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与星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与星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与星辰》经典读后感10篇

  《刀与星辰》是一本由徐皓峰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与星辰》读后感(一):摘录

  1、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不应是道德是非,而应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进步。高级的叙事艺术混淆是非的,电影是视听的叙事艺术,所以人类发明电影不是为了看明星,而是审视自身。因为电影的本质一份情感,而不是明星派对和马戏团表演追求技术、追求美感的危机,就是丧失分寸感,而真正对观众形成心灵震撼的是分寸,而不是泛泛的视觉刺激。

  2、中国商业电影,嫖客心态太重了,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拍商业片以来,至今如此。在消费上占有它,在心理上鄙夷它,这是嫖客对待妓女的心态。也是导演们对观众的心态。我们是把老百姓当作最粗俗的蠢货,觉得几招就可以摆平的,所以二十年来,我们的商业片都是在向外国偷招,把几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拉凑在一起,觉得就是商业片了,可以取信于投资方,自己自信了。

  3、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定义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一种精神力量”,而我们近年的大片只是将其作为一门生意。尼采用来批判瓦格纳哥剧的理由,几乎可以照搬来批判中国的大片:第一,那不是音乐,那是做戏,瓦格纳以舞台效果取代了音乐;第二,小心天才,这是个掩饰自己没有素养的词汇。大众通过追棒瓦格纳,来掩盖自己看不懂传统歌剧。

  4、全世界大众文化的阴面都是“幸灾乐祸”式的,北野武在日本电视界相当于赵本山,一直自觉是大众宠儿,结果他出车祸毁容后,发现日本人都很高兴,他伤了心——大众文化就如此,其现象很多时候来自于嫉妒,所以一个明星会自嘲,是自我保护的最好手段

  5、毕加索回到西班牙故乡,故乡风景有着古典牧歌之美,美得令他不自在,认为只有在风景里摆上一个尿池,自己才能舒服过来。因为丧失了古典情怀,所以要搞点破坏,搞得越不协调,心理越平衡

  6、在好莱坞,几十年来故事模式基本不变,只是几年更换一次生活细节,也正因为不断补充生活细节,所以故事不衰。好莱坞电影里的生活细节是一种戏剧技巧,比如希区柯克电影里的破案的线索是一只怀表,现在改用电脑,所以青年导演无法凭借自己对新生活更了解,而取代老导演。同理可证,武侠小说与寓言、儿童文学近似,是一种受外界现实生活影响很小的小说,丰富故事,不靠补充现实生活的细节,而是靠补充文化典故,所以也就理解了金庸的抄书、用典。

  7、武侠片历史上的大多数影片的性质和现今大片一样,不是叙事电影,是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您拜年了”性质一样。一个故事核心是辨析价值观,一个晚会的核心是凑场面和凑名角。

  8、多尔衮把文字狱一起,一个民族的心态就扭曲了,不讲是非,只求混日子了。混日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看热闹。八国联军屠北京的时候,好些北京人高兴坏了,四处看杀人的热闹,其中一人还写了《王大点日记》,记录了大伙的兴致勃勃。可悲在于,这类人不是汉奸,他是是普通人。价值观混乱的时候,人们只剩下看热闹。

  9、才子是“可以成名句,不能成名篇”。

  10、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白银时代的梦,白银时代是人才济济,庸俗的势力没那么大。电影的的白银时代是“默片末期”,当有声片即将发明,默片结束的时候,做默片导演的几乎都是英才,拍出来的几乎都是好片子,因为没有视觉才华的人几乎都是被淘汰出局。有声片发明后,审美倒退了十年,电影口水化了,庸才们都回来了。

  11、如果认同常规概念的“历史是由重大事件和恢宏人物构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亚历山大•克耶夫认为历史即将终结。他虽然是个旅法的苏联人,但认为莫斯科系统和华盛顿系统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单调推崇技术和生成宠大官僚。冷战消释文化,世界必将平庸。以后,人类没有历史了,只有时间,所谓“度日”。人总是要向前走的,但人有时需要往回走。武侠片便是满足“往回走”的需要,前途空洞无聊,起码过去还有些依凭。

  12、电影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比形象更有感染力,但我们很容易忽视空间,而在形象上下过多的笔墨。

  13、事是不厌其烦的,而故事要有断裂感。你一定要省略许多,才能构成一个故事——比如中国的山水画,远山淡淡地划一根线,就够了,把山腰山脚都画出来,便不成画面了。

  14、叙事艺术不是直言的,我们只表现人物关系。以人物关系的变异,来折射社会。所以叙事艺术是反光镜的艺术。

  15、墨子学派是剔除一切个人生活、一心为天下的。虽然墨子学派因为不通人情,早就断绝了,但在叙事作品里,墨子似的大公无私的人物很得民心。

  16、欧洲的夜空是神的天空,每个星座都是神,并有着明确的故事。中国的夜空是个官场, 那是一大堆职称和长官们的名字,而长官们的档案都被销毁了,正像贪官们销毁了自己的不良记录。

  17、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追求空间感的,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戏剧是演员的艺术,因为影视演员不负责空间,而戏剧演员负责空间,这种空间感觉是戏剧演员的第一心理。戏剧来自于西方,我在初中学习西方素描时,老师告诉我:你不要只画眼前,你要把石膏像的背面也画出来。所谓画那个看不见的背面,就是画空间。西方绘画的基本要求,也是西方戏剧表演的基本要求。舞台上要求造型感,演员的一举一动和舞台空间有一种相互抻拉的关系。影视表演是“神态”,戏剧表演是“形态”。

  18、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用来评述德国、意大利现代绘画的,后来给了拉美文学。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借用神话原型写拉美社会矛盾。不是在现实和魔幻之间作一种有比例的搭配,而是“现实即魔幻、魔幻即现实”,虽然对欧洲、亚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事实证明,欧洲、亚洲以此风格写作的作家总难达到拉美作家的成就,因为少了拉美的环境与土壤,思维先天不足

