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8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精选10篇

  《模仿犯(第一部)》是一本由(日)宫部美幸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5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一):比犯罪手法更千变万化的是人性

  很长的书,四本。那也忍下来了,欲罢不能呀。

  看第一本,是冲宣传去的,畅销排行第一名什么的。

  看完郁闷,罪犯就这么死了,什么啊!?

  真正喜欢是看了第二本,沉醉于完美的人展现的完美的恶。

  但是完美的恶原来漏洞百出,避无可避。只想到一句话:你可以一所有时间欺骗某些人,也可以在某个时间欺骗所有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

  又或者,若想人不知。。。。。

  这个就土了。

  不过小说给我感觉罪犯并不怕被抓,至少豌豆并不怕被抓,他只是沉迷于自己游戏

  “不在乎生死,但活着决不能无聊。”

  虽然是做为反面论点提出的,但现在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美幸的其他作品可惜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二):孤独国王

  虽然用微弱声音,纤细的笔触,召唤着人心之中一点点光亮这种手法非常泛滥且庸俗,可是看完上下两册我还是被感动一塌糊涂

  本书描写了众多人物形象,对我来说失去双亲的少年和失去孙女豆腐大爷才是本书真正的主角。这两个人将这个循环不断世界联系起来,不同悲剧中的受害人就此有了交集

  与世界最黑暗一面交手过的两人,感受过失去亲人切身之痛的二人,在缓缓地迈向前,并最终重新站起来。究竟犯罪之后依旧生存的受害人,要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作者给出了温柔的解答。

  下册对两个罪犯的学生时代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为罪犯的行为尽量给出合理答案。用家庭社会两个方面对犯罪进行解释,并把每个人都比喻为国王,守着自己的一方领土,当他想获取领土的欲望不能从正常渠道得到满足,就会四处侵略,导致犯罪。这种解释我很喜欢,因为每个人,确实都是孤独的国王啊。

  那个直到最后都在规劝友人停止犯罪的普通年轻人,让我很难受,仅仅因为对方为数不多的示好就决定要一直做朋友。流着眼泪求他们做正确事情,然后最后被当作犯人死掉了。这个角色后来在看《赎罪》的时候,看到里面的熊女时,觉得他俩很像。

  嗯,我就是想说,这本用温柔的笔触写就的不算太推理的小说,实在是描写人心的上乘作品。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三):摩羯座的社会规则

  1、受害者

  被进入某个境地不是被害者的错,因为不是人人都踩过狗屎。但解决问题是摆在面前的选择,那也不代表前者的存在就是合理。人人都应进入自己觉得适合的层面,有的人适应能力强,也对脾气,那是自然,但不适合的呢?社会的发展在于释放每个人的自由。适合结婚的,不适合结婚的,有爱给孩子但是不结婚的,没有爱但很有钱的,等等。

  1976年前只能坐牢的同性恋,现在终于可以拥有选择的自由了。曾经罪恶是这个团体的错吗?更不用说多元化民事婚姻不幸进入某个境地,如果林奕含接受所谓性侵,或者她在的环境真正视未成年人性侵的问题,也许林不会抑郁症到自杀?扪心自问,适应不了还是算了吧。近几年唯一觉得可惜的是自杀的高中生。学历能让你进入现代社会,能让你解脱做自己,可惜那些单纯的孩子还是被内心压迫到绝望。他们缺个skam里的眉哥。抑郁症是另外一回事,病情有时候靠自律也不一定能控制,我可能麻木以为看天的结果不叫可惜,叫命中注定。

  2.家庭关系

  孩子只有在爱下才能成长父母拥有学历,阶级,肤色等都不是关键沟通才是一切。好父母离了婚也是极好的,爆裂脾气不是因为孩子的无知让你生气,是你本来就没有耐心,就不是那么合适的父母。

  但要理解一个生长环境与你完全不同的年轻人,对于父母恐怕也不是容易事。上辈父母重视教育却在家庭关系上做最差的例子,他们的成长环境及经历不在乎情感需求底线。中国主流要求的孝建立在传统的血缘爱护上,而不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选择的自由上,往往是血缘关系的普通朋友罢了。

