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课记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课记2》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课记2》读后感10篇

  《上课记2》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课记2》读后感(一):“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对王小妮有着莫名的感情,我不知道是因为曾经给我留下过深刻阅读体验的一本《安放》,还是因为同样勾起我思乡情潮的一本《一路向北》或者《倾述与诉说》,尽管我知道她早就向南而去,但我还知道她是长春人,我呢,身在北方,如此想来我们曾经的地理上的距离应该是很近的,况且即使她定居南方,但我笃信她的心、她的爱从来都未曾离开……这么说可不是我杜撰的,因为有《一路向北》为证,因为有那么多感同身受的对于故乡无限之思念以及热爱的文字为证。

  我之所以喜欢她甚至深爱她的理由,就是她总能以一颗透明的心,将视线中最真实生活场景一笔一划认真描摹,总能务需任何遣词造句,仅用最朴实语言就毫无遮蔽地表达自己心灵感受。这些也正是我觉得的她的文字值得读值得一读再读的理由之一。

  没读过《上课记1》,因而在读《上课记2》之前,还真是有点担心会不会很唐突会不会读不进去,不过读过了,才知道是我过虑了。《上课记2》记录了做为教师的她和她的那些学生们课内课外、生活或学习故事,还有孩子们作文和学生新建文章选。她记录了自己和那些孩子们身上的许多故事,并通过透过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透过各种各样校园事件,发现一个人乃至更多人的生活。

  在这里,那些90后的孩子,他们有留守儿童,有家庭遭遇变故之下的单亲孩子,也有正常城市家庭孕育出来的非正常孩子……都一股脑地开始了他们的象牙塔式的生活,可是他们的学习生活怎样,他们的心灵需求是什么,他们心里在关注什么,他们内心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他们对这个社会报以怎样的寄托,他们的家长和他们的老师却关注得很少很少,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迷惘地搞不清楚。王小妮发现了这些现实比比皆是却又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还有对于考试、对于教育制度、对于未来思考都令人警醒。

  另外对于孩子们的作文,王小妮似乎也在告诫我们不能单纯地仅把它们当成作文来看,是的,在作文中,他们写了一个又一个仅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应该就是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缩影,这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的世界,这也包含了他们对于存在感的认识理解

  其实,对于“终依从本性的偏离者并坚持在海岛上连续七年与年轻人对话”的王小妮,她究竟偏离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我都不得而知,但是海子诗歌中“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我必须要写下来,来作为我阅读本书的最大感受。

  《上课记2》读后感(二):静静倾听那年轻心脏的跳动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2》很亲切,因为那也是我一直想了解地方,一个人当你没有那么近距离去感受那个氛围的时候,你总会对它产生各种幻想,总会去设想假如自己在那里的样子,会是什么状态,所以翻阅这本书是迫不及待的。

  《上课记2》是王小妮老师对自己在2011年和2012年教课过程中所感所受的一种记录,一位教课老师能够细致到如此,甚至连学生的作业也归集整理,可见是多么的敬业,人生要是能够遇到这样的恩师,一定也是很幸运的事。

  写到这里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在外就读时的一些事,那时还小,每天学业很重,而且自己又偏科,文科不错,理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当时没办法就是恶补,记忆中有一次要放寒假的时候,临近期末考试,自己买了几个馒头,然后弄点辣椒酱,与几个同学约伴学通宵,后半夜实在熬不下去时就吃凉馒头沾辣椒酱,记得熬了几夜,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那时就想这学习真不是人做的事,是谁非得把知识弄得那么复杂,让人每天不停地背公式,绕着弯算结果,还有的是那时老师都是上完课就走人,基本找不到老师会那么细心的去关心你的成长,甚至在乎你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作业挨个批注,如果人生求学阶段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恩师,那一定会影响到你,甚至对未来的憧憬选择

