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2018-01-18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中国通史》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几种中国通史比较

  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最多。   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般普通读者是障碍。   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可惜! 陈恭禄的最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当年跟陈寅恪号称“二陈”,可陈恭禄的专长似乎在近代史,他写的通史有点类似讲话稿,而且一大半是他学生整理而成的。 缪凤林的书是胶版,书脊容易开裂。读完感到新观点很多,至今让人有很多思考。可惜此书文言味较重,有时用词很古怪,不擅长文言的可能会读得很辛苦。   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这不是通史的任务。 还有港台的邝士元写的《国史论衡》,资料汇编吧,错别字很多,很膈应人。 外国人写的中国通史很多不堪一读。如黑格尔世界哲学演讲录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幼稚得可以;世界史名著《历史研究》、《全球通史》等关于中国的部分,真心只适合对中国一点儿不懂的外国人读。这里着重介绍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剑桥中国史》。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有一个习惯,以论带史,即先有立论见解在先,然后有逻辑推演。《中国的历史》中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第二本《殷周春秋战国》作者真是突发奇想,说《春秋》三传是,《春秋》三传是为“下克上”当权贵族捉刀说项,等等。读完在感叹荒谬绝伦之余,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敢想、敢写。读读启发人也是很人想象力的。还有就是作者会脱离历史叙述,开始大讲自己某次在中国考古经历的见闻,大有小说写法中的“元小说”风味。总体而言,不能当真,读此可以明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和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若希望读此可以窥得学习中国历史门径,只能是缘木求鱼。 《剑桥中国史》本来共16册,出了十几年还未出全。此套书薄古厚今思维非常明显,越近篇幅越长。作者都是一流的汉学家,相比日本人而言比较克制,注重史实,有一分说一分。缺点是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不免语言欧化意味较重;篇幅较大;有些篇章较为专门、冷门;各章节间不连续、相互割裂,各章之间体例也不一致。总体而言,比日本人写的优秀多了,作为中国通史入门书差强人意。   官方出了一本《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地方写得还是非常客观、易读的,私货几乎没有。刚开始我也非常奇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才体会到,此书的出版大约是真想竖起一面镜子吧。写作优秀的中国通史读本,其实是要多人合作的。司马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每个历史学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只有多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这本书由多人合作写成,几乎没有个人风格,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超越“国史四大家”之钱、吕的通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平庸年代,大家都“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 所以严格地讲,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本对普通读者来说接近完美的中国通史读本。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浅谈本书中关于两性、婚姻与家庭的观点

  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准,使我读起来还得时不时停下来查查词典。此书原为编写大学教材所作,这也显示出当年的大学生与今日大学生素质差异

  婚姻、族制二章,我每章都读了不下两遍。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两章的主旨本身,而是吕先生的性别观与婚姻观。吕先生是民国时期人,论岁数当比今日青壮年男子早出生近一百年。其关于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之见解,却比今日之男性(主流男性,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要先进得多。

  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离婚一节。古代(以清律为例)虽然「夫妻不相和谐而两相愿离」可离婚,但婚姻内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地位导致男性不会轻易放手,而背夫私逃还要加罪。因此,吕先生提到:「即使结婚之时,纯出两情爱慕,绝无别种作用掺杂其间,尚难保其永久,何况现在的婚姻,有别种作用掺杂的,且居多数呢?」要想解救痛苦的家庭,「与其审慎于结婚之时,不如宽大于离婚之际」。

  通常男子谈论离婚问题,一般都难以跳出男权视角。吕先生站在如此深明大义的高度女子自由辩护,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要怀疑吕先生是否真的是直男了。

  瞬间联想到最近网上大火的「最美婚登员」,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谎称「打印机坏了」,迫使其无功而返。如此举措,看似「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除了满足婚登员个人的道德优越感之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人家夫妇本就不合,回去以后该吵的还得吵,岂是因为不能办理手续便可破镜重圆的?此类愚蠢的善人,其危害恐怕胜过理性的恶人。

  至于结婚,吕先生则以「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为例,介绍其观点。这种人青年时过着浪漫而纵欲的生活,待到「年事较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再结婚。吕先生认为这种制度较为合理,因为「人类的性质,本是多婚的」,婚姻与同居,只是为了分工合作,属于纯粹社会性的关系了。因此,让爱情的归爱情,利益的归利益,岂不两全?

