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遥远的桥》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遥远的桥》的影评10篇

2022-05-16 12:46: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遥远的桥》的影评10篇

  《遥远的桥》是一部由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詹姆斯·肯恩 / 迈克尔·凯恩 / 肖恩·康纳利主演的一部动作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遥远的桥》影评(一):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之后的惨败

  周末闲来无事,本想去看新上演的《雷神》,因为天气阴冷,没有去成,在家看电视,轮转频道,到电影台的时候,正好《遥远的桥》刚刚开始,便顺势看了下来。不过片子好长,175分钟,完了时间已经是凌晨1:30.不过对于这部片子来说,花去这些时间是足值的。

  导演是拍出过《甘地传》、《卓别林》等一系列优秀佳作的理查德·阿滕伯勒 ,而且拍摄《遥远的桥》时是1977年,正是他的创作的巅峰期。而且,作为他个人的第三部片子,在《遥远的桥》里他居然能当时9大明星囊括在一起,拍出了整个1970年代最为昂贵的一部大制作。说到演员,老葫影帝劳伦斯.奥利弗在片中饰演了一位戏分不太重要的荷兰老医生。詹姆斯.酪恩演了一个101空降师的上士,罗伯特·雷德福出会演82空降师的上尉,另外的几个明星也分别担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英国第一空降师长,最后大败而归。麦克尔·凯恩演第30兵团装甲团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兰旅旅长,最初反对“市场花园”计划,第二批次跳伞部下遭到德军屠杀!安东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师的指挥夺桥的中校,坚守待援失败最后光荣被俘! 以上这些无一例外全是鼎鼎大名的演员,在当时每一个都是重量级,即使现在,作为配角出现的他们,贡献的仍然是闪亮的戏份。

  说到故事,《遥远的桥》中展现的是发生在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之间的由盟军发起的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也是一次惨败的行动,盟军损失惨重。在此次作战行动中,德军仅伤亡3300人,而盟军则损失1.7万多人。其中,美第82空降师伤亡3400人,第101空降师伤亡3800人。而突击在最前方、负责夺取阿纳姆大桥的英国第1空降师和波兰伞兵旅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况下,损失更加惨重。波兰伞兵旅1000名空降人员中伤亡近700名。第1空降师伤亡与被俘人员近7000人,只有不到2000人从德军坦克的包围下突围成功。此战结束后,美军第101师、第82师和英军第1空降师在二战中都再未进行过空降作战。

  作为战争的背景,发生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而且给予了德军以重大打击,不久后的7月25日,巴顿率领的盟军第3集团军便率先冲出诺曼底地区,开始了在法兰西平原上对德军的大追击,盟军上下逐渐开始弥漫乐观的情绪。盟军将士上下认为在1944年即可结束整个欧洲战场上的战争,好赶在圣诞节之前回家团聚。在此情况下,来自英军的蒙哥马利元帅为了使得自己的战功不逊于巴顿将军,于是一改自己向来的谨慎,提出大胆的战略,打算从欧战战场的北面迂回齐格菲防线,直取处于德国心脏地带的鲁尔地区。而为了配合这一策略,蒙哥马利元帅在没有彻底搞清德军布防情况之下,就提出了一个叫“市场花园计划”的军事行动。行动计划内容是,使用3空降师(美军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和1空降旅(波兰伞兵旅),在荷兰的埃因霍温至阿纳姆63公里的窄地带空降,夺取阿纳姆下莱茵河大桥以南的所有桥梁,在德国北部平原开辟一条狭窄的走廊(代号为"市场")。与此同时,英国将领霍罗克斯的第30军发动地面进攻,通过被伞兵夺取的桥梁,跃进至莱茵河北岸,夺占进军德国的桥头堡(代号为"花园")。这样,盟军不仅可将荷兰一分为二,消灭从荷兰西部轰击伦敦的德国最新武器V-2导弹基地,还可以越过莱茵河,绕过德国苦心经营的齐格菲防线,打开进军德国的大门,并可向南直取德国的主要经济基地鲁尔,或向东横扫德国北部平原,进而攻占NC老巢柏林。

