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像一块滚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1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精选10篇

  《像一块滚石》是一本由[美] 鲍勃·迪伦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一):书中提及歌曲、歌手、人和厂牌

  歌曲:

  甲壳虫《你想不想知道一个秘密

  Dale Grace 戴尔•格雷斯《我让你来决定

  Irrna Thomas厄玛•托马斯《发烧》《时间在我这边》

  Jim Dickinson吉姆•狄金森《卡迪拉克男人

  Jonny Cash约翰尼•卡什<I walk the line>

  Kurtis Blow科蒂斯•布罗<The breaks>(《破裂》)

  Henry Mancini亨利•曼奇尼《彼得•甘》《我将再不会笑》

  艾伦•洛马克斯《帆船女孩》(<Doney Girl>)

  John Jacob Niles约翰•雅克布•奈尔斯《从绞刑架上放下的少女》《离开我的窗》

  《胡子灰白的老人》《当一个男人陷入爱情》《罗杰先生

  lind Andy Jenkins布莱德•伍迪•詹金斯《弗洛伊德•柯林斯之死》

  《A-wop-bop-a-loo-lop-a-lop-bam-boo》阿沃波阿路洛阿洛班布

  lt;Way down in Florida on a hog>《驶船去佛罗里达》

  Woody Guthrie伍迪•格斯里:《勒德洛大屠杀》《1913大屠杀》《耶稣基督》《英俊少年弗洛伊德》《艰难旅行》《杰克打约翰》《库里大坝》《草原》《谈论沙尘暴布鲁斯》《土地是你的土地》

  杰克•艾略特《圣弗朗西斯科海湾布鲁斯》<Ol’IRiley>《臭虫布鲁斯》

  Derroll Adams迪罗•亚当斯《不止一个漂亮女孩》《忧伤男人的布鲁斯》《约翰亨利之死》《跳

  华尔兹的玛蒂尔达》《棕色的小罐》《香蕉船歌》

  Joan Beaz《玛丽•汉密尔顿》《银剑》《约翰•瑞利》《亨利•马丁》

  obby Darin鲍比•达林《飞刀手》

  Kurt Weill柯特•威尔《鸟》

  罗伯特•约翰逊《好心肠的女人》《河边旅行布鲁斯》《来,到我的厨房来》

  Little Junior Parker小帕克尔《危险的女人》

  Tex Ritter德克斯•里特《一副纸牌》

  Aaron Neville艾伦•内维尔《上帝在我们这边》《小赤利斯布朗》

  Link Wray林克•雷<Rumble>(《隆隆隆》)

  The royal teens王室少年《短短裤》

  约翰尼•卡什《叫苏的男孩

  荷马《伊里亚特》

  Monk蒙克《鲁比,亲爱的》

  Dizzy Gillespie“晕眩”吉莱斯皮《轻摇甜蜜的凯迪拉克》

  Richie Valens里奇•瓦伦斯《土耳其小镇

  Tom Paxton汤姆•派克斯顿《我想到的最后一件事》

  Joe Hill乔•希尔《天空中的派》

  Leadbelly铅肚《布尔乔亚布鲁斯》

  illy Holiday《奇怪的水果

  Jimmie Rodgers《犹豫的假声歌手》

  Johnny rivers《绝对第四街》

  约翰尼•李维斯《美宝莲娜》《孟菲斯》

  am Cooke山姆•库克《改变即将到来》

  itches Brew迈尔斯•戴维斯《坏品味》

  obby Vee鲍比•维《照顾好我的宝贝

  Frank Sinatra弗兰克•辛纳特拉《退潮》(<Ebbtide>)

