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2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字》读后感精选10篇

  《红字》是一本由霍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页数:2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字》读后感(一):2颗星只是因为翻译,这真的是名家的译作么?

  路过上图的自助借书机,

  忍不住试一下。

  因为最近玩过一个“萨拉姆女巫”的游戏

  所以对《红字》满有兴趣的,就借了。

  看到现在1周左右,

  进度只到13页。

  从前言就看着不舒服了,

  进到“海关”这章的正文更加崩溃,

  让我忍不住要来评论的是以下这段:

  “只听得文件簌簌作响,官员信誓旦旦,商讨工作议论纷纷,以及随便聊天的嘁嘁喳喳;”

  ……

  请问是小学生的4字习语练习作文么???

  有必要这么硬凹么?

  ……

  长远以来很久没有看书看到那么恶心了。。。

  很想知道原文是怎么写的。。。

  等我看到原文一定来更新这个评论!

  《红字》读后感(二):自我的救赎

  霍桑让我再次相信人的内心的博大。生命中的每一种情节都极具喻义,我们要做的只有宽容沉默

  故事情简单,如果可以的话,一篇短篇小说尽可表述清楚。而霍桑却极尽心理之能事,竟写出一部宏大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发生在一六五〇年前后的波士顿,作为在英格兰被迫害的清教徒,他们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理想移居至此,他们注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绝欲望,甚至走向极端,禁止妇女微笑儿童嬉戏。海丝特•白兰智慧而且刚毅,虽为齐灵渥斯的妻子,谣传丈夫早已丧身大海,与敏感学识渊博丁梅斯代尔牧师发生私情,并育下一女婴珠儿。事情败露之后,海丝特被监禁数日,并在受弄刑台受辱数小时,并要时时刻刻佩带能奸的标志“A”字样的红字。但她拒绝说出女婴父亲名字。而后移民至此的齐灵渥斯恳求海丝特隐瞒两人的夫妻关系,在此地做了一名医生。海丝特饱受周遭的耻辱与诟病,深居简出,乐人好施。而丁梅斯代尔牧师一方面要宣扬所谓的正统教义,另一方面又要忍受心理的折磨与煎熬。齐灵渥斯为了治疗丁梅斯代尔牧师的病情而走近他的身边,并从他的日常言行感觉到他心中的隐痛,并生发了报复的仇恨。在海丝特•白兰与丁梅丝代尔的森林中一次会面后,海丝特向丁梅丝代尔揭露了齐灵渥斯的真实身份。牧师内心感到更大的痛楚解脱。牧师决定在庆祝选举的布道时完成自赎,向众人表明了自己罪恶,最后丁梅斯代尔走向海丝特•白兰受辱的刑台,因病情加重而死亡。一年之后,齐灵渥斯也逝去,与丁梅斯代尔合丧一处,但中间留有一块空地,共用一块墓碑:“一片黑暗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而海丝特•白兰再次返回此地,依然佩带耻辱的象征红字安静地活着。

  霍桑极尽渲染描摩人的心理,避免言语落入流俗,为后世所推崇。使我更感兴趣的是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深沉厚重人文内涵

  “A”字的意义多重性引人深思。由于海丝特•白兰含辛茹苦助人为乐的美行,使得她胸前的红字不再是“通奸”(ADULTERY)的耻辱徽记,而成了“能干”(ABLE),甚至是“尊敬”(ADMIRABLE)的标志,而小珠儿则当作“天使”(ANGLE)的象征,更有甚者,将其看做社会的进步(ADVANCE)或者美国(AMERICA)的象征整个社会的错综关系的象征。