  19、马尔克斯说他在创作《百年孤独》时,只是出于文学上的构想,让布恩蒂亚家族成员长了一条猪尾巴。结果小说发表后,许多拉美人都表示马尔克斯说出了他们的秘密,甚至有人登报说:“我有猪尾巴,以前很自卑。看了《百年孤独》,我才知道长猪尾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后来马尔克斯避免看新闻报道和县志,闭门造车地想一些神奇的事,但不管他写了什么,立刻会有人惊喜地表示那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搞得马尔克斯几乎崩溃。魔幻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作了重新的解释,而不是把现实变成虚假。

  20、中年人的世界是不堪而龌龊的——这是少年时的想法。少年时期理性刚刚建立,人还没有受到青春情欲风暴的骚扰,思维是一种纯洁的理性,认为自己发现了世界的公理与正义。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想改变世界,对成人世界极度反感。而当青春期到来,这种纯洁理性便被破坏,再也无法变得极端,最终走向了圆滑。

  21、《教父》的观念是“人像圣徒一样作恶”,这个观念超越了狭隘的是非,指出了生存的荒谬。其实人们是为了摆脱常规道德,才去听故事的。苏格拉底赞美人的伟大,但他认为该杀尽说唱艺人,因为他们讲故事,一个故事等于一次农民起义

  22、杰出电影作品,在于提供了一份特殊的价值观,或者对常规的价值观作出反讽。

  23、伯格曼曾说过,电影应当成为人认识自我的最佳工具。《假面》的构思起源于伯格曼的一次重病,两个女演员来看他,而伯格曼只记得是一个人来看他。难道两个人是一个人?难道所有人都是一个人?人与人的不同,仅是表面差距,我们所有人都属于同一个本质?——这已的是近佛的思考。伯格曼在影片中用特技,将两个女人的脸合成一张脸——这个诡异的镜头,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因为它将哲学思考转化为了具体形象。

  《刀与星辰》读后感(二):隐显之美

  一、虚实委蛇

  影评这种东西,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确实看的比较少。

  以前,很久以前,全球流行写blog的时候,很喜欢一个女孩子的影评,特别是她写的《断背山》的影评,到现在,我还感觉很好,只是实在想不起来她都写了什么了。

  后来,在网络上,和她再无反复。不过,这也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大家各安天命,各自走在自己的路上,很实际,很接地气。

  不过,我大多时候还是喜欢活在幻想中,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而我的幻想才是我的真实

  二、认输:认真,你就输了。

  虚实之间,高下立见。我不是隐于闹市的化外方士,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之徒,更不是修炼人元丹法的术士。不用虚实相试,我的恶俗直接就可以看穿。

  本是普通的金属盒子,非要镀一层金,仿佛盒子里的物品也变成金子般珍贵,便恶俗了。但有人买或有人送,你还不能较真,因为一认真,你就已经输了。

  三、嫖客心态

  如果不认真,就要带着玩玩儿的心态。带着鄙视的心理去消费,也算是心安理得。但可惜的是,我,至少我个人,还未完全领略嫖客心态的内涵,尽管去过东莞,但没有认真的体悟一把“莞式服务”。我不是在标榜我个人的道德高度,只是因为机缘不巧。

  就像一位友人当着他老婆的面说:假使我不用考虑钱从哪来,我也会上女明星。

  这无关道德,只是因为有些人至少像我这样,心底里还是有着一丝丝的嫖客心态,但有些人却利用这种心态挣了钱。几年前,处于这种考虑,我开始拒绝看国产电影,但现在发现我完全可以不花钱也可以看到,你为何不看呢?人总是这么的矛盾。

  四、失控与隐显美学

  矛盾的一大原因是失控,对于我个人来讲,就是心理的失控。自身的修为不够格局不深,容易造成心理、行为的失衡。比如,我经常做出的一些行为会让人产生很深的误读,但我有时候却很享受这种误读。不过,这种搞法的后果也挺严重的,大多数情况下,受伤的只是自己。我时常想起《哈尔的移动城堡》里哈尔受伤回到城堡躲进自己房间的镜头,那种悲凉更胜于陈凯歌遭受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需求出现失衡,会让人解读出另外一层含义,而网络会加重这种失控,这可能便是关于“人”的隐显美学。

  否则,佛教也不会整天要求我们空心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上述强调“网络”这个因素也是错误的。

  五、该结束了

  《刀与星辰》是一本影评集,作者是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也是陈凯歌电影《道士下山》的原著小说作者。从字里行间看来,这是一个喜欢钻研奇技淫巧的人,整天想着武术、仙道之类,但幸亏贵国有了“武侠片”或者“仙怪片”之类的特色电影,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和他的电影学术相互结合,便形成了1+1>2的效果,这也算是一种因缘际会吧?

  《刀与星辰》读后感(三):武士与文人的四重奏

  武士与文人的四重奏

  ——读《刀与星辰》

  (载都市消费晨报20131119期,发表时有删节http://epaper.168cb.com/shtml/dsxfcb/20131119/303909.shtml)

  我们全都躺在阴沟里,但我们中的有些人在仰望星空。——王尔德

  看罢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感叹此片真是拍出了中国文化的韵味。整部电影以一种幽暗的色调,内敛且含蓄地反映了中国武学的最高境界。那两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念白,更是值得长久回味。顺着兴趣,我查了查相关资料,才发现原来此片编剧之一是一个叫做徐皓峰的人。顿时不免将对王家卫的钦佩转移到了这位鬼才身上,赶紧找来他的书补补功课。谁知这个徐皓峰如今早已得了武侠作家、编剧与导演“三位一体”的真身。

  细看他的人生轨迹之后才明白,原来徐皓峰的内在是一个兼具武士精神和文人特质的高手。他自幼随二老爷李仲轩习练形意拳,后来却转学美术,大学又考上了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并未选择进入片场,而是蹲家里研究起道家文化来,且长达数年。后来却是凭武侠小说和影评而声名鹊起,并最终拿到了执导影片的机会。一方面,由于家学渊源和自己的聪明苦练,他对诸多国术门派的招式、套路甚至是心法都是了如指掌,表现在影评、剧本和镜头里均是准确到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并对电影史有一番系统的钻研,他对电影所承载的文化观念、艺术品位、价值导向和生活细节皆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与鉴定。将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的,全天下恐难找到第二人。

