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撞上快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撞上快乐》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8: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撞上快乐》读后感10篇

  《撞上快乐》是一本由(美)丹尼尔.吉尔伯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撞上快乐》读后感(一):关于错觉的故事

  花了近一周的业余时间看完了《撞上快乐》,当初是冲着书名在当当上买了它,买之前我还专门去豆瓣上看了别人写的书评,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本书的简介,最终才决定买下来,记得还不便宜,二十多块钱吧。

  当然,我是被“撞上快乐”这四个字给蒙蔽了,因为我本来是想学习下如何快乐,想象书里会说你想快乐的话就去吃甜腻的奶油蛋糕,你想快乐的话就去公园里看看小鸟跳舞之类……结果,嘿,老实话,这本书可真是太枯燥了——虽然里面也讲了很多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枯燥可能是因为翻译者的水平实在太烂的原因。

  不过大家评评理,从这个名字推断,难道它不像是要跟我们讲解如何快乐的方法吗?

  其实在拿到书刚读了十来页的时候,作者已经说到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如何快乐的方法,还是去读那些社科类的小书的好,他这本书并不是讲那种小儿科的浅显的方法伎俩的,他要讲的是更加高深的,诸如快乐这种情绪究竟来自哪里及快乐这种情绪的前世今生的。

  当时心里就有些泄气,因为最近读了太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弄得脑袋壳都是硬的,原本想看一本消遣的书,调剂调剂,结果这本仍然是在探讨心理学和潜意识的。

  但我仍然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它,并且还边看边思考来着。之所以让自己努力地去啃完这本满是看不懂的美式幽默的书,一是因为作者还的确说了一些我们以往所不知道的现象背后的潜在心理因素,一是因为我有买了书就必须看完的强迫心理毛病——这估计是跟我童年时期极度缺乏精神食粮有直接的关系。

  那你会说既然枯燥,你怎么还会给他写书评呢?这跟你以往只推荐好书的习性大不相同啊。嗯,你说得对。但我想通过错买这本书来说说关于错觉的问题。呵呵。

  三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关于错觉的事件。

  第一件事:

  某日,我去一个地方办事,提前在网上查了公交车,查了那个位置的具体地址,还郑重其事地把地址抄写在手机的草稿箱里——我是有这个习惯,以防抄在纸上会弄丢。

  一下车就忙着找46号,结果发现是居民楼。没办法就在周围四处晃荡,好一会儿之后就拿出手机查看记下的地址,也不知道当时是因为脑子里固执地认为那个地方就是46号,还是因为撞了鬼了,总之我看到手机里就是写着增光路46号。

  而其时,我已经沮丧地走到36号的门口了。

  我阅读着36号门口挂的牌子,赞叹着政府真为老百姓办事,就走过去了。

  一直到中午吃完饭再次经过36号的时候,我才一激灵地想起:咦?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吗?

  这件事情就和我被“撞上快乐”四个字欺骗,以为有快乐二字就是讲快乐的事情一样,大脑错觉得厉害!

  第二件事:

  我养的小白猫丢失了,之后的某个晚上,我们在小区里发现了另一只白色猫。它喵喵叫着跑过来,我们因此一致认为它就是丢失了的小白。欣喜若狂地抱回家,又是洗澡又是买猫罐头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发现它竟然是只公猫而我们丢失的那只是母的。

  这个错觉就更加离谱了,明明一开始我就看到了它头顶上的一块黑色并提出质疑,但是室友却肯定地说没错它就是小白,头顶上这块黑只不过是它喜欢拿脑袋往地上蹭弄脏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人还补上这么一句。

  结果我们再次生活在错觉里了。

  第三件事:

  大白来到我们家以后,我们为它精心准备了粮食和水,还有玩具。我还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了下身体,得到医生“很健康”的回复后我心里还很安慰。

  结果大概十来天之后,大白也消失了。

  后来我们在小区里分别见到了小白和大白。小白做了妈妈,它和一只黑猫生活在一起,还把自己可爱的小猫仔藏在树上。大白呢?它继续独自在小区里游荡,饥一餐饱一餐。

  我们明明想收留它们,给他们温暖的家,给他们丰足的食物和水,给他们爱和呵护,以为它们会感动,会心生感激,尤其大白来到我们身边的前两天它亲昵地靠在我们身上的那股子讨好的劲儿,都让我们很感动,以为它们会享受这种有人疼有人爱有人陪伴的日子。

  结果,完全不是那样。

  它们宁可风餐露宿,也不愿意呆在我们温暖的小屋里。不是有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吗?

