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春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青春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春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青春之歌》是一本由杨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元,页数:6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之歌》读后感(一):就让时代的,属于时代

  大约在1990-1992年间的某一天,我在做中学教师爸爸的书柜里发现了一本看起来很古老的书,《青春之歌》。

  当时的我大约八九岁,字都认不全,但是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生活,看书就是我的最大爱好。在此之前我看的书以十万个为什么、美术大观杂志、花卉杂志、作文选为主,长篇小说只看过一本,《小布头奇遇记》。得到青春之歌的我,犹如久旱逢甘霖,如饥似渴的读了下去。

  写这书评之前,我千不该万不该,翻看了一下此书其他一些评论,尤其是短评,那么多人简单粗暴的差评。二十五六年过去了,关于这本小说狭隘性,已经被讨论烂了;闪光点?何在?

  它打开了一个孩子闭塞的心,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广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激励着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穷孩子,走出去,年轻的心,应无所住。

  它已经落伍,它属于那个逝去了的时代。就让时代的,属于时代。

  《青春之歌》读后感(二):小议《青春之歌》里“感情”描写的分裂

  杨沫的代表作《青春之歌》里,众多学生走上坚定革命道路缘由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自己经历如林道静,有的是因为信仰如卢嘉川,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切身之痛如李槐英,有的是受身边的革命人士影响如王晓燕。但是人生来就是生在一张社会关系网里的,作为一个个体愿不愿意走上革命道路是很私人事情,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走上革命道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亲情

  在小说描写从林道静的个人特写到整体描述的时候,这个矛盾首先就出现在许宁身上。许宁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而有能力青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是北大去南京请愿示威团里面的中坚分子,后来在一系列的斗争里也都是首当其冲。但是在决定去察北参加联军的时候,却陷入个人亲情和革命热情的矛盾中,和古来忠孝不能两全一样,他必须在“自我的”和“人民的”两者之间选择一个。

  关于感情和革命的冲突,许宁的例子是最突出也是最尖锐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还有王晓燕走上革命道路初和父母之间的隔阂,王晓燕和叛徒男友戴愉的矛盾,罗大方为革命离开家庭,狱友小俞受林道静和林红影响离开家庭走上革命道路,还有林红继承丈夫革命遗嘱抛弃儿子继续革命。

  当然,这样的描写是有历史背景和依据的,我党很多革命领袖人物都是从非无产阶级家庭走出来的,而且我也相信信仰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冲破这种束缚。但是,在小说的描写中,对感情的描写有一种我认为是分裂的手法。概括来说就是为了表现革命者的意志坚定是通过背离亲情友情爱情来证明的,而表现时代的悲哀和反动者的残酷又是通过描写亲爱友情爱情之不得来烘托的。

  许宁最终因为落后母亲牵绊而没有去成察北,显然作者并没有从同情角度来为许宁辩护,而是认为他并没有完全突破小资产阶级狭隘的思想,甚至用他因为没去察北而被国民党逮住她母亲后悔不迭,这样一种类似宿命论的情节安排来谴责或者暗示许宁的不彻底性。林道静回北平后进了监狱,狱中她认识了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林红大姐以及几乎没有革命意识的小俞。小俞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大学”的教育后,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见面时她说:“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反正这个家是呆不下去了。”罗大方离开家庭进行革命,作者安排了他和卢嘉川去他家的场景,通过他父母对儿子的失望,以及罗大方对父母无情的嘲弄甚至有不敬的行为(比如欺骗仆人卢嘉川是他父亲的好学生让他穿父亲的西服来讽刺自己的家庭)来表达罗的彻底性。当然我觉得最决绝也是最“残酷”的描写莫过于和道静在机关共事的大姐的遭遇,他的丈夫在牺牲前嘱托她:“如果孩子累赘,你可把他送人。千万不要因为他影响你的前途。”其实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或者说少有真正信仰的我们这一代是很难体会这样一种几乎“灭人欲”的行为。

