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底气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底气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底气的读后感10篇

  《民国底气》是一本由王学斌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底气》读后感(一):民国底气当如是

  连续读了几本关于民国的书,便感觉那些构成了民国之精神之魂魄之脊梁的风流人物们,在我还稍有点懵懂的某一刻,就已然走下神坛,带着几分人间烟火气息轻易回归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例如饕餮者梁实秋、王世襄,好饮者“疯子教授”黄侃……他们那些奇闻趣事,像极了我们周围的许多诸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们沉寂于市井之中的故事,都是之前的教科书以及学院教育根本就没有涉猎过的,也是我的既定认知中,根本不会相信的。

  不过在看过了《民国底气》之后,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一部以民国历史和民国名士为噱头的畅销书,因为时下民国热正如火如荼,出版方搭脉出版的事也确实无可厚非。不过读过了才知不然。《民国风度》是王学斌把玩民国文人轶事的用心之作,是言之有物的。虽作者自诩为“无关民生、不涉学术、纯粹的一种个人兴趣去试下的创作“,却也颇得阅读者的赏识。这也是《民国底气》之所以能够修订再版主要原因吧。

  《民国底气》甄选了民国十五位颇具代表性的名士,并根据他们个人品性、对待工作态度人生观、人生履历的各有不同,分为魏晋气度、元气淋漓、老气犹存、志高气短和大学气息等几个类型予以人物传记式的阐述,其中不乏胸怀天下的章太炎、黄侃和辜鸿铭;因学术而名扬天下的傅斯年、张君劢;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蒋廷黻、翁文灏;更有执掌名校、功绩炳彪的蒋梦麟、罗家伦……作者“通过轻松而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生动地再现了彼时风流人物学术研究思想思潮、书生报国和个人情趣等多个方面生命履历。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他们个人生活情趣上的揭秘。在我看来,可能这些与普通人根本相近的生活情趣的揭秘才是帮助我们唤醒那些早已被忽视的记忆,而根本从日常经验中跳出来重新认识民国人物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说透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再被一种似曾相识的“心底有苍生,眼中无权贵”的精神浸染着,我眼中的历史,早已变了模样

  现在,在一个世纪以后,当世间万物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我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的时候,再来品茗名士彼时生与死,存在以及价值,是否还会相信前人“心底有苍生,眼中无权贵”的精神,是否还会相信人类社会是存在永远不变的价值尺度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会坚守着一块完整的良知。

  事实上,支撑人性脆弱的精神和良知,仅凭这一纸文章所葆有的《民国底气》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调动了阅读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才是那些名士风度和底气得以继承和弘扬的根本。我辈虽不幸未生在民国,但是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跨越、发展,更有继承和弘扬。

  民国底气当如是。也相信民国底气必将如星星之火永远传递下去。

  《民国底气》读后感(二):环佩空归月夜魂

  一个人总是怀念过去,那可能是因为现在非常落魄,以致于要依靠昔日的辉煌来麻痹自己现状的感知。一群人怀念过去,可能是因为他们集体不得志,所以要利用过去来寻求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但当整个社会都在怀念已经过去的一个时代时,你聪明的,告诉我,这该如何解释

  王学斌博士后在序言中就跟俺们引用王船山的话说: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加之对十五位民国人物的描述,给人一种很深的“似乎一个时代的是否终结,其实只在于几个人的力量”,从主流革命思想来说,这是不对的,因为自小学开始政治课(社会课)就是一直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而不是英雄。不过若说民国与如今的新时代,关注文学与政治的人们也许还记得这样一桩笑话:张春桥先生在文革中尤其擅长引用鲁迅先生的文章给人罗织罪名,在四人帮倒台后,“健忘”的人们突然发现,在1936年,张春桥发表过《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以及鲁迅先生的对其进行反驳的《三月的租界》明显的能看出张春桥坚定的认为“谁应进行严厉的自我批判”以及租界中的狄克先生是谁?鲁迅先生一直毫不留情的用匕首用投枪批判本民族的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倘若鲁迅先生再活上三十年,恐怕不用被“要么关进监狱”也会自己选择噤声,鲁迅先生是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位三十年代混进上海左翼文学界的奸细,日后正是打着自己的旗号参与了所有的罪恶谋划,成为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嫌弃血雨腥风的“中流砥柱”之一。见过不要脸,这么不要脸的,还真是头一回

