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朽》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朽》的读后感10篇

  《不朽》是一本由(捷)米兰·昆德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75,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朽》读后感(一):关于不朽的一点想法

  最近看米兰昆塔拉的《不朽》。书看到一半,有些想法,自己觉得还挺有趣所以决定写下来。我只有在看书的时候会思考一些奇怪的事情,书读完了也就忘了。以后该养成在阅读中及时记下所思所想的习惯。看来对我来说,读中感好于读后感。

  关于不朽,正如米兰在小说中所讲一样,他主要讨论的还是精神上的不朽,而非身体上的不朽(长生不老)。我认为一个人的不朽就是在死后,人们能够缅怀他,记住他。为什么要记住他呢?无非他生前做了一些对我们有利的事情,或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或发明了新的科技,或推动了技术发展,或有伟大文学作品等等。总的来说,不朽是由后人来评定的,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就是说后人觉得他是不朽的,那就是不朽的,而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既然是后人来评价不朽,那么对于当前的人来说,不朽是属于未来的。想要得到不朽,你就要做到为后人谋利,但谁能知道后人的利益绝对的呢?每个时代不同价值观,不同的政治立场,对于同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认识,对于同个人或作品也有不同的评价和解读。譬如被清朝列为淫书之首”的明代小说《金瓶梅》,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拍案解禁,让这一伟大著作重新面市,成为不朽。再如1980年,中国音协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专门展开对邓丽君歌曲的讨论与批判。正统学院派的专家认为,她的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如今邓丽君已经死去多年,但她的歌曲任然受到大众喜爱,邓丽君已然成为歌坛的不朽神话。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生前的所作所为不能影响到自己的不朽。人的不朽分成两种,一种是本就不朽的人。一种是努力想把自己变成不朽的人。前一种不朽是因为做了伟大的事情,造福了人类而不朽。后一种是为了不朽而不朽。小说中歌德属于前者,贝蒂娜属于后者。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由后人定夺的不朽,而后者是由其自身修饰过的不朽。前者是纯粹的,而后者则是包装过的。年轻的贝蒂娜想通过歌德的不朽来达到自己的不朽,通过两人的年龄差造成一种浪漫爱情故事正如笛卡尔与克里斯汀公主一样。

  贝蒂娜依靠的是歌德的不朽成就自己的不朽。有的人依靠其他方法也可达到自己的不朽,当然也要付出极大代价。所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即便每个人都对它如此渴望。极有钱的人达到自己的不朽是相对容易的。试问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家里贫穷而不能为善帮助他人;而一个恶毒的富人,为了自己的声誉资助平民能吃上饭,能上学,那么两者比较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善呢?这对于智慧的佛家来说也是难辨的,更别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加容易被后者所蒙蔽了。年轻时候追求成功,发财,到老了也想追求不朽,留得生前生后名。人天生是畏惧死亡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一旦到了耄耋古稀不免浮想联翩。所以年长者比年少者更注重自己的不朽,成功的人比刚开始闯荡的人更注重自己的不朽,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更加注重自己的不朽。这类人担心自己的缺点,或曾经做过的恶的事情影响他的不朽。所以他必须做一些善的事情来掩盖那些恶。至少是掩盖一些贫乏,因为对于不朽的人来说,贫乏与不朽相对。所以成功人士常常立传,而这些传记没有哪个不是在夸奖自己的。传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自己死去后他人为其立传前,抢先一步做一个交代或辩解,抢的话语权的先机,为不朽留下丰碑。

  虽然可以说,为了这种不朽,人们显得虚伪造作。但至少不朽使得一些人为善,这也何尝不好呢?我真正担心的是未来,当我们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达到长生不老,或者说可以类似于储存记忆的这些功能,达到身体上的不朽后,连这种虚伪的善也没有了。

  《不朽》读后感(二):忘却的时刻

  一直都很喜欢的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剧情中有这样的设定情节神秘组织seele制定了一个“人类补完计划”,最终目的是让人类的灵魂溶解在LCL中(姑且可看做自我的消解与融合)。主角真嗣在这片灵魂共通的海洋中寻找静谧安宁,直到他发现自我消失之后的世界中没有任何温暖。他明白自己不能继续在孤独中寻求庇护。

