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非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出非洲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非洲读后感10篇

  《走出非洲》是一本由(丹麦)卡伦·布里克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非洲》读后感(一):抽离的真实

  关于《走出非洲》这本书,不知道翻译对原作的还原度是多少,单单看中文译文简直让人美醉了。我暗自遗憾小说的原文并非我的母语,我也无从完全理解原作达到了多么高的写作成就

  小说的阅读过程中,两种情绪向我扑面而来。第一种是对非洲土地及依存其上的一切生灵的爱,这种爱在作品中让广袤的草原起伏的山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让动物植物活灵活现,让人物呼之欲出。我庆幸的想,当时摄影技术尚不成熟,也许对文学来说正是一件好事,否则作家会不会舍弃了采用超强写实的笔法去记录情境的方式,而是把小说写成了“摄影+游记”呢?

  而另外一种情绪,截然相反的,让我看到了作者于写作时对强烈情绪的抽离——农场被买她不哭、知己死去她不哭,当她写到自己顶着大雾冒着大雨去为灵魂伴侣寻找安息之地时,面临情绪崩溃的她只是“点了根烟”。这个场面太过轻描淡写了。是否因为能写出像《走出非洲》这样杰作女性必定坚强,是个意志超凡的奇女子?或是见多了非洲原住民们对生老病死的命定态度,她也获得了对生命旷达的理解?抑或对宗教的虔信,让她把苦难当成了神谕?无论如何,长久思索沉淀一定让作家刻意“忘却”了非洲生活中琐碎、最不堪的那部分,把抑于胸中的凄凉化解成了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走出非洲》读后感(二):不一样女人,不一样的非洲

  二十年前,花了相当于半斤打卤面的5毛钱在学校大礼堂观看了《走出非洲》,广袤的非洲高原连同黑人男孩卡曼坦、羚羊鲁鲁的形象从此就留在记忆深处了,当然还有卡伦·布里克森这位勇敢坚强的女士导演出于商业目的渲染了卡伦和丹尼斯之间的爱情故事,然而最近读完了卡伦的原著才知道这些儿女情长故事并非卡伦描写的重点,篇幅也不及十分之一。卡伦是一位胆识过人、 曾经沧海、胸有丘壑的女汉子,她用一种深沉淡定的笔触把她和丹尼斯之间的故事穿插叙述于不同的章节中,从他们一起驾机俯瞰非洲草原山川那一段隐约透露出那是他们最情投意合时刻。在卡伦的心中,除了丹尼斯,还有她的庄园、黑人佃农们、卡曼坦、鲁鲁、未完成的恩戈马土风舞......

  “如果我会唱非洲的歌,我想唱那长颈鹿,以及洒在它背上的新月;唱那田中犁铧,以及咖啡农淌汗的脸庞;那么,非洲会唱我的歌吗?草原上的空气会因我具有的色彩而震颤吗?孩子们会发明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游戏吗?圆月会在我旅途的砾石上投下酷似我的影子吗?还有,恩戈山上的苍鹰会眺望、寻觅我的踪影吗?” 卡伦的诗是对她自己最好的诠释。

  卡伦笔下的非洲:"在这样的景色以及这里的生活中,最使人难忘的便是天空。当你回首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一种感觉倏然而过:自己恍若曾一度生活在空中。天空不是浅蓝色,便是紫罗兰色。大片大片的云彩,轻柔而瞬息万变,在空中升腾、飘荡。苍穹充满着蓝色的活力,将近处的山脉与林莽涂上了鲜亮、深沉的蓝色。正午的天空十分活跃,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又像一池碧水潺潺流动,闪耀着、起伏着、放射着。它返照出的一切景物都放大了,变幻出奇妙海市蜃楼。在这样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呼吸。你的心境无比轻松,充满自信。在非洲高原,你早晨一睁眼就会感到:呵,我在这里,在我最应该在的地方。" 期待这样的早晨......