  这个错觉也离谱了。

  在《撞上快乐》里,这个善于美式幽默的心理学家说,我们总能够给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任何事情,总是要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想。

  比如你被人抛弃了,你就跟自己说:“瞧,我再次恢复自由身,再也不用给那个坏蛋洗衣服做饭了”,比如你不小心受伤了,你就跟自己说:“嘿,多好,我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撞上快乐》的作者说,人们总是要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的,并且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具备比别人更多的优点,自己比别人更加特别,更加自信和勇敢。

  非但如此,我们也常常会低估自己应对灾难的能力,或高估某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情绪的强度,我们常常以为一旦某件事情发生自己势必匍匐在地的痛苦,但事实上远不是那样。我们从灾难中恢复的速度和能力常常令自己吃惊。

  另外作者还举了个例子,《北非谍影》里男主人公的经典台词说:“我们的心里都明白,你属于维多,你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的精神的鼓励,如果那飞机离地你不在上面你会后悔的……或者不是今天或者不是明天,不过很快的,这是后悔一辈子。”

  因此伊沙选择了登上飞机,她担心她以后真的会为了离开维多而感到后悔。

  但其实这也是错觉——因为人们总是会为了放弃那可改变的结局而后悔,反而不会为了自己选择的不可改变的结局后悔,后者的幸福指数会更高——因为我们的大脑会为我们那不可改变的选择做出很好的解释。

  这就好像我们因为爱人而放弃去加拿大留学的行为可能会以后的生活里带着后悔和遗憾的情绪,因为去法国是一个可改变的结局——因为你将来还是可以随时去加拿大,之所以不去,只是因为你不舍得放弃这个人。

  而如果我们在加拿大和爱人之间选择了爱人的时候,加拿大变成永远不可挽回的一次机会,你将永远失去法国的这个留学机会——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结局。那么此时你将会为自己的选择解释很多很多的理由,诸如我那么爱她没她就如何如何的话。

  这些都是在下意识里进行的,不受我们自己控制的反应——而后者的幸福指数会更高一些的。

  《撞上快乐》读后感(二):补充:得到快乐之前首先思考……

  我们平时看到的所谓励志书,在心灵安慰之类,多是哲理小品。例如我们喜欢刘墉,喜欢周国平,我个人也喜欢林清玄。但是这些书看多了,总是让人觉得乏味,边际效用递减。最近遇到一本比较新鲜的书,叫《撞上快乐》。

  起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想着靠它拨开心里的阴霾。后来发觉这并不是一本看完之后令你舒心的书,也不是一本可以以一个很放松的姿态读完的书,但是绝对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它除了打破很多我们惯常的认定方式,还留给你很大的思考空间。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有趣的书。

  在得到快乐之前,应该先去思考快乐。但是快乐的定义,从来都不乏讨论。这本书没有给快乐下定义,而是探讨头脑是怎么运作的。到头来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原来有那么多的陷阱,那么多的误区,我们高估了欢愉的感觉,我们低估了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我们在现在的基础上想象未来,我们有着寻找特定事实,忽视自己主观不乐见信息的天性。看完这本书,想想原来自己从来都以为自己的脑袋是帮助自己的,但是不知道脑袋与眼睛联合起来欺骗自己。原来记忆不是最具体真实的,我们都在烹调着现实。原来我们所见的不是真正反映事物本性的,我们的大脑会对盲点进行填充。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虽然说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东西,但是绝对不枯燥,有很多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例子。但是你又不可以很快速地将它看完,你需要边看边思考的。现在我已经把书看完几天了,但是仍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因为这本书的难点在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我想这本书我会看第二次的,这是近年来引起我看第二遍的兴趣的书,是一本神奇的书。

  我想好书就应该这样,带给你无尽的思考。

  我们说别人:你总是只会提出问题,而不说明解决问题。

  问题是,我们在说别人的时候,不是也只是在提出问题么?