  Freddy Neil费雷迪•尼尔《每个人都在说》

  《高跟运动鞋》

  Ricky Nelson《Trabelin’ man》人在旅途

  Charlie Poole查理•普尔《白宫布鲁斯》

  ig Bill Broonzy大个比尔布隆兹《有人该走了》

  Roy Orbison罗伊•奥比森《胆战心惊》《乌比杜比》

  rook Benton布鲁克•班顿《圆荚象虫》

  The Kingston Trio金斯顿三重唱《逃跑的约翰》《想念阿拉莫》《黑色来曼枪》

  Jodie Reynolds乔迪•雷诺兹《无尽的睡眠》

  Judy Garland茱迪•加兰德《离开的男人》《跨越彩虹地方》《快乐起来

  Harold Arlen哈罗德•阿伦《夜晚的布鲁斯》《暴雨天气》《带来雨还是带来阳光

  ob Dylan

  《海盗詹妮》《仅仅是游戏中的人质》《大雨将至》《哈蒂•卡罗尔的寂寞之死》《谁杀死了戴维•摩尔》《妈妈,一切都好(我只是在流血)》《手鼓先生》《让我死在路上》(<Let me die in my footsteps>)《玉米饼、肉和蜜糖》《贝蒂和达普瑞》《捡起一包棉花》《战争的统治者》《坚硬的雨》《伊甸园之门》《狂妄的病症》《流星》《穿黑色大衣的男人》《黑眼睛》《当你穷困的时候没人认识你》《放下,女士,放下》《答案在风中飘》《约翰•布朗》《别在犹豫》《如果狗儿自由跑》《新的早晨》《政治世界》《我有何用?》《尊严》《你想要的是什么》《一切都坏掉了》《大多数时间》(<most of the time>)《眼泪从何处跌落》《一连串梦》(<series of dream>)

  专辑<The travelling wilburys>(《旅行的威尔伯利》)

  专辑<Dylan&the dead>(《迪伦与死者》)

  人:

  weet Kitty Well 斯威特•凯蒂•韦尔斯 乡村音乐皇后

  Ice-T乐队

  .W.A乐队

  Run-D.M.C乐队

  eil Sedaka尼尔•塞达卡

  Woody Guthrie伍迪•格斯里

  Tom Darby汤姆•达比

  Jimmy Tarleton吉米•塔勒顿

  Jean Ritchie简•瑞琪

  佩姬•西格

  arbara Dane芭芭拉•丹尼

  Judy Collins茱迪•柯林斯

  Joni Mitchell乔尼•米切儿

  Aunt Molly Jackson莫莉•杰克逊阿姨

  Ma Rainey 玛•蕾妮

  Jeanie Robinson简妮•罗宾逊

  Memphis Minnie孟斐斯•敏妮

  Red Grooms雷德•格鲁姆斯 现代艺术

  illy Eckstine比利•艾克斯汀

  Harry Belafonte哈里•巴里方蒂(Dylan称之为世上最好的民谣歌手)

  Journeynen旅行者 商业民谣组合

  Karen Dalton凯伦•达尔顿

  Jimmy Reed吉米•李德

  illy Lyons 比利•莱昂斯

  Richie Havens里奇•海文斯

  Clarence Ashley克莱利斯•阿什利

  Gus Cannon加斯•加侬

  Mance Lipscomb曼斯•里普斯科姆

  Tom Paley汤姆•派雷

  Erik Darling埃里克•达林

  aul Clayton保罗•克莱顿

  Hank Show汉克•斯诺

  Hank Williams汉克•威廉姆斯

  厂牌:

  Folkways Records“民谣之路”推出所有伟大唱片的厂牌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二):像一块滚石

  其实不喜欢看传记。被人描述总会缺少内在的灵魂,而自己述说则会少了客观的审视。不过,这本鲍勃迪伦的书太美妙了,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执印象

  一位声誉极广的歌手,一位忠于内心的词作者,一位思想深刻的艺人。。种种名头堆起来,不管怎么说,他已经足够具备了写自传的功力。那么,平静呼吸,来接受这位民谣歌手的絮语吧!

  本书分5部分,第一部分写刚到纽约的困窘,第二部分写演唱事业的起步,第三部分写名声带来的困扰,第四部分则写灵感的缺失及事业的停滞,最后是陈述了整个艺术生涯。总体很清楚,但阅读下去你会惊讶不已。卷进去,难于脱身,不愿脱身。

  他真的像块滚石,来自艺术思想品味的高层次,挟着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气势磅礴而至,你身不由己卷进去,心甘情愿被带到无尽的幻想和无休止的激情中。语言的杂乱并不造成思维的混乱。一个天马行空的抽象者,写出的调调越凌乱越自然,越能让人体会到艺术的绝妙境界

  书中窥人,终不完整。但已经够我好好欣赏一阵子了。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三):答案在风中而已,愤怒个p

  有一天,大概是高中时的某一天,我把给了我一本书,名字叫《像一块滚石》。他并没有看过这本书,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抗议歌手或者摇滚歌手,更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bob dylan是何许人。他给我这本书仅仅是因为他们公司业务出版,免费得到了它,所以就把它给我了。

  所以你看,人们看什么书,真的是靠缘分

  我一开始觉得老爸很无厘头,什么便宜都占,着什么破人的自传啊,也往家里拿。

  后来在某个百无聊奈的日子里,我翻开了他。并且被彻底的震惊,外焦里嫩。我一口气读完它,接着又重新读一遍。我不懂民谣,不懂摇滚,但是这与这本书无关,这是一本自传,它致力于书一个故事:一个人不幸的人幸运的获得了全世界热爱的离奇的故事

  我无数次的推荐这本书给别人,热爱音乐的同志们对看这么厚一本书感到不耐烦;热爱看书的同志们对一个歌手写的自传不屑一顾。所以最终我也没能完成一次推销!