  在作者笔下,“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珠儿、齐灵渥斯”极具深刻的意味。毫无疑问,故事最大的主角当属海丝特•白兰。海丝特的人生哲学让她活得坦荡无恃。当事情败露,海丝特本可逃避,移居别处,她内心强大的救赎意念,以及隐藏在深处的对丁梅斯代尔牧师的眷恋,支撑着她默默地承受着无处不在的非议与指责,她没有仇恨,更恰当地说,她安静本分的生存意识战胜了仇恨,只是默默地行事好施,她没有目的,行善的美行不是来赚取好名声,她只是用正常方式对抗人们心底的怒恨。霍桑在书中结尾处写道:“一个值得探讨,引人入胜的课题是:是恨和爱,归根到底是不是同一的东西。”霍桑十分明确地给出了我们答案,当“二者发展到极端”时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通的”,作品也向我们印证了这一观点,齐灵渥斯的情到极处而生恨,而丁梅斯代尔爱之真切痛苦不堪。爱和恨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使一个向对方谋求爱慕和精神生活的食粮。”这句话也能在文中找到证据。完成之后,“都能够将自己热爱的人或痛恨的人同样置身于孤寂凄凉境地。”结合故事,情节,这一论断更加深刻可晰。海丝特•白兰是爱与恨交融得恰到好处的例证,而牧师爱大于恨,齐灵渥斯恨多于爱,而珠儿则是似一个独立情感王国的精灵。故事更具深义的是,当两人相继死去,海丝特•白兰自愿又回到那个充满着她的耻辱与悲伤之地。她心中坚定信仰,使得原本耻辱的红字竟使人生畏起敬,这也昭示着世界变得成熟与宽容,一切正义真诚的情感都被接纳。霍桑作出了呐喊:“要真诚!要真诚!一定要真诚!即使不把你的最坏之处无所顾忌地显示给世人,至少也要流露某些迹象,让别人借以推断的最坏之处。”我曾经饶有兴趣的想过这个问题。人只单纯的分为好人坏人不够的。一个纯粹的真善美,无可非议,他一定会上天堂;一个服从于内心的道德失准的人,我们可以判定他是坏人,但他

  是真诚的,他所做的每种行动都是心底真实的思想而引发的。但一些好人违于内心,隐藏内心真实的想法,一些坏人也许由于难言之隐而不得不扮演恶人的角色。世界太丰富,我们确实无法判别每个人的真实心境,那就只能真诚与宽容来完成自赎罢了。

  《红字》读后感(三):借尸还魂

  “霍桑的先祖威廉·霍桑1630年来到美洲大陆,曾经担任过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官员,当众驱逐鞭打过一位教友派的妇女,而霍桑的曾曾祖父约翰·霍桑则是臭名昭著的1692年塞莱姆女巫审判中的三位法官之一,根据他的裁决,数名女巫被送上了绞架。霍桑创作《红字》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写作,‘替他们(祖先)蒙受耻辱,并祈求从今以后洗刷掉他招致的任何诅咒。’”

  霍桑巧妙地将自己祖先的事迹融入创作背景,美国在独立之后,发展到19世纪的对宗教文化的自省,以及当时社会的新兴思想的萌芽,嫁接到一个发生在17世纪的宗教赎罪故事。

  巧合的是,美利坚拥有与小珠儿极其相同的身份——私生子——前者在经历欧美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后宣布独立脱离自己的宗教策源地,从此“开除”教籍,是欧洲宗教与新大陆的混血儿。

  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暗示着两者之间应当具有共通的特点。小珠儿的诞生是她的父母对宗教教条的反抗,远离世俗社会拘束使得她身上表现出的野性使得她的母亲有时视她为天使,有时却称她为恶魔。而美国则今天拥有强大的文化输出,确实是异曲同工。故事中有海斯特关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思考,背景是1848年在霍桑撰写《红字》时,第一次妇女大会正好在纽约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女性和男性拥有平等财产权的问题。所以“《红字》是公认的第一部从美国本身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带有这种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思想文化烙印,散发着浓郁的美国乡土气息小说杰作。”

  《红字》读后感(四):适量“宗教”,味道会更好吗?