  作者通过这种抛弃感情的情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革命性的同时,也通过感情的印证,和感情被迫压制来揭露社会黑暗和反动者的卑鄙无耻及与之而来的革命需要。狱中林红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和丈夫的故事,一方面敌人的残酷来烘托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愤怒之情,另一方面也通过描写两个相爱的人被敌人折磨来加强这种氛围。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是林道静需要王晓燕帮自己送一封信,但王晓燕当时并没有革命倾向并不敢贸然接手,这个时候林道静就认为彼此不是朋友,当晓燕答应后林道静才转怒为乐立马认为对方是个好朋友,在这里,感情既是革命的附庸,又是革命的动力典型的例子还有道静和卢嘉川的关系以及她最后答应江华是因为革命这层关系的情节上。另外作者写到道静和小俞的关系时用了这么一句“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为了强调这种从斗争中获得的感情,作者用了“母性的”和“同志的”两个形容词来赞美他们的革命友谊,这样就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母性是光辉原始性的感情来源,具有一定的原动性,靠近母性的感情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伟大。我注意到,作者在描写社会黑暗的时候,特别喜欢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出发,尤其是集中在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感情中,比如一开始在北戴河时补渔网的母亲不能够养活自己心爱的儿子,道静在地主宋郁彬家卧底时王老增为了孙子女冒险去偷麦,还有陈大娘、郑德富等百姓痛失子女的情节来控诉社会。中年丧子的悲惨是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激起大家心中的仇恨的,作者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来反复描写旧社会下,人不人,家不家。而林道静他们革命的目标就是让大家能够也有能力爱自己亲人爱人和子女。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说中,感情的描写存在着分裂。这种分裂在现实肯定存在,但问题是作者在需要正面描写时把感情写得一文不值,而需要反面衬托时又把感情放大到无限美好甚至到了那个时代除了革命的光芒外只有人类本真感情的存在才让人觉得社会、生命有那么一丝存在的理由。这种两极化的描写,我认为当时社会处于动乱阶段有其现实依据,但我更认为这是作者需要塑造一个高大全的革命者形象和迎合读者心里存在的普遍人性之间的矛盾所致。基于此,我认为小说塑造的比较成功真实的形象王教授就是没有受这种矛盾影响,因为王教授只是作为进步分子的形象出现,不需要塑造成高大全,作者就可以比较自由和真实地描写他游行前担心自己年老,比如担心自己妻子家人人之常情。我记得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八个换一个的悖论,但是这部影片也反映出这样一个很多人能理解的人性关怀:你爱国家,那么国家也应该爱你。在红色经典小说中,这样一个关怀是不是被抛弃的?

  《青春之歌》读后感(三):【青春之歌笔记】革命浪潮中知识分子成长

  要不是文学史考试会考我是不会读这本书的,以及《红旗谱》(微笑脸

  不过读完倒是感觉不错,看的时候基本是把它当成言情小说来读的啊(捂脸)

  虽然期间被各种感动过,也被煽动起一些激昂的情怀,但是也不可否认,阶级性特征明显让它少了一些人情味,最后和江华的结合被认作是林道静最后的进步,但是这种纯粹因阶级而结合的做法在我这种没经历的宝宝看来只能说是能理解但不能明白其中的曲折○| ̄|_

  里面学生运动发展,以及几个主要领导人物的不同走向,也阐释了在那种大环境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顺便,感觉书中宿命论的倾向十分严重(或许)。除了跟党走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会遭到报应的!

  学潮那里让人激昂澎湃啊,痛失北大黯然出京现在心好痛○| ̄|_

  总之就这样把,顺便,我喜欢卢嘉川ヾ(≧∪≦*)ノ〃

  《青春之歌》读后感(四):别人的青春

  说是让比较《青春之歌》的电影和小说的种种乱七八糟的或优劣或异同,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作为不同的传播形态,纸质文本和影像媒体是各有其特点的,你无法武断的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可是有比较就有高低,前提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是否之前有看过小说,我只是一名观众一名读者,可能说的话会很偏激,但是很实在也就是自己想说的,那就是,小说很傻,电影很傻逼

