样清心寡欲。妻子在基兰加找到了一个漂亮盘子,爱如珍宝。拿单发现之后不仅摔碎了盘子,还大怒。

  在他看来,妻子不可以有这种爱好,因为他是基督徒,妻子也必须跟他一样不事享乐。妻子不应该有自我意识。

  对于女儿,拿单也是同样的态度,要将她们都教育成压抑正常需求的教徒。也就是说,女儿们要按照他的要求去成长。

  拿单不仅对家人如此,对基兰加的土著也是如此。

  拿单将他认为一切对的、好的东西传授给基兰加,希望土著们接受基督教洗礼,救赎灵魂。他认为非洲的本土文化原始且野蛮,杀羊庆祝的行为非常恶劣,非洲女性袒胸露乳的行为非常不文明,不肯接受洗礼过于愚蠢……只有他带来的先进文明可以拯救他们。

  他从来没有试图去了解那些土著,只想按照他的意思去改造他们。

  就像拿单带领妻女们在非洲土地上种植美国带来的蔬菜瓜果种子,他期待这些种子良好生长,拯救饥饿中的人。他甚至摧毁长江灌木和粉红色野花的土地,拔除绿色的青草。

  然而总是不成功。他们种植的东西总是长得不好。拿单认为,非洲没有给美国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但其实,是因为雨水把覆盖种子的泥土冲掉,种子无法生长。

  拿单根本不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就以破坏当地生态为代价建实验田、花园,注定失败。

  无视自然规律,自然会被自然反噬。

  非洲的土著民,在拿单这样的“侵略者”眼里,野蛮无知,文化低劣。

  高傲自大的拿单们无视和侮辱自然生活下的人们,也凸显出自己的无能与无知。当他强迫大家接受《圣经》时,用一知半解的当地话说“ban-gala”就是《圣经》,但他不知道,以他的口音说这个词时,这个词表示“有毒”。他所宣扬的《圣经》,只是“毒木圣经”而已。

  可见,拿单带着拯救非洲的希望而来,但他非但不能拯救这块土地,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故事后半部分,拿单的妻子发现自己被无视和被侮辱的希望和尊严,毅然带领女儿们离开了非洲。这也隐喻着,无视和侮辱人们的正常需求,想用“圣经”来简单粗暴地救赎非洲,是不可能的。

  微信公众号:冷孤桐的绮色佳

  《毒木圣经》读后感(六):希望我爱的人健康个性很善良

  拖到最后一天,终于把四月份的打卡书看完了。最近玩心太大,没怎么看书。看完此书,我觉得每天熬夜看的那各把小时真的值了。 看完后,人还是有点失落,我记得才看了几十页的时候,我就强烈的感觉到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巨大付出。无论这个婚姻是幸还是不幸,都算输得两手空空,她们输的筹码就是她们自己,她们的时间、精力、人格、事业以及人生。看完以后,我再次证明了自己预见的正确性。 虽然故事是以五个女性的视角来展开,但让我感触最大的还是“父亲”这个角色。他自私、懦弱、逃避一切,连自己的历史都不敢面对,所以,他能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妻女?因为他,最后家散了,小女儿死了,其他几个人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各自过着不算好的人生。他一生都在想着要救赎别人,殊不知,真正需要救赎的人是他自己。是的,五个人都恨他,但也如艾达所说:“他是我的父亲,我拥有他的一半基因,以及他的全部历史,要相信这一点:错误乃是故事的一部分。我就是这样一个男人生出来的,他坚信自己不讲其他,只讲真理,而他每时每刻写下的,是一部毒木圣经。”我是不是也应该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我的父母? 四姐妹当中,我最喜欢看起来最坏的蕾切尔。从表面上看,她就是个小坏蛋,自私固执又浅薄,但她却是最聪明的那个,她知道什么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而且敢于去实现,那怕过程和结局都不算完美,但至少有魄力,她明白一个道理:上帝救不了你,你只能自救。 对于这些,不看书也是能懂得道理,读完让我最难过的还是关于非洲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在哪里,没有正义、宽恕、赎罪,战争留下的孔洞深不见底。有时间,我们会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他们太固执、落后不求上进,还要生十个八个孩子,拒绝别人提供的先进方法。但我们往往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情况。恶劣的自然环境就限制了一切,在一年中,不是干旱就是洪涝。各种传染性疾病肆虐。除非我们理解这一点,否则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应该如何做。有时候,一厢情愿的善意比恶意更可怕。所以,普莱斯一家的悲哀,反映的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悲哀。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人太渺小了,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世界,但有时间吧,我又觉得人太伟大了,在经历了各种磨难以后,还能笑面人生的难。是的,我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我平凡有趣,热爱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我这一辈子大概也就这样平平淡淡了。从未想过要去改变世界,可是吧,有时间也想拉扯一下自己的那点小野心,想要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人都生活在爱之中,虽无可能实现,但心中抱有希望,也觉得豪情万丈。就如小说的结尾:“放下吧。继续向前,走入光亮之中。”是啊,就如清晨的日出,人生总是充满希望。希望我爱的人健康且善良,幸福又嚣张。