  原来很多东西是辩证的。遇见这本书是令我快乐的。

  《撞上快乐》读后感(三):Stumbling on happiness

  很久没有这么冷静的看待快乐的心情与大脑的关系,直到看完这本书;就像一直莫名地期待一见钟情而又能与子偕老的爱情,直到了解到,这种心灵的震颤只不过是脑电波玩出的化学反应。

  想起一句话,当你问自己快不快乐的时候或是说当你意识到“快乐”存不存在的时候,自己已经是不快乐的。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太理智的情况下,人都不大可能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感觉反而是需要你放开自己,靠酒精也好,鸦片也好,松下心弦才可能领会?------也就是说,看完这本《撞上快乐》,对魔术师的手法真正了解,撞上快乐简直就是撞上了鬼?

  丝毫没有诋毁的意思,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有人说是为了文明的发展,有人说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和壮大,我说都是狗屁,对我而言,只是自己的快乐---很自私的想法,不太像社会主义国家里成长起来的感觉。也为此与教育者有过激烈的碰撞,可我一直不改初衷,沉默地坚持到现在。对于自己追求的东西多些了解,还是不错的!

  老是说国人没有信仰,快乐算不算?

  回到评论:这本书有内容,可惜形式太逊:翻译者应该是个呆呆的、木讷的家伙吧!他应该是闷在学校里翻出来的吧!有时间的话,我可以考虑重翻一遍

  《撞上快乐》读后感(四):信仰传递的游戏规则

  “只有在基因让我们做那些能够传递基因的事情时,基因才能够传递下去。比如,如果让性高潮感觉如此美妙的基因也会让我们更容易得关节炎和蛀齿,这个基因可能还是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因为那些患关节炎而且牙齿都蛀光了却还是热爱性高潮的人比那些四肢健康、牙齿整齐但是不爱性高潮的人更有可能生孩子。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信仰的传播。

  因此,任何信仰,即使是错误的信仰,只要能够增进交流,就很有机会被一再传播。恰巧能够提高社会稳定性的错误信仰一般会被广泛传播,因为持有这种信仰的人更有可能生活在稳定的社会中,而这又为这些错误信仰的传播提供了传播渠道。

  …………

  简言之,创造财富不一定会让个体幸福,但是,他的确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而经济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的稳定有为关于幸福和财富的虚幻信仰提供了传播的体系。

  …………

  信仰传递游戏的规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相信孩子和金钱能够带来快乐,无论这种信仰正确与否,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应该统统抛弃工作、放弃家庭。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在我们相信养育子女和提高收入的努力能够让自己更快乐的同时,我们其实是在为了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原因在做这些事情,我们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因为这个体系自身的规则而起起伏伏,因此,我们继续辛勤工作、继续交配,也在我们天真期待的那些快乐没有如期而至时感到惊讶。”

  《撞上快乐》读后感(五):财经荐书2007年8月

  财经荐书2007年8月

  汪丁丁

  新经典阅读:

  1. 丹尼尔.吉尔伯特《撞上快乐》,张岩、时宏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丁丁评语:作者是哈佛大学闻名天下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所谓“第三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你见到吉尔伯特讲课的样子,肯定喜欢他。在2004年播出的一段录像里,我注意到,他是在暗蓝色灯光背景的大舞台上眉飞色舞地讲课,常引发听众的笑声。听吉尔伯特的演讲,我立即开始相信他在序言里讲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一些朋友劝他停止空谈,他永远也不会写这样一本书。最聪明的人,显然都喜欢空谈,在中国和在西方,除非有一些更聪明的理由让他们停下来。这本通俗读物登过《纽约时报》的书评榜首,因为通俗,所以被它的作者用来向大众传达一种新的思想。这一新思想,与吉尔伯特长期研究的“基于情感的预测”密切相关。许多年前,叔本华描写过人类的无奈处境——在欲望得到满足前的“希望”与欲望满足后的“无聊”之间永远徘徊。吉尔伯特继续描写,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努力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所谓“消费主义时代”。可是,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并不感觉更幸福,至少不比以前更幸福。难道是人类预测未来幸福感的机制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性错误?读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相信书的封底广告词,我感觉确实很快乐。所以,读者应自己去读并感受快乐。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是纠缠在一起的。吉尔伯特19岁从高中辍学,带着他生的一个孩子——那孩子的母亲呢?为养活自己和孩子,他夜间写作——写科幻小说。有一天,他走了很远的路,试图在一所社区学院的业余写作班注册,却被告知名额已满。仅仅为了不白跑这一趟,他在社区学院注册了有空额的唯一的专业——心理学。今天,他是哈佛大学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我讲了他的人生故事,用来说明他的著名看法:复杂的幸福感不是当你要什么就有什么时发生的,似乎相反,它总是与你的许多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之后的人生联系着。

  《撞上快乐》

  (美)丹尼尔吉尔伯特著

  张岩、时宏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作者是哈佛大学名闻天下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所谓“第三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本通俗读物登过《纽约时报》的书评榜首,因为通俗,所以被它的作者用来向大众传达一种新的思想。这一新思想,与吉尔伯特长期研究的“基于情感的预测”密切相关。许多年前,叔本华描写过人类的无奈处境——在欲望得到满足前的“希望”与欲望满足后的“无聊”之间永远徘徊。吉尔伯特继续描写道,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努力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所谓“消费主义时代”。可是,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并不感觉更幸福,至少不比以前更幸福——难道人类预测未来幸福感的机制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性错误?

  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是纠缠在一起的。吉尔伯特19岁从高中辍学,带着他的一个孩子——那孩子的母亲呢?为养活自己和孩子,他夜间写作——写科幻小说。有一天,他走了很远的路,试图在一所社区学院的业余写作班注册,却被告知名额已满。仅仅为了不白跑这一趟,他注册了有空额的惟一专业——心理学。今天,他是哈佛大学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他的人生故事可以用来说明他的著名看法:复杂的幸福感不是当你要什么就有什么时发生的,似乎相反,它总是与你的许多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之后的人生联系着。

  《撞上快乐》读后感(六):作者TED演讲的观感

  刚刚通过TEDtoChina看到了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吉尔伯特的TED演讲视频 ,演讲了讲述了关于“合成快乐”的一些有趣的结论:

  人脑前额叶皮质具有一种“模拟”的能力,它能根据自己不管是遗传的还是后天获取的经验,来“模拟判断”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带给自己正向的和负向的感觉,并根据这种感觉来做出适当的判断。视频讲了几个例子和几组实验:

  案例:

  1、中3000万大奖和截肢两种情况的人,在一年后的快乐感是基本相同的;

  2、因为丑闻而下台的议员反而觉得下台后的日子更好过;

  3、被误判入狱的78岁老人,谈论自己的监狱生活用的是“荣耀”

  4、被甲壳虫乐队撵走的鼓手,认为自己的现在的生活比留在甲壳虫更快乐

  5、一个未加盟麦当劳的故事(没看懂,本意是另外一个人通过相同的idear成为了百万富翁。但是没有描述这个失去机会的这个人怎么样?)

  实验:

  1、让学生按自己的喜欢对6幅照片排序,并告知他们能得到其中一幅;(结果自己能得到的那幅照片排名提前了,放弃的那幅排名下降了)

  --->用这个实验来说明这就是快乐的合成,并用失忆症的人来做实验来验证结论。

  2、让学生从两幅画里面选择一张留下,一张留个学校。其中一组实验的方式是立即选择,另一组是给4天的考虑和回旋的时间,结果表明立即选择的快乐感更强。 --->结论是,自由选择是合成快乐的敌人。

  结论:

  1、整篇文章或者演讲感觉结论比较散,一是想证明快乐是可以合成的;二是人在选择上花费的精力越多(选择时间和选择项),反而会降低快乐度;

  2、人的这种模拟判断,往往会夸大期望和担忧

  《撞上快乐》读后感(七):May.19th, 2011

  距离看完《撞上快乐》至今已将近一周了吧,说实话,还是没搞懂什么是快乐,内心的快乐指数也没太大的提高。反而,有点搞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快乐是在感知上的,而满足是在认知上的,那,我们是否应该去追寻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简单而快逝的快乐?

