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10篇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机遇》是一本由王煜全 / 薛兆丰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2.90,页数:2016-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一):在风口思考关于创新的问题

  读完《全球风口》,先说这本书的两大瑕疵吧。其一,看得出整本书是作者一些文章的拼凑,虽试图梳理出一定结构,但难免前后不少重复之处,有点影响阅读整体感受,不过这些反复谈到的恐怕就是作者最为核心观点,看多几遍也容易记住。其二,作者在发表对某些观点如“从0到1”、“零边际成本社会”、“工业4.0”的不同意见时略显简单,让人觉得是没有细读过这些作者的书就故意拿这些热门概念做“靶子”的哗众取宠行为,其实作者的观点完全自成体系,完全没必要建立在质疑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

  虽然说了两点瑕疵但瑕不掩瑜,整本书可读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在同类书中至少是中上水平,甚至更好。全书有两个关键词:风口和积木式创新。在作者看来未来风口总结下来就三个方面:美国创新、中国制造、全球市场,而积木式创新指未来企业运作更多会采用开放协作模式,每个企业首先形成自己“最长木板”(核心能力),然后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把所有企业所长之处(标准件)拼接在一起形成创新的产品服务

  在谈及美国创新优势作者将其归结为《杜拜法案》,其核心内容理解为,让原本处于沉睡中的极具价值的专利能够以低廉的成本为最擅长利用它的人所用,由此产生巨大的收益再反哺研发人员,形成产学研的良性生态,促成科技创新的持续繁荣。作者认为最擅长利用这些专利的不是500强大企业(大企业购买专业更多是为了防御),也不是年轻创业者(缺少行业的积淀),而是那些拥有行业背景、全球化视野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杜拜法案》恰恰是让这个群体的人更容易获得大学实验室里那些瑰宝级的专利,他们对于优质专利有最好的转化能力,而且拥有管理团队、融资和全球化运营的能力,能迅速形成产业化运营,充分释放专利的商业价值。可能有人会举出很明显的反例,就是美国大量年轻创业者都不是作者所描述的那种,最典型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那就要回到作者另一个观点了,作者认为未来创新更多是大硬创新,而年轻创业者在缺乏积累的情况下取得实质性突破会无比艰难,当然在小软领域,年轻创业者依然会不断崭露头角

  作为风险投资人,作者提出他最看重的创业团队必须是具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双重优势,而且必须对行业有独特的洞察力。书中介绍他所投资的几个符合以上标准的高科技企业,有让盲人产生视觉的产品、飞行汽车、无线充电、高效储能技术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就这些项目来看,作者的大多投资都是针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大硬产品)而不是对模式创新(小软产品)的投资。与崇尚用户数爆发性增长、吸引眼球与追求快速变现不同,作者投资显然更具战略价值和长远眼光。从行业生态出发,投入真正具有技术突破与广阔应用价值的项目,这种投资理念在今时今日的环境下尤其值得推崇。

  在供给侧改革热议中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目前阶段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优势同提倡创新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不应该厚此薄彼,好像创新就是高大正确的而传统制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不受待见。公正和现实来看中国经济的根基还是制造,中国在全世界范围比较优势也是制造,如何让中国制造业升级才是关键,而创新更多应该和制造对接而不是一种流于概念的凭空创造。作者看到的同样是中国制造无可匹敌的竞争力,但其格局显然更大,试图让中国制造对接美国创新来占领全球市场。书中谈到特斯拉的失策正是没有利用中国的制造优势,而苹果聪明之处却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制造优势。历史不可回溯,特斯拉如果对接中国制造会否在全球汽车市场占上更大份额我们已不可知;但未来却可憧憬,如果能突破重重障碍将美国最具潜力创新技术引入中国,并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助其行销全球,这种中美“双核”驱动模式一定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站在风口企业家必然是那些对产业链参与方有充分认知并能在全球范围调配最优质资源的人。

