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台北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站台北》是一本由郭敬明 / 落落 / 安东尼 / 痕痕 / 李枫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一):无关郭小四,只是谈谈书。
不是脑残粉,也不是ANTI,所以不会单单就因为这个人而影响我关注这本书。在我花了两个多小时翻完后,我唯一得出的感慨就是,这货不知道是个什么纠结体。
落落和安东尼都是治愈系的写手,落落曾经说自己不喜欢被称为作家,总觉得自己担不起这样的名号,所以我在这里只将他们认为是写字的人。痕痕在文章中说第一眼就喜欢台北的人定是喜欢上了它的表象,可是之后她的文章都不知所云,我不知道这是否还算做是一本游记,但是又夹杂着很莫名的小说,另外还有郭四娘的写真。柯艾这些年圈钱是真的很离谱了,我一共买过两本下一站系列,神奈川和台北,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欢这两个地方,次要原因就是神奈川有宾妮,台北有安东尼。前者被称为郭四娘和他的女人们,后者就是郭四娘带着一群吃货扫荡台北夜市。整本书全体作者都像是在云游一般,我所期待的台北漫话都没说的,让人看了之后都没有什么欲望去台北。
我想游记应该就是将一座城市里你所无法看到的真相通过文字挖掘出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只是只言片语也倾注了你的真情实感。好的游记总会让你不由自主地看着文字联想起那座城市的人文情怀,那些的山山水水,亦或是花花草草。有时在夜间读一本游记就会倍感温暖,仿佛你已不知不觉中置身于那里和当地人一起秉烛夜谈。所以我喜欢读游记,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游记。
我记得有次借同学的文艺风象,貌似是第一期,关于化妆的,就有痕痕的一篇文章,题目我不记得了,内容是一个女生总是化着妆,她男朋友从未见过她没化妆之后的样子,后来有一天她卸了妆就把男朋友吓走了。大概就是这样一篇小说,我读完之后只想说两个字:粗糙。痕痕的文笔并不怎么样,网络写手很多都比她强很多,这不是人生攻击,是客观事实。她在刻画那个女生因为担心自己卸妆后男朋友是否会不要她这些心理活动时有很多的不足,也许是我太苛刻了吧。
落落已经不是以前的落落了,写须臾和不朽的落落,写尘埃星球和全世界到此剧终的落落不知道是去了哪里。后来的胜者为王与小时代有得一拼,已无心再去阅读。落落这次在这本书里放了一篇小说,其实我没怎么理解,有点像是结合了蒙太奇般的手法,才疏学浅也就不去深究。只是读者会长大,那些跟随你那么久的小读者早已从曾经的文艺少女变成了现在的社会青年。而落落却没能很好地转变,依然在走她的日系风,在她的小说里看不到很深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在反复从前的点滴,有点失望。
其他人我已不想多做评论,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太多的缺憾,太多的不足,请付出真心,因为你们年轻的读者们攒了很久的钱才能买到你们月月都会出版的书。出书不在于时间的快慢,而是质量的好坏。那些从最小说第一期就跟随着你们读者亦或是后来的初中高中生们,他们都还只是孩子,他们坚持买每期最小说,文艺风象,文艺风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请你们给他们做个好榜样吧,别再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了。
以上均是自我感想,没有抨击谁,脑残粉们请慎重。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二):不是我要的旅行
一个上午看完了 下一站台北
不得不说 失望
没多大的预想 看完楞了半天
太多的内部八卦 自拍照
是不是一切标定为偶像后
就是扎堆的私生活秀
只能说 这不是我要的旅行
甚至随便在同城去哪儿网下篇游记 也会觉得比这个好
而看完的时候 一点去的兴趣都没有了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三):我想在台湾安个地方
本来呢,我是个很喜欢台湾的人,可能因为靠近的关系,从小开始,就对台湾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意。这本书,看书名说的是台北,可是里面真正涉及到台湾的内容却不多。而里面,真的能让我引起共鸣的却只有痕痕和安东尼的文章。
我不想说郭敬明的坏话,可是我发现四娘的文笔风格真的不是我的style。那种漫无目的、随性感想、只有抒发感情的句子,我着实无法理解。可能因为开始工作了,想问题的思路也转变了,反而现在最实际的就是看这样东西是在表达什么,一定要找到个内容与它相符,这样自己才能寻找接下来的道路如何走。所以,我不再是那个青春懵懂的小孩了。而我,已经变得太实际了。
痕痕,我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是不知道有这个作家的。不过,在字里行间,却总是能寻找到心灵碰撞的时刻。有时候,我会在想,是不是痕痕跟我经历过相同的东西,不然怎么可以这么清楚我的内心。也许,这也是一个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寂寞已久孤单成习惯的一个漂泊者的内心感想吧……
(P.S.:我完全不知道落落的那两篇《无题》的文章是在写什么,感觉就是在交功课,好吗,不想写就不要写)
