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先生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先生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4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先生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夏先生故事》是一本由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著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一):夏先生在湖底会开心了

  这是我第一次把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他写的小说我都看了一遍,我特别喜欢他的小说。他总写喜欢独处的,处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夏先生他一直在走,一直在走,停下来总是叹一声痛苦的气,他一直走,好像就像是忘了某些不开心的事,只有在走的时候他才不会想到这痛苦。他说的话:“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他这番话好像是不想有人闯进他的生活

  夏先生死人们翻出他以前的照片,是满头黑发、目光炯炯、嘴角上挂着充满信心潇洒大方微笑小伙子,但是老了的夏先生呢?作者看见他有三次,第一次,透过后窗的玻璃看见了他的脸,发现他两眼盯着地面,只是每走几步才抬起那双睁得贼大且惊恐状的眼睛直愣愣超前忘一下,好看清前面的路。雨水顺着他的脸颊留下来,鼻尖和下巴颏也是珠水连连,他的嘴微张着,我觉得那两片嘴唇似乎在翕动。是什么样的经历把夏先生弄成这样啊,第二次,作者想在树上寻死,可是夏先生偏偏也在那树下休息,作者听到了瘆人的一声长叹---不对,这绝非叹息,因为叹气里包含着一种如释重负感觉,而夏先生的声音一种痛苦的呻吟,一种发自肺腑的深深的幽怨,其中交织着对生活的绝望和对解脱渴望。接着又是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犹如饱受痛苦煎熬的病人发出的哀鸣,不过还是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安宁,没有半点休息的轻松。多么可怜。最后一次夏先生这回真的找到自己独自一人的地方了,他解脱了,他在湖底也许会好些吧。

  作者没有告诉别人是对的,夏先生不想让别人知道,就让他过一个人的生活吧!

  他里面也有好玩有趣的地方,比如钢琴教师擤鼻涕的时候,太有趣了。

  总有有趣,平凡的故事中渗有令人深思,捉摸的地方。这就是我喜欢他的作品原因,可是他不高产,也许就是好看的珍贵之处吧!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二):谁的故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心仪的女生偶然间约你吃饭,你被这句话摄魂,脑海中一片空白,仅剩下她说的这句话。然后你回家穿上最最得体的衣服镜子照了一遍又一遍,喷上平时不太用的香水,坐立不安,从自己房间徘徊到客厅,然后又折回自己的房间。思考着待会说什么话,怎样表现优雅,饭后去哪边散步比较浪漫……最后你爱慕的女生打电话来说今晚突然有事,下次再约。你尴尬地笑着说 OK。当然你也知道,下次就没有下次了。

  你是否有这样的遭遇:长期一段时间有某个人经常出现在你面前。无论是坐公交,乘地铁,还是在路上行走,你总能碰见他/她。你们会四目相望,似曾相识。他/她可能是个疯子、捡破烂的,也可以是你的极品前男友/女友。他/她是必然或突然出现在那,但绝对不会偶然出现。

  你是否还有这样的遭遇:童年的时候爱爬树,向高处去 (《怦然心动》?);受到老师的打骂,然后幻想成为武林高手消灭他们?或者想过自杀,藏起来,让那些误以为你已死亡或失踪的亲人伤心难过,然后自己偷着乐。或者想象自己能够飞翔,某天放学回家比平时快几分钟都觉得自信骄傲……

  你是否想过自己是个边缘人?零余者?或者简单地认为自己不合群?(那么怎样又叫合群呢?)

  如果有,我建议可以去读读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夏先生的故事》。你可能不知道作者,但你可能听说过由他作品改编的电影——《香水》。

  文中对“下雨”和“冰雹”的描写,值得模仿借鉴。比较有意思的是,法国人幽默,把该作品列为少年儿童读物。德国人严谨,把它归为严肃文学作品。对于“我”而言,是什么作品?又是谁的故事?