  读到《不朽》中对阿格尼丝的描写时,我发现昆德拉对“原初的自我”的定义与LCL之海有微妙的相似。当阿格尼丝抛弃了沉重的自我和欲望,与大地同呼吸、浸泡在回忆与未来的梦中,她感到前所未有幸福。的确,抛却一切的存在方式是没有烦恼的,并且完美地对抗着kitsch(媚俗)。媚俗世界中的纷纷扰扰在LCL之海中消逝,被意象主义者们大力宣扬的、各种浅薄化的意义都不见了;媚俗世界从我们这夺走的自由又重现了,以最极端的方式,以孤独作为最后的尊严。唯一的问题——昆德拉也指出,是阿格尼丝“冒着消减为零”的风险:当屈服于媚俗的欲望消失了,人性也随之而去,情感成为一片空白

  严格说来,不朽和爱都是媚俗的意象。昆德拉精准地将“不朽”的媚俗本质以渴望不朽的姿态表现出来了,即人超越他目前所处的境遇和时刻的渴望。为了这个原因,贝蒂娜与歌德进行着暗中的斗智斗勇,最终以贝蒂娜的青史留名告终,在不朽的圣坛上她的火焰未曾熄灭;劳拉怀着对“不朽”最低程度的渴求,抱着募捐箱为麻风病人筹款。同样地,爱的形状也不得不以媚俗的形式呈现,它多半是一种希望去爱的愿望情人们希望占有对方哪怕一个微小的习惯,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生活。情人之爱或亲子之爱,无不将一种意义灌注于对方,并以爱之名使其崇高。但这种种意义就算浅薄,也是人类的必需品,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昆德拉以幽默冷静、解构的笔法在《不朽》中展示的,仍然是媚俗与反媚俗的矛盾。要么去爱,要么进入修道院;劳拉的加法是令人窒息的负重,阿格尼丝的减法是轻若无物的空灵。前者的代价是自由,后者的代价是生活。两个极点之间,人类痛苦地摸索前进,试图触摸那一点点变幻中的真实。但这个答案是虚无的,只有死亡才能解开人们追寻生活意义的束缚。只有死亡临近时忘却一切的时刻,才是最终的真实:

  群山之巅

  一片静谧,

  所有的树顶

  你听不见

  一声叹息。

  林中鸟儿无语。

  只等着,很快地

  你也休息

  《不朽》读后感(三):我是那个拿着勿忘我花的女子

  直到现在我才开始把《不朽》里的那篇《面相》,彻底崩溃掉。我试图慢慢的梳理它的线条。

  以一个动作开始,就是一个女人在游泳池里朝她的教练挥手的那个姿态,这个姿态是独立时间之外的,然后从这个姿态开始引发作者对一个创作出的一个女人的想象,这个想象穿插着作者的偶尔插入语句,提挈故事的发展。从早晨的臆想到晚上回答女子父亲的问题: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你愿意和他终生偕老,还是愿意从不遇到。

  我难受

  如果,人只是组合游戏结果,是众多个性得以展现的工具,如果你想背叛这个乱仍筛子的过程,你就要拼命地把自我对个性的执着热情生硬地置入烦躁生活中,而此动作却让那些本来就处在生活边缘的人感觉到痛苦,因为你的强行介入。因为边缘人根本就不想跟世界发生任何关系,因为这个世界是肮脏的,即使是说着口口声声爱你的人也必不了解你,不要拿什么当做借口,因为说爱你的人,只对你的脸敏感,而无法触及脸下真实的你,于是你根本就爱不上人类,爱上这个世界,你喜欢上了独处,你喜欢上了能让你独处的地方,电梯里,车里。

  这是个什么样的是世界?没有真的爱,没有恨,因为即使是恨也需要你与周围的世界发生关系,但是你嘲笑着行走的一切生物,“真的无法爱上人类吗?”,即使是完美的婚姻,热爱的事业,也无法把你融入。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你是愿意和先生终老此生,还是永不遇到?

  永不遇到,她把爱的幻象完全挡在了门外。终于我崩溃了。

  穿插进行的父母亲女儿,保罗的两段绝望爱情和婚姻。你爱我,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剥夺我们独处的权利,我们不爱人类,不爱这些叫嚣的复制品。不爱这些为你们设计的世界,所以我会去花店里买一束勿忘我,然后看着勿忘我的淡蓝色花朵行走在街道上,叫我拿着勿忘我花的疯女人吧,我无视你们。

  我可以拿着什么?