  霍桑的《红字》,过滤了那些繁琐冗长曲折的字句之后,本质上的故事很简单:女人和牧师通奸,后因女人怀孕产下一女,被当局发现处以佩戴红字A以示警惩,而通奸的另一个当事人牧师则没被发现,却深受良心煎熬;与此同时则是女人原有的丈夫,作为牧师的医生出现在其生活中,并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最后,牧师说出内心的秘密坦然受死,医生满腹仇恨随之宣泄而同样死亡,只留得女人和女儿生活于世,红字A也慢慢地完成符号意义的转变。这么一写下来,这个故事真说不上有多精彩,而关于红字A的意义的阐述,也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老实说,这并不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然而,霍桑在这个故事里面加入很多宗教的思考。神啊牧师啊布道啊上帝的荣光啊等等词汇则是频繁出现,对于一个不信基督抑或其他宗教神的人来说,每看到这儿就十分痛苦。那是一种不理解不愿了解而产生的纠结。书中的男主人公个作为一个牧师,为了凸显其内心的煎熬,上帝和撒旦像龙套似的不断上场下场;女人的审判也是由于宗教和法律共同完成的;书中每一个人,除了西宾斯太太,都囿于这样的环境中无法解脱。任何别的想法,都会被视为魔鬼诱惑。这就是新英格兰的土地,这就清教徒梦想建设的乐园。可是太多的清规戒律,却又是磨灭人性的。《红字》这本书,整个基调便是如此幽暗而毫无色彩,即便有所谓的上帝的荣光,我想大概也是如冬天偶尔穿透浓厚云层的光线一样,冷冽而短暂。是否少些那样的极富清教意味的故事叙述,书会更精彩一些?

  我想自己目前还不能回答。一来不曾了解霍桑的生活经历,二来也对加尔文教所知甚少。只是因为这本书让我读得不舒服且隐隐有种不明所以的梗塞感,所以忍不住发问一番。有些故事注定就是这么风格明显而恰好不是自己的菜!

  哦对了,关于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红字》中的插图,我想说,真 是 他妈的 烂透了!

  《红字》读后感(五):红字

  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一个犯了主的“不可奸淫”之戒的故事,但如果仅仅如此又怎么能成为驰名中外,历久弥新的作品,此次看后觉得,这就是一部象征性的作品。   海丝特·白兰和丁梅斯代尔牧师是犯罪的主体,所以白兰胸口铭刻了红色的A,这象征着对犯罪的惩罚。可为什么是A呢?A正是字母的起首,这是否意味着这是人类的初罪,这点与《黑客帝国》中尼奥(The One)类似意思即第一个人。而丁梅斯代尔牧师胸前是否有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意思到自己的罪,A字已经在其胸中。   那么上述两人所犯的也就是人类所犯的罪,当然是指在对待上帝上。他们犯的是上帝所制定的摩西十戒,所以他们要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其实在阅读时我们可能觉得周围人有些“过份”,但如果对基督教有相当的理解的话,其实就容易接受了,这种目光本身就是主对罪恶的惩罚,主对亚当夏娃说:你必流汗,方能得到救赎。而所有犯了罪恶的人都必须要众人的歧视中生活,方能显示其已经自省。   当然主也是仁慈的,主提供了救赎之道,对于白兰和丁梅斯代来说,珠儿就是这条道路。珠儿是无罪的,她是主送来的礼物,但也是救赎之路。我们也许对白兰不离开当地,以及丁梅斯代的内心自咎有些无法理解。但对于救赎来说就很容易理解了,白兰离开就意味着逃跑,而丁梅斯代要是没有自咎之心,那就意味着两人都不承认犯罪,不想得到救赎。其实书中也说到:要是没有珠儿那么白兰的人生就会不一样。甚至她犯罪了也没人知道。可是两人在上帝面前呢?难道可以隐瞒主,或者在主面前逃跑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珠儿即是主提醒两人犯罪的存在,但也是他们两人得以拯救力量和希望。   而以齐灵渥斯为代表的众人的言与行,就是主的工具,主用他们的来“惩罚”罪人,但也是在提醒着罪人,其实也话在提醒着所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A”字。只有坦诚认识罪恶,认真生活自省,方能得到最终的拯救。