  我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绝对的远离bob dylan。他的名声来自于那个疯狂的六十年代的美国。所有人都走上街头为口号欢呼,同时不管口号究竟是什么意思;人们为爆炸欢呼然后在爆炸声中齐声高唱抗议炸弹的歌曲。他们一致认为抗议歌曲的扛鼎之作,六十年代的国际歌,就是这首《blowin'in the wind》,而他们的抗议领袖就是这首歌伟大的作者bob dylan,他将改变这个世界,仅仅用吉他,嗓子,口琴。

  有时候我想,那是个多么单纯时代啊?到底是单纯还是愚蠢

  如果你抛开所有这些扯淡的历史背景来听这首《blowin'in the wind》,如果你不是个神经过敏的愤青,你要如何才能把这首欢悦如潺潺流淌的小溪的民谣听成一首妄图改变世界的歌曲呢?这绝对只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它表达的只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绪迷惘。难道不是吗?它在不断的提问,并非愤怒的反问;它并没有说出答案,它只说答案在风中。或许它还稍稍有点焦躁,可是一个二十岁的文艺青年怎么可能不有那么点焦躁呢?谁的二十岁没有一点焦躁呢?

  dylan一直在这首歌之后就脱离了所谓的抗议民歌界,玩起了摇滚,并且写下了like a rolling stone,并且一直都在做这种各样新的尝试,一直到他七十岁的时候还在开巡回演唱会。他一次又一次的改编《blowin'in the wind》,一次又一次的在演唱会上重新演绎这首歌。可是人们却对此充耳不闻。dylan无奈的说,他想重新创造一些东西,可是人们再也不去听了。

  大众就是如此的任性,让一个活着的天才在二十岁的时候死去,一直死到今天。

  dylan的演唱会不愁票房,但是dylan也明白,人们并不是去听歌的,他们只是想去见见活着的传奇

  dylan足够长寿,我想这有好处,这样他可以等到新的听众出生,远离那个杀了他的年代的听众出生,然后去听他淡淡的忧伤无奈

  dylan的青春是在“启蒙时代”度过的。他说过,虽然启蒙的时代早已过去,可是对他来说,启蒙才刚刚到来。他在伍德思克的时候,也就是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大量阅读了“启蒙时代”的那些著作。这或许让他有了有别于同时代歌手的一些思想,起码让他更加富有逻辑和思辨能力。因为“启蒙的时代”启蒙的就是理性

  也许正是因此他才写下了那些疑问,启蒙的时代早已过去,可是答案依然在风中。

  群体的力量有时候太过野蛮霸道,个人在群体中无能为力,没有人会听你娓娓道来细说乾坤,群体只热爱口号。

  新浪博客的音乐常常会给我点surprise。比如我想加一首张雨生的《我期待》,它给我的确是歌曲的配乐。我想加的是那首最广泛流传的跳跃的《blowin'in the wind》,而它给了我一个后来dylan重新编曲的版本。前者是惊吓,后者是惊喜。

  这首重新的编曲的《blowin'in the wind》,似乎在无可奈何的诉说着一句:而我已老去。而我已老去。而我已老去……

  人已经老去,随时会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是也许有些人,宁愿他死在1963年吧,也许对于民谣音乐史来说,他的确死在了1963年。多么倒霉的幸运鬼。

  多么倒霉啊,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要被一个身在世界另一边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的年轻人说成是倒霉的幸运鬼!真是个倒霉的幸运鬼啊~!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四):生命,永远活在音乐里的生命

  这是一本伟大的音乐家的自传,内容真诚也有回避一些话题.他不仅仅讲述了自己的事业,还提及了自己的情感,他深深爱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当他看到Suez(Dylan的初恋女友)的时候的怦然心动,寒冷天气里与她躲在同一条毛毯下面的幸福.年轻时候的Bobby不只激进,还很快乐.在他袒露自己心灵的每个瞬间,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一切.他情感丰富,体贴温柔.在他感觉自己才思枯竭的时候,他不安,敏感,担心自己会没落下去,但他却又用不失幽默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以至于书中人名很多,他的每一个朋友都被他描写得十分鲜活.书的每一章节用的语气都给人不同的感觉,时间跨度也很大,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下笔,从这一个场景很快跳到下一个,有些意识流的风格.我惊叹他的记忆,将近30年都要过去了,他还能将往事温习得这么清晰,我却将自己的过去几乎忘却.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及太多关于他辉煌时刻的故事,却还原了他未成名时,名声渐渐淡下去时所发生的一切.他完完全全活在音乐里,他的生命是那么幸福,民谣对于他就是一切.他被美国人捧得很高,尽管他自己不愿这样,他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仅仅是摇滚界,民谣界的杰出人物,他还是一个时代的代表,美国音乐的标志.

