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10篇

2018-01-25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10篇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是一本由王栋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478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008年1月,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一):评论

  这本书是一位勤奋聪明年轻人对美国顶尖杂志系统深入研究成果。对杂志行业的从业者,对希望了解世界一流媒体运作经验人士,这是一本必读书。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不仅能给中国的媒体从业者带来启发,在美国传媒界,这也是一项巨大成就,得到美国最重要的几十本杂志的总编辑认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很多传媒人和研究者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从书稿可以看出,作者用好了访谈中的每一分钟,问题直达要害,让总编辑们毫无保留地说出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刊经验。希望此书的英文版能尽快在美国出版。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Don Ranly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二):读《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

  不能说读过以后没有收获。但个人感觉和看了无数个高端访问一样……而且问题非常“传媒”。对刚刚入门的我来说,现在可能感受不到的收获,或许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真正在某家杂志社工作时候能够顿悟吧。下面摘抄部分我有较多感触的对白。

  quot;我们要突破'新闻是突然发生的'习惯性想法"

  《新闻周刊》助理副总编辑说中国杂志:

  王栋:我对美国媒体做了不少研究,并拿中国的情况作比较:现在的中国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他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接下来希望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二战后,美国杂志界发生了巨变,细分化成为一种趋势。我认为,这些发生在美国媒体的变化也会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一直在比较中美两国在媒体管理方面的异同和推动变化的因素

  罗恩·嘉维斯:这种比较很有意义,但现在许多人对中国媒体市场看法过于简单。很多人把中国当做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家来看待,而我把中国看成一个两亿人口,和美国差不多大的国家——我指的是中国的媒体市场规模。我们不能指望把杂志卖给农民事实上只能卖给中产阶级,在杂志上投放的广告都是针对中产阶级的。在我眼中,中国和美国非常相似,但中国的媒体市场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小。

  王栋:我基本同意您的观点,中国的媒体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很多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它们的媒体市场还不是很成熟

  罗恩·嘉维斯: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杂志看起来相当落后,远远比不上报纸——我也做过报纸的编辑。当时中国杂志的质量非常差:从印刷到用纸,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其他媒体剽窃来的,甚至没有注明来源。但中国杂志转变得很快,至少从表面看起来,质量提升了不少。很多中国读者告诉我,如今杂志都非常漂亮,但内容很一般,内容方面需要迎头赶上。如果你是杂志行业的门外汉,或者你不懂中文,你会觉得中国的杂志做得很美,比如有些专门给富人看的名流圈子杂志。但如果你真想读些好东西,就会发现这些杂志徒有其表,无有其实,形式远大于内容,杂志的编辑记者还是不知道如何写出真正有意义文章

  《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的"工业化新闻生产"(GroupJournalism):

  多萝西·威肯登:他们的确是这样操作的,他们称之为"打包"(Package)。比如他们做关于新教皇的封面故事——事实上《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都做了这个题材,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如果你编辑那个封面故事,你会知道你得确保某些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你得有关于雷特辛格(Ratsinger)的主文章——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你要有其他不同组成部分,如插在正文之间的信息框——通常是一个相关的图表;你得跟你的摄影部门谈,提出你要的是哪种历史照片和哪种当代照片??所有这些模式化的要素都要有。你有一支庞大的采编队伍,每个人都像工蚁一样提供素材,最终的稿子经过极为仔细的校订和组织,非常标准化。每一周你都得面对这么一项浩大的工程,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流程是你能采用的唯一方式一篇文章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人都有一点事情可做,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分到的事情做好。这就好像在一周将了之时,把一个字谜的各个部分拼在一起。通常的情况是,你得在周五晚上或者周六早上把一切搞定,你会忙得不可开交。你终于把所有的零部件拿到手,可以将其组合起来了。《新闻周刊》的作者会确切地知道某篇文章该写多少字,而他们也知道怎样精确地控制字数。