  《红字》读后感(六):黑暗中的玫瑰

  最喜欢开篇的“狱门”那章。灰黑中鲜红的玫瑰,为死囚奉献温馨妩媚。从开头就开始鲜明的隐喻色彩。很像《肖申克的救赎》的开头,从一开始就是关于一场爱与恨得“罪与罚”有时会非常喜欢这种小说。它就像是巨大的黑洞,里面滋养着很多东西,百看不厌

  红字,即“A”字。通奸罪(Adultery)、能干(Able)可敬佩的(Admirable) 爱情(Amorous) 天使(Angel) 艺术(Art)、前进(Advance)、美国(America)。红字在霍桑的笔下蠢蠢欲动。这就是象征性小说的魅力。每个人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胡允恒先生在序中认为海丝特是有形的红字,丁梅斯代尔是无形的红字,齐灵渥斯是红字的制造者,珠儿是活的红字。个人感觉他对于齐灵渥斯的判断有误。齐灵渥斯不过是撒旦的使者,那个黑男人,隐喻或许是撒旦,才是红字的制造者。

  红字在中心,四个人物分居四角,共同构成一个圆。海丝特的赎罪,丁梅斯代尔的忏悔,齐灵渥斯的复仇,珠儿的旷野,宗教中的“赎罪”“宿命论”“原罪”等信念弥漫在整部书中。即使我们不知道霍桑的经历,也能隐隐感觉出他与清教的密切联系

  结尾处霍桑安排了海丝特的再次归来。她又重新回到了这个让她悲伤,充满耻辱的地方。这个结尾让人有点……说不清楚,也许这正反映了霍桑心中浓厚的宗教理念,是一种束缚。等于说海丝特终究又回到了这个生活的原点,很验证“宿命论”。她天生具有勇敢和活跃的气质,本应像《肖》中的主人公一样,离开那个灰色的世界,找一个没有宗教压抑的地方,开始新的自由的生活。结果没有。我想这可以去深究一下霍桑的心理。呵呵。

  读完了《红字》,我打算去读麦尔维尔的《白鲸》。那本书是献给霍桑的。

  附 录

  霍桑年表

  1804 7 月4日 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在纳撒尼尔和伊丽莎白•曼宁•赫桑夫妇的三个子女中排行第二。(1830年后,作者在其姓氏Hathorne 一字中添加了一个字母w,拼写为Hawthorne。中译名亦因此由“赫桑”改为“霍桑”。)

  1808 丧父。其父生于1775 年,任船长,罹黄疸病,死于苏里南(旧称荷属圭亚那)。其母遂携子女寄居她的父母曼宁家中,依靠亲戚的接济为生。

  1813 玩球时不慎脚受伤致残,微跛,并因此休学两年零四个月。在家受教于约瑟夫•爱默生•沃斯特,此人后来成为著名的词典编纂家。

  1818 霍桑全家迁至缅因州雷蒙德祖宅,小纳撒尼尔在波特兰上学。他后来回忆道,在雷蒙德的九个月里他“变野了”。他滑冰、钓鱼、林中打猎,下雨天阅读莎士比亚和班扬的作品。据他自己的记述,就在雷蒙德,他养成了“孤寂独处的恶习”。

  1819—21 与曼宁家的人住在一起,1819—20 年,在塞勒姆上学。在塞勒姆的一名叫本杰明•林德•奥立佛律师的辅导下准备上大学。由于母亲仍留在雷蒙德,母子分居两地达两年之久。

  1821—25 进鲍登学院求学,同班同学中有亨利•朗费罗、终身挚友富兰克林•皮尔斯、霍雷肖•布雷奇以及乔纳森•西利等。关于大学年代,他写道:“我当时是一名游手好闲的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学问必备的那些令人头痛的公式与细节都置至脑后,也不愿把自己归入学者鸿儒之列。开始写小说,写了长篇小说《范肖》(其背景类似鲍登学院),或许还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集子,题为《我故乡的七个故事》。毕业时在全班35人中名列18。”

  1825—35 回到塞勒姆,与母亲和姐妹一起住在曼宁家,埋头苦干,希冀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终于在这间昏暗寒伧的幽室里赢得了声誉,”1836 年他在提及这间“屋檐下”的房间时这样写道。开始出版商对他的作品十分冷淡,他沮丧万分,把《我故乡的七个故事》

