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贝尔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贝尔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2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贝尔读后感精选10篇

  《安娜贝尔》是一本由(加拿大)凯瑟琳·温特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贝尔》读后感(一):能系住昴星的结,还是能解开参星的带

  读书;冥想;狩猎。其实,那正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在狩猎点沿线盖一所小房子,里面存上硬面包、面粉、豌豆、茶叶,安置一张有两百年树龄的云杉树桩制成的桌子,再配上一把海豹皮制成的长椅,摆上锡制炉子……归家,就围坐在火炉旁读《思想录》。出门,便带上猎鸟犬,去邂逅最大的麋鹿群,去采摘美味的覆盆子和云莓。甚至,很好奇,像特莱德韦那样穿上羊毛内裤会是什么感觉……哈哈O(∩_∩)O~ 我已经被作者所描述的场景所深深吸引,对那个荒凉而又纯净的拉布拉多心生向往。

  然而,再纯净的地方也会有人世的纷扰,冰雪下的拉布拉多也无法例外。想必,上帝也有开小差的时候吧。安娜贝尔(韦恩)就是这样的一个“错误”。上帝他老人家在造人的时候一定是开了小差,才会有这样的疏忽,让安娜贝尔与韦恩合二为一。不是任何时候的加法都更有成绩意义,男加女的身份重叠给安娜贝尔带来的是许多的煎熬和更多的煎熬。或许,作者有意把拉布拉多写得那么美,只有这样,才更能显现故事悲伤无奈啼笑皆非

  故事中,对于主人公来说,与其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个人物,各有态度。但,无疑都是爱。父亲特莱德韦想要用男性力量给予韦恩(安娜贝尔)从容和坦荡;而母亲简辛塔却坚忍沉默地守护在身旁;既是接生婆又类似保姆的托马辛娜却一直在等待和观望,想尽用自己方式帮韦恩(安娜贝尔)找到自己。

  能系住昴星的结,还是能解开参星的带?——特莱德韦在“猎人图书馆阅读《圣经》时联想到的这句话,仿佛成了一句谶语,贯穿始末。就像这句话所述,故事的结局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取向,但也不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果只在不言之中。

  一个人之于世界,就如同一颗星星之于浩渺的夜空。夜空不会因为光亮的强弱而对星辰厚此薄彼,只要你还在发光,就会有你的位置。世界也会如此,只要自己不卑微,再“另类”的人也会有容身之地。况且,错原本就不在自己;况且有那么多的爱保驾护航,尽管它们各有各的方式。

  《安娜贝尔》读后感(二):用苦难雕刻出的人生定位——评《安娜贝尔》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曾对自己的来历充满好奇,经常会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答案多半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树上结出来的这些神秘却又温馨美丽谎言。寻根溯源,是人类永恒的心结,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在天真年纪享受这种谎言,因为她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到底是什么人,男人还是女人。这个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不需要答案的问题,却真实的成为一小部分人终生不得不背负的苦难,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有男人和女人,还有一种特例——双性人。加拿大小说家凯瑟琳•温特的长篇处女作《安娜贝尔》就是描写这个为数不多人群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堪称一部双性人探寻自我的成长史诗,让我们体会到造化捉弄给安娜贝尔这类不幸的个体带来的歧视、偏见甚至伤害等等不公,也聆听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并最终看到她直面真实的自我和沉重的人生,勇敢的做出选择,用苦难雕刻出自己人生的定位。

  这个世界不可能给予每个人公平,但有些不公平确实是人生难以承受之痛,尽管安娜贝尔在外表上和正常人无异,但她的隐秘器官却显示出,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阴阳人”。她完全是无辜的,却注定要面对命运的无情。某些时候,人确实是很无奈的,你必须是本来的你,不管这个你是多么的不完美、多畸形,而且在你能理解、能接受、能承受这残酷真相之前,你就要忍受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幸,而且这种情况会成为挥之不去阴影伴随一生