  积木式创新部分,作者挑战了传统的“木桶理论”。传统“木桶理论”让我们关注最短的那根木板,在作者看来这完全没必要,最短木板意味企业不擅长这方面,那就外包给擅长这方面的企业去做,反而事半功倍更进一步来说即便企业弥补了短板如果无所长那还是一个平庸的企业,而我们恰恰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找出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也即那块最长的板,然后倾全力使其更长,形成“护城河”,这才是企业未来能够生存发展根本

  这一点其实和盖洛普提出的人才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没必要总是想着弥补自身某项弱点,因为再弥补我们也无法超越在这点上有天赋的人,而是要花更多时间来提升自己身上最强的那点,遥遥领先于所有人,让别人无法取代。也许在不远的“机器时代”唯有做到无法取代才会产生价值,才能融入社会分工获取超额收益。

  书中比较有争议部分是作者对彼得·蒂尔“从0到1”概念的质疑。作者认为彼得·蒂尔过分强调“从0到1”的作用是因为他所投资的都是轻资产项目,关键价值就是那一闪念的创意,但如果换成是重资产项目,如何低成本的完成1到100万的交付就同样关乎成败了。 这么理解彼得·蒂尔的“从0到1”似乎有失偏颇。在《从0到1》一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一句话是:“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 个字符”,足可见彼得·蒂尔所谓“从0到1”并非局限在一种改进性创新(微博只是社交媒体一种改进性创新),而是指那些能彻底改变亿万人生活的开创性技术(电话电脑互联网这样级别创新)。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作者和彼得·蒂尔在核心观点上其实并无分歧。其实两位风险投资人都认同底层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远胜于应用层面的模式创新,而且都承认开创者也就是“从0到1”的重大价值,只不过作者更进一步,强调“从1到100万”同样具有价值。如果说两个人有一点分歧的话,更多可能是处于中国和美国不同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

  作者谈了他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些见解,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关于人机互动的。作者认为未来人类也许将被迫发展出一种智能: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处的能力。如果人工智能趋势不可阻挡,那么我们最好能够适应人工智能并能最好的运用它,就像我们现在必须拥有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一样。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玩太多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其实这已是不可抵挡趋势,未来我们生活中难免要和更多机器互动,也难免会变得更为游戏化,让孩子尽早多接触、多互动,能够融入“新常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控制一下度不至于沉迷便好。如果家长强行阻止孩子,完全不让他们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孩子失去正常社交能力。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会越来越趋近于人类,也许会拥有人类同样的情感与感知。人会变得更像机器,而机器将变得更像人。

  书的最末,作者在更大尺度上展望了“灵性文明”,也即科技发展如何与社会系统演化的问题。任何技术发展都难免会陷入伦理的困境,这或许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怎么让创新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灾难,是所有处于“风口”上的创新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二):反正就是说中国不适合科技创新

  全文论题的立足点在于一个在国内炒了很久的观点——我们要做科技强国,学习硅谷模式。而作者首先是说明了美国的科技繁荣的基本原因——美国有科技与商业化和法律完整生态链:商人为了高额的回报率希望有高科技产品进而获得商业地位的垄断地位,进而要求政府颁布相关的专利法规进而促进了科技的产业化转化;而由于有相关的法律保证,科技工作者也提高了创新的积极性,此事情周而复始,形成了很好的科技产品生态链。其次说明了我国不具备这样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制度做的还不是很好。当然我们能做到科技创新也缺少科技创新的氛围,看看什么叫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工作者对科技的好奇,商业工作者对产品的敏感。最重要的给我们说明白了在这次经济中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的侧重点——以制造业为主,以科技强国为目标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三):未来创新的思考

  2013年十月 《科学美国人》长篇报道,指出很多人以为创新就是某个人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其实创新更像一个紧密结合的社会网络中不同专长的人之间的协作,所以Reid Hoffman 的《联盟》是新经济形态的标准状态,人与人关系是协作,不再有谁依附谁的状态。