  除了《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国术馆》、《道北藏身》等武术题材的作品为他赢得广泛声誉之外,他的影评也独具风格:文字犀利,不落俗套,剑走偏锋,恣意妄为,真个让人好生敬佩。徐皓峰武士与文人的两重身份正好映照了我手上他这本影评集的标题《刀与星辰》。想来刀是武士的兵器,而星辰则是怀有高蹈理想之文人所仰望的精神家园,在他与这部影评身上,二者恰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话说弦乐中有一种由四种乐器组成的合奏品类,叫“四重奏”:用大、中、小提琴各一把,再加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是最“清纯”的一种乐曲形式。海顿、莫扎特、舒曼等人都是四重奏的爱好者。《刀与星辰》这本书恰好也将四种境界与趣味杂糅在一起,协奏出一首清纯的电影赏析曲。

  先来看这第一重:“细节”。任何影评恐怕都少不了对细节的分析,然而,徐皓峰的眼光却格外刁钻,能在不经意的细微处,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但就拿男人的“腰”来说,他就能看出许多名堂。吴宇森的《赤壁》在武打设计上乏善可陈,差就差在这个“腰”上。中国武术是从马上枪术蜕变而来——以腰力使枪,以胯控制马——因此强调“腰马合一”,香港传统武打片也一直贯彻这个原则,虽然没有了枪和马,但对腰胯的强调仍是一贯的。但《赤壁》中的大将都喜欢跳下马来打架,突出了拳术,却忘却了“腰马合一”的原则。再就曹操的形象而言,也是没有拍好这个“腰”来。腰部在古代是男性权威的表现部位,无论文臣武将都要有一定的“腰”姿,站着就要挺直腰板,美国的老牌资本家也总是挺个大肚子出来。历代的帝王图像,比如李世民,也是手放在腰上,以显示其地位。徐皓峰敏锐地发现,《赤壁》中的曹操虽然在腰间也配了佩玉,但那是一堆,随着迈步就互相撞击得“哗哗”乱响,失去了威严,像个货郎了。

  徐皓峰的确有这种因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本领。再拿个靴子来看。陈可辛的《投名状》中,姜武阳的性格就是首先通过抢靴子一事来体现的:庞青云做盲流时,姜武阳看他穿的军靴漂亮,走上去用自己的脚比划了一下,大小合适,立马就抡刀砍庞了。宁可杀人,也懒得多说一句“脱下来给我”之类的。就这么一个细节,便暴露出姜的土匪根性。再后来,姜武阳杀嫂,也是因为其土匪观念所致。一个细节反应人物的命运,一般观众恐怕很难看得这么仔细。而这正是徐皓峰的过人之处。

  说到这第二重,便是“技术”。影评圈中,有一部分人专玩技术,俗称技术流,对镜头运用、机位摆放、特效加工都驾轻就熟。徐皓峰自然也少不了这两下子。但他并不局限于此,他谈技术,一定要反映出背后的艺术价值来。因此也就必须提到第三重协奏:“艺术”。拿我们格外熟悉的电影《卧虎藏龙》来看。徐皓峰认为,一般的武打片拍轻功都是一闪而过,对于起身、飞、落三个过程总是取其一而用之,绝不会展示全程。而李安则反其道而行,用长镜头跟拍的方式。有人会疑惑,采取这种技术处理是为什么呢?徐皓峰指出,这是要用轻功去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拍短了不行。在李安的镜头中,章子怡动作轻飘,表现出其年轻且无世俗熏染;而杨紫琼的轻功则重拙有力,常从房顶中跌下跑上一段,反映出一个久经世事敢爱敢恨的性格。就这样,一轻一重,一老一少,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就更好看了。除了跟拍,李安拍摄轻功的角度也是一反常规的。为了表现动作轻飘,一般的武侠片都是仰拍,而李安的手法却是加入了许多俯拍。俯拍的背景是屋顶,因此展示出古老的建筑,造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除此三重之外,“文化”则是他的影评中最重要的乐器。俗话说,电影是形象的艺术,而文学则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写影评实际上就是把影像的艺术转化为文字的艺术,并且借由文字的艺术来体会影像的艺术魅力。徐皓峰的电影作品《倭寇的踪迹》虽差强人意,但他的影评能力却让人毋庸置疑,这其中最显功力的就是他能借电影而纵论古今东西之文化。

  还是拿《卧虎藏龙》来说事儿。一般人观看此片,末了会明白这是一个讲述两条线索的故事:准备退隐江湖的大侠李慕白一直深爱他死去朋友的妻子俞秀莲,但是两人迫于封建礼教而不能结合;千金小姐玉娇龙,性格豪放不羁,由于向往江湖生涯,盗走了李慕白的宝剑,李慕白要追回,并苦心想收她做自己的关门弟子。可是,徐皓峰由于曾花费多年心血钻研道家文化,却从中看出了另一重“真相”:李慕白是武当派,修炼人元丹法,下山只为寻求作为“活药”的女人。他首先找到了俞秀莲,做出感情暗示。可是见到更加年轻漂亮的玉娇龙后,便立刻动了心,从此一路纠缠。李慕白表面上是“爱才”,还说了许多儒家为人处世的道理,实际都是他的障眼法,目标就在得到玉娇龙。也许你只是认为在李慕白和玉娇龙之间只有复杂且暧昧的情愫,决不会同意徐皓峰笔下的李慕白所持有的“阴谋论”。可他偏偏就能拿出一系列道家的丹法、理论来,让不知背景的读者就范。虽有用力过猛之嫌,但读来颇具启发,换一个视野看世界。

  他谈电影,却从来不只是谈电影,还一定要谈文化,谈价值观,谈精神境界。即使评论《无极》、《英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这样的商业大俗片,他也能写就用典极多、旁征博引的影评来。这就给那些只懂复述一遍故事再添上几句感想的影评写作者们提了个醒:影评得评出东西来。因此,这本《刀与星辰》可算作是最好的影评教科书。

  《刀与星辰》读后感(四):野游渡海

  《刀与星辰》是徐皓峰的影评集,封面很漂亮,装帧和内容一样好。

  关于作者,徐皓峰,《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另外一个是邹静之,也是牛逼之人,有散文集《九栋》,特别推荐——作家、导演、以及人民教师。

