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寓言中的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寓言中的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寓言中的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寓言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由梁小民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一):从愚公能不能移山谈起

  “愚公移山”本来是《列子•汤问》里讲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头,名叫北山愚公,他家前面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出门很不方便,愚公决心带领他的儿孙把这两座山挖掉。另一个老头,名叫河曲智叟,嘲笑愚公说,你太自不量力了,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了,连山上的一根草都动不了了,还想把整座山搬掉。愚公说: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再增高加大,为什么挖不平呢?他的这种精神最后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 ,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在讲话中引用了这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是想强调:“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从此以后,“愚公移山”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解放之后,这个口号又发展成“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动员口号。(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第十个关系中是这样解释“一穷二白”的:“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现在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寓言(例如“愚公不能移山” :《寓言中的经济学》,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认为,这个愚公真是愚蠢,做那种吃力不讨好事情实际上不是很简单吗?把家搬到山的前面去不就得了,或者修路、挖隧道、买些毛驴之类的交通工具都要比挖整座山省力得多。

  从效率上讲,搬家比搬山确实要省力得多了!这种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这位经济学家忘记了: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这属于物质领域;而寓言故事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包括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这属于精神领域。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们用于评价事物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物质生产就要讲功利主义结果主义,可以应用效率原则,而且必须遵循效率原则;但在精神领域,就不能讲功利主义、结果主义。相反地,在精神领域,效率越高的事物,越省力的事物 ,其精神价值越低;所付出代价越大的事情反而越有精神价值。(对此观点的阐述也可参见拙作《二十四孝的哲学分析》,孔子2000网)所以,如果愚公不是搬山而是搬家,他就不可能感动天帝,得到上天的襄助从而达到目的。当然在现代人看来,天上并没有一个统治万物人格神,这只是寓言故事,古人的虚构而已。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虽然人的精神力量确实不能直接作用自然物,但却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这就是以下格言所说的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然,这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道德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道德力量是可以感染人、激励人的。因此,如果愚公不是搬山而是搬家,那就不会有流传千古的“愚公移山”精神了。

  愚公移山的精神在道德上是值得提倡的,但用于指导物质生产,那也是混淆了精神与物质的本质差异,同样是错误的。可是,在我们国家,直到“文革”时期,也还是如此,官方还是在大力提倡用适合于精神领域的方法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那时片面强调“愚公移山”精神,甚至在物质生产领域也不注重经济效益,不讲效率。当时的所谓“大寨精神”就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现代翻版。“农业学大寨”就是在山上造梯田。下大雨冲垮了就再造,造了又垮,垮了又造。大寨本来是一个穷山沟,当时出于政治宣传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贴好多钱。在寓言故事里,人可以构想出万能的天帝,但在现实社会里,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这个寓言故事里,作者主人翁起名为“愚公”,其意就是愚蠢的老头,显然是反话!而另一个老头故意起名叫“智叟”,也就是聪明的老头的意思,显然是讽刺!在作者的眼里,那些世俗社会中自以为聪明的人恰恰是最愚蠢的,而被世俗看成是愚蠢的人恰恰是最聪明的。而现代化恰恰也就是世俗化,也就是物质化,也就是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化。在世俗化了的现代社会里,与科学一样,经济学成了显学。但在传统社会,经济学根本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旁门左道,在传统的学术分类中,可以说属于边缘中的边缘了,因为传统社会是一个道德的社会、教化的社会、精神的社会。由此可见,这个寓言故事的作者的价值取向与我们那位经济学教授的价值取向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当然这是就社会的总趋势而言的,不可否认,旧社会的上层富人实际上也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度的物质生活,但在表面肯定是满口的仁义道德。现在,也会有不追求物质生活的精神贵族,但肯定与现时代格格不入,显得很是另类、异类。如果说古代社会的问题在于片面重视人的精神性,忽视甚至贬低人的物质性,那么现代社会的错误恰好相反:片面重视人的物质性,忽视甚至贬低人的精神性,并且把精神也化约为物质的东西。例如音乐本来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活动,但现代的歌星演唱会实质上已经不是什么精神性的活动,而成了赤裸裸的物质性活动了。因为你在那里所得到的并不是精神上的享受,而只是感官的欲望满足。如何在人的精神性与物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适度的张力,是人类的一个永恒难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寓言故事,讲什么“寓言中的经济学”,在我看来,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这不是乱弹琴吗?因为寓言本来根本就不是讲经济学的,这就象讲什么“散步的经济学”:讨论怎样用最省力的方法、选择最短的路程、化费最少的钱财和时间、选择最舒适的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这肯定是要贻笑大方的!从表面上看,散步与赶路,好象是同样的事情:都是身体空间位置的移动。但实质上两者完全不同,因为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不同:散步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不是要到某个地方去,而赶路是要到达某个目的地。世上只会有赶路的经济学,不可能有什么散步的经济学!散步就是要花费时间、花费力气,不花费足够的时间,不费一点力气,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吗?因此,散步时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反复来回地走来走去。你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说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吗?同样的,愚公移山表面上看也是一种物质活动,好象与经济活动没什么差别。但是古人利用寓言的文学形式,通过物质活动的故事,是要表达一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意图,达到教化的目的。因为精神是抽象的,很难把握,尤其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表达某种精神上的意图,我们人总是要利用某种物质的形式。这一点却使在完全世俗化了的今天也是同样适用的。例如,人死了开追悼会,你能要求越快越好吗?越经济越好吗?越省力越好吗?慢节奏是表达生者对死者的衷悼和尊重。这也就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从前做儿子的为了表明自己是一个孝子,在操办父母葬礼时必须要那么地不计代价,那么地尽心尽力,不管是钱财上,还是体力上、精力上?在许多礼节性的隆重场合,都要求慢节奏。快了就显得不庄重。在涉及人的情感的场合,没有人会认为要按效率原则按经济原则办事。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活动都是经济活动,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的。反过来倒是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物质活动。现代化的另一问题在于把精神活动也看成是经济活动,用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管理精神活动。例如用量化考核制度来评价管理学术研究。

