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突击》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突击》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5-16 02:08: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突击》经典观后感10篇

  《突击》是一部由朱莉安·勒克莱克执导,樊尚·埃尔巴兹 / 格雷戈里·德朗杰尔 / 梅兰妮·贝尔内尔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突击》观后感(一):是改编,还是还原?

  常看《国家地理》的应该还记得这个事件曾被制作成纪录片,GIGN也因为这件事情被邀请到全球各国进行反恐培训,然而看了本片后可不太是个滋味,真不明白导演究竟是想改编一个真实事件,还是想还原当时现场?

  总之,本片在很多细节上与纪录片不符,我也不知道事实真相,但就本片着墨在政府和GIGN家庭上,就觉得很不公平。当时的政府谈判很失败,决断也下的太迟,而且在明知劫机者有AK有手榴弹有炸药的时候,依然没有给GIGN突击制造一些有利条件。比如说一开始就该引导飞机停在靠建筑物近一点的地方,好让狙击手有更多的位置布置,也就好让有更多角度看到机舱内部,而不是抓瞎。

  看惯了动作片的人,可能会觉得GIGN好傻好天真,为啥不用闪光弹,为啥不用重型武器压制,为啥不用红外探测找到劫机者位置并用狙击手外部进攻?其实,类似于M84这样的致盲弹在1995年才制造出来,而重型武器在机舱内也没法施展,红外探测这就更加不靠谱了,谁知道乱作一团时哪个是哪个了。GIGN限于当时的技术能做到如此的行动,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最后说说劫机者,这4个太没大反派的腔调了,除了发飙杀了3个人质外,其余时间都被牵制着,完全失去主导力,最后还会傻到全部畏缩在驾驶舱这么狭小的空间,就不怕GIGN发火了一颗手榴弹就全灭的情况发生。交火上千发子弹,还扔了2颗不同规格的炸药,这么生猛的表现怎么一开始谈判时没展现出来呢。可见做贼还是心虚啊。

  《突击》观后感(二):GIGN很酷,片子较烂

  根据94年法航劫机案的真实事件改编,总算在电影中见到CS里面那牛逼的GIGN。但就片子本身来说,不愧是法国人拍的,节奏之慢可以想象,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式商业大片的我们来说,这种表现手法确实看着有点别扭。全篇都是在很刻意去营造紧张气氛,选用纪录片的手法和色彩是败笔,虽然画面质感上比较符合。

  人物刻画方面,由于想个个都表现得出彩,导致特点不鲜明,尤其是主角GIGN队员们,太不强悍了(当然Thierry歼敌那段还是不错的,他翻身躲手雷那个镜头让人痛心),反倒是4个劫机者前半段的发挥成为片中难得的亮点。

  题材本来很好,给法国人玩遭了,比起《胡狼卡洛斯》差的不是一两个档次(两者的联系在于都劫持法航的飞机)。若是军事迷,可以直接看最后20分钟。

  最糟糕的是看的版本那翻译简直就是白痴,明显不懂法语,字幕乱七八糟,这人不是傻逼就是二逼。

  对于历史上这次著名的武装解救人质行动,虽然算是成功(人质全部获救,被射杀的3名人质是在武装解救之前被杀),但从电影中也能看出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劫匪为什么轻易让GIGN上到飞机,而且全躲在驾驶室里?GIGN为什么攻击驾驶室时不用闪光弹?其实这次行动比起77年德国GSG9的反劫机逊色不少啊。

  《突击》观后感(三):作战细节还原到位 场外剧情不明 前期剧情强行拖拽

  ++++枪械装备符合实际 : 从MR73宪兵左轮 到交替掩护的CBQ 人质撤离预案的实施 让本片的水平脱离了反恐神剧的范畴 可惜急死了广大观众 纷纷想着扮演恐怖分子和GIGN

  +++在飞机飞往马赛后整个剧情基本还原现实事件

  ++在行动中真实历史音像和电影镜头切换促进代入感 加之穿插上传统的主角家庭的描写和回忆

  +一些小细节 GIGN最喜欢的队员信任射击 还有前面说到的MR73宪兵左轮 行动前对恐怖分子的分析 演练 纸上推演 等等 很多都是一闪而过的镜头谈不上给本片底蕴内涵添砖加瓦但是加强了真实感。