  当看到上一段末尾的时候,可能有人要劝我了:年轻人,说话不要这样尖刻……看官们差了,我绝无拿作者与张春桥相拟的意思,二者也实在风马牛不相及。我相对作者说的是,我明白历史要先按照党性的原则发生再按照真实的原则出生实在不太容易,但我也记得有人对站在柏林墙边向越墙的平民开枪的哨兵说:你有权开枪,但你也有将枪口偏开的选择。一本著作,不会是无意识的被产出,任何打算向人们传达些什么的人,你可以无畏于道学先生们“文学作品要益于社会风化”的叫嚣,但是你实在是不应该告诉读者这世界上存在着一撮永远正确的人,他们目光如炬,他们从北方吹来的十月风中就已经断定了某个时代必然终结,某些人可惜了一身才华,投靠腐败堕落的大买办大资产阶级,毁了自己的一生。治文之人其实是在治“人”,但又决不能借文“治人”,民国自有一股底气,写民国底气的人也需有一股浩然之气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认为问题是作者自身的才力欠缺使得他无力绘就民国的底气,而等到全部读完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朋友的话说的很对,作者是露怯了,当年郭沫若也曾露怯——三江四海迎盛世,五禽六畜喜心窝,鸡鸭结伴跳红舞,猪狗比赛唱红歌。当年的歌颂竟然无意间成了若干年后某项重大历史事件的最佳写照,历史弄人啊,作者今日的这本书,亦不知会不会讽喻若干年后的某些事,倘若被追究起来,我真心为作者捏一把冷汗,因为郭老当年学谄竟意外的有种风流与幽默,今日读来不由会心一笑,可以兴观群怨,而作者的《民国底气》实在是正气之作,不讨怜爱呢~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虽然童稚,终究生活在盛唐气象之中,我们呢?气象已逝,广陵绝响……

  《民国底气》读后感(三):别补钙了,补气吧

  曾经几乎全中国的人们都在说:中国人要补钙。其实,何止如此,中国人还应该补气。

  要说气,马上就能联想到的词语,好的就有: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宇轩昂、气度非凡;不好的也有:气不打一处来,上气不接下气,霸气侧漏等等。显而易见,这气要是足了,就壮观得不得了;这气要是不足,那也是窝囊得不得了。不得不说,这“气”确实比那“钙”还牛×。亲们,别补钙了,补气吧!!而,作者于本书之中一直感喟和盛赞不已“气”,说白了就是那股劲儿、那个味儿,一句话——文人要有范儿。

  中国历史上,有范儿的文人骚客可以说是灿若繁星。那么,作者为何偏偏选择民国的这几位呢?我想,理由或许很简单。因为他们离我们很近也很远。很近,自然是相对时间跨度而言;很远,其所能表达的意思好像就比较多了,学识、情怀、风行等等。本书所书写的这几位,或魏晋气度、或元气淋漓、或老气犹存、或志高气短、或大学气息,虽然气质、气象各不相同,但一定都是靠坚实的底气由内而外地散发。

  作者的自序很有意思,叫做“不该咽下这口气”。在我看来,我们眼下就是上气不接下气!具体表现为:气息不调、气脉不通、气血两虚。要想扬眉吐气,必须先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养以六味地黄丸(哈哈,这一段算是“庸医”自扰吧…)。估计这个补气,不是那么容易,要不得有多少知名著名闻名的老中医啊。中医素来讲究一个养,而这个养恰恰就如同中国文化气质的传承,立与悔都绝非一日之事。我们今天来读这样的一本书,它也不是什么秘笈良方,最多算是个药引子。它最大的作用不过是个警醒,一再拳拳切切地叮咛我们,别让那些离我们最近还能看到清晰真切身影也愈走愈远……

  民国,好像不止热了一回了吧。它每热一回,我都会被深深吸引一回,然后深深感慨自己的无知又增加了一回…然而,我却是真心地希望它能继续热下去。它能够热,就证明它的温度和我们的温度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有一天这种差异能够被这种热所烫平,或许我们的气也就补好了。