  还记得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灰暗的。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也放弃那个学校,半道转了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所陌生的学校,还记得很多年以后我一直都会做同一个梦,就是梦见自己拼命的学习,但是一走进那个学校,就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很陌生,发下的考卷好离谱,一道题都看不懂,紧张、流汗、惶惑、悲戚,直到惊醒。或许就因为有这段经历吧,我一直对学习有着特殊的情结,这也是我一直读书,是家里读书最多也是最久的一个。很可惜的是,我一直没走进我向往的大学,这也是我一辈子对上课的怀念其实比遗憾还多。

  如今时代不同了,90后的孩子都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我们那时又是不一样的,就像朱大可说的:“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的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而王小妮确实如此耐心友善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才是中国应该存在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们在痛苦时不恐惧无助时不迷茫失落时不沮丧孤独时冷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努力让自己熟悉这个社会,认识这个社会,因为高中之前他们就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而进入大学,他们才是真正步入了人生的战场,战场就充满硝烟和残酷,不管他们是否适应,他们都应该去触碰、去翻越这座山。

  当然这本书也告诫那些辛勤的园丁,他们的职业有多伟大,一个教师如果秉承良知和责任倾尽心力热爱和引导下一代人,那么这批学生就会学到感恩,这所学校都会育出精英,这个国家都会收获栋梁。

  学生时代是迷茫的,因为我们都从那个时间段走过,知识虽然重要,但是还有比书本更重要的社会,社会是广义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触碰过的,但是此刻他们就要面对,在学校、在课堂,他们要一步步走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或许这也正是王小妮所要传达的一种精神,中国的教育确实应该改改了,别让孩子们该玩的时候学习,该学习的时候却迷茫了。还有那些老师们,多关注一下你身边的这些莘莘学子,或许你温暖一句话,就能点亮他们的心灯,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课记2》读后感(三):王小妮的坚守

  王小妮的坚守《上课记2》

  一般续集总是没有第一本好,不过平心而论,第一本给人的感觉总是首创,有新鲜感,第二本从总体上就没有了太大的悬念,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改变,即便是两者水平相当,也会让人因为审美疲劳而感觉不如当初了。《上课记2》也是如此,不过虽然没有第一本给人的新鲜感,但是一位大学老师能够坚守自己的课堂,能够坚守着对自己课堂的记录,本身就值得尊敬。

  《上课记》是王小妮对自己在2009和2010两年在海南大学上课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所思所感。《上课记2》是对2011和2012这两年的感受,看来两年一本应该成为一个习惯,希望王小妮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坚守自己的课堂,坚守自己的写作,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一大批学生。

  王小妮的《上课记》写的不是她精彩的课堂,写的是她的学生,那些质朴的大一大二新生,和对前途渺茫的大三大四老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却因为最后的高考发挥得不是太好,才来到了这个地处中国最南部的省份,上一所并不出名的海岛大学。

  王小妮发现这些大学生竟然很少读书,于是她就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他们,有的书要买好几本,然后在学生中漂流,往往回答她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期末,书也面目全非了,可是她却感觉到自己推荐的书有学生能够那么认真的读而很欣慰。看看她推荐的书目,呵呵,里面都是我喜欢的书,《巨流河》《夹边沟纪事》《城门开》《中国在梁庄》《七十年代》……如果我是大学老师,我也会向我的学生推荐这些书的,其实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们都在阅读的好书啊。

  王小妮还热爱写作,不仅教学生们写,还自己带头写,看了她附在后面的学生作业,还有她对学生关于写作的要求,不禁让我想起我做语文老师的时候。我也喜欢写作,尤其是和学生一起写,学生也喜欢给我写信,我也喜欢给学生回信。其实那不是一种负担,那是做教师的一种享受

  她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多看看这个世界,那个去台湾交流的学生,交流回来感觉收获实在是太多,中国人被固定土地上太长太久,长久得我们都快变成了植物,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尤其是到那些比我们先进,比我们优秀的地方去,去学习人家优点,这样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

  现在的大学生都已经是九零后,他们和七零后完全不同,缺少理想,对未来很迷茫,这也是时代造成的,不过在他们的身上依然有希望,即便是在五十年代那么贫瘠的土壤中都能够长出诗人王小妮,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九零后的希望呢?