  3.平权

  西方近现代才出现爱情婚姻形式,建立在钱的基础上,而且一夫一妻也必被打破走向多元化。成年人经济养活自己,有存款,有对自己的认知并且知行如一,也算是个合格成年人了。不过亚洲文化是很看不惯个体性的,一定要捆绑才甘心。中国现代社会只要不闭关锁国(新闻传播,信息交流等),战争没有爆发。选择的自由必将是主流。因此男权曾定义了贞操,再夺取贞操,挂钩女性品行,这种一条龙最终解释权也会到了营销的尽头。

  暂时平权只说我国女权。我国平权环境不算好,但对有钱那一方的经济保护还是不错的。女性应首先找到自己是什么,向往婚姻就找个匹配的早点结婚,向往爱情就不要问傻逼社会也不要缘木求鱼,甚至觉得事业和狗才是重点那就好好操狗。但女权有以下阻碍:1.只要是追寻爱情,男女都不容易。但男人稀里糊涂选择会有社会舆论支持并修正,女性往往会因为贞操教育荡妇恐慌造成即使是现代社会的自由摆在手边,放弃法律经济保护有钱方的优势和现代社会自由。这种依靠舆论的攻势和男权社会假象受益者让女人坑女人。2.怎么做自己是没有经历及标准答案的。城市套路多。3.跟性别无关,只要穷,男女都过得惨。中下层女性在缺少金钱保护下,内心目标明确才能追求自我。自由的代价在缺乏金钱基础下是把双刃剑。

  说回这部小说,译者张秋明还不错。

  真一是有点战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为什么那么全家死了我却活下来了,活下来又怎样,所有人不过是政治正确说这不是你的错,好像不是我的错命运安排家人死就对一样,接下来我该说我知道,然后大家摆出一副假惺惺说真一你还有自己的人生等等,接着我说对不起,这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过去了?大家不过是因为社会道德表现关心,是啊,正常人谁都要对流浪狗表示同情吧。呵呵,要不要这么恶心。作者还在真一形象中展开文学记者在提到犯人家人遭受的麻木和无法接受,却没有重点"同情"受害方,令人深思置之度外的看客的冷漠潜意识。真一在面对杀人犯的女儿樋口惠的围堵的愤怒到最后放下,是时间的作用。曾经他的家人让他体会幸福,如今养父母,女朋友,忘年交对他的爱让他恢复了面对人生的内心,哪怕城市套路多,妖魔鬼怪什么良心也没有。想起女朋友久美一出场看到被害者手,做笔录还觉得挺刺激。看时本来还很担心这对结局,结果久美一个耳刮子,对你好那么担心你的心情你tm还那么多名堂真是欠打啊。哈哈。 网川的假面是为了迎合社会规则,他懂社会需要一个怎样的形象,怎样的笑脸,怎样的风流。他不是小人得志的浩美看到拜金女拜倒在帅气多金温柔假象下就洋洋得意,那只是一时的伪装,他要所有人都夸赞自己是"和平",所有人在编织的蛛网上感到剧烈的痛苦。他是神。明明是真切发生在活生生的生命上的可怕事情,却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太流通,竟然因不够猎奇而得不到"大众"的关注;同样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笑贫不笑娼,对年轻的追求,对平庸的嘲笑,信息高度流通的不完整性导向——现代社会对自由选择,由于失去金钱基础和个人意志,变成双刃剑洗刷些中下层年轻人的内心。

  有马义男对凶手的控诉那段大快人心。一个罪犯,不管是什么阶级、宗教、肤色、学历,还是运用了智商或者激情犯罪,都是一个罪犯。这位老爷爷作为社会的脊柱代表了正面希望,虽然年近古稀,却有着敏锐的判断力,怼了凶手那自以为是的智商。 女性角色中滋子,与昭儿的和好只能说是原作者囿于时代的因素,把平权理解为在男权社会,只要有真心"喜欢"你的男人,你就可以幸福做自己的狭隘时代性。可惜喜欢你骨子里不是相同价值观的男性并不是平权的外衣,经济法律方面以及自我选择才是。这点可以从受害女性敦子与上司的婚外情看出,后者在层层掩饰下用真爱名义诱骗单身下属敦子的金钱。这种高级渣男的内心仍是定位在女性对于甜言蜜语糖衣的缘木求鱼式情感需求。

  有人说这本挺难看完,但里面配角的故事细细思考还真有意思的。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四):没一个配角真的是优点?是我错了还是世界错了?