  书不长,你可以选择花一部电影的时间来看书,也可以选择花2小时左右去刷微博

  (没写过书评,为了不透露故事,情节按下不表。)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三):聚斯金德活 夏先生死

  如果说那位作家创作人物时能摆脱自己的影子,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看一个人的书,就能看出他的好恶,习惯,经历,藏不住也掖不住,中学生做的阅读理解那么可笑是因为为着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一个正确答案断章取义急于求成,对作者本意进行的强奸,没有经过那段培养感情过程,当然也不是一定要培养感情,但必得细细观察,品味一番,说得直白点,来点前戏。

  误读是必然的,理解也是可能的,作品不过是作家影子的投射,如同一面镜子,看的人哪能忍得住不照照自己呢。我看《夏先生的故事》就是这样。

  少年的爬树乃至自杀的意念,夏先生的永不停滞的行走直至死亡,都是一种生存的急迫。他们都是孤独的,孤独的思考,孤独的行走,我想这样的人,周围的环境不是嵌入他的身体心灵,成为柔和存在,而是充满了威胁,是异己的存在,少年对周围事物的早熟的体认,夏先生不断的行走都是因了这时空的异己性。这种异己性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只是有些人却感觉到了威胁和痛苦。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提到善惭愧胜佛,仿佛在深山中突然被人叫住了姓名的那种惭愧,在这里恐怕已是一种恐惧了,这种恐惧表现出来就是一种敌意,谁也别管我,谁也别叫我,让我一个人待着,我需要一个隔绝的时空,来感觉安全自在。少年的秘密城堡就是那片树林,而夏先生却连自己的空间静谧也无法维持,只能在不断的行走中,消解时间和空间,直至最后选择死亡,也许会有人把这看作对生的逃避,但这种想法已经预设了生是高贵的,生是被选项,而死是应当被淘汰的被选项,而对夏先生而言,死却是他的正确选择,往另一个时空寻找“生”的可能性。对于聚斯希德,只能做那个少年的他,过着半隐居生活的他,夏先生的死也能完成他的“事业”,影子死了,人可以活着,像那个少年,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就可以了。

  古人说大隐隐于世,只有心灵的独立不够的,我们的心灵不能超越时空,这该死的时空压迫着我们,这肉身稳稳的压在心灵之上,我们不能回避,意淫终究是可悲的,谁也不能有骨气的说这躯壳,我不要了,爱谁谁。所以夏先生向死亡的奔走才成其可贵,贵在其诚,诚在其不肯妥协,聚斯金德和我们妥协了,所以我们不够诚,是故我们不贵,我们至多躲在瓦尔登湖畔,在时空的边缘,背对着夏先生离开的那片湖水安枕。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四):孤独是他人—《夏先生的故事》札记

  很小的一本书,在中国图书网淘书会上淘的。花了半天时间看完,这半天时间也并非整段的时间,而是由地铁上无聊的辰光、做饭的间隙、出门前几分钟等等组成的。

  很早就听说过聚斯金德的《香水》,一直未拜读,对其人其文并无任何先入为主概念。读罢这本小书,稍微明白了他为何著作吝啬,却部部引起轰动。

  读完这本小书留在心头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孤独感。孤独感这种东西很难切实描述,很多时候可能就是“试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但是这种压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却不容忽视。小说虽以夏先生作为标题人物,但全文却似乎都在叙述“我”的童年生活。近乎杂乱无章的零碎叙述中,一副少年琐事图便慢慢展开。而夏先生也随之出现在这幅图中。然而,自始至终夏先生就好似一个半透明背景,隐藏在“我”绚烂的童年色彩下。作者似乎也用这种写法显示出夏先生的被忽视:虽是标题人物,但却无完整的故事可供叙述。