  看过了两本《上课记》不觉间对王小妮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想看看这位教师的另一个侧面,那是更辉煌一面,那就是看看这位知名诗人到底写过什么样的诗。

  《上课记2》读后感(四):尴尬青春

  起初知道王小妮是看到她在南方周末的文章《贫寒的影响》,被那句“他在用身体的损耗来呈现生命:我没有辜负岁月时光,我没有浪费它”触动到。这本书出了后就立马买下。说实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些沉重,并且总感觉在自怜,不仅仅因为自己也是这些迷茫90后的一人。我不是在寻找感同身受,而是想看看同样年纪的人,有着怎样不一样的生命力以及在怎样选择。正如她所说,我们过早地沉重,大学用各种证书来填充安全感,实用主义嘲笑理想主义,因为后者无力生存。可是每当看到那些死气沉沉面孔和昏暗的眼睛,就好怕自己也变成了那个样子。可抵触越多的人,越痛苦不是吗,尤其是她还那么清醒无力着。甚至有时候,连不高兴这件事都得麻木一下,否则真是难过啊。还是那么强烈地想去追求独立自由,先经济独立,然后人格独立,但那又无意形成了对父母的伤害,你的独立意味着他们不被需要和在更广阔世界下的渺小被忽视。所以这真是个很尴尬的年纪,只能在暗自努力中等时间来滑一切了。

  《上课记2》读后感(五):超字数的短评

  想起初中后座(打架闹事初二辍学的男孩子)有一回我的作文被老师当堂夸奖,他课后问我是否能给他看看,我们交换了。看完之后的感动与感慨让我至今都记得,他母亲离去对他的影响,他粗暴举措下柔软的内心,在两页方格纸里你能感受到没有丝毫修饰和夸张的感情。换回来我想我这莫名其妙的排比比喻都是放的什么屁啊!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可能打工好多年,锐气被磨平,但我希望他能记得当初写下的话。如果当初的老师是小妮,一定能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他多一些关怀和鼓励吧。只可惜乡村教育,特别是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参次不齐让人遗憾。

  关于「学生」这回事,之前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生不能理解,直到做过家教,成为所谓的“老师”身份,才和书里一样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或是90后,他们都性质如何,不能这样把他们当做一个特定群体去看待,而应当做每个鲜活的个体。书里选取很多关于某个话题不同学生的语言和观点。其实选的过多看的有些累,因为很多观点,都来自同一种简单的美,简单但单调。直到写到每个学生面对不同的人生出口的态度,才有了“有趣,往下看看他的路”的想法。书里的学生,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说自己有个好哥哥,自己不读书把钱省下来供自己读,导致每回哥哥打电话来,她都不敢让哥哥知道自己在玩,不然会愧疚的。这就是人。不可能一直苦读,也会想着法子玩儿,可是想到有人为自己的舒服买单,就成了“提心吊胆地玩儿”。挺逗的。

  老师这个职业,不伟大,但奇妙。从一开始进学生家里,被学生父母尊敬地一口一个“老师”喊,到在和学生相处,了解他的弱点,思考的方式,耍赖的无奈,想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其实被你一眼看穿。见证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成长。有时被学生气到,问他「上课我们互相尊重不好?」他皮得说「不行!」可是一到下课就拖住我「老师,你就在我家吃饭吧,我妈烧饭很好吃的!」也还是会感动。

  书里多次提到作者和学生私下交流聊天短信,我很喜欢这样的交流,只可惜现在都大三了还没碰到任何一个老师这样过。噢想起来了,小学年级,杨方敏老师,帅气温柔,简直是我初代男神的形象信任我,夸我字好看让我出板报,在我提出妈妈不让我郊游的担忧后,亲自拜访我家说服我妈妈。只可惜短短一学期就消失了。对他爱到什么程度呢,回家念书之后看到有寻人类型的电视节目,觉得哇超牛逼啊我要找谁都能帮我找到!我要去那个节目,把老师找回来。甚至在脑子里过了一万遍师生相见泪眼婆娑紧紧相拥泣不成声的场景。杨老师对我的影响之深啊。