  此君的简历上有这么一段:1987年,他跟二姥爷李仲轩学形意拳。一年多后,兴趣淡漠,转学美术。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再次变轨,考取电影学院导演系。

  没错,他是个练武的导演。而且科班出身。

  但在2012年上映的《倭寇的踪迹》之前,他并未指导过任何影片,大多时间只是赋闲在家。研究道家,研究武术,在专业期刊上发了论文,也出了好几本小说,以及那本《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武林》是徐皓峰的第一本书,署名不是作者,是“李仲轩 口述、徐皓峰 整理”,前面说了李仲轩是他二姥爷,他跟他学武,真练过,也从他二姥爷这里进入了武林的修复之路。当然,现在早就没有武林,而武侠小说毕竟不是武林真实,《逝去的武林》填补了这块空白,成为了当年的热门书。

  徐皓峰有自己的武术观、武林观,武术和电影两边都是真材实料,所以写起武侠电影的评论来,底气足,有见解。他的武术和武林观如果看过《倭寇的踪迹》或者《一代宗师》都能嗅出一些端倪,比如他认为武林人物是有礼的,他说,“武侠片的魅力之一,是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这个样子,是他所迷恋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决,怎样开始,有何讲究,胜了如何,败了又怎样,都有规矩,而在规矩中立起来,便有了样子。

  这本书评论了这些年大陆比较重要的武侠片,但影评和影评是不同的,不能因为看多了豆瓣电影条目下的评论,就认为电影评论就是短平快,要不然就是学术期刊上的枯燥乏味相。徐皓峰的这些影评题目虽然都比较论文化,比如《武打片的瓶颈》、《轮金庸作品的恶俗因素》、《武打中的世界观》,但他毕竟是写小说的,行文不枯,有观点,也有血肉。

  看这本书,可以做好被小规模洗礼的准备。看木心《文学回忆录》,有这种感觉,他的眼界宽广,站得高看得远,说出来掷地有声,喜欢下断语,但不拖沓,斩钉截铁,让你不得不相信。也如木心,金句不断,像野游渡海,一波一波的警醒你。

  比如他说,“故事的本质是反抗生活,活得平庸了,要看西部片,感受到不平等,需要去电影院看一个爱情,活得龌龊,便需要一个王者的故事。”

  比如他说,“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不应是道德的是非,而应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进步。高级的叙事艺术是混淆是非的,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所以人类发明电影不是为了看明星,而是审视自身。”

  比如他说,“戏剧性首先是观念的冲突,人持有不同(此处有一错字,原文写成了“用”)的生活信念,所以才有戏,戏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所有的叙事艺术的底牌都是在探讨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刀与星辰》读后感(五):电影中的为什么和怎么拍

  若你喜欢看电影,偶尔看电影时也喜欢说上一两句,那徐皓峰的这本《刀与星辰》,应该去看一看,若你恰好喜欢武侠,那这本《刀与星辰》,你必须得去看看。

  应该变为必须,无非是多了喜好。

  没有喜好,必须要看的就只有字而没有书。

  徐皓峰是武侠小说家、导演、编剧,写过《道士下山》、《国术馆》、《武人琴音》等一系列的武侠小说,是《一代宗师》、《道士下山》、《镖门》等电影的编剧,拍过《倭寇的踪迹》、《师父》以及近期上映的《刀背藏身》。

  多重身份汇合在一起,注定他观察事物的角度会与其他人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同。

  我一直认为写影评不在于介绍,而在于解释。

  看电影和看书不同,看到不懂的地方很少有人会停下来,花几分钟思考,同时囿于知识水平有限,对背景不了解,大部分人看完电影后是没有看懂的。(此处特指优秀电影,烂片不存在看懂,知道烂,就是懂了。)

  像毒舌电影写影评,往往从“是什么”的角度向读者解释:这部电影观众看到的是什么,但其实导演拍的“是什么”,讲述的其实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应该怎么去理解电影中的人物,怎么理解导演借故事表达的道理。

  因此读毒sir的影评有一种发现未知从而惊喜的快感:“原来如此”。

  这种感觉读《刀与星辰》时也常有,不同的是毒sir是从素人的角度去写,而徐皓峰是从导演的和编剧的角度去写。

  他会向你解释为什么导演要这么拍,会告诉你台词应该如何设计从而去暗示情节的发展,会告诉你为了表现这样的故事情节应该用何种手法拍摄。

  一部电影,导演、编剧看到的东西,往往比观众多。这就好比同行业的生产者总比消费者要了解产品。

  这个特点在《刀与星辰》中随处可见。

  《刀与星辰》中徐皓峰在赏析《卧虎藏龙》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时,并没有过多从武术动作的美感、独创性去说,而是从武术指导、动作对故事情节的暗示等去解构。

  在竹梢上有一场戏,是周润发有个点章子怡眉心的动作。几秒左右的画面,在外行人看来是平平无奇,一般不会注意。

  《刀与星辰》读后感(六):专业与非专业之间隔着多年的积累和知识储备

  徐皓峰是专业的。

  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来又兜兜转转在电影行业浸泡了多年。在武侠领域他并不是宗师型的武林前辈,而是“靠知识不靠实战”的“武林专家”。

  在《刀与星辰》之前我从没读过专业电影人写的影评,最多就是解析隐藏剧情,梳理人物行为动机或是赏析一两个镜头手法,而在徐浩峰的影评里,一部电影就像是一张大神的摄影,他把这张照片是怎么构图,怎么布光一一说道给我们听,然后再在PS里面打开,告诉我们修片的时候一共用了这么几个图层,每一个图层都做了哪些动作。絮叨完了之后再说这里的火候不够,那里的分寸没有掌握好,如果换另一种方法就更完美了。看他把一个电影这么捋一遍,会有一种获得了第三只眼的感觉。

  序中他回忆了早期那个乱哄哄的时代,用刀和星辰作为那个时期的代表意向,然后在正热闹时突然收场,“街头的野气已淡,文明忽然到来”。有点无奈,也许有点嘲讽,倒真有点一代宗师回头感慨自己的时代一去不回的感觉。

