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9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精选10篇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是一本由华杉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一):全书摘抄笔记

  第一章 计篇第一

  21 所以一战而定是真名将。百战百胜,那是打了一百次胜仗了,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那要胜仗来干什么呢?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没入门,不会打仗。再说世间哪有百战百胜这回事,那是把败仗藏起来不说。

  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李牧不出战,损失了什么呢?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他动作了,把李牧撤换了。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兵法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李牧的案例比较极端,熬了十年。不过他不是最极端的。勾践卧薪尝胆灭夫差,前后共用十八年。

  24 处大事,决大疑,要熟思是非,不要拘于往事成败,不可迁就一时之厉害,更不可归罪于谋臣。

  还有两个案例:

  唐朝末年,唐昭宗愤于皇室不尊,发愤讨伐军阀李茂贞,要宰相杜能主兵。杜能苦谏坚拒,说:“他日我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弥六国之祸!”

  结果战事一开,朝廷打不过李茂贞,李茂贞上表请诛杜能,杜能跟昭宗说:“我可是有言在先啊!”昭宗这时候没了英雄气概,只能哭鼻子,说:“与卿决矣!”先下诏贬杜能为梧州刺史,接着就赐他自尽了。

  所以这杜能,比晁错,齐泰,黄子澄都冤!

  曾国藩骂唐昭宗强迫杜能在前,又翻脸诛之于后,其作为正是一个亡国之君。他也检讨自己。他说:我在军打仗的时候,有时听了幕僚一个定计,之后败挫。我或许并没有归咎于他。但是见面的时候,却难免露出脸色来,还是我自己不懂道理,修为不够

  这“露出脸色”来的,他又讲了一个案例:

  后唐末帝李从珂担心石敬瑭谋反。李崧,吕琦进言说,石敬瑭若反,必须契丹之援,帝若与契丹和亲,石敬瑭就没机会了。本来计议已定,薛文遇却说天子之尊,岂能侍奉夷狄。还引用了昭君诗“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来讽刺,李从珂改了主意,把李崧,吕琦骂了一顿,说你们要把我女儿往火坑里送!二人跪地谢罪。吕琦腿脚不好,跪拜得慢些,李从珂还骂:你给我摆架子么?吕琦说,您晓得我腿不好撒。李从珂才罢休,还是把他降职。

  后来石敬瑭果然引契丹打破唐兵。这回李从珂晓得是不该听唐文遇的,又恨唐文遇,一见到唐文遇就骂:“我见此物肉颤!”几欲抽刀刺之。李从珂后来为石敬塘所灭。

  曾国藩总结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成败不一定,过去的案例不等于可以照做,也不等于不可以照做。

  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责任事情搞糟了,怪谁出的主意,那是“庸人之恒情也”,庸人都这样。

  28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哪需要贪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哪需要生对方的气呢?斟酌事情的缓急,从容计划安排,哪需要急躁呢?您能持这三条戒,霸业就近了。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骗局,可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

  31 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不打那么多仗,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故事

  32 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

  第二章 作战第二

  50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巧的东西长久不了,就那一下。就像时尚服装就能穿一季,最时尚的只能穿一次。标准衬衣能穿10年。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从打仗来说,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这就是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战术。

  “四快”是指:

  1、向敌军前进要快。进攻时要善于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以抓住敌军。

  2、攻击准备要快。抓住敌军后,看地形、选突破口、调动兵力、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战斗动员等各项准备都要快。

  3、扩张战果要快。突破“一点”后,坚决扩张战果,使敌军无法恢复防御。

  4、追击要快。敌军溃退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无法逃跑和重新组织抵抗。

  “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要在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作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

  第三章 谋攻第三

  72 孙子这里总结“谋攻”,谋攻就是谋全,全利原则,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战,非攻,非久。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人们常说见利忘义,其实更普遍情况是“见利忘害”,见到利益,就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

  焦虑也害人出错,为什么呢,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你要他非战、非攻,要他等待,要他忍耐,他怎么能等,怎么能忍呢?战场上的统帅,生死存亡之间,没有一刻不焦虑,这就特别容易出错。

  如何避免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我们习惯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那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这不很自然吗?不教我们这个,那还叫兵法吗?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经营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些人东一头,西一头,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始终过着波澜壮阔创业人生。其根本都是“思维性格”的差异,前者不一定是特别大智慧,而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后一种人呢,他是“成功前提思考者”,听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最后他就成了终身创业者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这就是兵法智慧的根本。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跟别人一样,上手去干,多半是大败亏输,所以特别谨慎。吹嘘自己战无不胜,那不是大师,是大“失”,大失所望

  “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

  第四章 军形第四

  97 古代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可战胜,在于你自个儿,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给你可胜之机。所以说善战者,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做不到敌人一定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如果条件不具备,是不可以强为。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可以和上一章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对应。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就是知己;然后等待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战胜的时机,就是知彼。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一句话,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再观察别人。敌人如果无懈可击,我们是没办法取胜的。

  胜可知,而不可为。可以判断我们能胜。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

  不可胜,不可强求,怎么办呢?

  首先是不办,不出战。抓紧练自己。孙子的思想是先胜后战,后面还会讲。我称之为赢了再打。没有赢,就不要打。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一点,认为这是不作为,必须要有所作为,自己才心安。这是一种“战略焦虑症”,忘了“作为”的代价、损失和风险。事实上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积累自己,等待时机。三国争霸,诸葛亮就是不停的作为,可以说没有任何胜算的作为,最后把自己累死了。他应该等,等待时机,锻炼身体。一是争取自己活得长,二是把国内治理富足强大,把儿子教育好传承下去。但他象很多人一样,认为不能等。不能等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懿活得最长,活过了诸葛亮,活过了曹操,甚至活过了曹丕,就没有人能阻挡他了,结果是三国归晋。

  所以第二个策略,就是等待。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等待什么?一是形胜,在等待中积累,让自己不可胜,不可胜,不可胜,越来越强。二是等待形势变化,势胜的时机一现,一举而定。

  最能等的人,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德川家康。有一个笑话,讲日本战国三大英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说三个人一起遛鸟,那鸟就是不叫。怎么办呢?织田信长说:“再不叫,再不叫就把它杀了,换一只鸟。”

  丰臣秀吉说:“不用杀,叫就奖,不叫就罚,总有办法让他叫。”

  问德川家康,家康说:“什么也不用做。等!是鸟嘛,他总要叫的。”

  三人中,就德川家康能等,而且他活得最长,结果就是他成了天下人,德川家族统治了日本三百年。

  等什么呢?一是积累自己,二是等形势变化,三是等对方失误。对方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所以又有了第三个策略:能不能引诱对方失误?