  哎呀一不小心散散乱乱说了这么多,也没个主题。就像书里一个片段,一藏族学生写课后感想,不知不觉最后竟画出藏语来了。小妮说这是真情流露没有束缚的自由,她很感谢这是对她课堂的赞美。一定要升华一下这篇碎碎念,那也是一个性质的吧!

  《上课记2》读后感(六):王小妮走了

  没有看《上课记》时受到震动的感觉。当然一方面是第二次,我可能有点疲劳,另一方面,王小妮老师也疲劳了。在海南大学执教7年之后,王小妮目前已经辞去教职。

  在这本书里,看不见整个教课的线索,不像《上课记》中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一个学期的开始,进行到结束,我更喜欢那样的记录,因为时间也被带了进去。

  这本《上课记2》大多以人物而不是以她的疑惑或遇到的问题展开,特别是2012年的部分,其中一些标题直接是“妍的故事”、“岩的故事”、“夏的故事”、“彩霞的故事”等,而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这些学生来找她谈天,然后她的复述,她成为信息的接受一方,没有事件也没有更多的疑问和思考,只是转述,而读者再接收。

  另外,在323页的书里,学生作业占到了近80页,占四分之一,不是说学生作业不好,但比例比上一本高出很多,而且质量说实话并不很高,我看《上课记》想看的,更多的还是王小妮老师本人的教学生活,通过她的眼睛看见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状态,而这些作业很碎片,并不好阅读。

  当然,看《上课记2》仍然会看到《上课记》的延续,在上一本书中出现过的青娥、邓伯超等仍然有记录,虽然他们已经毕业,但和老师依然会以短信或邮件的方式沟通。

  如此一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大学生,还有他们毕业之后的迷茫和成长,这些部分是我感兴趣的,你会在这种角色的变化和他们的叙述与思考中发现一些东西,不论是现实的残酷和他们自身的无力还是一种命运感,都让人低回,因为这样的经历和路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或将要经历的。

  “尺度”。这是王小妮的坚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这篇文章里,通过种种同学的声音,我们会看到学生对未来的无所谓,对现实的消极和不信任。其中有一段:

  有人告诉我:自己过去总是愤愤不平,现在明白了,不要去争取那些争取不到的东西。

  我说:你可以选择不做,但是有人努力了,也许后面就会有改变。

  他问:想改变什么呢?

  我说了孙志刚。

  他没再说话。我猜他在想:人都没了,还努力什么。

  这是很实在的还原,面对渺无希望的未来,年轻人过早的老了,并且对什么也提不起劲。关于这一点,王小妮比以前更包容,更沉静,也更理解他的学生。

  她说: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生来就犬儒,是从小到大,一次次受挫之后的自保和害怕,才开始学会了放弃。这个流程的速度日益加快,正是我么共同推动的结果。

  在学校中,会有同学被指派监督老师上课的言论,并暗自上报。很多同学对此毫无负罪感,只是完成了老师交给的工作。而王小妮认为,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对整个社会肌体是可怕的。它在暗中鼓励人:其实没什么标准,自己没受损就是标准。钱理群教授去年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本书的基调如同这篇文章一样较之上一本也灰暗了一些,不止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仍然是“吃货”、思想贫瘠,而是老师慢慢的理解了学生的作弊,他们的有所为和无所谓。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无法改变,老师也只能记录。

  在2012年部分的最后一页,她提到尹泽松说过,这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知道又无所谓;第二种是知道,但是无所谓;第三种是知道,但是不无所谓。尹泽松说他属于第三种。王小妮应该也属于第三种。

  你呢?