  诺曼底登陆战之役后,盟军的空降部队重编成盟军第1空降军团,下辖三个美军空降师、两个英军空降师,以及一个波兰军的独立伞兵旅,希望所有参与欧洲战场的空降部队能在统一的指挥下作战。参与“市场行动”的部队为盟军第1空降军团五个师当中的三个,分别是泰勒少将的美军第101空降师,预定降落在英军第30军的北方,负责占领索昂(Son)地区恩荷芬(Eindhoven)西北方的桥梁以及费赫尔(Veghel)桥,而101空降师和第30军之间的距离也是三个空降师当中最近的。距离次远的是由加文准将的美军第82空降师,他们在英军第30军的东北方着陆,攻击赫拉佛(Grave)以及奈美根大桥。厄克特少将的英军第1空降师以及波兰独立伞兵旅则降落在离第30军最远的北边,同时也是第30军行进的终点站——安恒。英军第1空降师必须占领位于安恒的公路桥梁以及乌斯特毕克(Oosterbeek)的铁路桥梁。

  1944年9月17日,美、英空军几乎动用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包括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同时在三地成功地空降了3.5万余人、568门火炮,1927辆军车、5230吨物资,发动了这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行动。

  但是在德国这一方,由于情报失误,蒙哥马利根本不知道,在盟军预定着陆的地区,德军已经部署了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和空降第1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而缺少重型装备的盟军空降兵则在德国装甲兵头上空降,而且美军进行的是高度跳伞,平均跳伞高度在366~457米,比二战中标准跳伞高度244米要高得多,跳伞地区有德军的高射炮不断射击,很多人还没有降到地面就被德军打死了。尤其糟糕的是,盟军发起空中突击不过两小时后,德军第1伞兵军团司令司徒登便从一架打下的滑翔机中取得了一份盟军的作战命令。他立刻携带这份命令到B集团军总部去见总司令莫德尔,策划德军的反攻。莫德尔选择了安恒作为党卫军装甲部队一部的整训地区,他们极力阻止盟军空降部队和战车部队的会师。

  作战经过是这样的:在上述9月17日的空降之后。18日,1360架运输机和1203架滑翔机空运各师的后续梯队。美国第101空降师在费赫尔地区空降, 当日夺取附近南威廉斯运河大桥并攻占宗镇, 18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日终前攻占艾恩德霍芬。美国第82空降师在赫拉弗地区空降,当日夺取马斯河和马斯河-瓦尔河运河大桥,19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20日日终前夺取奈梅亨附近的瓦尔河大桥。英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地区空降,遭德军装甲兵和步兵猛烈反击, 未能夺取下莱茵河大桥, 被迫转入防御。该师后续梯队及21日在下莱茵河南岸空降的波兰伞兵第1旅,遭德军大量杀伤。25日夜,该师向下莱茵河南岸撤退;次日拂晓,未渡河的6000余人被俘。

  由于事前的情报不足,加上战争中指挥的不当,加之以地面部队进展的缓慢,而且战役一开始,加拿大第1集团军对安特卫普西北部的进攻进展缓慢,加拿大军队直至9月末才进到斯海尔德河口,而那时候整个行动已经宣告失败告终。加之以英第30军进展缓慢,且一路不断受到德军的打击,“市场花园行动”计划遂告之失败。给予了至诺曼底登陆带来的兴奋与自傲以重大打击,使得盟军认识到德军还没有像盟军自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当然战争的结局也与一些偶然因素有关,比如在战争争夺激烈的安恒地区,盟军受到了来自德军的“西线消防队”精锐的武装党卫军第9“霍亨斯道芬”装甲师 9thSSPanzerDivision'Hohenstaufen'和武装党卫军第10“弗伦茨贝格”装甲师10th SS-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 的顽强阻击,盟军原以为作为战争前线之后的安恒等地,德军守备没那么多。但巧合的是,至诺曼底一役之后,德军参战的第9“霍亨斯道芬”装甲师因为战事辛苦,一直没有得到休整,等到7-9月间,终于抽出时间,被德军指挥部撤到了安恒地区进行休整。同时将其现有武器(主要是两个营装备的榴弹炮和卡车等装备)转交给继续留在安恒的武装党卫军第10“弗伦茨贝格”装甲师使用。而就在“霍亨斯道芬”装甲师打算转至德国本土进一步休整并补充时,盟军的空降兵就从天而降了。于是“霍亨斯道芬”装甲师余部就地参战,与“弗伦茨贝格”装甲师联合向盟军发起了联合进攻,成为了德军制胜的关键之一。从开始到最后,德军的编制一直属于残缺状态但战斗力依然凶悍,盟国声势浩大,却无奈撞在了枪口上,于是最后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作为一部战争片,《遥远的桥》可谓气势宏大,战争的视野辽阔,无论是整体性的布局,还是战场上的战事细节,都无一不抱,这也使得片子显得有些主次不分,但总体而言,还是瑕不掩瑜。