  粗略看过评论以后,对这部书很期待。好评都着重于作者刻画人物如何细腻,描写市井如何真实,探讨人性如何感人等……

  实际开始看以后,简直不敢相信我们说的是同一本书!

  这是多么的爱充字数啊?要是有中文作者这样写,早被评论撕成碎片了吧?

  先不说里面每一个出场人物,每。一。个。都要带着背景故事。

  有评论说“这本书里没一个配角”,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怎么能成为一个优点?连记者(龙套)采访这个案子以前的职业生涯,都要写个一万字!连凶手初中同学路人)为什么学习不好都要写一万五!

  这里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支线情节,作为小故事是非常的无趣。

  记者以前的采访事迹、她婆媳不和的问题,不但对于剧情没一点价值,而且这些事本身平淡无奇,完全是街头巷尾说闲话的等级。

  描写这些无关紧要细节的时候,作者还选择一描再描、让人发疯的写法。

  比如一个路人初中生学习不好的问题,要写他母亲的纠结、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一个老师多么负责、老师家访、老师用一千字分析分析他的视力问题、母亲解开心结的欢快、家庭变得和谐、初中生建立自信

  有意思吗?

  是点出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了什么人文关怀我没看到吗?

  而且初中生只是个龙套,这件事除了拖戏,还有别的意义吗?

  如果这件事不夹在一个杀人案里写,会有人看吗?

  在此基础上,作者在每一个细节、每一条对话前后,都尽量加入曲折感情描写。

  比如,为表现栗桥是个坏人,作者让他在少年时代有个打老太太的小剧情,打完以后赖在和明头上。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了商店街议员去找和明父亲,很不好意思地说出这件事,和明父亲逼问和明的剧情。后面还有和明否认,他妹妹因此被栗桥打,妹妹伤心,和明对父母说自己被欺负的剧情。

  这样已经很冗长了,因为和明全家都是龙套,这里要表现的只是“栗桥是个坏孩子”。

  在这一段接一段没意义的场景中,父亲逼问儿子的对话是这样写的。

  垂着头的和明战战兢兢地抬起脸,慌慌张张地眨眨眼睛,仰视着父亲。

  伸胜与儿子双目对视,然后缓慢地粗声问道:“你是不是跟栗桥吵架了?”

  和明睁大眼睛,微微张着口,用力摇了摇头。

  “好好回答我!”

  和明惊慌失措地看着文子。母亲没有给他解围,一言不发地盯着儿子,只是用眼神说:“跟爸爸好好说。”

  和明憋了半天,才回答道:“没,没有吵架。”

  “那你和栗桥是朋友吧?”

  和明摇了摇头,然后好像慌忙重新想了想,补充道:“对,朋友。”

  “到底是不是?”

  和明的神色非常张皇失措的样子,就好像大人听见孩子问“真的有神仙吗”、“人死了去哪里呢”的时候浮现的那种表情,似乎在说“其实我也不大知道,但又不好不装出一副知道的样子,也许只是用话说不清楚,其实可能还是知道的,但我自己也不大明白”。

  过了片刻,和明仍然一副张皇失措的样子,回答:“朋友,我觉得是。”

  伸胜放下肩膀,将那双硬邦邦的却白得吓人的大手重新放在两膝上,叹了口气

  “那样的话,栗桥为什么会把一件你没做的事赖到你头上呢?”

  “就是奇怪嘛,”由美子插嘴说,“这件事就是奇怪,太荒唐了。”

  “你别说话!”

  由美子绷着脸闭上嘴。

  “和明,你今天是为了教由美子学仰泳,一起去的区里的游泳池,对吧?”

  和明点点头说:“是,去了。”

  “没有去栗桥药店,对吧?”