  书里面有提到,我们储存的记忆是经过加工的,提取出来的记忆也是经过加工的,那,我们的记忆的可信度又会有多高呢?前一段时间在写人生经历这份作业,写着写着,就不想再写下去了。最近在想,如果想要生活得幸福快乐,除了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外,是否还应先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总的来说,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至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会引起我去思考一些东西,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现在的生活,思考自已的未来。

  《撞上快乐》读后感(八):相信自己,其实你总是会快乐的

  其实没有完完整整看完这本书,但是看了作者的TED演讲“我们为什快乐”很受启发。所以还是想推荐一下。

  康永说过的一句话:

  “用尽全部心力,在审核自己够不够快乐的人,一定不会快乐的。就像你不断把口袋裡的钱掏出来数,一张一张的数,就算连续数八百遍,也不会多一毛钱出来,反而会越数越洩气。你有那个时间数钱,还不如用那个时间,出去多赚些……”

  失望和不快,来自希望和现实的鸿沟,来自无法得到的欲望。生活永远在别处,一梦南柯又十年。李笑来老师说的:“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无非是“你要什么就不给你什么”,而生活的智慧是什么呢?是“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

  时间太多,反而什么都做不成;选择太多,反而什么都得不到;愿望太多,反而什么都实现不了。Dan Gilbert在他的TED公开课“我们为什么快乐”上便提到,我们有两种快乐,天然快乐和合成快乐。当我们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毫无疑问是快乐的。而如果我们得不到时,心理免疫系统会帮我们合成快乐。即给出合理的心理解释让你自己接受这个结果。自由选择、决断力和改变决定的能力是天然快乐的朋友,因为他能帮你从众多选择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但却是合成快乐的敌人,因为对于越有能力的人来说,无法实现的事越难以被他接受。但事实就是,鱼和熊掌永远不可兼得。

  所以,天然和合成快乐常伴我们左右,不需要寻找,只是需要想想清楚烦恼的来源:

  1.如果是需要在可承受的选择中做出的决定,代价差不多,只是得失不同。比如是要安稳还是要跳槽;是要留大城市还是回乡发展;是嫁给真爱还是嫁给自由……逃避问题的时间才是最痛苦的,因为在这类问题在理智做出判断后,心理免疫系统总会帮你合成出接受不可改变后果的快乐,让你去习惯这个选择的消极的那面。而如果你是活在后悔的那一类人,那么当初不管做什么决定,你都是会后悔的。

  2.在比较容易的选择中做出的决定,比如Dan Gilbert所举出的例子,参与摄影课的学生们最终只能在自己最喜欢的2张照片中选一张自己保留,另一张要寄校留档。他们可以有两个方案选择,方案一是课后他们可以有四天的时间来做决定,方案二是他们必须课上当机立断。这种纯粹依靠个人喜好做出的选择,就应该自宫杂念,果断选择方案二。因为选任何一张照片都不会比选另一张更快乐。

  3.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得不到的东西,莫奢望,知足常乐。

  “看,这就是约会和婚姻的区别。”Dan Gilbert说,“你和一个男人去约会,他抠鼻子,你就不会再跟他出去了。而如果你们结婚了,他抠抠鼻子,‘呃……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总能找到方法自我开导,乐在其中。”

  《撞上快乐》读后感(九):一本围绕生活的心理学入门书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如果非要说和快乐有关,我承认,不过总体来说,我并不认为从中我可以获得多少。当然从中我可以为自己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和自己思考过的相同而骄傲一下,不过很快,作者就打击了我一下: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寻找自己观点的证据……

  由于自己对心理学方面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所以我只能把它当作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还算不错,至少我都能看得懂,呵呵,同时也不想弗洛伊德全集那么枯燥。书中内容集中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集中于我们身边,看这种总会比看心理分裂或者是精神崩溃的心理学要容易得多。不过我依旧感觉看起来总是缺点什么,具体我还真说不出来。