  夏先生在周围的环境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他虽然匆匆行走在大湖周围,但是日子一久人们也就将其视为一道寻常的景观,再也不会去多加注意了。这种存在感的缺乏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无视他,相反夏先生在邻里的心中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人虽然无意对其多加注意,但却乐于看他天天奔波,甚而以其为乐。人们对于夏先生的注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让夏先生心烦意乱的力量。正如冰雹那天,夏先生冲着“我”和爸爸大声吼叫的一样,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隐性关注,而且这种隐性关注让他的心情受到了极大影响。他每天的奔波不但是因为“幽闭恐惧症”,也是因为想逃脱这一无形的关注。他希望别人“不再烦他”。他如被人追踪一般跑进林子,左顾右盼,确定没有人后再心情复杂地叹了一口气。这些举动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然而,这孤独感不是因为无人关注引起的,而是因为对于夏先生而言,他人即是孤独,孤独即是他人。夏先生终日的奔波也是一种变相地对于孤独感的逃离,但是既然孤独感是这么虚无缥缈的存在,那么逃离又有何用?

  整个湖区的居民都只知道夏先生是一个有“幽闭恐惧症”的怪人,小小的“我”可能是唯一一个懂得夏先生心中深深孤独感的人。因此当结尾处,“我”看到夏先生一步步走向湖底时,既没有喊叫,也没有向他人呼救,甚而在许多年后仍然将这一秘密保藏在心中。这是全书最动人心魄的一幕,让人读后深深不能忘怀。故事发生在战后德国举国重建时期物质建设显然成为了第一位的大事,而夏先生这样一个于建设无任何意义的人,自然没有人记得他。连他的失踪都是两个星期后由于他的房东担心收不回房租才被发现。在这样的人际网中,夏先生是不被理解的,也不被接纳的,所以走向湖底对他而言是摆脱一切尘世苦痛的最好办法

  或许夏先生有某些作者自身的影子在里面,作者可能借这个奇特的人物抒发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许夏先生的那一声吼是作者的心声,或许这些和作者完全无关。文学创作的奇妙之处在于,作者本意与作品透露给不同读者的意味会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味,这是作者无法控制的。

  正如余华所言,作者写作一本书和读者阅读一本书都是偶然,一切都是缘。翻开这本书,我便和夏先生、和战后德国小镇、和“我”的童年,产生了一丝缘分,也许夏先生是一种影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夏先生的影子,时而在喧闹时孤独,莫名盘旋在心中的深深孤独感挥之不去,让人即使终日奔波,也难以逃脱。

  2011年11月23日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五):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夏天

  2009年第八期 《夏先生的故事》

  《夏先生的故事》 【德】聚斯金德著 宋健飞译

  读过《香水》再来读夏先生(Sommer,夏天)的故事的话,难免会有种不适应,因为之前的叙述是那样轻逸畅顺,而如今作者却摇身一变,变成上了年纪老太太在跟你絮絮叨叨啥。那种拉家常的段子(父亲是赌马高手、冯太太蛋糕赐予小孩之类)简直就跟三姑六婆口耳相传的谣言无甚区别

  幸亏聚斯金德并非存心赶客,他只是将看似讲夏先生事迹或者作者童年境遇的故事,写成实际上囊括杂七杂八时代插曲。他并没有撰写宏大叙事的野心,只是想让你看到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在下读来,就很感到亲切,那些站在高处想往下跳的冲动、舒展身体往天上飞的幻想、梦里盘算即将发生的乐事、受到委屈要想自杀的余念……说得不就是咱家么?

  整个故事由“我”和夏先生两条线索拉下来,故事的脉络就清晰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夏先生是“我”的一个缩影,也是“我”的一个参照物,所以“我”才能如此理解他。夏先生很怪,终日在外奔波不想回家,甚至不想跟人沟通说话,只愿“求你们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而“我”则是只想爬上树避开家里人“做这个做那个事”的唠叨,说到底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抗。曾经,夏先生有妻子,对这个世界也只是惊恐,但当他发现整个世界都漠视他的存在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戕。“我”曾经也有过这种被弃的感觉,因而也曾尝试逃避烦嚣,但终归想到死了还有很多人参加葬礼,终归有很多人记得,甚至看到夏先生在树下囫囵吞枣地吞食面包惊慌失措地逃避别人的惨况,也忽地放弃了自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烦嚣生活进行了些微的妥协,从而再次融入这个社会当中。他理解了夏先生,所以没有把他真实的下落说出来,让他能沉静永远,但他也被震动了,因为他像夏先生那样决绝地离开烦嚣……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愿意将《夏先生的故事》看作是《香水》的延续,因为《香水》讲的就是那个只顾追求精神上的极致的人,为了获取让所有人崇拜的香水而做不齿之事。而这个故事,讲的却是一个洗尽铅华,不愿再受人打搅的人。前者是毒药,让人疯狂让人迷恋,这个却是解药,努力地躲避烦嚣。