  “市场花园”行动是有英国将军蒙哥马利提出来的,整个行动的统一指挥也由英国人负责,而且英军第30军也是“花园”部分的主力,空降师中英军82空降师也伤亡惨重。最后这部片子的导演也是英国人,将英国人在战场上的失败与伤痛展现出来,也重精神非常难得。何况,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二战的片子,基本上还是在刻画盟军是如何如何胜利的,二人有关盟军失败的战事仍然屈指可数。

  《遥远的桥》影评(二):理想战争片

  这部电影就是理想中的战争片。有宏大的真实战役背景,有比任何编剧编写都精彩的战役进程,有全景展示交战双方的全面视角,有精细考证的道具装备,等等……和虎虎虎一样。现在到以后恐怕都不能再见到这样全景展现某次战役的影片了,以后出现的最多是类似于珍珠港那种从小人物投射大战役那种影片。片中将很少出现指挥战役的高级将领。其实我倒是很欣赏那种将领+开会那种模式,毕竟战斗场面这种东西还是属于外表的,一次战役究竟怎么进行,指挥官之间那种智慧和意志的较量更加吸引人。遥远的桥中还是比较全面的塑造了美国,德国,英国以及波兰参战的这些中高级指挥官,而且几乎都是真实人物。唯一虚构的一位101空降师的上校,惊喜的发现竟然是Jack Geller。很多人批评这部影片情节比较散乱,主线不突出。其实这也是为了全景展现战役无法避免的。本身市场花园行动就是一次纷乱复杂的作战行动,涉及到三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行动,空降部队需要地面部队层层推进来进行增援。影片已经通过霍洛科斯,布朗宁等诸多将领竭力向观众阐述这次战役究竟如何进行。不过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恐怕这仍然是不足的。但如果像兄弟连第四,五集那种形式,那样对整个战役更加会不甚明了。

  总之,这样的电影就像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和虎虎虎一样,只能通过回味去体会她的经典。

  《遥远的桥》影评(三):说点真实的事

  关于这场战役——

  蒙哥马利元帅说:它取得了90%的成功。

  但每一场战役,只有两种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为了在1944年底前结束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因连续胜利而踌躇满志的盟军决策层,动用了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机及轰炸机,发起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空降部队和地面装甲部队的联合攻势,将3.5万空降兵投放到了德军阵地后方,去攻占那座横跨莱茵河的阿拉姆大桥……

  这就是代号“市场花园行动”的阿拉姆战役。它是“二战”中最大胆而又最具有想象力的作战行动,却也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蒙受的唯一一次重大失败。盟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人数高达诺曼底登陆的两倍。仅英国第一空降师10000名士兵当中,就有1400人阵亡,6000人被俘,只有2300人突围成功……

  本片虽然是根据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但其历史脉络却还原得很真实,哪怕一些好玩的细节也是确有其事的,如:

  索恩渡口桥被德军炸毁,由此让市场花园行动的进度推后了36个小时;

  荷兰地下组织曾在9月4日警告伦敦方面“在阿拉姆驻有德军坦克部队”,但这个信息被指挥部置若罔闻地搁置了;

  负责指挥整个行动的布朗宁中将(英国)的情报处长厄尔特少校曾经拿着皇家空军拍摄的侦察照片,认真警告行动指挥部,他在上面发现了德军的坦克部队,但他的警告被严重地忽视了;