  《民国底气》读后感(四):民国风流VS魏晋风度——这世间有多少哥的传说

  ——灯下读《民国底气》漫想

  中国历史上堪夸耀的时代甚多,唐之廓大气象,宋之精雅韵致,都堪称风流,但要论人物风度,还数魏晋。风者,神采也;流者,遗风也。竹林七贤、兖州八伯,他们或狂、或癫、或痴、或愚,均施施然有自然造化。人之狂癫痴愚,纯出天然则为真,矫揉造作则为秀(作秀的秀)。然则,何者是天然,何者是造作呢?在于底气。民国时代的人物,骨子里皆有一派“士”的底气,堪于魏晋相比。王学斌所著《民国底气》以十五个民国文化人物为经线,时代热潮为纬线,编织出一段充满诗书底气的历史。

  书中将国学大师章太炎比作三国之祢衡,即戏曲《击鼓骂曹》中之狂悖主角也,实在贴切不过。章氏在总统府前鼓舌摇扇历数袁世凯之罪,堪比祢衡裸形而斥奸。其实,不仅章太炎可比魏晋人物,这一时代的诸多人物都可以“对号入座”的。不独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有这么一批风流人物,即新闻界、娱乐界、收藏界也有一大批堪称风流的人物。

  风流,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从内至外的自然流露。风流的传说属于魏晋,也属于民国。魏晋狂客悠游山水之间,歌哭纵酒,笑谈风月;民国大师笔战报端,屹然讲台,畅谈新民;由魏晋而民国,由民国而魏晋,倒使我想起了不少历史故事。

  竹林大名士嵇康得罪晋朝权贵被杀,临刑之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无任何俯就之色,泰然抚琴,一曲《广陵散》从此成为绝唱,千古而下还令我辈钦慕不已。蒋介石初居高位,巡视安徽大学,居然遭到文学院主任刘文典的冷遇。甚至于双方发生互殴,一为书生,一为政要,固然地位悬殊,但却争人格平等。民国教授的这一点气度,就令人钦服哉!

  魏晋乎?民国也。真所谓仰俯天地我心,自在、自我、自然,说不尽的风流。

  何谓风流?风流就是: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五柳先生陶渊明嗜酒,朋友得新醅共饮,时新酒中有漂浮物,陶渊明拿下头上戴的葛巾滤酒,滤完仍然戴在头上,毫无愧色。一人仰慕先生甚久,但又无缘结识,听说先生嗜酒就故意在他经过的地方摆上好酒,邀先生共饮。看到先生鞋子很破,就让人做了一双新鞋子送给先生,先生也不作假,当即穿在脚上。好一个风流人物,端得可爱

  黄侃任教授,讲《说文解字》,一不带讲义,二不带课本,只带一支粉笔,所讲内容每有新意,令学生百听不厌。有学生发现其包袱皮内书册,批注密密麻麻。问其何以看清。笑言,他人若看得清,则我岂第一耶?众皆大笑。其人之真淳,可见一斑。以陶渊明先生的可爱,与黄侃的率真相比,难分高下。

  何谓风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是风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才是风流。

  风流是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怨去吹萧,狂来说剑。

  风流是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龚定盦说,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其意是说,人应该有属于自我的独特的真性情。故而才能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风流人物出于风云激荡之时,纸醉金迷的世界只能孵化猥琐的哈巴狗和软骨虫,民国人物上承晚清,外有一副救国救民的担子,内有一股传统士大夫的情怀。他们在志节上,能够以身殉国;在实务上,能够勤勉一生。以清末论、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大爱留于人间的林觉民、血洒轩亭口的秋瑾属殉身者;这批殉国者,是直接影响到民国人物的。以民国论,宣扬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宣扬实业救国的张謇,宣扬学术新民的胡适则属勤勉者,是受过传统教育的,他们都是风流到痴狂的大英雄,他们的传说,将一代代延续下去。他们的风流是心怀仁爱,甘愿赴死;他们的风流是碧血悲秋,自成丰碑。他们胸中有一股铁肩道义,以万民之心为我心的气概,谭嗣同之著《仁学》具佛之悲悯与仁者之爱、林觉民之书《与妻书》具柔情与壮烈一体,秋瑾之赋《对酒歌》具侠之肝胆与解放女性的思想,风流之中弥漫着浩然气概。