  另外,撇开沉重主题,本书第三节写“我”的感情故事,非常的细腻温馨,值得一读再读。

  《夏先生的故事》 【德】聚斯金德著 宋健飞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4月一版一印

  评分:8 (以下为子项)

  轻逸:1

  迅速:1.5

  确切:2

  易见:1.5

  繁复:2

  http://www.viyami.com/myblog/user1/pires043/archives/2009/200982172132.html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六):低调的聚斯金德

  如果我流落到一个孤岛,随身只能携带一件物品,我会带上一本书;当漫长的白日投射到寂寞的沙滩上,我拍拍胸口,告诉自己幸好带了《夏先生的故事》。

  认识聚斯金德是从《夏先生的故事》开始的,这是他在1991年写出的作品,也是可查的最新作品。聚斯金德早在1981就以独幕剧《低音提琴》成名,三年后写出中篇小说《香水》,又过了三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鸽子》,三年磨一剑,可见他对写作的精心。聚斯金德的风格很难把握,但也可以只挑一个词,就能将他本人和几部作品的特点概括出来:低调。

  《低音提琴》里只有一个人物,他喋喋不休,从头到尾地独白,对他做一个性格分析让我觉得十分困难,有人说四十岁不得志的人才可以看懂卡夫卡,这本书是否也附加上某种年龄与经历的条件?这个人处处都表现出与生活对峙的态度,低音提琴横在中间,他通过低音提琴报复了父母、生活和他自己。他的独白显示出高度的音乐修养,他同意歌德说“音乐是如此高贵,理智也无法走近它,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控制一切,没有人能够诠释它。”他热爱的一切同时又是他憎恶的一切。他的生活,演出和恋爱都与低音提琴有关,笨重的低音提琴也许是他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抽象性格的物化。

  名为《香水》,实际上却在很多地方都臭气熏天,我捏着鼻子耐着性子读到结尾处:格雷诺耶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嗅觉对于我要比其他知觉敏感,所以我很难对这本书做出客观性的分析,大部分时间我发现此书发出的气味阻止了我进一步阅读的乐趣,我至今得到的唯一收获只是这部小说奇特的构思,天赋异禀的格雷诺耶不止是希特勒的映射。刚刚拍成电影的《香水》是将书中的文字原原本本地生成图像,剥皮取香的几段都被放在了后场,最震惊的镜头对应着书中临近结尾处的集体性乱,当所有人都被“气味”控制了,长镜头中一片白茫茫的交缠的原始狂躁,此时成了上帝的格雷诺耶站在行刑台上,一向冷酷的脸上却是温情带泪,他的眼前出现的都是被他失手误杀的第一位少女。聚斯金德在这本书中决心挑战我们的感官和头脑——人类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众生颠倒、集体迷乱。