  “没去。”

  “也没有见着浩美,对吧?”

  “没有。”

  “那么,不会打去药店的老太太了,对吧?”

  和明用力地点点头,然后第一次挺直身子,抬起头来,答道:“我没有打老太太。”

  ——就是这样。这么点小事,啰啰嗦嗦说了这么长时间。

  就是这样拖拖拉拉的写法,混了四本书,我实在看不完了。

  而且看到一半心情非常抑郁,主线情节老是不出来,像便秘一样,让人极其不爽。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五):细节的威力

  注意到这本书是很久之前,具体时间忘了,应该有一年以上了吧.那时在某个比较信任来源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于是就上网找了txt放在psp里---那时候我的psp还没卖掉--打算当作睡前读物,这个计划破产的很快,第一天读模仿犯,进度大概有几千字或一万字左右,就当机立断的删掉了txt睡觉,这么牛逼的书不拿在手里享受翻页的快感就太浪费了亚.

  在随后至今的很长时间里一直在寻找实体书,卓越当当自然是永远缺货,到博库书城让查库存,也是没有,淘宝上倒是搜出来一堆,旺旺联系的时候也都没货,直到元旦前补书的时候,不小心查到了某个有成功交易记录的店,听说是某书店压仓库存,论斤买下来的.刚入手时还有些疑惑,它用纸质量不错,但那十分紧致贴边节约纸张的排版风格却有点像盗版,不过看完后也没发现大规模错字什么的,那大概是友谊出版社特有的吧.

  宫部美幸的笔触冷峻平静朴实,巨细靡遗的勾勒着大多数人物过去的经历,现在所在意的,对某事的心态,排山倒海般的细节扑面而来,人物渐渐从纸上浮现,成为一个真实活动的人影.以连环杀人案件为线索,作者像在水果摊面前的挑挑拣拣一般,拿起这个仔细看看随后放下,然后看似随意的把注意力放到另外一个,漫不经心的过程中,一个个人物粉墨登场互相交织,构成了一枚精致的拼图.我很喜欢这种上帝俯视般的视角.

  某人出现意外后,街坊邻居主流的意见是"如果他本身没有问题,也不会被人盯上了".虽然不少日本的作品(其实也就是白夜行和地狱少女之类)都有描写过这种心态,但我到现在还是无法理解.另外还有一个,高井的老师告诉他父母,高井的迟钝其实是视觉方面的障碍所引起的,父母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担心,直到老师说明不是遗传病或者小时候营养不良引起的,他们才松了一口气.无限上纲成民族性格什么的话,也许可以说是习惯推卸责任等等之类的吧.

  虽然在我看来悬念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下面涉及的剧透可能会影响阅读兴致,请谨慎围观.

  .

  ===剧透开始分隔线===

  .

  .

  .

  .

  .

  .

  .

  目前阅读进度是第一部完毕.上下两卷分别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叙述事件,上部是受害人社会公众和警方视角,采用古典方式搜寻犯人的过程,下部是凶手的视角为主,描述心理成长过程完毕后,顺便解释了哪些是计划哪些是灵机一动,互相契合严丝合缝,阅读过程中一直认为将在上部结束的时间点结束下部,但是结尾早的有些突然,有些扫尾的事情还没叙述,不过那应该也不是重点了.

  最后留下最大的悬念是豌豆的身份和通口惠子父亲杀人事件的背后因素.根据书上开头几页的提词,估计这两条线最后大概会合到一起.

  作者叙述浩美心目中豌豆的时候刻意带上了一点癫狂的色彩,最开始我差点就想太多掉进坑里,以为豌豆是类似双重人格之类的东西,不过后来补充出来的细节(当过教师,当过类似心理医生的咨询员,继承巨大的遗产)把我从坑里拉了出来.现在我倾向于认为豌豆是某个还没出场的人物.

  由美子是线索比较集中的几个人物之一,她和真一他妈,通口惠子,浩美以及警方都有某种联系,而且还是凶手的妹妹,第二部里戏份应该会比较多.