  中国其实更应该学习美国的技术转化机制,然后用自己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场与别人对接。这就是所谓的积木式创新,就像乐高积木,所有拼接插件的口径和标准都是一致的,就可以拼成非常大的玩具

  在作者看来未来风口总结下来就三个方面:美国创新、中国制造、全球市场,而积木式创新指未来企业运作更多会采用开放协作模式,每个企业首先形成自己“最长木板”(核心能力),然后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把所有企业所长之处(标准件)拼接在一起形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一家公司成长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CEO,起初研发型,然后是市场型,最后是战略型,但是公司在不同阶段却不换CEO,怎么办我们只能寄期望老板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再到全球化

  创新文化的第一特质就是容忍冲突,但是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氛围,但是配套能力和保障能力而言,中国可能全球最好的

  创新文化的第二个特质是容忍失败,投资人喜欢失败者,奖励失败

  创新文化第三个特质是工匠精神,要有DIY 能力。实验室的想法本质上来讲没什么意义,必须要动手去做

  创新文化第四个特质是协作。积木式创新其实是由各种复杂系统搭建。西方社会非常强调职业素质,就是不把个人情绪和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四):创新的积木到底怎么玩

  现在人人都在谈产业转型,但转向哪儿,如何转?

  除了自主创新之外,通过对外投资, 与世界上的中小创新公司合作,结合我国的庞大市场及大规模制造的优势,与世界科技创新的源头形成全面深入合作,这就是积木式创新的核心意义。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科技创新往往都是由大公司来完成的。 这是因为大公司有自己的庞大研究机构,有充足的经费与人力资源投入。仅是贝尔实验室, 就推出了像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数字交换机、通讯卫星、蜂窝移动通讯设备、长途电视传送等等一系列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产品。

  但是,近来这种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小企业成为了创新转化的主体。这些变化最早起源于美国1980年通过的支持科技成果转让的拜杜(Bayh-Dole)法案。 该法案规定:高校的研究机构转让科技成果后可以继续拥有知识产权, 而且可以继续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非营利的研究;而企业可以独家享受科技成果产品化的收益。 受此法案影响,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让给中小企业进行产品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最近,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对美国高科技小企业的考察。 亲眼看到了大量的的美国小企业从高校科研机构获得专利授权,并陆续把大量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投入市场。今天具有产业洞察力的小企业家们已经成为了开放式创新浪潮的主导。

  但是, 我们同时也看到, 由于这些小公司天生的缺陷, 他们很难独立完成产品开发的全部工作。 他们往往是利用自身创新优势,大量与优秀的外部公司合作,形成群体加速的创新环境。

  这种创新的分工模式留给中国企业大量的合作机会

  但是, 要抓住这些机会谈何容易。我国为世界大企业配套的制造大多是以代工的方式完成, 对如何与国外中小企业进行深度国际合作依然缺乏经验。 另一方面, 国外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不了解, 由于资金的限制, 他们也没有能力来覆盖中国市场,更何谈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 更加上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不力, 我国制造业能与美国高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更何况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资都是以吸引国外大中企业为主, 而对吸引国外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并没有很多特别有效特殊政策

  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抓住这些新机遇?

  对于美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来说,当产品研发基本完成,在产品面市前后这个阶段,恰恰是他们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容易以理想的价格投资进去;他们没有能力来占领中国市场,但需要他们的额外投资,帮他们开拓中国市场,他们是欢迎的。 最后,在中国制造可以使美国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 美国中小企业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和信任,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不敢在中国生产。当我们投资成为股东后,能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在中国找到制造的合作伙伴,降低成本。

  因此, 中国的强大的制造能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雄厚的资本能力,是我们融入世界创新体系的三大砝码。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制造优势,配合我们的投资资本以及宏大的国内市场的优势, 更好地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我们就有可能在世界新的科技创新环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一环。

