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像天一样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像天一样高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8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像天一样高经典读后感10篇

  《像天一样高》是一本由姚鄂梅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一):与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我幻想能像康塞/拥有阿原/供养/骨子里的懒惰

  ——题记

  一个虔诚的写者

  前两天室友推荐了一本书给我,是豆豆的天幕红尘,我说我先看看序,室友说没有序啊,我说没有序怎么看?我觉得一本书的序就像一个人的外貌形象一样重要,就像去豆瓣上筛选一部电影,首先要看的必然是简介。而让我毅然决然从玲琅满目的书架上爱上这本书的原因便是那篇长达三页多的后序。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他对正本小说概括的很精要——理想很乌托邦,但是现实残酷作者应该是一个对自己,对人生生命有过真正思考的人,并且在她的生命中曾经有过一些人和事,因了这些机缘她才可以参悟得如此透彻。大概就这乌托邦三个字刺激到我心目蠢蠢欲动流浪种子,作者似乎洞悉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切的想法,将生活诗歌混为一起将贫穷饥饿当作诗人精神食物的康塞,为了事业放弃爱人但是又极为喜欢乌托邦的阿原,幻想过着梭罗生活写小说的小西,爱着除了诗歌一无是处的康塞但终究接受不了康塞的晏子,这四个本来毫无联系的人因为康塞走在一起,不如说因为内心潜在的乌托邦,但随着平衡的失调,分崩离析。作者冷静的看着这一切,就像结局没有偏向任何一个人,康塞的还俗,晏子婚姻的破裂,阿原内心的封闭,小西孤独的流浪,但凡一个作者写文总会偏向那个自己喜欢的人,但姚鄂梅不偏不倚,每一种人生的选择都有它自己本身的轨迹,没有如果,也没有任何可以批判的东西,就像作者对待康塞的对母亲屈服表现出乎意料的冷静和淡然,无任何褒贬,对阿原放弃小西为了事业和另一个性根本合适的人结婚表现的自然而然宽容,不带任何有色眼镜,我竟喜欢上作者这份淡然和对人性尊重和对生命的虔诚。我一直不太喜欢去评判别人的人生,或许别人的天堂在我看来是人间地狱,或许我理解幸福别人不屑一顾,人和人之间隔着千千万万基因本身就不同,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也无可厚非,给错了关心比赐予了毒药更让人受折磨

  流浪汉写小说的小西

  当看到小西拖着行李箱揣着两千块钱毅然决然的决定去新疆的时候,对留母亲一人在四五十平方米的所谓的家流露出愧疚无可奈何神情,我简直能感同身受,她的决心促使她尽管长达三天的硬座火车也要奔赴新疆,这股冲动化解了一切的障碍,即使寒风阵阵连一件挡风的皮夹克都没有。我再不能比谁更能感受40多小时的火车是怎样的体验,我想那一刻的小西内心是雀跃的。小西到底有没有爱上阿原呢?也许吧,大概阿原对小西来说永远排在陶乐和写小说后面,所以当阿原结婚的时候,小西能那么平静的去面对,至少她不至于一无所有,她还有陶乐,我突然就想起斯嘉丽面对瑞德离去的时候重回塔拉庄园的神情,那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我欣赏小西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细细的算计着自己剩余的粮食还能吃几天,为这种寄托能将生活的基本线压倒最低,她不像康塞一样将诗歌和生活混为一谈,也不像阿原一样为了追求事业放弃生活,她顺着自己的心走一步看一步把自己放在一个渺小位置,尽管她失去了康塞失去了母亲失去了阿原,但她还没有失去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女子我是喜欢的,正如阿原和康塞执着的爱着她一样,到底是怎样的男子才配得上小西,大概是没有吧。我觉得人不一定要有爱情才能活,爱情是一种情感宣泄口,陶乐也是,诗歌也是,有人把爱情看作唯一觉得小西很可怜,但我看来,小西的选择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是结局和获取的幸福不同罢了,两件并不相同的感受如何能拿之做比较?

