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10篇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是一本由顾倾城著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一):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每个人都有一段命中注定的缘分不远千里,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不轻易,不将就,不舍弃,只为等到你,只为遇见你,只为不错过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国度的向往,身未行而心已远。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让人回味,令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后来才发现,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唱过的歌、流过的泪、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在无数的夜里,说过的话、打过的电话,看过的电影、流过的眼泪……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我们都曾经有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成为了永恒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二):《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编辑手记

  现在想来,我和好友顾倾城算是相识于微博,结交于QQ,奠定友情则是同床共枕之后。建议您读到此处,请勿脑补意淫,我们只是精神世界相近的好友....怎么感觉我越描越黑。

  言归正传,认识顾倾城是在2011年的春天,彼时他与我一样都初来北京奋斗,在一家期刊杂志工作。他那时住在东三环劲松,而我则住在北四环惠新西街。那时我经常跨大半个朝阳区去找他玩耍,夜里太晚回不了家,这才没办法挤在他的小床上,一起聊聊文学呀、梦想呀,也聊过往与未来。

  可能我们都是少时酷爱文学,继而开始走上写作这条路,大学又都不瞒只应对考试的呆板教育而中途退学。所以我们蛮默契的,非常聊得来。我是一个典型东北大汉、有啥说啥的风格,而他是湖北人、江南小生风格,比较恬静内敛。

  大多时候,我在说,他在听。我在吹,他继续在听。不过不时会为我说过的话进行总结,然后接着听我说。就这样,这一说,我们在一起说了将近四个年头。

  印象里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和顾倾城,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后海酒吧喝酒。我们拿蜡烛灯给对方点烟,画面之唯美,引得现场一片尖叫,这画面现在想想也是醉了。

  虽然我和倾城认识多年,但却没有那么多很有逼格的友情故事可以讲,原因是总见面,故事太多也就不算是故事了。但是没节操的事儿还是很多的,因为少儿不宜在这里就不讲了吧。

  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过完春节回来,我们相约下班在劲松地铁站汇合。当天由于中午没吃饭,特别特别的饿,他知道后,第一时间去地铁站旁边的711给我买煮串吃,我非常的感动。他那次告诉我,他可能有计划要去西藏拉萨,他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人多拥挤的北京。

  我当时只当他是说说罢了,没想到在当年夏天他真的就去了。

  他认为虽然离开北京,却从来没有离开梦想与奋斗。换一个城市,换一种心境,也许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也许相见的便是更好的自己。

  我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在我的一行热泪下(其实是北京的沙尘暴吹的),他离开了北京,去了祖国的最西边边,圣城拉萨。

  在拉萨的这两年,我看到了他的努力。供职西藏报业传媒,他开始在致力于传播西藏文化媒体作者岗位勤奋努力,他的个人微博从最初的卖萌逗逼对我进行情感骚扰,到开始传播西藏的人文特色与佛教文化。他开始通过采编新闻稿和撰写专栏的形式,将自己的见识感悟,整理成文字作品发表

  去年夏初之时,他来北京,我们把酒言欢,好不惬意。此后我们经常保持电话聊天,我的工作和生活频频出波折,很多时候是他陪我说话,开导安慰我。我非常的感激,但逗逼的我一般从未赤裸裸的向他表达过内心的感动。

  有幸在一次通话中,我们一起探讨是否可以将他这些专栏作品集结成书。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做一本在西藏工作的媒体人眼中的西藏文化笔记,这种文化笔记是需要有媒体人独特的人文视角的。我们这本书只是这个笔记的原始稿,我们欢迎更多人去关注西藏文化,在这个笔记上进行更新与批注。

  我们在内文选稿方面折中选优,因为西藏地域之广,各地文化都各具特色,最终确定这本书中主以拉萨与山南两个地区着重笔墨。

  分别是书的第一辑:拉萨印象、第二辑:山南行迹,将作者对于西藏文化、旅行的感悟放在了第三辑:文化拾遗、第四辑:路上风情,而最后第五辑:采访手记,则是记录部分旅居藏区的文化名人,对西藏的感受与感悟。

  本书选择的文化名人有:青年作家顾野生、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浩、车刚、2013年《中国梦之声》亚军央吉玛、著名演员郭晓冬、西藏作家协会理事伍金多吉。这本书也得著有《乡关何处》《1980年代爱情》《身边的江湖》等多部畅销书、著名作家土家野夫的支持。

  在讨论书名的时候,我们有过一段很长的思维碰撞,最后确定用”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作为书名。这是西藏文化代表人物仓央嘉措的诗句,词句的前一句是“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在我和顾倾城看来这句诗句最能代表西藏文化的态度

  来生不必修,途中即相见。相遇是恩泽,随行来而走。——这也便是本书的态度。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那就祝我们顾大作家新书热卖,咱们好基友一辈子吧。目前,他还在策划与创作第二本,还是西藏文化笔记系列,一起期待吧。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三):有约,我和她的梦