  这本书没有做详细的读书笔记,勾画内容也不是非常多,最近看书比较不在状态,单词背得比较郁闷,大多时间集中在背单词上了,所以书就少读了许多。以后肯定是要再读一次的,还是有很多值得延伸思考的。

  最后,对于作者对我那下小小的打击还是要抗辩一下的,虽然我承认人们总是经常在获取信息是寻找论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抱着求知和存疑的心理,我们依旧可以获取更为广阔的视角,而即使只是看到论证自己的信息,依旧可以在已有论点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而这或许收获会更大。

  《撞上快乐》读后感(十):测不准的你

  1998年,一位法国人设计了一个既复杂又别开生面的自杀计划。首先,他站在高高悬崖上,脖子套上索套,绳子末端固定在大石头上。然后,他喝下毒药,并开始自焚。他还觉不够喉,从悬崖跳下时,朝着自己脑袋开了一枪。可子弹并没有打中目标,反而打断了绳索。因此,他直接掉到海里,没能被吊死。同一时间,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冰冷的海水扑灭了他身上的火焰。而堕海的巨大冲击力使他把毒药呕了出来。最后,渔民把他从水里拖了起来,送到医院。

  法国人的四料自杀计划想必思虑周详,研究过当地的风速气压水深等等等等,说不定还排练了好几次。可即便如此,他的计划还是全盘失败。为什么?

  哈佛心理学院教授丹尼尔 吉伯特(Daniel Gilbert)说:人是唯一会计划将来的动物。可是,这工作我们做起来,其实并不称职。

  我们做计划是为了控制未来,控制未来是为了日后活得更快乐。如果预测不灵,未来失控,那无疑会折损快乐。然而,我们预测未来根据的两大要素:以往经验和当下感觉,其实一向不精确。

  许多人都经历过以下的灵异事件:排队结帐、买票或过关时,总会发现自己排的那条队特别慢。而且屡试不爽,相当邪门。事实上,这与你鬼上身有关系,这说法一点根据也没有。其实你大多数时间都是挤在不快不慢的队中,只是你总是注意着邻队的那位美女或俊男,压根儿没注意到今天没排在慢队里。根据研究,我们的脑袋只爱记着一些极端事情。排慢队不常发生,乃极端事情,所以我们总把它牢牢记住。回想起来,便觉得总是排在慢队中。

  准确掌握事情发生的概率,对于计划未来至关重要。可我们的大脑偏偏是概率盲。它总是塞满稀罕事情,令我们错误认为,这些稀罕事情经常发生,令我们估算出来的概率,总与事实不符。

  另方面,大脑记忆系统亦不善长COPY & PASTE。大脑只会记着一些重点,当需要回忆时,大脑便把这些重点连结起来,再从脑中的素材寻找适当的组件,填充了点与点之间的空白。于是,我们的回忆看起来便很完整。

  平日,我们就是用这种歪曲了的记忆,作为预测的根据。

  记忆固然不可靠,可感觉亦好不到哪里。如果要求你预测明天吃大餐时的感觉,你只能根据当下感觉,作一点调节而得出一个假想。可是这假想通常会与真正的感觉差之千里。因为,感觉产生自边沿系统,那儿不受意识管辖。它会跳过意识,私自接受许多来自外界的信息,如影像声音气味等等。这些外界信息会不断干扰我们想像未来的感觉。

  吉尔伯特建议,既然记忆与感觉都不可靠,我们在下决定前,最聪明的做法是借鉴别人。问一些正在经历你将要经历事情的人,他的感受往往比你凭空想像的更接近真实。可是,他又认为,这建议虽然很好,但必定行不通。因为,一般人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别人感受根本代替不了自身感受。所以,人们不会愿意只听别人意见,而放弃自己的见解。

  最后,吉尔伯特宣布,他已经没有别的更好建议,并决定扔下刚刚被他以一本书的篇幅,弄得一脸无助的读者,收好稿费,扬长而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