  这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说的:“观古今兵法,一言以蔽之:多方以误。”想方设法引他失误。前几章讲了王翦灭楚国的故事,他找秦王要了六十万大军,开到楚境,却不发动攻势,安营扎寨,每天开运动会练兵,等楚国的动作。这一等,就等了一年。楚国人憋不住了,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动,他看到机会,一举出动,就灭了楚国。

  ——————————————————————————————

  第五章 兵势第五

  117

  “以正合,以奇胜”,是孙子兵法里被误读最多的一句话。最大的误读,就是以奇胜的奇,不念qi,念ji,是个数学词汇,奇数、偶数的奇,古人又称为“余奇”,多余部分,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简单的说,就是预备队。曹操注解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奇,就是一个先后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时候打出去。

  两军对阵,先以正合,正兵合战,双方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投入预备队——奇兵——决胜,这就叫出奇(ji)制胜。大家都念出奇(qi)制胜念了两千年,ji就成了qi,将错就错了,那ji兵突然窜出来,也挺qi的。

  以正合,以奇胜,并不是孙子的发明,从孙子往前一千年,仗就一直这么打。最早有一部黄帝兵法,叫《握奇文》,又称为《握机文》,《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君臣二人讨论到这本书,李靖认为本是《握奇文》,因为念ji,传来传去,传成《握机文》了,用“机”字也对,预备队,也是机动部队

  正合奇胜,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千变万化,但是——终而复始,象日月一样,死而复生,象四季一样,是循环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奇招并不多,是固定的元素,固定的套路,但用起来,就千变万化了!

  就像声不过宫、商、角、徵、羽,而五声的变化却听之不尽。用我们现在的简谱来说,多来米法索拉西,七个音,就能唱出所有的歌曲。

  色不过青、黄、红、白、黑,而五色的变化却观之不尽。现在知道就红黄蓝三原色,就能调制出所有的色彩。

  味不过酸、甜、苦、辣、咸,而五味的变化却尝之不尽,全世界有那么多菜式!

  所以战势不过奇正,而奇正的变化却无穷无尽。奇正互相转化,就像圆环一样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李筌注解说:“当敌为正,傍出为奇。”正面作战的是正兵,斜刺里杀出来打侧翼的是奇兵。正兵奇兵往往是这么安排,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两军对垒,正面战场的没动,侧翼先冲击敌人,等敌人乱了阵脚,正面大部队再压上去。这种情况,侧翼的小部队是正兵,正面的大部队是奇兵。还是曹操注解的概念准确。简单的说,正兵奇兵就是一个先出后出的概念。如果“当敌为正,傍出为奇。”那就锁死了,没法相互转化了。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

  奇正之间怎么相互转化呢?其实很简单,已经投入战斗的,是正兵;预备队,是奇兵。预备队投上去,就变为正兵了。正在打的部队撤下来,又变成奇兵。

  所以奇兵,就是还没上战场的预备队。

  有的书讲“以正合,以奇胜”的战例,喜欢讲李愬雪夜袭蔡州,率一支“奇兵”,大雪天直捣敌人老巢,活捉了吴元济。人们都期待这样的奇袭得胜,那多爽啊!但这样的得胜,得手的三千年就那几回,不是孙子兵法的价值观。以奇胜,被人们误读为奇袭得胜,还是贪巧求速的心理作怪。如果要给李愬雪夜袭蔡州套一个军事理论,不如套二战的战略纵深,战略瘫痪理论,一个大纵深,绕过敌方防线,直接把敌人的中枢打瘫痪了。

  孙子兵法有三个地方被人误读最多的,一是计篇,前面说了,计是计算衡量,不是奇谋巧计,不是诡道。二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人都想去知彼,不知道主要问题是不知己。三就是以正合,以奇胜,都想贪巧求速,奇袭得胜,实际上孙子的以奇胜,出奇制胜,虽然也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但是是分战法的排兵布阵,不是讲奇袭。

  ——————————————————————————————

  第六章 虚实第六

  136

  先讲什么是虚实,杜牧注解说:“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需识破彼我之虚实也。” 无论怎样防备,都有弱点暴露,而且我也能设法让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甚至设防造成敌人的弱点,然后避实击虚。

  虚实篇、势篇和形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势篇讲以正合,以奇胜,讲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是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关注点,精力,也是有限的。

  虚实篇后面有句话,叫“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有的好事都落在咱家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就愿意相信所有的好事都会落在咱家,因为人们喜欢这个假设。

  所以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木桶理论,木桶能装的水,是由最短的那根木块决定的,所以要想木桶装水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最短木块补长,否则加长最长木块是没有用的。这里的最长木块,我的强项,就是我的实;最短木块,我的弱项,就是我的虚。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要承认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

  还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这也是不承认自己是人类的狂妄之言。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优,别人优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还能变。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前提就是对方是人,我不是人,我是神。而且如果能做到这样,兵法也没有用了,不需要学什么避实击虚,我用我的任意部位,去攻击他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击卵,他都不堪一击。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这才是真实世界。

  在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时候,我们说,主要问题是不知己,而不是不知彼。但我们很容易去关注别人,却不注意关注自己,以为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其实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同样,学习虚实,我们也不能只关注别人的虚实,而以为自己都做实了。非也,做不实,无论怎样做都有虚有实,也不可能把虚都补上,都补上,就都虚了。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是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160

  我怎么用兵,怎样的军形取胜的,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大家就不知道。下一次敌形不是这样了,我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且因形而变化无穷。

  所谓“学我者生,象我者死。”你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学得一模一样照做,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才那样做的。等你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而且你所看到的他的举措,不是孤立的,还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你都没有,就照猫画虎,以为别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亏了。

  比如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把一万人布阵在水边,他们没有退路,他们就会殊死作战,就能战胜二十万人。

  真是这样吗?

