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狗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狗屋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1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狗屋的读后感10篇

  《狗屋》是一本由〔美〕简•托马斯著作,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狗屋》读后感(一):温馨的狗屋

  童话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故事情节.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儿童绘本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其中的笑点对成年人来说完全无法理解,但是孩子们却能被简单逻辑所逗笑。千万不要小看这种逻辑,这种恰到好处幽默确实很适合孩子,一个好的故事不用复杂,孩子觉得好看,就会看无数遍。当我把这本《狗屋》拿给我的侄子看的时候,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中的角色,他已经3岁了,能够清晰的认出书中的动物,当我跟他互动的时候也被狗屋的神秘吸引住了。

  狗屋顾名思义就是狗窝,这里面可不是安全地方,尤其是那种大狗的狗窝。狗是会咬陌生人的,很明显书中的其他角色是与其中的大狗不熟悉的,它们也是带着恐惧。这本书的封面是老鼠带着惊悚的表情站在狗屋前,在故事中它也是最后一个进去狗屋的。这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前文一直保持着一种紧张感,老鼠作为最后一个在外面的角色,这时狗屋里还传出来一句话:“不行晚餐怎么能少了鸭子!”。这是一段文字游戏作者把这种紧张感放到了最大,谁想狗屋里竟是一份祥和热闹气氛

  本书的绘画十分简单,但是色调和一些细节的处理直接能够体现出紧张感,比如说故事一开始是浅色调,几个小动物在踢球玩耍。当球被踢到狗屋里之后,色调一些变得深了起来,狗屋上边还有一道闪电,周围是像爪子一样树枝画面虽然简单,但是这些细节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得到,尤其是那些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他们之所以找不到书中的亮点,就是因为自己看得不仔细。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孩子找到那些因素会造成氛围的转变,所以还是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学到很多东西的。最后和谐景象也会让孩子学到分享,这种温馨的场面更是一种塑造正能量有效方式。

  《狗屋》读后感(二):狗屋奇遇记-------评《狗屋》

  说到狗屋,我觉得大家的心目中对它并没有什么恐惧的意念。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然而,让儿童绘本读物《狗屋》诞生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作为一名中国的读者妈妈,我却同样很热衷于推荐给家中小娃们翻看些西方类的儿童读物。不仅因为这样可以拓展东方孩子传统阅读理解思路,而且更因为西方的幼儿类读本可以培养中国孩子获取西方孩子般更多自由,发散性的思维特色。作为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100本阅读分享书单的《狗屋》,它的生动有趣,爆笑不断,惊喜连连,着实值得推荐给中国的孩子们翻看阅读。

  一只惶恐的老鼠造型出现在精装版的《狗屋》封面上。看着这样的一个封面,我想很多的小读者会被吊起了不少的好奇心。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惨案会触发老鼠这般惊慌失措神情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们一同走入故事之中。原来这里有着一群小动物们正在开心地玩着球。可是,球蹦进了狗屋里!谁去把球弄出来呢?为了取出这个落入狗屋的球儿,“聪明”老鼠一再地想出着各种各样理由让它的小伙伴们奶牛,猪和鸭子逐一进入了狗屋。借助着绘本形象的图片描述,我们会跟随着这些进入狗屋却再也不出现的小动物们深深地捏着一把汗。难道有什么意外发生了?此时此刻,身在局中的小老鼠自然也被吓坏了。它该何去何从呢?充满着悬念的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们的胃口。可是当我们真正地找到了故事那意想不到结局。小读者们着实会忍俊不禁地佩服于作者脑洞大开的结尾设置。原来好客的狗屋主人---一只热情的大黄狗正在用着美食款待来到狗屋捡球的小伙伴呢!

  合卷的刹那,我们不得不说作者如此于平凡之中别出心裁的故事编辑着实制造了精彩的悬念。原来所谓的恐惧其实我们心中深处凭空想象出来的恶魔事实上我们的身边并没有那么多恐怖的事情发生,只是我们的多疑多虑让很多的事情变得复杂化了。一如书中那些小动物们去而不复的经过,我们太多地会为它们发生了什么悲剧而感到慌张。可故事的结尾其实并没有让我们心生多少的恐惧,相仿的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的美丽一幕。除此之外,这个故事还含蓄地告示着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和小伙伴们相处。既然大家是一起的好伙伴,那么我们理应在遇到问题时共同解决,而不是推三阻四

  绘本读物《狗屋》一书无疑用着最为简单的故事分享着最为生动的人生哲理。一次充满着玄机的狗屋奇遇记! 除了欣赏其实中的那份幽默快乐,我们更可以采撷到为人处世人生哲理

  《狗屋》读后感(三):狗屋?恐怖屋?