  在徐皓峰的武侠体系里,武侠应该立足于对文化的重视,应该强调中国人的“样”,他们挣扎在于想要挽回礼崩乐坏。这也是一种大众心理吧,老一辈总在抱怨小辈不肖,没个规矩,就连我对着00后们也要仰天叹一下没法交流了。徐浩峰做编剧的《一代宗师》里,“有的人活成了里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宫二的师哥背叛了师父,也就是宫二的父亲,于是宫二拼着性命不要,放弃了爱情,最终为父亲报仇,是她与一个没了样的人的对抗。《师父》里,陈识到天津想要开武馆,“教点真东西”,郑山傲暗中辅助。陈识和徒弟遭到了天津武馆的联合抵制——你是有真功夫的,那我们这些往上数几代都没得过师父真传的人上哪吃饭去?最终陈识当然会输——就连唯一的盟友郑山傲也存了一份为自己谋私的心,整个天津武行也被军界收了,这是他与一个没了样的时代的对抗,个人如何能赢得过整个时代?不过我有一个疑惑,如果武侠片的恐慌是中国人的礼崩乐坏,那么精神内核在这之外的武侠片就不能立足吗?颂扬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的电影算不算武侠片?单纯惩恶扬善的电影算不算武侠片?动作片与武侠片是两种类型吗?《东邪西毒》算不算武侠?《杀破狼》呢?

  这个与礼崩乐坏的对抗是武侠片的立足点,有了价值观就有了灵魂,有了矛盾就有了故事,讲故事不是说事儿,讲究的是抽丝剥茧,遮遮掩掩,说一部分,暗示一部分,观众自己去想象一部分。在《色 戒》这一章,徐浩峰认为床戏本没有必要,二人的关系通过相处时的细节暗示会更有味道,这是张爱玲比李安的高明处。而易先生杀了王佳芝后也不应该后悔,“正因为自己杀了她,所以王佳芝会更爱自己”,给自己找一个足以宽慰的理由才应该是易先生这个特务头子的心理行为。在春去冬来又一春中讲了一个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老和尚目送小和尚被警察带走,乘船离开时用法术让船停留了一会儿,小和尚觉察后回头看老和尚,船又开始缓缓前行了,这个片段讲的是老和尚的不舍,情同父子,面临诀别,可是如果老和尚像普通人一样痛哭流涕就与修行人的身份不符了,也就出戏了。正是因为前面的情节里把老和尚塑造成德道的世外高人,并且没有使用法术的部分,所以在这里安排船在老和尚的目光中停留片刻然后又缓缓前行就很高明——我确实可以让你免于牢狱之灾,可是你必须承担自己犯错的后果,所以我只能目送你离开,哪怕多一秒也好——这是深沉的父爱。人物职业性格化,就是一个人的职业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不仅令人物更立体,逻辑更严谨,也让故事细节更丰富,更加“鲜嫩多汁”。

  对于《卧虎藏龙》的隐藏故事的解读也是给我这个电影菜鸟上了一课,果然高手都是玩“一体两用”的么?李慕白可是武当派宗师,这么高规格的配置偏偏发生了下山寻欢不成还害死了自己和无辜少女的狗血桥段。为了介绍寻欢动机徐浩峰还详细介绍了道家修炼的天元法,地元法和人元法,简单地说天元法等同于变戏法,地元法吃死了好几个皇帝,于是只剩下采阴补阳的人远法了。觉得有趣就去看书吧。

  然后是武打设计,这部分是最外化的表现形式,可也不是越流行越炫酷就越好,武打动作的设计是要符合人物设定的,在《武打设计的思维方法——评<卧虎藏龙>》这一章,李慕白点玉娇龙眉心的动作是道家授徒仪式的“点玄关”,而李慕白使的剑法也不是所谓的西洋剑法,武当系的剑法理论是“普通剑术为刀化剑,实非剑术”,劈砍那是刀干的事情,剑本该只有剑尖是利的,剑身不开封,迎头一刺,一刺必中,没有兜兜转转的虚招,也就是“不争无为”。这样的设计正是符合李慕白武当宗师的身份的。

  最后是审美,在冬去春来又一春里,影片开头出现了孤立在湖心的寺庙的镜头,为影片的美学呈现定了一个基调,也是很经典的一个场景。我们知道寺庙大都是建在山上的,在水边的都少,至于为什么书里也有解释。“在现实中不成立,但在视觉上成立,便是电影了。”

  专业与非专业之间隔着多年的积累和知识储备,总之,强烈推荐。

  《刀与星辰》读后感(七):影评之南帝北丐中神通

  (又臭又长,慎入。看完请吃猪肉)

  崔卫平家看影碟有个好习惯,半道不准换片,也不准打电话、吃零食和聊天。她说是她先生定下的死规矩,但多亏没把睡觉写进去,于是在无数的下午,荧屏上演悲欢离合,崔在沙发上昏然入梦。是的,我也多次像崔那样在看片中睡去,这亦是电影的一大功用。正如年轻人成双结对地坐在电影院里,心思分给爆米花一些,分给对方的身体一些,留给电影的,也就没多少了。这其实说的是烂片。片子看多了,烂片看的自然多。如果发现是部烂片,也不换么?换片子可比离婚容易多了。看电影,说到底是被动地去做一个白日梦。既然有选择,为何不做一个好点的梦呢?佛洛依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韩松落说看电影是向庸常的生活报仇。崔卫平说那是一种不停地去发现的喜悦。周黎明用电影评论时事政治,不仅规避了陷阱,且可直指症结所在。徐皓峰认为,人听故事(看电影)的动机是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有宗教信仰与没有,当然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生活)方式。他的影评,更倾斜于宗教文化。而看毛尖的影评,是看她的文字之美——《罗马假日》夸上天,也是二流片子,大家冲的是赫本。