  再多打一会儿,一万人就被人消灭了。或者对方高喊缴枪不杀,就有人要投降了。韩信还有两千奇兵,突入赵军营寨,拔了他旗帜,插上汉军旗帜。赵军看老窝没了,惊乱奔逃,他才能乘势掩杀。

  所以这两千奇兵,才是关键。都学会了背水一战这个成语,下回布阵,你敢背水布阵吗?韩信也只布了这一回,下次他又变了。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当然是白搭。

  还有一点是兵法要反着学。要多往坏处想,别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学怎么玩弄别人,而是要学会不被别人玩弄。不要老想着我无形,我形之,误之,然后因他的形而胜之。这样越学越美滋滋,上了战场就玩完。要反过来,每读一句,都把自己设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误导,不要轻举妄动,先保得住自己,再去捉摸别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

  第七章 军争第七

  178

  兵以诈立,这句话有点误导。有人把这当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以诈立嘛,立论就是诈。但是,从整个孙子兵法来看,五事七计,先胜后战,那都不是诈得来的。

  所以读书要联系上下文,听人说话要看他说话的语境。语言学家研究说,文本本身只能传达言语者意思的一小部分,结合说话时的语境才是完整意思。所以我们不能把别人的一句话,从那语境中抽离出来,孤立的解释,甚至放到别的语境中去放大,那就大大偏离了作者本意。

  孙子讲兵以诈立,是在军争篇里讲的。前面计于庙堂,作战谋攻,形势虚实,都讲完了,开始两军争胜了,再开始讲诈。

  诈是什么?还是用足球赛来解释最简单,就是假动作。可以说每一脚前面都是假动作。诈,就是隐藏自己的意图,欺骗敌人,调动敌人,“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

  以足球为例,诈是假动作,但你不能专练假动作。兵以诈立,但你若把这当成了价值观,认为诡诈之人才能成事,那就自欺欺人,把自己诈进去了。孙子讲诡诈,但他可可不是诡诈之人。

  以利动。

  这句话又有歧义。利怎么解?是利益?见利而动,人家诱你,就是以利诱之,去不就中计了吗。所以利是有利,根据胜利的原则,有利才行动。

  这句话好像没什么呀!有利才行动,当然呐!这还用说吗?

  当然要说,因为不能做到有利才行动,是我们最大的弱点。行动的原因,往往是情绪或压力,而不是有利。

  比如因为焦虑而行动。因为焦虑,就总想搞点动作,沉不住气,没有认真评估这动作是否有利,结果造成损失。

  比如因为压力而行动,上级催你出战,做不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比如因为愤怒而行动,被人一激,忘了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是我们行事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不要管之前怎么样,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么做对我有利。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能忍辱负重,其实就是人家按“有利原则”行事,我们却按“有理原则”思考。我们说他忍辱,是因为觉得他有理,却受了委屈。而他为什么要忍辱负重呢,因为负重是利,利国利民利己。

  我们自己呢,处事常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自以为有理。殊不知别人也认为他有理,相互义愤填膺,结果两败俱伤。我们经常听人怒吼“你这个人怎么不讲理呢!”从来没听过人检讨:“对不起,这事儿是我不太讲理。”

  所以讲理,其实不如讲利。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理,越是讲理,越是自私,越是容不得别人。讲利呢,你要想获利,就得跟别人博弈,就得考虑利益相关方,反而大家能公平交易。

  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

  就这一句话,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做不到,要不怎么叫孙子兵法呢!

  以分合为变。

  曹操注:“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分合为变,就是奇正为变。兵法又叫分战法,大战术就是分合奇正。李靖说:“兵散则以合为奇,兵合则以散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复归于正焉。”这部分在讲奇正时已说了不少,今天就不说了。打球去:)

  兵以诈立,是踢足球的假动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价值观。兵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

  205

  我们读书,或者跟人讨论问题,有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毛病,就是有胜心。不是专注于我有什么体会,学到了啥。而是想胜过他。他说得很好了,但我想方设法,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或者换个角度,跟他讨论讨论,总之要让他站不住脚,显我的本事,至少显示我知道得多!

  上课向老师提问题,不是真有问题,就是展示一下自己的“智慧”。听完老师的课,或读完某著名的书,跟人交流,不是交流学到了啥。而是一开口就是:“我觉得他那个地方说得也不对嘛!”

  胜心是读书学习的大病,跟同学讨论,要压倒同学;上老师的课,想挑战老师;读古人的书,还想胜过古人。一有胜心,读书就不是怀着学习的虔诚,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不是“学习型读书”,是“纠错型读书”。

  我读《十一家注孙子兵法》,因为是历代十一人所注留下来,每个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注,这种感受就特别明显。第一个注的是曹操,他就是靶子了。谁的靶子呢?主要攻击他的是杜牧,几乎把曹操射成个刺猬。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说非也”——曹操说得不对!曹操死了,没法从坟墓里起来跟他辩论,所以每次论战当然都是杜牧获胜。杜牧为什么老说曹操说得不对呢?因为胜过曹操比较有快感。

  那杜牧是个诗人,是个文人。他就特别喜欢标新立异。我想他在注孙子兵法的时候,他不太关心孙子兵法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是关心自己的文章,如果和前人注得一样,就没什么意思了。

  孔子说:“恭则不辱。”那不恭,就要受辱了。杜牧老说前人不对。后面自然就有人说他不对。所以《十一家注孙子兵法》里,每一句“曹说非也”后面,都有一句“杜说非也。”“拨乱反正”比较多的,是梅尧臣。他是宋朝人,也是诗人,杜牧死了两百年了,他也没法起来论辩。

  那么我们认为谁对呢?

  首先我们关心不是谁对。我们关心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用。读书是观照自己,放自己身上体会,放实际事上琢磨,这才是真读书。搞些标新立异,徒事讲说,是读书的大病!

  其次,错的也有价值。杜牧的注,也让我们知道不少新鲜事,不也挺好吗?再说他下的功夫很大,是十一家里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我们也不必去揪他的错,得我所取就行了。

  克劳塞维茨说:“错误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别人看问题的角度”,这也是价值。有时候别人跟你说个道理,你觉得他太荒谬了,简直不可忍受。这时候你要往好处想,他让你知道了,还有人是这么看问题的!

  第三,到底谁对?这个问题我们当然是关心的,不是没对错,是有对错的。谁对呢?我基本一律是以曹操的意见为准。因为曹操才是吃过猪肉的嘛!其他人猪跑都没见过。

  除了曹操,我还有一本注本做标准,就是郭化若译注的孙子兵法。郭化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黄埔军校毕业,又多年在抗日军政大学教书。他的注本,可以作为标准答案。

  关于孙子兵法,我也经常碰到人跟我讨论。比如两个问题,一是说孙子与孙膑是同一个人。这个讨论纯属无聊。孙子是春秋时期跟吴王一起的,孙子兵法里有的内容就是具体针对越国的。而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那时候吴国已经亡了。两人差了一百多年,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无非是有人提出一些说法,显示自己学问。但是这些提法根本不值得采信,这就叫徒事讲说,不是真读书。

  第二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那上下文意思本来清楚明白到不能再明白。“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你是“小敌”,打不赢别人,还非“坚”,坚持不跑,就要被人擒了。但国内某研究孙子兵法的大家,他说,大家都认为是这意思,但我认为不是,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弱小的一方能坚,那就一定能把大敌活捉。”如果孙子是这意思,那他前面的话都白说了。

  对小敌之坚的解释,还有更过分的,谁呢?南怀瑾。

  他学问大呀!如果解得跟别人一样,就显不出学问了。他说这个“坚”,是财宝,是装备,敌人的财宝、装备,锁得再紧密,只要我们打败他,就可以归我们了!为了论证这个解释,他还以《庄子》为证:“庄子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人们把财宝锁起来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引盗贼来罢了。

  同学们一听,都震了!哇!还是南老师学问大!

