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先生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先生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6 22:45: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先生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夏先生的故事》是一本由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著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一):夏先生在湖底会开心了

  这是我第一次把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他写的小说我都看了一遍,我特别喜欢他的小说。他总写喜欢独处的,处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夏先生他一直在走,一直在走,停下来总是叹一声痛苦的气,他一直走,好像就像是忘了某些不开心的事,只有在走的时候他才不会想到这痛苦。他说的话:“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他这番话好像是不想有人闯进他的生活

  夏先生死后人们翻出他以前的照片,是满头黑发、目光炯炯、嘴角上挂着充满信心潇洒大方微笑的小伙子,但是老了的夏先生呢?作者看见他有三次,第一次,透过后窗的玻璃看见了他的脸,发现他两眼盯着地面,只是每走几步才抬起那双睁得贼大且惊恐状的眼睛直愣愣超前忘一下,好看清前面的路。雨水顺着他的脸颊留下来,鼻尖和下巴颏也是珠水连连,他的嘴微张着,我觉得那两片嘴唇似乎在翕动。是什么样的经历把夏先生弄成这样啊,第二次,作者想在树上寻死,可是夏先生偏偏也在那树下休息,作者听到了瘆人的一声长叹---不对,这绝非叹息,因为叹气里包含着一种如释重负感觉,而夏先生的声音是一种痛苦的呻吟,一种发自肺腑的深深的幽怨,其中交织着对生活的绝望和对解脱的渴望。接着又是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犹如饱受痛苦煎熬的病人发出的哀鸣,不过还是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安宁,没有半点休息的轻松。多么可怜。最后一次夏先生这回真的找到自己独自一人的地方了,他解脱了,他在湖底也许会好些吧。

  作者没有告诉别人是对的,夏先生不想让别人知道,就让他过一个人的生活吧!

  他里面也有好玩有趣的地方,比如钢琴教师擤鼻涕的时候,太有趣了。

  总有有趣,平凡的故事中渗有令人深思,捉摸的地方。这就是我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可是他不高产,也许就是好看的珍贵之处吧!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二):谁的故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心仪的女生偶然间约你吃饭,你被这句话摄魂,脑海中一片空白,仅剩下她说的这句话。然后你回家穿上最最得体的衣服,镜子照了一遍又一遍,喷上平时不太用的香水,坐立不安,从自己房间徘徊到客厅,然后又折回自己的房间。思考着待会说什么话,怎样表现得优雅,饭后去哪边散步比较浪漫……最后你爱慕的女生打电话来说今晚突然有事,下次再约。你尴尬地笑着说 OK。当然你也知道,下次就没有下次了。

  你是否有这样的遭遇:长期一段时间有某个人经常出现在你面前。无论是坐公交,乘地铁,还是在路上行走,你总能碰见他/她。你们会四目相望,似曾相识。他/她可能是个疯子、捡破烂的,也可以是你的极品前男友/女友。他/她是必然或突然出现在那,但绝对不会偶然出现。

  你是否还有这样的遭遇:童年的时候爱爬树,向高处去 (《怦然心动》?);受到老师的打骂,然后幻想成为武林高手消灭他们?或者想过自杀,藏起来,让那些误以为你已死亡或失踪的亲人伤心难过,然后自己偷着乐。或者想象自己能够飞翔,某天放学回家比平时快几分钟都觉得自信、骄傲……

  你是否想过自己是个边缘人?零余者?或者简单地认为自己不合群?(那么怎样又叫合群呢?)

  如果有,我建议可以去读读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夏先生的故事》。你可能不知道作者,但你可能听说过由他作品改编的电影——《香水》。

  文中对“下雨”和“冰雹”的描写,值得模仿借鉴。比较有意思的是,法国人幽默,把该作品列为少年儿童读物。德国人严谨,把它归为严肃文学作品。对于“我”而言,是什么作品?又是谁的故事?