  而当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出现在拉布拉多广袤无垠、荒凉孤寂土地上,在粗犷野性的男性狩猎文化影响下,她一直被当做“韦恩”的男孩子被父亲打造着,按照强势男性的意愿去做一个男子汉。在我看来,这种被选择并非多么可怕,毕竟在性别趋势未知、又处于那样自然环境中,这是更适合生存的选择。但随着时光飞逝,隐藏在她身体里的女性因子不可阻挡的萌发、成长、壮大乃至左右其性别时,父亲选择药物控制就有些残忍了,这无疑实在屠杀这个双形体内的那个女孩。此时,对于性别的决定以及由于体征问题带来的随时会出现的被侵害,都成为雕刻安娜贝尔生活的苦难,她必须给自己找到定位,一个性别的定位。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完整的人不足以使世界变得完整,同样也不能使人生真正完整。这似乎是对《安娜贝尔》一书的最佳诠释,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人,当安娜贝尔意识到自己陷在一种无能为力的生活境地时,她并没有被击倒、自暴自弃,当然也不是一开始无畏挑战苦难,而是在好心邻居的帮助与呵护下逐渐培养出勇气走出这种生活,但对于她来说走出这种生活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原来的身体和习惯,凤凰涅槃之后是美丽的,但之前的勇气却是最可贵的。人最坏的习惯之一就是抱住已经拥有东西不放,安娜贝尔的母亲就是最好的反例,她有梦想、对现实不满、想要给予安娜贝尔帮助,但她得性格却只让她选择妥协与逃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苦难,有的人一辈子活得充满快乐惊喜收获,而有的人却活得充满平庸无聊失败。究其原因,在苦难面前被动的任其宰割还是主动用苦难雕刻自己的人生,是这两种人的分水岭。

  《安娜贝尔》读后感(三):韦恩与安娜贝尔

  我想,这仍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尽管我们的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感到压抑和那种似乎无边无际的无力带给我们的压迫感,然而,这仍不失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如茶香,在最初的苦涩之后,其氤氲的清香逐渐沁人心脾

  韦恩与安娜贝尔并非是不同的个体,而是和平存在于同一个躯体上的两个不同性别的孩子,只是在生命的最初,安娜贝尔就不得不依照父亲特莱德韦的意愿蜷缩于韦恩的体内,静静倾听自己的声音,在偶尔发出一声让父亲心惊的呐喊。

  父亲特莱德韦一直致力于韦恩的成长,他教他认识并热爱男性的力量,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儿子一个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未来安排,因为爱,所以他不希望儿子过得艰难,所以他必须给儿子一个明确的性别——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母亲简辛塔一直留恋自己曾经温馨的城市生活,她是一个温柔安静的女人,所以对于韦恩与安娜贝尔她都平静地爱着,她不想失去任何一个,但也不想违逆丈夫的选择。于是,简辛塔一直逃避韦恩,因为她无法抑制对女儿安娜贝尔的热爱与歉疚,她会给偷偷给安娜贝尔一个小小的礼物,就像早餐时藏在面包片下的小小的“心”。然而,正因为简辛塔的难以抉择,导致她的无法承受,于是她一直躲避,直到躲进自己的世界里。

  托马辛娜是一个善良聪明豁达的女人,她不赞同特莱德韦的强硬态度也不能认可简辛塔的软弱无力。她以一种母性的爱关怀着安娜贝尔,她试图用各种方式唤醒韦恩的自我以及对自己的认可。最终,是她告诉了韦恩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韦恩开始了自我探寻自我认可的道路

  或许韦恩是个不幸的孩子,但是也可能他(她)是最幸运的孩子,男孩的勇敢坚强与女孩的优雅细腻被上帝神秘地糅合在同一具躯体身上,无论选择哪一种性别都是对另一个灵魂的亵渎与残忍,要想坚强地生活下去,韦恩必须认可自己的身体、欣赏自己的身体——这对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艰难的,尤其是对这样一个孩子

  幸运的是,韦恩从来不缺乏爱,尽管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他却一直在感受着来自父亲、母亲、托马辛娜以及沃利的爱。韦恩受到过强烈的伤害,但是它却使他赢得父亲的理解与支持,走出认可自己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且,简辛塔与特莱德韦在与对待韦恩与安娜贝尔的态度上最终取得一致也使得这个冷却了太久的家庭最终回复温暖。

  整个故事是以韦恩完成四年学业作为结局,并没有交代其对性别的选择,或许,这才是最好的选择——与自己和平相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认真学习的功课!