  《走出非洲》读后感(三):给非洲的情书

  电影《走出非洲》是我的最爱之一,当我怀着爱屋及乌的心情读完同名小说,我只能说,它们就像是同名的两朵花,没有孰优孰劣,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电影让我怀着幽微悲戚的心情缅怀了一个结局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但读过小说,我才发现,有关爱情的篇章不过是广袤沙漠中的掠过的一缕云,随风而逝,虽悲伤却不令人沉迷。真正让人不舍而郁积于心的心伤是与作者卡伦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用文字一字字镌刻的17年漫长岁月之城。这座围城在堆砌时经历了无数风雨磨难,然而当它真正面临结束时,才发现17年仿佛只是短短一瞬,还未来得及把情感整理好便要不得不说再见。就像我们的一生,每天艰辛度过时总是充满各种不满或是抱怨,而待我们终须与它生生离别,我们只觉得一切只是匆匆,太匆匆。我跟卡伦的仆人一样,怀着谦卑而热烈期望等待着改变决定,重新开始,让17年的岁月痕迹一直延续下去。就像守护一个家园,成全一个不需变更主角的故事,一辈子的舞台。但是,最终,这片土地只留下一个用文字记载的故事,任它与日剧增地发酵,最终变成一段传奇。原来,我们都害怕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妥协曾经让我们百般不适的困境,只想让生活像日升月落一样有序地循环安静度完我们平淡的一生。

  世间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无常更是从不会与我们商量。面对改变,面对新的开始,也许我们能过渡到下一段生活的那座桥便是回忆

  我在叹息中重新翻到书的第一页,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沙漠的天空。“当你回首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一种感觉倏然而过:自己恍若曾一度生活在天空中。天空不是浅蓝色,便是紫罗兰色。大片大片的云彩,轻柔而瞬息万变,在空中升腾、飘荡。苍穹充满着蓝色的活力,将近处的山脉与林莽涂上了鲜亮、深沉的蓝色。正午的天空十分活跃,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又像一池碧水潺潺流动,闪耀着、起伏着、放射着。它反照出的一切景物都放大了,变幻出奇妙的海市蜃楼。在这样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无比轻松,充满自信。在非洲高原,你早晨一睁眼就会感到:呵,我在这里,在我最应该在的地方。”我想像着这段文字之后的那片天空。曾经的非洲印象除了荒凉还是荒凉,除去黄沙还是黄沙,干渴而贫瘠。但也许土地上的恶劣使得天空的色彩无比斑斓,总带给你一种出离现实幻想。心飞的好远,就像泰戈尔的一首诗句“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里找到了蓝天。”

  依次翻书下去,我再次与卡曼坦,羚羊鲁鲁,瑞典人埃曼纽松,旅人丹尼斯相遇。犹如炉前围坐在火光前,我再次听卡伦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他们也许是虚构的,也许是真实的,也许半真半假,谁在乎呢?谁又能保证我们自己的人生就是真实的呢?谁又能说自己不是在人生舞台扮演着一个个以自己名字承载的这个名字下的人物呢?名字的灵魂导演着每个人的人生,那么,若果一个名字换个导演也同样可以演绎一种人生,甚至一种动物的灵魂冠以一个名字也有一份奇妙的生活存在,它介入别人的舞台,影响了已经既定的戏路,甚至改变了另一个肢体的灵魂导演,这些被导演出的肢体上演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除了那些来来去去轮番走上舞台的人,那么那个种植咖啡的农场呢?那个提供所有故事小舞台。纵眼非洲大地一块小小的土地,它是卡伦和舞台上演员赖以生存栖息之地。当我跟着他们一起熬过艰难岁月,挨过天旱,扛过蝗灾,却最终不得不因资金短缺无以为继。卡伦不得不卖掉农场。我仿佛跟她一起骑马来到丹尼斯的墓地俯瞰下去,举目所望是那片付出17年艰难岁月,滴满汗珠,踩满脚印的土地,是有时笑有时哭,有时悲有时喜的沉甸甸的人生。“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感知到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我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了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

