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枕边的男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枕边的男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4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枕边的男人的读后感10篇

  《枕边的男人》是一本由[法]埃里克·奥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一):《枕边的男人》微妙的关系完美的组合

  神圣上帝在创造这个世界同时,它同样也缔造了这个世间最有情有义的组合:男人和女人。也许现在的人们无法感悟到这层关系的微妙,那么就让我们去品读下相关的小说。或许我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寻到最佳的答案

  《枕边的男人》这部小说无疑是类似题材的作品之一。作为男女排挡的组合莫过于共同的生活在一起组建家庭。有些人会在围城中安身立命;有些人会在围城中感悟人生。而《枕边的男人》中所描述的家庭却似乎有点不同于常。里面的男女都有着各自的缺失。男主人公是一位心灵已死,终日浸泡酒精中不敢回望过去的人物;女主人公是一位意外事故而导致终身残废的残疾人士。但是,故事居然就是在这样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之间展开。总所周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的微妙。男人象征着阳;女人象征着阴。男人比较粗犷;女人比较细腻。原本可以互补,但是也因为相互间的差异有着隔阂和矛盾更何况故事中的男女又因为有着各自的伤痛而无法如同常人间般更加容易相处。但是,事情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他们二人从最初的雇佣关系到随后的心灵情感伙伴;他们二人从最初的相互不满到随后的相互开解;他们二人从最初的水火不相容到随后的相知相爱。这是一个逐步的过渡过程;这更是一个逐步相互了解认识的过程。于是乎,读书的你我可以透过文字字里行间见证这他们的这个情感过渡。我们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种无法自拔般的感动之中。

  事实上,我读完《枕边的男人》一书后感触颇深。首先作者很会拿捏每个人物的心理情绪。随着故事高潮的逐步推进中,我们可以发现到书中人物的变化。这是一个很细微的转变,但是这更是一步步很有意义的变迁。尽管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是它更在逐步展现故事的过程中揭示着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关系链接。书中的两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不幸,但是书中的两个人物都是在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过程中变得幸运。他们找寻到了此生此生的SOUL FRIENDS.他们更是通过自己真情实感向书外的你我宣读着人世间最完美的组合。人与人之间就是那么微妙的关系。也许前一刻我们还因为相互的不信任理解争执不休,但是后一刻我们却可以在相互深入的了解过程中读懂枕边人的心声

  由此及彼,书中的人物只是一个假设的虚拟人物。现实中的读者更是可以透过故事中的人物感知人生的真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却又极具哲理。一旦人们之间建立于相互信任,互爱,尊重之下的关系才是我们可以晋升入最完美的组合。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给自我一个设问,我们是不是如此真诚地对待自己身边的那位枕边人呢?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二):完美的小伤痕

  埃里克·奥尔德用平平淡淡的文字,写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起走出一段赏心悦目的路,写的真实感人,着实美好,其实不完美也是好东西,两个不完美的组合却是最完美的。

  看着我们的女神苏菲·玛索,化身为一个长期瘫痪的年轻女子,克里斯托弗·兰伯特成为一个失忆的落魄拳手,两个人的生命同样缺失了一部分,各有各自的不幸。

  男主角拳手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找一份工作生存,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保姆”,照顾女主角缪丽埃尔。男主角因为失忆,自是没有名字,相应的却有不少的代称,比如“拳手”,“头儿”,“他”。试想一个30岁的人,失去了29年的记忆,仅剩的那小段记忆碎片,也似乎可有可无,这个世界陌生的让人掉泪,只好靠着酒精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却残存着拳手的本能。还有比这更悲惨的吗?女主角因为肇事司机过错,颈部以下身体瘫痪,这个命运残酷的无法接受,也造成女主角的郁郁寡欢。试想,两个人的一遇上,会是相互垂怜,还是什么呢?