  《安娜贝尔》读后感(四):呼唤自我的声音

  《安娜贝尔》的图书宣传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个离奇的故事——雌雄同体的双性人的成长经历,有点猎奇的味道。不过,当我开始读时,才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故事开头的白色驯鹿,似已预示了主人公的不同寻常是的,韦恩·布莱克从出生那一刻就与众不同,两套生殖器官的同时存在,让其父母陷入了困惑和为难。是当做他,还是她来抚养这个孩子?父亲特莱德韦坚持要以男孩作为其性别,母亲简辛塔想要顺其自然,却无法违背自己的丈夫,邻居托马辛娜则在他身上寄托了对自己亡女安娜贝尔的思念。于是,这个孩子的成长故事拉开了序幕。作者凯瑟琳·温特是加拿大人,她的文字给人的感觉,也如同加拿大拉布拉多的茫茫雪原一般,朴实无华、冷冽沉静。没有太多情节的奇峰突起,没有叙事手法的各种巧构,只是以一种平淡的手法,将故事娓娓诉说。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这种方式有些太过单调乏味,太过拖沓缓慢,就好比雪原中那一成不变风景。但是,如果仔细品读,你还是能从中发现其独特的吸引力,独特的美。韦恩是个不凡的孩子,但他的成长一开始也与其他孩子无甚区别:带着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逐渐和他人接触,找到朋友,拥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他的体内,总有一个“她”在悄悄萌动。对此,身为猎人,尚武的父亲一直试图扼杀这种女性因子的萌发,有时甚至诉诸粗暴的手段;柔弱的母亲无法忤逆丈夫的意愿,只能选择逃避;托马辛娜则试图唤醒韦恩内心深处的那个独特存在。随着韦恩渐渐长大,一些东西渐渐不可遏制。平淡的表面下其实已经暗流涌动。面对与生俱来的迥异,他有过困惑,有过迷茫,追寻过答案,遭受过伤害……但最终,他终于摆脱了彷徨,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以及值得追寻的目标。故事最后,作者其实并未交待韦恩究竟选择了哪种性别。也许有人会对此感到不解,但其实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

  那么,这是否只是一个双性人的故事,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呢?如果是这样,为何这故事能在加拿大引起广泛共鸣,将各大文学奖项收入囊中?其实,韦恩的成长故事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其独特,而是恰因其普遍。的确,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像他那样雌雄同体,有两套生殖器官,甚至自体受胎,但是我们心中,难道不曾有过同样的萌动?成长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种冲动,那个声音?你是否也如韦恩,曾为这声音与父母的期许不同而痛苦烦恼?你是选择了坚持与追寻,还是选择了忘却与压抑?期间你是否听到那声音的挣扎呐喊,还是你已经不再听到?如今的你,究竟是自己期望的自己,还是父母、师长乃至社会所期望的自己?至此,也许你不会再把安娜贝尔的故事,仅仅当做一个“双性人”的故事了吧。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本作在加拿大的得宠,因为“寻找你自己”一直是这些年来欧美文坛的主旋律,是被工业社会压抑自我,被物质世界异化的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凯瑟琳以淳朴的方式诉说了一个不变的道理:只有成为你自己,实现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自由因每个人而不同,可以是韦恩那样独特的生存,成为自己希望的设计师;可以是沃利·米谢林那样作为歌手而站在舞台之上;可以是托马辛娜那样周游世界;也可以是特莱德韦那样将自己融入雪原。特莱德韦的错误,只在于他想要把自己以为的自由,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然而他却不知道,一旦被强加,那就不再是自由。当他明白这一点,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就悄然冰释。这就是本书告诉我们的真谛:自由只存在于自我的完善中。

  那么,对于中国的读者,这个故事又能带来些什么?这一点我也并不知道。只是,在如今这个大多数人依旧按照社会的期许来塑造自己,并以此为成熟世故的社会,在这个趋同机制仍然主导,连不能在适龄结婚的女性都要被贴上“剩女”标签,成为异类的社会,也许要理解安娜贝尔的故事,对我们来说还太早太早……