  《毒木圣经》读后感(七):无可奈何成为废墟

  在成为作家之前,芭芭拉·金索沃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童年时代,她跟随当医生的父母远赴非洲,在丛林度过了难忘的几年。彼时的记忆早已印刻在金索沃心头,成年后也不能轻易忘记。急于将往事合盘托出的心理,逼迫她提起笔来,哪怕明知是一趟苦旅。同样的急迫落到了小说《毒木圣经》里。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普莱斯一家肩负解救落后民族的重任,带着文明社会的恩赐(梳子、镜子、蛋糕粉)来到刚果。还未成年的二女儿利娅发下宏愿:等到长大成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自己在非洲攒下的这些见闻告诉世界”。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金索沃的自白——在历经30年酝酿之后,她终于可以达成心愿,向世界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小说开篇,金索沃迎头抛出悖论,告诉我们这是一片废墟,“怪异之至,绝不可能存在”。紧接着她一语道破天机,声称这是一片森林,每寸空间都充盈着强盛的生命力:精致有毒的青蛙、排成纵队的蚂蚁、滑过树枝的蛇腹……某种看似人畜无害的神秘力量“从朽烂的树桩中探出,从死亡里吮吸着生命”,露出邪恶的尖牙迎接着来自远方的异乡人。这样的废墟,你可以称之为“盛大”,抑或“精致”,但在金索沃这里,最好的形容莫过于“悲壮”。不妨说得精确一些,对于跋山涉水、漂洋过海主动进入黑森林的普莱斯一家,刚果起初是蒙昧未开的伊甸园,满眼皆是新奇。但随着相处日久,两种文明之间未经磨砺的棱角伴随着险恶的环境,徐徐地展开了对其身体、心灵的双重攻击。 是的,攻击,准确地说,是对女性的攻击。说到金索沃,绕不开的话题是女权主义。暂且不论她是否需要以此为自己脸上贴金,至少《毒木圣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之书。金索沃很聪明,不曾动用作者的优势对故事大加干涉。好比罗生门,《毒木圣经》是一座迷宫,充斥着女性(母亲和4个女儿)的声音:由呓语构成,又被当作呓语;有时候是文字游戏(回文、韵脚),有时候又是不堪回首的灾难。这样的众声喧哗原本是好的,可细细看来,又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没错,是男性的声音,具体说来,即是父亲拿单·普莱斯。这个可悲的一家之主早早地被战争改变。他自私的蠢行、刚愎自用的个性,被巧妙地隐藏在妻子女儿或幽怨或天真的讲述中。于是,男人消失了,女人成了主角,用孱弱的双肩担起生存的重负。 说起来,“毒木”之“毒”,并不仅仅限于自然。金索沃常常被拿来与马尔克斯相比,但细读下来你很难找到魔幻的迹象。因为就算有了魔幻的庇护,普莱斯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一点。金索沃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废墟”,其间生活不免也是“废墟”。我们跟随她一步一步深入丛林,才明白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的预言。在厚达576页的文本里,金索沃用细腻、绵密得令人发毛的笔墨,逐字逐句描摹出一幅黑非洲的恐怖画卷,极大地挑战读者的耐心。因此,尽管有童年生活作为支撑,《毒木圣经》终究不是大卖情怀的亲历者手记。金索沃汲汲营造的是非虚构的真实,而非伪装成真人秀的虚构故事。细读之下不难发现她的雄心。小说运用散点透视将60年代初刚果的混乱局势尽收笔下,阴谋与暗杀、监禁和被监禁、征服与反征服,各方势力云集其中,急于为这个脆弱的国度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 什么样的烙印?对了,是伤害。换言之,烙印越多,伤害越重。更要命的是,诸如此类的伤害最终只能落到5个柔弱女子头上。因此,哪怕是抱着最单纯的念想,哪怕只想维护家庭的完整,她们也逃不开病毒蛇虫、豺狼虎豹、政治阴谋的轮番攻击。正如母亲所说,她心中“怀着朴素的希望:有吃有喝,孩子活得比我们长。我的生活就是栽下种子,使其生长,将生活在我身上攒起来的债务全部结清”。但事实上,生活的“债务”如何能够轻轻松松一笔“结清”?好比普莱斯一家,起初自以为一脚踏入了天堂,没想到灾难频频光临,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命运失控地下坠、下坠,直至坠落谷底,四肢百骸碎裂一地,才发觉已被废墟吞没,无可奈何地成为废墟。