  《上课记2》读后感(七):每一朵灵魂都独一无二

  (一) 贫穷的记忆和烙印

  山边的小村庄。

  靠天吃饭的几亩薄田。

  苍老的父母。

  光屁股在路边嬉耍的小孩。

  承载着全家希望的读书少年。

  也许还有放弃读书机会的姐姐。

  所以他总是心事重重。总是不知休止。

  当他毕业找到不错的工作时,他明白自己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努力备课,认真教书,申请课题,兼职带案子。

  他总是累。

  就连空间里的文章都是一字一句透着苦涩。沉重的担子就像骑士的皮鞭,鞭策他永不止步。

  能对他说些甚么?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知足常乐。

  不要把全家的担子压在自己一个人肩上。

  多么无力甚至愚蠢的宽慰。

  如果你不曾经历那样的生活,你又有资格说些甚么。

  读完《上课记2》中那些令人心酸的故事,想要摸一摸献出的血的邓伯超,在黄土上学画的彩霞,总是在挨老师耳光的卜,这些孩子仿佛就站在我面前,面对生活的磨折,他们或豪情万丈,或安之若素,或自闭敏感。于是记起了大学时的舍友,于是想要记下他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上面的话,可是,终究还是应该由他自己来写吧。

  (二) 在迷惘中摸索前行

  看到王小妮老师笔下学生们的思考和探寻,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们比之自己当年置身校园时,要早熟地太多了。也许是由于现在的九零后更多把目光投向自身的观照,而以前的成长经历中,“我”是几乎不存在的。他们会沉静地思考,他们说生活即障碍,他们对人与人的关系非常敏感,他们有时又早熟到相信活着仅仅是活着。

  有时他们犬儒。他们会在作业中写下因为古老的文字的美丽的纹理而产生亲近它的渴望。然后在老师询问的时候坦承这样写只是为了投老师所好而已。有时他们不会分辨是非,或者不以为意。他们会在上课时搜集老师的言论然后向学校举报,然后自然大方地说出来,一点都没有做地下工作者必须潜伏的自觉。

  然而究竟不同了。当每个人都学会倾听自己的时候,生活开始变得参差多态。有人倾注心力去拍不讨好的纪录片,有人开始收集民俗文化的碎片,有人跑到云南大理做一个积极入世的隐士。

  所以透过这本《上课记2》,我想我可以理解王小妮老师的幸福和骄傲。虽然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沮丧和低潮,但随之而来的成就的果实更加甜美。

  (三) 五彩缤纷的灵魂

  突然很羡慕王小妮老师。

  漫步海大校园,与一个个学生闲谈,孔门弦歌之乐,不过如此吧。

  在《上课记2》中,可以看到王小妮老师是怎样的小心翼翼,唯恐无意中的言行伤害到这些敏感的灵魂,怎样的虚怀若谷谦卑低头,唯恐自己有固执偏见,影响学生思索的方向。就像伺弄一颗最最娇弱的小花,用四年的无微不至,浇灌出五彩缤纷的灵魂花朵。

  而她,也以谨慎和谦卑,赢得了最大的信任和尊敬,在与每一颗独一无二的灵魂相处中,教学相长,获益良多。

  真的,与其说羡慕能遇到一个这样的好老师的孩子们,我倒是羡慕王小妮老师更多一些呢。

  《上课记2》读后感(八):退却在第十五个春天

  《上课记》的书腰上印着崔卫平的话:她在课堂上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

  那是诗人王小妮在大学任教五年之后,出版的一本“个人记录”。里面写满了她的课堂和学生、投入和发现。王小妮又上了两年课,于是有了这本新出的《上课记2》。按照之前的说法来算,这里头至少也藏了四五个春天的诗意。

  王小妮说过,自己任教的“是一所地道的底层的大学”。她的学生们,没有各种“二代”,甚至大多是农民的孩子。

  作为老师,她有些无奈地看到——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有着之前12年“教育”的某些结果。比如,在写作业交材料时,大家总是先写学号,后面才写自己名字。“我几次提醒不用写学号,直接写名字。少数几个改正了,很快,后面的又自觉恢复了学号。”因为“方便”教学,人也就习惯躲在一串分派给你的数字背后。