  对于这些读书之病,王阳明说了很多:“其说本已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不是真读书,而是有胜心,徒事讲说,求些虚荣。

  读书只问对自己有什么益,有什么用,不要去文字上训诂纠结,自以为在做学问。

  所以我读兵法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把自己带入进去,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做?而且我们读书,跟看电影一样,自然就把自己带入胜利的一方。要再反过来,把自己带入失败的一方,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办?

  把自己带入书中,再把书带入自己工作生活中。这书上的道理,案例,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有什么相应的情况,有什么启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才算书没白读。,此用兵之法也。

  ——————————————————————————————

  第八章 九变第八

  227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

  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常用的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利就是机会,害就是威胁,你两方面都得分析到,不能只顾一头。

  曹操注解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么隐患,藏着什么危险。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

  曹操注得深刻。我们自己呢?在害思利易,在利思害难!

  因为人们的心理,总是一厢情愿,总是贪利而避害,总是侥幸心理。

  贪利是真贪,避害却不是真避,而是在心理上逃避,侥幸而疏于防范。见到利的时候,心里知道背后有害,但却认为那不会发生。见到害的时候,坚决相信背后有利,并且一定会发生!

  看看人们对“危机”的解释就知道了。人人都同意,危机=危险+机会,我们要化危险为机会,危机的机,就是机会的机。

  实际上危机的机,是扳机的机,你不要去抠那个扳机,该买单的时候买单,低调买单认赔,就是最积极的处理。不要试图在这事上还能另外捞一笔。

  认输才会赢。不认输,不买单,就继续投入进去,害没能转化为利,反而越来越大,那就不是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本意了。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二):多数人毁于滥情,少数人成于理性。

  一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善于打仗的人,都是老实练兵、严格执行兵法,不轻率出战的人。打仗最忌华而不实,因为打仗是精确的科学。古代军事家中,韩信最神,比诸葛亮强百倍。

  《孙子兵法》中的“计”是计算,并非计谋,而是计算。韩信精于计算,粮草数量、行军速度,观天象、察地理,对于韩信而言,打仗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诸葛亮打仗,靠的是先帝遗言,结果六出祁山,都以失败告终。民间推崇诸葛亮,主要是《三国演义》中编了很多离奇古怪的故事,大众喜欢。

  二

  五事,道、天、地、法、将。看上去很无趣,但是很实用。

  打仗,无需那么多花哨动作,最关键的是看敌我双方谁能沉得住气。打仗和做人一样,最忌怒火中烧,败兵之将大都是被怒火烧昏了头,失去了判断力。别人站在城外骂几句就受不了,贸然出城迎战,必是凶多吉少。做人也一样,情绪失去控制,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一点都不气,知道这是诸葛亮故意气他。如果换上一个愣头青,就要中计了。

  人生在世,切勿滥情。滥情会导致节外生枝,忘记了你最开始制定的目标。

  三

  打仗,说到底是一桩生意。战争发起原因就是争夺利益。《孙子兵法》的核心就是告诉人们说,战争是有成本的。打仗靠的不是情怀、热血,而是一次次的精打细算。所以,“百战百胜”不是好事,“百战”首先成本巨大,“百胜”也毫无意义,只能证明你的胜利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善战者,讲究的是一战定乾坤。

  四

  多数人毁于滥情。

  《孙子兵法》中的计,并非计谋,而是计算。计算粮草、计算兵力、计算行军路程。这和电视剧里演的战争不一样。电视剧里处处都是“视死如归”、“壮烈牺牲”、“血战到底”,目的是为了煽情,为了观众滥情,无需理性,越滥越好,因为观众大多数都是滥情的。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女人因为爱一个男人而自杀,目的是让这个男人内疚、后悔一辈子。这就是滥情,一厢情愿的想当然。而事实是你死了,他不会内疚一辈子,很快还会找一个。

  滥情就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只在乎自己一厢情愿的情感,过于相信自己的感性层面的理解。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时常是滥情般的“想当然”(别人应该对我好;我应该拿高工资;周围的人应该依照我的意思行事才行;世界应该应该按我的节奏运行才行。)

  但我们很少“理当然”(我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配得上高工资?对方为什么要按你的思路行事?)

  不滥情,需要随时克制自己的情感,很难,需要思考,需要理性。

  年少时,特别容易感动,因为那时候的情感是泛滥的,很廉价。

  现在,很少被感动,因为明白了一点,感情一泛滥,就不值钱了。

  五

  守。有定心,能经得住人云亦云,守住一个领域深根细作。

  不作为。积累自己,谨慎,不轻易出击,以不变应万变,时机未到,不轻易行事。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势篇》)

  作战总是以“正”兵来抵挡敌军,用“奇”兵去夺取胜利。

  奇,不是奇怪的奇,在这里读ji,意为“余”,就是多余出来的兵。

  正,是做一件事情的基础;奇,是创新与突破。

  只有奇,没有正,做事的基础不坚固;

  只有正,没有奇,周而复始,原地踏步。

  在现实生活中,求“奇”的人比较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以去走“奇人”的捷径,认为只有平庸的人才努力求“正”。

  正到极致,是人才。

  在正的基础上求奇,就是天才。

  六

  《孙子兵法·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应敌变化而致胜者,谓之神。

  人有时候总希望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遇到的问题都能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因为这样省事、安全。

  日常大部分牢骚,都是因为实际发生的事情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而已。

  为什么同一个创意,客户A喜欢,B不喜欢?所以,结论是B故意放刁,或者没水平。

  为什么和别人相处,有的人不好相处?所以,结论是不好相处的人,性格不好。

  为什么别人对我都挺好的,有一个家伙在我面前趾高气昂?所以,结论是这个人没有教养,就那德行。

  为什么今天她很关心我,第二天就莫名其妙脾气?所以,结论是她脾气古怪。

  为什么结婚前他很浪漫,结婚后就很呆板呢?所以,结论是我嫁错人了。

  为什么从前遇到的问题,能用一种方法解决,为什么今天遇到的问题,用那种方法就解决不了呢?