  聚斯金德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一个孤独的符号,《鸽子》里的约纳丹前半生连遭不幸,作者很快描述了他的前史:母亲和父亲先后被送进集中营,没有能出来,他在军队服役是服从叔叔的意愿,而他不得不忍受,接二连三地中枪、生病,和妹妹分离,妻子与别人私奔……他试图摆脱这些不幸,不愿正视过去,极力去过一种平静的、不受任何事物打扰的生活;就像他曾顺从叔叔的意志,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姑娘结婚时,他是“希望能从婚姻中最终找到那种平静安谧、相安无事的状态。”因为“他不喜欢动荡,讨厌那些打破内心平衡、扰乱外界生活秩序的事件。”于是他最后选择的解决方法是“不要相信任何人。”交代了约纳丹性格由来的背景,剩下的十分之九的篇幅写了这个早晨他遭遇鸽子——一个生活的重大变故后一整天的心理和行为。他因鸽子而萌生出自杀的念头,最后暴风雨来临,幻觉出现,约纳丹发出“没有其他人,我就无法生活啊!”的呼号,最后完成了对自我的心理治疗。可以说鸽子的出现让约纳丹掘开了潜藏的意识,直面童年的记忆,然后筛选出美好的那一段保留下来。他在认清了自己的孤独处境后将自己救赎出来,最终认同了自己的生存意义。这也表明聚斯金德本人思想的转变,从对孤独的赞许到对生活的肯定(或许并不矛盾)。我们总会在生命的某一时刻不知去向,否定自己和人生的价值,将自己囚禁在狭小的房间中,但从平静被打破到怀疑和厌恶,很可能就是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也很可能就是由一只小小的鸽子带来的。

  每天日落之前,我在孤岛上反复阅读《夏先生的故事》,这本书不如前几本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却是我的最爱;爱如果能很轻易、很理智地说出口,就并非情到深处。初看夏先生的那个下午,我从漫不经心看得小鹿撞怀。从“我”爬树开始到精准的自由落体公式计算,再到初恋,到学习骑车和钢琴,几次与夏先生擦肩而过,静静地看着夏先生走入湖中,“我”始终保留着这个秘密,童年随之结束。缓缓流淌的语言轻柔地拍在阅读人的心上。理性的语言可以滔滔不绝,爱的语言却停停顿顿、结结巴巴。

  聚斯金德似乎反复想告诉我们的是,人本是孤独的,但总要去寻找同类的理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聚斯金德本人深居简出,不愿接受采访,其作品却一次一次表达出对人类矛盾的爱意。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七):无法言语的忧郁

  quot;我"的生活平淡到有点无聊,但是却仍然有着色彩.驻足于高高的树上,希望那美丽的女孩也能和我一样爱着美丽的色彩.即使生活让"我"烦躁,却依然继续着.

  我也只认为这是个平淡到有点无聊的故事,但是夏先生却让我感觉到真正的烦躁.生活何谓,生活为何?如果是道路的话,我们是否就犹如夏先生那般,不分昼夜的奔波着.精神混乱,神经质,闭塞,恐惧......突如其来的却是我心中的梗塞.不停地走着,疯狂地走着,错过了沿途的美景,忘怀了自我的情感.到自己也无法承受的时候,死亡也就到来了,或许这个时候会回想过去的时光,那美景,那情感,可惜已经失去了,无法重拾.而当夏先生走向湖中的时候,心终于释放,紧张的神经也舒展开来.是他的解放也是我的解放.

  而最终留下的是无法言喻的忧郁与无奈.

  我们看似改变了生活,到头来却是生活改变着我们.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八):一个人的小说贝壳

  像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一样的作者,并不多见。

  孤僻,多疑,离群索居。拒绝拍照,拒绝采访,拒绝领奖,拒绝为他已出版的作品再做任何的解释。而每逢他的新作品面市出版之前,在大量闻风而来的记者媒体蜂拥而至之时,这位香水大师早已逃之夭夭,在大众的视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完全无迹可寻。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始终游离于社会视线边缘的沉默寡言的人写下了《香水》,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全世界都为之疯狂的怪人时代。

  一个人生充满了疑点和怪癖的文学天才。

  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充满了谜团的性格拼图造就了聚斯金德最为致命的吸引,也使得他的作品风格变得独一无二,不可比拟。

  聚斯金德算不上一位多产的作家。他迄今为止出版的书屈指可数。1981年,聚斯金德出版了处女作――独幕剧《低音提琴》。四年后,他带来了那本风靡全球的杀手小说《香水》。随后就是那部描写巴黎银行守门人的短篇小说《鸽子》。这本《夏先生的故事》发表于1991年。从那以后至今,聚斯金德再未发表过任何作品。他说:“目前我什么也不写,因为我想不出任何东西要写。”