  这样细微却可以小见大的例子,还有不少。恰如她在书中援引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去蒙蔽,还是增蒙蔽。”

  在作者看来,她的学生们总体上是简单的。有很多人不同意,但至少王小妮愿意这样认为。因为这份执拗,在《上课记2》里,我们看到有学生几万字几万字地写东西,塞给王小妮,塞给她自己内心的整个世界。把独一份的秘密带着独一份的信任“托付”给一个任课老师,王小妮知道这其中的分量。

  也许,这可以解释两本《上课记》在写作内容上显著的转变。

  开始写《上课记》的时候,王小妮刚走上讲坛,学生们的事情,对她都是格外新鲜的。她敏锐地观察着,奋力地记录着。那时候,一个还不够“好”的老师的身份,成就了一个好的作者。

  在写《上课记2》的时候,王小妮教授已经迈入了任教的第六、第七个年头。她付出更多,也了解更多,她被熟悉尊敬,被视为朋友,她确实地走进了许多学生的生命里。

  所以,作者不再负责提供那些细致观察所得的发现、思想火花乍现的惊喜、会心感悟引发的共鸣。在《上课记2》中,王小妮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述众多学生的个人经历。

  作为作者,她试图告诉人们,被人称为“脑残”的90后群体,究竟有着怎样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而作为老师,这位诗人想做的其实是——去除他们身上被“教育”的痕迹,在被“复杂”和“世俗化”夹击的威胁面前,一直保有原始的“简单”,从而接近比邻于简单的诗意——就像《上课记2》封面上所写:“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但现实还是透露出一丝残阳的血色。

  一个学生对她说:“老师,告诉您我为什么是吃货:除了好吃的真的美味,现在我愈发觉得什么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只有吃到肚里的东西才可靠,但现在吃的也不可靠了,呵呵。”这话让人闻之心惊。可是,为什么呢?

  王小妮说:“有人总拿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比今天的大学生,当时学生的自我感觉是未来的社会主体,似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现在的大学生早已自知身处社会边缘。”这是大实话。

  书中记录的那两年时间里,微博热起来了。老师让学生们都去试水一番。不少人对微博是隔膜的,几乎没有人用真名作为“昵称”,没有一个学生的账号加V。在大V们掌握着绝对话语权的世界里,诗人的弟子们只是囿于无声的一隅。但如果有一个叫王小妮的加V用户转发一条微博,却足以把那个安静的角落闹腾起来。

  七八年时间里,王小妮和学生们太近了,她因此变得温和。在《上课记2》里,她辩解了90后们的辩解,她也困惑了90后们的困惑。这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迷失。

  所以,在为人师表的“七年之痒”到来之际,王小妮辞去了教职。为这本恐怕不会再有续集的书收尾时,她写下了名为《退却》的后记。

  退却的原因恐怕不只可以在后记里找到。书中有一段讲到,司马南受校长邀请,来这座学校发表演讲,一名学生表示了抗议,把一直鞋子扔向了司马南。

  她引用了一条学生的微博记录,重新了当时的场景:“校长畏缩地说:‘这个人是不是海大学生我们还需要查证一下。’心里一阵凉意。一个大学校长懦弱得连自己学生都不愿意承认,更别提保护了!”

  还有一件事也许不应该回避。一个女生在关于“梦想”的作业里写道,自己意外买了一本季羡林的书,里面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一个个那么陌生,字符却又是那么美,霎时间就有了想学古文字的梦想。王小妮被这段文字打动了。

  但一年后和这位学生闲谈,“她有点笑我的迂:老师啊,那就是扯呢,我们这么多年了,早明白啥叫投其所好,知道你喜欢这个嘛。你别当真啊。”

  想起笔者的一件私事。整十年前,曾经收到一位老师的邮件,其中一句:

  “成为‘行者’永远是我的理想,但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余生已经不太可能成为‘行者’。你文中透露的深思和勇气使我高兴,你一定可以比我走得更远更高,从‘智者’一直升华到‘行者’。”

  话语中有着这位老师的过誉之词,但相信作为老师一定乐意从自己的学生身上看到某种希望。王小妮老师一定也是这样。

  十年之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没有成为老师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余生也不太可能。而王小妮的那些希望,会在她的学生们身上实现吗?