  从一开始针锋相对的排斥过程,最开始的招聘的女孩子要么免费接受完培训,就自私的溜了,要么工作不了几天,就逃走了,女主角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无奈,而心情也易怒的躁动。作为这唯一的男性应聘者,也暗示了他的特别,他就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要出现他喜欢狗狗,富有爱心。偶尔接济一下路边的流浪老人,担忧其的生存,作为拳手们的头儿,冷静善于思考,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缪丽埃尔慢慢的接受了他,也不执迷于那份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明白了,你自然就会放下。好好活下去,就是存在意义,就让之前的不快过去吧。而男主角同样这个照顾的过程改变,也许他最开始是出于赚钱的目的,现在是主动的爱上了这份工作,开始主动地有计划生活,甚至为了旅行去筹钱。因为。当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样”的问题。当然我们在帮别人的同时,也在帮自己。

  缪丽埃尔逐渐敞开心扉喜欢了他,尽管之前的发脾气,甚至有点不可理喻。可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那样坚强,也不想那样刀枪不入,我们只是想被温暖的拥抱一下。

  当两人在大海坦诚相对,赤裸相拥时,觉得那一刻,真是好美,我知道,他和她,会这样携手一直走下去。因为这份爱情,充满着一份信任。

  感情需要诺言,协议与条件。它只需要两个人,一个能够信任的人,一个愿意理解的人。 真是美好。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三):她给了他什么?

  一个高位截瘫的女人。一个吃喝拉撒都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女人,能给他什么?

  男人是个非常简单的人,他的生活中曾经应该多数只有有拳击吧,否则,也难于成为一个拳击冠军事物发展总是这样,走到辉煌,爬上顶端,终究是要成为历史一页。 男人,离开拳击,迷失在过去中,不愿意看见今天的自己,找不到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潦倒的他,只是需要一份工作——活着。于是看护这个法国女人,成了他的一份特殊工作。 这个倔强的,高位截瘫高贵的女人能坚强的活着本身就给了这个颓废的男人好好生活的力量。 她笑起来透露出的幸福感活力像一缕泉水,让他感到甜蜜。她的生活本该是充满着阳光欢笑的。

  简单的男人,做什么事都是简单的。好好照顾她,让她感受自然,享受阳光,体会幸福就成了他简单生活的目的。

  故事的结局? 也许没有结局吧。 我们都太在乎结局,如同她担心他会离开,纠结痛苦受伤。伤害常常是自己给自己的,在乎了,所以受伤了。

  人总要面对生离死别学会坚强,自己就不会受伤——这个结局最好。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四):爱情,它已经悄悄来到

  有的电影因其早已深入人心的剧本而获得广泛关注,比如《哈利波特》系列,而有的小说确实因其被改编而成的电影热映,才令众多读者关注,获得青睐。《枕边的男人》便是后者。虽然作者埃里克•奥尔德是为高产的作家,曾经出版的作品有26部之多,其《高声二重唱》和《漂亮的女园丁》也获得文学界的嘉奖,但真正让他走向全世界的作品,恐怕是这本《枕边的男人》了。正是书封面上,苏菲•玛索和克里斯托弗•兰伯特的倾情演绎,将那种透彻心扉的爱恋诠释出来,赢得观众的喜爱,才使得原著能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进而走入我的书房。

  封面上苏菲•玛索坐在轮椅上,穿着单薄的衬衫,却露出最温暖的微笑,而推轮椅的克里斯托弗•兰伯特脸稍稍侧向一旁,同样挂着会心的微笑,二人的默契跃然纸上,幸福得令人艳羡不已,这也让人不禁遐想发生在二人身上的动人故事。其实故事并没有多复杂,正如我们身边的生活,更多的是平淡如水。一个是高位截瘫常年卧病在床的女子,一个是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的过气拳击手,两个命运中本应毫无交集的人,在一次偶然中走到一起,并成就温情满满。男人和女人其实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捆绑”,女人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被病痛“捆绑”在床上,自由被“捆绑”,生命被“捆绑”,迎来送往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护工,终于在男人到来后,得到了一丝慰藉。男人被消沉的意志“捆绑”,逃避现实,逃避过去,酒精是最好的伙伴,被麻痹的神经能让他忘却痛苦,抛开希望,直到他遇到了女人,才觉得生命有了寄托。

  埃里克•奥尔德笔下的爱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法国人那种热情无比的浪漫追求的是水到渠成意境,没有电闪雷鸣,没有风雨交加,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男人在拳击场上赢得了自己尊严,找回了失去的意志,返转头去寻找女人温暖的怀抱想象着久居家中的女人坐在风驰电掣汽车上,身边开车的男人散发着无穷的男性魅力,窗外湛蓝的天新鲜的风,生活的一切就此改变,灰暗顿无,转而光明无限,只因为——爱情,它已经悄悄来到。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五):被侮辱被伤害的