  《安娜贝尔》读后感(五):既然云起,不如坐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于1968年降生在拉布拉多一个寂寥得略显荒凉的小镇上。随着这个孩子一起降生的还有一个秘密,除了孩子的父亲特莱德韦和母亲简辛塔,只有邻居托马辛娜知道。这个被父亲取名为韦恩的孩子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女性的特征,孩子的父亲特莱德韦决定把孩子当成男孩抚养,而母亲简辛塔希望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邻居托马辛娜则暗地里以自己夭折的女儿“安娜贝尔”来称呼韦恩。

  韦恩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一直努力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一个男子汉。跟着父亲去狩猎,记住父亲所教授的野外生存技巧。但无法避免的是,韦恩身体里的女性荷尔蒙在悄悄地起着作用,女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特莱德韦一厢情愿地想方设法地扼杀“她”的存在。面对这一切,简辛塔自私而懦弱地选择了逃避。随着年龄的慢慢地增长,韦恩越来越困惑,“安娜贝尔”不再只是出现在梦里,“她”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韦恩现实生活中,那样的神秘,又那样地真实。当韦恩孤独而彷徨时,固执而又沉默孤僻的父亲和对生活毫无激情的母亲只能让他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当他从托马辛娜那里得知秘密后,终于下决心离开了家乡。在经历了伤害与折磨之后,韦恩的世界变成了灰色,风雨飘摇。都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力量,在亲情与友情的温暖关怀下,韦恩终于不再在“他”与“她”之间摇摆,破茧化蝶,展翅欲飞。当我为韦恩,哦,不,安娜贝尔的新生感到高兴时,不由返回去想了一想,与安娜贝尔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成人在对待他的特殊身份时的表现,以及在他“她”的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父亲,特莱德韦无视安娜贝尔的特殊的生理状况,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孩子,方式简单粗暴,安娜贝尔的天性在他的强压下暂时隐蔽,但隐匿不是消失,强行压制只会带给安娜贝尔更多的痛苦。而她的母亲简辛塔的表现看起来似乎更人性化一点,顺其自然,但是顺其自然的另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不作为,逃避。而托马辛娜的引导与影响与韦恩日后选择安娜贝尔的身份不无关系,虽然,结局暗示了托马辛娜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我却强烈地感受到了托马辛娜的自私,在韦恩(安娜贝尔)还是个孩子(甚至在婴儿时期)的时候,她就称呼他“她”为安娜贝尔,那并不是一种理性的称呼,而是出于对早夭的女儿的纪念。两种不同的称呼像是一把大锯,将这个特殊的孩子一分为二。不过,作为读者,我承认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要怎样给他“她”定位才算合适?什么时候让他“她”知道真相才是妥当?恐怕谁也不敢下保证。唯有走一步,算一步,唯有让他“她”自己去体会,去碰撞,而亲朋好友们只能默默地关心,传递一份爱就可以了。

  《安娜贝尔》读后感(六):当你忘了妳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纠结男孩和女孩究竟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从小将一个男孩(女孩)当做女孩(男孩)来养,他(她)们是否会与真正的性别所具有的个性完全不同,会不会去认为自己只是投错了胎,选错了身体——我们的身体、生理构造也许是一个禁锢的容器,让我们在想要与本该之间摇摆,甚至做出必须割舍的决议。而这样,会生出一种压抑的内心,让人忘了自己——而有些人就冲破了“世俗”,在这种情况下看,其实“出柜”是一种寻找自己的方式。我常常被人说是腐女,而是我觉得同性恋也好双性恋也好,都是一种渴望爱与被爱的方式。

  在看《安娜贝尔》的简介时,一看到“双性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午夜凶铃》——看过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贞子也是一个双性人,她被人扔到井里是因为医生想要强暴她时发现了她身体的秘密,然后在她的催眠下,让他杀死了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端的方式。相对来说,《安娜贝尔》更加温馨一点,当然两者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性。凯瑟琳.温特用一种生理上极端的方式,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韦恩(安娜贝尔),作为导火索,去探讨一个完整的个体在不断的矛盾中发现自我,否认自我、冲破自我、认可自我的过程,而在过程之中他的寻找也包括了去救赎他周围的一些环境——比如他父母对于这么一个孩子存在的困惑与逃避。