  英第一空降师师长厄尔特少将才一落地就因通讯问题中断了与其他部队、总部的任何联系,更糟的是他和几名指挥官为躲避德军的搜捕,不得不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躲藏了39个小时;

  麦凯上尉在弹药耗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向前来提议放弃抵抗的德军谈判人员调侃”你们可以投降,但我们不打算接受“;

  格洛弗中尉在阿拉姆跳伞时还带着他心爱的宠物鸡,它的名字叫”默特尔“,后来它在战场上死了,主人为它举行了一个正式的葬礼;

  在市场花园行动开始后的48小时里,德陆军元帅莫德尔就收到了下属缴获的整个行动方案,但他坚持认为这是英国人的诡计;

  在阿拉姆大桥,迪格比少校撑着一把雨伞,风度翩翩地带领士兵向德军阵地冲锋,这被后来的一些史学人士称为是”古怪的进攻“……

  《遥远的桥》影评(四):战争里面希望我们是兄弟,而不是官和兵

  作为战争的指挥官,任何一个指挥都会直接牵连到手底下兄弟们的性命。兄弟们不怕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怕的是死后某些人居然喝着茶,一脸轻松地说,他们感觉很自豪和高兴,不知道为什么高兴?! 战争是冷酷的,而主导战争的是处在指挥顶层的那几个人,所以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判断牵连着会死多少人,这些人会死在什么地方,这些人死的状态,这些人死的意义。

  每一个战士都渴望胜利,渴望生存,渴望浴血荣光,但就是很少想到自己会在哪一场战斗中死亡,这是随机的,你永远无法预料什么时候死神会向你挥舞镰刀,收割你的生命。但我们都不想死的憋屈,就像荷兰空降兵,在跳下飞机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激烈的战斗,可没想到,一瞬间,成了别人的活靶子,脚没落地就被射杀掉。这样的死法是每个战士最恐惧的死法。

  《遥远的桥》影评(五):只剩吐槽

  看后只剩吐槽:就这电影还好意思称之为经典作 剧情真心不亚于国产抗战神剧。 足智多谋的莫德尔元帅在里面居然被描绘成了一个二逼战斗机。 英军什么不用说了,众所周知的战5渣(详情参见东南亚战场),在里面打了鸡血似的冲啊杀啊,还非装的那绅士样,尼玛还能再矫情点?盟军装备都还好,可德军的装备呢?70年代的片子按理说可以还是可以搞到一些真家伙的吧?除开一辆251半履带车看着像那么回事,看着那个“虎”式德军(T-55改的)坦克我就湿了,偏偏电影从头至尾还只有这一辆,此片居然还号称2000多万刀的投入,70年代啊,总抵得上现在2亿刀吧?弄个这玩意忽悠人,对的起广大军迷吗?

  《遥远的桥》影评(六):战争的荒谬与反英雄主义

  有一个镜头我笑喷了,就是其中一个带着红色贝雷帽的士兵跑去抢友军空投的物资,当他在战友的加油声中终于扛起那“一大筒物资”跑向己方阵地时,被狙击手击倒。散开的“一大筒物资”洒在尸体旁边,竟然是一大堆的红色贝雷帽,正是与阵亡士兵头上那顶一个款式的,而士兵的帽子其实还是崭新的……

  我想这个镜头应该是阐释了影片的主旨,那就是战争的荒谬性,不是拯救大兵瑞恩中诺曼底登陆的波澜壮阔,不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主义,就如同奥利弗斯通在《野战排》中表现的美军自相残杀一样的主旨,战争本身就是荒谬的。

  蒙哥马利是二战元勋,以前了解此人时,史料或者说我所接触的浅薄史料中大都夸夸奇谈其与巴顿将军并肩的赫赫战功与威名,抑或是与隆美尔的龙争虎斗,等等。很少有提及这一蒙氏一手策划的,巨大的失败战例,市场花园行动,那一场牺牲了数以万计年轻生命的,类似一种送羊入虎口的悲剧战例。