  似乎不少人倾向于同情婕而把怒气或怨气化为匕首或投枪,掷向婕的丈夫奥利弗。

  奥利弗是一个尽忠职守并成功得到自己应有名利专家可能还是给予精神鼓励的名气更大一些,他研究鲸鱼,鲸鱼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种名叫座头鲸的大块头家伙,它们的歌声令他着迷,他跟踪它们走遍世界各地,并因此成为一个健壮黝黑相较于从前的白面书生更招异性喜欢的男人。他的妻子婕,上她上中学是他们就已经有了恋爱关系,后来他们有了女儿丽贝卡,十五岁的瘦瘦的但很漂亮的小姑娘,在十五岁之前的十四个生日里有七个奥利弗没有与她共度,她因此有些早熟,我不想完全推卸掉奥利弗的责任,但有些东西,不是靠拼时间的,比如像现在的孩子备战高考一样,出去那些天生就没有学习应试性质的“文化知识”方面天赋的孩子,剩下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强逼着他整日与咖啡为伍,二十四小时一半端坐在课堂中一半坐在家里的书桌前,清华北大西南政法就会青睐于他。所以,婕的歇斯底里我完全看不出任何理性的出于关爱影子,相反,我只能恶狠狠的说这女人的“力比多”出了问题,不明白的亲去看弗洛伊德。

  这本书的分镜头描写我不再纠缠了,这种写法现在很流行,十本小说里能有七本都在使用,不管是否流行,这都是由作者自身语言驾驭能力与构思能力包括故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不关流行的事。我还是回来说女一号婕。这本书的镜头分的很多,所以就很难把划归到A面B面或者S面与B面的简单层面去定论,婕、丽贝卡、奥利弗、朱力、山姆五个镜头,亏得作者是手西方严格教育出来的,换言之,作者要是换成我们天朝的,别不说作者本身文字水平怎样,但是五个镜头就足以摧垮其思路清晰,西方教育发展那么些年逻辑等方面的不可篡改早已是各组织部门都不敢找抽使坏。婕就是我题目中所说的:爱的太多的女人。这并不是说这个女人就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圣母或者主观上使坏的货,就算先爱奥利弗后爱山姆也不能说人家的男女作风有什么问题。我要说的,就是她爱得太多。我觉得其他三个男性还包括后来坠下山崖的哈德利以及婕的女儿丽贝卡在早些时间对她的观点都还是正常的,婕,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许比较漂亮,一个家庭主妇,但后来,我不懂发生了什么,每个人都开始把她拱成了一尊圣母像。这仿佛是西方的一句名言:上帝要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于是,连婕自己都开始觉得她不会错,她是被侮辱被伤害的(其中有一种可能来自于父亲,可能是我的理解问题没法确定是否是性侵犯),朱力觉得奥利弗配不上婕,甚至因为他们的结合气的周游世界,后来在山姆的苹果园中定居下来。奥利弗,这个男人有一点需要摆正家庭与工作的比例关系,不过婕的离家出走不仅不是因为奥利弗,我觉得她压根就是想跑还顺手狠狠掴了奥利弗一耳光把他的资料也乱扔了一通。至于倒霉的山姆和哈德利,他们的生活被搅合的一团糟甚至还丢了性命完全就是这个大尾巴狼女人造的孽,我承认我对这女人没好感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六):这是一种信任,如果你愿意相信这是爱情

  一拿到书,就看到这个封面,然后就对书里提到的名字,在脑海里勾勒出了相应的脸孔。

  这本书,我读的挺快。不是说有多吸引我,只是很好读,读起来很顺畅,也轻松

  对于我来说,读国外小说,总是一不小心搞不清这么长的名字,谁是谁。所以读着读着,就打开了电影,一边一边,先读书,再看电影。

  这是一个挺美的现实故事。没有太多的复杂,更没有多少的矫情。两个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秘密,也有自己的魅力,还有自己的坚持

  无论是一根鱼骨头,还是一条狗,真的不愿意接受它闯进自己的生活,而那时在没有他之前。现在身边有了一个他,开始愿意去看、去听、去感受一些自己不曾面对的事物。放下那份畏惧,因为有人一起面对,这是一种信任,如果你愿意相信这是爱情。