  我们经常说,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文革时期思想教条、僵化到了极点,例如用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概念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虽然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没有了,至少是不再直接干预学术研究,但我看有些人的思想也还是很教条、很僵化的,例如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概念来生搬硬套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去分析寓言,实质上无异于文革中用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框架去分析评判中国古代哲学,仍然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只不过这是另一种类型而已:如果说从前是政治学的教条主义,那么,现在是经济学的教条主义。仿照“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概念,我们也可以把那种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的思想倾向叫做“经济学主义”或“唯经济学主义”。在现代化已经登峰造极的今天,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思想倾向啊!人已经成了一堆没有灵魂、没有精神追求的物质,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动物市场动物了!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二):书写老百姓自己的经济学

  书写老百姓自己的经济学

  □百越客

  经济学可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看经济学家在电视上做节目,看他们写的文章,满眼满耳都是些云山雾罩的术语,深邃得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可以认为,那些深奥的理论,在以经济为业的人中间,有着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但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像我一样,不是专业人士却又渴望对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有所了解的人。实际上,这个群体数量是如此庞大,如果能满足这个群体的阅读趣味,其市场应该相当可观。

  对于经济学家茅于轼来说,《生活中的经济学》应该是让他感到幸福的著作。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一个经济学大师真正走向了民间和大众。这本书是他1986年旅美经验的经济学阐释,他像一个长者,私语于自己的后学,言辞娓娓,平实生动。更可贵的是,已经过去20年了,但他叙说的经济学观念并没有随着年华流逝而褪色。比如他对边际效用理论的解释,“同样一块面包,饿的时候边际效用高,吃了几块之后边际效用就降低,所以边际效用是以前消费量的函数”。他进一步延伸,“这个理论提示了一个最平凡的然而也不太被人理解的道理,即一物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由消费者对它的评价决定,而与它的成本无关”,比如,一个成本为一元钱的面包,在面对饥饿的消费者时,可以卖到10元甚至更高的价钱,“遗憾的是,成本定价的‘理论’把我们的脑筋束缚得太久了,接受新理论并不容易”。这种紧贴生活的经济学分析,本身就充满了勃勃生机。即使再过若干年,这样的阐释还会显得有趣和生动。