  欲知你的城市、你的企业, 你本人应该如何抓住这些新机遇?更具体的,这堆“积木”应如何玩?去看看这本书吧!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汤敏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五):无

  本来这段时间打算集中精力读完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看了前3本,突然半路杀出一个陈咬金,就读了这么一本《全球风口》。

  在近期读的关于互联网、未来、创新的书中,就是这一本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本书作者为王煜全和薛兆丰。薛兆丰我以前看过他的《经济学通识》,那本书也是奠定我经济学思维的入门读物,至今里面的思想还在时时刻刻影响和改变着我。王煜全第一次见是在“罗辑思维”中,当然这本书我很早以前就买了,在我知道王煜全这个人之前就买了,一直放在冰柜里尘封,字数也比较少,17万字,基本上效率高一点一周肯定可以看完。

  王煜全笔法和薛兆丰还是大相径庭,书也用了白底和灰底区分他们二人各自创作的部分。不过我还是更加欣赏王煜全的思维,至少在互联网领域,他还是要比薛兆丰看得更透彻一点。

  本书副标题“积木式创新”,其实主旨就是所谓的“新木桶理论”。以前我们在学校老师都要叫我们好好学习不能偏科,因为成绩最差的一门学科会直接影响你的总成绩,也就是要全面发展。但是在未来(其实是现在)已经改变了,你能飞多高,你能走多远,是由你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你的长板与其他人的长板拼接起来,像积木一样拼接,就会产生更高级别的化学反应,创造出不可想象的社会价值。

  虽然本书副标题是“积木式创新”,不过真正谈到这个话题的不过也就寥寥数页纸,中间大量篇幅在介绍王煜全所投资的一些新型小公司,并解释为什么要投资他们,已经详细解释了王煜全他们的投资逻辑和策略。这些篇幅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最后几章,讲了人工智能、超人类主义等一些非常“时髦”的话题,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我认为本书是我近期看过写的非常精彩的。王煜全确实非常具有超人洞察力,一些创新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非常有见地,我在书中勾画出了很多关键性语句,摘抄出来想必每一句都能震撼到你。推荐各位阅读。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六):王煜全好牛啊!

  1、做咨询需要知识库,需要系统积累,需要知识储备。

  2、推动资本主义自我革命的,一是科技的发展,二是教育,三是协同,四是信用,五是企业家,可以把这些因素贯穿起,六是风险投资。

  3、《拜杜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高校依然拥有知识产权和专利所有权,大学教授可以继续进行研发,转让的只是独家商业权益,而科学研究还可以继续。

  4、我们之所以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因为知道未来的问题不仅是可以解决的,还可以用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的手段解决得很美好,很艺术,甚至解决问题的过程都能变成一件艺术品。

  5、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术无异。

  6、创新者必须要以最终把大企业驱逐出市场作为胜利的终点,不能只满足于把产品做出来,那离革命成功还远得很。

  7、在国外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件特别快乐得事情,在美国旅行的时候,会把所有得感官都打开,总能得到一些新鲜得感受,这感觉就像当初在森林里穿行一样你,总希望下一眼看到的是新的东西,这种体验令人兴奋。

  8、颠覆传统金融的力量来自三个层面,第一个来自p2p领域,集中模式被分散模式所颠覆,第二个是算法,聪明人被算法所颠覆,第三个是被全面完善的网络颠覆,即在全球范围内用算法来支撑的分散式的金融系统。

  9、华尔街一定没有未来!

  10、超级城市里有超级机会,为什么会出现超级城市,其实道理很简单,聚居比独居更有好处,超级城市在全球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超级城市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商业机会,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超级城市带来了便利,但是人毕竟是是动物,居住的密度一旦过高就容易产生群体性的焦虑和抑郁,这就是所谓的都市病。因此心理健康也会成为未来都市一个必不可少的产业。包括禅修,瑜伽,甚至城市周边游,凡是能够让收到压抑的心理得以舒缓的方式都会产生商机。

  11、除了便利性之外,为什么大家还需要超级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超级城市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信息的密度足够大的时候,更多的智能就会从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洞察和新的创见都是在信息密度足够大时才会涌现出来。

  12、人类会进入灵性之明,那是科学艺术与宗教,理性与感性真正融为一体,那时人类一定会更幸福!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七):转,和郎咸平观点一样

  现在人人都在谈产业转型,但转向哪儿,如何转?