  在这段,吕先生进一步分析道:性欲是天生的,宜宣泄不宜压抑,然而十余岁的男女经济上实在难以自立,教育子女也无法胜任,因此只好晚婚。有人晚婚,还有人因生计艰难而独身,此皆实为社会制度压抑人性,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对此,他给出的方案是:「将经济及儿童教养的问题,和两性问题分开,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办法,在节育及儿童公育,救济迟婚及独身问题」。

  男女可自由结合、生育,却不用担心经济自立与儿童教养问题(交给社会分工),这简直就是要革掉婚姻制度的命啊!吕先生进一步指出: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男权社会下的家庭使女子「渐沦为被保护的地位,失其独立,而附属于男子」,男子却并不因「女子在产育上多负了责任」便公道地承担起别的责任,反而「乘此机会,压迫女子,多占权利」。这一现象,即使已延续数千年,到了「今日,个人主义抬头,人格要受尊重的时代」,岂能长存?

  吕先生又援用当时的「新式女子」,从反面论证他的观点。他说:女子对家政生疏,顾及工作便无暇顾及家庭,恰是社会进步之表现,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在婚姻一章之末尾,吕先生提出:「贤母良妻,只是贤奴良隶。」「我们该教一切男女以天下为公的志愿,广大无边的组织。」家庭是对妇女进行奴役的工具,在妇女觉醒后,必将被打碎——这想法简直不要太先进。到了 21 世纪,婚姻和家庭果然在发达国家显现出瓦解的前兆。尤其是随着避孕技术发达,性欲的释放也不再需要婚姻这一庇护所,这为婚姻的彻底消灭搬走了最后一块绊脚石。吕先生真高人也!

  最后再谈谈一个小细节:传统人士总认为人成立家庭、爱护家庭、延续家庭之本能,并常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之。然而吕先生尖锐地指出:人爱家庭,是因为后天文化塑造,而非先天本能。「人之爱家,乃因社会先有家庭的组织,使人之爱,以此形式出现,正犹水之因方而为圭,遇圆则成璧」。所谓担心无后,也是因为「人总有尽力经营的一件事,不忍坐视其灭亡」,也就是前期投入太多,不忍看到之前的投入变成沉没成本而已。工业社会的独身、晚婚等新兴观念,虽是舶来品,却能迅速在中国传播起来,正说明人满足自己生活之本能,要高于建立家庭之本能。

  这一论述,虽然我总觉的有哪里不对(也许他的观点缺乏进化与遗传研究的支持),但不得不说,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中国通史》读后感(三):吕思勉《中国通史》现行版本问题

  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8+12(彩图)】(以下简称中华版)期望作为收藏,更细度一遍。购书到手,在两月读完严耕望《治史三书》、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人生命》、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选读部分)及数篇论文后,才拿出准备阅读,岂料仅阅其中“现代史”部分数十页,便有奇怪之感,似乎该所谓“中国通史”,与之前粗读的凤凰出版社版本绝非一书,在《治史答问》中了解了相关校勘的问题,颇为好奇,于是分别取凤凰版、中华版、中国文史(下称文史版)、及中国画报出版社(简称画报版),进行比对,寻求解决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的正确版本问题。野鸡终究是野鸡、过一万年也成不了凤凰。现将说明比对结果

  一、将现有四本实体书比对结果

  将四书的出版说明初步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发现,从自称来看,四版《中国通史》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自称《中国通史》为《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成书时间为“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凤凰版[1]、文史版[2]、画报版为此例。②自称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中华书局本为此例[3]。

  从目录方面入手,也经过轻松的比对,中华书局版目录为以中国历史阶段为划分依据:“第一编:绪论;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代史;第五编:现代史;第六编:结论”。条理清晰、目次分明。其余三版图书目录则为:“上编:中国文化史;下编:中国政治史”,再附以小标题、序言等。其中上编皆为我国历史上的各项制度、下编皆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类似本末体)。

  从内容方面的初步比较,可知中华书局本与其余三本之迥异。似乎本非同一本书,但仍有大意相似但表述不同之处,如中华书局本“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中开各段落大意,开篇就历史的作用设问,书局本为:“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其余三版皆为:“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处呢?”其后,数据本绪论的大体结构是,首先吕思勉先生从具体情况的进化,得出历史并不能作为“前车之鉴”、对现实有什么借鉴作用的结论;其次批判了所谓历史“据事直书”,使人所知“歆惧”的所谓“讲褒贬、寓劝惩”的作用。第三点,强调了历史岁为记事工具,但要明确研究历史要关注“使社会成为现在的社会的事情”,强调历史研究中社会的重要性及变动性。最终得出结论:“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其后阐述了中华民族形成问题、中国历史分期问题。