如果能适中地降低自身期望,当书出来时比最期待的样子要不如之时,就不会太不满意。但也不能明明不满意却还是要力顶,我想那样只能让喜欢的作者越来越堕落,我之所以,或者说我们之所以爱他们,是希望他们能为我们而多受些累与苦,写出美好的文字,绝不是希望他们写一些垃圾也有人抢着买,而后变成一群真正的吃货,写什么都很水、想什么都都不前卫,不能带领我们找到文字才能显现出的美好景色。
我是喜欢这本《下一站·台北》的,因为里面展现了台北的美景和美食,如此便具备了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事物,虽然作者一个个都以吃货的形象示人,并不是我期待的视觉效果,但那也是为了博读者一笑,可惜的就是现实与我锁期待的不同,不然我会更加满意。如果你就是想要看他们作家身份之外的样子,那么还是会浅浅地喜欢上这本书的。
最后说上一句,我喜欢安东尼的文字,有一种魅力在里面。我也期待小四能把最世的每一本书都做好。这次就给个力荐吧,虽然这本书不是我最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但我不会因此否定它还是好的,也不至于盲从地支持,我依然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的。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五):不是言情的言情旅行感想
首先,是标题吸引我了。
台北,我曾经去过。
所以,看到这个词,会有种熟悉的感觉。
于是就拿起了。
看到是小四写的,就在心里OS,是不是故事类的小说啊什么的。
虽然我一直对于小四的文字都不怎么感冒,但是,并不反感。
有他的书,我也会翻翻看。
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这是写小四一帮人去台北的旅行书。
往下看,发现,这是几个人在台北之旅时发生的所感所悟。
再看下去,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文字风格,但相同的是,会配上不少自己的照片。
那些照片基本上都是各种文艺范,小清新范,酷酷摆拍、街头····
Oh,想在里面看到什么攻略?
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台湾行都是台湾出版社的人带着去的。
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们的文字都是围绕着自己身上下手的。
好吧,这本书当初在出版时就定位在是小四以及他工作室的吧!
好吧,其实也就是只有像小四这样的有名气的作者,才能这样写吧。
可,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里面有个叫安东尼的,他的文字居然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这对于阅读有标点符号停顿习惯的我而言,实在是太过了~~~~
很让我不明白的是,旅行是件享受幸福的事情。可到了他们的笔下,更多的是各种低落的情绪,叙述以前各种生活的琐事。(虽然也有说开心的,但不多。这叫跟书里面放的他们的照片一样,每张照片都很有漂亮啊很帅啊之类的,但却很少有看到他们在旅途中很快乐的笑容。也许别人追求得不一样吧。反正,我就觉得旅行拍照总是装酷扮妹,还不如直接在原来的地方拍就好了)
巴拉巴拉地说一大堆矫情的话。
抒情抒得也太过了点。
看完他们写的文字,让我有种去旅行还要这么不开心的感觉。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六):这种烂书是怎么到首页谁能告诉我吗?
豆娘的口味越来越重了,呵呵
那个劣质的封面,难看的配色,这到底是哪个城乡结合部的审美
OK~介于有书评说这些没看过的跟什么风没资格说难看的言论,呵呵,我无可奈何专门网上找免费的看
第一篇文章不断的再讲自己怎么样,太以自我为中心,传达给读者的就是我怎么怎么样,我是个啥啥人,我恋爱是咋样的。试问哪一位读者看书是为了了解作者的??????????除了名人自传。
2.我实在是舍不得自己的23块人民币,所以只是在凤凰网上看了个痕痕,落落,大体基调定下来了,我真的还用看下去吗?
3.我吐槽的重点是豆娘,烂书。烂不烂大家心里自己清楚,这是个年龄问题,上了20还爱看的我真不知道说啥好,14,5岁小孩爱看我很同意。
4.最后我想说,豆娘把这玩意儿扔首页目的很明确,就是倒我胃口的。
5.打很差,是我多年对四娘及一干人的怨念,抄袭是我最恶心的事儿,积怨已久。个人恩怨的问题,所以喜欢这书的人,拜托无视我,谢谢
《下一站台北》读后感(七):只因为你...还有那个我梦想的地方
其实我也不太明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批判小四的书,我对他的观点仅仅是他的文字曾是我学生时代的回忆,仅此而已,我不会因别人的观点而有所变化,买这本书仅仅是因为我喜欢的Anthony 也参与了他们这次出行,嘻嘻,自己的一点小私心,对于落落,痕痕,李枫,我是第一次品读他们的文字,所以不妄加评论,Anthony 的文字虽不如那些大文学家的出众,但我总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一种温暖的感觉,这就是我喜欢的地方。
虽然这本游记并没有想象中把台北介绍的详细,不得不感叹小四是拍写真吗?我情愿你多拍点风景,不过我特别羡慕你们能够结伴同行,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出行一直是我的梦想..
....希望我的下一站..就是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