  写短诗留长发的康塞

  我无法做到像作者那样淡然,我确实有些不理解康塞,那个最绝然的是康塞,那个突然结婚的是康塞,那个林间写诗隔绝一切的是康塞,那个将生活与诗歌融为一体的还是康塞,然而康塞确实生命轨迹偏离最大的那个,作者似乎找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对风烛残年的母亲的屈服!最后康塞还把一切归结于:他爱小西。这一切怪康塞吗?大概吧,我总觉得康塞的存在像是一种夸大的虚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乌托邦,康塞把这个乌托邦显现的淋漓尽致,从相依相偎到劳燕分飞,如小西的陶乐,阿原的小西,晏子的诗歌。诗人康塞的消失就是心中精神寄托的崩塌,乌托邦的幻灭。我一直当康塞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精神幻觉,每个人都曾经爱着他,宠着他,供养着他,到最后,用生命的其它部分逼他,折磨他,抹杀他。我曾经幻想,阿原要是能供养他一辈子写诗又如何不可,骨子里的透明纯真便得以保留,可是又怎么可能呢?康塞就是阿原的乌托邦,总是要牺牲的。

  还有什么没说呢?我希望能得到一个阿原,供养我的乌托邦,我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只需要潜心活在我的乌托邦里就好。每一种感情达到极致其他感情就会失调,就像阿原选择了事业就注定失去康塞和小西,晏子选择城市生活和孩子就失去康塞和诗歌,鱼和熊掌怎可兼得。与其说晏子爱上了康塞不如说爱上了“康塞”的某些东西,这个东西便是她的乌托邦。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二):像天一样高

  想不出来一个更合适的标题,此刻的心情,只是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自己

  文章是在高二时《当代》上的看到的,那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中午没休息班主任的课就迟到了,回到教室的时候,班主任准备惯例说教,后来看我眼里尽是泪水,撇过脸,一挥手说,“先进去吧!”

  当初文章留给我感触比十本语文教科书的影响都大

  那个年纪,其实那么匮乏,除了梦想,什么也没有。当然也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于是理所当然地被很多人嘲笑

  很奇快的是,好几年的时间过了,前段日子连夜地做梦,梦到呵气成冰的乌鲁木齐,梦到整箱整箱的牛奶,梦到一个叫“陶乐”的地方,梦到树干上贴下的诗歌,梦见草原上,有个清瘦的姑娘,笑盈盈地看着你经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是那么强烈感觉,我停下来,走到她面前,问“跟我一起走吧?”,她不说话还是笑,然后对我摇头

  醒来的时候,睫毛上都是泪水……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也被别人评价过:你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这个时代。或许你可以去穿越一下,回到80年代

  因为一场不可言说的政治风波,整个80年代都被神秘化,接着被美化。客观地说,每个时代,每个年代定有其局限性,而怀念过去的人,会自动滤过,因为那是他们的最最青春最最热血的年代

  可是我相信,80年代的那种精神还是突出的,虽然不曾经历,却也不是隔得很久远的事,很多痕迹依旧存在,有据可循

  无论如何,那个年代,确实真正的属于者是他们

  而现在,却是我们的。等你老了,等你再也不能为远方都走一步了,等你心甘情愿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描述“想当年……”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三):飞吧飞吧——何必非得80年代

  判断一个人的高下,有时候我们用这个词:气味。小说,更是如此。我喜欢这小说的气味。多年未见如此简单的小说了。但是这种简单里散发着一种纯粹气息,一种极致干净的气味,它代表心无旁骛的、顽强的自我坚守,一种在我们内心中回荡,从未被表达清楚,更无从把握超越凡俗的愿望说老实话,之所以我们是凡人,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曾大声宣布我们要逃离既有的生活轨道;而越是这样,我们越沦丧了对远方的想象力,假使我们曾经有过梦想的翅膀,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因循和听话中,它也已经慢慢退化。折翼天使,你还认得你自己么?每天我们在车后镜里和路过的橱窗里偶尔看到自己的脸,恍惚中总觉得并不熟悉。

  就是这种纯粹的东西,在这个故事里却成了那么清晰可见可以把握,也必须捍卫的东西。这故事在写,朋友们,如何从诗化的远方分别退守,或以爱情的名义,或以生活的名义……但是,仍然有人可以继续下去。你可以说这是造梦——但不是温柔繁华梦,而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梦,贴满诗篇的小树林,一个人开垦一个人耕耘的一小片荒地,几间小屋,是常规轨道之外的一条蹊径。

  与其说这是在告诉我们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不如说这是在告诉我们心灵的另一种可能。

  生活的境界由心决定。有一颗像天一样高的心,翅膀还能继续生长。

  从作者到读者,所有人都在强调这本小说的80年代气质。80年代,这个我业已出生的年头,真的可以承载那么多高蹈的理想、纯粹的理念、纯然的人?这个诗歌生长过的年代已经渐次被描画成一个史前人类方才见过的鸟语花香星辰日月同辉的神圣年代。我已经开始怀疑这是否是带着强烈心理暗示的自我催眠术?难道那个时代不存在思想的褊狭、粗陋、浮躁功利?当然,不是现下的那种物质的功利,而是思想观念领域上的现学现卖的那种功利,难道这些都当真不存在?我觉得,即使是我们现在能不加思索地认同精英式的和启蒙式的立场,我们也应该把人和年代分开吧?——不可能一个精英年代造就的就全都是精英;也不可能一个大多数精英都经历了青春期的年代就是精英的年代吧?