  而观其他三版之绪论,其关于历史的定义与意义的说明,则明显比中华书局本阐述的更要深刻,在提出强调社会性之外,又引出了“文化”的概念,指出文化的改动,正是社会发展进化而形成通史的动因。

  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通史”写作方式的不同,中华书局本为时间顺序的断代史合集,将制度、文化等分入各个时代进行介绍。而其余三版,上编与《三通》风格类似、下编则似本末体。

  二、吕著《中国通史》的版本源流

  在晚晴学制改革需要、西方史观及编篡方法、民间文化事业(尤其是出版机构)等的影响下,中国通史的编写,发轫于晚晴。二十世纪初,自梁启超提出“新史学”概念后,通史的编写便起步了。如夏曾佑之通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6年)及以其为蓝本升格的大学教材《中国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50年代三联重印)。结局为凄惨的“仅叙述至隋代,直至著者去世”[4]。但此书首次将中国历史断为上古、中古、近古三大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王朝史的撰述,仍算作通史编篡的首创之功。

  中国通史的编写,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为第一个高潮。吕思勉先生的第一部通史性作品,就写于这个时期,便是《白话本国史》(四册,商务印书馆,1933年;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5])。此书写作于1920年12月,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全名为《自修适用本白话本国史》,起自上古,讫于1922年华盛顿会议。自述:“此书系将予在中学时之讲义及所参考之资料,加于增补而成。”1990年山海书店民国丛书、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将《白话本国史》两次再版,其名称一直为《白话本国史》。观其目录内容,则分为五编,以时间为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史;中古史(上、中、下);近古史(上、下);近世史(上、下)、现代史。

  《中国通史》则为吕思勉先生的又一通史力作,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0到1944年相继出版(《八十年来史学书目》称为1946年)。其内容分为“典章制度”(上册18章)、“理乱兴亡”(下册36章),总计54章。其末尾引梁启超所译拜伦诗为结尾[6]。此书在1949年前一直由开明书店再版,至1946年,已出三版。此书的核心在制度变迁。

  两部通史以外,吕思勉先生曾应商务印书馆之约,编著有《更新初中本国史》(1924年)、《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1924年,黄永年先生似读过),《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作为初高中教科书及历史普及读物出版。

  三、结论

  看似我的疑问得到了解决,即除中华书局本外其他的版本所自称的:《中国通史》,“原名《自修适用本白话本国史》”这句说明乃大谬。三家出版社的编辑似并不清楚吕思勉《中国通史》的相关情况,混淆了《中国通史》与《白话本国史》之间的关系,而三家所出版《中国通史》的内容,却属《吕著中国通史》无误。而中华书局版的所谓《中国通史》,乃再版之《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而此书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几年前的整理中被定名为《本国史》,看豆瓣上的评价,中华书局的这次更名,实在是有狐假虎威之嫌!

  吕思勉的通史写作,豆瓣上有两部半的说法,实则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对于今后想通过吕版通史初步了解中国史格局的同学,可以参看下面这个个人意见。

  其一:我是土豪

  推荐:《吕思勉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7月 六种十一册,通史选择的是《白话本国史》

  其二:我要看吕版《中国通史》

  推荐:如果不想长久保存,可以购买前文所述三家版,十分经济划算。若想长久收藏,建议购买《吕著中国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45.7元(当当网)

  其三:我要看《白话本国史》

  推荐:单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45.7元(京东)

  其四:我要看最易懂的版本

  推荐:中华书局的伪《中国通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可以一看。

  [1]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出版说明,第1-2页,凤凰出版社,2011年

  [2]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出版说明,无页码,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

  [3]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写在前面,第1页,中华书局,2015年

  [4] 王家范:《中国通史编篡百年回顾》,第5页,《史林》,2003年第6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1900—1980 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 原书末尾内容为拜伦《哀希腊》:“马拉顿山前啊,山容缥缈./马拉顿山后啊,水波环绕./如此好河山也应有自由回照./难道我为奴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隶今生便了!”等内容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中国通史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这句话,我一直也忘不掉。