  但是接下来出现在阅读名单里是黑暗森林,目前进度到了面壁者大会那段,看完后再继续模仿犯第二部吧.

  http://nyoi.org/2009/01/blog-post.html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六):异形中的大众心理

  读这套书分为两次。而这两次并没有按照书的划分顺序阅读。第一次读完的是谋杀的故事,止于“凶手们”遭到天谴。这是一段比较异乎寻常的犯罪故事。奇异之处在于凶手没有任何理由,纯粹是追求“恶”的本身。这就注定了性质会更加恶劣。而藏着这种心理的恶的凶手,却如此简单的仅天谴结局,与其说是意犹未尽,不如说是不甘心。

  第二次开始阅读后半部分,这是更为长途的一段心理跋涉。“只有宫部美幸有这样的本事,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这部分开始阅读的时候,新鲜感会消失很多,像一幅油画。在已有的基础上,慢慢修补,一层一层上色。有的时候会有新的色彩,就好像栗桥的自述中,新登场的牺牲品,共犯,家庭背景等等。大形已备,新的色彩不过如同完善之笔。但接着往下读,会发现书的意义似乎不在于这幅画。然后一把小刀,慢慢地,慢慢地剖开完美的画作,背后是用不同人的心构筑的空间,而这种空间也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些鲜明的角色,而不同于以往简单评论这个事件中谁最值得同情。

  只说几个印象太深的角色。栗桥浩美,活在阴影中的小孩。永远都长不大。他的苦痛来自于家庭的无意识感染,于是产生了对寿美子这个矮小害怕头发微秃的母亲的抵触,在未发现之前演变为对年轻女性的连续残杀。他试图逃脱幽灵,可却跑往心灵的不归路。于是,在豌豆出现的时候,这是能够说话让他信服的人的时候,他高高在上的自尊臣服了。高井和明,甚至为他的胆小而愤怒,后来才发现,他的软肋是太善良。他足够聪明,但却敌不过最初对栗桥这份友情的执念。内心深处,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朋友,因为栗桥曾对他倾吐过他内心的害怕。到后来也不能说栗桥有没有发现他和他友谊的价值,也许和明说动了栗桥,也许没有,但这不重要了。豌豆,无论如何看都是精英的人。往往装备越齐备,内心就越容易让人咋舌。他渴望被人爱,被人关注。内心的渴望成为源动力的时候,尤其是方向错误的时候,邪恶就油然而生,悄无声息。因此击溃他,一句话就够了。

  还有很多很鲜明的角色,以多样化的姿态在剧本的舞台上演。有的时候会焦急为什么人们看不清真相,明明是罪犯还要去相信。转念一想,现实生活中,当设身其中,除了直觉,又该有什么理由选择去怀疑。故事的一半和另一半,只有旁观者才看得清。

  故事的高妙在于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看似遥远的人物心理,都会藏着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影子。很多恶的心理都是在诸如吵架,打架,离家出走等现代社会“自然现象”中催生的,因此又恰恰是大众化的,就如同在分析罪犯思想时,警官女儿说,这就是在现代社会很普遍的新思潮,犯罪也许不为钱不为原因,仅仅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害怕无聊需要刺激。

  日本人写心理,真是可怕。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七):有点看不下去了

  这个故事也太长了,还没想到有哪部推理小说可以在长度上和它飙一下。

  侦探小说大多都可以一口气读完,一方面是情节紧凑,一方面是让读者的神经一直绷着大脑思考着放不下。可这本书我憋了一大口气竟然只读了1/4,有憋了一大口气也只有1/2,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连环杀人案能写的这么不吸引人也不容易。

  虽然作者写的真的很详细,两部交代的故事也很丰富,可是完全没有侦探小说的感觉,细节之冗长无关人物心理描写之多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完全看不下去的小说《少女的港湾》,我一女人都觉得怎么那么烦人啊,还有完没完啊,屁大点事就能磨叽出一章来,麻利点会死啊!即使自己一个劲儿提醒自己情节正在展开,好看的还在后面,还是实在有点读不下去。真tmd太磨叽了,也完全没有正常推理小说的悬疑推理和斗智过程。怪不得得奖都不是推理方面的。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八):推理小说的20条原则--模仿犯的失败之处

  看第一本的时候也是因为蔡康永的推荐,说实话后来是勉强读完的,拼命告诉自己永少推荐总是有理由的,要有耐性,结果看的结局的时候真的骂脏话了. 后来发现有第二部马上又自我检讨,后面一定会精彩的,可是看到现在又搁下了,看不下去...