  我难受,我无法倾诉,纵知那是他们的人生。纵然知道那是狡猾的昆德拉设置的一个陷阱,却也无法自拔。

  《不朽》读后感(四):危险的迫近——读米兰·昆德拉《不朽》

  读小说,或读历史乐趣悲哀都在于人物被某种形而上力量支配,在看似无穷的可能性太空中被神秘的引力捕获,骤然落地。想想古希腊式悲剧,想想俄狄浦斯吧,他兜兜转转仍旧无法摆脱弑父娶母、自毁双目的命运。而所谓“逃离”、“重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寓意另一种形式的归零。

  昆德拉对小说世界绝对力量的思索与我对真实生活的看法如出一辙,不可不谓惊喜,而这正说明爱是高度相似的本质而非形式的邂逅和结合(谢天谢地,他竟然也认为爱无法由比较级道出,那个瞬间我仿佛产生了自己在写作的错觉!而且他尚在人世!O!)。可他毕竟是更为高明的叙述者和更富经验实践者,他在《不朽》中写道:

  “可我还觉得遗憾,为什么小说的情节都那么公式化。我是说,这些小说的核心只不过是一条链索,串着因果相袭的行为事件,好比在一条窄胡同里用鞭子赶着人物走似的。戏剧性的紧张实在是小说的灾难,它把一切都变成了导向最后结局的前奏,就连最动人的段落,最意想不到场面,最出奇制胜评论,也都受制于人。前面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到结局里了。小说就像一捆稻草,被自己的紧张格局点起的一把火烧掉了。”

  于是,在小说中与造物主同等地位的昆德拉与无所不在上帝的影像在我眼中慢慢重叠在一起。他预言般地向读者启示阿涅斯的死亡,她的自我了结,再以近乎无比精确的数学方法用公式完美地推倒出来。

  阿涅斯对绝对的独处与自由的偏爱承袭自他的父亲,也只有她懂得父亲生前那些掩人耳目的消抹自己存在痕迹的行为的真正意义:他需要彻底地从世界上消失,从与他者或他物的复杂关系中抽离,封堵任何可以通向他的道路,只给阿涅斯留下一丝小小的缝隙,他的精神还是通过她得以继续存在。他们仍在逃离紧紧追赶他们的人。

  阿涅斯的妹妹,洛拉,杰出的追赶者。若不是了解到曾经的同事对她穿衣风格的“盗用者”的厌恶,我不会提前意识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精巧的模仿是如此令人嗤之以鼻。洛拉从小热衷于投入这项事业,她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拼图爱好者,从姐姐处得到她的自我碎片,拼合在自己身上,并以激荡的、不容忽视喜悦情绪世人宣告:这就是我。阿涅斯知道,那个时刻,洛拉在她的表面拼出一个完整的阿涅斯的时刻终会来临,被亲妹妹取而代之的威胁时刻逼迫着她。终于,逃无可逃之际,阿涅斯与昆德拉同时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关于存在的数学式论证——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支舞蹈

  作为一个不相信表象的人,我还是想尝试分析这种厌恶的心理根源,尽管昆德拉已经给出了大部分解释。首先,她们是亲姐妹,不可摆脱的血缘关系注定了这场追逐游戏长久而持续,一种厌倦的疲劳像海浪般慢性冲击着阿涅斯的神经。其次,如前所述,她在对自由和私密空间的敏感度方面像她的父亲,而洛拉将本属于阿涅斯的行为、特质、爱好一一照搬、展现于人前实属对她的侵犯,同时也夹杂着私密部位袒露的羞耻,以至于后来演变为愤怒和嫌恶。另外,这种特征的克隆是自我唯一性的杀手,她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生命,比如丈夫)来让洛拉无措可施,尽管她深知,妹妹分明与她完全不同(所以妹妹成了最终赢家)。最后的理由:洛拉低俗的、反创造的美学趣味令她不屑。洛拉是她生命中的习以为常而无法接受的存在,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活着,只是活着并不快乐。活着,不过是负着自我痛苦地在世间跋涉罢了。但是存在呢,存在才是幸福。存在,就是化作清泉,让穹宇雨水般沥沥流落泉中。”

  昆德拉享受着他在小说中渗透着思想的存在的乐趣,而我们,活在他的小说里,进行着一场场无休止的模仿游戏。

  《不朽》读后感(五):不朽的追求

  有这么个说法,就是追求太多的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无论追求的是什么,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处在某种追求的状态。或许,正是因为人世间的追求是如此之多,才诱使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选择一种追求。追求多到终人一生都无法体验遍,所以,我们因为失望放弃了这个追求,却又因为另一个人们对另一个追求远景的描述,而投入到了一场新的追求游戏之中。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各种各样的追求,还因为世界提供给了我们一幅美好的追求远景。我们时代的文化告诉我们,通过追求,我们可以获得财富、荣誉、友情、地位等等。历史记住的总是追求的成功者,上了追求的谎言的当的人们,却成了历史的笑料。追求,这在这个时代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神话,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们去追求时尚、追求消费,于是整个社会变成一个追求生产的工具。