  2009-02-21 -------------------------------------------

  我以前还写过这个,看过他演唱会了,人生少了一个遗憾.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五):时代就是个人的编年史

  平安夜,外面很冷。于是,我洗好了澡,就窝在在公寓寝室,读鲍勃·迪伦的回忆录第一卷《像一块滚石》(PS:不过它的英文名并不是如此,而是Chronicles编年史)。那种悠然自得的叙述调子,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读鲍勃的文字,就像在寒冷的冬夜我又洗了个暖乎乎的热水澡。全书洋溢着漫散流水般的语言,跳跃的叙述人和事,但是感觉很舒服,就像他的民谣和摇滚。我觉得回忆录的第一章尤其写得出色。“我站在起点,但并不意味着我是新手。”没想到鲍勃那双弹吉他的手在手动打印机上敲出来的语言也是如此的饱满和杰出。可能语言的品质来源于他的茂盛的自信和广阔的阅读。

  整本书外人看来鲍勃·迪伦好像在有意避重就轻,他一字不提那些与他有关的音乐巨变和美国往事,但是,我觉得反而这才难能可贵。看那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轰轰烈烈的故事并不重要,通过故事只能看到他们那张标签似的脸,却无法读到他们那颗平凡而勇敢的心。有些时候,琐碎的细枝末节反而更加真实。

  我一般不怎么读名人传记之类的书,因为任何一段人生都是无法复制的。做观众还不如做舞台上的演员。相反,自传的作品我却较为喜欢,因为那里面有某种历史的特质。一个人的记录,就是关于世界最好的回忆。无数个个人的集合就是时代。书写的历史永远是私人化的,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找到真实的照片。

  或许,面对一本书或者这个世界的一切,我们都想寻求解答,其实,就如同鲍勃·迪伦唱的“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六):流浪汉的诗与歌

  迪伦的生命如他的声音:质朴、瘦削、性感。嗓音特点与他喜欢的白人布鲁斯歌手Karen Dalton相似。他激愤的时候,仍旧带着冷静而稳定的情感予以质疑,发出呼吁,告诉你这是正在发生的音乐;他温柔的时候,可以将你带进一种神秘的氛围。

  正如自己所期待着,迪伦总是带着歌手应有的热切的光芒。困扰与甜蜜世俗的情爱不是他的追求。他走出希宾小镇,站在黑夜里,嘴里喃喃“它们不会是我的歌”,然后打着手电筒,努力将可以获取到的光束聚集到黑暗之后的黑暗背景,借此打量着一个宽泛政治体制的复杂人性。几米开外,可以听到风与浪与体内有节奏的呼吸,隐约感受着水平面下汹涌而来的能量。对,应该是摇滚乐。他要探索的东西绝不轻松,绝不甜美,绝不友好。他也不追求完美。在他看来,民谣歌曲的骨髓在于一种无畏、坦诚、公正的人格。摇滚乐应当承担起质询、抗议的社会责任。

  迪伦的价值之处在于,他将世事的棱角面径直打碎,再用艺术真实的呈现出来。尽管他作为社会里的个人,如此质朴、瘦削,但他凝着泪的双眸总在眺望远方质询答案,因而如此性感。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七):当有人否决你的想象——关于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有人否决你的想象

  ——关于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王威廉

  我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每年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除了自身爱好写作、想当作家的因素,还有一个更巧的原因。

  我在大一的时候无意中买过一本小书,叫《米格尔大街》,作者名字叫奈保尔。那是一本蓝色的小开本旧书,花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被我从中山大学一家书店的犄角旮旯里扒拉了出来。作者的前面挂着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周围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作家,这是本什么样的书,但我越读越喜欢,一度成为了我的枕边书。一年后,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出来,发现得主正是这个让我喜欢却一无所知的作家。当时的心情非常兴奋和激动,但无人分享,也无人能解。

  从那时起,我对诺贝尔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信任。

  我赶紧去补读了上一届诺奖得主的作品。他已经是个用中文写作的法国作家了,也许是语言的距离太近,反而没有特别大的触动,但依然为中文写作的首度加冕感到骄傲。

  再过一年,匈牙利的凯尔泰斯获奖,他的作品如此打动我,以至于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他的评论。

  大三时,南非作家库切获奖,读他的作品,是一场阅读的盛宴,让我深深领悟到小说这门艺术所能抵达的幽微之处。

  这几位作家,在获奖之前,我几乎一无所知,但他们让我深刻体验到了“同时代性”,把我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趣味中搭手救了出来。