  人物的成长、故事的发展总是在小说中牵动着读者的心灵。但是过于拖沓的文字与铺述会让人失去耐心。说实话,《安娜贝尔》的阅读过程,是在吸引——好奇——不耐烦——惊喜当中度过的。如果不是因为知道简介而看这本书,那么耐心看下去会是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但是高潮有些靠后,在看到结尾的时候,有种犹未尽的遗憾之感。

  当然,竭尽细致的描述与介绍也让我们从中更全面的看到每一个人在韦恩(安娜贝尔)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中给予他们一定的现实感。比如父亲对于韦恩的态度就是尽量的压抑她的存在,想让她在他身体中彻底的消逝,我们或许可以把他看做一种社会的普遍观点也就是“本应该与应该”;而作为给韦恩起了“安娜贝尔”的托马辛娜,虽然她在给韦恩起这个“安娜贝尔”时有着自己的私心,却在回来当老师期间帮助韦恩(安娜贝尔)认识到了自我,以一种“反普遍”的思想存在着,温柔而不失犀利;而韦恩的朋友沃利则是以一种完全自我自由的形象出现着,她是他内心的向往,也是他心里面住着的那个安娜贝尔,沃利是安娜贝尔的另一个自己,她的个性、她勇于争取自己、尊重他人的个性,她的存在带给了韦恩能有一个同龄者朋友的希望与关怀。

  安娜贝尔的故事在现实中没有太大的普遍性,正如前面所说的,这只是一种方式,在一种极其特殊的环境之下,让我们去深刻的体会小说中那些明面上冲突,从中去发现一种态度,对于真正的自我,是该追寻还是该压抑的态度。生理的客观或许真的有所禁锢,但是心灵长着自由的翅膀,只要不是“反社会”的存在,是否会有一个宽容的环境留给心灵去寻找那个已经被你遗忘的妳呢?寻找到了,是否能像故事的结局一般,自由的存在呢?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宽容的对待每一个特殊的人,比如同性恋合法性、以及即将到来的世界艾滋病日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们、招聘之中的那些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他们的存在会不会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那个安娜贝尔呢。社会的经济在发展,也许灵魂同样应该跟上他的速度。

  《安娜贝尔》读后感(七):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读完小说《安娜贝尔》,张国荣的《我》便一直萦绕耳边。2003愚人节,张国荣绚烂如烟火的生命如流星一般陨落。幸运的是,《安娜贝尔》的主人公韦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记得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总是一副中性的打扮:黑框眼镜,夹克衫,大头皮鞋,略带沙哑的声线,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女生里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有关“她喜欢女生”的消息就悄悄地流传开来。彼时的我们尚且不知道“同性恋”为何物,却天然地懂得“党同伐异”的道理。议论、冷落、孤立……如此种种都施加于她的身上。后来的某一天,她突然消失了,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也许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也许是出于普遍的从众心理,人们习惯于将那些不同寻常的人视作是一种危险,想方设法地孤立或者同化他们。

  有的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与众不同,《安娜贝尔》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荒凉粗粝而又封闭保守的小镇拉布拉多,一个双性婴儿的诞生不啻为一枚炸弹。沉默固执的父亲特莱德韦执意将孩子作为男孩抚养,优柔寡断的母亲简辛塔左右为难,历经丧女之痛的托马辛娜暗暗将孩子当成了女儿的替身。因为担忧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会在未来的人生中遭遇艰难险阻,所以特莱德韦一意孤行地要求韦恩做了变性手术。

  然而,手术改变的仅仅是外表。韦恩像个男孩一样长大了。他跑步很慢,对机械、足球、篮球这些男孩们热衷的东西缺乏兴趣;他喜欢花样游泳,擅长剪纸,对桥梁有着异乎寻常的痴迷。因为他的身体里始终藏着一个女孩——安娜贝尔。她神秘优雅、若即若离,让韦恩充满好奇与迷惑。韦恩常常将自己幻想成那个有着白皙皮肤、细长手臂、柔软腰肢的安娜贝尔,在暧昧混沌的黑夜里翩翩起舞、独自怒放。

  对于韦恩身上显露出的女性特征,特莱德韦表现得焦灼而警惕。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让他心生恐惧。为此,他不惜亲手摧毁了韦恩心爱的桥,乃至韦恩和沃利之间的美好情谊。“儿子还是女儿”的艰难抉择让简辛塔万分痛苦,最终无可奈何地顺从了丈夫的意愿。她由于愧疚而日渐消沉,由于自责“扼杀了女儿”甚至忽略了韦恩的存在。她心情复杂地注视着儿子的成长,想要逃避眼前的困顿却又无法彻底抛弃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只能在表面的混沌麻木中忍受心灵的煎熬。