  看电影为啥和看电视剧不一样?为啥电影是门艺术而电视剧始终和柴米油盐厮守终生?因为电影首先要求观众有种仪式感。仪式与郑重其事(或者煞有介事)紧密相连,影院灯一黑,所有的注意力至少在形式上都被银幕吸引过去了。虽然由于影碟机和电脑的出现,有些削弱(崔家的规矩正是对此的矫正) ,但终强于电视剧的居家感。电影是梦,电视剧是过日子,梦短,日子长。什么东西时间一长就丧失了珍贵。比如爱情,一旦修成正果,结了婚,就宣告死亡。看烂电影犹如遭遇一场糟心的恋爱,但时间短;若去看一部糟心的电视剧,只能退场,离婚了事。所以这世界,谈论爱情的要比谈论过日子的多得多;影评要比电视剧评论多得多。

  要之,这世上有多少部电影,就有多少篇影评。影评只是其中狭义的一种。可以写成随笔、论文,甚至向权威与世俗宣战的檄文,也可以是你的一句牢骚,真他妈的烂!崔卫平的影评可以归到小型论文里去,周黎明常常跳出来,给时事顺手一击,徐皓峰则中国化,充满了对传统文化(武学与禅学)的欣赏、忧虑及反思。天下万物之理皆通,看电影、拍电影、写影评等等,都能归于东方哲学的大海。徐的影评,实质在谈哲学。崔在谈人性。周好像更八卦一些,但他将影评这种比较狭隘的文字体裁“铺得最宽” 。

  崔和周将重点放在了外国片上。相对来说,前者的眼光显得更小众一些,她打的是纵深战。为了写西班牙内战影片,她“一口气看了十几部西班牙电影” ,文章提到了五部,“还故意放下了阿莫多瓦没有涉及” 。除了专业人员,谁能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呢?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找来那些我们忽略或者曾经看不下去的片子,对照着崔的文字去看。我有过类似的经验,就是一部看似沉闷冗长的电影,如果有人提示其精彩与奥妙之处,便豁然开朗,进入观影佳境。她的欧洲,尤其是东欧的影评,对于更习惯好莱坞和港台电影的观众无疑是一种开启。她写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让我们看到一个杰出的导演如何在官方意识形态与电影艺术夹缝间跳舞。我们熟悉这种困境与尴尬,最终故意忘掉。观看影射1956年发生的波兹南事件(其悲惨程度在波兰历史上大概仅次于二战期间的卡廷惨案)的影片《机遇之歌》 ,对电影的理解程度,与读没读相关影评,大有干系。就像前面提到的西班牙内战的片子,崔是通过电影,探讨历史和人性。崔的影评书卷气浓郁,但不僵硬、不酸腐。良好的学养,敏锐的女性视角,使她的影评带着学术味而有烟火、通人情,是能独立于电影之外的面对较高层次读者的论文。

  崔卫平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南帝一灯大师。一灯的一阳指,集全身功力于一指,崔亦是直指人心不及其余,她的文字,形式庄严,裹着慈悲心。而毛尖就如同东邪黄药师了。虽然她的新影评《例外》我还没拿到,不好评论,但从她以往的风格来看,文字亦正亦邪,通脱不羁,武功博杂,正是我喜欢的类型。周黎明则接近北丐洪七公,降龙十八掌至刚至猛,内力浑厚,攻击面广,恰如周的影评。周东拉西扯,说火车、吸烟、、婚礼、城管,说周正龙和乔布斯,说那些著名导演和影星的八卦,与丐帮一样,贴近底层,他的影评像丐帮的打狗棒一样,群众喜闻乐见,同时具备降龙十八掌的专业修养。崔卫平谈《黑天鹅》 ,着重于人性的冲突。一个人饰演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物,这是一重冲突;为了演好角色,演员在生活中故意分裂为另一个人,这又是一重冲突。周黎明谈《黑天鹅》 ,则“铺得更宽” 。他从演技说到我们这个社会为啥多工匠少大师,说到我们一面呼唤大师,一面扼杀大师。这就不仅是电影的事了。崔卫平以为,拍过《黄土地》 、《孩子王》的陈凯歌去拍《无极》 ,属于典型的痰迷心窍。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张艺谋身上。周说“张导正陶醉在形式美中不能自拔,甚至会将此进行到底。”周委婉批评这位他“最欣赏的国内导演之一” ,他的“大场面”害了他,人物被“大场面”物化,丧失了个性。他直言老谋子的一些电影和舞台剧,“相当于拉斯维加斯的驻场演出,以年复一年娱乐一批又一批外地观众为己任” 。这并非单是一个导演或一个别的什么人的痰迷心窍,而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的具体而微。比如我们的大牌作家,总和诺奖较劲,我们的大牌导演拍个片子,毫不掩饰觊觎奥斯卡、戛纳的心思,就连开发个楼盘,也非得整个洋名不可。与三鹿、黑窑工、高铁追尾等诸多事件一样,是全社会的悲剧,你或许能够避开,但你无法视而不见。

  评论老电影《卡桑德拉大桥》时,周说,“个人和国家都喜欢莺歌燕舞的赞歌。不喜欢忧国忧民的警钟” 。他的确在用电影来做时评,但还好这类文章并不多,不多的文章里的时评也不长,毕竟是在说电影嘛。他的影评,有点鲁迅杂文的风范,本来说甲说的好好地,兴致一起,忽然就斜刺里捅了乙一枪。