  作为文科生,史书读过不少,看过铁马金戈,听过小桥流水,一切全在这历史红尘中,交替更迭。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一种积累与沉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故事,更是一种根骨与境界。

  阅读让我们视野开阔,那么阅读史书,则让我们心胸开阔。从史书中,我们看见的是因与果,知道因为什么而导致了一个朝代的没落;我们看见的是延续的事件,了解好的政策该如何实施;我们看见的是各式人物不同的命运,感悟铮铮铁骨与不屈意志。正如开篇所说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学会趋利避害。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中国通史》的随想与摘抄

  1.人类的婚姻从全无禁例开始,其后逐渐加繁禁例,即缩小通婚范围,而成为今日形态的。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原始的男女关系,实属错误。

  2.家庭的起源,是由于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则是立在两性分工的经济原因上的。与满足性欲,实无多大关系。

  3.服务婚到买卖婚的变化,女子地位也随着降低。早期农业是女子之事,此时经济主权掌握于女子手中,结婚时,男子不能徒手,然贫困,于是只能以劳力为聘,然而男子从事于此者良处多,于是经济主权转入到男性手中。

  4.买卖婚后,女子成为家族的奴隶,奴隶需要忠诚,所以贞操渐渐被看重。

  5.族之组织,是根据于血缘的,然同姓与同族并非同一概念。

  6.宗法之立,因同出一祖的人太多了,一个承袭始祖地位的人,管理有所不及,乃不得不随其支派,立此节级的组织,以便管理。

  7.民主由来实远,早在周时,便有大询于众庶之法。可询国迁、国危、立君,君、卿、庶人、龟、莁,各占一权,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可谓是最简单直观的民主了。早期的制度偏于民主,而到后来的制度增加了利益的考虑,民主便也逐渐衰落。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读史以明智

  《中国通史》本以为是编年体的史书,发现不是,而是从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来诉说每个朝代。

  因为吕先生本身是民国人,书也只写到1920年止。因为本人能力的原因开始读的时候真是觉得困难,虽然这本通史用白话文写的,但是书中用语词汇和当下的文章相去甚远,有时候一个句子,要仔细读上两三遍才明白是在说些什么。而且由于成书时间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有很多史学上的概念和认知和今天的也有巨大差异,比如说先生所谓的“古代”乃是指有史料以前的年代,好比三皇时代,这可和我们当下的概念差得远了,很多地方要仔细对比了前后文才明白过来。看惯了深入浅出的书,这本书感觉学术性特别强。书中举的例子有的都不明白,需要一边查找资料才能理解。

  读了《中国通史》才中国历史的璀璨,其实每个朝代都可以拿出来细细研究很久。因为中国历史太深厚了,每个朝代都是简单几笔带过。实在是只是通读而已。看都通,读懂中国历史,还差的远呢。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待续

  #试着一点一点把喜欢的摘抄出来,把收获写出来#

  “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和立场,去回顾和审视历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两点:一、先有宏观视野,后有微观视角,随时穿越时空,不断调整焦距;二、保持平常心,不预设立场,审视距离放在目标时段的一百年之后至五百年之后。”——章立凡

  非常喜欢第二点,平常心态,不要盲目地就选择立场。眼光放长远一点,才能看得清全局。

  第一点暂时有些复杂,待入书思考。

  《绪论》

  “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勿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

  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夏殷西周,春秋战国,秦国一统。

  古史已远,不带情感,不妄推测,公正描述。

  对古史没有太多深究的欲望,能感受到的仅有吕先生对史料的大量追查。

  读书读稿读文时,须知“附会之辞,不足为据。”

  宗法社会中,所信任的,不是同姓,便是外戚。

  高帝、吕后忙于应付异姓功臣,文帝、景帝时,又存在着一个同姓诸王的问题;

  而文景平庸无能,凡事循常习故。

  天下战争暂息、郡县长官无权、中央政府无为。私有财产制度下,人人休养生息,海内渐渐富庶。

  到了汉武帝之时,谋海内之长治久安,海外之疆土宏图。

  一、海内为民谋生计与教化,“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推崇儒家学术于表面,改正朔,易服色。董仲舒辅以巩固儒家之学地位。法家用桑弘羊,节制资本。筹款后,除开疆拓土,防御外患外,用于封禅、巡幸、信用方士、大营宫室,浪费大量资本。以至民愁盗起,几至大乱。