  当我刚从《新共和》来到《新闻周刊》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当时我做的第一个封面故事是关于美国中西部的一种食物,我所做的就是按照吩咐把各种材料都收集起来。到了周五晚上,这儿的一个优秀作者进行统筹撰写,他写的那篇文章的长度和需要填充的版面空间完全相符,而且几乎不用怎么编辑修改,文章完美地以一种《新闻周刊》特有的格式写出来,每个段落都安排井然有序,没有地方需要重写。和《纽约客》相比,《新闻周刊》的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的最后环节需要做的事情少很多。在《纽约客》,编辑会深入地参与稿件写作编辑的每个环节,因为每篇稿子都是一个有生命独立体,每篇稿件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每篇稿件都有很大的差异——作者是谁?写作的目标有多宏伟?我们需要多快把它印出来?等等。所以和《新闻周刊》相比,我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

  王栋:您能否把《纽约客》的编辑方式和《新闻周刊》的"集体新闻制作"模式进行比较?这种团队运作方式有何优势?又有哪些缺点

  多萝西·威肯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认为"集体新闻生产"模式的优点在于,在理想的情况下,你能和很多有才干的人一起合作,能汇集不同的才华。一个大型调查项目,比如《新闻周刊》做的关于总统选举的系列报道——该报道赢得了美国"国家杂志奖"并最后出版成书,那是由我《新闻周刊》的一群前同事执笔的。《新闻周刊》的管理层把这些优秀记者从日常工作中拉出来,花了大约一年时间才完成该项目。我不知道具体人数是多少,但大约有12个人共同致力于这个深度报道。

  《箴言》时任总编辑很自信

  quot;杂志的每一页上都应该有很多'进入点'"

  Maxim的成功模式可以概括为"性、幽默服务"的有机结合。杂志专家希尔博(Silber)解释:"有一个理论认为,男性女性阅读杂志的动机不一样:女性是以自省的视角去读杂志,寻求对自己有用的帮助和建议;男性则相反,他们通过阅读杂志了解外部世界的东西——如体育、旅游、科学和财经。

  事实上所有的杂志你都可以随时搁下它。(王栋:不一定吧,比如《名利场》,里面的文章都很长,很难放下)我个人倒是认为那样更容易使读者随时放下它。人们有一种错觉:一本杂志如果是属于严肃正经的新闻性质类的,那么人们就会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但我认为人们会从Maxim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我们更实用,更令人难忘。而且会给人一种感觉:比起同样是买《名利场》来读,Maxim更加物有所值,因为一期《名利场》很可能只有8篇文章,但你一个月下来也许发现里面没有一篇文章是你真正想读的,如果你没有被真正打动,你肯定不会费劲去读一篇你不在乎的长达15000字的文章,比如,一篇关于"某个外国银行家族"的故事,可能记者做了大量的采访研究,写得也非常棒,可是你对这类故事没有兴趣

  《纽约客》,执行总编辑说《纽约客》的特色

  quot;《纽约客》是'扎实的采访报道'和'讲故事能力'的完美结合"

  《纽约客》在杂志行业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杂志研究者里雷和塞斯诺说:"《纽约客》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发展了传记体的'人物特写'(Profiles);它提升了美国式幽默的层次,并让漫画流行起来;它那些没有情节的短文成为其标志性内容——被称为'《纽约客》式的文章';它还推动了解释性报道的发展。"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保留了《纽约客》长久以来的一些传统:我们发表的各类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们刊登小说——《纽约客》一直都在刊登小说——每期都有一篇小说;我们还刊登诗歌——许多其他杂志都已不再刊登诗歌了——这些都是一流诗歌。就如我刚才所说,我们是兴趣广泛的综合性人文杂志,所以我们也刊登关于医药、科学、舞蹈书籍电影、历史等话题的报道。不过,《纽约客》最出名和最突出的特色非"叙述性"莫属,它实际上是一种"特写",是我们文学化报道的传统——是"扎实的采访报道"和"讲故事能力"的完美结合。它是"文学创作雄心壮志"和"长达六个月乃至两年的全方位采访"再加上"把采访所得以某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展现出来"这三大要素的结晶。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三):谈谈我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

  当年做杂志的时候被它的书名吸引了,于是原价买下。现在发现,太贵,不值得。

  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作者采访到了服务于美国顶尖杂志的总编辑们,可以看到杂志总编的做事风格、阅读喜好、杂志运作的部分流程。

  但是,全书看下来,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能记住的较为有用的一个理论是杂志内容上的“多点进入”。

