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经典读后感10篇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是一本由[美] 利昂·P. 巴拉达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337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一):读《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

  近日,读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一书,虽说这只是一本大学通识教材,但委实写的不错。其中前两章是全书核心,给意识形态下定义,顺便介绍了西方报章对政治人物与政治事件进行分类的所谓“政治态度光谱”,也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左右派区分。除此之外,其余各章节都是依照时间顺序加以分门别类概述近现代出现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思潮,倒也详简相间,图文并茂。好了,全部读完之后其实最耐读的还是第一章。

  在第一章里,作者在强调自己所处的立场客观前提下,给意识形态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第一,……它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术语;第二……它提供了希望;第三,意识形态是行动导向的;第四,意识形态是群众取向的。”(p9)其实,这四点特征最为重要的是第一和第四,即政治性和群众性。因为这恰恰就描述了从古典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用疏略的话来说,无论是古典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政治”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人类生活的各种方面都围绕着诸如怎样的生活是好的?人类结成怎样的共同体是好的?个体以及群体要以怎样的生活为目标?等等。对这些基本政治问题回答构成了历史。不过,从近代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以及其反题诸如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等发端的古今演变,把对这些政治问题的回答与古代划出了清晰的界限。这些界限不仅深刻,而且很多。本书作者巴拉达特所说的“群众性”就是鸿沟之一,这也决定了无论是何种意识形态,其实都是近现代社会的特征,或者说现代性的特征。

  在作者后文诸多章节勾勒的意识形态脸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相似的路径:某些人提出某些理论,通过印刷品和演讲,经由不同方式群众运动(如法国大革命式的国内革命,或美国独立式的独立运动,或中国的民族革命等),落实为或优良或中差的政治制度。在这一路径中,意识形态从理论到现实并不必然需要个体的道德塑造,而是以一种集体(民主)的面目出现,以集体的形式宣称这一路径是合乎道德的。换言之,集体(民主)本身就是道德(合法性)。显然,这与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治理路径不同,以中国古代为例,尽管汉唐经学与宋明经学的区别导致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路径不同,例如汉代社会从汉武帝尤其是昭宣之后,是以经学为依据来改造或设计帝国制度,建立一套富含经学德性的制度,从而自上而下的将臣民都纳入其中,理想目的是由此建立有德行的社会;而宋明社会则是通过书籍教育、书院、宗族、乡规民约等对臣民的个体进行道德教化,理想目的是自下而上由宗族而地方、由地方而天下形成有德性的社会。但是,和古今分野比起来,汉宋之别要远小于其相似,其中最主要的相似处在于:德性都是通过教化形成的,而不是说集体(民主)本身就意味着德性。而这些教化又首先是个体而非集体的。宋儒对修身齐家的重视自不必言,即使在汉儒那里,个体道德的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察举制度)。没有个体的道德,就不可能有社会的道德。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化的实践者、承载者,也就是儒家士大夫。

  作者巴拉达特也承认意识形态与哲学有着本质区别,他说“作为社会的理论基础的哲学体系,仅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得知”,又说“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一套哲学信仰上”(p11),但他还是提出了两者之间重要的区别。但他在提出的三种区别中,更多的像是在谈自然哲学,而没有意识到最重要的区别是对待政治的态度和方式,也就忽略了在从哲学到政治的路径中的道德因素、哲学家或教士阶层。因为在从意识形态到政治的路径中,道德因素并不必要,必要的是理论家(演讲者)和集体(民主)形式。

  其实对这种古今之变的叙述已经是老套说辞更何况我这里更是删繁就简的略谈,既无瑕举例,也不想细究。我更想说的是另外的事情:作者在论述保守主义的时候,当然是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来论述的。但东西方各种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会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多的从古代思想中寻找资源。很多保守主义组织也都以古代思想、宗教信仰等的“复兴”为旗帜。于是问题就是,现代人对经学或古代哲学等的学习、实践,有多大程度上是可能可行的?如果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现代社会的种种思想都将沦为“意识形态”,那么在没有了士大夫和教士阶层的现代社会,经学和哲学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在意识形态化和学术研究化之外,是否真的还有别的可能?如果经学等不得不沦为意识形态,那么从古今分野中漏掉的是否恰恰就是个体道德?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二):题外话——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宗教的和解)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崇尚科学的为多,而信教的很少,这与我们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是五四运动将传统文化批得体无完肤,另一个是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无神论者,宗教这种粗劣的唯心主义往往被认为是伪科学或者迷信,所以可想而知。我曾不解的一个问题是,西方曾经在中世纪被宗教压的喘不过气来,文艺复兴最终解放了人,那么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地方为何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如此至高?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又是如何调和的呢?