  二、海外之疆土宏图

  边境问题:匈奴(汉初占据蒙古东部的东胡、甘肃西北境的月氏,汉文帝时占据新疆之地)、东北境(燕人开辟辽东到大同江)、西南夷

  我比较喜欢汉和明史。

  不喜欢远古史因为太多细节无从考究。不喜欢近史因为细节太多看不到真相。

  文化史

  第三十九章 政体

  人类最开始团结的方法,只靠血缘。最重要的组织,就是氏族。

  世运渐进,血缘相异的人接触渐多。氏族进而为部落。

  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国家。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中国通史》的两个亮点

  说来有点惭愧,书读了大半年都还没读完,但是私以为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此,他不要求你通读全本,也不强求你记下历史事件的种种细节,只需要如同作者所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个事件。最后,于心中留下分析时的思路即可。因此,闲来无事,每个章节都可以自由翻看,尤其是对已有一定史学基础的人而言,从这点看,我认为此书是史书中难得一见的好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一个作者独立完成的中国专业书籍著作,这在国内是少有的!一个人完成写书的好处就是有助于贯彻作者的整体思想!

  《中国通史》读后感(九):不一样的通史

  前些日子里读了《吕著中国通史》,纸张泛黄,字体印刷地也有些粗糙,可见是一本有些历史的书了。这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由于当时出版条件的艰难,上册于1940 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下册拖延到1944 年才由开明书店出版。

  另外,这本通史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我详细阅读了其中的财产、 赋税、实业 、货币等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生活的内容。

  本书内的一些观点很让我感兴趣。比如说在谈论到平均地权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时,会很奇怪地发现中国历朝历代主张改革的人都提出了要改革地权,并且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但到了最后都无法实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王朝占据了主要地位,影响了一代一代的改革者,而在平均地权这个问题上,儒家自来都没有法家看得透彻,提出的政策处处透露着儒家的中庸思想,这样的改革怎么能成功?

  作者所处的年代正是民国混乱的时期,因此本书中也有很多作者关于民国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及政治社会状况的独到见解,这与后世大都众口一词的说法有很大不同。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通史,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写作的年代不同一般,而且因为作者通史的题材不同一般,更因为书中的很多观点不同一般。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不算书评的感想

  严耕望当年将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中国史学四大家,对于钱穆和陈寅恪,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对于吕思勉,大概是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只能成为少数人的谈资吧。这或许有些曲高和寡的孤寂之感,不少人觉得庆幸,只是吕思勉先生的“曲”是极其通俗又是极其缜密的,实在不应该被人们忘记。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从文化与政治阐释了中国历史的概况,而其中文化卷又是构思精巧,别具一格地从十八个具体的文化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概述,充分的展示其治史之能。

  历史所述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历史所研究的也正是这些主体,然而历史终究是发生过且已经不会再次出现的了,事物间的性质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为不同之事为同罢了。用古人之法行今人之事难免会贻笑大方,原因就在于事物表象相似却实质已千差万别,我们所说以史为鉴,遵循的是内在的原因与关联,而绝非其表象所给与的启示,试看近代西人东来我们之所应对不也是效仿古例,而结果又是如何大概都不用再赘述了。

  研究历史,定其质析其因,事物产生发展都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存在的,人类婚姻的产生,全然不像是现在我们所谈论的关于爱情,古人条件下生存尚不足行,又何以有时间去谈情说爱,婚姻的本质是为了延续子嗣,唯有人口的壮大,内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外可以抵御它族,个人和集体才能生存。而仔细看看现代的小说家,错乱时光以今嫁古,跑到原始社会叙说什么男欢女爱真是全然不顾历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历史,不是简单的知道就可以,世间之事包罗万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国人多知前半句,却不知整句话给人的却是当头一棒。所谓的博学之士绝不止在于知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若不能从现象中观察总结,那么所知的却也是无用的知识,当真是不幸。

  人们说数典忘祖,忘的当真不是祖这个具体的人,指的是祖所代表的对于后代的贡献,而我们同样对于历史也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掉历史的背后所昭示的规律。

  国人研究历史,或是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以至于对于史料典籍的研究不够乃至不能称之为研究,或是偏重于政治,煌煌五千年中国史被写成一部政治史,真是觉得遗憾。吕思勉先生对于历史,追本溯源,“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所对的很。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