  现在说说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1、本书用的采访提纲几乎都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对各个杂志总编的采访,设置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2、每个杂志的总编都很虚伪,尤其在谈到对方杂志的时候,他们比中国人还善于做面子上的工作,但是明眼人很容易就看出来,他们其实在蔑视和攻击对方,比方说,他们会说我们杂志不会怎样怎样,这些个怎样怎样就是针对对方而言的。

  3、总编辑之间的抨击与自卫:A在采访中说了很多B的不足,但B在采访中反而觉得这些不足是自己的优势,是自己的个性

  4、采访者总喜欢问一个很弱智傻逼的问题:杂志得到了母公司的那些支持?几乎所有的集团杂志都会说:没,从来都没。什么都没。

  5、这些问题由于总是循环出现,所以看着看着就特别累。

  6、中国的杂志市场跟美国很不同,这本书并不能帮助你在中国杂志业有太多的作为,仅仅是一个开阔眼界的渠道。

  7、内文中用到的各大杂志的封面都没图说,尤其是一些采访对象着重提到的某期杂志或者某个专题,如GQ杂志的《世界上最酷的城市》。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四):评论四

  这本书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全面、详尽又深入、细致地探讨美国顶尖杂志的编辑方针、作业流程和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的专著――英文有类似的杂志总编辑访谈集,但比不上这本书全,所以可称之为“全球第一本”。

  如果你爱读杂志,如果你对杂志采编感兴趣,如果你有意研究现代杂志的作业流程,如果你正着迷杂志媒体的管理和杂志市场的经营,你一定要读《卓越媒体的成功之道——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 俞振伟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纽约时报杂志》总编辑杰拉尔德?玛佐拉蒂说:“伟大的杂志总是能够同时扮演好‘镜子’和‘窗户’两种角色。我们刊登的文章中,有很多是关于读者自身世界的,我们给他们举起一面‘镜子’,当他们阅读有关的故事时他们会联想:嗯,我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吗?在某种意义上,它直接瞄准了读者自己的生活在‘窗户’类型的文章中,我们努力探究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把读者带到一个与他们现在所处的完全不同的世界去。”

  《新闻周刊》助理副总编辑罗恩?嘉维斯提出:“我们要突破‘新闻是突然发生的’习惯性想法,很多时候一些重要新闻并不是突发的,而是一点点渗漏出来的就是关于潮流和趋势的报道人们在谈论什么?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

  男性生活方式杂志Maxim总编辑埃德?尼达姆提出杂志上的每一页都要设置很多“进入点”:“杂志所面临的真正竞争并非来源于其他杂志而是来自所有与其争夺读者注意力、时间的事物,这些事物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人们一般是随便翻阅杂志,而不像读小说一样仔细阅读。你不必从某一页慢慢看到下一页,你会随手拈起一本杂志,从随便某一页开始翻,而不一定从头看起。所以,‘进入点’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认识到,无论你从哪一页开始读,你所开始的那一页必须有一些吸引人的内容在上面,如果有很多吸引人的内容就最好不过了。这些内容有魔力令人停下来,专心地读一读,有魔力阻挡开其他一切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

  女性生活方式杂志Glamour执行副总编辑苏珊?古德尔说女性杂志经常通过“让读者感觉不称职”兜售服务性内容:“通常女性杂志提供服务性内容的方式都是:指出读者的问题,然后告诉读者说我们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编辑会创造一种有压力的氛围,让读者感觉必须做所有的事情。读者会觉得,如果不按照杂志上说的去做,就会出问题。”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六):我们干吗不再轻松点

  在网易看新闻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推介,就毫不犹豫的去卓越订了一本,打完折,才30多块钱,轻型纸,专色印刷的封面,厚厚的一大本。看了100多页,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作者的研究生毕业研究选题,因为读起来很象论文,论点都特概括化,看的我特别累,需要慢慢消化。

  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一本了解杂志运作以及借鉴成功美国媒体的一本⋯⋯教科书吧 ,我想。没怎么花心思去做成多么有趣,不迂回,都是一些很现实的关于杂志经营的探讨。里面有许多跟美国大牌杂志主编的对话内容,当然,尽管是经过整理和后期加工的,我还是很喜欢美国人的讲话方式的,在我看来,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幽默,哪怕是在说一件不咸不淡如白开水的事情,他们也会尽可能的加入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是斟酌词语的趣味使整件事情轻松起来,哪怕是讽刺或是奚落,他们的考虑方式都是用一种诙谐的方式去表达,也许,他们认为幽默跟智慧直接挂钩,这是令人欣赏的。