  父亲坚毅的面容和母亲哀伤的眼神使得韦恩小心翼翼地收藏起内心深处的渴望。暗夜里的所有幻想注定只能成为不能说的秘密。还好,在寂寞压抑的成长途中,仍有些许明亮与温暖。托马辛娜仿佛韦恩忠诚的守护者。无论身在何处,她都会给韦恩邮寄明信片,润物细无声地启迪他对美的感知、对自由的渴望。沃利特立独行的举止和对音乐的执迷令韦恩折服,也在他心底种下了绵延不绝的依恋。

  但在异国他乡游荡的托马辛娜毕竟无法给予韦恩时时刻刻的关照;而桥的消失又在韦恩和沃利之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墙。因此,韦恩只能独自面对一切——那些难以启齿的欲望、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惧、那些无从诉说的苦痛。身体的秘密与青春的崎岖让韦恩变得压抑、忧郁、胆怯。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几乎要跌入浑浑噩噩的深渊。

  赫拉克里特说:“一旦出生,人就只能活下去并面对自己的命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做真实的自己并不困难,起码从外表的意义上而言。但对于一个双性人来说,想要做到直面人生、接纳自我是何其艰难!除了内心的恐惧挣扎,还要应对外界的非议伤害。如果说每个人的青春都要承载一些苦痛,那么韦恩要承受的则比寻常人沉重许多。

  终于,特莱德韦、简辛塔、托马辛娜保守了多年的秘密被韦恩知晓了。所有的怀疑、惶惑仿佛瞬间都有了答案。当你发现自己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的时候,该怎么办?韦恩选择了离家出走。他无法面对自己和周围熟悉的一切,所以只能逃离,期待着重生或者毁灭。也许上天存心要让韦恩置之死地而后生。在陌生的圣约翰斯,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伤害。尤为感人至深的是,伤痛过后,韦恩既没有怨天尤人,也不曾有过任何以暴制暴、以怨报怨的想法。他说:“只要是我喜欢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我还是会喜欢他们的。”

  人生漫漫,道阻且长。

  父母最终意识到了韦恩需要的是做真正的自己,他们放下心中所有的担忧与恐惧,鼓励韦恩去广阔的世界寻找属于他的自由。与沃利的重逢让韦恩更加清晰地感到了梦想的召唤。他明白了一件事:美是没有性别特征的。确如托马辛娜所言:“雌雄同体开启了生命的一种全新形式,它可能很奇异,也可能具有无法抑制的美。”韦恩勇敢地挣脱了“成为男人还是女人”的羁绊,学会了接纳自我,享受生命。他成了一名设计师,运用自己的天赋为世间创造美丽。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安娜贝尔》读后感(八):《安娜贝尔》作者访谈之一

  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住在纽芬兰,后来你搬到了蒙特利尔。拉布拉多的什么东西勾起了你的想象力?

  凯瑟琳•温特:我花了些时间呆在拉布拉多的狩猎营地,与那些猎人、儿童,以及老人呆一起。有时,我也一个人独自呆在野外,研究拉布拉多的地图和传记小说。我的身体对那里的土地、山川、天空做出了反应,并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安娜贝尔》中对景色的描写。在这本书中,我把拉布拉多描写成一个拥有着磁场能量和纹理光泽的大地,它驱使人们与新的、激进的势力接触。我知道其他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也尽量在这本书中尽我所能将它体现出来。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感到这块土地深深地抓住了我的灵魂。

  记者:小说花了相当一部分笔墨来描写韦恩寻找自己身体的空间:一个可以给情感提供“无限”的空间。你自己是否拥有这样一个空间?