  据说推理小说有二十条原则,那模仿犯简直可以是反面典型了:

  推理小说的20条原则 (美)范达因

  推理小说是一种智性游戏,但更像一种竞赛,作者必须公平地和读者玩这场比赛,他必须在使用策略和诡计的同时,维持一定程度的诚实,绝不能过分到像玩桥牌时作弊一样。他必须以智取胜,透过精巧又不失诚实的设计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写推理小说有着极其明确的守则存在,虽然是不成文的规定,但约束力十足,每一个受人尊敬或懂得自重的小说作者,都得服膺这些守则。

  在此,特别列出这些理应称之为“诫律” 的条文,其中,一部分根据所有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所遵行的原则,另一部分则来自所有诚实作家内心的信念,两部分熔铸而成:

  一、必须让读者拥有和侦探平等的机会解谜,所有线索都必须交代清楚

  二、除凶手对侦探所玩弄的必要犯罪技巧之外,不该刻意欺骗或以不正当的诡计愚弄读者。

  三、不可在故事中添加爱情成分,以免非理性的情绪干扰纯粹理性的推演。我们要的是将凶手送上正义的法庭,而不是将一对苦恋的情侣送上婚姻的圣坛。

  四、侦探本人或警方搜查人员不可摇身变为凶手。如此等于拿一分钱铜板,说它是五元金币一样,这是不实的陈述。

  五、控告凶手,必须通过逻辑推理,不可假借意外。巧合或没有合理动机的嫌疑犯自白。以后者的方式破案,无疑是故意驱使读者到一个不可能找到答案之处搜寻,等读者失败回来之后,才告诉他们答案从头到尾在你口袋之中。这样的作者,不会比一个笑匠好到哪儿去。

  六、推理小说必须有侦探,侦探不侦查案情就不能称之为侦探。侦探的任务是搜集一切可能的线索,再根据这些线索找出那个故事一开始时就犯下恶行的人。如果侦探不能经由线索的分析推演出最终结论,那就如同偷看算术课书后才解答的小学生一样,不算真正解决了谜题。

  七、推理小说中通常会出现尸体,尸体所显露的疑点愈多愈妙。缺乏凶杀的犯罪太单薄,分量太不足了,为一桩如此平凡的犯罪写上三百页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毕竟,读者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必须获得回馈。美国人本质上比较富于人性,因此,一桩凶狠的谋杀案会激起他们的报复之念和恐惧心理,他们希望杀人者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当一个“恶毒” 的谋杀案发生时,再温厚的读者都会怀抱满腔正义热忱地来追捕凶手。

  八、破案只能通过合乎自然的方法。就推理小说而言,魔术、求神问卜、读心术、降灵符咒或水晶球等等一概列为禁忌。一个根据理性创作的推理故事,读者才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斗智,但若和神异的世界竞争,甚至济身四次元的形而上世界缉凶,读者等于在起跑点就注定输了。

  九、侦探只能有一名,也就是说,负责真正推理缉凶的主角,就像古希腊战争剧中的解围之神deus ex machina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为解决一个谜题而搬来三四名侦探,只会分散阅读的乐趣,打乱逻辑推理的脉络,更会不当地剥夺读者和侦探公平斗智的权益。侦探人数超过一名,读者会弄不清谁才是他真正的竞争对手,这就像让一名读者单挑一支接力赛跑队伍一样。

  十、凶手必须是小说中多少有点分量的角色才行。也就是说,凶手必须是读者有兴趣,而且多少有所了解的人物。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

  十一、那些做仆人的,比方说管家、脚夫、侍者、管理员、厨师等等,不可被选为凶手。因为这样的凶手太明显了,太容易被找出来,这样的处理实在无法令人满意,读者也会觉得浪费时间。凶手必须是值得花时间花心力去找的人——通常是最不被怀疑的那个。要是凶手果真是某个卑微的奴仆,那作家实在没必要把这种故事写成书,让世人铭记于心。