  是谁说过“你们还是散了的好,不散不知聚。”而真的散在眼前,就算我只是用17天与卡伦笔下的非洲共度17年,也有着一份眷念不舍。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明天将要归还图书馆。但我已经在网上下了单,很快我们还会再聚。

  《走出非洲》是卡伦写给非洲的情书,而这篇文章是我写给这本书的情书。

  《走出非洲》读后感(四):狂野情殇

  不记得在哪里听说过这本书,所以在图书馆各色各类的书里看到它时,便取下来读了一会儿,我被描写景色的那段文字深深吸引,原来文字是这么的有魅力,真的可以写出那令人迷醉的景色,遂果断把这书借回家。

  我爱肯尼亚的那个小小庄园,我爱狂野的非洲,我更爱这个在非洲土地上倔强生长的女子。

  她爱死了这片土地,不仅仅是爱冷漠的土著、庄园的每棵植物每个动物,她更爱这非洲大陆上的一片云、一场雨、一群动物甚至一切的一切。而更让我触动的是,书中的那句“我征服了一切,却站在墓群中间”。爱这土地吧,别去伤害

  干旱、蝗灾、四处出没的野兽,并没有让这个女人懦弱哭泣,慌乱恐惧,而女人啊,是最容易丧失安全感,期待有人可依赖的动物,但是,这个女人并没有,她的内心是如何的强大!我的脑子里,总是她背着枪,开着车,驰骋着扬起一片烟尘的画面

  灾难、猛兽,都不足为惧,不值一泪。然而,当她的知己好友戴尼斯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她是真的伤怀了,大雨大雾中,举步维艰中,她不肯随意安葬戴尼斯,她说“我不能将戴尼斯葬在视野不开阔的地方。让我们再找一会儿。”我的心,为了这句话,深深的刺痛。无泪之痛,痛彻心扉。不肯草草安葬,一定要让他死后可以葬在他最爱的地方,这是对挚友最深的珍爱。时常去墓地,坐着,看看他,也看看他们共同爱恋的土地。原以为,会共同葬在这片土地,而这女人啊,却要被迫离开这片土地,永不可能在这安葬。朋友告诉我,电影里,她和戴尼斯是爱侣,但我不愿意去相信,我更宁愿她们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知己挚友,可以一起坐在打包的大箱子上喝酒聊天,没有情感上的羁绊,是随时遇见可以一起喝酒聊天毫不陌生尴尬的好友。

  我惊异于这个女人的独立飒爽和勇敢无畏,百度后才发现,她不过是,经历常人不懂的心痛,所以有着凡人没有的通透。这是一个被命运诅咒又被命运祝福的女人。

  最后,献给大家一段她的话,“我无非是经过遥远旅程被派出的信者,来告诉人们世界里还存在着希望”

  《走出非洲》读后感(五):《走出非洲》小记

  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下了一整天的雨还是抵不住困意。说终于不是因为它难啃,几次睡去也不是因为它平乏,毕竟这可是拍成电影斩获奥斯卡几项大奖的书呢。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现在已很少能慢慢看完一部非小说、非游记、非抒情的书了,速读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习惯,而这种方式更适合快节奏、只剧情的悬疑、爱情等小说。

  《走出非洲》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对于这个作家,其实是陌生的,会看这书也只不过是借书途中无意看到顺手一提,便搁置几月。咋看书名,以为是非洲作家写的关于非洲的书,或者生活在非洲的丹麦人写的走出非洲的书,原来都不是,而一个丹麦作家到非洲,然后离开非洲后写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作者为了获得一个男爵夫人称号远嫁肯尼亚,然后各种原因经营着一个庄园(书中并未提起此事,何原因也不得而知,电影版有详述,根据作者人生经历得知)。看书并未看电影,也未查作者简介,我甚至不知道她与丹尼斯的感情关系,虽然这似乎是电影版的主线。于是我看到的是下面这些:

  看到了广袤的非洲大地,海拔六千英尺的恩戈庄园,白天里距离太阳很近很近,晚上则是一片静谧。看到了那些咖啡树,想像中咖啡花的样子,也似乎看到了作者出外狩猎的样子,以及肯尼亚大地上的野生动物:狮子、鹳(guan,四声,水鸟)、野豹,羚羊鲁鲁等等。看到她与当地土著、与欧洲白人尚好的关系。

  善良的当地仆人法拉赫、卡曼坦等陪伴作者在庄园的十几年,书中看似平淡的描述,却不失表达着作者对他们的信任以及他们对作者的爱,陪伴还真的是最好的长情。

  写与丹尼斯的感情,其实前四分之三的章节并未详细提起,后面对其一起在非洲大地上飞行、出游也是一笔带过,但其实细节可看出(头脑简单的我真的没想到),丹尼斯像一个自由浪者,却在每次归来的栖息之地都是作者的庄园。用栖息一词或许不当,但是在我的想像中,非洲那些辽阔的土地之上,哪种生物不是只是稍作栖息呢,土地才是永恒主人。一个庄园女主人,与另一个男子如此自然相处,这就有事啦。所以,也许正因为如此重要之人,在承诺要与作者再次翱翔天空的约定后飞机出事,不幸身亡(果然flag不能乱立,以后还能不能好好跟人约定了呢),以致全书的基调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欢快,即使描写一场久旱的大雨,即使身边的人对作者的热爱并不逊于丹尼斯,但因为丹尼斯 的死去,回忆便变得沉重而略带悲剧色彩。

  而书中,作者在路上买下高贵,优雅(是否与作者有那么点相似呢),连苏格兰犬都较尊重的羚羊鲁鲁,在庄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遇到另一只公羊回到野外生活,时不时还会回来庄园,后来还生下几只小羚羊,这般生活显得甚是幸福,作者当时也许会幻想与丹尼斯的以后的生活,会否也能如此呢?然而,一切都无法实现。

  最后,看得出来,其实作者是不舍得离开庄园的。庄园并不适合种植咖啡树,只收成四十吨,玉米地也因为蝗虫灾害没有收成,庄园的生计无法维持下去,只能将其卖给另一个公司。但是我想,如果丹尼斯没有死,她便不会离开肯尼亚,即使丹尼斯并不许诺会与她生活在一起,但是看得出来,书中在描写飞机上看到风景会显得美一些,与丹尼斯一起狩猎狮子的情景也似乎深刻一些,她一开始也许并没想着离开,庄园新的主人许她在庄园住到任何时候,只要她想。除去这些,她仍然爱着这片大地,爱着与她朝夕相伴的仆人们,以致最后,她为他们争取来一片新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

  走出非洲,若是我,也曾在非洲经营过一个庄园,想记录一下当时的生活的话,难道不是会取在非洲、了解非洲、我在非洲的庄园生活等等类似的名字的呢,是走进而不是走出。然而,作者写的是out of africa。之于她,非洲的这段生活一直都在身边,即使离开它很久,也埋在心中深处,一直没有走出去。只当作者终于提笔写下这片永恒的土地时,非洲才慢慢从她心中浮现出来。他们说,能说出来的才是不在意的。也许,正是这样,作者放下了心中的不舍、悲伤与遗憾,带着轻轻的伤感,写下的那时才终于走出了非洲。

  看书状态实在一般,日更也无法详细写那么多,因为要花太多时间啊,懒癌晚期,因此书中的许多细节在这篇读后感中尚未提到,电影版正在下载。

  但,看完此书,我心中的一个想法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会去到非洲么,能看到肯尼亚庄园里的咖啡花么,能目睹动物大迁徙么,如若能,那我要带着一本天文学的书,仰望非洲大地的星空,认识认识一下天上的星座~~~

  《走出非洲》读后感(六):走出非洲 读后感

  一开始读走出非洲是读的英文版,无奈英文功底有限,只有极少时候能够领略到卡伦·布里克森笔下的这片土地的奇绝壮美。

  开始读中文版之后,感觉到自己在聆听一位老人叙述她的回忆,非洲绵延不绝的山脉,非洲壮阔的草原,非洲的风土人情,在她的叙述中像画卷一样展开。在农家小院读到飞行记,读完之后觉得周围是那样陌生却又那样平常,好像刚随着作者在非洲的上空翱翔,一章完结之后回到现实,没有人察觉到我的异样,也无人知晓我的满足。