  经济学还有一种向老百姓靠近的方法,——讲故事。梁小民大概知道这种趣味,所以就有了《寓言中的经济学》。他把深奥的理论通过分析故事展示出来,让人们轻松愉悦氛围里得到知识增长。梁小民分析了65篇寓言,不能说每篇都很到位,但可以说每篇都很生动。比如《如何让狼不能吃羊》把狼比作垄断行业,把羊比作消费者。羊要如何才能避免被狼吃掉?作者开出的药方是,“一方面,要对垄断者的行为进行限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破一家垄断,促进竞争”。但作者也说:“比喻总是蹩脚的,寓言总不能与现实完全一样。所以,还没有找到狼与羊共荣共存的寓言。不过这个道理对垄断者与消费者来说还是正确的。”这个叙述非常富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垄断无时不在侵犯着我们的利益,《反垄断法》也正呼之欲出。读到这样轻松但内涵深刻的文章,不期然地会引起一丝内心深处共鸣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感到幸福的学问。如此轻松的经济学作品,自然不能涵盖经济学的全部,但它可以成为经济学大树的一个小小的枝柯。经济学家不一定需要它,但我们老百姓需要。它是我们身边的经济学,自然、生动,富有生活的情趣魅力

  (《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定价20.00元;《寓言中的经济学》,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 月,定价28.00元。)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三):感觉平淡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是抱着很高的期望去读的。因为自己觉得自己经济学的知识懂得太浅,想多读一些经济学类的书。《寓言中的经济学》名字吸引了我,毕竟感觉趣味性会较强。

  刚读前面几章感觉还可以,越读味道就越淡了。首先,里面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去解释寓言,再运用回现实生活的思想值得肯定。但这本书仅仅适合课外人士看。算是很基础与入门的书。里面某些寓言所阐述的经济学原理算是牵强附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的概念。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过是在反复强调几个基础的概念而已。

  可能作者的初衷在于让原本相对枯燥的经济学变得生动,以引起更多的人对经济学的兴趣。这一点上,我觉得他做到了吸引尚未接触过经济学的人的效果。

  但此书绝对不适合经济学爱好者看,个人意见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四):无处不在的经济学

  经济学在当今社会很流行,甚至还衍生出很多分类,就连科普著作也有不少,比如《魔鬼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漫画经济学》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看出经济学可谓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

  这本书与这些科普著作类似,也是从不同角度来剖析经济学,只是这一次,并不是结合现代的现象剖析经济学,而是将经济学从古代的寓言中挖了出来。这一举动足以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经济学不仅仅是现代独有的事物,古人早已通晓其中部分机密,只是将他们简略而含糊的浓缩在了故事里。

  谈及经济学,中外不同时期流传的寓言总有些相似之处,譬如王婆酿酒的故事,王婆因善举而得到道士襄助,拥有了一眼会涌出好酒的井。然而她不但不知道珍惜,还对道士吐槽说缺了个喂猪的酒槽。从那以后那口井就再也不出酒了。这种贪婪害己的故事,在我国古代也有一则,说原本冬天因为太冷,因此上天降面粉抚慰苍生,让大伙儿不至于因为断绝粮食而饿死。然而百姓们却因面粉唾手可得,而将面饼喂猪,甚至代替抹布来擦小孩的尿液,从那以后冬天再也不降面粉,而是降寒冷的雪。这些故事都劝谏人们莫贪婪,与普希金笔下的家喻户晓的“金鱼与渔夫”的故事颇为相像。但是这些贪婪的人最初并没有犯错,他们只是有欲望,想要获取更多的钱财而已。也正因为拥有欲望,他们才会勤奋工作,才会获得上天垂怜或好人襄助,拥有欲望的人一点都不应该被人唾弃,可是人心同样会有贪婪,若欲望演变成贪婪,那么许多人将踏上不归路。如何区别欲望与贪婪,又如何防止欲望变成贪婪呢?前者已有美国心理学家明确划分的五个需求层次来帮助人识别自己的欲望是否合理,而后者这需要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则是研究经济学的不少学者经历多年的研究分析后才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经济学,就不会有对于人类需求心里的深入分析,如果没有经济学,或许人们不会如此细致地将欲望与贪婪进行明确的划分。可以说,经济学无处不在,哪怕一则简简单单的寓言,若是深入分析下去,挖出其背后所隐藏的道理,也值得人探究不少时间。

  这本书里的故事涉及到古今中外,范围极广,上述例子只是其中一例。虽然这本书谈到的经济学内容较浅,部分应该给出的专业名词也只是含糊带过,但是对于不太懂经济学,平时也接触不多的人而言,多看看这些故事,或许能由浅入深地与经济学接触,在寓言中深化对经济学的印象,从而有朝一日可以觑见经济学的大门。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五):读前急切难安,读后感觉平淡