  影片开始,就有吉恩哈克曼饰演的军官对这一提议提出质疑,也有情报官的劝阻,但是市场花园情动的执行人勃朗宁(影片音译)将军却在明明看到德军装甲师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执行命令,并且还称这些不过是废坦克——负责行动的将军如此无知糊涂,把任务交给他的蒙哥马利大元帅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及至此后的种种,迈克尔凯恩的30军行如爬蚁,步履维艰,肖恩康纳利的军队通讯设备刚降落就损坏,詹姆斯凯恩的军队则对德军布防炸桥、毫无所知,以及霍普金斯同志在出发时候还想着要带高尔夫球杆,他怎么会想到自己只能在战俘营里挖洞挥杆了——当然,还有更夸张的表现,比如渡河那段,出发时间一改再改,负责指挥的CAPTAIN只能自嘲~终于拿到船后却发现还要现组装,还有部队大堵车空投物资补给全补给德军等等等等,整个盟军的指挥、部署、协调,从上级到下属,从将军到士兵,几乎都是一塌糊涂。当然,德军在这里也表现得一样荒谬,一个英勇的士兵明明在盟军坠落战机中拿到了盟军作战图,陆军大元帅却自作聪明地坚称“这个是假的,是他们用来骗我”,部下一直劝他炸桥直接粉碎盟军的行动计划,丫儿的却坚称要留着反攻用——恶搞的地方实在够多,或许在导演看来历史本身就是恶搞的。

  影片的种种情节无不透露着荒诞的色彩,对比强烈的是这确是一次历史事实,蒙哥马利的运筹帷幄,盟军将士视死如归深入敌后的气势,孤军奋战英勇的作战作风、以少敌多十面埋伏之下的顽强等种种惨烈中渗透着英雄主义,可歌可泣的地方一定很多。但是导演的着力点确主要放在了表现战争的荒谬性一面,比起雷德利斯科特《黑鹰坠落》的写实性英雄主义,比起斯皮克伯格人道主义解读战争,比起中国三大战役的歌功颂德吹捧无尽,的确是战争片中少有的角度,但是由于涉及人物众多,地理位置过多,没有核心人物缠绕,故事全靠场面和对白撑起来,比起个性鲜明的人物,简单的场景以及张力十足的《野战排》,缺少一些直抵人心的杀伤力。或者这也是其最终没有能成为战争片中的经典一个重要原因,但仍不失为一部佳片。

  《遥远的桥》影评(七):《遥远的桥》:盟军最大失败案例,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

  《遥远的桥》:盟军最大失败案例,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

  笑独行解题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夺桥遗恨、英雄冢、铁甲铜连、鹰掠战士,美国、英国,1977)

  二战战争电影永恒经典大片。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根据爱尔兰作家同名非小说作品改编。全景式演绎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号称“市场-花园行动”的阿纳姆(Arnhem)空降战役的全过程,突出表现盟军空降兵的困窘遭遇和悲惨命运:英军第一空降师被包围、得不到补给和增援,八成将士有去无回,波兰军第一空降旅在空降中和渡河时成为活靶子……结果为盟军在付出两倍于德军的伤亡代价后下令空降部队撤退。盟军最大的一个失败案例。“一座太远的桥”,异想天开与急切冒进的沉重代价,证明所谓德军已丧失战斗意志的说法纯属谬论。宏大壮阔,真实丰富,鞭辟入里,淋漓尽致。德克•博加德(Dirk Bogarde)、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爱德华•福克斯(Edward Fox)、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等主演,全明星阵容。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等四项大奖。

  【笑独行按:史载“市场-花园(Market-Garden)行动”发生于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系由英军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元帅提出并主导,企图借由一步到位的空降部队(市场)与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花园)的协同作战,夺取荷兰境内主要航道桥梁,绕过德国“西部壁垒”齐格菲防线(Siegfried)跨越莱茵河,直插德国腹地,速战速决,在圣诞节前结束欧洲战争。事后,蒙哥马利元帅认为该行动成功了九成。Arnhem或译安亨。该影片为公认的二战战争电影扛鼎之作。其间负责夺取阿纳姆桥的英军第一空降师上校拒不投降、坚持战至无力抵抗,终为守桥德军装甲部队所俘的情节颇感人,而由谢尔(Maximilian Schell)扮演的德军上将的风度和气度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该影片有片长不一的两个版本,即175分钟的国际版和158分钟的芬兰版。在下所见为带国语配音、有两条中文字幕的D9影碟,片长为175分钟。IMDb该影片评分为7.3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遥远的桥》影评(八):`