  仿佛看到山峦在我的脚下,看到宝石般蔚蓝的纳特隆湖和在湖畔生活着的那成千上万只的火烈鸟,湖水倒映着它们优雅的身姿,听到来自机器的轰鸣它们伸展开翅膀在一瞬间起飞,在机身下方展现出火焰般变换莫测的图案。又幻想自己正坐在湖边,同作者一起谈论着文学,哲学,天文,历史,以及世间种种,灼热的阳光在一步开外的地方炙烤着大地,而我们却在机翼下方的阴影处喝着啤酒闲适地交谈。忽而又坐着飞机在一万二千英尺的高空,前额感受着冷空气的侵袭,而胸中却涌动对冒险极度渴望的沸腾的血。飞机似乎早已脱离地心引力的控制,飞到外太空去,好像身边略过的并不是来自地球的气息,而是在浩瀚宇宙中一刻不停行走的星辰。

  多么令人向往,这些人有勇气将自己的性命交付自然,只为换取对世间奇伟壮丽之色的惊鸿一瞥。愿我在有生之年,能再次踏足非洲那片充满神秘和野性的土地,能够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献出我的真心。

  268 读飞行记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戴尼斯会死。但读到他的安葬,心中却萌生了要去肯尼亚,在可以眺望到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的那块土地上,去看看这位勇敢而豁达的人的墓地。着实感到惋惜,为作者失去这样一位挚友而感到惋惜。

  292 最后还是看到了离别篇,在昏暗的灯光下,脑海里却是那些预备为作者举行恩戈马盛会却最终被禁止的老人,他们赤裸着躯体,皮肤的颜色和纹路像是历经百年的软枣树。她将他们形容为老绵羊,而我正是在这一瞬间掉下眼泪。眼泪为离别的伤感,也为人群面对命运的无力感。不曾了解那个殖民的年代,也无法探寻其中的情感,只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到悲伤的情绪在涌动。

  在书的开头她写到“我的非洲庄园坐落在恩戈山麓。赤道在这片高地北部的一百英里土地上横贯而过。庄园海拔高达六千英尺。”在书的结尾她写“从站台西南方遥望,我又见到了恩戈山。巍巍的山峰,像波涛起伏在平展的大地怀抱之中,一切都呈现出天蓝色。它们是那么遥远。四座山峰显得那么渺茫,令人难以分辨。这景象与我从庄园里见到的迥然不一。迢迢旅途,将恩戈山的线条磨圆了,磨平了。” 这一幅绝美的画卷,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缓缓的合上了。这感觉和作者如出一辙 “在我的感知中,我没有离开非洲,而是非洲正在缓缓地、庄重地从我身边离去。”

  无论如何,肯尼亚成为了此生必去之地。

  《走出非洲》读后感(七):“那么,非洲会唱我的歌吗?”

  文/张定浩

  在电影《走出非洲》的开头,年迈的卡伦坐在丹麦尤斯特兹城老房子的打字机前,写她的故事。她说:“我已经写了所有其他人,并非我不够爱他们,而是他们较清楚,较容易写。”是的,有两样东西是写作者永远也写不完写不清楚的,一个是他们自身,一个是他们深爱之物,为了写出这两样东西,他们不得已先要写出整个世界。