  除了自主创新之外,通过对外投资, 与世界上的中小创新公司合作,结合我国的庞大市场及大规模制造的优势,与世界科技创新的源头形成全面深入合作,这就是积木式创新的核心意义。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科技创新往往都是由大公司来完成的。 这是因为大公司有自己的庞大研究机构,有充足的经费与人力资源投入。仅是贝尔实验室, 就推出了像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数字交换机、通讯卫星、蜂窝移动通讯设备、长途电视传送等等一系列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产品。

  但是,近来这种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小企业成为了创新转化的主体。这些变化最早起源于美国1980年通过的支持科技成果转让的拜杜(Bayh-Dole)法案。 该法案规定:高校的研究机构转让科技成果后可以继续拥有知识产权, 而且可以继续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非营利的研究;而企业可以独家享受科技成果产品化的收益。 受此法案影响,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让给中小企业进行产品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最近,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对美国高科技小企业的考察。 亲眼看到了大量的的美国小企业从高校科研机构获得专利授权,并陆续把大量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投入市场。今天具有产业洞察力的小企业家们已经成为了开放式创新浪潮的主导。

  但是, 我们同时也看到, 由于这些小公司天生的缺陷, 他们很难独立完成产品开发的全部工作。 他们往往是利用自身创新优势,大量与优秀的外部公司合作,形成群体加速的创新环境。

  这种创新的分工模式留给中国企业大量的合作机会。

  但是, 要抓住这些机会谈何容易。我国为世界大企业配套的制造大多是以代工的方式完成, 对如何与国外中小企业进行深度的国际合作依然缺乏经验。 另一方面, 国外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不了解, 由于资金的限制, 他们也没有能力来覆盖中国市场,更何谈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 更加上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不力, 我国制造业能与美国高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更何况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资都是以吸引国外大中企业为主, 而对吸引国外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并没有很多特别有效的特殊政策。

  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抓住这些新机遇?

  对于美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来说,当产品研发基本完成,在产品面市前后这个阶段,恰恰是他们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容易以理想的价格投资进去;他们没有能力来占领中国市场,但需要他们的额外投资,帮他们开拓中国市场,他们是欢迎的。 最后,在中国制造可以使美国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 美国中小企业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和信任,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不敢在中国生产。当我们投资成为股东后,能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在中国找到制造的合作伙伴,降低成本。

  因此, 中国的强大的制造能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雄厚的资本能力,是我们融入世界创新体系的三大砝码。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制造优势,配合我们的投资资本以及宏大的国内市场的优势, 更好地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我们就有可能在世界新的科技创新环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一环。

  欲知你的城市、你的企业, 你本人应该如何抓住这些新机遇?更具体的,这堆“积木”应如何玩?去看看这本书吧!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汤敏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八):开了眼界

  乔布斯是作者爱举的一个例子。书中的一个观点认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拥有高科技专利的企业家,作为专利的拥有者,他可以用这些专利实现各种可能性。苹果的产品中的科技大部分都是其他公司研发出来,被苹果公司利用,结合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了艺术品一般的商品。这也是这本书想表达的核心观点,积木式创新就是拼插、协作、强强联合,在整个产业链中都可以用到积木式创新。高科技就在那里,并且大量地正在被研发出来,中国在这方面不如美国,那么我们可以积极去做后续的应用开发。在这个应用开发的过程中,制造业、市场是中国的大优势,是可以为那些美国高科技专利拥有者提供的东西。用书里的话,这样做了,不用愁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整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就是逻辑性上有些随意,但同时也给了读者很轻松的阅读感,但是要真的理解作者,还真不能囫囵吞枣,要不然很容易误解书中的观点。作者很欣赏美国的高科技创新产业倒是真的,不过人家厉害,欣赏是正常的。估计看完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可能会呈两极化,一半觉得作者很厉害,一半觉得作者是美粉。往往值得争论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了他认为中国和中国企业可以走的一条道路,后面真正怎么实现,就是中国企业家们要想的问题了。

  话说,豆瓣上为什么不显示亚马逊的购买链接。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九):制造业何去何从?