  书不长,你可以选择花一部电影的时间来看书,也可以选择花2小时左右去刷微博。

  (没写过书评,为了不透露故事,情节按下不表。)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三):低调的聚斯金德

  如果我流落到一个孤岛,随身只能携带一件物品,我会带上一本书;当漫长的白日投射到寂寞的沙滩上,我拍拍胸口,告诉自己幸好带了《夏先生的故事》。

  认识聚斯金德是从《夏先生的故事》开始的,这是他在1991年写出的作品,也是可查的最新作品。聚斯金德早在1981就以独幕剧《低音提琴》成名,三年后写出中篇小说《香水》,又过了三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鸽子》,三年磨一剑,可见他对写作的精心。聚斯金德的风格很难把握,但也可以只挑一个词,就能将他本人和几部作品的特点概括出来:低调。

  《低音提琴》里只有一个人物,他喋喋不休,从头到尾地独白,对他做一个性格分析让我觉得十分困难,有人说四十岁不得志的人才可以看懂卡夫卡,这本书是否也附加上某种年龄与经历的条件?这个人处处都表现出与生活对峙的态度,低音提琴横在中间,他通过低音提琴报复了父母、生活和他自己。他的独白显示出高度的音乐修养,他同意歌德说“音乐是如此高贵理智也无法走近它,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控制一切,没有人能够诠释它。”他热爱的一切同时又是他憎恶的一切。他的生活,演出和恋爱都与低音提琴有关,笨重的低音提琴也许是他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抽象性格的物化。

  名为《香水》,实际上却在很多地方都臭气熏天,我捏着鼻子耐着性子读到结尾处:格雷诺耶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嗅觉对于我要比其他知觉敏感,所以我很难对这本书做出客观性的分析,大部分时间我发现此书发出的气味阻止了我进一步阅读的乐趣,我至今得到的唯一收获只是这部小说奇特的构思,天赋异禀的格雷诺耶不止是希特勒的映射。刚刚拍成电影的《香水》是将书中的文字原原本本地生成图像,剥皮取香的几段都被放在了后场,最震惊的镜头对应着书中临近结尾处的集体性乱,当所有人都被“气味”控制了,长镜头中一片白茫茫的交缠的原始狂躁,此时成了上帝的格雷诺耶站在行刑台上,一向冷酷的脸上却是温情带泪,他的眼前出现的都是被他失手误杀的第一位少女。聚斯金德在这本书中决心挑战我们的感官和头脑——人类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众生颠倒、集体迷乱。

  聚斯金德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一个孤独的符号,《鸽子》里的约纳丹前半生连遭不幸,作者很快描述了他的前史:母亲父亲先后被送进集中营,没有能出来,他在军队服役是服从叔叔的意愿,而他不得不忍受,接二连三地中枪、生病,和妹妹分离,妻子与别人私奔……他试图摆脱这些不幸,不愿正视过去,极力去过一种平静的、不受任何事物打扰的生活;就像他曾顺从叔叔的意志,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姑娘结婚时,他是“希望能从婚姻中最终找到那种平静安谧、相安无事的状态。”因为“他不喜欢动荡,讨厌那些打破内心平衡、扰乱外界生活秩序的事件。”于是他最后选择的解决方法是“不要相信任何人。”交代了约纳丹性格由来的背景,剩下的十分之九的篇幅写了这个早晨他遭遇鸽子——一个生活的重大变故后一整天的心理和行为。他因鸽子而萌生出自杀的念头,最后暴风雨来临,幻觉出现,约纳丹发出“没有其他人,我就无法生活啊!”的呼号,最后完成了对自我的心理治疗。可以说鸽子的出现让约纳丹掘开了潜藏的意识,直面童年的记忆,然后筛选出美好的那一段保留下来。他在认清了自己的孤独处境后将自己救赎出来,最终认同了自己的生存意义。这也表明聚斯金德本人思想的转变,从对孤独的赞许到对生活的肯定(或许并不矛盾)。我们总会在生命的某一时刻不知去向,否定自己和人生价值,将自己囚禁在狭小的房间中,但从平静被打破到怀疑和厌恶,很可能就是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也很可能就是由一只小小的鸽子带来的。