  去年有一个国外的化学家来科大做过一场题为《宇宙是被设计出来的吗?》的报告,下面的很多中国的学生也都踊跃发言与提问,但都是在吵上帝到底存不存在?!中国的这些“小科学家们”当然理解不了为什么西方科学家是这样的?而且他们都力劝那位化学家上帝是不存在的!想必是中国的这些知识分子是不能理解西方科学与宗教早已和睦相处的这层关系。

  “神”的褪色与“理性”的推崇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批思想家和科学家绝对是从此不可逆转改变了人类的思想与看世界的态度。牛顿与达尔文已阐述了出支配物理世界与生物世界的法则。先前只能以寓言与神话解释事物现在也能得到理性的解释,许多19世纪的思想家都陶醉于这种从非理性主义的黑暗下束缚下的解放。科学的进步使得人们积极地寻找支配人类 行为的法则,并且期待着能够运用对这些法则的把握来改良社会与政治。 19世纪的人们以及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基本都认为科学与理性将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理性”的疯狂

  思想变革,政治变革,科技进步,国民财富增长。19、20世纪西方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现代文明政治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建设,另外科学与技术对一个国家富强的作用也在全社会中被固定下来。人们对工作有着极大热情,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到改善。但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再加上资本本身的缺陷,让社会矛盾再次升级了。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普通工人生活与工作环境恶化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这种社会矛盾在当时的众多的文学作品(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中深刻地揭露出来了。普通人从“神”的压迫下被解放出来了,可是又再次被掌握资本与财富的资本家奴役了。先前精英们追求的所谓的“理性”带来的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它们。下面引用《意识形态起源与影响》(Leon P. Baradat , the 10th edition)中的一段文字更好地阐述人们从对科学的虔诚到对其的怀疑的过程

  “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繁荣,让消除贫穷的前景指日可待。然而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们却将珍贵的物资投入到欧洲浴血屠杀之中。与此相似,科技启动了新的流动性,使人们得以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却令文明世界陷入令人毛骨悚然的常态残杀之中。当年轻的一辈在鼠害猖獗的法国壕沟中奄奄一息时,许多人人认识到,科学与技术过去被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的人类问题,但事实上它所产生的新问题,至少与它解决的问题一样多。这些对科技感到幻灭的人们,使得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个对先前的信念感到困惑愤世嫉俗的年代。即使战后的重建也无法恢复他们的信心。虽然战争标志着君主政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政治,但是欧洲的新兴环境似乎比起古老秩序更不稳定。虽然工业化大幅度地提升了生产力,但是它也倾向于使财富集中化。经济的不安定性增加,通货膨胀因失业问题更加恶化,个体的安全感也也不复存在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深刻地感觉到,他们对于那股他们过去一无所知的势力既无所防备,也无法控制。受工作机会的诱骗而自农庄来到城市的人们,发现这些工作机会稍纵即逝,致使他们陷入一种无法理解也无力让自己获得解放的困境当中。而国会的领袖同样也为混乱的环境所困扰而束手无策。一些政治人物死命地试着恢复秩序与繁荣,而其他人则只顾着找替罪羔羊。不管他们的个别动机是什么,却总是陷入永无止境的争辩、斗嘴、推卸责任、相互谩骂与不负责任的拖延之中。随着人们对其自身以及自我治理的概念失去信心,对民主政治的普遍信仰也倾毁了。许多人曾放弃宗教而投向科学这个新神袛,结果鼓励支持民主的政府。然而科学现在已经恶名彰,自我治理的理念同样也难以再找到虔诚者,对于这个困惑与痛苦的时代而言,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不存在真理。”

  “非理性”的疯狂

  在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同时,寻求出路的人在这个节点开始分化了。其中有一批人不顾人类思想进步的成果,反而开始大肆地宣传“非理性”了。就是这种反动的“非理性”(拒绝现代化的制度与价值要求人们摒弃理智与思虑,并毫不质疑地服从领袖)将所有的过失归结为单一的原因——要么是一个种族要么是一种与其相反的意识形态,借此来简化生活中令人不知所措的事物。这种非理性给人类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分别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与希特勒的纳粹主义。为什么反动的并且要求人们放弃理性的理念会在一个曾经珍视依靠理性与智慧来解决问题的社会中“壮大”起来呢?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放弃理智而盲目地依从那些宣称只有他们知道真理的“花言巧语”者呢?自由民主主义与资本主义无法为动荡不安的20世纪20、30年代提供急需的解决方案,于是它们首先在德国和意大利崩解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奔向了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虽然这些主义其实是提升极权与个人崇拜的工具,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代让意大利与德国千疮百孔的经济重获生机,并被用于重新修复军事机构地位

