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10篇

  《中国方术正考》是一本由李零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一):看到好书总忍不住想说两句

  首先,这是一部关于方术的学术著作,而不是一部具体运用方术的“技术”之书,也不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的科技史著作。这一点必须在读此书之前有明确定位。(当然这也是作者首先强调的一点)

  其次,稍有点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根据书名“方术”二字也可推断出此书主要讲两个方面:方技与术数。所谓方技其实是指中国古代与人体有关的一种知识体系(作者言),也就相当于现代社会医学心理学范畴;至于术数则指中国古代“天人”相沟通的一种知识体系,据作者言,所括范围颇多。

  再次,由于作者文字学与考古学出身,所以“正考”其实主要是利用出土文献来试图建构与还原出中国古代所为人忽略的思想史的另一侧面。(…所以没有一定考古学修养的人可能会看不太懂这本书,同时具备考古学修养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因为里面关于术数与医学的某些术语确实读来可令人发狂)

  最后呢,稍稍评价一下此书:

  (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价值应该是绪论部分作者所提出的那个关于思想史研究思路。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自由学术从职业知识中的分离,一是人文思想从民神杂糅状态下的分离。由此两个基本问题延伸出去,从而形成了作者自己对于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与学术体系的认识。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实用知识的重视可以说是把笼罩了正统儒家学术系统的迷雾拨开,彰显出了其本来地位。(中国古代话语权多落在儒家手中,所以只是根据单纯的传世文献来研究思想史的话未免会流于一偏)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二):用一生写就的书

  刚拿到中华书局版的《中国方术正·续考》。作者在长序中讲述了,这套书在十几年中为出版所经历坎坷和作者内心的煎熬。诚如作者所说:“一个人一生能出几本书?”是的,一个学者一生真的出不了几本书,特别是那种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并能够流传下去的好书。这套书是李零先生用功最勤,持续时间最久的成果,也是一项填补学术空白的成果。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还知道,这套书的出版还曾经遭到过“道学家”的许多责难,可见成功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有价值东西需要社会一个认识过程。李零先生是近30年来成长起来的顶尖学者之一。李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精神产品,他60几岁的人生是个不断创作的过程,我们仅用几百元钱就穷尽了他的所有著述,有时还评头品足,吹毛求疵,也太不厚道了,真是人心不古啊!李零又是幸运的,一个知识分子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诸多成果被社会广泛认可,夫复何求?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三):四条感受

  昨晚把李零先生《中国方术正考》草草看完。

  几点感觉

  首先,部分看不懂。其间涉及考古学、青铜器铭文之类的知识,是我的薄弱处。本书本来就是为有相关基础知识的人士所写,建议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相应古代文字学、古代历史文化知识者方可阅览。

  其次,本书为单篇论文扩充而作,便于了解中国古代数术方技知识,但欠缺系统化,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

  再次,涉及房中术的内文,恐怕小朋友看不懂。而我等不良青年想要深究,却再无下文。我的意思是,本书最大的感觉是“带入”,而不是“传授”。李零先生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深入讨论,而是把思考空间留给了读者。作为一个不合格的读者,我思考失败,极度郁闷。书中资料性质的文字许多,而讨论(在我看来)不够,于是似懂非懂

  最后,李先生从一个有些偏的侧面,为读者踩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心里、社会的另一种小路。路虽窄,日后倘若有人再去踩,或许能成大道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四):你们在瞎扯什么!

  李零在书里已经写的很清楚

  “笔者兴趣并不在器物本身,而是希望给思想史的认识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阴阳五行学说看作一种晚出的支流:推其源,不过是邹衍一派的怪迂之谈;述其流,也无非是盛极汉代的荒唐迷信。这种看法既源于古史背景模糊和有关史料的缺乏,也与汉代以后人们对历史认识的‘逆述误差’,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学从‘古史辩派’论战中所受到的那次重要洗礼’有关。”

  他这本书是从源头讲起,用考古史料更正了很多人们既成的观念,作为文章来说,也已经是非常的深入浅出,线条清晰明了,相信大凡读过《周易》的人,只需多一点耐心,是不难读懂的,如果只是想从这本书中获得方术的“用法”,那么可以参考一些实用类书籍来辅助阅读,因为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介绍“用法”,而是以方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脉络,对中国文化源头和思想史进行重新思考,以考古史实为佐证,追本溯源,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五):简单说说李零《中国方术考》