  十二、就算是连续杀人命案,凶手也只能有一名。当然,凶手可以有共犯或共谋,但务必只让一人挑起全部的罪行责任,读者的所有怒火必须集中于单一的反派角色身上。

  十三、推理小说中,最好不要有秘密组织、帮会或黑手党之类的犯罪团体,否则作者等于在写冒险小说或间谍小说。一件完美而悬疑的谋杀案,若被这么一大批人马搅和的话,那可就无可挽回地完蛋大吉了。当然,推理小说中的凶手仍应该有他正当的逃命机会,但如果让整个庞大的秘密组织为他撑腰(如无所不有的藏匿地点或大批人马的保护),那显然又太过头了。相信一个有自尊心的一流凶手,在与侦探对决时,不会让自己披上一身无法穿透的盔甲才上场。

  十四、杀人手法和破案手法必须合理且科学。也就是说,推理小说不允许采用伪科学、纯幻想或投机的机关装置。举例来说,谋杀案的死者被才发现的新元素如超镭所杀,这就是不合理的;或者,用极其罕见,甚至是作者凭空想像的毒药害死,这也不行。一个推理小说作家必须限制自己在毒药方面的想象力,所用的毒药不得逾越寻常药典的范畴。如果作者天马行空于想象世界,漫无禁忌地翱翔于不存在的时空,那就逸出推理小说的界限了。

  十五、谜题真相必须明晰有条理,可让有锐利洞察之眼的读者看穿,我的意思是,在案情大白之后,读者若重读一遍小说,会清楚地发现,破案的关键始终摆在他眼前,所有的线索也无一不指向同一名凶手。如果他跟侦探一样聪明的话,不必等到最后一章就可以自己破案。当然了,这样的读者的确是存在的。我对于推理小说所持的基本理论是:如果一本推理小说的架构写得够公平合理的话,要读者无法自己发现答案是不可能的。可以预期的是,一定有某部分的读者和作者一样机灵。若是作者有足够的运动精神,将犯罪的计划和线索都在书中诚实地描述出来的话,这些敏锐的读者就可以和书中的侦探一样,经由分析、推理和消除法将嫌疑犯指认出来,而这正是这场游戏的趣味所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屑看通俗文学的读者,对于看推理小说不会感到脸红的原因。

  十六、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度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推理小说里。这些在犯罪的记录和推理的过程中完全不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陈述问题,并经由分析将问题作出圆满的推论。而这类文字只会阻碍情节的发展,并将不相干的事情加进主题里面。当然,必要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可以使小说更为逼真。当作者将故事描写得非常引人入胜时,可使读者的情绪完全投入在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上,就这一点而言,作者已经将纯文学的技巧和犯罪事件所需具备的真实性相容,并发挥到同等的境界了。写推理小说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读者看它并不是为了华丽的词藻和风格,也不是为了绚丽的叙述和情绪的投射,而是为了刺激脑力所做的心智活动——就像是他们去参加球赛或玩拼字游戏一样。若在一个棒球比赛中,在换场时间对球员讲述球场的自然景色是如何的美丽,这如何能激励球员们想要赢球的心呢?若在猜字游戏的词汇里掺杂着语言学的学术论文中所使用的艰涩字眼,这样只会使猜谜者在玩游戏的时候变得焦躁不安。

  十七、不可让职业性罪犯负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至于那些间空门的小偷恶棍所做的坏事则是警察的责任,不是作家和杰出的业余侦探的事,这类犯法的事属于刑事组的例行工作。真正吸引人的犯罪,应该出自教堂中某个受人尊敬的大人物,或是以慈善闻名的老太太之手才是。

  十八、在推理小说里,犯罪事件到最后绝不能变成意外或以自杀收场,这种虎头蛇尾的结局,等于是对读者开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玩笑。要是有人买了这本书,发现里面的内容全是骗人而要求退钱的话,任何公正的法院都会站在他那边,而将这位欺骗了忠实读者的作家予以严惩。