  风流也!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风流也!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

  风流也!谁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风流一词,解说出来也就三个字:颠、狂、痴。世俗之人看来,异类也。民国那一代人是在风云激荡中浮出历史洪流的,与大英雄的任侠气质相比,知识分子表现出的是一种赤子般的天真的情怀,个中的乖张、桀骜之徒造就了一个风流的时代。章太炎之颠、辜鸿铭之怪、刘文典之狂、黄侃之痴、苏曼殊之畸、鲁迅之骂、蔡元培之容、陈独秀之犀利、胡适之名望、陈寅恪之博学、郁达夫之多情、沈从文之可爱、金岳霖之幽默、梁漱溟之书生气、王芸生之一针见血、……纵贯整个民国时代,令人向往。俱往矣!今朝人与之相比,皆被物欲压断了骨头者也。今朝读书人与之相比,或无彼等之学术成就,或无彼等之才情,则彼等之气质风骨更无法匹敌,空剩下利欲熏心和黑黄皮囊。

  并非我厚古薄今,实则是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人潮涌荡的喧嚣,充满了做秀和宣传,充满了面具和包装,再也不见那一代的风流。因为,我们没有风流的底气,只剩下一腔欲望。

  一剑一箫平生意,空负狂名十五年。剑在何处?狂在何处?

  曾因酒醉鞭名马,唯恐情深累美人。终日嗜酒者有之,如此痴情者何处?

  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今日之人都修炼的如同白骨精一样,精明圆滑,世故老到,那有一丝真气存在,性情习惯都隐藏在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背后。

  读王学斌《民国底气》毕,煌煌然三十万字,感慨至深,敷旧文以成新作,是以记之。先哲有空留古人之思,今日风流已成为一种传说。

  魏晋乎?民国也。这世间,还有多少哥的传说。

  《民国底气》读后感(五):底气何来又何踪?

  张学斌先生专注于晚近学术思想和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他的新书《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选取了章太炎、傅斯年、刘文典、蒋梦麟等15位民国学人,对他们的生平经历、精神风貌、人格风度以及特立独行的立身行事,做了详细的记述、形象的再现和深刻的解析,以他们为代表生动的反映出了民国学人的整体风范和集体人格,以及他的归结出的其背后所蕴含的“民国底气”。

  常言道,心中有底声气壮。这,便是底气。它是一种自信,一种心态,一种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让人们陡遭变故而不慌张,迭遇威胁而不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直面强权而不屈服,最大限度的张扬个性,超然自逸,睥睨世间一切可以睥睨的东西。

  那么,底气来自哪里?十年磨一剑,它来自于长期的自我磨砺,深厚的学识功底,是对自身学养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信;壁立千韧,无欲则刚,它来自于个人品格节操的严格自律,是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准确把握,是光明磊落,也是胸怀坦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来自于个人内心力量的强大与从容,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自然外溢。

  民国学人是有底气的。政治生态的变动不居,社会约束的空前宽松让他们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而中西文化的激烈交锋,又使他们既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淫,又受西学东渐影响而得以开一代风气之先,与春秋战国、魏晋风度一脉相承,造就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又一高峰。同时,他们独立特行,自由不羁,而大气磅礴,迥异于别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内心自信、风流萧散、傲视权贵、简约云澹、不滞于物的名士、雅士、狂士。

  民国学人所独具的雍容之气度,浩然之气势,铮铮之气节孕育了他们的万千之气象。正是底气充足,章太炎才敢于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正是底气充足,刘文典才敢于仗义直言,面对蒋介石的威胁而反言相斥;正是底气充足,黄侃才敢于不为尘俗气所绊,不避自损之嫌,毅然拜刘师培为师;正是底气充足,辜鸿铭才能拖着倔强的小辫子,傲然自行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北大校园;也正是底气充足,傅斯年才会为改革政治而大声疾呼,蒋廷黻才会在官场屡遭摧折而矢志不悔……