  也就是说,在我生命最重要的成长期,诺贝尔奖为我强力推荐的这四位作家,给我竖起了当代文学的一把标尺,甚至建构起了我对当代文学的许多观念。

  毕业以后的这些年里,虽然对一些得奖作家喜欢不起来,比如赫塔米勒、耶利内克等,但还是肯定居多,比如略萨、特朗斯特罗姆的获奖,是让大师获得应有的位置,心服口服;而帕慕克和门罗则是全新的馈赠,激起了又一轮的阅读狂潮。至于莫言的获奖,那更是让我对当代中国文学有了更大的信心。

  在一篇谈鲍勃?迪伦的文章里,我的铺垫似乎太多了。

  以上铺垫的意思是,我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不外乎三点:1、让我心目中的大师登上圣殿;2、给我送来视野之外的“地下”大师;3、中文写作的作家,这无关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来自心底对于母语的那份敬重。

  鲍勃·迪伦显然不属于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种。

  因此,你能想到,当得知鲍勃·迪伦获奖后,我心中那些复杂难言的情愫。

  当然,他当然是大师,毫无疑问。我喜欢他的歌。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听过他那首最著名的歌,《答案在风中飘》,并把那首反战的歌,当成是一首人生的励志歌反复吟咏。“行走”与“男人”之间的深层关联,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尽管,今天的翻译为了避免性别歧视的指责,把man不再翻译成“男人”,而是“人”,但我依然倾向于“男人”这个词,这不仅仅来自于记忆的情感,更是来自于审美的感受。)

  可即便如此,长久以来,我还是认定鲍勃迪伦再伟大,他也是个伟大的歌手,而不是个伟大的诗人。

  因此,得知他获奖,惊讶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迪伦获多少次格莱美、或是普利策都没有问题,但他真的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在今天这个文学大师逐渐隐匿的年代,诺贝尔奖就像是一束强光,让我们得以发现那些隐匿的大师,从而获得新的艺术动力。而鲍勃迪伦原本就是敞开的,他不需要这束强光,因而这束强光便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想法,让我对这次的颁奖感到遗憾。

  但这种遗憾只是暂时的,我随后看到了更有趣、更丰富的面向。

  我留意到周围的人们对这次颁奖的复杂而多重的反应。有秒赞的,有愤怒的,有不解的,有恶搞的。关于诺奖,可以说,这是近年来争议最大的一次。因为大家都知道鲍勃·迪伦,大家仿佛都了解他,因而每个人都可以说几句。最愤怒的群体来自诗人,因为鲍勃·迪伦似乎是顶着诗人的桂冠获奖的,他抢占了他们的机会吧。这是玩笑话,深层原因一定是鲍勃·迪伦的歌词并不符合他们对诗歌的判断与理解。

  我特别想知道美国作家的反应,所以我还专门写信问了一位洛杉矶的作家朋友乔纳森,他作为一个出生于1960年代末的人,是听着迪伦的歌长大的,因此,他字里行间表现出极大的兴奋。他告诉我迪伦是个天才,那首《答案在风中飘》的歌迪伦只用十分钟就写好了,如果惠特曼在世,一定也是像迪伦那样抱着吉他高歌的。他预言,迪伦还会被听一百五十年之久。

  同为写小说的,他还告诉我迪伦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点倒是我以前未曾留意的。我这才意识到,其实我对鲍勃·迪伦是隔膜的,我需要补课,走入那束强光照耀的阴影之中,那儿隐藏着一个真实的鲍勃·迪伦。

  目前国内尚没有他的诗集出版,他的自传和传记倒是有多种。我赶紧买来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来读,对他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浑身沾满标签的人,民谣教父、民权代言人、反战歌手、抗议领袖、摇滚巨人……没有一个标签可以涵盖他,过多的标签也迫使他追寻更多的自由,没有哪个艺术家愿意被标签所束缚。

  他在书中写道:“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与其说我是一个仙笛神童,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这种说法很感人,我想到了村上春树在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写到迪伦:“鲍勃·迪伦开始唱《像一块滚石》,于是我不再考虑革命,随着鲍勃·迪伦哼唱起来。我们都将年老,这同下雨一样,都是明白无误的。”

  不再考虑“革命”,这是个微妙的延伸,但我还是觉得,迪伦对外界标签的应激反应不免有些过度了,这也造成了他的局限性。他的传记不像米沃什的自传《米沃什词典》、萨义德的自传《格格不入》那样,对自我和时代有着多面的反思,他只是一个单纯的诗人、音乐人,他表达的更多是关于生命本身的感受。但无疑,生命的厚度与时代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就如迪伦自己,就算他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毫无疑问,他充当了这个象征。这是他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进一步说,即便剔除了时代的元素,他一生的传奇与追求,也成了美国式自由意志的鲜明体现。