  在一个道德遭到战争、贫穷、国耻和挫败所侵害的时代,在一个乡村价值观被摧毁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被工业化生活的复杂性所淹没以致于怀疑自我价值的时代,数以万计的人们非常的惶恐。价值观,生活方方面面都在毫无准备情况下被无情地被冲击了,所以大部分的人们觉得这种时候相信“对”与“错”已经没有意义。而这种时代刚好被墨索里尼与希特勒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理论其实前后矛盾,也不合乎逻辑,但是他们很好地利用国内的现实,利用群众的恐惧与憎恨,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真实的(较常见的)或者是想象的社会罪恶上,并且鼓励人们用残酷、卑鄙的手段发泄焦虑,并最终让整个世界付出惨重的代价。即使这些反动的主义前后矛盾不一,但是它们的主人相当聪明,在无法解释的通的地方借助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借助于人们想要泄愤的动机,借助于某些“邪恶的文学家”对于神话的歪曲从而为其找到哲学辩护,最终使得这些反动的主义疯狂地散播开来。

  “中庸”之道

  让人们付出惨重代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开始反思自己。从神的奴役下解脱到推崇科学,到科学无法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如今科学与宗教和解不如说成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解。理性(科学)并不能像人们预先构想的那样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为什么要否认非理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形成与稳定的重要性呢?杨小凯先生在《我所了解的哈耶克思想》一文中指出“哈耶克认为历史上能生存下来的制度都不是来自于社会科学和人类的理性,而是来自宗教和意识形态。宗教和意识形态不是理性的,但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准则,决定了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游戏规则,意识形态也提供了遵守一定游戏规则的承诺机制。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各种宗教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会使最有利于自发秩序扩张的宗教和意识形态在社会流传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胜出的宗教意识形态的追随者并不是凭理性选择宗教,正如母亲爱孩子不是凭理性一样。但在社会演化过程中,不爱孩子的母亲就会因后代死亡率高而绝种,不利于自发社会秩序扩张的宗教和意识形态也会灭绝。因此历史上长期能生存发展的宗教,虽不是基于理性,但却是形成有效制度的基础。”但是为个人集权服务的要求完全抛弃理性的那种邪恶的非理性,也绝对会让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此“中庸”之道就是唯一的出路,科学与宗教就必须要和谐共处。了解是科学与宗教如何和解,了解宗教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我想都会对那些迷信人类理性和崇拜科学主义,一提到宗教就是觉得反感与迷信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甚至对于宽容地接受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非理性成分也会有启发。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三):关于美国的立国原则

  读到一件事,很有意思。杰佛逊和麦迪逊,一个是《独立宣言》的执笔者;一个是联邦宪法之父。这两个人对约翰洛克自由主义的不同处置态度影响了美国国家理念的核心。这个问题可以说小,也可以说大。杰佛逊在1776年的独立宣言里的措辞是,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麦迪逊则在1787年的宪法草案里将其改为“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权利。

  说它小,只是几字之差,无非是说麦迪逊对“追求幸福”这一看似抽象、空洞的说法略有不满,将其改为更为实在的“私有财产”。说它大,是因为其后200多年的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是围绕着这几个字展开的。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全球生产体系的核心,其宪政理念、制度设计和道德观念都是基于这种“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发展出来的。查尔斯比尔德写的《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从人性的角度去描述这段历史。制宪先贤们都是有产者,为了使他们手中的联邦和州债券保有价值,他们才对美国宪法原则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而杰斐逊在那时却被派到了法国当大使(可以考察一下美国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特别是杰佛逊和麦迪逊在其中的作用),显然,他的理念更偏向于卢梭而不是洛克。生命和自由作为论证的前提我们先不触及,但追求幸福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分歧,显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没有对自由的目的做进一步明确的规定,而后者则把自由放置在了经济的领域。

  “私有制”或“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在这个意义上被捆绑的如此牢靠。但实际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由与私有财产之间并没有这种天然的联系,个体自由根本不存在于以美元为价值标准的生产体系之中,这种狭隘的自由主义既抵挡不住来自马克思的攻击,也抵挡不住来自后现代的攻击,甚至都抵挡不住来自自由主义内部的攻击。但将错就错,或者是人有意为之,这却成了近代历史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在尼采那里,自由已经上升到了道德范畴,但“在善与恶的彼岸”,显然也不存在真正的自由,甚至连性向都成了自由的最后栖身之处。这种西方哲学的逻辑,都可以归为唯理智主义的错误。

  还有一点题外话,经验主义、理智主义都是好东西,但是一加上“唯”就变成了坏东西,就像人排斥别人的意见不好,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也不好。但是当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发生冲突,问题就出现了。谁更具有正当性?这时候时间就成了问题的下一环节。是花时间去思考答案,理解经验、丰富理性,进而扬弃经验。还是节省时间直接相信经验,直接赋予经验以理性的荣誉,承认个体理性的有限性(康德的问题意识)。