  张学斌先生在书中虽也写到了刘师培、蒋廷黻、翁文灏三人的志高气短,但总体还是对民国学人的傲然的狂气、充沛的元气、横秋的老气和浓郁的学气盛赞了一番。同时,又追昔抚今,喟叹今之学界底气不足,今之学人气象平庸,不无怅然叹息之意。那么,当今学人的底气哪里去了?他认为是——受市场经济所浸染,被稻粱之谋所逼迫,为名利权色所诱惑,在写论文、评职称、搞课题、拉项目、当领导的过程无谓的消蚀掉了,自觉而又不自觉的丢掉了社会良心的角色,丢掉了精神贵族的桂冠。作者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剖析不可谓不到位。

  然而,作为当今学人的一分子,他在羡慕民国底气之时并没有烛照自己,在迭发感慨之余也并没有躬身自省。就他的这本书而言,且不讲是新瓶装旧酒,是他近些年散见于各地报章上的文章在一个新的主题“底气”之下的再次筛选结集,没有新史料,没有新挖掘,没有新观点,就他所选人物而言也有待商榷,狂气、老气两编尚可,元气、学气所选之人未必为民国最具其特点之人物,代表性并不强,而且剖析上有所拘谨而不深刻,行文脉络稍显模糊,文笔也略显生涩,也是一缺点。这些,都恰恰暴露了当代学人的底气之不足。当然,这更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是这个时代学人的通病,并不为作者一人所独具。

  学人底气何来又何踪?在从书中民国学人的那等气度、那般气势、那种气象,与本书、以及写就本书的作者之间的相互对比之间,或许可以略见一斑吧,值得反思……

  《民国底气》读后感(六):“民国底气之花”的社会土壤

  民国尤其是北洋军阀主政时期那辈学人,多在幼年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稍长又恰逢西学东渐日盛,故能中西汇通,风流辈出。王学斌先生通过对民国学界中十五位颇具个性的学人进行研究,著成《民国底气》一书,认为民国学人的气韵生动根基于“腹有诗书”,是一种有底气的风流。并将这种底气总结为一种气度、一种气象、一种气势。换言之,王先生是将“底气”限定在了这些学人自身,而且通过流畅的文笔与对史料的娴熟运用将这些民国学人的“气度、气势与气象”展示的淋漓尽致。然而,可能限于篇幅,王先生似乎将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描绘“民国底气”这些花朵如何生机盎然、如何千姿百媚,但对于为这些花朵提供养料的社会土壤状况却没有顾及。故本文将结合王先生本书所提供的史料对“民国底气之花”的社会土壤状况做一揣测。

  个人以为,“民国底气之花”的社会土壤,其最主要的成分是中国传统社会遗留的“尊师重道”传统。民国前的中国人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可见作为“道与知识”的传承者,“师”在中国人心中有相当高的地位,获得了相当的尊重。甚至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种尊重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潜意识中。到了清末,传统遭遇现代性入侵而逐步瓦解,但尊师重道的余绪尚存,对于知识人,整个社会乃至掌握政权的政治精英都还存有相当尊重与包容。李敖的父亲曾在张作霖治下的东北某中学教书,据李敖回忆,每逢过年过节,张作霖都会亲率一群官僚到学校慰问,并向学校教师作揖致谢,态度真诚,丝毫无作秀姿态。象这种来自政治精英的尊重在《民国底气》一书中也很有体现,比如袁世凯欲称帝,章太炎跑到袁的总统府大砸大闹,袁世凯却躲在内室不敢出来,最后只能设法将章骗走软禁。但软禁也是给予高规格待遇的,张鸣先生曾感叹,章太炎不善理财,一生落魄,他这辈子过的手头最宽裕、仆人最多的时光,竟是在他被袁软禁这段日子。很多人认为这是袁世凯城府极深、老奸巨猾,然而若没有对于知识人的尊重与包容,掌握枪杆子的军阀头子可以用很多更恶毒的手段来对付 “章疯子”,何必仅仅软禁了之?章太炎因打砸总统府而被称为“当世祢衡”,然而祢衡还是被黄祖杀掉,章疯子却活得好好的。设问袁世凯之后的新军阀,谁能对章太炎的“打砸”行为有如此雅量?