  空降兵好像水母

  士兵从住在荷兰的孩子处得知路上有坦克埋伏 但主帅不想让计划有任何影响 于是掩下情报 但正是这个埋伏让盟军坦克和士兵伤亡惨重 幸亏有空军投弹炸掉埋伏才能胜利

  由于通讯设备原来只在干旱的沙漠中使用过 从没有在潮湿的环境里接受过检验 所以它们在荷兰全部失灵 飞机投下补给物资时大多投到德军占领区域 英军第1空降师只能干瞪眼

  夺桥的最佳方法是夺取两端 我需要有人带领士兵划船过河 他要够顽强、够经验、还要够笨 船那面有消息吗? 我们确知它们会浮 其他一无所知 不知有多少艘、有多大 而河流很宽 水流也湍急 若有更多好消息我乐意相告 船来了是划艇

  他们占领奈梅根桥 向阿纳姆挺进时坦克部队停下 因为长官说不能让坦克开道 必须等地面部队

  医生建议德国人收容受伤士兵 他们撤退 德国人同意了 医生牧师自愿留下 为保险 长官命令受伤士兵佯作防御

  撤退时查点人数发现一万人的空降师只剩下不到两千

  《遥远的桥》影评(九):二战盟军最丢脸的惨败、蒙哥马利军事生涯的污点

  个人感觉,《遥远的桥》和真实战史差别不大。是一部很好的二战历史片。

  说句实话,“市场花园”行动(PS:看这行动的名字起的,“市场花园”,合着把德军的后方当成自家后花园了。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对战局乐观得不要不要的。一点脑子都没有!)就是蒙哥马利胜令智昏、脑洞大开的产物。可以说是一个很垃圾的作战计划。

  其实,自1944年6月百万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不只是蒙哥马利,包括其他很多盟军将领都自我感觉太良好了,都觉得德军已经没几天好蹦跶了、都觉得饮马莱茵河,旗插柏林城指日可待、都觉得1944年的圣诞节前可以结束战争回家过圣诞节了。实际上,盟军登陆诺曼底后,西线战场的形式很容易让人对战局产生误判。自从盟军登陆诺曼底后,西线的德军尽管取得了不少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从战略上看德军是在不断地撤退、不断地失败。同时,德国由于国内饱受美英空军的千机大轰炸,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东线,德军又要和苏军拼死血腥鏖战。从整个战略态势上看德国已接近崩溃的边缘。而且诺曼底登陆完全让德国陷入了战略被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从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打响,相对平静的西线可以说是被德军看成了战略大后方,德军把诸如国防军“大德意志”师、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等一大批精锐部队调往东线战场和苏军死磕、把东线战场和在南线战场上打残的部队调到西线进行休整、补充和换装等。而且由于西线的相对平静,德军驻守西线的部队都是战斗力稍逊的二线部队,这些部队常年不满编、严重缺乏坦克、突击炮和大口径重型火炮等重武器而且兵员有相当一部分老弱病残特别是一些已在其他方向战场上受伤残疾的兵员。德军在西线驻防的部队实力实在堪忧。如果说这些部队用来围剿西欧各国的抵抗组织和游击队还可以,但真要和精锐的野战兵团作战恐怕很难担此重任。不说别的,诺曼底登陆时德军的防御部队主力国防军第352步兵师的相当一部兵员都超过服役的最佳年龄,而且患有疾病或残疾。此外参与诺曼底战役的德军部队居然还有“东方营”这样的单位。“东方营”是什么样的货色不用我说相信熟悉二战史的人都心里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德军凭借既设的坚固工事和地利给登陆的盟军带来了重大杀伤,但最后盟军还是成功完成了登陆,建立了滩头据点,开辟了第二战场。所以说诺曼底登陆前德军在西线根本就没做好战争准备。自诺曼底登陆后,盟军一路高歌猛进,顺利平推。这样的大好形势你说一众盟军将领怎么能不自我感觉良好?怎么能不相信纳粹灭亡就在眼前、圣诞节前就能结束战争?不要说这些盟军将领,换成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会这么想。不说别的,即便在这次“市场花园”行动里吃了一次瘪以后,1944年12月德军发动代号“守望莱茵”的阿登反击战的时候,驻防阿登地区的美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在德军发动进攻时居然不在部队、不在自己的指挥部,而且接到部下关于德军发动进攻的报到时还认为是德军的骚扰活动不必理会,直到第二天他返回指挥部后才知道德军发动的进攻根本不是他认为的骚扰活动,而是大规模进攻!这样的情况不是之前战场形势太好让盟军高层胜令智昏是什么?而且阿登战役之前的“市场花园行动”已经给盟军敲了一次警钟了。而“市场花园”行动前,盟军一直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所到之处被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的西欧各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你说这样的形式怎么能不让不让包括蒙哥马利在内的盟军高层误判形势,误估了德军的实力?