  的手稿付之一炬。1829 年前后,他计划出另一本短篇小说集《乡土故事》,1834 年计划出第三本短篇小说集《讲故事者》。后两个集子中的部分作品曾作为故事或随笔分散在杂志上发表过。虽然他的母亲和姐妹都离群索居,遗世独立,甚至各人单独进食,但是霍桑并非像他自己描写的那样是一个郁郁寡欢的隐居者。他不时地乘驿车或徒步在新英格兰的乡间田头旅行漫游,从此时起他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记下所见所闻、印象随感和文思遐想。

  1828 自费在波士顿出版《范肖》一书(据他姐姐伊丽莎白称,仅付100 美元,但根据当时的印刷费用来计算,更可能是200 美元)。他对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羞怯不安,在书的扉页上不署名,也不让他的朋友提及该书的作者。甚至后来拒绝讨论该书。他的妻子一直到他去世后才知道有该书。1876 年之前也未重印过。1830—32 第一批正式出版的作品:《三座山的空谷》和《一个老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可能是依据毁了的《我故乡的七个故事》写的),以及三篇新英格兰历史人物的传记小品,以上作品均发表于1830 年的《塞勒姆报》上。1831 年波士顿一家书店的火灾把未售出的《范肖》的剩书全部焚毁。出版商塞缪尔•古德里奇的年刊《象征和大西洋纪念品》(1831 年)收入了霍桑的短篇小说《尖顶揽胜》。1832 年的年刊收了他的《温顺的男孩》、《遗孀》、《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和《罗杰•马尔文的葬礼》(原先为《乡土故事》集写的)。1833年的年刊收入了他更多的随笔和故事。

  1832 6 至9 月只身周游新罕布什尔州与佛蒙特州,设想自己为一名颠沛流浪的叙述者,其经历建构起《讲故事者》一书的框架。

  1834 古德里奇退回《讲故事者》的书稿。其中有几篇故事发表在《纪念品》和另一本年刊《青年纪念》上,还表了24 篇故事和随笔,同时与该杂志编辑约翰•奥沙利文成为至交,消除了早先因塞勒姆镇上的风骚女子玛丽•西尔斯比引起的误解。好友乔纳森•西利在一

  场与一名国会议员就政治辩论而挑起的决斗中丧命,霍桑为此感慨不已,撰写了悼念文章

  1839 在伊丽莎白•皮博迪的推荐下,波士顿港口的收税官、历史学家乔治•本克洛夫特聘用霍桑为波士顿海关的计量员。与索菲娅•皮博迪订婚。

  1840—41 出版了三本儿童读物:《祖父的椅子》、《著名的老人》、《自由树》。

  1841 辞去海关的工作,加入在马萨诸塞州西洛克斯伯里的乌托邦式的布鲁克农场,但是在八个月之后便离去,因为他相信他“能够通过与社会保持通常的联系最佳地达到人生的更高目的”。

  1842 7 月9 日与索菲娅结婚。在康科德租赁了爱默生家的祖传房产“古屋”,在那里住了三年半。新版的《重讲一遍的故事》问世,增加了以前未发表的17 篇故事。

  1842—45 在“古屋”期间结识了超验主义圈内的一些人物爱默生、梭罗、埃勒里•钱宁、布朗森•奥尔科特、玛格丽特•富勒。发表了20 篇随笔和故事,其中包括《胎记》、《美丽的艺术家》、《拉帕西尼医生的女儿》、《自负或毒蛇》、《德罗恩的木头偶像》、《通天的铁路》和《地球的大灾难》。再次计划把一些相关的故事结集出版,题名为《心的寓言》。

  1844 女儿乌娜诞生。

  1845 编辑了布雷奇的《一个非洲勘察者的日记》,并为该书写了序言。由于“古屋”的主人因故要收回房屋,从而结束了霍桑的租赁,举家迁回塞勒姆,跟母亲与姐妹共同生活。