  我不想苛求他,毕竟,音乐与歌词才是他艺术的核心。

  在读他自传的过程中,我一直听他的歌,反反复复看着歌词听。他的歌词的确无与伦比,节奏与韵脚运用得天衣无缝,他的修辞技巧堪称绝妙,他的文学传统接续的是高度自律的古典形式。他的歌词犹如宋词一般,美在简单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因而这几乎是不可翻译的。我们在翻译中一定会损失掉大半个迪伦。

  我也专门留意到了他的叙事,那些歌曲如短篇小说般精粹,满溢着他对他者的关怀。他在自传中有段创作谈:“路对面有个穿皮夹克的家伙正在给一辆积满雪的黑色水星蒙克莱尔车铲去冰霜。他后面,一位身着紫色袍子的牧师穿过敞开的大门,快步走过教堂的院子,赶着去履行神职。不远处,一个穿着靴子的光头女子使劲背一个大洗衣袋往街上走着。每天纽约都发生着一百万个故事,只要你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些故事一直都在你的眼前,混合在一起,但你得把它们分开,使其具有某种意义。”分开眼前的芜杂,这让写小说的我受益匪浅。

  他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他觉得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他初到纽约,专门在图书馆通过微缩胶卷大量阅读1855年到1865年间的报纸。由此,他写出一系列亡灵之歌。黑人《爱蒙特·悌尔之死》,只因为站错了地方便被折磨致死;死囚《唐纳德·怀特的歌谣》,是社会不公逼迫他走上犯罪的道路;《谁杀死了戴维·摩尔》,这个拼劲了全力而死的拳击手,究竟是为了什么耗尽了力气与生命?

  这就是迪伦的叙事,带着音乐与嚎叫的叙事。还有许多柔美与决绝的爱情故事,代表了迪伦的另外一个侧面。都说他是“天才的词作者、二流的曲作者,三流的演唱者”,但我觉得这三者对于迪伦的艺术世界来说,绝对是缺一不可的。

  不过,等到迪伦的形象在我心间逐渐清晰起来之后,两种极端的观点给我的思想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在赞同的声音中,诗人于坚和叶匡政的说法获得最多认可。

  于坚的说法本身就很有诗意:“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厌倦了,它只是要生活,要爱,要唱歌,要忧伤。于是,鲍勃迪伦来了。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口语一一致敬。世界醒了。”

  叶匡政的说法也让人难忘:“这是诺奖委员会送给这个秋天的礼物。如今人们终于可以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诺奖作品!诺奖终于想起了文学的另一个伟大传统——声音。”

  灵魂与声音,语言之外的事物,当今文学体系中放逐掉的事物,如今以这样的意外方式,荣耀回归,令人深思。

  在反对的行列中,德国作家彼得·汉德克的看法颇能说出一些人的心声: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文学是阅读的,而鲍勃·迪伦不能被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反对书,反对阅读。我不想让人误解,我还是会认为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比丘吉尔、肯尼迪还要伟大。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要坚持语言本身的东西,这是我的基本立场。”

  这代表了当今文学主流的想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核心和根本。

  ——人文领域没有简单的黑白对错之分,所有的意义都来自于阐述者的立场与话语方式。因而,无论是支持迪伦的还是反对的,他们的观念都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这两种观念在我心中交织在一起,我无法倾向于认同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虽然这不是选择题,但在这种辩难当中,我逐渐感到了自己的犹疑与乏力。包括这篇文章在内,如果有人摘取本文的任何一段话,说这是我对迪伦获奖的观点,我都会表示否定。因为我心中尚未生成一个明晰的观点,我感到了某种思想的弥散状态。一个置身于文学场域里工作的人,应该在这种困境中找出林中之路。这也是我答应写这篇命题文章的根本原因:也许真是到了重新思考文学在今天的处境的时候了。

  尽管各种文学史的时段显得特别漫长,从荷马或是屈原开始,都有数千年的时间,但是,这种文学史秩序的创立并不是从荷马或屈原开始,而是从近代才开始的。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逐渐被纳入到学科的建构当中,在人类的知识生产系统中获得了合法的身份。随着文学作品对社会影响力的变弱,这门学科诞生出了大量的理论话语,就意义生产的角度而言,这些理论话语要远胜一般的文学作品。这其中的许多理论话语,甚至还影响了相邻的诸多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这样的结果自然有悖谬之处,因为文学的本质还是一门艺术,而理论无疑是艺术的对立面,艺术追求自由,而理论寻求的是普遍性,理论话语的过度发达,实则是在流放文学的精魂。因此,在这样的文学场中,一个作家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作家的思想不是为了去迎合那种本质化的理论话语,而是必须获得能够与之对话、并发现自由的能力。是的,对立面并不是敌人,而是一种逼迫你逾越、而后方能确证自身的事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也一直思考着作家北村的反应:“颁给鲍勃·迪伦?瞎颁!鲍勃·迪伦获奖,意味着新世纪以来文学边界的消失得到了正统文学奖最高权威的认可。这是本体意义上的,也是现代性的终结。”