  就像我以前评价《山楂树之恋》一样,完全不懂文革时期残酷的青春和非人的悲哀的艾米意淫出一部标榜纯情干净爱情故事来忽悠读者,经过王蒙、刘心武等圆滑世故虚伪文人的炒作,这种势头拿下毫无权威和说服力的茅盾文学奖是木有问题的。紧接着张国师再脑子进水的拍成电影直接冲击金鸟奖和百花痴奖。扯远了~我只是举例说明烂书烂片天朝盛行而已。因为这是一个《1984》似的国家没有人性没有理性,怎么会有优秀文化

  不过令人比较欣慰的是,电影和小说无论在叙事还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思想传达方面都做到了惊人一致的傻。千万不要把该小说当文学作品来看,你伤不起啊,它完完全全的赤果果就是政治宣传品,在当中你看不到任何艺术的文学的价值,当然细致的你还是可以拿来借古讽今的挖苦一下现实的。所以你说从建国到78年前后没有真正意义上文学作品也是毫不为过的,即使最近30年也不见得有多好,优秀的作品不是被和谐就是不宣传。首先来说,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以及片面偏激的塑造手法,使得作品显得十分苍白,丝毫不具说服力。英雄人物卢嘉川都是一脸正气大义凛然懂爱情不食人间烟火圣人,余永泽则是卑琐恶劣实实在在代表他背后那个地主阶级的整体形象,这种人种论完全的否定了人性。

  诸如此类的偏狭的问题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所谓文学的通病,一个有地主阶级成分的年轻女孩对生活不满 ,涉世未深 ,被人欺骗 ,在受到共产党人的煽动后 ,对革命发生极大的热情不得不说林道静对革命的认识真的很肤浅天真地以为革命就是牺牲 ,直到后来她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较成熟的共产党员 ,她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姑娘 热情并盲从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林道静无疑是合格的 ,但永恒的人道立场呢 ,杨沫似乎缺少一种高度的审视而客观的说来。带有时代烙印幼稚、脸谱化 ,好人是一脸正气 ,长相永远端正 ,朴素明智 ,叛徒要不是流氓 ,要不就是滑头的猥琐青年 ,资产阶级是软弱 ,思想落后的 ,他们在人生的选择永远是不合时宜 ,受到鄙视的 ,而他们的理想从未提及 。当然是指放在那个时代来说的话,杨沫的《青春之歌》还算是其中“正常”的,因为它毕竟还谈了谈爱情,所以后来在文革的时候才难逃和《早春二月》、《英雄儿女》一样的被禁的命运。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那个时代是如何的红色恐怖了哇。

  所以我后来才明白春哥让我们看这本书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以一种近乎宣传革命正义态度启迪大家的心智并发现问题反思历史和现实。因此我便转变了方向,并不仅仅局限在对小说本身文学性的批判上,而是更深入的发掘导致该种文学产生的社会形态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背景因素,并由此提出自己对一系列经过别有用心的筛选和导演的历史的看法。在《青春之歌》的世界观里国民党腐败没有信仰 ,地主压迫人民就应该被打倒 ,这种一竿子打倒的思想不免显得武断 ,而且陷入了自然主义基因决定论的弊端 ,那些万恶的地主 ,一代传一代 ,一代比一代坏 ,他们是施暴者就绝不会是受害者。那是那个时代的人的官方化的青春 ,他们为信仰而活 ,他们热血沸腾, 也许有一刹那很感人 ,但这不是我们的青春。

  而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着这样的被大人们指手画脚的青春,从来就没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过。杨沫在小说里表达自己的青春、信仰和追求,当然任何人都有自己表达自己想法权利,正如卢梭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而为此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必须回到五四,真正的做到像那时的大学教育一样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青春之歌》无非是要宣传给青年们关于理想和信仰追求的问题,我们不能去苛求那个时代的作家会写出什么有人性的理念来,但我们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并指导今天的问题。理想从来就不是可耻的,或许他们是很傻很天真,至少人家有追求过并真正的付出自己的精力。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权利和自由,可是一旦把你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那就很可耻了。所以我批判《青春之歌》的原因旨在使广大青年都能够树立一种独立自主品格,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故我否定杨沫及她背后的人要宣扬的思想但不否定他们的这种有自己想法的权利。