  小说的高蹈气质足以使我遐思,但我不想不假思索地把这荣光归因于那个年代。我宁可作者不要先行告诉我们她在思念那个远去的80年代,我宁可她这样说:每个时代都有逸出轨道的因子——在每个时代他们都是少数人。他们心高,仅仅是这个理由,加上不停地坚持,他们就都会有理由逃出去,拥有他们向往自由,他们都是行动的诗人,他们是命定的诗人,他们可以飞的像天一样高。这样,才能说明,为何这样的小说总能打动人,因为世界上总有追梦的人,或者是不曾忘记梦境的人——应该可以与年代无关吧?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四):《像天一样高》随笔

  一直以来都认为,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靠缘分的,就像人与人一样。初次见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的最前排,它是最旧的一本,向来喜欢找旧书看,认为那种书才是好书。看到它的名字,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理想的小说,借以来鼓励众人如何坚持理想;再看简介,又以为这是关于爱情的故事,两个主人公在残酷现实里如何坚守住自己的爱情;一点一点的看下去才知道它既是关于理想又是关于爱情的,诗歌就是它们的纽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是诗歌的时代,一群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就这样因为诗歌相遇,最后又因为诗歌分离。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会发现理想与现实距离到底有多远。 我无法说清诗歌在我心中到底分量有多重。我努力的找出我和小西、康赛的共同点,实在自惭形秽。看完整本书心里很平静,相比于初看时的内心澎湃伴随着结尾趋于平静。“陶乐”多少人心目中的家园。无疑“陶乐”就是一个诗与精神的“乌托邦”。作者很轻易的就证明了它的可能性又很快的让它泯灭。始终还是不知道怎样去述说这个故事,无疑我是欣赏小西和康赛的,小西对诗歌与写作的坚持和洒脱的人生态度让我钦佩不已。 阿原骨子里也是爱诗的,不然不会同意“陶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资助小西和康赛。但是他热爱诗的同时也清楚的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残酷,是第一个“清醒者”,他好就好在把诗与现实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并未因残酷的现实而忽略了诗在他心中的神圣,诗在他心中还是留有一片天地的。阿原对小西的喜欢纯粹是因为小西是他心灵的一个慰藉,对诗的慰藉。最终阿原还是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从此淡出了小西的生命里,这是诗歌与现实的一次碰撞,也许这才是作者的本意吧! 晏子和康赛最后没能在一起,这是必然的。晏子始终无法真正认清康赛,无法真正理解诗的内涵。也许她是热爱诗的,而且谁也无法否认她是爱着康赛的,但她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还是没能走进内心只有诗的康赛心里。或许当初她追随康赛时只是由于喜欢那些诗的意境,刚好写这些诗的又是康赛这一美男子。 对于康赛,我并不明白康赛是单纯的喜欢小西呢?还是喜欢小西和他一样有对诗与理想的偏执。或许只是喜欢那个从心里懂他、支持他的小西。可是为什么康赛早就喜欢小西却在得知小西和阿原在一起之后就急急的接受了晏子的好,为什么在坚持了这么久最后竟经不住母亲的一次哀求就回到了家乡,接受了世俗安排做了一名整天与公文打交道的小小公务员呢!康赛变了,这是小说最大的悲凉,也是一次真正的诗人之死。或许是我太过理想化了,忘记了其实他也是活在当今社会上的人,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情况下单有一腔热血,最后得到的又会是什么呢! 兜兜转转,没想到最后坚持到最后的竟然是小西,她可以不理会母亲的唠叨,理解朋友的选择,一路坚持下来了。怀揣着梦想,不论有怎样贫瘠遭遇,永远做着一个活在梦里的孩子。 故事止,但心中对于自己梦想的期盼却由于这几个饱满的人物澎湃着,感谢这本书让我在这个物欲甚嚣尘上的今天感受到做简单梦的美妙。 ~~~~~ ~~~~~ 诗歌从来都不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它所展现的只是平凡生活中最朴实的表达。人人都可以写诗,诗是寄托,是希望。《我的诗篇》是一部充满诗意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六名打工者,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向我们诉说。可是这样的好影片却需要通过众筹来放映,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大家反思。 由于最近看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热爱诗词的人,有他们的存在我想是可以唤醒大家的诗歌情怀的,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诗歌至始至终都没有消逝,只是像民谣一样活在了一小部分人心里。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五):像天一样高