  凯瑟琳•温特:是的。当我十二岁的时候,有一种无限的感觉像流水一样流过我的身体,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元素;一种人们称之为永恒、崇高或者是无限的东西。你不能控制它,但在生活中,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它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包含着智慧、爱,并且像奇迹和未知一样,与你的生命紧密相连。从那些无限的地方,你可以接收到各种信息,但你无法预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像拉布拉多这样的地方,它是一扇通向音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的大门。韦恩和沃利•米谢林之间的友谊就是一种无限。虽然我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还在不断流失,但如果我无法了解这世界在有限形式下的无限,我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记者:当你回头来看这本书时,哪一部分最让你满意?在你写作时,是否有哪一部分让你感觉特别有挑战?

  凯瑟琳•温特: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韦恩的父亲——特莱德韦。因为他超越了我开始写书时所展现出来的性格,成了一个连我都不知道的有内涵的男人。我甚至开始爱上这个男人,似乎他就是我生活中一个真实的人。对我而言,最有挑战性的是重新写作这本书的最后三分之一,使得整本书从结构和情感上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记者:从个人角度而言,虽然我非常认同托马辛娜,开始时被她深深吸引;但在小说结尾时,我最看好的人物是特莱德韦。所以,凯瑟琳,他毫无疑问是最值得骄傲的角色。哪些作家给过你灵感,或者对你的写作产生过影响?

  凯瑟琳•温特:我最早与文学结缘是因为海因里希•伯尔的书。我喜欢福斯特精湛的语言,以及他对阶级和性别问题的探索。罗尔德•达尔是我深深喜欢的作者,因为他与黑暗的边缘是如此接近,在金钱面前坚持自我。我爱曼斯菲尔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我近期读的是克里斯•克利夫的《小蜜蜂》,道格拉斯•库普兰的《埃莉诺•里格比》,以及爱丽斯•佐恩的《遗址和遗产》。

  《安娜贝尔》读后感(九):冰雪中的温暖

  对于仅仅翻阅过阿特伍德《浮现》的我来说,加拿大文学长期以来就宛如拉布拉多荒原一样陌生。在阅读《安娜贝尔》的过程中,我仿佛正慢慢推开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安娜贝尔》是加拿大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生动的讲述了“两性人”这个并不多见的文学题材,还将加拿大东北部荒凉而美丽的风物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故事的伊始,盲猎人格雷厄姆•蒙塔格就与女儿安娜贝尔在狩猎的途中溺水而亡,这不禁让我迷惑,在开头就失去了主角的故事将会怎样进行下去?这无疑是作家的一处诱饵,真正的故事在布莱克家的新生儿韦恩身上悄悄地展开了。

  韦恩是天生的两性人,他同时拥有着完整的男女性生殖器,但在出生后不久便被父亲及医生当做男孩开始抚养。韦恩以男孩的姿态逐渐成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体中隐藏的另一种性别亦同时成长。

  韦恩性别的秘密除了父母和医生只有母亲简辛塔的朋友,刚刚失去女儿安娜贝尔的托马辛娜知晓;而韦恩在年幼时期,托马辛娜便始终以“安娜贝尔”称呼他。换言之,韦恩•布莱克的身体中还有一个叫做“安娜贝尔”的异性生命,甚至“安娜贝尔”才是韦恩所向往的人性。到这里书名所带来的疑惑就逐渐明晰了。

  故事之后的发展几乎是可以预测的了——因为双重性别的特殊性,韦恩的人生必将经历很多波折。韦恩无法像绝大部分男孩一样地成长,他需要对抗与自己性格不符的当地传统狩猎文化,需要与因双重性别而带来的身体不适作斗争,他甚至无法正常地恋爱。有一天,托马辛娜向韦恩透露了他身体的秘密,韦恩选择了离开,而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他又因为自己的生理原因受到了伤害。不过最终韦恩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最终走出了困境。

  纵观整个故事,作家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叙述基调,故事的情节也没有之前想象得浓烈深刻甚至凄厉,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即便两性人也是如此。困苦无法逃脱,歧视再说难免,如果非要把一个两性人的故事讲得像琼瑶剧一般悲惨反而就失去了故事的真实感。归根到底,作家着力刻画的还是青少年在成长中所需要经历的苦痛和辛酸,只是载体与以往不同而已。

  故事的主人公韦恩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因为自身的原因,他具有很多不同于一般男孩的愿望和诉求,但是面对执意让他成为男孩的父亲以及选择缄默的母亲,韦恩无力抵抗。但是一次次的妥协并没有让韦恩放弃和绝望,他始终努力地活着,直到最后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作家塑造的这个坚强的生命大概是小说中最为打动人心的部分。