  认识倾城和认识她是在同一年,算算到现在七年多了。回到与她初识,年少不识愁滋味,聊不完的话题青涩甜蜜

  女孩子总喜欢叫人去猜,好像所有女孩子都是这样吧。聊到最想去的地方,我说出希腊和西藏,没想到两人竟完全契合。从那时起,便说着一定要带她踏上这片土地,这是我们神圣的梦。我把自己的微信名取为纳木错的梦,心里这儿便是天堂,一方净土无尘无埃,所有的浮华和不堪这片土地上得到净化,烦恼和闯荡疲惫的心灵清洗干净,我想把自己幸福带到这里,也便是一生得到神灵的祝福了吧。

  但之后感情发展并不是设想的那般美好,错失与波折填满了中间这几年的路程,偶有给彼此的幸福也不及一次次摩擦留下的伤痕,梦慢慢蒙上灰尘。中间时常关注到倾城的微博和空间消息,对西藏的追寻便就是从他这儿得来的,一张张图片那么真实,一段段文字那么祥和,明明震撼,却又了无波澜。我还是那么爱西藏,也有机会去,只是没有提起脚步,我想是因为一个梦里的两个人只剩下一个便就不完整了吧。

  世间的事有时真的让人不得不归结于缘和份,我没想到还有机会能再在一起,而且是相许下了一辈子。 再次相拥,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感叹幸福来之不易,便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再提起过往,当然少不了这个尘封了几年的梦。几年下来,我慢慢沉淀了不少,不再只是如风飘忽了,她也不再那么执拗,一切和谐自然起来了。而倾城推出了自己的作品《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一本把梦融入到西藏这块土地的书籍,没有专家那么多的数据考究,满满的都是人情,一个藏漂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我们已经决定明年去西藏了,不知道站在纳木错湖畔亲吻一次是不是需要换好几口气呢?在布达拉和大昭寺前的虔诚期许会不会被佛者听闻呢?一切都近了,清晰了.......

  说了很多废话,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绝对值得去细细品味,枕边书籍的上好选择,大家不要错过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四):我与作者

  知道顾倾城是因为徐江宁的介绍。我和小江当年我们都泡在创网。和顾倾城聊得不多,但偶尔还是有很多有趣的话题一起聊。后来顾倾城从意林离职,去了西藏。而我的另一个好朋友方夕刚也去了拉萨。因此,我们之间交流慢慢也多了起来。只是俗事繁多,慢慢地我写的东西少了。却很羡慕依然坚持在写东西的朋友。在课堂内外杂志社出本了《只为途中遇见你》这本书后,我就不太写东西。后来偶一日看到他要出一本《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书,我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某种天意。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书,却非常期盼。我相信行走、追逐、在路上,这些来自精神内核的东西,一定会非常的有趣。非常的值得我们细嚼慢咽,安静阅读。我想对你们也是。写的太多,有点乱,望大家见谅。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五):向往西藏

  一直都想有那么一小段幽闲的时间能去西藏走走,去好好感受她,在我心中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六):一个人的朝圣之旅

  与顾倾城结识是在qq上,他经常会在空间中发一些文章,每次读来都很有感触。他的文字中藏匿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冲动总会让我着迷。得知最近写了《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西藏游记,才知道他在西藏做一件作家们都渴望做的事情。西藏是个能激起人无限诗意的地方,这里有着藏传佛教的神秘和朝圣之路的虔诚,还有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最美的雪山,以及那让无数人渴望的布达拉宫等等,这些都在顾倾城的笔下与我们呈现。他干净的文字和虔诚的内心,用灵魂之笔塑造最完美旅途,将一个90后作家所见、所闻、所思之事像你我表达。这本书与其说是旅途笔记,不如说是一位诗人的朝圣之旅,整本书,更是诗人的朝圣故事。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激起我们年青一代对西藏的想往,会唱出那首《我要去西藏》,祝贺倾城,愿此书能够畅行于世,让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在雪山舞蹈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读后感(七):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有点遗憾《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没有把“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放进来,很喜欢小山词,起初是因为看到晏几道的诗句而对名很好听的顾倾城有了关注。对美的事物喜欢很容易,能受到感染不易,2012年,我以为顾倾城只是文笔很好性情极其温和之人,那时候,看其文风多为温婉华丽型,相比之下倒更欣赏庄苓诗文的力度。后来的转念,不只是因为北上、进藏的举动,也更是因为一种好的心态。还有与顾野生的情谊,都认为你们在西藏是很值得羡慕的事儿,可个中辛酸怕是怎么也诉说不了的。而今,顾野生从西藏进京,你依然停驻在那儿,总是愿意体验美好分享美好的人儿,希望你在西藏平安快乐

  回到新书上,第五辑的采访手记事先在新浪博客中看过两篇,能看出来是用心做过准备的访问,干脆不虚文矫缀。第四辑路上风情,怕是我对它都有感情,两三年前的回顾,我一直在江南有所关注。第二三辑的文化拾遗和山南行迹,是我还未曾踏上却心心念念要去涉足的。第一辑反倒是我最陌生的,前边讲到力度这个词,在这里,我看到也感受到了。喜欢西藏,是种情结,好几年了,你已不是同我们一样在感受西藏,而是活进西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