  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人更是普遍尊重与包容。以黄侃为例,黄老先生身负绝学,但同时也是个“三好学生”:好骂、好吃加好嫖。因为好骂,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又因为好吃,知道某美味未入自己口腹,必想方设法食之而后快,所以当有些美味摆在被自己骂过的人的宴席上时,又不得不有求于人,结果干出很多欢乐事情。比如,某次同盟会会员聚会,没有邀请黄侃,但席间设有佳肴,黄侃知道后竟不请自来,大吃一通后撂下一句“好你们一群王八蛋”就跑了。若换作现在,干出这种“无赖”事情的人,就算再有学问,恐怕也没人愿意请他吃饭了。但在那个时代,骂归骂,并没有妨碍黄老先生到处混吃混喝。一个被黄先生臭骂过的人摆宴席,席上有很多美味佳肴,老先生想去品美味,但又不便前往,只好托中间人向主人说情。可贵的是,这位挨过他骂的主人听中间人说明来意后,当即就给黄侃下请帖。这虽然是件小事,但也看得出主人对于知识人的怪毛病,还是有一定雅量的。另外,黄侃身为大学教授而好嫖,还时常逼学生为自己的“馋嘴”买单,这些行为在今天看来都是很不应该的,但这些都未能动摇黄侃在大学的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人的是有相当尊重与包容的。正是这种尊重与包容,使得“民国底气之花”开的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同时,文化精英彼此间的尊重与宽容也是这个社会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师培游学日本时结交章太炎,哥俩一起加入革命派。但后来因为些许小事,两人交恶,刘师培竟然变节投靠满清,多次陷害章太炎并出卖革命派。然而当辛亥革命一胜利,章得知刘师培在四川被捕,马上多方联络救援,并致电四川当局:“昔姚少师语成祖云:‘城下之日,弗杀方孝孺。杀孝孺,读书种子绝矣’。今者文化凌迟,宿学凋丧,一二通博之才,如刘光汉辈,虽负小疵,不应深论。若拘执党见,思复前仇,杀一人无益于中国,而文学自此扫地,使禹域沦为夷裔者,谁之责耶?”这段话说的荡气回肠,只见对刘师培“左传家学”的珍视,而不见丝毫私仇。姚少师劝明成祖不要杀方孝孺,但方孝孺还是被明成祖给杀了,但刘师培却因为这段电文而活了下来。可以说,若无这段电文,以刘师培与革命派结下的宿仇看,刘很可能被处决,而仪征刘氏的左传绝学恐怕也自此而“绝”了。然而刘师培对于革命派这次特赦似乎并不领情,没过两年便去投靠了袁世凯,并在鼓动袁称帝的筹安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过洪宪帝制昙花一现,刘师培又成了罪人。这次章太炎没来搭救他,但革命派另一要员蔡元培还是舍不得放弃他,最后将他安排在北京大学做教授,为保住仪征刘氏春秋家学尽了一点力。后来黄侃放下架子拜刘师培为师,总算使仪征刘氏春秋家学没有断在刘师培身上。毋庸讳言,刘师培人品实在一般,政治见识亦幼稚。但因为身负绝学,而得到文化精英如章太炎、蔡元培与黄侃的宽容与搭救,足见文化精英彼此间的尊重与宽容也是“民国底气之花”能够盛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遗憾的是,袁世凯逝去后,国内陷入军阀混战,又历经北伐、第一次国共战争、日寇侵华与第二次国共战争。在这些战乱中,社会动荡,各派力量不断整合,极权政府开始形成,政权在知识人面前越来越高傲跋扈。民国底气之花的社会土壤也因之被不断摧残,民国底气也越来越显得不足。在《民国底气》记载的五四学人中,如傅斯年、翁文灏、蒋梦麟、罗家伦与蒋廷黻等人,虽然也元气淋漓,但已经比北洋军阀时期的前辈们多了许多拘谨。刘文典、傅斯年等顶撞蒋介石,已多多少少有些勉强,不及章太炎、王闿运讽刺袁世凯那般洒脱与自然。而蒋廷黻与翁文灏,已多少有些被蒋介石视为家臣,所以才有蒋廷黻被踢出内阁中枢之遭遇,也有翁文灏因支持李宗仁与中共和谈而被蒋视为“背叛”。概而言之,到了国民党新军阀主政时期,知识已经开始向权力低头,而政权对于知识人的尊重也日益被消磨,所以民国底气之花开始枯萎,变得不再绚烂。