  资本主义树立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就是只有通过追求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但是,人们的理性会问,追求了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吗?为了接触人们理性的武装反抗,该神话通过历史给我们塑造了无数追求成功的典范,他们是政治家、艺术家、哲学家。历史的迷惑性在于,我们因为历史的宣传而忽视了追求的大多数失败者。历史又告诉我们,追求能够带来多少快乐,以此使人们忽略了追求中更多的痛苦。神话之所以为神话,就在于其中缺乏理性,人一旦丧失了理性,就变得脆弱和无力,最终成为某种被宰割的对象。

  现在,追求越来越成为一个激动人心,使人振奋的词汇,人们把追求和有所作为,把追求和伟大,把追求和荣誉,甚至把追求和人生的全部意义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看到追求的内涵逐渐扩大,逐渐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词汇。在现实的追求过程中,我们发现,爱、同情、无私、宽恕等等,往往成为追求道路上的绊脚石,于是为了我们追求的成功,我们抛弃了它们,这就是追求的至高无上性的体现。难道人生中还有什么能出追求之右吗?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早就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而不再需要我们自己去回答。那些没有自知之明试图去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得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历史和文化都在向我们宣传着什么,最终我们发现历史和文化都是怂恿者,而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历史和文化就是公正的、应当的。可惜的是,虽然人们已经逐步开始质疑历史和文化的合法性,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仍然是在按照原有的历史和文化逻辑在运转,现实的运转体现的依然是旧的历史和文化观。所以,马克思说,重要的不是解释,而是实践。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不也是历史观和文化观的一部分吗?可是为什么人们认为这些观念是必须的呢?至少在目前看来,人类依然没有超越一种狭隘的地域、种族观念。

  追求,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神圣和不可动摇呢?当然,人们在古代就已经开始追逐名利和荣耀,但是,追求现在越来越变得赤裸裸,或者说纯粹。追求从产生到现在所有的变化就是追求越来越成为一个强烈的概念。而追求应该是“文明”的伴生物。我之所以给文明加了引号,是因为我是一个反文明论者,我并不承认世界在发展,更不承认世界在向善的方向发展。

  昆德拉在小说中讨论了人们对不朽的追求。人难免一死,可是人却并不因为有死而生出多少自知之明,相反,却自作聪明。追求不朽,在我看来就是自作聪明。何必要让和你无关的人记住呢,难道人的无聊以至于此,就是除了表演之外,没有自我。摄影机的发明加剧了人的表演欲,但是,昆德拉说,摄影机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在没有发明摄影机之前,在人的心中也存在的无形的摄影机,就好像歌德其实是被未来的无形的摄影机包围着。不朽人物一般都是天才的表演家,就像拿破仑等政治家的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发明“响词儿”。而贝蒂娜的表演就是倚小卖小,杜撰轶事,歌德的表演就是引诱女人,同时却装饰形象。不得不说,歌德的表演实在是太出色了,以至于在昆德拉之前谁都没有识破歌德的诡计。

  谁都在追求不朽,谁不想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呢。贝蒂娜用了十五年时间赢得了和歌德的较量,可见人们为了不朽,其潜力是多么巨大。但是,不朽自有不朽的制造机制,不朽的制造机制更加偏爱于男性,不朽要求的是才华、财富、能够影响历史,等等。从不朽更多的偏爱于男性这点而言,我觉得贝蒂娜是一个伟大的抗争着。

  说什么问题,最后都要归结到自身,那么我是不是掉入了不朽的陷阱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原本可是享受到其他很多快乐,但是我追求不朽的信念是如此坚定,以至于为了理想中的不朽,我可以放弃眼下的很多快乐。人类史多么可笑,而我也难免就是其中的一员,而我又在批评这种可笑,那么,最终的结论就是,这种人是更可笑的。当然,换一个说法,或许人们该称这样的人为时代的精神。想必,人们对歌德的评价就是如此,只是人们通常并不意识到歌德本身的可笑。算了,停止展示人类的可笑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