  面对不那么跌宕的剧情,面对如此平凡的生活,仅因为那不可忽略的性格和坚持,这就是生活的滋味了。关于大海那一段,书里描绘的比电影更加细腻,所以我倾向喜欢书了。看来我对这样的故事的期待,还是更童话一些呢。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七):复活

  或许是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也或许真的就是这些外国文学更为诚恳,所以,对于我所能读到的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我总不吝于高分。因为在我读来,这些小说没有国内现代流行小说的那种刻意地辞藻堆砌(也或许并非母语而需要翻译的缘故)和做作张扬的显摆来遮掩故事的无聊与经不起推敲。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似乎是纯现实的爱情故事,正是爱情,让两个已然“死去”的生命复活,生活也开始多姿多彩起来。

  女主角缪丽埃尔是一个遭遇车祸导致全身瘫痪的年轻女孩子,她每天被绑在床上,以免肢体不受控制而让自己受伤;在门外沐浴阳光是她几乎不敢企及的奢望;而每天定时几次的“叩诊”则使得她毫无尊严可说,所以,她的暴躁和绝望可想而知。她只能每天叼着一根小棍儿一页页地读书,在其他人的故事中寻求爱和快乐。她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地在快速“死去”,而灵魂也将随死去的身体逐渐消失。

  男主角在书中没有名字,一直是一个“他”。他是一个失忆了的拳击冠军,流落到这个城市,因为生计而鬼使神差作了她的男保姆。他来到她身边只是为了生计,为了有钱买酒,他一直在喝酒,他甚至为了保持自己对酒的敏感而放弃吃饭,他用酒来麻醉自己的灵魂——那个濒死的灵魂。尽管他的身体依然健硕,但是灵魂的不受控制,使得他的身体也在迅速垮了下去。

  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彼此,或许真的只有在这样一副状态中死去的命运。幸运的是他们终于相遇了,虽然起始的时候,他们相处地极为尴尬和火药味十足。转变是那一件缪丽埃尔买给他的衬衫还是从“他”可以一个人迅速而麻利地将她搬到花园中安顿好开始的,缪丽埃尔终于可以不用在花园的轮椅上熟睡而丧失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开始慢慢建立,而缪丽埃尔最终接受了他带给她的那只受过伤害而胯部扭曲的小狗——它陪在她身边,同她作伴。

  缪丽埃尔感觉到自己的变换,她知道自己笑得越来越多,她意识到自己不再对世界充满仇恨,她知道自己终于“活”了过来。她当然知道原因是什么,于是,她希望自己和他一起走出去,坚强勇敢地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却不曾想到正是因为这份坚强使得身边那个男人也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他把酒戒掉了,重新回到了拳击训练馆,并发现了一个“好孩子”。他记起了从前,但他并不想回到过去。

  书的结尾美好而又隐晦,他带缪丽埃尔出去度假,让她享受海浪与阳光,却并没有直接给缪丽埃尔一个她所希望的直接的承诺……

  准备找电影来看,因为我喜欢苏菲.玛索。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八):趁时光还在

  一个是因车祸而高位截瘫,除了头哪里都不能动,哪里都没有知觉的女人,一个是失去记忆和理想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邋遢男人。在护理与被护理的过程中,超越了世俗中的一切而建立了互相依赖的感情。在这部貌似以哗众取宠的书名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小说里,埃里克.奥尔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现实的,没有一点荒诞不经”的生命故事。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我特地又看了一下由我最喜爱的苏菲.玛索来主演的同名电影。“这是我在电影生涯中,读到的最美的一部小说”,苏菲很诚恳地说出这是在她“电影生涯中”读到的最美小说,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接拍了她只能躺在床上连双手都不敢动弹的电影。

  缪丽埃尔曾经完美,一场车祸却夺去了她的自由,只能终日躺在床上接受别人的侍候。于是她脆弱暴躁,敏感多疑,许多应聘前来的女护工至多干三天便退避三舍。这时,不知什么原因失去过去29个年头记忆的男人前来应聘,穷途末路的家伙为了生存竟然把这份琐碎肮脏的工作坚持了下来。他曾经是拳击冠军,虽然穷的叮当响但至少培训拳击手已经能赚不少钱。起初他确实是为了钱,而他能够坚持下来,坚持伺候一个女人拉屎撒尿,坚持忍受她的折磨和羞辱,显然有比钱更深刻的动力。因为在侍候人的过程中,他感受到她的无助与孤独,而在帮助她享受阳光与大海的过程,在她言于溢表的快乐面前,他也得到了亲切和温暖。