  单从“市场花园”行动本身来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情报的失误、盟军高层对战场形势的误判。更重要的是蒙哥马利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忽略了最基本的军事学原则。

  “市场花园”行动的作战计划是利用空降部队快速抢占艾恩德霍芬、奈梅亨和阿纳姆这三个战略要地,配合从地面推进的英军第30军夺取荷兰境内的莱茵河上的大桥。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抢占到上述要地后的空降部队必须顶住德军的反扑坚持到地面部队抵达。这个计划是一个能让德军腹背受敌的很典型的“中心开花”战术。但是,如果德军能够在盟军地面部队抵达前消灭这些空降部队,那么整个计划将会破产。然而事实上德军利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外围拖住了从地面推进的英军第30军,在内线完成了对盟军空降部队的重创,使“市场花园”行动成为了二战中盟军的一大败笔。

  由于盟军高层的盲目乐观加上情报失误,盟军认为作战区域附近德军没有重兵。而实际上呢?德军在荷兰部署了不少如党卫军第2装甲军、第1空降集团军等战斗力较强,而且装备精良的部队。特别是英军第1空降师空降的阿纳姆地区,德军在此部署了从东线调到荷兰休整的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上将威廉·比特里希指挥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下属的两个装甲师。结果导致英军第1空降师在经过和德军的血战后几乎全军覆没。

  首先,从最基本的军事常识的角度说,空降部队的弱点明显多于优点。虽然空降部队的优势在于快速机动部署,但这样的快速机动是一次性的。当伞兵跳离运输机的那一刻,这一优势就已不复存在。而且空降部队落地后至少在二战时期就几乎是完完全全的轻步兵。不要说和装甲部队交手,就是和一般的步兵部队交手都有可能全军覆没。为什么?因为空降部无法携带重武器。即便到现在,各国的运输机也只能运载轻型坦克、轻型榴弹炮等大幅度轻量化的重武器,更遑论二战时期的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而即便是普通的步兵师,其编制内都装备有口径100mm以上的大口径压制火炮、坦克与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而以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为主战装备的装甲部队的编制内更是装备了更多重武器。固然伞兵的单兵素质由于其自身兵种的属性等原因而高于普通步兵,但是再高的单兵素质也弥补不了缺乏重武器的短板。要知道,再英勇的血肉之躯,在枪炮武器面前其实屁都不是。而的英军第1空降师在深入德军后方后要独自面对德军至少两个装甲师的部队,其全军覆没的结果是必然的。而且空降部队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般情况下,空降部队都会选择在夜间进行空降行动,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二战期间诸如D日前一晚美军在诺曼底的空降行动、阿登反击战里德军的“鹰”行动等著名的空降行动无一不是在夜间进行。而“市场花园”行动不知道盟军高层为什么脑洞大开,选择在白天进行大规模空降,生怕德军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意图,完全违背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最基本的用兵原则。第二,由于空降部队都被用于部署到敌后,一旦空降到地面,就意味着孤立无援、腹背受敌。因此,空降部队的战斗力取决于能否及时得到弹药、食物等方面的后续补给。一旦补给线被掐断,那么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从《遥远的桥》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英军第1空降师的补给空投区处在德军的火力控制范围内,被围英军无法得到补给,最终弹尽粮绝,只能选择投降。不要拿1965年在德浪河谷跟北越军交战的美军第1骑兵师第7团第1营说事。因为第1营虽然被北越军分割包围,但和被围的美军相比,北越军除了人数占优势,火力、装备、后勤等诸多方面均远不如美军,而且在现代战争中,北越军的人数优势很容易被美军的强大火力所抵消。最关键是被围美军的直升机着陆场一直都控制在美军手里(PS:战斗开始时的着陆场被北越军攻占后被围美军又在自己的防区里开辟了一个新的着陆场。),使得被围美军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后援和补给并撤走防区内的伤兵。如果在德浪河谷被围的美军失去了着陆场,那么这些美军的下场绝对不会和在阿纳姆的英军空降部队有任何区别。