  1846 依靠布里奇、皮尔斯和其他民主党朋友的影响,霍桑谋得了塞勒姆海关督察员一职。他每天上午去海关工作。儿子朱利安诞生。《古屋青苔》出版,书中收入以前未发表的21 篇故事和随笔,还写了一篇题为“古屋”的前言。

  1847 霍桑在塞勒姆租下了一座大房子,母亲和姐妹住在单独的一套房间里。

  1849 在辉格党总统扎卡里•泰勒竞选获胜之后,霍桑离开海关的公职。他的解职成为党派争论的议题。他的朋友朗费罗和洛厄尔等募款支援他。7 月下旬在其母亲弥留之际,他一直陪伴着老人,他称“这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开始写作《红字》。

  1850—51 1850 年《红字》出版。霍桑“永远告别这个可憎恶的城市(塞勒姆)。”移居伯克什尔山区的莱诺克斯,那是知识分子夏天的活动中心。这群知识分子中包括洛厄尔、奥立佛•温德尔•霍姆斯、小说家G.P.R.詹姆斯,以及女演员范尼•肯布尔。他在那里住了一年

  半,第一次遇见赫尔曼•麦尔维尔,后者充满溢美之词的评论文章《霍桑和他的〈古屋青苔〉》匿名发表在《文学世界》杂志上。霍桑与麦尔维尔建立起深刻却短暂的思想交往,这一点至少在麦尔维尔给霍桑的信中表明得很清楚(但霍桑给麦尔维尔的信却没有留下来)。麦尔维尔写道:“我会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因为认识了你而感到心满意足,死而无憾。”

  1851 完成长篇小说《七个小角顶的房子》和儿童读物《古史钩沈》(两书均写于莱诺克斯)。新版《重讲一遍的故事》问世,增写了序言,对他的早期作品作了反思:“这些花朵色泽黯淡,因为它们是在浓荫下成长开花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雪影和其它故事》出版,收入了17 篇以前未发表的故事,其中包括《伊桑•布兰德》、《遗孀》、《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以及他题献给布雷奇的序言。他在文中谈到了他早年的生活:“我坐在生活的路旁,像一个着了魔的人,在我的周围长出了灌木丛,灌木丛长成了小树,小树变成了大树,到最后几乎无路可通,我深陷绝境,默默无闻。”这一年是他靠写作的收入足以维持其家庭生计的第一年。二女儿露丝诞生。

  1852 《福谷传奇》出版。买下原先奥尔科特的房子“路畔精舍”,在离别七年后又回到了康科德。妹妹路易莎在哈得逊河汽轮事故中由于锅炉爆炸而身亡。他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皮尔斯写了竞选传记。传记引起了霍桑的那些反对黑奴制度朋友们的忿懑,他们对他默许

  1850 年的妥协感到遗憾。

  1853 又一本儿童读物《蔓藤密林探幽》出版。总统皮尔斯任命他为美国驻利物浦的领事。

  1853—57 担任领事直至1857 年10 月(当年2 月正式辞职)。兢兢业业,克尽厥职,力图对美国的商船改革发挥影响。这段时间他积攒了三万美元。为出版而写的东西不多,但在笔记本里记载了他对英国生活的许多印象。1857 年春天,赫尔曼•麦尔维尔在往返圣地巴勒

  斯坦途中拜访了霍桑,成为他们最后几次的晤面。

  1858—59 霍桑全家去法国旅行,后又乘船前往意大利。1 月至5月在罗马,在那里他写了一本英国传奇小说的初稿。夏天在佛罗伦萨;秋天回到罗马。像在英国时一样,他做笔记,记下他对景色和人物的观察,特别是那些移居国外人士的印象,如雕塑家威廉•卡伦•布赖恩,以及罗伯特和伊丽莎白•勃朗宁夫妇等。他与这些人过往甚密。乌娜患重病达六个月之久。开始写作《玉石雕像》。