  唯经验主义的自我辩护是:个体平等,人人都有理性,时间先后是不可更改的顺序。

  唯理智主义的自我辩护是:个体平等,人人都有理性,思考的主体对自我的权力是不可剥夺的。

  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如果按照相对论或者柏格森对时间的理解,也就是摆脱通常情况下用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时间的常规看法。那么时间本身失去了作为生命连续性一部分的意义,而是构成了一种对业已遗忘的过往的一种回溯。那么时间先后的顺序的问题被解决掉了。

  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思考的主体对自我有绝对权力吗?如果承认主体和自然之间的同质性,那么主体就可以宣告自己有绝对权力。自己是可以决定如何处置自己的。但按照对时间的假设,那么个体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这种对自我的处置。或者可以说,个体作为假象,只是自然处于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如此说来,自然唯有认识自己的功能,则唯识之论可成。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四):解胸中戾气之作

  这本书的作者,在我看来较为偏向于当下的目由主义左派。奥派倾向于小政府、和罗斯巴德偏向于个人无政府的激进想法,在他看来,大约是属于历史的一种反动。

  从去年9月份开始接触茶叶党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埃德蒙.伯克的饱受主义思想中的一部分深深的吸引了我。

  虽然我是学习经济学的,可是课本主要隶属于新凯恩斯学派。所以对于更为古典、新古典、边际学派等等,都一直不得其所。说起来也是没办法,学校的老师也是从政治经济学里转过来的。当然,本科教学你也不能强求太多

  所以,导致的结果是,我的思维被两次洗脑之后,变得极度混乱。

  期间阅读过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著作,前一段扫读过宪政经济学、埃德蒙.伯克、以及部分奥派的书籍,很欣赏RON PAUL,看俄国白银时代文学、里根时代的供给经济学派。

  去年则接触过左边、回民里的张承志的心灵史。

  去年年末接触了杨小凯的百年经济史笔记

  总之,如此多的思想会很容易让你变得思维混乱不堪

  而独自去摸索的过程可以用很痛苦来形容

  还好即时遇到了这本书,可以用来解决我阅读速度过慢,看一本就被陷进去的弊端。

  这本书从几个关键点比较了霍布斯、洛克、边訫、卢梭的理论基础,点名了历史是怎样将君权神授转向了权利民授的过程,理清了代议制政府的几种观念,将美国当下的体制简明扼要的叙述出来

  关键的好处可以避免你过早的陷入到原著浩如烟海的繁冗的论述当中去,避免一上来就接触民智正负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高屋建瓴的游览一遍思想史。

  而且是我看过的这些著作当中,语言最简练,通俗易懂、条理最容易被我个人接受的一部(当然也有可能与先前的前置阅读有关)

  记得2008年看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最后一句话时,总是感到自己对于【政治】这个主题认识的局限性,总是让我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因为经济学离开了政治思想,近乎于无源之水,两者相生相伴,尤其是现代政治,更是两者水乳交融,无法分离。

  更全面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现状,才能解决心中的戾气。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五):意识形态是一种生活习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生活习性

  统治地球的人形生物——请允许我这样来指代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本能是什么?那就是——想象力,有时候哦,医生会把这种状况称为妄想症,但是这恰恰是我们在亿万年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中获得的最伟大的能力,就像枯叶蝶、竹节虫一样,这是生物为了对抗残酷现实所必需要对肉体加以改造的结果。

  当我们在绿色的冠冕之下,凭借着叶间渗透的阳光为同伴挑着身上的虱子时,这种叫做想象力的生物特性还只是若有若无;当我们迟疑着来到危机四伏的地面时,我们发现自身是如此脆弱,于是我们按照在树上时的习惯,结成了帮派、团伙……历史书上写作“氏族”。

  有一支曾经生活在橡树上的生物战胜了曾生活在杉树上的生物,而另一支生活在柏树上的又战胜了橡树上的,彼此挞伐,最终生活在各种树上的生物忘记了那片绿色,而是依靠想象在心中建立了那一望无际的葱茏的家园,似乎我们从来都是一棵树上下来的。

  幸而,大地辽阔,每当我们遥望在西伯利亚泰加林里游荡的家伙,每当我们俯视北美红杉枝头上的玩意儿,我们彼此都为生活过的地方感到骄傲,为那片绿色赐予我们的习性而自豪,我们因之将彼此区隔,得以成为自我,这是自然的赐予,唯此得以自慰,追寻快感的旅途中,意识形态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技能。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六):多研究些主义,当然也多研究些问题。