  《毒木圣经》读后感(八):每个人都是一部圣经

  最近一直在阅读芭芭拉·金索沃的《毒木圣经》,整部书的时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而故事是围绕一个牧师家庭从优渥的美国佐治亚州来到1940年的刚果传教。刚开始读来觉得书里描绘的世界离我的生活真是十万八千里之遥,始终难以进入状态。刚果加基兰村整季的暴雨,食物饮水严重匮乏,病毒肆虐,信仰冲突,政治阴谋,暴动。这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来说是很遥远的。想要将基督信仰传播于每一个非洲人的牧师普莱斯,他的妻子奥利维亚,以及四个女儿,就因为牧师的信仰,全家被牧师带到那个时代那片混乱的非洲之地,这不仅是生活的改变,而是生命的冒险,在这里他们被非洲打碎,被非洲重组,他们已经不是他们,他们是谁?后来方才发现,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人。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原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城堡,这座城堡是父辈祖辈,是命运为我们铸就的童话之城,它可以是书里主角佐治亚州的家,可以是一切最初让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东西,是一切我们可以称之为安全感的东西。然而,最终最终,我们所有人或早或晚都要踏出那座城堡,走上人生之旅。开始的旅程只能称之为漂泊,你不知道你突然间会被命运抛到哪个角落,彷徨凄苦,在优渥土壤上培植起来的勇气和坚强变的不堪一击,我们恐惧着、畏缩着,不敢前进,亦不知何去何从,我们祈祷着生活可以一觉醒来一切回到美好的状态,然而,这依旧是白日做梦。我们甚至会抱怨,憎恨那个把我们扔出城堡的人,可以是书里的普莱斯牧师,可以是你的父亲,可以是你的家庭,所有那个具体改变你生活轨迹的人都成了你怨恨的目标。实际上,那不过是上帝看不见的手的驱使,或早或晚,或借由具体人之手,或借由时代之手,你总是要被迫离开的,因为起点从来不是终点,虚无与虚无之间隔着一生的时间。

  不管情愿与否我们都已经在路上了,这一路上有我们不理解的世界,成人的世界。就像一个白人家庭难以融入非洲一样,非洲人看他们哪里都是怪异,哪里都是妄想,哪里都是不切实际,普莱斯牧师称之为信仰,我们却叫它梦想。普莱斯牧师觉得非洲人是愚昧的,是落后的,最后他付出的代价是妻离子散,是年龄最小的姑娘露易丝梅的生命,而他却依旧我行我素。我们又何尝未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呢?依我看来,所有建立在优渥土壤上的梦想,所有未曾经历痛苦洗礼的梦想都是不切实际的谵妄。

  四个姑娘以及牧师妻子的人生旅途都被改变了,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也因为应循着自己的轨迹,她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遵循自己,为自己建立起自己的城堡,因为在人生路上她们已经无家可归,亦如我们。自己便是自己的天地,自己便是自己的城堡,同样的,自己亦是自己的藩篱。曾经她们从同一个地方而来,如今她们互相之间,有爱有恨有怨。城堡已经建起,兵戈总要向着外面。

  《毒木圣经》是关乎于我们每个人的圣经,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去以及未来,透过那些地域与时代的表象,它讲述的就是你我。而每个人都是一部圣经,在那里藏着爱,藏着怨,藏着无私奉献,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暴戾。人是什么?与无限相比,他是虚无,与虚无相比,他是一切。

  很久以来,我已疏于文字,每每提笔心里都十分惶恐。经常会想起家中大哥在我小时候给我讲的一个理论,知识是一个一个的圈,刚开始的时候,你站在点上,学的也是那一个点的知识,此时你觉得学习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即使是未懂未学的知识也在你目力所及,只觉唾手可得。随着知识的增长,未知之圈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只觉自己无知的可怕,就越来越害怕发表意见了。所以我觉得,现在能笔耕不缀,时常发表意见的人都是真的猛士。

  《毒木圣经》读后感(九):生活都是自己的

  这本47万字的大部头,在断断续续的十一天里看完了。一部以五位女性的视角来描绘的非洲史诗,文笔细腻,内容丰富饱满,又引人深思。这十几天的阅读,前半部分我并不认真,但是整本书仍然带来了诸多震撼和思考。

  关于母亲:

  母亲奥利安娜经历的是一出悲剧,丈夫独断专行,四个女儿性格迥异,在陌生贫困的非洲大陆上每日为了生计劳碌。丈夫不关心她,女儿们也好像并不在意她,她矛盾、挣扎,但直至失去最小的女儿才最终逃离那个人间地狱。