  在今年的《人民文学》第四期上,被刘心武老师的《红楼梦》续章大大恶心了一把,之后读到了姚鄂梅的《你们》。

  就想起那一年看她的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一晃眼五年就过去了。在豆瓣上找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工人出版社去年出的新版,封面不如那年漓江出的好看。

  那时候就佩服她细致笔墨间携带的冷峻和通脱,冷峻比冷静更用力更深沉,通脱比通透更达观更深刻;但也正是由于冷峻和达观这两种特殊因子,小说中一切语汇组合的现实才显得触手可及,真切动人。

  《像天一样高》时期的姚鄂梅,还比较像流连青春细雨的女孩子,笔端虽冷峻节制,但仍旧带着委婉铺叙的温柔情绪,带着理想主义情怀;而《你们》之中,随着对现实和人心层层剥茧,呈现在面前的是沉重的裸露:利用、欺骗、圆滑、诡诈、遮掩、回避、面具······平静的叙述虽不显波澜,但出其不意的出击却像蓄势已久的涡流,裹挟着你步入她展示的现实中,不由自主。

  姚的叙述和外化能力已经到了另外的层次,冷峻节制中带着圆熟精细,相比《像天一样高》的理想主义,已经步入现实主义的沉实之中,能在中间看清现实的某个剖面,直至细枝末节,也能看到自己。

  《像天一样高》读后感(六):评姚鄂梅的长篇《像天一样高》

  在《像天一样高》之前,我已经读过姚鄂梅的《死刑》、《黑色》、《忽然中年》、《黑键白键》等一批作品。这是一些有些残酷的文字,写作这样的文字是需要勇气、力量与人生的大阅历的。知人论世,我想,姚鄂梅应该是一个对自己,对人生与生命有过真正思考的人,并且在她的生命中曾经有过一些人和事,因了这些机缘她才可以参悟得如此透彻。

  当然,对一个从事文学批评多年的人来说,还不至于混淆了生活与艺术,但是,有些事情,特别是那种情感与思想仅仅靠想象是绝对到不了那个程度的。我曾将《黑色》看成是作者对人生、对一份美好与温情的最后的扑杀。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知识女性,少年的经历和不堪回首的情感生活使她早已心如枯井,波澜不惊,所以,对一出场就显出情场老手样自信的纠缠,她未免觉得可笑,但是令她吃惊的是,死灰也有复燃的时候,只是由于覆盖过深,自己已经失去了对温度的感知,对此如何安排对她确实是一桩困难的事,她选择了赌博,指望这一次与她生命中的无数都不一样,是命运的垂青,上帝的恩赐,是她前此所有苦难的回报,因此,她押上了情感的所有资本,所以,当她发现这只不过是人生中大同小异的又一次失败,而且挽救无望时,她明白她将一无所有。当一个人连以后的生命激情都作为筹码预支以后,她的报复也就变得毫无顾忌的疯狂。我想,有了《黑色》这样的作品,姚鄂梅的创作可能会出现震荡后的平静,出现喧哗后的沉思,果然,不久我就读到了《忽然中年》这样的作品,主人公虽然年轻,却已然呈现出中年心态,生命的意义在作品中被反复检视,一种超然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已若隐若现。

  之所以将姚鄂梅的创作作一简单的梳理,是为了表达我在阅读《像天一样高》之前的接受状态,以及我对作品的期待视野。虽然我以为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作家,过早地在文字中演绎如此的残酷与冷静,过早地去翻看生命的底牌可能会使她的写作牺牲许多的美丽、温暖和感性的色彩,但说到底,这不见得是件坏事。因此,当我看到《像天一样高》时,我确实很惊讶,有一种梦幻的、不真实的、时光倒流的感觉。这是一部成长小说,游历小说,不管是从主题,抑或是从体式上讲,它好像都不属于如今的姚鄂梅。这使我去思考一个问题,如同社会、自然与个体的生命一样,是不是有些事是省略不得必须要做的?从姚鄂梅的创作历程来看,《像天一样高》实际上是一个仪式,一个成人的仪式,这个仪式虽然姗姗来迟,但对她来说似乎是一定要举行的。