  这本书给我理清了很多“主义”,对于国内这种“左派”“右派”使用泛滥又捞不清楚的情况下,这本书来得及时,还有就是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词汇在这里也有另一种诠释。尤其对政治光谱的划分耳目一新,当然本书主要也是围绕这些“主义”来展开,虽多有浅尝则止的地方,但是对于导论性的书籍这一本已经够包罗万象了。

  最后有一点就是,本书的“主义”实在比较多,政治名词很多。不过最后附在书后重要词汇一栏则安排的很好。这些政治名词可以让你回忆一遍这本书的内容,于是我就索性做了个小笔记。

  意识形态:指任何一系列行动导向的、唯物主义的、大众化的和简易化的政治理论,其原初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情势。 雅利安人:在纳粹的意识形态中,指拥有所有人类最好的品质,同时也是所有文化的创造者的一个种族,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任何关于这个种族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巴贝夫: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者。 巴枯宁:暴力无政府主义创建者。 边沁:功利主义和实证法创建者,现代自由主义之父。 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社会主义者 布尔什维克党:列宁追随者,相信暴力对于创造社会主义是必需的,在俄国掌权后,改名为共产党。 柏克:出生爱尔兰的英国议员,现代保守主义哲学之父。 资本主义:亚当斯密首倡的一种经济体系,其基础是在一个不受管制的市场中的个体竞争。 联合政府:单一政党没有赢得议会过半席位,然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组建内阁。但这类联盟通常不稳定的,短暂的。 共产国际:列宁创建的一个组织,也称第三国际,目的在于发动世界各地共产主义革命,但在斯大林统治下,它仅仅是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 共产主义:原指一群人之间的地方性公有关系,现今则用来指代马列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体系。 共有权力:美国联邦体系中采用的一种权力,就是州联邦和政府联邦法律冲突时,以联邦政府为主。 保守主义者:满意于体系现状并倾向抗拒改变者。 阴谋论:认为一小群有权势的人们正暗中操纵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活动的理论。 统合国家:意大利法西斯使用的经济系统,社会被组织进入工团、地区联盟和全国性统合。虽工业私有,但生产和价格被国家通过全国性统合控制。 控制论:有关信息的处理过程与交换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学,是工业革命最先进的阶段。 深生态主义:对环境和人类的关系的最极端主张,主张人类不比其他物种重要,因此人类没有权力塑造大自然来符合他们的意志。 特拉西:法国学者,“意识形态”创造者。 杜威:新政哲学家,他要求人们使用他们的理性能力和他们对政府的控制创造较好的生活。他关于社会改变的想法时常被称为社会工程。 辩证:黑格尔的概念,认为历史的进步是通过现存秩序和对现存秩序的挑战之间的冲突而推进的。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认为人类进步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斗争的结果,这种动力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提出的工人暂时专制,在革命之后实行,持续到所有非无产阶级都消除,但这时国家消亡,而民主乌托邦也将要到来。 国家起源神权说:认为上帝选择了某一民族使其高于其他民族,因此治理这些选民的国家可以在道德上正当地对其他民族做一些事情,反过来则不可以。 经济决定论:认为所有所有社会与政治特征都受到经济环境制约的理念。(马克思特别强调这一点) 精英及精英主义:认为精英是政治体系领导集团那一小群人。精英主义则是认为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功绩和能力,因此应该由他们来统治。 环境主义:也称生态主义。主张抑制人类对资源的使用,对自然采取合作姿态的意识形态。 费边主义:费边社是密尔与欧文传统下的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社员支持民主社会下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实行必须和平地、渐进地进行。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遭到男性的压迫并且应该铲除这种压迫信念。包括改革派女性主义、革命派女性主义、分离主义女性主义。 古巴革命主义:卡斯特罗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它将辩证法与唯心论以及反美政策结合,创造新古巴。 公共意志:卢梭的有机社会中的全能权威,当公共意志根据所有人的最佳利益而采取行动时,它是由多数创造的。 戈比诺:他因在《人种不平等论》中发展了“雅利安人主宰种族”理论而知名。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德国纳粹党意识形态核心的重要来源之一。 戈德温:无神论者,创建了无政府主义。与被认为是第一位女性主义者女权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结婚(1797年)女儿玛丽嫁给了英国诗人雪莱。 大跃进:一个通过最大限度使用庞大劳动力而带领中国进入现代工业时代的尝试,不过以失败而告终。 指导式民主:发展中世界的独裁统治,其独裁者宣称是在实施公众意志。 国家元首:象征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愿景的官员头衔。在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领袖。在美国,总统同时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领袖。 