  如果我们过滤掉他的愤怒,也不用“现代性”这样的学术名词,那么至少我是深有同感:某种终结的转折已经悄然开始了。人类的表达媒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换,不是从竹简到纸媒的实物转换,而是整个世界被凝缩成了一块屏幕的巨大转换。这块屏幕就像是女巫的水晶球,所有的艺术形式在其中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融合。这真的像梦中的一个莫比乌斯大回环,我们又站在了荷马的位置上。

  我喜欢迪伦一句歌词:当有人否决你的想象。当他沙哑的嗓音在我耳边回荡之际,我是觉得有种复杂未知的力量正在否决我们传统的想象,让我们置身于悬而未决的时刻。迪伦在那首歌中接着唱道:

  “因为这儿显然发生了一些事情

  但你对此一无所知

  是不是,琼斯先生?”

  的确,这个世界、以及与这个世界相平行的文学空间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是不是,王先生?

  刊《湖南文学》2017年第2期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八):草根诗人

  《像一块滚石》——不改草根本色的迪伦

  自传是什么?是大人物粉饰修改前史的手段?转型赚钱的捷径?还是琐碎的生活流水帐记录和赤裸裸的隐私呈现?

  严肃的自传应该扪心自问:“我是谁?”,并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被《纽约时报》、《滚石》杂志、《华盛顿邮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评为2004年度最佳图书的自传,很认真的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迪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一个神秘的云游诗人,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为许多试图写作的大众娱乐人物树立了难以逾越的典范。

  自传用谦虚的笔调叙述着一个来自伊利诺斯州的电工之子,为了追寻民谣之梦,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都市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他寄宿在好心的朋友家里,抓住机会博览群书,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触新鲜民谣的机会。白天拼命创作,夜晚混在廉价酒馆中和马戏团、魔术师一起表演。最终被赏识,获得唱片公司一纸合约。

  对于民谣这个终身热爱的事业,迪伦不惜笔墨。众多的民谣歌手不断在书中闪现,在迪伦心中有如群星闪烁,他也从不掩饰对他们由衷的景仰,尽管绝大多数人仅仅是某个酒馆中的驻场歌手,或者穷困潦倒的云游诗人。

  故事顺序被打乱,从迪伦第一张专辑的录制开始,中间插叙刻苦磨砺的故事,最后补上成名后一段艰难的创造过程。民谣和音乐是迪伦生活和思考的核心,他就为这个活着,自然能做到心无旁骛。

  自传有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踪影。

  福楼拜曾要求他的学生去巴黎的街头“现场写生”-让学生随机观察某个角落,回来后用立刻凭回忆用文字把见到的情景描述下来,甚至于人物穿什么样的鞋子都要一丝不差地描述下来,这样的功力非常考验人。如果迪伦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成为福楼拜的得意门生,他好像长着一双慧眼,能把所有经历的东西丝毫不差地描述下来,小到朋友家中的一把椅子上的花纹,墙上的一副油画,好像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

  并不是他有先见之名,预料到以后自己会成名出自传,也不是他刻意模仿现实主义的手法(尽管他很喜欢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只能解释为他有一个细腻敏感的心思,生活中的琐事都进入他考察的范围,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这些题材,像塑料拼贴画积攒在一起,构成一副时代风情图,至少告诉我们50年代末期的纽约是怎样的: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扛着背囊背井离乡而来,居住在没有暖气的阁楼里,格林尼志村中酒吧兴盛、艺术家和各类怪人出没,黑人布鲁斯很受白人欢迎,一种真正植根于民众反映民众生活的民谣歌曲被这些乡下年轻人带来,不知不觉在城市中酝酿着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先于摇滚和嬉皮士出炉,成为抗议运动的强劲推动力。

  有人认为迪伦是在进行意识流的创作,则言过其实了。我宁愿当作是迪伦说到开心处时的情不自禁,再说迪伦总是和同时代的人不合拍。

  民谣赋予迪伦终身不改的秉性

  与同时代的许多人相比,迪伦要低调得多。照片中的他穿着土气,一蓬乱发好像从不修剪,眼神隐约透着沧桑,在花狸胡哨的60年代,这样的造型淹没在人群中也不会被认出来。那个时候,有太多的人放浪形骸,衣着光鲜,迪伦就是不去赶这趟混水,这样的定力,恐怕是民谣塑造的性格使然。