  崔卫平的影评涉及历史、文学、伦理与人性,周黎明扩展到影人(他的《那些人》一辑简直就是影人的艺术小传)和电影制造业及我国电影创作。徐皓峰则相对集中在传统文化方面。以《逝去的武林》一书而名声鹊起的徐皓峰,有着普通影评人没有的优势,那便是对东方宗教与中国武术的造诣。虽然徐更喜欢古龙,但把他比作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中神通王重阳更恰当一些。徐写过相关道教佛教的小说《道士下山》和《大日坛城》 。古龙小说也偶尔出现道家文化与禅学哲理,但终没有金庸小说里的传统文化和宗教气息浓郁。徐在“影评界”该算后起之秀,比不上中神通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况且王重阳乃道教全真道祖师,这么比喻是由于徐的影评以评论电影里的武学与宗教哲学为主。中国首创的武侠电影“多是自我解构的,呈春梦状态。” 武术成了热兵器的变形,武侠电影只有武,没有侠。这与当下社会的传统文化热相辅相成:只有热,没有文化,更谈不上传承。所以徐讽刺“大多武侠电影是晚会性质” 。作为一个有实际电影拍摄和武术指导经验的影评人,徐提出的技术性问题与指向,无疑具备现实参考价值。但读者感兴趣的却是他对电影里的武侠和宗教的见解。虽然鲁迅有“中国人的根底在道教”的定论,但近年来人们都求仙问卦去了,道教系统文化大众少有深入。有人对《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的情感有过探讨,而徐从道教修炼丹法的角度,解释李的暧昧,颇具新意。徐指出李在影片中说“没有光……”后,并未解释这段专业的道家术语。李安也未在片中给予发挥。按照徐的学养,他完全能够从道家术语“虚室生白” 说起,给读者以更多的启蒙。但在后面谈论电影色彩的文章里,他就不吝笔墨,大段引述了相关唐卡与藏传佛教的文字。这和电影有联系么?让我们先回到前文提及的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最后出现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他拍过象征平等的《白色》 。多数欧洲人祖先和藏人一样,属于游牧民族,所以崇尚白色,视白色为平等的象征。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波兰谚语“有平等的人,也有更平等的人” ,同时也是对他的电影的解释:“我们都想要平等——我想这绝对不是真的,我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真的想平等,而是想要更平等。” 无论乱世还是盛世,人人平等都无法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愿望,后者可以实现,而前者包涵太多,终究春梦了无痕。平均主义或者绝对平均主义,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人平等的社会,是美好、和谐;一个搞平均主义的社会,却是悲剧。

  在西藏历史上,班禅和达赖共同统治的时期很长,而达赖世系的第一地位,却与四世班禅主动让贤有极大关系。白唐卡愿本是彩色唐卡的底稿,后来发展为独立的画种。描绘四世班禅的一副著名的唐卡就是白唐。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直对高投资的电影不感兴趣,就是要避免投资方对自己的干扰,这样拍摄者与投资方就取得了平等,他也获得了电影创作的自由。这和四世班禅放弃在实力上与达赖的比拼,从而获得了在政教上与达赖平等的道理一样。如是,西方和东方,色彩与政治,宗教与电影,放弃与平等就有了有机的联系。徐感喟,“人生在世,总有为自己求得平等的途径,只是看你能不能放弃?” 其实不只是佛教“放下一切” 的宗教哲学,就连写影评书评这样的小事,也要有“放下”心。崔卫平看电影,不也“放下一切”了么?

  这三本影评集的作者,一个电影学院的教授(崔卫平) ,一个社会批评家(周黎明) ,一个作家(徐皓峰) ,把他们串到一起看的最大好处,便是对同一部或同一类型的片子,有了不同的感受。电影大概是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了,提供娱乐的同时,亦提供思考。普通人看电影,不会动太多脑筋,那多累呀,就让影评来帮助。“玩索而有所得” 是影评人的职责,有时难免阐释过度,但那是连导演也无法否定的权利。我们去看电影,做一个多小时的白日梦,要想获得更多意义,那便由影评来帮忙。我觉得现在有些人,很多事情都不清楚,要靠他人来指点。比如前一阵子,大家都在说的“常识” 。一个前缀为普通、普遍、众所周知的定义,居然需要公知去普及,倒有些黑色幽默的意思。这与电影有关,也无关,属于可说可不说,那就不说了。

  《迷人的谎言》 崔卫平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5月

  《你的,大大的坏》 周黎明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4月

  《刀与星辰》 徐皓峰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6月

  《刀与星辰》读后感(八):【小花-悦读】100books-070 《刀与星辰》

  一直很喜欢看影评,最早看洁尘的《黑夜里最黑的花》、《华丽转身》、《暗地妖娆》,每一期的看电影杂志都买,去北京淘DVD,一买一大堆~~淘到喜欢的碟开心一整天。那时候日子好快乐啊。

  看人推荐,买了这本《刀与星辰》,先看名字就喜欢上了,又凌厉又永恒飘渺啊,多赞~

  嗯,结果是,内容也相当凌厉,相当飘渺,看的我很痛苦。我段数不够啊大师,人家只想看欢欢喜喜的影评而已~~不想看赤裸裸的揭露啊。

  印象最深的是《卧虎藏龙》:这在我单纯的脑袋里,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很文艺很优美很小资的武侠爱情电影,玉娇龙与小虎的相依为命,相信相知;李慕白和侠女的温厚敬重,不点破的感情。很感人。。。

  在大师的眼中,故事是那样的:

  李慕白修炼不成,下山寻欢,本想与老相好女侠暧昧一下,不料杀出个年轻美眉玉娇龙,一下子吸引了他,于是又是拜师又是教导。不想被老狐狸暗算。玉娇龙本来豪情壮志闯荡江湖,但是至此看清了江湖的险恶和虚伪,绝望中自杀。。。

  oh。看了大师的影评,我的节操啊,碎了一地啊一地。。。

  徐晧峰说李安为了让周润发演出那种暧昧,不惜一个镜头拍五六十次,直到小马哥的神采完全消磨为止。

  据说李安是gay。

  嗯,另一篇金导演的《春夏秋冬》的解释,十分精彩。。

  其他的,我实在看不下去。。。

  《刀与星辰》读后感(九):学写影评,我买了这两本书

  关于写影评,有人推荐了两本书,《如何写影评》和《刀与星辰》。读后感觉受益颇多。

  《如何写影评》和《刀与星辰》,前者从题目可知是本工具书,理论篇。后者是徐浩峰的影评集,实战篇。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如何写影评》介绍了电影术语、主题等关于电影的专业但比较基础的知识,重点在电影写作的分类、风格、结构、方法等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地做了大量介绍。

  对处于电影小白阶段的我来说,这些专业的知识不啻于为我打开一扇如何看电影、如何读影评,并且能够尝试写影评的小窗。曾经,一些专业的影评,我看了如坠云里雾里。只因为,我不懂。

  原以为,看电影就是看故事。就像原以为读小说是读故事一样。曾经一度决心不看小说了,认为它只不过是个故事,远没有史哲类的引人思考。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和武断的。小说不仅仅是在讲故事,一部电影,也不仅仅是在演故事。