霍布斯:社会契约理论家,宣称人们已经通过将他们的权利交给国王而创造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人文社会主义:始于乌托邦运动的社会主义变异形态,主张基于道德良知的召唤,人们应该工作并共同分享。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最高级的状态,它在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之后出现,表现出输出剥削。 买办资产阶级:与外国人有关联的中国资产阶级。他们被认为是社会上最危险的因素,在共产党执政后被迅速消灭。 伊斯兰主义:主张社会应由《古兰经》的教义来统治,而不是听命于世俗的价值,伊朗目前就赞成这一途径。 考茨基:德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恩格斯死后成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评价考茨基:“不要忘记,考茨基是一个几乎能把马克思著作背得出来的人;从考茨基的一切著作来看,在他的书桌或脑袋里一定有许多小抽屉,把马克思所写的一切东西放得井井有条,引用起来极其方便。”列宁认为考茨基是教条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经济决定论,理解为一种“经验科学”;用理论排斥实践,无视实践的发展。 自由主义者:支持对现存秩序做迅速、实质与进步的变革者。自由主义者通常采用合法的手段来达成他们的目标。古典自由主义者相信自然法,以及政府本质上的压迫性;当代自由主义者则拒斥自然法,并且主张政府应被他们利用来解决人类的问题。 洛克:社会契约论者,主要的古典自由民主主义哲学家。主张人们创造政府以服务于他们的需求,大部分时间里政府不应该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权力。 毛泽东思想:受到民粹主义和传统中国价值深深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其马克思主义假定为:经济因素是主要的人类动机,而历史的发展则是阶级斗争所推进。 密尔:英国哲学家,质疑人性自私以及政府不应该在经济事务上扮演任何角色的假定,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有极大贡献。 温和主义者:基本上满足现行体制但仍见到现行体制有若干缺失的人,认可微幅的进步变革。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的正式名称。 新殖民主义:一种富有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大的经济投资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虚无主义:19世纪初的无政府主义理论,目标是完全地摧毁社会。 议会一内阁制:一种政府体系,由人们选举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再选出一名领袖,由国家元首任命为总理。国家元首同时也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立法机关的成员进入内阁。内阁在运作上犹如个多头的行政机关,其成员与政府政策的成败同进退。 政治正确性:认为某些字眼或语句(例如种族诽镑的语词)应该加以禁止的信念。有趣的是,这种违反自由主义的立场竟受到某些自由主义者的拥护。 人民主权:相信人民是政治权力的唯来源,这是自由民主主义的一个基本理念。 总统—议会制:美国所采用的一种体系,行政与立法机关分开选举,导致这两个部分之间彼此依赖要比其他体系少。官员选举时间不被打断,这增加了体系的稳定性,却削弱了人民对政府的控制。 共和政体:也叫做间接民主或代议政府,共和政体就是人们选举代表、由代表为他们制定法律的一个体系。传统上,这个术语意指非君主政府。 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和饶勒斯领导的一个运动,挑战了马克思主义几乎每一条主要原则,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使人道主义者回到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地位。 自我异化:马克思的一个理论,认为资产阶级的剥削使得工人与其自身产生异化,表现为三个方式:(1)通过残酷的劳动条件使工人憎恨他们的工作;(2)强迫工人以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出卖他们的劳动产品;(3)通过机械化掠夺工人们的技术。 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所提出的理论认为富有者优于其他人,因此比其他人更有益于社会。斯宾塞创造出“适者生存”一语,宣称,富有者应该飞黄腾达,而贫穷者应该加以毁灭,因为这将使人类品种获得强化。 社会主义的目的: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体系必须存在的一个道德目标。这个目标是使人们从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发展和改善他们自己使之更像人类。 国家主义:视国家为人类存在的中心,因此所有公民都应该绝对服从于国家。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资本家强迫工人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卖劳动产品。工人工资和产品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 功利主义:边沁的哲学,认为政府应该尽其所能为最大多数的人创造最大的快乐。 国家意志:一种法西斯主义的信念,视国家为具有自己的意志或个性的生命体。国家意志强于国家内部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志,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权力意志:种无法控制的、激发人们试图相互支配的力量。尼采认为,这种力量是人类历史的主动促进者。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七):为不被愚弄而读