  1859 6 月回到英国,同家人一起逗留至次年。

  1860 《玉石雕像》出版(在英国出版时书名改为《转变》)。该书分别于同年2 月与3 月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1860—62 南北战争使霍桑情绪消沉,他说“没有一个国家经历了像我们国家那样的混乱和困难后会太平无事的。”在康科德的“路畔精舍”继续写那本英国的传奇小说,但是两易其稿后放弃了写作计划。开始写另一部关于长生不老药的小说,但同样在写了两稿后弃之一边。

  1862 在7 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一篇论述南北战争的文章,题为《谈谈战争》。出版商菲尔兹删去了文中的一些段落,其中有一段是描写“阿贝大叔”林肯的,因为他认为那段文字会伤害许多《大西洋月刊》读者的感情。

  1863 《我们的老家》一书出版,收入了从1857 年到1863年陆续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随笔,记载了他对英国的种种印象。在这个战争时代,他把此书题献给皮尔斯遭到了批评,因为皮尔斯明确表示同情南方。

  1864 健康逐渐恶化。与皮尔斯乘车旅行,5 月19 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于安睡中死去。当时他正在写作并准备出版的一部作品的部分章节在7 月号的《大西

  洋月刊》上刊出,题为《〈多利佛传奇〉片断》。

  《红字》读后感(七):《红字》中矛盾的人物形象

  《红字》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与菲次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起,被誉为美国的两部道德文化寓言。它描写了二百多年以前发生在新英格兰殖民时期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集中体现了霍桑“原罪”意识,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篇。《红字》探讨了罪与罚的问题,作者塑造了四个矛盾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霍桑对清教教义与人性的思考。这四个主人公并非单纯地是善者或恶者,他们是多维的、立体的,是圆形的人物。探索他们的复杂心理,可以窥见清教对人们的影响。

  一、真实勇敢却又虚伪的海丝特

  海丝特·白兰身材颀长,体态优美,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古老贵族世家。年轻貌美、热情似火的她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学者,他们之间很难说会有真正的感情,但也可以相互依靠度日,海丝特也恪守妇道。然而,她的丈夫热衷典籍,又与海丝特长期分离,更何况有传闻他已经去世,海丝特便与牧师发生感情,生下一女。但是,她犯了那个年代最严重的通奸罪,有着贵妇风范的她却要在17世纪波士顿这个小城接受审判,要终身胸前佩戴“A”字以表惩戒。面对这样的惩罚,她表现得勇敢、无畏。当被问到孩子爸爸是谁时,她一直不肯说,愿意自己一个人承担罪责,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在那个宣扬禁欲的年代,她的作法必然为人们不齿。她是17世纪美国殖民时期清教的牺牲品,人生中的美好被无辜扼杀。海丝特本不是清教徒,但她也受到教义的影响,也认为自己有罪,还勇于公开自己的罪行。她也愿意赎罪,用自己的辛劳,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把别人对她的嫌恶转化为尊重,本代表通奸(Adultery)的“A”字,最后却变成了能干(Able)和天使(Angel)的含义。霍桑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清教善恶观:要勇于坦白承认自己的过错,要通过自己的“善行”为所犯下的过错赎罪,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拯救,从而避免更大的痛苦。

  然而,海丝特也是虚伪的。她为了真正的爱情,背叛了婚姻,尽管她和齐灵渥没有感情。她表面上离群索居,是在赎罪,热心帮助别人,但在海丝特内心深处,有着不满清教的叛逆。她把胸前的“A”字绣上奇巧的花边,足以表明她的反抗,她并没有真正的屈服。对于海丝特的反抗,作者是持赞扬态度的。“这里曾经是她犯罪的地方,也应当是她受人间惩罚的地方,因此也许她日常受辱的痛楚,终于会荡涤她的灵魂”。看起来,她似乎在真心受罚,但我们也可以读出她留在这里的真正原因,是丁梅斯代尔。她在这里甘愿爱人鄙视,也是为了等待能和心爱的人再聚的机会。

  许多人认为海丝特是小说的主人公,但事实上,霍桑在描述的过程中没有偏重四个人物中的哪一个,作者探究每个人物心中的秘密,揣摩他们的心理,所以说,他们四个都是小说的主人公。