  相信个人心底曾经有过莫名的恐惧。有可能是对于一件事,一个人,或许还有可能是对于一个地方。

  在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如果玩具一不小心滚落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那么应该让谁去将玩具取回来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小时候大多都经历过。我们总是相互推脱,找出各种理由拒绝,谁也不想去完成这个令人心烦的任务。最后就算是不得不去时,也得千方百计的叫上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完成,总之就是不能够痛痛快快的去做。

  原因何在?恐怕就是存于心底的那份对陌生之地的恐惧。

  在《狗屋》的这本书中,一群在狗屋外面玩球的动物,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它们的球一不小心落入了狗屋中,可是似乎那里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所在,动物们都不想去。但是球还是要找回来的,于是动物们开始推举去狗屋找球的人,还分别列举出最合适找球动物的理由,可是奶牛、猪和鸭子这些动物一只只的都是进了狗屋,却没有一个能出的来,最后外面只剩下了老鼠。那些之前一个个走进狗屋的动物究竟遇到了什么?现在孤身一人老鼠又该怎么办呢?

  对于狗屋的恐惧,其实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的。

  对于孩子们来说,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件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陌生人。这些都好比是书中的狗屋一样。因为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所以心底是害怕得很的,总会想方设法的去逃避,经常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恐惧。

  可是小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不能一味的总是逃避,到了该面对的时候还是要去面对的。不管在内心中是多么的害怕,也不管自己是如何如何的不想去,最终还是会像奶牛、猪和鸭子那样,硬着头皮走进狗屋。

  当你真正走进狗屋时,或许你会发现,其实那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可怕,有一份惊喜正在那里等着你也说是不定的。

  当然,世事难料,前方等着你的也有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惊吓。这也不要紧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孩子们就在这一次次的鼓起勇气迈向前方的过程中长大了。

  关键在于,敢不敢走出第一步。

  《狗屋》读后感(四):狗屋

  狗屋

  曾有儿童发展研究表明,宝宝从睁眼看世界,看清世界所有色彩,要经过至少个时期,黑白期、色彩期、立体期和空间期,在这些时期中,感知色彩,刺激智力逐步发育。多彩的世界,总是让孩子着迷,去探索,去感知,去辨识,发现美好眼睛这扇“心灵窗户”如果在认知时期给予更加美好的引导,孩子的成长过程会变得更加顺畅。在这其中,不仅有父母带孩子去户外的亲子体验感悟自然万物的斑斓色彩,更有绘本这一阅读需求的参与。

  绘本的阅读是涉及到幼儿的知识经验、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绘本的图画艺术性强、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就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幼儿在主动观察的过程中展现心中丰富饱满的形象,增加认知力和情感审美素养。超人气童书作家简•托马斯创作了经典搞笑动物幽默系列三部曲,《肥猫坐在什么上?》《狗屋》《给奶牛过生日!》三本绘本让读者领略阅绘本阅读的魅力

  《狗屋》这本绘本虽然仅有短短的几页,和寥寥的数语,但里面包含的动物丰富,故事情节曲折,有头有尾,是一个充满悬念的爆笑故事。老鼠、奶牛、猪、鸭子这些小伙伴在一起玩一只皮球,突然奶牛不小心把皮球踢进了一个狗屋,狗屋里可能有凶悍的狗狗或者其他的动物,谁也不敢前去把球拿出来。这时候“聪明”的老鼠想出了一堆理由,让高大强壮的奶牛去,让聪明智慧的小猪去,让声音吵的鸭子去,但小伙伴进去之后,再也没出来。当老鼠战战兢兢的询问鸭子能出来否,狗狗一声“晚餐怎么能少了鸭子!”让胆小的老鼠吓坏了,难道狗狗把鸭子吃了,这时候画风一转,原来在狗屋里,狗狗正在招待几个动物小伙伴吃丰盛的晚餐,狗狗的热情好客,与胆小的老鼠形成对比。当然,最后老鼠也勇敢的走进狗屋加入进丰盛的晚餐中。

  在图书设计上,色彩艳丽。动物特点鲜明。刻画了一个胆战心惊的老鼠,一个黑黢黢的狗屋,与后来丰盛的晚餐,热情好客的狗狗形成对比。在故事情节上,有悬念,有爆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任,勇敢和团结的故事,让读者在引导孩童阅读的时候,加以循循善诱学习勇敢和智慧。本书兼具美感和知识于一体,在感知色彩的同时,增加认知,在幽默的故事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狗屋》读后感(五):狗屋,危险还是安全/秋灵洛

