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色巨塔(第二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白色巨塔(第二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0: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色巨塔(第二部)》经典读后感10篇

  《白色巨塔(第二部)》是一本由山崎丰子著作,人民(东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色巨塔(第二部)》读后感(一):学术要如何独善其身

  我正在学术道路挣扎时候,读到了这本书。

  虽然知道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但是我想说的是,象牙塔里面的许多东西,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合集看的很慢,恰好期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作为圈内的菜鸟和新人,第一次以非学生身份与同行交流。才发现这个圈子并不完全是学术,更多的是social network。

  财前君无疑是这个圈子里面的识时务者,根正苗红、有钱、有专业实力、有政治手腕。为了这些身外之物,也是拼尽所有。最后终于还是离开了这个舞台

  里见君则代表了一类默默无闻理想主义者,为真理奋斗,置身滚滚红尘之外,默默耕耘。但是好在天道酬勤,他也基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至少已经是副教授勤奋认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总是公平的。

  而让人唏嘘的是像柳原这样的青年学子,在夹缝中求生存,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生活打败。

  人非圣贤,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顺带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就已经感觉到这条道路的艰难,希望若干年后还能不忘初心。

  这场长跑,终归是要让自己活下去,再来谈理想

  2015,要注意身体,潜心研究,读书思考

  《白色巨塔(第二部)》读后感(二):安世不需要的是英雄,而绝非正义。

  两个月前,对这本书近乎一无所知,听到《白色巨塔》这个名字还会莫名联想到《海角七号》。直到昨天去省图借了这本书。

  《白色巨塔》的意义,早就完全超越书本身的架构和语言人们所有的焦点,都聚于整个社会的公正和欲念上。

  人都有为保全自己奋力一搏的本能,对于财前五郎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我只是不齿,却并没有上升到认为他罪不容诛的地步。换做别人,或许挣扎的也未必比他弱。可我分明感受到的是一股寒冷和恨。

  我在寒冷,事前和事后,财前的态度。从开始到最后,他一直都知道责任完全在于自己。也许愧疚辗转过,遗憾的是,那最多是一时的情绪。情绪这种东西,只要给足时间,总会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出现过。而烙印,影响教训诸如此类可以称得上痕迹,能让财前反省的东西,却没有留在他的身上。偶然必定孕育于必然。如此的严重的误诊问题发生,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这是长期以来财前散漫冷漠的恶果。可悲的是,最终他也不以为然这场命案,更不要提成为一尊警钟。

  恨的是这场宣判。道德是训诫,法律是鞭子。能止于训诫,就不要抽动鞭子。我也一直赞同,判案遵循的顺序是:法理情。可是这一场宣判,违背了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法是理和情的保障升华,试问一场判决跟人民的理背道而驰南辕北辙,深深伤害了广大普通百姓感情,究竟正确在哪里?    

  好在,越是寒冬,越能感受到温情。里见先生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为,我至少叫了三声好。我也越来越相信,身处其中,我一定会站到里见先生一边,不会选择柳原的保全。我想,不论今后的生活打磨我的外表到了多么圆,道义,亲情爱情,这些对我来讲称为原则事情,我会至死不渝坚持。这让我自己欣慰

  书最后的封面有一段话:“白色巨塔,就是欲望的巨塔,在生命的轮盘中,一切以欲望为赌注而孤注一掷的人,都不会成为赢家。”并不完全认同。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因为结果未知。任何遵循内心意愿生活的方式,都是服从了自己的欲念。每个人都最好心想事成,但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伤害别人生命的基础上。

  正义本不该等同于艰难险阻,但是现如今有许多人为了正义,付出了本不该付出的代价。他们成为了英雄,成了受人膜拜,罕见而可望不可即的偶像。这是伤害,更是悲哀

  若不能改变,便只求无悔罢。

  安世,本不该需要英雄。

  《白色巨塔(第二部)》读后感(三):从哪里开始错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本是很近代写的,源自于里面的场景太过于适合发生在现在的任何一个单位大学或者是其它组织机构