  一切疑问与纠结都是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人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我们的思维永远都停留在对上一秒的回忆中!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三):关于《孙子兵法》的三个错觉

  说起孙子兵法,很多人会想到三十六计,想到戏台上的神算谋士,小说里的长胜将军。“背水一战”“火烧赤壁”那些经典的战役至今流传,是人们茶余饭后彰显学识的一大谈资。似乎打仗就是一群智商、武力超高的大神碾压一群弱鸡。在看着本书之前,我偶尔也会中二的幻想自己成为赵云、李广这样的大猛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战争并非英雄之间的较量,不少错觉被打破。

  错觉一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人们最乐与称道的就是历史上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从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知名度之大便可见一斑。因为这符合人们“花小钱办大事”的期许。想走捷径,想四两拨千斤。但是也许你只听到胜利者的颂歌,看不到失败者的碑文。韩信背水一战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是如果你学他就完了,因为韩信还有一只“奇兵” 以正合,以奇胜。那只预备队去端了敌人老巢,插满汉军军旗,造成赵军已败错觉,赵军才兵败如山倒。

  错觉二 三十六计是战争的决定性部分甚至全部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的“近妖”,各种计策谋略,奇门遁甲,实力碾压对手。然而战争更重要的是战斗前的准备,要从“五事七计”(相当于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面去综合评估敌我双方实力,觉得可以打,有胜算才去打。这就是“先胜而后战”,而不是战中求胜。“五事七计”远比三十六计重要。

  错觉三 百战百胜是真猛将

  百战只会让士兵疲惫,拖垮国家。汉武帝穷兵赎武,“烦我强悍虽远必诛”,结果国家被折腾的快要破产,最后出《轮台罪己诏》反省自身过错。李广不说百战百胜,偶尔失败便被俘虏。战争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战斗一百次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是将领无用。要一击必杀,一次解决问题。书中举得案例有王翦灭楚,李牧破匈奴,刘邦败项羽。

  书中还强调了等待的重要性。如果敌人有地利,或还没露出破绽,此时等待胜过出战。怕就怕自己耐不住,必须要有所作为,或者抱着侥幸心态,那就是自己作死。

  更厉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保全敌人的国土人资为我所用。

  其他

  之前读过作者华杉的著作《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从符号这一角度、成本控制这一方向阐述传播方法,获益匪浅。此次作者引用历代大家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加之自己理解来阐述孙子兵法,值得一阅。除兵法外,书中还提了几条读书、做人的建议:

  不要用胜心读书

  我们看书、讨论时要杜绝好胜心,而要用谦虚学习之心,觉得哪些知识可以为我所用。而不是嘲讽作者、他人,认为别人都是傻逼。

  把自己代入失败的一方

  我们羡慕成功的人,总讲成功案例,手机看小米,避孕套看杜蕾斯,火锅看海底捞,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的成功方法复制不了,或复制了一个表面。重要的是把自己代入失败一方,做事前假定该事会失败,然后思考分析判断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这点出发。在此基础上求胜。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四):我们对《孙子兵法》的误读

  先说说书吧!作者逐句讲解《孙子兵法》,引用了很多《十一家注孙子》里的注解,援引了很多战例,用大白话讲孙子兵法,使整本书很通俗易读。喜欢孙子兵法,又每每因为古文晦涩难懂而放弃的朋友,不妨读一读。

  再来说说对于《孙子兵法》,我们经常误解的地方:

  1.《孙子兵法》是春秋齐国人孙武所著,并非孙膑。孙膑所著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并非一回事。

  2.《孙子兵法》的价值观,并非投机取巧获胜,也不是怀有侥幸心理玩弄计谋。一句“兵者,诡道也”,误了好多人。孙子兵法强调踏实修炼自己,使自己变强大,变得“不可胜”,然后等待胜机出现再一战而定。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创业的例子,没有文凭,一鼓闯劲,白手起家,成就非凡。然而那只是新闻,正是因为稀缺少见,才有新闻的价值,才被编辑写出来,被你看到。如果你也一头脑热的扑进创业大军,只怕会赔本吃亏。我们应该做的是先修炼积累,厚积薄发,等待可以出手的机会,再一发而定。

  3.孙子强调以强胜弱,不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例子,具有故事性,多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也就那么几例,我们不能存侥幸心理。孙子首篇讲“计”,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是现代的SWOT分析法。是计算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敌我双方对比,有胜算才出师。

  4.先胜后战,要能等待。孙子强调自强,等待胜机出现,能打赢再打。打不赢就等,等对方失误,等他出现漏洞,或者想办法消耗他等他变弱,然后再打。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没有胜算还打,就是“作死”。

  5.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韩信还有两千奇兵去出去埋伏了,才胜了。孙子兵法是教人怎么不陷入死地,而不是把自己置之死地。反面教材是马谡,山上扎营,被断水源,遭放火烧山,最后是置身死地,而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五):难得一个“透”字

  文/河北小珊 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不是第一次听说华杉,但确实是第一次读他的书,早就听说他有众多粉丝,然而却没有动心思去了解一下这个人,读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我有些后悔了!

  一个“透”字写着容易,真正做到难,很多书籍都打着“讲透”、“学会”、“秘籍”等字眼做招牌吸引读者眼球,内容确差强人意。但是华杉确实是研究“透”了孙子兵法,他研究孙子兵法长达二十余年,想来早已将其熟记于心、倒背如流,捉住了其中的精华。

  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被书封上面“先看封底”四个大字吸引,还没等翻开书先把书倒了过去。后面关于“以正和、以奇(jī)胜”等几天被误解的兵法的解析,更加印证了这个“透”字。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字功底和他的史学水准一样高,一个个案例在他笔下跃然纸上,一个个历史人物、一幕幕场景都被他拉到了读者眼前。要是每个时期的历史、每本经典的著作都能被研究透彻,如此呈现给学生和大众,历史变得不再生涩难懂,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六):《孙子的价值观》

  一,《计篇第一》

  1,孙子的价值观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孙的计指的是计算的计,而三的计是计谋,阴谋诡计的计。

  而人们喜欢把孙的《计篇》理解成阴谋诡计,作者说这是价值观问题,因为人一般贪求速成,总想找个奇计就搞定了,而这恰恰是孙反对的。计是基本面。所以,孙不是讲奇巧得胜的书,而是讲实力得胜的书。

  计算的科目有五事七计,相当于swot分析。在战前就能计算清楚胜负。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作者说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最会用计的是诸葛亮。但他的计其实是阴谋诡计的计。没什么计算能胜过魏国,却为了一个情结兴师动众。

  《孙子兵法》强调了真正的战略是,“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就是看似平淡无奇,没故事。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