  我得承认,《夏先生的故事》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聚斯金德的作品。对于他那本在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的《香水》,先前的我一直抱着一种病态的排斥感。这种排斥并非针对作品本身,而仅仅是针对大众对其所表现出的趋之若鹜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我一直觉得,一本被推上了极致巅峰的作品并不足以概括这个作者才能的全部。况且,大众的狂热反应常常会左右甚至误导你的评判。因此,如果想要在一个相对客观和冷静的状态下去解读一个作者,那些冷门的作品反而会更加合适。你可以相对容易地从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拥有更多与作者直面的机会。

  所以,在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细细读完这个不足120页的小故事后,我很庆幸自己在最开始所做的选择。

  事实证明,聚斯金德是一个随时随地都不会让你失望的大师。

  他是个可以操纵时间的魔术师。

  夏先生的故事是从一段儿时回忆中慢慢被展开的。

  “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都已经过去好多年,好几十年。那时候,我还是个喜欢爬树的孩子。”从一开始,聚斯金德就对时间施了一个魔法。寥寥几句,他就将时间拨回了几十年,将读者拉进了一个成年人的回忆里,开始以一个当时不过7,8岁身高不过1米刚出头的小男孩儿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他童年的故事。飞行,爬树,上学,骑车,学钢琴,朦胧的初恋。这些琐碎的事儿组成了这个男孩儿成长的大部分内容。聚斯金德将这一切置于一种极其普通而平淡的基调之上,让其宛如细沙一般从沙漏的顶端依次流下。而夏先生是这渐次流淌而过的时间里出现的唯一意外。

  背着他的空背包,拄着他那根长而弯曲的核桃木拐杖,这个性格古怪的夏先生始终匆匆忙忙地东奔西走。他跨过原野,越过草地,奔走于大街小巷,穿过森林,绕湖而行,往返城乡,走村串镇,掠过施塔恩贝格湖旁那片迷人的山水风光,也悄无声息地经过一个少年的时间沙漏,在他的视线中随着细沙降落。

  一个特立独行的怪老头。一个普通的不经世的少年。

  一个打扮奇特,离群索居,永远远离人群。一个不善言辞,朋友稀少,放学后就和同学分道扬镳。

  一个终日奔走于路上,没有目的地。一个爱独自待在树上,消磨时光。

  在这故事里,聚斯金德将两个完全处于不同时间轴上的陌生人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牵引整个故事发展的两条红线。小男孩儿的时间线在明处。整本书都构建于他的回忆之上。“我”成为了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和观察者。而夏先生则完全以一个被观察者的身份出现。他那充满谜团的怪癖生活至始至终都是由这个男孩儿的视角被牵引而出――他那身怪异的装扮,他那张始终充满了恐惧的脸,他那永不停止的自言自语,他那双睁得贼大的惊恐的眼睛,和他这辈子唯一说过的那句完整的话“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扰我行不行!”。夏先生的整个人生故事并非独立于主观的基础之上。整本书里都没有对他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进行过任何直接的描述。夏先生整个的人物形象都依附于这个男孩儿的描述,构建于完全客观的根基之上,是这个男孩儿从一定距离之外观察的结果。他的故事是从这个男孩儿的回忆之中抽离而出的片断。那次在暴风雨中的偶然相遇,和男孩儿未遂的自杀,以及在故事最后,夏先生在男孩儿无声的注视下以自杀的方式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三次不经意的时间重合造就了整个夏先生故事的核心,也成为了解读夏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唯一出口。