  这本书作者是王煜全,我最早知道他是研究生时候,当时是2012年,微博最火的时候,与之伴随的社交网络大火,Facebook刚上市,股价萎靡不振,当时王煜全铁口直断说Facebook一定会大涨,我当时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人要不就是一个神人,要不就是一个妄人。没过多久,他的预测应验,加上他对社交网络的预测,我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他在《得到》上开设了一个专栏《前哨》,每天花二十分钟为观众讲述科技前沿知识,很长见识,也是在这个栏目里,听到他多次提到积木式创新,对这个概念产生了兴趣,买来这本书看看。

  这本书没有我想象那么有理论,更多像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积木式创新。这本书两天就读完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积木式创新”的理论产生的基础,从整个全球大格局的角度分析,对德国工业4.0,以色列技术创新和美国科技创新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木式创新”理论;第二是积木式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多是从自己投资经历来印证积木式创新这个趋势。

  积木式创新的背景是,未来技最前沿多数掌握在小企业手中,他们是最渴望将技术产品化推向市场的力量,同时,今天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很多细分领域如人力资源、财务都有了专业公司,小企业只需要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研发,在市场上寻求最强的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最快将最创新产品化推向市场。,

  作者认为,新的潮流下中国开放式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会成为整个全球分工的关键环节。作者认为未来是软硬结合的时代,只是有软件开发是不够的,而硬件开发并大规模制造是中国独有的优势。中国制造要与美国技术最先进的中小企业合作,帮助他们将研发大规模化,迅速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这本书多次提到了美国的拜杜法案,认为这个法案是推动小企业掌握技术,改变当今科技发展趋势的关键。拜杜法案核心是推动高校将科技专利化并产品化。这个法案规定,高校拥有技术的知识产权,可以把技术授权给一家企业开发产品,从首次的专利授权中赚取少量定金,从产品大规模盈利中获取主要收益。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和市场公司组建了关键的合作关系,高校专利持有者会非常严谨的选择有实力的创业伙伴,确保专利能够产品化并占领市场。美国创业者多是多次创业者,很少90后,只有多次创业者才能获取高校的信任,拿到关键的技术专利。

  积木式创新的本质是强调“强强结合”,作者要求中国在产业转型中注重自己的核心制造能力,在科技创新上与更强大的美国合作。我个人认为这是有局限的,中国精密制造独步天下,全球领先,但是中国完全可以成为全产业链的强国,中国未来产品要提高科技含量,往高利润方向去走,能够获取的技术,自然是最好来获取,但最大的局限是受制于人,如果对方不愿意出口技术了,或者对技术进行封锁,我们就会很被动。。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十):在全球化中长大

  引自新浪微博@文科生

  http://weibo.com/p/1001603931687196210245

  《全球风口》这本书带来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基本上可以等于美国化,更多的是从吸收的角度、从跟随的角度看待全球化,很少或者基本不会从输出的角度,从引领的角度来看全球化。过去全球化的意义就是政府常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今天,全球化对于中国的意义是将演变成为,输出 - 资本和制造能力、融合 - 国外的技术、中国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创造 - 通过中国资本,市场和制造反哺到全球市场,创造价值。这个转变的原因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中,不仅仅获得了GDP的增长,同时也建立了强大制造产业能力,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让中国企业有资本实力,制造实力和管理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80年代,全球25,000人以上的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0%以上,到了今天,这个比例跌到35%; 平均人数少于 1000人的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20%, 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这是《全球风口》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传统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今天己经不再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继续依附于跨国公司,作为跨国公司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己经不再是有效的发展路径。甚至,这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路径选择。事实上,在大学的招聘中,跨国公司己经不再是首选的雇主,在中高层的管理职位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中国区的中高层管理人投奔本土创新公司,还有不少人告别高管生活,直接开始了创业生涯。