  2,五事:道、天、地、将、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上下同心同德同欲,是战争的国内政治基础,在于人民支不支持。要在道上胜出,关键是抓政策、抓宣传、抓军队的思想工作,大家都愿意跟你作战。在战争中,宣传机器和战争机器一样重要。林彪说,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靠这两杆子,就是这道理。

  “天”一是天下大事,二是宣传给别人听的,兵家的天,是军事气象学。至于观星、望云、望气、占卜、烧乌龟背,那是宣传工作,为政主事者从未迷信过。智者不法,愚者拘之。

  “地”。打仗关键靠行军,行军甚至是比交火战斗更重要。很多人认为交火了,开炮了,才是“打起来了”,实际上,开炮的时候,胜负已定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兵力,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将”将就“勇”。勇就是当机立断,不迟疑。兵家说别人“好谋无断”,老在谋划就是决定不了,就是没有勇。没有勇的人即使决定了还可能会不坚决。无论做什么都要有牺牲精神,向死而生。虽说先胜而后战,但世上没有必胜的事,没有勇,就做不成。

  “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组织架构、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官道”是人事制度。“主用”是物资管理和财务制度。“法”,是管理,是管理办法。管理在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专业词汇,而现代管理学,就脱胎于军队的管理。

  一个组织架构,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就像搞企业,一个公司大了,管理跟不上,就一定会崩溃。业务发展速度快了,组织架构就经常整不明白,到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编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搞一次组织变革,搞成功了,活力迸发,搞不成功,就又趴下了。

  有一个词,雄才大略。“道、天、地”,是大略;“将”和“法”,则是雄才,能组织、动员、驾御、推动。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雄才大略兼备。而雄才又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

  3,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呢?等待,跟他熬,派间谍,各种布置安排。一定要等到平衡打破,胜算已见,才能出战。

  不能等待,有巨大的性格缺陷。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4,一战而定是真名将

  “能而示之不能”。

  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十年戍边,换一个大将,可能百战百,但一将功成万骨枯,什么问题也没解决。频频的焦虑性动作才能毁灭你的。

  作者这里提到了一个常人的误解。说刘邦发现敌人兵马羸弱,属下觉得是诈,刘邦觉得是真于是就进攻了。平时人们会觉得哎呀刘邦太笨了。但作者做了个比喻,罚球时你永远不知道对方会往哪射。所以这次中计下次也可能中计。刘邦认为是真的羸弱不一定是错的。

  5,不能胜利就要等待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善战者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都是讲给老百姓听的,关羽则威名赫赫,在专业人士看来,实误国之臣也。

  6,卑而骄之

  示弱不是羞耻,争什么不要争气,特别是不要争一时之气。

  假装谦卑,让对方骄傲,让对方轻视自己。轻视就不会防备,不防备就可以发动突然袭击。

  7,实战

  兵法都很简单,难的是判断。比如那敌军来,你怎么知道他是来骚扰的,还是来总攻的呢?我们无法知道。所以,毛说:“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随时有紧急情况要你处理决策,哪顾得上兵法。

  8,保持紧张

  领导者要注意保持团队的紧张状态,看他松懈了,就把发条给他紧一紧。敌人挖空心思都在研究你什么地方会松懈。你认为没问题,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他的研究结论。

  9,实力决胜

  我们经营也是一样,你踏踏实实把产品,把服务做好,别老想着有什么“招”。奇谋诡道很容易,就那几招,其实技术含量很低。但是“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时间,是积累。

  二,《作战第二》

  1,打仗打钱粮

  千里之外运粮,得二十人奉一人,费二十人的口粮才能运一个士兵吃的上去。还有迎来送往的使者宾客,车甲器械的修缮,胶漆之材,都是钱。

  所以《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

  2,汉武毁于军费

  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不是因为他是兵家,就拼命忽悠主公打仗,好让他建功立业。恰恰相反,他拼命劝你别打。因为他是真正的智者,是负责任的人。

  治世是什么?就是休养生息,税收极低,达到三十税一差不多。贸易关税、过路费、过桥费全部没有。民营企业投资自由。煮海造盐,开矿炼铁,甚至开铜矿铸钱,全部自由。就和现在的自由经济国家一样,发钞票的银行也可以是民营。

  简单说治世就是自由和自治社会。小政府,不干预民间文化经济和生活。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样休养生息,民间活力空前释放,社会财富迅猛增加。

  3,求全

  孙子的思想是“求全”,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胜,最好把敌人也保全。他的整个军事思想,是慎战的思想,不战的思想,和速战的思想。

  三,《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数胜必亡

  “百战则民疲,百胜则主骄。你又疲惫又骄傲,对方则憋足了劲要雪耻,可能下一仗就翻盘了。百战百胜了,还在打,可见这胜的质量不高,没解决问题。”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伐谋,是伐掉他的计谋,伐掉他的念想,从根儿上把他的念头伐掉了。让他发现条件不具备,风险很大,胜算不多,放弃自己的计划。

  “伐交”,则是破坏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就是伐交。苏秦合纵,要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让秦国十五年不能东向。张仪连横,游说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

  3,战胜敌人不是关键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攻城是下下策,死伤惨重,一旦不拔,就是灾难性的。孙子的思想,一贯是赢不赢先别说,关键自己先别输。胜了敌人不等于赢了,关键你自己是变得更强了,还是更弱了。

  4,谋攻即谋全

  孙子这里总结“谋攻”,谋攻就是谋全,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战,非攻,非久。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这就是兵法智慧的根本。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跟别人一样,上手去干,多半是大败亏输。吹嘘自己战无不胜,那不是大师。

  “非久”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5,兵力原则

  十倍优势才打包围战,五倍优势才进攻。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只有两倍优势,那就要“倍则分之”,调动敌人,让他分兵,分割他,形成我方更大优势再打。这就是毛泽东的运动战?