  被同名电影打动的人,在阅读《走出非洲》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很惊讶,原来这不是一部爱情小说。初看上去,它像是一部非洲题材的随笔集。她写非洲高原的壮美景致,“在这样的景色以及这里的生活中,最使人难忘的便是天空。当你回首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一种感觉倏然而过:自己恍若曾一度生活在空中。天空不是浅蓝色,便是紫罗兰色。”;写动静适宜的野生动物,“没有一种家畜能像野生动物那样静如处子。开化的人们已经失去了静谧的天性,他们只有向野生动物学习,补上这个空白,才能为其接受”;写土著天性里的顺从与高贵,“吉库尤人惯于承受不测之事,对意外变故习以为常,泰然处之。他们与白人不同,绝大部分白人都竭力逃避未来的厄运。黑人对命运女神十分友善,安于一辈子在她手心里。在某种意义上,命运女神是他的家——茅屋里那熟悉的黑暗的、他扎根的深坑。对于生活中的任何变化,他镇定自若”……

  在这本书篇幅过半的时候,我们才看见戴尼斯的名字,那个在非洲大陆游荡的英国狩猎者和探险家,她深爱的人。她没有仔细叙述他们是如何开始的,也没有去过多渲染他们的爱情,她只是淡淡地、不分先后地记述,在一起的点滴,就像一个人回忆最幸福的日子,它渗透进此后的生命,以至于无法成为一个单独的故事,像河流渗透进土壤。

  因此,你可以说好莱坞是庸俗的,从一份写给非洲大陆的挽歌里只抽取赚人眼泪的爱情故事拍成电影,但你也可以说好莱坞是敏感的,因为正是有这样一份深沉感情的存在,让这本书迥异于其他异域题材的旅行记或见闻录。我们实在见多了那些急匆匆地扮演记者和人类学家的观光客,他们在异域贪婪地捕捉一切新奇的人事,心里盘算着如何分析、判断和表达,唯独没想过把自身投入其中,静静地生活片刻。

  在村上春树的《1Q84》第三卷中,男主人公天吾坐在病床前给父亲读书,读的就是《走出非洲》里我很喜欢的一个段落,它讲述的是可爱雨季的到来,和认真生活过并渴求被赐福的生命。“雨季后的几个月里,那凉爽无云之日,令人回想起大旱的灾年。在那些日子里,吉库尤人常把他们的牛放在我房子周围吃草。他们中有一个男孩,随身带着笛子,时不时地吹奏短曲。当我又一次听到这种曲调,不由记起过去的某一时刻——痛苦与绝望交织的时刻,泪水渗着咸味的时刻。可同时,我又在这笛声之中惊喜地听到一支充满活力、格外甜蜜的歌。莫非是那些艰难岁月蕴含着这活力和这甜蜜么?那时,我们都正年轻,洋溢着满满希望。恰恰是在那些漫长的时日里,我们所有的人融成一个整体。将来就是到了另一个星球上,我们互相都能认出来。那里万物都互相呼唤:自鸣钟和我的书本在呼唤,草地上瘦骨嶙峋的牛群和哀伤的吉库尤老人在呼唤:‘你当年也在那里,你也是恩戈庄园的一部分。’那个灾年终于赐福于我们,又流逝而去。”

  也唯有如此,写作才能成为一种赐福,而不是炫耀抑或消耗。过往的生命,如是得以净化,并转化成充满活力和甜蜜的歌。卡伦•布里克森在书中问:“如果我会唱非洲的歌,那么,非洲会唱我的歌吗?”会的。自从这本书问世以来,非洲就一直在唱一首她的歌。