  书的开头是各个杂志的主编对于自己杂志的一句概括性的评语,

  《TIME》时代周刊的主编说——“作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即使母亲说”我爱你“,他也会去寻找证据来验证这句话”

  “当我们决定是否进入一个国家时,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LV在当地有办公室吗?”——时代出版公司国际合作部副总裁

  时刻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即使是在做一件非常复杂,困难重重的事情,我欣赏这种乐观,从小到大,不论是电视上看国家领导人致辞,还是学校校长周一升旗时的发言,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亲爱的什么什么,我们取得了多么多么大的成绩,都是全体参与者的努力,说的自己倍儿谦虚,而且还一定要加上国家建设,全世界展望之类的废话,哪怕想讨论的议题本来是关于学校厕所的重修问题⋯⋯,还有一个标志性的特色就是,讲话者必须声音洪亮,每讲一句稍做停顿,留下足够的时间给下面的人鼓掌⋯⋯ 其实大可不比如此严肃,或是中国人本身就善于严肃的对待所有问题? 略微有些跑题,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我打算说什么,也许只是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感觉这本书可以再轻松一些,我想是从出发点就不该抱着一种我要拯救中国的杂志市场的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态,太严肃了,太沉重了,读着特别累,当然是本好书,再说作者本来就是个搞新闻的出身,写的没什么趣味也不能怪他,关于中国杂志的发展,我觉得不需要太悲观,或是那么严肃的去考虑,也许我们永远也作不出象《NEW YORKER》这样竖立一种文化的杂志,那只能说,中国整体上浮躁的氛围还不适用于去沉下来花好几十年,去亏本搞这样一本高品质的读物,也许以后会有,也许会很久,中国也有许多很有意思的杂志,不发行的,独立制作的很有趣的杂志,趣味性和新意也不亚于所谓的国外杂志,不要想的太沉重,因为杂志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阅读的乐趣,那么作杂志也应该是一个很有趣的,很快乐的事情,一定要创造所谓的经典实在是太沉重了。 我们干吗不轻松点?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后感(七):“伟大的杂志总是能同时扮演好镜子和窗户的角色”

  传媒是有趣的行业,想象一下如同社会学家

  ”杂志的知识性,充满情感和觉化

  “伟大的杂志总是能同时扮演好镜子和窗户的角色”

  杂志承载着愉悦和反思

  “

  “读者真切的感受他和杂志存在着私密的,个人化的关系- 这是真正的杂志体验

  - 让我看到趋势,思考和反省, 让我快乐(美食旅行和美人,设计和文化

  ”从没有一本卓越的杂志是市场调查的产物

  1 媒体是社会的公器

  “文化软实力

  - 大众们过怎样的生活?

  更强调包装

  更少人思考-关心外交国际新闻的人很少

  女人缺乏安全感,男人要赢的体面

  - 什么是所谓中产阶级品味

  - 精英们在关注什么-

  2 美国传媒市场已经高度发展:市场细分

  1)新闻类杂志

  lt;Time>- “新闻不是突发的,是一点一点渗出来的

  lt;Newsweek>- 体育,旅游,宗教,健康艺术

  lt;Forbes>

  报纸文章本质是直线型的,而在杂志中我们努力讲好故事叙述性内容”,得考虑文章

  2)综合性人文类

  《THe newyork times Magasine>- 长篇的纪实性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探索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讲故事,蕴含一个观点

  lt;New yorker>-“传播当代纽约精神和性格的周刊, 以潮流发现者和定义者闻名

  (特色:卡通,人物特写,解释性报道)

  lt;Harppors> - ”我们的传统是质疑权力和利益集团“

  lt;Atlantic ”我们提供一种终身的人文教育“-顶尖思想家和作家

  3)生活类杂志- 女性,体育,爱好和时尚

  发行,采编和广告的

  “写作”

  - “不要长期当记者,这会毁掉你,让你难以写出好文章”——海明威

  rewrting- 素材采集- 组合素材(叙述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