  6,分兵作战

  曹操注:“以二击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说的是分自己。杜牧说,正奇分兵,跟兵力多寡没关系,只要出战就有正奇。

  “以正合,以奇胜。”这“奇”不念qí,念jī,数学里奇数偶数的奇,简单说就是预备队。出奇制胜,就是正兵先打,等到关键时候“出奇”。

  7,认输的智慧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认输才会赢”,也可以说,输了,生活还会继续。输掉的咱们认了。

  8,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

  9,你能带多少人

  你能带多少人,是管理问题。管二十人的公司,和管二百人的公司,不是一回事。

  组织架构,就是从小到大战斗单位的设计,古代打仗最小战斗单位是五个人。戚继光设计了十二人一组。林彪发明“一点两面三三制”,以三人为最小战斗单位。

  10,认识“以防万一”

  “以虞待不虞者胜”。“虞”,是预料、预备、防备的意思。成语“尔虞我诈”,就是相互防备,相互欺骗的意思。

  “以防万一”!防的就是万分之一!绝大部分准备,都是“白准备”,准备本来就是“不防一万,只防万一”的,所以每一次有效准备背后,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白准备”。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11 知己知彼,难于知己

  把工夫下在知己上。我不管你怎样,因为我也管不着,我只管我怎样,你怎样我都有准备。

  四,《军形第四》

  1 别作死

  不可胜,怎么办呢?不办。很多人,败就败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办。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办不到的事,就不要强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非要办,就会输光了老本。

  不能取胜,就不要出战。抓紧练自己

  等待,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认识到这点的人太少了。等待什么?等待形势变化。

  2 专注

  从个人来讲,行行出状元,就是专注、坚持。任何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五年成为专家,十年成为权威,十五年成为世界顶尖。

  3 当见未萌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人人都看得出来的胜,你也看出来,那不算本事。

  4 战胜失败者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都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敌人,甚至是战胜了已经失败的敌人。

  5 成功来自于基础工作

  成功都来自于日积月累,而不是奇思妙想。成功者都是一直在做最基础的工作,而且始终关注基本面,关注基础工作。

  五,《兵势第五》

  1 形势

  做事先看形,做起来就靠势。

  孙子讲的势,更是人为地制造出一种势态,俗话说“造势”,就有点这个意思。

  强调通过造势去影响人的心志,所以荀悦所讲的情——其心志可否——在《孙子兵法》中其实也包含在势里面,不管他心志行不行,只要给他造成那个势,他不行也得行

  2 编制

  编制搞好了,组织架构搞好了,管很多人就跟管很少的人一样,和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方便。

  现代管理学,就是从军队管理发展起来的。这“分数”两个字,怎么分,多少数,那学问大了去了。好多公司,成天都在研究组织架构。

  古代军队五人是一个最小战斗单位,叫一“伍”。我们说“队伍”,说当兵叫“入伍”,就是从这儿来的。二十伍,一百人,叫卒,跟现在一个连人数差不多。五个卒,五百人,叫一旅。一个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二十五个。

  古代军队编制、分数,都是五的倍数。林彪发明了“三三制”,把最小战斗单位,由五人,改为三人。

  3 手上留副奇牌

  “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奇”,就是一个先后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时候打出去。这就叫出奇(jī)制胜

  仗是怎么打的?从正兵奇兵去看,好多仗怎么打就看懂了。正奇是动态的,随时相互转换的。

  球一旦传出去,正奇就转换,接到球的变为正,刚才传球的变为奇。分分秒秒都是奇正转换。

  从微观上讲,正奇就是战术配合,不是一窝蜂冲上去乱打,而是有章法,有先后,有配合。

  你别以为出奇制胜就是出了奇招就得胜。这世上没什么奇招,就那几招,人人都知道,就是没人能做到。阵型不过532、433、442,还有铁桶阵901,输急眼了109,输红眼了最后30秒0011。战术不过攻守平衡,中路边路。

  关键在于教练的领导管理能力、战略思想、战术智慧,球员的体能、技术、经验、灵气和训练。不抓这个,哪有什么奇招让你得胜?

  4 气势是实力

  越成功,社会越认可你,你气势越大,做事越顺。

  六,《虚实第六》

  1 在问题中前进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能不能都做实了,一点都不虚呢?不可能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关注点、精力,也是有限的。

  2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让敌人来;“致于人”,到敌人那儿去。“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曾国藩也有一句解,叫“喜主不喜客”。跟足球赛一样,主场有优势,客场则先弱了三分。要想办法让自己打主场,对方打客场。

  3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想不到

  不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走自己的路,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

  4 小心“胜之形”

  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一模一样照做,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等你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

  七,《军争第七》

  1 冤枉路,冤枉钱,不可少

  两点之间,不是直线最短,表面上迂回的弯路,实际上是最便利的直路。因为有地形,有敌形,走直线你过不去。

  2,扩大博弈的参与方

  在博弈中,不要只看到双方的博弈和利益诉求,而是扩大游戏的参与方,把更多其他看似不相关的人和利益拉进来,加大我方的博弈筹码。战争可以把其他国家、其他事,拉进来,从而获得奥援,增加自己的赢面。

  八,《九变第八》

  1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2 利害哲学:利中见害,害中见利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有点像现在常用的SWOT分析。

  看到利,就想想它有什么隐患。看到害,就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

  3 “危机”的“机”,认输买单

  很多人认为危机的机是机会的意思。实际上危机的“机”,是扳机的“机”,你不要去扣那个扳机,该买单的时候买单,低调买单认赔,就是最积极的处理。谁不遇到点坏事呢?不要老想“坏事变好事”。

  认输才会赢。不认输,不买单,就继续投入进去,害没能转化为利,反而越来越大。

  4 考虑不利,就变得自信

  “杂于利”,是以害杂于利。把不利的一面、有害的可能,都放进去考虑过,都能够应对,则我们对要做的事就有了信心。

  5 应每天都在解决困难

  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

  6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

  7 兵法的痛苦是对方也懂兵法,博弈论的痛苦是对方不懂博弈论

  因为兵法是要我赢,对方也懂,就不容易赢。博弈是追求共赢,对方不懂博弈论,你能算出双方共同的最优解,他不会算,结果两败伤。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七):一本能让孙子兵法回归平凡的好书

  关于孙子兵法,似乎什么样离奇的传说都有。这种种传说和宗教的神迹类似,不过是为了吸引智力尚处于蒙昧状态的人们罢了,但想不到竟有这么多国人信以为真。所以,长期以来,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如果谁过分夸大孙子兵法,视之为神圣神秘之物,那么,此人脑子一定处于未开化状态。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该书的实际水平和它长期享有的盛名极度不相称。在那种蒙昧时代,它或许确实是当时的智力活动顶峰,但若以现代眼光来看,即使撇去那些明显错误和过时落后的部分,剩下来的精华大概也只能算老生常谈,他们早已变成熟语,进入我们日常的话语,变成我们习惯的一部分。因而,对中国人来说,孙子兵法读不读是无所谓的。