  《走出非洲》读后感(八):你好,非洲

  文/路阿叮

  “走出非洲”我是先看的电影后去的故居,最后才看的原著。过程有些颠覆却异常让人寻味。

  起初,是一位女性朋友极力推荐,冲着梅姨找来电影,在夜晚的被窝里看完。不顾深夜编辑短信“终于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部电影——都是孤独坚强的女人。”孤独而坚强一直是我对凯伦的定位,直到一周前踏入她在内罗毕市郊的故居。不超过30分钟的参观过程,由一名志愿者大学生带领。他温和可爱,用缓慢的语速配合我们糟糕的英文。原先的住宿如今变成博物馆,除了房屋结构 周围环境已经大相径庭——那个区域已经成为内罗毕的富人区。之前满眼的羚羊,随时骚扰牛群的狮子已经退回保护区——不过内罗毕本身就是个大的国家公园保护区。传说刚建成火车站那会,狮子成群,马赛人都难以招架。凯伦的房子有条长长的前廊,这让我想起她坐在这里和丹尼斯深情相望,迎接他归来;或者接待在内罗毕的各式白人在前廊上喝茶聊天。书房里放着她写书用的打字机,比我常见的打字机小很多,解说员小伙还鼓励我可以试试,虽然没有油墨但感觉如新。我有意拉开和同行人的距离,在书房里独处,忽然打字机的踢踏声四起,凯伦用双手记录下在非洲惊险刺激的生活,何等美妙,又何来孤独——况且,人总将孤独。凯伦喜欢在餐厅写自己的小说,想是因为在餐厅的西面有圈固定座椅,铺着软垫倚着窗帘,在夕阳背景下沙沙声起。房屋里的家具想是后来添置或者友人回赠,因为凯伦离开非洲前已经把丹麦老家具变卖一空。

  凯伦是真心爱着非洲这片土地。用尽其能医治土著,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奇迹般的赢得了他们的敬重。文字里写的轻松自在,可经历过生活的人必定知道其中的艰辛。书里流入出的气息,除了文字的优美(当然也归功于翻译的精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凯伦的胸怀——许是个人最近常常思考的主题。书里不止一次提到土著人的人情冷淡,好以兴灾惹祸看待别人的一切不如意。这点确实让人懊恼,也是当时白人自居高人一等的心理平衡点。而凯伦却从更多侧面发现土著的美——他们看待事物的别具一格;想象力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更多的是类似直觉似的神秘力量。

  当我坐在车顶看着地平线无限延伸的草原,合欢树随意的点缀着夕阳,象群们跨过沼泽向我们走来,留下一串剪影。那种心灵冲击力或多或少能与凯伦当时的心跳同步——面对自然理应心存敬畏。马赛人历来不穿衣服,为了游客他们成了吉祥物似的人物,穿上漂亮的红色格子布头。贪图他们绝妙的身材和他们搭讪聊天时,看着他们的眼神,如同星外来客。不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不是可笑愚蠢,在我眼里他们手持长矛在草原奔驰,如同凯伦当年在草原遇到他们一样,无论去哪他们黝黑细长的身影排成列队在广阔平原上移动,这样定会更协调。

  土著人对凯伦的信任让他们把最后的家园都寄托于她身上,书中最后一篇写的是凯伦在非洲的最后时光——大多数时间在为土著人的定居点奔波。在当时,被殖民土地的原住民无权购买土地,凯伦的离开导致原先为她工作的土著人无处可去。身为白人的身份有利于在政府里奔走。电影里梅姨坚定的小眼神迷倒一片,而书里的几句带过蕴含了多少曲折真是不得而知。最后的最后,奇迹般的结局让土著人有处安身。当我合上书页,回味无穷的时候忍不住想到,进入内罗毕城区后司机大叔特意左手遥指——非洲最大的贫民窟Kibera,灰蒙蒙的一片铁皮屋顶,远看总感觉那片屋顶上方笼罩着浓浓的白雾,类似《第九区》。不知道凯伦当时的雇工里是否有后代住在里面,望着透不了光的天空,向着城市另一头……说起Kibera,归结于英国殖民统治者把当时处于内罗毕边缘的小块土地拨给服役于皇家非洲步兵队的努比亚士兵。而这些士兵恰恰在通往凯伦农场的道路南端建造起泥屋。这便是KIBERA的前身。内罗毕城区不大,两端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奇异的以凯伦之名联系起来。除了坚强,凯伦必定充满智慧。满书里没有声嘶力竭戚戚哎哎的感叹(电影里到时不时有这种气氛),生存的艰辛时时刻刻压榨着凯伦的神经,但生活的美好更值得感叹吟诵——凯伦带给我的正能量不局限于文字。

  非洲是块神奇的土地,但凡心存美好的人都会爱上它。一下飞机我就情不自禁大喊“HELLO AFRICA”,有生之年定要再去。凯伦当年也该是说过这样的话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走出非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