  其次,从军事学原则的角度上来说,盟军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必败无疑。根据“市场花园”的作战计划中的空降部队的作战任务来看,空降部队要夺取要点并坚守至地面部队抵达。从任务来看,夺取要点是进攻战,坚守夺取的要点是防守战。对于夺取要点的进攻战,根据军事学原则:进攻方与防守方的兵力对比不能低于3:1,而如果是进攻既设的防御阵地,进攻方与防守方的兵力对比至少应为10:1,这还是双方装备水平相等情况下的比例。而实际战斗中英军是轻装的空降部队而德军是重装的装甲部队,而且英军兵力远少于德军,最关键的是英军深入敌后孤立无援,德军后援畅通无阻。从这些因素看英军就无法完成夺取并坚守要点的任务。而到战役后期,英军已经陷入了被动挨打的防守战。同样是防守,在阿纳姆的英军空降部队和阿登战役里防守巴斯托涅的美军第101空降师所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第一,巴斯托涅是交通枢纽,德军需要抢占巴斯托涅并尽可能地减少对巴斯托捏的破坏以便在抢占后可以加以利用,所以德军在战斗中会投鼠忌器(PS:实际上从美军加强巴斯托涅的防御开始,德军就已经没有夺取巴斯托涅的可能了),而阿纳姆的德军是为了保证大桥不落入盟军之手必要时可以毁桥,所以在战斗中德军完全没有顾忌。第二,巴斯托涅是已经设防的坚固阵地,而且负责防守巴斯托涅的美军第101空降师有美军第10装甲师的B战斗群和炮兵部队协助防守,因此巴斯托涅的美军的防守部队拥有不少的重武器,而阿纳姆的英军就是完完全全的轻步兵,根本无法抵抗德军的装甲部队。第三,阿登战役里德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装备攻下巴斯托涅,而在“市场花园”行动里德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碾压被围英军的,所以在包围圈内的英军第1空降师被德军吊打打出翔是必然的。

  最后德军成功地拖住了外围从地面推进的英军第30军,为内线德军部队围歼第1空降师争取了时间。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不要说在阿纳姆兵力和装备都不如德军的英军空降部队,抗战中装备远优于中国军队的日军在派部队穿插中国军队防线时一旦外围部队被中国军队拖住无法与穿插的日军会合,穿插的日军部队一样会被中国军队围歼。在任何“围点打援”的战术中,只要被围部队无法和外围友军会合都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阿纳姆的英军是如此,孟良崮上的国军第74师也是如此。

  所以,综上所述,“市场花园”行动从制订作战计划的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必然惨败的作战行动。

  《遥远的桥》影评(十):A Bridge Too Far

  欧战尾声,盟军上下逐渐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为了提前结束战争,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轻率地将大批伞兵空投在德军营地背后,去攻占阿纳姆的那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这场堪称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终以盟军的惨痛失败而告终。

  由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的战争巨片《遥远的桥》,根据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表现和讴歌了盟军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被誉为电影史上的超级战争巨片。本片的明星阵容空前强大,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数国的数十位明星。本片荣获1978年第3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声等多项大奖与提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