  同床共枕,原来也可以激动人心。这个连枕边的男人都还算不上的人,给女主人公死水波澜般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大海,草地以及田野的气息。对于一个手脚不能动的她来讲,所有的这些奢侈就是那个看似野兽般长相的男人带给她的,即使那是份工作。生活中的人们,无论男女,无论神智肢体是否健全,都渴望信任别人和被别人信任,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最近,网上在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一个酷爱打麻将的女子因为遭遇成了植物人,家人不时在她身边呼唤:打麻将了,三缺一!终于将植物女人唤醒了。爱情和信任的力量,难道不能将缪丽埃尔失去知觉的四肢唤醒?

  趁时光还在,我们应当彼此关怀,我们应当心怀仁爱。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九):找到信任的方式

  书评:《枕边的男人》 :找到信任的方式

  书名:《枕边的男人》

  作者:[法]埃里克·奥尔德 著 金龙格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推荐指数:★★★★★☆

  这是一部回味悠长的小说,起初,也许你还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总觉得这一切都太过平凡,没有任何新奇之处。可是,渐渐的,你会发现,这里藏着无限优美的风景;字里行间中,是那并不完满的,甚至有些奇怪,但却足以感动每个人的爱情。

  故事,发生在法国南方,那里有浪漫迷人的蓝色海岸,那里是薰衣草的故乡,是毕加索、梵高、彼得•梅尔等艺术家、作家的心灵家园。年轻的女主人公是在一次车祸中严重受伤导致长期瘫痪的缪丽埃尔,除了头,她哪里都不能动,哪里都没有知觉。每天唯一的运动,是吃饭和看书,就连排便排尿,都需要靠人工按摩,通过外力压迫才能完成。她脆弱暴躁,敏感多疑,累垮或气跑了N个护工。车祸夺走了她精彩的生活,在她必须独自面对生活之时,他来了,承担照顾她的这份责任。

  有着哥伦比亚血统的昔日的拳击手,如今却成了一个穷困潦倒、嗜酒如命的邋遢男人。“他今年30岁了,可他只记得已经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另外的29年都被他尘封起来了,不再触动。”为了养活自己,他找到了这份“保姆”的工作。照顾这个女人,他能胜任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她进行“叩诊”。他笨手笨脚,在厨房偷喝酒,甚至喝医用酒精兑水,不断的麻痹着自己的神经、然而,不管怎样,他留下了,并且一直陪伴着她。

  起初,他们的相处充斥着咄咄逼人的争吵,但是,这样的关系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点一滴微妙地变化着。其实,早在最开始见到他的那一刻,缪丽埃尔就做好了他会离开的准备。可是,他却没有走。秋天刚到,他抱她坐上轮椅,在花园里喝茶;寒风袭来的时候,他为她穿好衣服;春意暖暖的四月,他推着轮椅,载着她出入书店和茶室;还有,他会出钱请她去昂贵的餐厅喝普罗旺斯的鱼汤……遇见他之后,缪丽埃尔的脸上又重新绽放出那曾经的幸福微笑。面对着自己“想让他留在身边”的期待与无奈的现实,缪丽埃尔一次又一次的做着挣扎,如果让他休假,他会不会一去不返?她,可以相信这个男人吗?

  如何去相信一个人,在缪丽埃尔的记忆中,恐怕已没了概念。这是有原因的,她曾告诉他,“父亲把我的保险金全都放进了他的口袋,只因为我需要一位监护人。”那些承诺过她会待上72小时的却在瞬间不辞而别的年轻女孩;那些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的当地的米斯托拉尔风,这些“变故”,让她变得敏感脆弱。她曾是如此鲜活,如此高傲的一个人,要忍受别人这样的对待,是多么不易。希望总是与失望相连,她是如此害怕失去,所以,在问过他之后,她连一分钟的等待,都无法忍受。不断的抑制自己的感情,只怕在他离自己而去的那刻,无法承受那种孤独与失落。

  小说是含蓄的,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男主人公的名字,有的时候他被称作“头儿”,更多的时候,他只是被叫做“他”。书中没有具体的提及他的从前,我们却能从隐藏在情结里的蛛丝马迹中,作出猜测。他有孩子,有过爱人,更有过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只是这一切,为何失去,我们无从得知。也许,这是他来到这里的原因,终日酗酒也不能掩饰,他想要获得希望。也许,他并没有察觉到,在自己寻找希望的同时,他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希望。缪丽埃尔、玛丽、洛佩兹、卡里姆,还有那只没有名字的狗……他们的生活,全都因他的到来,有了转变。