  ---本片前半段强行塞入一个法国政府顾问的奋斗史 在总统办公室插嘴 抢话筒显得更是突兀和莫名其妙

  --前半段主角的回忆?幻觉?一样突兀费解。虽然法国佬有自己的情怀,但是在高潮还未展开前给观众强行加入太多沉重呼吸式的心理暗示有伤观众感官。更何况主角本人还是个现实中存在的英雄,哎真不懂法国人的浪漫

  《突击》观后感(四):个人观点,不吐不快

  这样也能救人?绑匪怎么让突击队员上的飞机,这。。有点纳闷,突击队员三辆梯车这么大阵仗已经被发现,劫匪的反应竟然是躲到驾驶室,准备和法国宪兵队的队员们打阵地战么?为什么不杀几个人质然后警告突击队不准接近飞机?突击队员少说有三四十个人,本来飞机狭小的空间变得异常拥挤,如果劫匪聪明的话,这无疑将会给他们赚足了本,在突击队员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便可果断引爆飞机,也不至于这么窝囊,还是恐怖分子根本就没做好觉悟,妄想能逃出生天,这样的话就不要学别人搞什么自杀性袭击嘛。。法国政府也是。。像这样的行动,一点隐蔽性都没有的,如果恐怖分子够聪明够残忍,这行动完全就没开展的必要。。好吧,对于这部电影,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这片子的主旨就是讲述在法国一次失败却侥幸成功的行动里的最倒霉的英雄么?

  《突击》观后感(五):和真实事件有差别!

  马赛铸奇功。1994年12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布迈丁国际机场候机大楼旁,担任法航8969航班的一架"空中客车"300型客机已引导最后一名乘客登上飞机,静候10分钟后起飞。机上共有乘客227名,其中有40余名准备回国过圣诞的法国人,其余大部分是前往法国观光或度假的阿尔及利亚人。

  突然,4名身穿地勤人员制服的年轻人以对飞机进行安全检查为名,强行登上法航飞机,随即亮出携带的AK-47自动步枪、手枪和微型冲锋枪,逼迫机长通知塔台。机场当局立即关闭了机场,警察迅速包围了这架充满恐怖的飞机。阿当局组成一个特别小组旋即开始与劫机者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法国政府立即组成了应急小组,商讨对策,并下令国家宪兵干预队队员取消圣诞休假,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出发,翌日凌晨,40余名突击队员乘法航相同型号的一架飞机抵达西班牙离阿尔及尔较近的帕尔马机场待命,随时准备出击。

  经多次交涉,劫机犯释放了63名人质。机上的一阿尔及利亚便衣警察和一名越南驻阿尔及利亚使馆参赞被枪杀。25日,劫机者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飞往法国巴黎,遭阿当局拒绝,劫机者枪杀了一名法使馆工作人员。法国总理马拉迪尔立即打电话给阿尔及利亚总统要求阿当局允许法特种部队以武力解救人质,但遭到坚决反对。在阿当局的争取下,被劫持的法航客机载着余下的172名人质于26日凌晨15分飞抵法国南部马赛机场,法国组成谈判组开始与劫机者进行谈判。与此同时,原在西班牙待命的国家宪兵干预队突击队也悄然降落在附近机场。

  由于劫机者拒不释放人质,并要求给飞机加油和飞往巴黎。法国当局判断:劫机者已孤注一掷,准备以身殉教,在飞往巴黎上空时引爆炸弹。于是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一支突击队进入攻击位置,其他求援人员和车辆也已做好充分准备。

  26日13时30分,劫机者无条件释放了两名人质,随后,飞机未经机场当局许可开始向前滑行。14时50分,劫机者截断与外界的无线电联系。17时左右劫机者用冲锋枪向塔台扫射。

  17时15分,20名突击队员分乘三辆舷梯车趁着夜色的降临,迅速向飞机的前门和后门靠近,一场有法国各大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攻击行动拉开了序幕。一辆舷梯车靠上前门,突击队员闪电般打开舱门鱼贯冲入机舱,第二、三组队员也从后门冲入机舱。经过10分钟的交火,突击队员投掷了多枚强光、强声手榴弹,终于把4名动机者击毙在驾驶舱内。15分钟后,战斗结束,172名人质全部获救,只有17名人质受轻伤,9名突击队员负伤。

  这次反恐怖行动的胜利使法国政府松了一口气,最终这场持续3天的劫机事件降下了帷幕。第2天,40名法国人质和突击队员一起返回奥利机场。法国总统亲自慰问了每一位参加营救行动的队员。事后,法国总理巴拉迪尔说:法国将毫不留情的同恐怖主义作斗争,决不屈服于讹诈。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称,这次行动是国家宪兵干预队成立20年来遇到的最困难的一次,但这次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突击》观后感(六):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讲述劫飞机的电影居然会如此松散!