  而本书对孙子兵法的讲解另辟蹊径,不仅仅是综合了很多大家的注解,更是重新整理了一种思路,让我们耳目一新。对孙子兵法有了一个全面而新颖的认识。

  相对于现在电影、小说,为了吸引眼球,总是描写一些少胜多,弱胜强的传奇故事。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还真以为少能胜多,弱能胜强。历史上那些类似的传奇事件,看似偶然,背后都有其必然性。只是表面上弱或者整体上弱,但在局部上是有优势的,而往往这种优势对于全局的胜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书把孙子兵法重新归于平淡化,也就是说,告诉我们,孙子兵法不是神话,不是宝典,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只是一种思路,尤其是提前的思想让我印象深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至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做统帅,也不是胜利的主宰者。所以,英明领袖一出击就能战胜对手,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主观臆断,不可单凭经验,不可听信谣言,而要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口中去获取。

  美国人已将《孙子兵法》的运用领域大大扩展。除了政界和军界,在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民间有近百个研究《孙子兵法》的学会、协会和俱乐部。他们把昔日战场上的对决运用到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竞争中,如商战、外交、体育,乃至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孙子兵法》中学了许多东西”,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在其著作中,探讨《孙子兵法》在营销领域的应用。

  《孙子兵法》,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的兵法要点。我们中国人要加油鼓劲,力争学习的更好、运用得更好。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他的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他与客观规律的距离。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中国文化不是弱势文化,走向弱势只能说洋奴和汉奸及官僚们望了祖宗文化,这也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我们中国人用高震东呐喊的“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个思想,学习《孙子兵法》比美国人更务实、更勤奋。中国人最该读的和活学活用的就是《孙子兵法》。而本书,对于国人学习孙子兵法大大有益。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八):通俗易懂的孙子兵法

  我生性不着调于那些古代文言文的一字多意和之乎者也的摇头陶醉,但是也不否认古代人的深奥一生执着研究的经典,想懂不能懂的纠结心态,徘徊书库里面无法畅游一番的遗憾。孙子兵法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部神作,而有幸的是,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二十余年不懈专研,我们可以轻松的读明白孙子兵法,透过华杉先生的思想,我们知道了许多对于孙子兵法的误读之处,兵道,我们往往就想到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靠的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发现诸葛亮才是胜利的保证,因为他晓得天象知得地理,所以战争斗得妙。但是作者向我们传达的孙子兵法倒是一步一脚印的实际估量,很严谨的策略,并非神一样的巧计,攻打靠的是实力派,更推崇不战而胜之道,不战而胜讲究的也并非空穴来风的假面老虎的伎俩,靠的就是你真真的瞅见了我就是军队比你厉害,领导比你强,人民团结君主一致抗战的信念。所有这些,都是必然胜利的结果,打胜战是没有魔幻色彩的。

  打战也像是工作上SWOT的分析法,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本书时不时透过很现代的观点结合兵法和工作,将本来很古老的思想穿越到了现如今,也说明了孙子兵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古今中外互相融合的,透过华杉作者了解孙子兵法,是极好的。书中有一篇说的是“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会”何其朴素的原理,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错失在实践上,我们大声嚷嚷一堆关于别人家的缺点和不足,用来安慰自己的高超,却没有来得及看明白自己的不足,让别人有了刺伤你的漏洞,自己的片体鳞伤就是自己大意,而大意就是用兵之大忌。

  书中的观点在华杉作者笔下都是那样深思熟虑,而你就翻阅一下书籍就可以知道精华所在,何乐而不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九):要买《孙子兵法》,只推荐这本

  家中收过几家不同出版社的《孙子兵法》,其实都只为求通俗易懂的注解。自身的古文水平本就有限,再加之是和女儿一起读,总希望可以求得最准确的释义。和女儿一起,把书来的几本《孙子兵法》放在一起读,才发现每一本都无太大差异,只是所举的战例不同罢了。直到看到这本《华彬讲透孙子兵法》。

  我想对于孙子所著的这本史上最深刻的兵书,能够做到通俗透彻的表达原著的本意是不容易的,几千年来有不少人在研读它,为它做注,但能够让我等俗人洞悉其中玄妙的几乎没有。我也是带着半信半疑的心将这本书收入囊中。

  读过之后发自内心的评价是,读《孙子兵法》有这一本足矣。华杉老师的这本书是我家中所收的几本版本中最厚的一本《孙子兵法》,看了介绍说他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多年,从作者的自序中可以了解,作者把古今所有有价值的为孙子注解的读物都做过深刻的研究,包括从被史上称为最专业注解的曹操到时南宋张预的十一位世人公认的注家,到现代人的读本,作者都没有放过。

  正因为此番功夫,才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注解。作者在自序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说为《孙子兵法》做注解的人非常多,但大多是当学术研究,不是真正的军事研究,是为了做学问,而是不是为了打仗,因而所看到的东西就南辕北辙。

  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想孙子在著千古名典的时候,也是希望后人能从中悟战场上的精髓而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够做到将玄妙之作通俗而透彻地呈于大众眼前这就是多么不易的事情,华杉做到了。每一篇都是先原文后华杉详解,详解中举例了大量的史上经典战例,有百余个,极为生动。

  倘若这本读过之后再不顿悟原著,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按照作者的指示先读了封底,封底中赫然写着五条“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女儿大呼妈妈我们之前都上当了!不能说是上当,而是广泛的一种误解,而且我们一直在误解的深渊里洋洋自得。

  因为女儿酷爱围棋,有老师建议读《孙子兵法》,这是我们读兵法的开始,没想到之前的读本让我们在误区中迷途,真得感谢华彬老师把我们拉上岸,母女两人正在身临其境的投入兵法,精彩岂是一言可表的?

  只想说一句,你想收《孙子兵法》就收这本《华彬讲透孙子兵法》,不但深蕴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也会洞悉自己的人生,为思想拔高,四个字来说—透彻真实!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十):继孙子之绝学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孙子兵法和36计。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看个热闹,看看那个牛人谈笑之间,就让敌人灰飞烟灭。

  现在还记得两个经典战役,一个战国时候的吴越战争,还记得越王发现吴军齐整,没有漏洞,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狱中提出死囚,然后逼迫他们在吴军阵前大喊没有完成君命,之后自杀报国。然后就自杀了,结果吴军军心大乱,被越军击败。

  还有一个就是李朔雪夜袭蔡州,这个战例讲了很多了。当时我研究了很久,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想来,真实学我者生,象我者死。

  在大了一点,看孙子的时候反而少了,阅历不多也不少,一方面觉得孙子兵法没有办法用到实际中,一方面有时迷茫,这么一本传世的兵书,应该会有它牛逼的地方呀,为啥看不出来如何用呢?

  刚愎自用,这是我当时的心态,一方面觉得孙子兵法应该有奥妙的,一方面又觉得没有人比我高明,我看见的就是别人看见的。但是看了华彬这本书,我觉得我好像看见了孙子兵法的奥秘,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从此以后要虚心学习,希望能够继孙子之绝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