  美国的民谣深深植根于美国民众,讲述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或者抒发对生活的思索和不满。民谣在白人和黑人间都有一定的形式,流传广泛。迪伦的偶像们,也是一群浪迹天涯的游子。迪伦喜欢的,始终是这样一种能反映民众生活的音乐,这塑造了他一辈子的草根情结和下层作派,即使有钱了,这样的民间本色依然不改。

  民谣歌手从来不会有出名的愿望,他们为歌唱生活,不为出名。当迪伦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正在被大众媒体扭曲和青年人误解时,他果断退出前台,从此过上逃避名气的生活-拖家带口躲避崇拜者和媒体的骚扰,过着居无定所的混乱生活,彻底做个隐士。他很高兴人们喜欢他的歌,但决不作什么代言人和领头人,彻底躲开了嬉皮士运动,也躲开了那些让无数歌手丧命的酒精、毒品、滥性。

  通篇看完自传后你会发觉这样的对比很不恰当,你会发觉迪伦被摆错了历史坐标。长期以来他被摆放在摇滚明星的行列里,仅仅因为他的音乐影响过众多摇滚明星。可是,他自始至终只想作一个民谣歌手,不断创作,不断歌唱。用摇滚明星的标准衡量他,自然显得鹤立鸡群,这是一个天大的冤枉和不可饶恕的逻辑错误。他写这本自传,相信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校正视听:别把我当作个大众明星,我就是个民谣歌手而已!

  迪伦音乐中的深刻意味恐怕是50年后又处于东半球另外一个国家的我所无法理解的。如果说每个摇滚爱好者都有过一段按图索骥来听摇滚的历史,那么我的“摇滚听觉历程”简直就是个残缺的断代史,惨不忍睹。当我还是个懵懂小孩,正陶醉在金属乐的亢奋中难以自拔时,大龄摇友表情鄙夷地扔过来一盒迪伦的精选集,“该听听这个了,听了这个你才知道什么是伟大!”我感恩戴德地把磁带塞进随身听,期盼着被这“伟大”的声音感召进一个极乐世界时,却听到一个鼻音沉重的男人在一把破吉他和烂口琴的伴奏下唧唧呀呀唱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时,我有种强烈的被欺骗感-一种被“伟大”愚弄的感觉。

  这不怪迪伦,只怪我没有生在彼时彼地。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九):不是书评

  去成都时带到飞机上读的一本书。读到一半。

  回来之后便大病了一场,整日昏昏睡醒之后就捡起这本书来读。期间也听了下Bob的一些歌,一开始不太能习惯他有些尖利老辣的嗓音,能听惯的就几首如<like a rolling stone>,<queen Jane>之流。

  熟悉Bob Dylan还是从那部神奇的电影《我不在那》,里面的人格分化很有意思,把鲍勃解构了。他很复杂。但书里的自述倒很简单,他对自己不感到迷茫,他也在剖析自己。

  他有着精准洞察力,不错的文学功底,他能将不同的音乐人的不同曲目分析的头头是道,并且鲜明准确。他惯常用冷静的口吻分析事物,不带感情的观察事物,没有过多的感情,只有寻找和探索。

  这种冷静和透彻也帮助了我,生病只是让我嗜睡,没有击败我。期间看到了以前喜欢我的女孩和我追求过的女生找到了伙伴,我没有感触。都是过去式,他们甚至不如病痛带来的影响。我只称之为伙伴,不曾接触过的感情我不会称之为归宿或是什么伴侣。我甚至自己都分不清。

  我甚至口吻都学着鲍勃在写,我总有这个习惯,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会带着很强的作者的口吻。这是一种惯性。像迪伦一样有着不错修养的音乐人不多,而有了这样素养的人也很难成为主流。毕竟大众的格调很俗。你不必跟他们扯什么流派,他们只管流行。

  鲍勃并不是犹大,他只是在午夜的十字路口遇到了音乐的魂灵。不代表民谣,不是摇滚,不是什么见鬼的抗议歌手,他只是鲍勃迪兰,像一块滚石。

  《像一块滚石》读后感(十):看高清电影就去 www.zhj2.com

  高清电影就去www.zhj2.com

  这里拥有大量的高清电影

  记住我们的网站www.zhj2.com

  或者在百度搜索“终极电影网”

  重要的是他是完全免费的你知道吗?

  机会不多克感来宁堡垒弩弓氯喹那多法规科兰多夫佹得复失 就发个师傅的那个截洪沟i建发股份的 i就发个的风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