  在《如何写影评》中,作者运用大量电影佳片来说明,除了讲故事,电影还包括如音乐、光影、角度等等各个专业领域。这些作为范例出现的电影,大部分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即使那些名字熟悉的电影,作者点中的议题也很生疏。

  《如何写影评》对我来说,就像是饿了许多天的人,突然面对满满一桌美味佳肴一样,必须按耐住急切的饥饿感,从慢慢地一口口稀粥开始,来缓解空空如也的肠胃对食物的渴望。以免消化不良。

  《刀与星辰》的作者徐浩峰,没说的,不能再专业的专业人士(不了解的自行百度)。他的影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能用《如何写影评》来生搬硬套。但读完《如何写影评》,即使还不能熟练地写,起码能够不再晦涩地读。

  由于徐浩峰对于武术、武侠的专业了解和独特见解,《刀与星辰》中有很多对武侠电影或者电影中的武术部分进行的评论,如《赤壁》、《刺秦》、《无极》、《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龙》等等,他关于武术的历史、武打场面在电影中运用的发展及武术和中国文化等等的分析,读之大开眼界。

  但又不限于此。对《卧虎藏龙》的分析,本书中就有两篇影评,徐浩峰从武打设计和隐显技巧这两个不同的题目去分析。前者得出“好的动作设计不应只是动作,还应有动作后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古装武打”的结论。后者则说明,“中国古人总是明一套暗一套,活活泼泼,并不特别压抑。生活状态是隐显并存,艺术也是隐显并存。”

  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部影片,这是《如何写影评》的作者认为的影评作者必备技能之一。

  不得不说,大量电影由小说改编而来。徐浩峰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如对《色•戒》的改编,作者就认为,李安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不如张爱玲的原著高级。比如对情爱的描写,张爱玲虚写,李安就太写实。对于买戒指一节和影片结尾的分析,也解开了我许久以来的疑问,王佳芝是否是物质的和对易先生的人性分析。“我们看电影的乐趣,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推测人物的内心,而不是让人物像罪犯一样地向我们交代清楚。”李安把什么都说清楚了,所以不高级了。

  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导演意志的体现。《如何写影评》中说明,影评类别的划分,有一类是从导演这个角度去写,分析其在不同影片中个人性格艺术的体现。但又说明,要注意导演也许会受制片公司的制约。徐浩峰在《刀与星辰》中分析了一个导演,徐克。也许在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公司对导演的影响不如好莱坞明显。通过徐浩峰的梳理,我们得以看出徐克电影的发展脉络或者他的电影性格。

  读完对徐导演的分析,我发现,从导演角度写影评,有个前提,首先该导演的影片要差不多都看过,不然,怎么写。当然,大量看电影是写一切影评的基础。

  有了这两本书,并不就能马上写出好的影评,但在一定程度上教会我如何去看电影。希望你也可以。

  《刀与星辰》读后感(十):执笔望星辰

  首先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有点复古,弥漫着古书卷的气息,虽说有点以貌取人,但这却是内心的真实感受。也许封皮的好坏与内容的好坏并无决定关系,但使人产生一种美感总是好的。初识此书是因为刷微博出来的一句话;“别急着学什么,别急着当个能人,青春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选择做个挣不到钱的人,选择过狼狈一些的生活...总有人来相依为命,总有急中生智的一天。”恰巧符合刚毕业进入社会心里的迷茫,读来内心多了几许安慰。就是这么一个偶然,我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姑且算是缘分!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是激动、淡定,无味的。刚开始读起来感觉就像突然碰到知音说出了许多你想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的话,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随着内容的慢慢深入,不再激动上头,而是稳了下来;到最后几篇文章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因为不知所云。许是知识储备太少,毕竟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体系,只是看了几部电影能有所悟而已。

  其次,这本书给许多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各种类型电影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武侠片的弊端。

  第一,英雄的塑造过于简单,没有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大多数简单粗暴,起点太低多是泼皮无赖之辈,终点也不高。各路英雄多鄙俗、幼稚、没文化,以民族大义藏拙,以对外宣战给观众以廉价兴奋。他们没有明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生死观,只靠逼急了,拼了,应付一切。抗日神剧尤是如此,为了宣泄近代民族的耻辱感报复日本人,编出了各种不符合故事原则的情节,开发出了各种杀人神技。如此做派,看似是在宣扬民族主义,实则是赤裸裸的耍流氓。真正有意义的作品是让人反思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而不是贪图所谓的报复快感,看起来好像挺有逼格,实则是low的很,廉价的很。这样的作品简直就是愚弄观众的智商与品位,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笑话。同时也透露着一个问题,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导演们对观众的心态是嫖客心态,在消费上占有它,在心理上鄙夷它。

  第二,杰出电影作品,在技法上是合乎传统的,而在价值观上却是反传统的。也就是场景,镜头这些层面的东西是要符合逻辑的,而在思想层面上却是要别出心裁的,要传达一种与现实不同的价值观。同时电影是观看的艺术不是解释的艺术,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影片中人物的行为来揣测人物的性格与情绪,而不是要他们解释出来,说给我们听,否则就如同审问犯人般无趣了。仔细去看,很多电影在结局的设置上总是要画蛇添足,多加上一个特别清楚明了的情节,以此来显示主题明确。其实,这多是败笔。比如近期惊悚电影《魔宫魅影》,结局若改成:当所有谜底揭开后,所有人却再次离奇自燃,那就有意思多了。就像是美国系列电影死神来了,看似一切有了答案,实则是另一种困惑的开始,也符合哲学思想中的矛盾,生活的哲学就是稀里糊涂就过了,哪能分的那么清楚。

  第三,就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句子。生活与故事是不同的,生活中厌恶一个人保持厌恶感便够了,而在故事中厌恶一个人,便要增加他的传奇性。(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电影的戏剧性)自知宿命的人,是有力的悲剧人物。(如此方能显示人世的诸多无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诸葛亮)我们被轻易感动,说明了我们在生活中守住底线的难度。(一时的恻隐之心很容易令我们失去原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