  当然,若再往后看一点,知识人在文革中成了“臭老九”,社会对于知识人的尊重与包容是荡然无存。再后来,邓公改革,知识分子迎来春天,可惜此时世界已进入“超商品化”的后现代社会,知识商品化,知识分子专业化,社会不太可能再象民国那样大批量出现象“士”一样的知识人,更进一步说,社会同样不会如民国时期那样给予知识人那样高的尊重与包容。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王先生为我们描绘的民国底气之花,也因为社会土壤的消失而只能永远的定格在历史中了。

  《民国底气》读后感(七):说话可以大声点

  魏晋风度是“真名士自风流”,民国底气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是乱世,同是思想激荡,两个时代相形益彰。近年民国热兴起,各种民国类论著层出不穷,原因之一不外乎,那个动乱时代里风流人物们汪洋恣肆得让人羡慕。于是也有人总结:章太炎“疯”、刘文典“狂”、辜鸿铭“怪”、傅斯年“猛”、蒋延黻fú“犟”、陈布雷“悲”、胡适“雅”。。。。用民国底气来概括民国知识分子,大体有三:有气度,有气势,个性张扬、气象万千。

  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对民国弊窦丛生之时,知识人整体风范的赞赏,以及对当代读书人的惋惜,以至在自序中作者忍不住大声疾呼,“没有底气,何谈治学;没有底气,怎言社稷?读书人,挺起胸,站出来,给力点,千万别咽下这口气!”然而积习难销,百年树人,知识分子曾被打成臭老九,翻身不易抬头难,如今再有这般的号召也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此话不提。

  全书为了全面说明民国底气为何物,分了五大部分:魏晋风度(彰显狂傲个性)选章太炎、刘文典、黄侃三人作代表;元气淋漓(文人范儿),选傅斯年、张君劢三人;老气犹存(老当益壮)林纾、辜鸿铭、王闿运;志高气短(书生参政)刘师培、蒋延黻、翁文灏;大学气息(教育大家)蒋梦麟、罗家伦、钱玄同。

  狂傲性情,八卦小闻之类的自也不用说,总是茶余饭后的点心,开开心心像看明星一样看他们别开生面的“表演”,并一边嘀咕着:原来生活里的他们也是这样的七情六欲。也应该说这第一章看得也最乐呵。最乐刘文典,有杀身成仁的骨气,敢当面骂蒋介石一介武夫;名师高徒,只认三位恩师(陈独秀、刘师培、章太炎)和两位学术偶像(胡适之、陈寅恪)。在西南联大当教授时,有次警报拉响,师生集体奔往有隐蔽之处,刘文典跑着跑着突然转身,带着几个学生找到正茫然不知所措视力严重下降的陈寅恪,架起他就跑向安全地带,一边跑一边喊“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以老辈自居,看不上开设中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沈从文,甚至反对聘请沈当教授,甚至说“如果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那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其实狂到这个点上,已是刻意的刁难,话说重点就是文人相轻,同行相轻,看不起新文学的浅薄。尽管如此,刘文典的才气依然让人佩服,比如谈习作五个字“观世音菩萨”(多观察,懂人情世故,讲究音韵,有胸怀),言简意赅。讲红楼梦只讲“蓼汀花淑”四个字。讲庄子,自认懂的人只有两个半人:一是庄子,二是刘文典,其他研究者加起来算半个。如此种种的事,看得人心里庠,求学之始,若是遇此般明师多好。

  因为作者借十五人讲述民国底气,概念提得很好,只是每章节人物后的概括点评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拔高牵扯话题到所谓底气之上,让人看了有点闷,当年的诸位大师们可没想什么行为艺术,要以自身的行为创什么底气呀。