  奥利安娜的自诉相对四个女儿内容不多,但总是最令人动容。她内心极其渴望自由,但却一直被生活禁锢。丈夫拿单的独断专行和自私让她们一家都被困在了非洲一个落后贫困的小村落里,而奥利安娜这位母亲的坚守成了这个美国家庭在非洲生存的支撑。她不是没有想过逃离,但依然在自私冷漠的丈夫身边生活了六年,照顾她的四个女儿和只顾传教的丈夫。我有时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放弃了她的丈夫,回到美国,追求她的自由,虽然付出了露丝•梅死去的代价。

  她说:人能有的自己的生活。即使她一辈子逆来顺受,也一样不能断言她的一生是好是坏。我期望过她在非洲的时候不要管那个自私的丈夫,带着女儿们一走了之,但她没有,她的坚守成就了她的伟大。等她年迈,再回非洲的时候,她会有怀念、有遗憾,有很多很多情绪,但肯定不会有后悔。我想起我的母亲,我的家庭。我对母亲表现的也很自私,缺乏理解,甚至有时候讨厌她的啰嗦和多事,也从未从她的角度去考虑过她的生活和感受。旁观过别人的生活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残忍和不孝。

  关于信仰:

  拿单一家到非洲的唯一使命就是传教,让基督耶稣之光照进非洲大陆。但非洲有其根深蒂固的信仰,上帝也无法击败这些古老的力量,拿单的传教以失败告终,失败的代价就是家庭的破碎,妻离子散。拿单传教事业困难重重,连刚果的一个小村落都无法“拯救”。书中的刚果还处在一个“野蛮世界”,衣不遮体、一夫多妻、疾病横行,极其落后,极其贫困,现代文明对非洲的影响还微乎其微,除了殖民统治。

  拿单执着于他的上帝,信仰坚固,毫不动摇,但他脱离实际,无视非洲人民的生活,所以他注定失败。与之相反的是像圣诞老人似的福尔斯修士,福尔斯修士的信仰一样虔诚,不过他的上帝更加平易近人,不像拿单那样高高在上。所以福尔斯修士娶了非洲妻子,享受在非洲的生活,每一种生命都可以是一种信仰,并不与基督耶稣冲突。尊重当地的传统,尊重每个人选择的权利才是宗教的善意所在吧。

  我对福尔斯修士满是认同。

  关于四位女儿:

  我最喜欢的是艾达,独立的冷静的艾达。她是我的理想型,哈哈哈哈。

  四位女孩子,除了露丝•梅意外去世,其他三位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能简单评价谁的生活更加美好,蕾切尔富足却经历几段婚姻,仍经历孤独;利娅看似最苦难,但她经历沧桑丈夫孩子仍相伴左右;艾达学有所成,残疾治愈,却孤独终老。看上去都有各自的不幸,但除了她们自己,没人能够评价她们幸福与否。

  我们每个人也都一样,各自精彩,冷暖自知。

  这本书我想我应该不会再整本的去看,但好就好在,如果我想念母亲奥利安娜,我可以单独去阅读她的自述,如果我想念艾达,也是一样。

  仍有很多所思所感没能成文,但还是得说:这本书写的太棒啦!

  《毒木圣经》读后感(十):毒木之心,便是圣经

  一周多的时间,看完了《毒木圣经》,看看停停,如有所悟。

  每个人都是毒木,我们无知,不知道毒液的伤害,但我们却依然有罪,纵容毒液的蔓延。

  在非独的背景下,以一个家庭,五个女人的视角,述说着这个悲伤的故事。

  他们或身有缺陷,却乐观向上;或迷醉世俗,渴望摆脱;或又热爱世界,对未知充满好奇。

  神父手拿圣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举起圣经,让它的光芒照耀所有虔诚的信徒,面带微笑,以和蔼对待世人。

  在他心中,拯救世人便是职责所在。所以他带来了他所认为对的东西,意欲拯救,他虔诚,他真心,他博爱。基于一个好的出发点,但却被心中有恶的人所利用。征服,掠夺,独裁,所以他们便借用传教的名义,意欲掌控一切。而修士们却还无知不解,传播毒液。

  宗教的本身是信仰,信仰本无对错。可是硬币的两面性使得它也带着我们无所察觉的毒液。

  神圣罗马帝国,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清文字狱。借用宗教或是思想的名义,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毒液,也许是人们所喜欢做的。

  我们生如毒树,无法摆脱,只有孤立生活,方能保持圣洁。

  2017.7.2

  大鱼海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