  读完此书后略感失望,因为作者虽然以寓言这种浅显的形式讲解深奥的经济学,但可惜所言之物皆为经济学之皮毛,作为都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这些东西在我潜意识中早已形成,而作者只是不惮繁复,大费笔墨将这些人人潜意识中皆有储备的东西明朗化、系统化,并加以引申,套上寓言的外壳或者找来生活实例进行附会。但由于体裁和篇幅的限制,作者对诸多社会问题(如贸易壁垒,政治无能)的分析不够全面,言多泛泛,并且没有充分体现作为一个中国知名学者研究问题所应具有的深度与力度,反而因这些文字自贬身价。

  如果除去本书中为数不多的关于经济学的简略知识,从包装、纸质、定价到内容,过重的商业化痕迹已经足以使这本书沦为庸俗的励志书。不理解一本打着学术名号的书为什么如此不务实?

  唯一受到的一点启发是:既然买椟还珠以成事实,那卖者为什么不抓住机会不卖珠而以珠为陪衬改而卖椟呢?估计温州人肯定会想到这样干吧?

  这本书,可作为嫩嫩的大一新生的通识教育读本,我都大三了,还读这个,感觉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另外也是浪费时间。

  《寓言中的经济学》读后感(六):没有感觉到说服力

  书是同事送的,说感觉我会喜欢。那种小故事大道理类型的书,我一向是满吃的。所以打眼看见也喜欢得不的了。可是真细看了,就郁闷了。

  中国成语中有这么几个词,牵强附会,鸡同鸭讲,隔靴搔痒……这就是书中有些故事给我的感受。虽然说个人一直信奉着开卷有益的想法。总觉得什么书总有它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这个思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没有看过的小寓言。至于他的分析,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分析,还是略过好了。不想受错误影响。

  也许是我受以前教育的影响太大。看到“交易为什么是双赢的”就很郁闷。书中举的列子是一个经过很多年训练的美声歌手和一个不识简谱的通俗歌手门票的不合理差距。提到是纪伯年的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件大理石雕像。一个艺术收藏家花了大价钱收购了,心想这么好的艺术品怎么会有人卖它换几个钱。而卖家在想这块破石头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花钱买。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就在于形成使供求相等的价格。使买者和买者都获得满足。价格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而是一个主观的东西。

  看了之后,觉得心里堵的慌,怎一个郁闷了得。先肯定下,作者希望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个思路很赞,我也赞成。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简单一言盖之的。莫非经济学家已经改了经济理论,这个世界上的商品已经不存在需求弹性问题?大米这类物质必需品和艺术收藏这类商品的价格机制已经是等同了吗?当然,我也承认如果大米卖成1万大洋1斤估计也有人会买,但那只是少数现象吧,但是如果是八大山人的一副画1万块,估计只要确定真迹,只要家里有钱都会去买吧。那画的当年成本估计那点纸张那点墨水值不了几两银子吧。文化艺术当然现在也是一种商品,但它们的价值有太多的附加因素。首先可以说的就是时间。如同美酒一样,窖藏越久的价格自然越高。你不能说明明只添加了仓贮成本不能卖那样的高价啊。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啊。

  再说说双赢,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来看,双赢是不可能存在的。市场是一种零和博弈。也不是没有双赢的情况,那时往往是因为添加了第三者。比如说政府税收这一块的。按照传统的理论,双赢小范围是可能存在的,大范围是不可能存在的。当然,双赢的心理肯定是存在的。否则交易也就没有办法成立了。通常书本上的解释说这种交易成立的心理基础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买卖一方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做出的判断也不同。比如说买批钢材,是为了转手出售。买方自然是看涨才会去买,卖方自然是看跌才会去卖。买卖双方对未来涨跌的判断不同,自然也是根据各自已知信息分析预测得出的结论。至于将来谁是赢家,自然是判断正确的一方。这种情况大概不能简单的只用喜好,偏好来概括吧

  这就让我想起了,经济学的第一假定,就是理性的经济人的设定。买苹果还是买香蕉自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买岛还是买公司这个……多少应该有理性吧。当然如果硬要说人钱多,爱买啥买啥,我也没辄。不过那就不是经济学能研究的范畴了,而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营销心理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我不是经济学家,我的判断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我能说的只是我看完书后的感受:作者没有能说服我。

  这本书看了以后的最大收获,就是让人有写驳论文的冲动。呵呵,能让人思考,大概也是这本书的优点。但是我还是不喜欢,越看越郁闷的感觉。

  另,抱怨下下。我那本书大概是中奖了,正版,中间装订错页的现象太多。本来就看的云里雾里的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