  绘本是种神奇的东西,通过简单的描写然后用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简单却又易懂。回想自己难得接触绘本这种东西,却又很喜欢。儿童的心思奇妙的说。 就像本书,我们说起狗屋会觉得没什么,但是作者却设定了悬念,让你觉得本书的狗屋好像很危险,看似危险的狗屋里走进了牛,猪,鸭子,而自以为聪明的老鼠却在门外瑟瑟发抖。 老鼠,牛,猪,鸭子一起玩球,然后球进了狗屋,耍心机的老鼠把牛忽悠进了狗屋,可惜牛没有出来,老鼠又把猪忽悠了进去,最后是鸭子,可它们都没有出来,去哪里了啦。被狗吃掉了吗?老鼠开始害怕了,它喊到“鸭子你能出来吗?”可是我们的狗先生回答它说“晚餐怎么能缺了鸭子”。到这里的时候老鼠以为鸭子成了晚餐了。不得不说语言的厉害之处,一句话包含的意思多种多样,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也觉得鸭子成了晚餐,结果却是老鼠趴在窗口看见了狗屋里的其乐融融,最后一副是老鼠,鸭子,牛,猪,狗一起坐在餐桌前等着蛋糕样子。狗屋给了我们一个障眼法,而其实我们在生活里却也总多思多虑,反观孩童会发现她们很直观,也脑洞大开,却都是五彩缤纷的。 狗这种生物,我自小就喜欢,所以狗屋在我看来从来是安全的,但是对有些人却是危险,养狗的人有时候也能从狗屋里搜出很多东西,骨头啊,玩具啊各种,也曾好奇我家狗的屋子里都藏了哪些宝贝,结果一搜,全都是骨头,还真是个吃货。 我历来不喜欢老鼠,却发现从小到现在看过的动画片里有很多的老鼠,它们机灵却又可爱,最经典的汤姆和杰克,少时每每开怀大笑,看着杰克一次次的捉弄汤姆便觉得好玩,犹记得这部动画片里也曾经出现过狗屋,汤姆被狗屋的狗给欺负的不行,这部动画片里的狗屋就这样成 了危险的信号。在回头看我们的这本绘本狗屋,它也是设下这个悬念,然后在给你一个翻转,将这种手法用在了儿童绘本上,狗屋的翻转不能说多惊讶,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高兴的东西。 狗屋的故事很简单却有趣,绘本的制作更是美不胜收,喜欢绘本上的颜色搭配,有时候觉得绘本插画师很厉害,带给儿童快乐。就像这本,将老鼠的得意,惊恐绘画的让人不禁拍手叫好,傻乎乎的三人组,自以为聪明的老鼠却让人爱不释手。 《狗屋》我很喜欢你!我已经将它赠给了一个小朋友,我相信你也会得到那位小朋友的喜爱的。

  《狗屋》读后感(六):《狗屋》在未知的情况面前,你敢于去尝试吗

  看到这个绘本《狗屋》的时候,其实是很欣喜的,一个有悬疑色彩的绘本,宝宝看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感觉

  本书《狗屋》的作者简•托马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著有《肥猫坐在什么上》,《狗屋》,《给奶牛过生日》等,每一本都有不同趣味

  《狗屋》读后感(七):动物界的惊悚片

  可能是受到小时候动画片的影响,说到狗屋,我脑子里浮出的画面通常都是趴在狗屋门前的那条狗,看起来又大又凶,即便它是闭着眼睛趴在地上,也是让人不敢靠近。

  而美国作家简托马斯的这本《狗屋》跟我印象里“狗屋”的形象完全吻合。封面上那个黑洞洞的狗屋以及小老鼠那惊恐的表情都告诉我们今天这个故事有点不寻常。而更让人觉得不安的地方是狗却并没有出现,不知道我们要面对的是一只怎样凶猛的大狗。就像大部分人都会害怕黑夜,但并不是单纯的怕黑,而是害怕黑暗中可能会隐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很多时候恐惧感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就如同《狗屋》中的几个小动物一样。

  伴着皎洁的月光,几个好朋友正在愉快地玩着游戏,而这一切随着球蹦近了狗屋里戛然而止:空中有蝙蝠飞过,树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失去了刚才的平静,这个时候雷电竟然也来凑热闹。惊魂未定的四个小伙伴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要由谁进去把球拿出来呢?这个时候机灵的小老鼠要出马了,当然不是去拿球,而是“鼓励”别人去拿球,夸奖奶牛高大、勇敢、强壮,奶牛被夸得都蒙圈了,然后又赞美猪聪明、臭烘烘,虽然猪有点不情愿,鸭子似乎没什么优点,但它很吵,也许能派上用场。

  可让老鼠感到异常恐怖的地方是它们三个依次走进狗屋后都再也没出来,并且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由此可以想见这间狗屋的主人该是多么的强大,竟然不动声色地就把奶牛、猪和鸭子拿下了,然后还说出了今晚最恐怖的一句话:晚餐怎么能少了鸭子!天哪,鸭子被当成了晚餐?!好在小老鼠还记挂着朋友们,没有被吓得跑掉,偷偷地透过窗户观察,原来拿下小伙伴们的不是凶猛的大狗,而是狗屋里美味可口的食物,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小老鼠当然也不会错过喽。

  如果要拍成电影,这本书绝对算得上是动物界的惊悚片了,轻松的开头,扣人心弦的中间情节,结尾却又大大地出乎意料,而封面也完全是一部惊悚片的海报样式。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靠吓唬人取胜的惊悚片,它更多地是告诉大家不怕困难、勇敢尝试的精神,因为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

  最后把封底和封面放在一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老鼠的表情那么惊恐,原来是奶牛提议由老鼠进去狗屋,哈哈,要是评选谁的胆量大,那老鼠不行,但要是说谁最机灵可以去狗屋?那老鼠绝对是第一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狗屋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