  每天日落之前,我在孤岛上反复阅读《夏先生的故事》,这本书不如前几本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却是我的最爱;爱如果能很轻易、很理智地说出口,就并非情到深处。初看夏先生的那个下午,我从漫不经心看得小鹿撞怀。从“我”爬树开始到精准的自由落体公式计算,再到初恋,到学习骑车和钢琴,几次与夏先生擦肩而过,静静地看着夏先生走入湖中,“我”始终保留着这个秘密,童年随之结束。缓缓流淌的语言轻柔地拍在阅读人的心上。理性的语言可以滔滔不绝,爱的语言却停停顿顿、结结巴巴。

  聚斯金德似乎反复想告诉我们的是,人本是孤独的,但总要去寻找同类的理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聚斯金德本人深居简出,不愿接受采访,其作品却一次一次表达出对人类矛盾的爱意。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四):孤独是他人—《夏先生的故事》札记

  很小的一本书,在中国图书网淘书会上淘的。花了半天时间看完,这半天时间也并非整段的时间,而是由地铁上无聊的辰光、做饭的间隙、出门前几分钟等等组成的。

  很早就听说过聚斯金德的《香水》,一直未拜读,对其人其文并无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读罢这本小书,稍微明白了他为何著作吝啬,却部部引起轰动。

  读完这本小书留在心头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孤独感。孤独感这种东西很难切实描述,很多时候可能就是“试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但是这种压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却不容忽视。小说虽以夏先生作为标题人物,但全文却似乎都在叙述“我”的童年生活。近乎杂乱无章的零碎叙述中,一副少年琐事图便慢慢展开。而夏先生也随之出现在这幅图中。然而,自始至终夏先生就好似一个半透明的背景,隐藏在“我”绚烂的童年色彩下。作者似乎也用这种写法显示出夏先生的被忽视:虽是标题人物,但却无完整的故事可供叙述。

  夏先生在周围的环境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他虽然匆匆行走在大湖周围,但是日子一久人们也就将其视为一道寻常的景观,再也不会去多加注意了。这种存在感的缺乏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无视他,相反夏先生在邻里的心中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人虽然无意对其多加注意,但却乐于看他天天奔波,甚而以其为乐。人们对于夏先生的注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让夏先生心烦意乱的力量。正如冰雹那天,夏先生冲着“我”和爸爸大声吼叫的一样,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隐性关注,而且这种隐性关注让他的心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每天的奔波不但是因为“幽闭恐惧症”,也是因为想逃脱这一无形的关注。他希望别人“不再烦他”。他如被人追踪一般跑进林子,左顾右盼,确定没有人后再心情复杂地叹了一口气。这些举动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然而,这孤独感不是因为无人关注引起的,而是因为对于夏先生而言,他人即是孤独,孤独即是他人。夏先生终日的奔波也是一种变相地对于孤独感的逃离,但是既然孤独感是这么虚无缥缈的存在,那么逃离又有何用?

  整个湖区的居民都只知道夏先生是一个有“幽闭恐惧症”的怪人,小小的“我”可能是唯一一个懂得夏先生心中深深孤独感的人。因此当结尾处,“我”看到夏先生一步步走向湖底时,既没有喊叫,也没有向他人呼救,甚而在许多年后仍然将这一秘密保藏在心中。这是全书最动人心魄的一幕,让人读后深深不能忘怀。故事发生在战后德国举国重建时期,物质建设显然成为了第一位的大事,而夏先生这样一个于建设无任何意义的人,自然没有人记得他。连他的失踪都是两个星期后由于他的房东担心收不回房租才被发现。在这样的人际网中,夏先生是不被理解的,也不被接纳的,所以走向湖底对他而言是摆脱一切尘世苦痛的最好办法。

  或许夏先生有某些作者自身的影子在里面,作者可能借这个奇特的人物抒发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许夏先生的那一声吼是作者的心声,或许这些和作者完全无关。文学创作的奇妙之处在于,作者本意与作品透露给不同读者的意味会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味,这是作者无法控制的。

  正如余华所言,作者写作一本书和读者阅读一本书都是偶然,一切都是缘。翻开这本书,我便和夏先生、和战后德国小镇、和“我”的童年,产生了一丝缘分,也许夏先生是一种影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夏先生的影子,时而在喧闹时孤独,莫名盘旋在心中的深深孤独感挥之不去,让人即使终日奔波,也难以逃脱。

  2011年11月23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