  各种主义的入门教材。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生往往会导致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好或坏,或是对前一种的继承和发展,或是对其的否定。不管承认与否,我们都被某一种意识形态所塑造,等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时,发现自己早已“身在庐山中”,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力量!

  而今,网络和传媒的高度发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得以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这更要求我们理性思考,审慎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得了解各种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前景,否则,就可能沦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被人利用。

  本书较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不管你是否认为某些意识形态可笑或者高明,都应该问一句:它为什么会出现?这本书能给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不能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但我们必须得了解为何要如此看这个世界?另一些人为何又会那样读这个世界?咱可不能被某些人玩了,咱得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因为意识形态是政治活动的产品,而政治,你知道,它是可以很卑鄙无耻的。这大概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人如何看世界,如何思考,肯定免不了受其自身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该书也是某意识形态的产物。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八):喧哗与骚动

  简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说:“历史书里的东西总是惹我烦恼、厌倦。每页上都是教皇与国王在争吵,还有战争与瘟疫。男人都是饭桶,女人几乎没有一个,真令人厌烦。”此书写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在她去世的1818年出版,三十近之间,历史的舞台上已经有新的主力登场:1775年—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对民众士气的鼓舞功不可测,“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何人能免于被这样的话语所激励?《美国独立宣言》给予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天赋的合法性;1789年–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整个法国及欧洲见证并身受其痛于卢梭激进主义思想的冲击。这两场深刻塑造人类命运与视野的革命,其思想根源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对“人”的力量的自信,对“理性”的自信,是人类力图解决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意识形态。而这,正是这本《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的作者欲呈现给读者的。

  此书是一本通识性政治学入门著作,利昂・P・巴拉达特(Leon P.Baradat),积多年教学经验,以最利于读者理解的角度,深入浅出分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环境主义、女性主义等思想的主要定义与实践。

  作者开宗明义“意识形态之所以有其必要,起因于启蒙时代的理念,即人们可以用积极的行动来改善他们的处境,而不必消极地接受命运的摆弄”。他强调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工业革命的渊源--“意识形态是追求政治发展以因应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情势的结果”。工业革命以来,粗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地改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熟悉的生活方式消失、传统的宗教等价值观是适应相对静态的农业社会的,无力解决新的社会秩序带来的新问题,且面临崩溃;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人类的吸收速度,超过即往积累经验的处理能力。而形成悖论的是,自启蒙时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眼见亲自创造的科技发挥力量,获得对知识的自负,正欲对社会进行一番改造;对应当时社会各阶层力量的分化,人心对改变产生的惶惑与不安,各种思潮因之而起。作者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义是“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骇的陈述,它们是唯物主义的、鼓动性的,并经常迫不及待”,因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的规模生产方式及城市化带来的人群大量聚集于城市,恰好成为思想转化为行动所需要的民众力量。

  “究竟何种社会适应何种意识形态?何种意识形态对现实有益?”阅读此书的并不能找到确定的答案,但可得到各意识形态的清晰脉络。自第二章至本书结束,作者逐一分析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温和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反动主义者针对社会变革的态度及其价值观如何影响政策制定;民族主义、民主理论、自由民主主义、自由民主政治、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意义、理论体系、各种观点与流派、自身发展历史及其对人类社会历史和当代的影响;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与其社会的经济环境及民情的关联、实践作用。

  正如作者所言“每一种意识形态都包含一个如何达到更美好的未来的明确行动方针”,“意识形态源于理性主义的传统,它假定如果人们正确地应于理性,则大多数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可是人类社会的问题如此复杂多变,又岂是简化的“意识形态”所可以囊括?讫今为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可以看到法西斯主义的失败、殖民主义的退却,民主政治获得更多的拥护者。然而在这个世界,尚有为数众多的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不能解决长期的经济困难,极权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古老的恶魔,是否会被重新唤起?贪婪的政客对民众许诺下永恒的盛宴与无尽的欢乐,野心、对理性的致命的自负与怀有“求变求快”心理之群众的联姻,能生长出怎样的果实?一个不稳定的第三世界国家会给自身及世界带来怎样的动荡?除经济环境外,决定一个国家适用于何种意识形态的尚有文化、传统因素,再加以全球化、工业污染、人口增长带来的新问题,人类该如何面对?

  再回到前言了解作者之意旨“要解决这些难道,我们必须明确地理解我们的价值观和政治体系。只有这样,我们解决问题的努力才会增进我们所珍视的东西,而不是把它牺牲掉”。作为读者,珍惜作者的努力,承认此书的价值,可掩卷之后另有疑问:诚然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曾极大推动社会进步,正统马克思主义在推动社会关注工人阶级处境的改善曾起巨大的作用。但是,选用何种意识形态是现实之毒的最终解药吗?倘若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经济发展不足以惠及大众的物质需求,意识形态仍会起作用吗?

  纵观人类历史,各种思想之辩决不始于工业革命以来,简奥斯汀笔下“教皇与国王在争吵,还有战争与瘟疫”这些矛盾和困境的解决与缓解,难道不是得益于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科技的昌明与发展吗?近代以来,改变人类命运、使人类得到挣脱与饥饿、疾病斗争的决定性力量难道不是技术吗?对于人类目前发明的最好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作者在书中亦明言 “民主政治的成功,或许比其他任何政治体系都更依赖于财富”,而财富,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恩赐,更依赖于技术力量的撷取并惠及更多人群。

  倘若没有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各种思潮、人类的生活是否将如麦克白所言“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意义”?