  这就是聚斯金德的魔法。他想要向人们讲述的是这个古怪的超出常规的夏先生,却又在讲述的过程中将他严密地保护了起来。他制造了一个小小年纪的观察者,在读者和夏先生这个形象之间拉开了一道距离,从而使得人们只能从一个外在的客观角度去观察这个谜样的怪老头,用间或捡到的一些记忆碎片来拼凑出夏先生的形象。他将夏先生放至于一个位于人们视线边缘的点上,置于一个贝壳之中。当人们想要靠近看个清楚,弄个明白时,这个贝壳就会自动闭合,紧紧地锁起来。关于这个古怪的老头儿,聚斯金德留下的线索很少。他不花浓墨重彩去描述夏先生的内心矛盾和自我的冲突,也不堆砌大量的逻辑跟思想去引导读者思索,他只是借由一个小男孩儿之口讲述了一个有些年头的故事。就像父母在孩子睡觉前娓娓道来的那些遥远童话。他写了一些东西,但是他对他想要表达的,一直都缄默不言。

  聚斯金德用这种手法完美地保护了夏先生这个人物的神秘,也借由这种神秘保持了自己和这个真实世界的距离。他将身为作者的自己藏在了那个小男孩儿的面具之下,也藏在了那个古怪的夏先生身上。聚斯金德巧妙地将自己的人格分散在了这两个人物身上。他创造的这两个主角,看似毫无关联,始终游戈于自我紧锁的贝壳之中,又会在冥冥之时被一种不可言表的神秘力量牵引着靠近,产生出不可思议的结绊。在书中,就是那股来自于人心深处的恐惧曾将小男孩儿和夏先生不可思议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夏先生那声发自肺腑的痛苦呻吟里,男孩儿第一次真实而靠近地感受到了夏先生心中所交织着的对于生活的绝望和对于解脱的渴望。那股对于死亡的强大恐惧感第一次牢牢地抓住了他,最终使得他放弃了“愚蠢而可笑” 的自杀。因为那时,他看到了一个一生都在逃避死亡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男孩儿在最后默默的注视着夏先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湖中心,却没有发出任何阻止的声音。事后也没有将所看到的事情告诉任何人。他恪守了秘密,却绝非出于害怕,出于对此事的负罪感或是良心上收到的某种谴责。他的耳边常会想起森林里的那痛苦的叹息,眼前老浮现出雨中那颤动的双唇,脑海里总是萦绕着那句挥之不去的话语,“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扰我行不行!”就是这股对于自由和安定的渴望,将这两个一辈子都没有任何交往任何对话的陌生人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对这个短短120页的小故事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身上找到那种来自大海深处的微末悲哀――尽管能感觉到的波动很微小,蔓延开来却是一片最深远的宽广忧伤。这也是为什么聚斯金德选择了一个小男孩儿来向人们讲述这个有些悲伤的故事。因为,孩童的话里总是在不经意的简单中藏着这个世界最大的真实。

  忧伤,脆弱,内向。这种生存状态成为聚斯金德和他笔下的人物最大的共同点。很多人都说,作为一个作者,聚斯金德是向负向发展的。恐惧,忧伤,茫然,悲观。这些负面消极的词语形成了他所有表达的中心。然而,面对着所有这些让人抓狂让人内心发疯的情绪时,聚斯金德又是清醒的。他将自己的世界包裹在一个小小的贝壳之中,向内紧缩。一旦有任何外界的杂质掺入其中,他就会慢慢地将它融入体内,将其完全地包裹起来。接着在时间的加工下,慢慢地将它做成一粒珍珠,彻底地吐出来。然后将贝壳又紧紧地关上,再度完全地锁起来。在这本《夏先生的故事》最后,聚斯金德使一部分自己跟随着夏先生死去,另一部分伴随着那个男孩儿活了下来。或许,这也是他自己对这个世界,做出的最后表态。描述,然后,保持清醒。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小说贝壳。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九):聚斯金德,可能是我最羡慕的作家了

  聚斯金德,可能是我最羡慕的作家了,“香水”问世的最大好处,他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然后搬到小山村去过着幽居的生活!