  直到看到柏林墙那段才觉得奇怪,不是89年就塌了么,怎么书中还矗立在东西德之间,后来一翻看尾页边边的作者简介,这才知道63年这个故事就开始有了,一写写了四年。

  1963-2011,如果只看这本书,这个社会似乎从来没有随着时间向前行走过。虽然各种科技产品通货膨胀以超越人们所能想象的速度出现消失以及高涨。但一群人困在一个地域范围中做的各种困兽之斗以及所用的手段心思,甚至回溯到红楼梦时期都可以说没有变化

  人性的进化,果然很慢。慢到时间如果以此作为刻度,几乎未曾流淌。

  几乎不能停地看完了上下两部。看完之后,中心的两个人物财前和里见,和薛宝钗与林黛玉一样,成为了对立的两种形象,一个野心勃勃,用足心思和手段。一个简单直接,一板一眼,不在乎周围应该有的气氛。书中以财前的葬礼作为一种无奈而又讽刺的结局,多少有点因果报应的味道,更觉得里见始终做了对的事。

  可是财前呢?全部都错了么?追求医术错了么?争取更好的位置和权利错了么?用尽周围可以使用的力量错了么?他,从哪里开始做错的呢?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事情,会需要注意到讲话的方式,哪些可以说哪些不能说,以至于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到因为一两句而费劲心思的情节竟然感到毛骨悚然。长大后褪去天真也就慢慢能够理解大人世界里,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财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一个甚至无法亲自奉养母亲的穷小子,顺着一级级的阶梯逐渐上爬,不惜牺牲自己的婚姻并成为他人的棋子,以换取有一天得到权利的自由。他触目所及的都是权利的应用,所以他的目标自然是沿着巨塔攀爬而上。白色巨塔以外的世界,甚至未曾设想过那是否是一个世界。

  所以他在遭到自己导师的情感实际背叛之后,来不及感受心痛就立刻组织起了反击,太长时间的卑躬屈膝,察言观色,努力生存教会了他敌友只在一线之间。在周围人的帮助谋划下,以及自己能力所及的运作下,终于从生存,缓慢攀爬到生活的局面。

  这个就像打游戏,一关之后,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还没来得及放松,屏幕前已经是另一个界面等着你过关,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通关。一个已经在巨塔里活下来的人,势必有着无穷的欲望,希望可以看得更高,不再成为棋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转而说一下所谓的投票竞选制度。投票制度,只是一个制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什么东西,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会斟酌,如何通过规则合理合规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美国每一次大选,都有许多的竞选团队出现,如果无欲无为,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获得角逐胜利资格是不可能的。

  财前和里见,只是追求的东西不同而已。里见追逐真相与学识,他也希望成为一名好的内科教授,他的性格刚好也属于一板一眼指鹿是鹿的好秉性,自然对那些为了争夺不同的位置所展开的激烈斗争无法苟同。但财前的面前没有选择,如果输掉了一开始的外科主任之争,对他来说,境遇也就是完全改变了,他需要这样的机会去实现自己,树立对自己的信心。他依赖了所可以依赖的资源,在再后面的另一场竞选中也竭尽全力地争取胜利,说真的,无可厚非

  所以财前错在哪里了呢,他拥有的医术也确实救治了许多人。可是一起官司就可以要他的命。好在一直有一个里见站在那边做对照。财前的错,在于一念之间,那一念之间,他把自己看成了掌握一切的神,癌症,是他说有才能有的,如果他说没有,那就是非常确定的没有了。这一刻,他的想法超越了一切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就在那个点上,他忘记了医生的原点和责任,在于实事求是竭尽所能地为病人医治,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财前当时刚刚打赢了一场战,紧接着又赢来扬名国际的机会,太多的开心得意堆积在一起,盲了他的眼。于是一步错,步步错,面对可能失去一切的恐慌,动用了他羽翼之下的人来做伪证,错误加上错误只会是更加的错误。医生的一念之间,毁灭的不止是一条人命,而是一个家庭。他的面子和里子和位置,跟一个家的生活相比,渺小如沙砾,质轻如鸿毛。

  所以错在了原点,如果财前在春风得意之时仍然记得医生责任,即使只是秉承着过去的惯性说一句对病人做检查的话,后来也不至于如此凄凉。所以弥补错误,不如就在原点上让它不要发生。

  不要忘记自己做事情的初衷,就不会迷失在茫茫人海和各种巨塔中,找不到方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