  作为一个曾经的跨国企业经理人以及现在创新企业的发起人,在阅读 《全球风口》 一书中,从王煜全老师的案例和洞察中,感受很深。也想到了几个身边感受到的“全球化"瞬间。

  第一个瞬间是中国经理人的全球化。在2015年最后几天,和曾经在宝洁工作、老朋友聚会,一位老友刚刚升任一个跨国公司亚太区CEO,管理中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印度的生意。他在去澳洲视察的时候,当地的总经理对于一个来自中国的新上司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朋友在给公司全体员工讲话后单独跟总经理做了交流,坦诚的告诉他,今天,可能开始让大家开始接受一个事实,在未来十年中药准备迎接来自越来越多的中国影响,也许是来自中国的新同事,也许是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作为同一个时代加入外资的我们对此很感慨,很难想象在20年的时间,整个经济格局和人才成长状态就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二个瞬间是中国PE的全球化视野。去年7在硅谷参加奇点大学的Executive Program 期间,在为数有限的中国同学中,认识了一位来自北京的PE大哥。跟他交流几次,才发现他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欧美的创新公司:在他们看来,欧美的公司在技术和理念的积淀比较深厚。那些有技术创新的公司,通过他们的投资,把欧洲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回国后,我们和他们在德国投资的一个健康产业公司交流,切身的感受到了技术,资本和市场结合的能量。

  第三个瞬间是关于我们公司自身技术能力建设。也是因为奇点大学的课程,发现了硅谷一个做大数据技术的公司,他们偏重于技术,我们偏重于算法和应用。跟这个公司的人交流几次,迅速发现彼此公司在技术上互补,在市场上存在潜在的协同效应。这个硅谷的公司迅速表达了愿意跟我们紧密合作的愿望。请教了那位PE 大哥之后,我们回国后迅速启动了跟他们的合作。完全通过互联网的协作工具,通过Skype和邮件,建立了和硅谷公司的项目管理机制,克服了时差,语言和远程工作的挑战,快速的推动了项目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团队也深深的体会到,在底层的技术,在产品的理念方面,他们的确有很多深厚的积淀。这样的合作加速了我们产品开发的速度,也快速提升了我们技术团队的能力,拓宽了技术团队的视野。

  从发生在个人身边的这些事情,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真实存在,它影响着公司的发展,也影响者每个人的职业发展。20年前,谈全球化的都是大公司的事情,或者是公司长大以后的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但是今天,全球化时代,公司不再需要成长后在全球化,而是一边全球化,一边长大。

  2014年春节刚过,参加了Uber上海的开幕酒会,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公司正确的读音是乌ber 而不是优ber。Uber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国际品牌,迅速在全球的很多城市有了存在。与此同时,源自中国的滴滴出行,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快速的占据市场,另外一方面也通过投资和结盟迅速建立在全球市场的存在。Uber和滴滴全球化发展的路径和节奏跟以往的跨国公司完全不同,不是在自己在本土市场己经成熟后才开始进行,而是一边发展,一边成长,一边国际化。

  王煜全老师根据自己在美国投资的众多经验,深刻的洞察了全球化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机遇。 薛兆丰教授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全球化对于中国和中国企业的重大意义,从政策制定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个人觉得《全球风口》有两点启示特别有意义。第一,改变一个角度看中国和世界,中国己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身在其中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变化,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惯性中;第二,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从全球的角度来寻找发展机遇,学会一边全球化,一边长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