  1、如题,以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为主要描述事件的电影无论在任何年代、任何背景、任何国家都应该是属于能够提起人观看兴趣的电影类型。

  2、同时,之前主流的此类电影,虽然不能每部都像《空军一号》一样出色,但是,基本的娱乐性绝对是具备的,情节一般都比较紧凑、刺激,具有强烈的惊悚感。

  3、但是,《突击》这部法国电影却是一个例外。纵观整部影片,叙事条理性差、节奏拖沓、与剧情几乎没有联系的旁支细节过多,导致整部电影松松垮垮。这还不算,在关键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导演总是会非常不合时宜的插上一段其他的旁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直接给观者泄气。

  4、恐怖分子在飞机内的活动描写的甚少,也没有正邪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的桥段,感觉这4个恐怖分子纯属弱智。

  5、男主角的妻子那条线拍的太差,脱离现实,丈夫本身就是特警,应该出过很多任务,这次只是诸多危险任务之一,何以如此担心?这样拍让人感觉这条线纯属画蛇添足,反而拖慢了影片的节奏。

  6、当然,真实事件不好改编,要基本符合实际,但是略微的夸张、在创作也应该有的,我们看的毕竟是电影,而不是即时新闻。

  7、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又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好看刺激的主流商业电影只有好莱坞拍得出,其他欧洲国家差远了。

  《突击》观后感(七):真实得乏味

  影片非常乏味,如同原始纪录片一样苍白,让习惯了好莱坞式惊心动魄人质事件大片的我,味同嚼蜡。

  《突击》观后感(八):突击

  根据史上著名的“法国航空8969号班机劫机事件”改编。1994年12月24日上午,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飞机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机场被4个伊斯兰武装分子劫持,机上265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被扣作人质。并在当晚将两名人质杀害。飞机上的乘客有阿尔及利亚人、阿法双重国籍人和法国驻阿使馆的外交官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回法国过圣诞节的。这架飞机是在临起飞前被劫持的。武装分子属于伊斯兰拯救阵线的一个分支。他们要的不是钱,也不是释放他们在监狱中的同伴,而是准备飞到巴黎上空,引爆飞机,燃烧整个巴黎。当飞机停留在马赛机场时,法国的宪兵突击队冲进了飞机打死劫机者、救出了人质。

  影片给我展现的是非好莱坞式的紧张激烈战斗场面,当然也更加贴近现实。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有条不紊的准备和积极应对的谈判。我们看到的是政客们在事到临头的慌乱、不知所措、面面相觑和推卸责任。突击队冲进机舱,与劫机者进行惨烈的枪战,其间没有动感的音乐辅助,只有接连不断的枪声、人质们慌乱的叫喊声。影片还原了真实的事件,让普通人看到了劫机、营救等一系列动作的真实状况。非常具有学习意义的一部电影,也让普通人在好莱坞动作片的喧嚣中认识一下真实的世界。

  《突击》观后感(九):1977年德国G9炸开飞机门扔进闪光弹仅1分钟就消灭了恐...差距啊!

  GSG9的主要行动:

  1977年10目13日,联邦德国航空公司第181次班机从西班牙马卡略岛出发,在飞往法兰克福途中,遭到4名恐怖分子劫持。机上8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成了恐怖分子的人质。17日,飞机在恐怖分子的挟持下飞抵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恐怖分子为了尽快救出联邦德国监狱中的同伙,扬言若不答应要求便炸掉飞机并杀死全部人质。德国政府立即组织了自救行动。他们派出的一支由GSG9的61名队员组成的2个突击小组,于17日下午7点30为在夜幕的掩护下,降落在摩加迪沙机场跑道外距恐怖分子约200米的一个沙丘后面。61名突击队员,在1名英国反恐怖专家的协助下,于18日凌晨2点05分,用定向炸弹炸开了舱门,冲入飞机内,并将闪光炸弹投向驾驶舱。在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恐怖分子很快被消灭,整个行动仅用了1分46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