  “香水”这部小说的确惊艳,无论看过书或者电影的人都会觉得过瘾,但我最爱的却是其他几个不大的作品,低音提琴、夏先生的故事、鸽子,均为上海译文出版,各自成册,其实合在一起也不会多厚,超不过一个较长中篇的长度。

  低音提琴:独幕剧,那种感受,或者说作者创作的缘起,我想我是理解的,他一定在某个机缘,注意到在交响乐队中低音提琴的位置,越想越激动,然后写出这部不长的作品,一定是这样!但遗憾的是,无论评论家(我指的是前言中的评论)还是对这部剧最出色的演绎者(一个出色的话剧演员,已经演这部剧几百次)真的都不理解作者的初衷,甚至他们那些刻板的评论会有些可笑,我还是愿意拿作者自己的话来阐释:“这是一出描写一个人在他窄小的房间里生存的戏。在创作过程中,我总是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就仿佛是我自己会在越来越狭窄的房间里度过我的大半辈子,而要离开它,于我而言是如此的沉重。但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一间房子,它小到可以紧紧地缚住我,以便我在离它而去时,也可以随手带上它。”其他可讲的还有许多,例如异化,例如,他决定在一次演出中高喊暗恋的女人的名字!(这和“墙”和“出租车司机”多么像!),这些其实都已经成了某些人惯于使用的文化符号,而我,宁愿想象作者和我是真正的好朋友,我们会心一笑而不发一言。

  夏先生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聚斯金德小说,它太可爱了,而夏先生步入湖心那段,也是我阅读过作品中可能最让人欣然的一次死亡描写。这篇故事是这样亲切,以至于我们会忘记那些为阐释而激发的阅读,我们就是在其中生活,而那句“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扰我行不行!”是那样亲切,我不知道聚斯金德是否也热爱果戈里的那篇“外套”,“让我安静一下吧,为什么你们要欺侮我呢?”这句话在那篇小说中,是多么惊心动魄啊!夏先生、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就是我们,就是聚斯金德,就是那些个孤独、寂寞又无望的人生啊!

  鸽子:是香水发表后的第一部作品,估计因为香水而去阅读鸽子的读者都会失望,其中琐碎的生活细节,异化的现实,枯燥病态的心理,甚至会让我们觉得这是一部存在主义的小说,而且是典型的在现代社会中被挤压的个体,这点太过清晰以至于我并不十分喜欢,但许多的细节还是很美好,体现出作者真诚又贴近的心!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十):我爱这个故事

  聚斯金德先生的这本小说不长,却写得很好,篇幅与剧情发展配合得恰到好处却让我感到意味悠长。做得这些,小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里头没有多少令人心驰神往的,的所谓“风情”的东西。故事发生在平实、真切、生动的生活里,寄托人心魄的森林、尴尬和委屈的学习生活、小失落、愤懑不平。作者用朴素而有人情味的语言讲述着,于是这部小说就成功了。一切都合乎常理地发生,唯有夏先生是不合乎常理的。

  夏先生占的篇幅实在不多,但是他身上的未知却可以被当做一个谜来解读推理;他的装扮、习惯、每一次登场都令人难以忘记。但是到底有没有必要解开这个谜团?没有必要。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猜测吧,有人爱结合社会背景说和作者来揣测,而我这羸弱的精神力真是累了,懒得猜测了,不管他是得了幽闭恐惧症还是腿脚一坐就颤抖,一直走或许是一种隐喻或许什么都不是,他就是执着于一直走,坚定而孤僻地走,没有什么为什么。干嘛什么事就一定得有个为什么?

  可是

  他在冬季为什么就不出门了

  他老婆无声无息没了之后为什么变本加厉地暴走

  他为什么选择走进湖里

  这些都是令人难以释怀的事儿

  可是

  夏先生说了,叫我们别多管闲事儿

  我就听了。再也不揣测了。

  只是看到最后,当夏先生走入湖里。我的心中真的有些感动。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因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德国人把这部小说算作是严肃文学

  法国人把这部小说算作儿童读物

  理性和感性,你又愿意让那种思维方式影响你的阅读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