  二、敏感懦弱却又真诚的丁梅斯代尔

  丁梅斯代尔是一位年轻而有前途的牧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天天宣扬教义的他也犯下了和海丝特一样的罪行。可是,由于他的敏感懦弱,他不敢将罪行公之于众。让海丝特一人面对这巨大的压力,自己却选择逃避。这是他的致命弱点,不将罪行公开,他就无法解脱,7年来,他忍受着比海丝特更大的心理折磨。

  但他也是有另一面的,一定程度上说,他也是真诚的。虽然,他仍然每天受到大家的尊敬,而他一直在内心深处受摧残。丁梅斯代尔意识到了自己的伪善,多次想在众人面前坦白罪行,却没有说出口。他一直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时刻反省自己。他认为海丝特是幸福的,她可以公开佩戴红字,而丁梅斯代尔的红字却在暗中灼烧。他曾无比振奋地想离开殖民地,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在选举日上,他在精彩的演说后,站到绞刑架上,与海丝特和珠儿一起,坦白自己的罪行,以死超脱。丁梅斯代尔,为教义耗尽才智与心血,他也是清教的牺牲品。

  三、凶狠阴险却又可怜的齐灵渥斯

  齐灵渥斯在小说中就像一个可怕的复仇者,当他出现在波士顿时,穿着一身“文明与野蛮”相混合的衣服。这个出场就有几分令人生畏。霍桑对齐灵渥斯的行为也是深表痛恨的,年迈的他娶了年轻多情的海丝特,这事情本身就是不对的。 两年后,他与妻子再相见时,妻子已站在绞刑架上,成为通奸犯人。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失去理智,寻找破坏家庭温暖的人。他伪善地扮演成一个好心的医生,不断接近丁梅斯代尔,花费7年时间,一点点揭开隐藏在深处的秘密,达到自己的目的。当通过药物作用,齐灵渥斯发现了丁梅斯代尔胸前的红字时,他欣喜若狂,对其进行疯狂地报复。自己的生命也在这种黑暗的生活中失去光彩,最后,在牧师死后,他的生活没有了目标,再没有了报复的对象,不到一年时间,他也死去了。

  换个角度思考,齐灵渥斯也有可怜的一面。他毕竟是海丝特的合法丈夫,他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我的心可以容下许许多多客人,但是我孤独而凄凉,没有一个烧着炉火的家。尽管我年老,脾气阴沉,但是,在普天之下随处都有的,人人都可以摘取并享用的那种朴实的幸福,也应该有我的一份啊!”齐灵渥斯渴望爱,在这一点上,他是值得同情的。

  四、顽皮古怪却寓希望的珠儿

  珠儿是小说中最具有灵气的人物,她是罪恶的产物,是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通奸的结果,是活的红字。她时刻提醒着母亲要赎罪,是母亲的拯救工具。海丝特故意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生活环境的不同也让她表现出与清教区孩子们的明显差异。她有时聪明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时执拗得她母亲也拿她没办法。海丝特都不禁发问:“天上的圣父啊——如果你还是我的圣父的话——我带进这世界来的是怎样一个生命啊!”珠儿缺少父爱,一定程度上,也是缺少母爱的。因为母亲海丝特对珠儿的感情无疑是复杂的,珠儿是活的红字,是罪行的证据。更何况聪明古怪的珠儿,对爱情有着自己的超出本身年龄的价值判断,一针见血地戳到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内心的最痛处。

  同时,珠儿是有着象征意义的,霍桑对于清教教义的反抗,对人的天性的崇尚和对性的自由的提倡,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珠儿来表现的。通过这个孩童与众不同的纯真视角,作者寄予自己的希望。珠儿迷恋大自然是人的天性的表现,她的活泼身影出现在灰暗的清教区里,是那里的一支野玫瑰。

  霍桑以擅长探索人的复杂心理著称,他曾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在于反映心灵的真实。在读《红字》这部小说时,我们也无法简单定义哪个是好人还是坏人,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红字》反映了霍桑的主题:“人因有罪恶的灵魂而产生负罪感,这种负罪感折磨人的精神,毒化人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