  十九、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动机都是个人的。至于国际阴谋和战略的政治游戏属于另外一种小说,举例来说,像是特务组织之类的故事。谋杀的情节,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平易近人,才可以反映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使他们压抑已久的欲望和情绪有所宣泄。

  二十、以下列出几项常用的方法(顺便也把我这些规定凑个整数),这些方法都已经被用烂了。一个懂得自重的推理小说家通常都不会再次使用,因为所有的推理小说迷对于这几种方式都再熟悉不过了。谁要是用了它就等于是承认自己的愚昧和缺乏创意。

  (A)把案发现场所留下的烟头,和嫌疑犯所抽的香烟品牌做比较,借此找出凶手。

  (B)假装受害者的鬼魂显灵,吓得凶手自己招认。

  (C)伪造指纹。

  (D)用假人来制造不在场证明。

  (E)因为狗不吠,表示闯入者是熟人。

  (F)一个无辜的人被认定是凶手,结果原来他是凶手的孪生兄弟(或姊妹),或是长相极为酷似的亲戚。

  (G)用针筒注射或是在饮料中放入迷药。

  (H)警察破门进入一间上锁的房间之后,谋杀才真正开始。

  (I)用相关字来测试是否有罪。

  (J)使用密码或密语,最后被侦探识破。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九):真正的社会派小说。

  其实一直以来,我更喜欢推理性强的小说。这本《模仿犯》读之前一直觉得太厚,不过一旦进入了故事,就再也意识不到书的厚度了。宫部美雪作为女性作家,感受和描写都非常细腻,书里无论是受害人,还是受害人的家属,都不再是推理小说中“杀人事件”的背景板,而是活生生,有过往有经历有感情的人。甚至于作为加害者的两个人,宫部也不仅仅满足于描述他们如何作案,而是努力探求他们逐渐堕落的过程。整部书并没有把真凶是谁当成最大的谜题,然而宫部偏偏有能力让读者知道真凶是谁的同时,仍然饶有兴致地读下去。我没有读过宫部其他的作品,但从这一本来看,她似乎很擅长多线叙事,角度在不同角色间切换自如,却丝毫不乱,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记忆点,这些记忆点互相交叉,得出了一个非常立体、具象化的故事。

  最后剧透一下,全书里我最惋惜的是高井和明,作为第一个发现了真相的人,他选择的做法也许可以称之为“鲁莽”,然而放在他的身上,放在日本那个社会里,却也能称为合理。

  《模仿犯(第一部)》读后感(十):恶之花,恶之果

  一,二两部一共四本,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

  从内容上来说,第一部和第二部是相互承接的,看完一,二部之后,才算了解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从犯罪小说的角度来看,把案件的发生和解决过程说清楚也许只需要300页左右的内容吧。更多的部分描写了每一个人物(受害者,受害者亲属,警察,甚至罪犯) 的内心世界。试图还原在文明社会中,当一起连环无差别的针对女性的暴行发生后的社会众生相。

  社会类的犯规小说(或者说是变格派?)说得上完整看过的没有几部。对于《模》中出现的任务大量心理描写(乃至是无关人物的心理描写),初读之下难免觉得有些拖沓,对于这些部分,在看的时候也是一目十行。换个角度看,作者也许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文字体验到在罪恶面前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心理(至少是作者认为的心理)。

  文章中通过对罪犯身世的描写(比如文章的最后部分对主犯的童年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栗桥母亲的描写),或多或少地暗示了引导他们犯下罪行的恶之果--缺乏爱。当然,倒不是能够说明缺爱之人和成为恶人之间有着因果关系。两个罪犯在文中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反社会的特质。罪犯所追求的,是他人的痛苦和悲伤,隐藏在其善良外表下的,是企图凌驾于一切之上,视人命如草芥的丧心病狂。在作者看来,这应该就是纯粹的恶了。不健全的心+傲慢,构成了罪犯的心理世界。从头到尾罪犯口中提及的“犯罪创作”,将被害女性视为“演员”,犯罪现场称作“剧场”,不过是其傲慢的表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