  读《安娜贝尔》除了了解整个故事以外,我对作家用文字宛如工笔细描般展现出的拉布拉多风物也是非常享受的。北极光、驯鹿、湖湾以及那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在书中被描摹地淋漓尽致,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加拿大。除了这些极地风情以外,小说的某些场景甚至还流露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这部讲述成长的小说具备了些许童话般的色彩。

  当然,《安娜贝尔》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双性人题材小说,尤金尼德斯的《中性》就是这个题材的经典。相对于架构恢宏、时间跨度极大、心理描写极为真实的《中性》,《安娜贝尔》似乎显得轻一些。b不可否认,《中性》的阅读难度颇高,《安娜贝尔》就显得要轻松明快许多。因此,可以说《安娜贝尔》并非是完美无瑕的,我觉得既然使用了“双性人”这个题材,故事应该写得更“重”一点,收尾的第四部分略显仓促。

  “双性人”虽然离我们遥远,但人性永远是相通的,因此这个陌生的题材却并没有带来阅读上的疏离感。作家将“双性人”生活娓娓道来,既含苦涩又孕育希望,很大程度上只是借助这个独特的概念去传达一种更加包容的人文关怀。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读着一本发生在北国的小说,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暖,依然滋润人心。

  《安娜贝尔》读后感(十):或治愈系或自我探寻的心灵小说

  在我接触不多的加拿大作家里,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位文学皇后的作品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足够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于是我心中垒了一座高墙,或者我有一种期望,关于《安娜贝儿》。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是过于苛刻和无理了,这种态度与我之前的心里界定不无关系,小说或者文学的先决认知心态决定了我后期的评价。

  在《安娜贝儿》的宣传中,与文学好像不无关系,又加上我对加拿大文学的理解,我以为的跟实际的落差是过于鲜明的。无论从双性人的题材,还是作者的文笔,以一本处女作来说,都算是出色的,只是这种出色还远没有上升到文学的高度。

  《安娜贝儿》是一本缓慢、琐碎、细腻的自我找寻的小说,它自然是阳光温暖的,也是波澜不惊的,你很难在其中找到阅读的快感,因为它只是一种心灵内部的自我释放,如果你足够沉静安稳,或者有某种感同身受的契机,那么无疑你是会喜欢它的,反之,你会很难寻找到一种阅读的共鸣。其实这本书很像我早前读过的三本小说《当爱远行》、《总有你陪伴》和《许愿树》,我把它们归为或治愈系或自我探寻的心灵小说。

  安娜贝儿是一个溺水而亡的女孩的名字,韦恩是安娜贝儿母亲的朋友的孩子,一个双性人,他(抑或她)的父亲为他选择了性别——男生,于是韦恩不得不朝着他父亲希望的方向努力,即使他的内心有另一个声音在召唤,这个声音就是安娜贝儿(安娜贝儿的母亲偷偷管韦恩叫安娜贝儿)。在成长中的觉醒,在觉醒中的坚定,基本就是整本书的主题。

  有一个男人得了一种不能被解释的病,他会突然的离开,只为了行走,无止境的行走,不能被控制的行走,直到昏倒之后的清醒,而这背后的伤痛只能由他妻子来承担。这就是《当爱远行》,一个在不断的轮回与无解中寻找情感本真的小说。

  《总有你陪伴》是一本关于猫咪的书,我现在几乎不能明晰的记清它的情节了,因为它太过于清散,但是治愈系的温暖却印象深刻,无外乎是对一种伤痛的抚平。

  而在《许愿树》中失去妻子万分痛苦的伊恩带着女儿依照妻子的遗愿游历了多个国家,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时,更加拉近了与女儿的距离,感悟到了生命的真意,释怀了内心的纠结。

  我把这样四本书拿来比较,是因为我在它们当中看到了相似,情节上的清淡,故事性的平淡,和节奏上的缓慢,共同构建成了一种风格,或许《当爱远行》还好一些,剩下三本真的很治愈系,但是这种治愈完全不同于能让我比较有感觉的那种作品,比如石黑谦吾的《你不孤单》,我其实是个更加注重故事渐进性的读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