  总体来说,作者作为古文字和历史方面的著名专家,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功力都相当深厚眼界开阔头脑也清晰,写的东西平实而可靠,跟绝大多数的同类书籍相比较,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值得推荐

  作者不是风水、算卦、命理等方面的专业术士,所以研究的角度偏向于出土文献和实物的讲解,以考古史料为佐证,以方术为切入口,探寻中国文化源头与演变,而对于后世广泛流行的卜筮、扶乩、算命、择日等内容避而不谈。对我个人来说,第二章《式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比较有启发,其它各章感觉一般。

  下篇《方技考》,作者回避了他不太熟悉的中医,而集中笔墨于很多人可能会感兴趣,却又很难了解的古代“房中术”,或许是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所在,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的卖点之一。这部分描写太过于重口味,甚至可以说“不厌其繁”。对于大部分学者来说,可能不会太留心;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素养,可能又看不懂。总之,下篇似乎不太成功。

  《中国方术正考》读后感(六):"风的姿态"和"绝地天通"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种思想体系,或是探究一种文明类型,应该知道或是还原那一时代的形态,条件,和意见。未必求全,部分也是好的。思想和文明总在某些条件下发生,这个条件影响到整个体系的去取,给予其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限制了其成型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条件的情形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所厌恶的条件。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Grade das Gegentheil tun ist auch eine Nachahmung)。所以,点点滴滴的历史碎片还原后,就成了环境的潜势力,是整个文明的背景。我们考究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当时周遭的风气究竟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大着胆子,老着脸皮从钱钟书先生七缀集的开篇“中国诗与中国画”里摘来的,当然我削足适履,以便借“他山”之玉以“攻玉”。私忖恰恰说明了本书的方法论和主旨。其实考古的精微处很可以与写得很好的侦探推理小说有一比。从点滴的碎片中可以还原出历史本来的真面目。这真面目竟可以同我们原先的有些想象大相径庭。本书就属于这样一类。

  从常情去理解,术数方技原本都是被理学道统,德赛两家,至今批到体无完肤,经过数次革命,本朝的丙丁之余,眼看着要彻彻底底地归入历史垃圾堆的最底层了。没成想不但有人捡漏儿,而且爬梳整理后竟然拼出了一副中华文化源流的思想图景。

  我要很老实的承认,一开始看此书是抱着非常猥琐心态,先是从高罗佩的秘戏图考,追到中国古代房内考,又顺藤摸瓜好奇之余看到了这本李零先生的大作。从图书馆借到时,根据此书关于房内部分的破损情况,显见得在我之前的诸君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过真的等到全书拜读之后,才觉得醍醐灌顶,又见一片风景

  现今的中华文明的形态,追溯起源,学术的传统往往依据所谓的“文字之始”,但是文字有始之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孔墨老庄之时,文明的形态已经奠基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观此书时,最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就在于李零先生对于材料的挖掘和利用。想当年睡虎地云梦秦简发掘之后,能被当时显学利用的早被人拿去为汗牛充栋添砖加瓦了。像日书式图这种既看不懂,又无意义的东西,硬是叫李零先生爬梳整理,三重证据,得出了新的结论

  近代中国学术对于自身文明的探讨,不可避免的是依托并建立在西方引进的学术范式的基础上的。从支离破碎的镜像里组织整理并还原自身的本来形态,那么从“绝地天通”到“民神异业”也就是本书提出的对于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深刻命题。

  借用原书的话,“有人倡言中国没有哲学,没有科学,没有宗教。如果他们只是说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哲学,科学,宗教。这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我们希望知道的是中国自己到底有什么,而且还想同西方做一点比较,这种空话将毫无用处”。

  观完全书,有一种感觉,也像作者在前言里提到的,“还是毛坯的过早诞生,该是成品的却迄未问世”。全书闪光的idea满目琳琅,系统的thought却好像往往言未到而气已吞。不过还是套用钱钟书的说法,有多少历史上理论体系的高楼大厦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思想的断壁残垣。或许这也就是本书最为可贵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