  他们所说的青春理想无非就是革命造反推翻一切用激情用热情去书写斗志昂扬的青春,这同当时他们都有牢不可破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是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流行的一种思想潮流,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对现有社会不公的愤慨,也有受蛊惑宣传的影响。这种坚固的政治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非常可怕的,青年对它的狂热似乎业已超过对宗教的虔诚,而这正好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他们拿爱国拿集体作幌子,为达到对权力对统治的追逐,以此肆无忌惮的蔑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正是在这种近乎疯狂的信仰的支持下而引导着青年的理想。同时疯狂的他们也完全丧失对别人的理想的起码的尊重,自以为是的对别人做道德品格上的评判,正如信奉实用主义的余永泽便注定成为炮攻的对象。于是便很自然的出现了思想上的独裁专制的情况,容不得多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并存,更容不得别人的善意的或者无恶意的批评,最终整个国家在疯狂的思想中愈走愈远迷失自我。

  那种为革命不顾一切的态度,固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并很可以理解认同,但那绝不是一种良策。古语尚有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鲁迅也说要有战斗的智慧。作为青年的大学生,跟着蛮干是无甚作用的,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修炼自己才能更具挥毫天下的本事。难道胡适、蒋梦麟他们就不爱国吗,只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道路而已。同样的放在今天,你觉得共产党会允许你去革命去造反去推翻一切吗?但是也不能说就消极的逃避现实了。正确的态度是强大自己然后才能帮助他人。

  然后是信仰问题,现在都说我们这些大学生是没有信仰的一代,可是这该怪谁呢?在专制国家有一种做法,就是让人民始终把生活水平维持在温饱的基本线上,整天为了吃饭穿衣住房而累死累活,心中坚定一个挣钱的信念,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一致跟政府作对了,统治者政权稳固就行了,我们有木有信仰无所谓的。而正好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如果要做个顺民的话,那你就什么也不要做了;而你只是横冲直撞的蛮干的话,你也不过是个屁民罢了,那终究也是毫无用处的。我们最好的是做个独立自由的青年,先忍着,同时坚定信念,等到时机成熟便一鼓作气。

  青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谁也没有资格插手。

  《青春之歌》读后感(五):时代的印记

  在每个成长的故事中,都有着不同的印记,书中的革命意志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在国将的亡的危难时刻,青年的意志是抵抗标志。林道静的成长路径何尝不是从人生的初涩到娴熟,无一不体现着生命存在的意义,也许在她的眼中只有革命,但更多的则是看到了青年时代对自己路途迷茫的选择。

  从小说的文笔来看,前面部分文笔较生涩,有些时候不知所云,没有表达出作者想说的话,而林道静出身在我看来也是一段比较致命的硬伤,作者也许是想表达主角的悲惨命运,可是又没有写出意缊,故而显得是败笔的行为。同时,书中大段的阶级斗争,出身的问题也是一大硬伤,使人心烦,这也许是那个时代一个特殊印记吧!

  要后记中,杨沫说是这是她的第一部小说,故而写得生涩,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文章生硬的理由,自己都说改了五六遍,为何后面能够写得成熟,而前面部分则不行呢。

  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好亦有不好,从主角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人生的成长经历是经过多磨而积累的。但是当你看得津津有味时,却跑出一段与文章毫不相干的话语而进行洗脑,这是无法忍受的,也是无法接受的,而阶级出身的象征则是最让人反感的,出身的好坏自己是无法选择的,如果单以出身进行评论人品好坏则更是无理取闹。

  革命的成功也许是必然的,但革命的宣传在书中的描写却是操蛋的,我不相信任何一个在立马听到一种学说就会立刻感兴趣,而书中却过份的夸大其辞,将其神话,这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