  无论如何,崔卫平所说的诗意,在第十五个春天里,退却了。

  2013-7-10第一财经日报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46576.html

  《上课记2》读后感(九):大学之师 ——《上课记2》与好老师们

  大学之师

  ——《上课记2》与好老师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很多年前,老夫子们对于“大学”的定义是道德标准的评价,学术即是为了在社会评判和价值体系中取得不败之地的伦理认知,人们走进学堂,先学的是“温良恭俭让”,有德行才会成正业;而走进今天的大学,在我们的课堂里面,又从哪里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堂找回我们内心正确认知和方向的课,去哪里寻找我们的“大学之师”呢?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无怪我们这一群踏出校门不久甚至还在校门内迷茫不知所措的孩子们感到失望,在这个出门掉下一块板砖就能砸中一个大学生的年代,静心想要感动一批孩子的愿意付出时间和经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能够上好一堂课都是难能可贵的,批量制作的课件和粗制烂糙的高价课本早已磨灭了我们想要好好学习的心,打4年酱油回家的不在少数……在大学里,我们很少能够找到一门能够让我们真正用心学老师也真正用心教的课,不是练就一身自学本领的考霸,就是一无所知的学渣。

  所以,《上课记2》不仅仅是作家王小妮的一本随笔集,更是让无数在大学迷茫挣扎的学子们感动与感慨的“好老师与好学生真情互动300问”。我们多么期盼,也能够有这样一个老师,让我们能够在夜里拜访,说说我们实在难解的困惑,然后当宿舍关门的点到了,飞奔会寝室,把理想和苦恼,交给夏夜温柔的海风;我们多么想,能有这样的课堂,老师不用强迫我们回答问题,用点名来约束我们的考勤,束缚住我们的脚步,我们自愿来到这个教室,交换一些生活中的经历,我们相互收获生活,在铃声响起的时候依依惜别;我们多么向往,也能够有这样的教学尝试,我们也写下一些日记,老师会把它们留下,或保守秘密,或成为教育师弟妹们的利器……

  回想我们的大学时代,那些让我们多年以后也会交口称赞的老师,无不是像王老师一样,真正教会我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看上去是那么抽象,那么形而上,那么犯傻,那么无用,但是当我们经历生活的甜酸的时候,它才是醒酒石,能够让我们懂得味道背后蕴含着的生活的哲理。

  不禁在这里羡慕海大的同学们,他们曾经拥有过这样一位好老师;也不禁在可惜,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青春在无意义的争吵和比较上,却没有在大学里面用心去寻找属于我们的“良师”,我们在书中寻找慰藉,提笔在案台上写下我们的感悟,以试图挽回一些我们浪费掉的机会。

  y 林怿

  2013年6月19日21:37:03

  写于御庭园

  《上课记2》读后感(十):教过书的不必读

  没有看过她的第一部《上课记》,因为知道反响好,才搜来一读。

  说实话,这本书与我想象的差距很大。至少,作者对教书已经有些隔膜了。

  书里对自己的教书经历讲述不多,更多的是通过他者的视角来看教育。作者最大的问题,是对教育本身关心不多。虽然书里很多文字,都直指教育的弊端,但是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于基础教育毕竟有隔。他不明白那些整天为了考试而不断被强化了的教师与学生内心的焦虑,更不明白这种教育在塑造人才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或许,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难题,但谁能解?

  王小妮文字比较细腻,面对沉重的话题,只能付之于轻盈,而内心深处的她的确想使这本书更加厚重一点,而这需要的是时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