  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像天一样高》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在这群年轻人当中,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在残酷的肮脏的生意场之外,他希望有一个灵魂的驿站,有花的点缀与诗的装饰。当然不能说阿原的人性完全泯灭,但当这两者出现不可调和的分裂时,他是宁愿牺牲精神的,在作品中,阿原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晏子的问题出在梦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这是一个在世俗中对生活有许多浪漫的幻想的姑娘,而且这个幻想是建立在世俗标准的幸福之上的,她轻易地将这两者划上了等号,将它们建立了因果关系。她曾远距离地欣赏过康赛的诗,由诗及人,那康赛就一定拥有幸福而浪漫的生活,这正是她宁愿抛弃小城舒适生活而随康赛远赴西北的原因,所以,当她来到陶乐这个清贫之地时,并且知道这种清贫并不是幸福生活的游戏式的修辞而是认真的人生选择时,她惊讶了,落差也随之产生了。她做过努力,想方设法甚至以命相求,试图使康赛回到世俗,回到现实的正常人的生活。而当这一切失败时,她只得选择离开。接着是康赛的离开。在作品中,康赛是一个灵魂一样的人物,阿原、小西、晏子,这些人的聚散离合都因他而起,在作品的绝大部分故事时间中,康赛是对诗、对理想表现得最为决绝的一个,他最大的苦恼就是人的肉身,人的世俗的烦恼,他甚至认为,人在这个世界,只要能保存诗之思就可以了,衣不必蔽体,食也不必果腹,相应地,他鄙视一切谋生的手段。在作品的大部分时间中,这是一个长不大的、童稚的、透明的、神经质的、沉湎于自我的诗歌世界的男孩子,所以,可能有些读者对康赛的转变不太能接受,这个连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看轻的人却经不住母亲的一次哀求,就回到了家乡,并且出人意料地接受世俗的安排做了一名整天与公文交道打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小小公务员。他未能经受住传统伦理的压力?反正,康赛变了,这是小说最大的悲凉,这是一次真正的诗人之死。当康赛作为诗人死了之后,读者的目光才回到叙事人兼人物的小西身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之中我们发现,真正在不经意当中成了理想与诗的守护者的竟是小西!她可以不在乎母亲的絮叨,她同情伙伴们的遭际,原谅并接受伙伴们的一切选择。我们读过太多的成长小说,至少在新时期的大量成长小说中,人物的所谓成长实际上是理想的放弃,是精神的消褪,是世俗与物质的胜利,是务实、理性、妥协与和解。阿原、康赛、晏子就是这些成长小说中成长者的不同类型,我曾称它们是反成长小说。姚鄂梅也写了他们,但她保存了小西,这个外表现代,骨子里却具有浓得化不开的古典精神。这个一开始天真无邪、充满好奇、漫不经心却常有惊人之举的女孩子,因为不能忍受大学的枯燥学习生活,她便听从康赛的召唤到了大西北。她没有写过一首诗,但却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懂得将诗意付于生活和实践的人,她的理想和执着的行动就是在高原拥有一个瓦尔登湖式的地方和梭罗式的生活。但是一切是那么的不顺利,她经受了太多的挫折,身心遭受了太多的打击。她终于知道了生活的严酷,知道了什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她没有重复同伴的路,送走了伙伴,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她知道如何在现实的挤压与砍削中腾挪以避免精神的伤害,她更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拥有了一个阔大、坚强而柔软的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因为这样的成长并且终成正果,多少年过去了,虽然芳华不再,但这个世界仍能随处遇到诗的馨香。

  这样的小说是让人感动的。它会令人沉思,回望遥远的旧日时光,在灯火阑珊中寻觅着昔日的影像,打捞在不知不觉中已散落飘飞的精神碎片。小说有一个副标题“谨以此篇献给80年代”,80年代是多少人的花样年华,姚鄂梅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难道8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给这个当时十几岁的青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且,这个记忆竟如宿命一样缠绕着她,在望见中年之时仍不得不中止话语的行程完成一个祭奠仪式?80年代是青年的时代,青春的时代,解放的时代,是情感的放纵、思想的激情与艺术飞扬的时代,也许,这样的年代真的不会过去?她只不过是埋藏在人们的心底,终将成为几代人梦回神牵的所在?如果这样,就不难理解姚鄂梅的创作,也不难理解她何以在今天出人意料地写出了这样的作品。如果说她是在补课一样的完成自己的青春仪式,倒不如说她如小西一样从未抛弃那段生活,她不但时时从那里获得精神的滋养,而且愿意把它们大声地说出来,让我们一同分享。这样的记忆是会令人幸福终身的,它不由得让我重新打量姚鄂梅的创作,连同她的那些冷酷而超然的作品,都因这次阅读被打上的一丝暖色,它可以成为我们坚持写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文章来源:http://bbs.apabi.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