  《民国底气》读后感(八):那些遥远的绝响

  许多年后,当嵇康望着竹影中斑驳的日光,等待着刽子手即将落下的大刀时,准会想起以前袁孝尼向他求教广陵散的那个下午。

  很久以前,当黄侃饮酒过量致死前的弥留之际,也一定会想起他向刘师培先生磕头拜师的那一幕场景。

  我更愿意以这把高高举起的大刀作为魏晋时代结束的收梢。所有的才学与德行,所有的孤高与骄傲,统统被权力的大刀斩断切碎,只剩孤零零的几个音符飘荡于空中。

  然而当我们苦苦寻觅民国时代的流风余韵,津津乐道于民国学人的奇闻异事时,我们却很难找到那个象征终结的句点。早逝如黄季刚,长寿如钱宾四,心力交瘁猝死如傅斯年,饱受摧残惨死如陈寅恪。充满传奇的民国学人,或因天灾,或因人祸,纷纷用不同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令我等后人黯然神伤,嗟叹不已。

  当贵介公子钟会慕名来拜访时,嵇康不管不顾,依然专注于打铁。耗尽耐心的钟会要离开时,嵇康终于开口了,可惜更近于讥刺:“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平心而论,钟会的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也颇有气度,但嵇康的恃才傲物、不拘俗礼更为人们所赞赏。千年后而又有刘文典。刘文典,大学教授,因学生闹事与国民政府主席蒋公争执,寸步不让。蒋公勃然斥其为新学阀,刘文典从容对曰:“若说我是新学阀,那你就是新军阀。”民间传闻刘与蒋互打耳光有之,或传闻刘飞腿踹中蒋介石,后刘随即被释放,蒋公雅量,遂成刘文典“狂人”之名。

  《晋书 刘伶传》记载刘伶好酒,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锄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有一次他向妻子讨酒喝,妻子哭着劝他戒酒,刘伶假装答应说:好吧,你准备酒肉上供神明,我向他们发誓戒酒。等妻子准备好后,刘伶跪下来说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将上供的酒肉吃的一干二净,喝的酩酊大醉。不意千年后而又有梁实秋。梁实秋自称饕餮,求学著书之余以美食美酒自遣,不但爱吃能吃会吃,且能写吃,戏成一本《雅舍谈吃》,令人多年后读来仍每有会心,顿觉饥肠辘辘。

  读过民国文人的事迹,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我们民族的文化,总是在乱世显得更加繁盛些?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魏晋的洒脱不羁诗酒风流,再到民国年间的诸位学人,或孤高,或入世,或积极奔走,或著书疾呼,从章太炎的疯,刘文典的狂,辜鸿铭的怪,到傅斯年的猛,蒋廷黻的犟,胡适的雅,令多年后的我们心向往之。说到民国年间的人才辈出,王学斌先生在《民国底气》一书中,将原因归结为一种底气,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种学问、眼界、胆识打底的底气,表现出来为一种气度和气势,这才造就了民国气象万千的局面。

  在我看来,民国能涌现出如此之多的大师,自然最重要的是底气,然而与彼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分不开的。民国战乱频仍,政府的掌控力受到削弱,加之内忧外患,一方面在政治上政府对于喉舌的管控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识之士献言献策,以挽危局。文化方面,传统文化虽经满清高压统治和文字狱摧残,知识分子埋头故纸堆,但文化之传承并未断绝,一俟清王朝覆灭,厚积薄发,遂成喷涌而出之态势。再者民国学人能激扬奋发,也有赖于当政者尚能遵守底线,关押有之,暗杀有之,但对学者们始终未曾举起屠刀成排砍去。

  有赖于此我们今天可以津津乐道他们的故事。我们欣赏魏晋风度,对照着竹林七贤的事迹,品读这本《民国底气》而欣欣然。

  但请不要忘记那些孤独而悲愤的身影,在民国那乱世,他们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饥苦的人民争一丝的空间,用自己的心血和毕生的精力为孱弱的中国争一份尊严。有人说,世间一切作品中,我独爱以血写成者。我想,民国这一曲高远的广陵散,正是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的。

  广陵散于今绝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