  或许,他和缪丽埃尔,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贫困与奢侈,安逸与漂泊,禁锢与自由……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连带她去书店和茶室,读书中的几个句子,他都会觉得窘迫。可是,当这样一个精神残缺的人,与另一个身体残缺的人相遇,他们却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那样东西,他们,给了彼此已拯救。不断的磨合,互相的关心与作出的牺牲,还有那份不敢去碰触的爱情,都是始料未及的,却都是听从了来自心底的声音。

  因为“徒弟”的比赛,他暂时的消失了。可醒来时,却发现他躺在自己的身边,带着糟糕的气味和呼噜声,他醉了,可是他就在身边,此时的缪丽埃尔,真的很想狂笑一阵子,但她只是叫女佣不要叫醒他,然后不动声色的躺着,回味着此刻。已经不用任何的表白,愿意睡在枕边与愿意他睡在枕边,也许,这就是答案吧。不管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会坚强。在那片蔚蓝深邃的海中,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回忆。

  小说的节奏始终平淡,没有过于热闹的的场景,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一点荒诞不经,缪丽埃尔的女佣玛丽说过,“他从来就没有说过太多的话。”却将所有的心绪与情感,描绘的恰到好处,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种纯现实的东西。“信任”,一步一个脚印的,铺就了一条通天之路,让心灵已死的男主角和肉体已死的女主角抵达了重生的彼岸。

  因为被需要与被信任,活着才有意义。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十):你的需要,我的空白

  《枕边的男人》,我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法国作家埃里克.奥尔德给我们讲述了一位高位瘫痪的缪丽埃尔寻找保姆,失业的前拳击手冠军穷困寮倒来应聘男保姆,两人从不信任不断磨擦,渐渐发展出超越世俗的爱恋的感人故事。相比小说中的细密,电影将目光聚焦于男女主人公身上,删去了许多小说主干之外的枝枝叶叶,比如,缪丽埃尔的父亲只在有偿护理的口中简略交待。比如流浪汉比如老西巴尼,电影中简洁地处理成街头垃圾堆里伸出的一只枯瘦的手。比如,小说中缪丽埃尔是有钱人,有两班护理人员电影中也将之去掉等。电影也改编了许多小说中没有情节,比如教女拳击手拳击,为缪丽埃尔反复地读书等。个人觉得,电影比小说更耐看。

  缪丽埃尔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只身来到异国他乡却遭遇车祸,从此失去自由,只能躺在床上----这样的她没有人能期望会是个好脾气。于是她的看护最多只能呆三天,找不到合适的人,而“他”来应聘,并且就职上,就有因可寻了。缪丽埃尔的不安,依赖和信任在“他”担任看护之后,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缪丽埃尔从不吃鱼,但曾经是厨师的他带来了鱼的美味,缪丽埃尔在他的鼓励下勇敢试吃并食而不厌,信任一点点建立。缪丽埃尔与他约定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看到他,而他遵守了这个约定。缪丽埃尔常年呆在晕暗的房间里,但在他的劝说下,在他的鼓励和怀抱里,她喜欢上户外的阳光、微风、花香、人群,美好而光明。缪丽埃尔彻底依赖着他,她为他的醉酒生气,为他的迟到难过,为他的没有消息担心,为他被人打乌的眼眶伤心,当然,夜半时分也为自己醒来看到这个酣睡于枕边的男人舒心。

  缪丽埃尔是一个总是提出“需要”的人,而这种需要填补了“他”的空白,也促成了“他”的成长。作为前拳击手冠军的“他”,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隐藏了自己的过去,借酒消愁而世界流浪。但是没有躯体自由的缪丽埃尔让他看到自己的荒谬,他重拾拳击的勇气,戒酒,并开始积极而努力的生活。作为读者,我们为女主人公的变化而开心,为她脸上重现发自内心的快乐而开心,也为“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将这份信心自然地传递而欣慰。从他们两人相互依存幸福快乐的模样里,似乎也看到了世间那种超越肉体超越性灵的需要和被需要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依然完整与和谐,这样的爱情弥足珍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