  能推动读者进行其他的思考,亦是本书的价值之一,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对人类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描述,使读者领悟到寻找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九):你真的了解那些“主义”吗?

  这本书是讨论各种意识形态,或者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各种“主义”。凡事讨论一件事物非常重要的是要明确定义,即讨论的是什么。由于意识形态本身众说纷纭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如果基本概念都不认同的话,那讨论甚至争论一些政治观点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因此所有一切是基于定义,就像书中下的基本定义,“政治意识形态,通常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赅的陈述。它们是唯物主义的、鼓动性的,并经常迫不及待。”或者再借用下度娘的定义,“主义,是人们推崇的理想观点和主张。”

  进而还界定了意识形态与哲学的关系,“哲学通常是深奥的,它试图穿透人类存在的表层,探究生命本身的底蕴,而意识形态是简单的、浅薄的,它通常以非常简单的话语来解释这个世界,且无意于尝试处理人类所面对的众多而繁复的可能变因。”

  所以意识形态如果作为政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的话,也许并没有那么深奥,甚至于会过于简单。个人认为过于简单甚至标签化的意识形态也许是大家误解甚至于产生诸多冲突的根源。如果只是用“xx主义”来武装思想的话,那将会是很苍白无力的。

  而且基于定义的话,还有一点就是意识形态并离我们太远,她是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并不是少数人玩弄的词藻而已,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点意识形态,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也有利于我们对于自己乃至自己生产的环境进行思考。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于可以作为教材,普及几乎所有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各种“主义”,让人们真正了解那简单标签背后的渊源和涵义。而不是简单的在喊着主义的各种口号。

  个人感觉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在第二章,介绍政治光谱,这可以说是一切意识形态的基础。所谓的左右派别,或者说最基本的五大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温和主义、保守主义、反动主义。可以说这是一切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的起源。其中重要的不光是分清楚左右区别,各自诉求的不同,而且更关键的展示了光谱在不同时期、地区的变化,或者说光谱的基线非常重要,左右之分只是基于一个当时当地的现状。所有的左右关系都是相对的,而且很有可能会动态变化的。甚至有时激进和发动的观点很可能是一致的。

  当然书中不光介绍基础概念,还介绍了几十种“主义”,或者可以列一个很大的导图,从思想、政体、社会、环境等各个角度出发,尽可能多的罗列出了各种意识形态。从渊源开始非常精辟的展现了一部意识形态历史。从中不难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所有的主义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而且一定有其笃信且“自我完善”的观点,哪怕是法西斯主义亦是如此。

  然而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没有两个人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相同的,而所谓意识形态只是种言简意赅的陈述。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些行为或观点符合“xx主义”,但我们并不能只用“xx主义”去指导我们具体的行为。或者说“主义”只是一件外衣,内在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说的清楚,我们不能如此简单的按照“主义”的思想去践行,就像我们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说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下的事情,其实又不尽然,所以才是有中国特色。

  也许政治本就是这么复杂,虽然没有哲学那么深奥,但足以复杂到混淆大众的思想。这种复杂度派生出了现在五彩斑斓的意识形态。而且像“绿党”这样的意识形态也会出现在政治舞台,只能说明一切都是一群民众的观点和主张。还很有意思的是恩克斯的那句话,“如果马克思还活着,他一定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相信还会有新的意识形态继续出现,或者说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意识形态存在,也许本就无法存在一个完美的状态。

  这本作为1979年首版的书,我看的是2010年第十版,相信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这本书也会一版再版(八卦下,国外已经出到第11版了,而且封面绝对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而且相信在日后意识形态也会继续有诸多波澜起伏,没有最好的意识形态,只有最适合的主义。

  2017-6-16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十):评《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

  “意识形态”这个说法,听说过很多次,最近忽然很感兴趣,想去了解各种意识形态的定义,想去了解所谓的“左”和“右”究竟是什么意思。找到了这本书,发现正好能回答我的这个疑问。

  文中有两章详细解读了“民主”,何为民主?何为“共和”,并且系统地解读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看完之后,顿时感觉对于媒体上的各种“时政要闻”能能够理解了。

  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国家的常识》,和当时一样,非常想去看看这本书有没有港台译版的。

  关于极端反动主义的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介绍,在我们通常听到的主流评论,基本都是视为洪水猛兽的,极端邪恶、极端错误、极端可怕的——仅仅是一种道德批判。至于它们背后的意识形态、哲学逻辑,它们和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这些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都不甚了解。本书的第11章提供了一个这样视角的解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