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的读后感10篇

2022-04-20 03:0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的读后感10篇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是一本由郑骁锋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一):感性的历史

  感性的历史

  -------------读《人间道左东右西》 文/纪汐

  一般来说,写朝代的历史通俗读物,大多都是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叙述整个朝代的过程,当然也不乏有些讲得比较绘声绘色,更多的时候,是夹叙夹议,在讲述人物生平的同时评价人物之功过,而《人间道》这本书却更上一层楼楼,郑骁峰在此前提下,更是管中窥豹,从人物的生平中抓住其中一点,将散文的写作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或采用直叙,或倒叙,或插叙的写法,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读者的眼里,瞬间立体,饱满起来。

  更妙的是,作者选取的都是具有节点性质的人物或者事件:如哲人孔子,霸主始皇帝,英雄项羽等,如稷下之殇是如何形成的?匈奴是如何被长城一次次的梳理掉野性?白马西行究竟是传说还是有史考据,佛教究竟是如何传入中国?王莽的改制究竟为何会流产?“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赤壁之战究竟带给了周瑜怎么样的成名史。

  通过“个人“来映射整个时代,把整个时代串联起来,这种写法大有人在,可是郑骁峰无疑是最有特色的那个。他另辟蹊径,从小处着手,他写曹操,通过书写之所以”以献帝的名义,下达诛杀太中大夫孔融的诏书“的前因后果,通过与孔融之间的”文字来互相轻薄“的逐渐升级,最终让曹操痛下杀手的整个过程,来写曹操的性格,通过写孔融的一生来映衬曹操以及身后的时代。让读者的感受得以更深层次的融入。

  这本“散则独立成章,合则以群像勾勒出三国之前的中国历史框架“以大写意的笔法重新阐述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透过作者的笔,跃然于纸上。

  正如《中国国家地理》的鲁晓敏所言:“他的文章带着一股英气,带着王者的孤傲,带着刀客的决绝,带着游侠的豪迈,他的文字一路响着金铁低鸣,带着来自历史深处的撞击声。“所以我们在书中随着作者一起重新回顾历史,梳理过往,汲取教训,更重要的是,作者还传达了他对于历史的生命体验。所以他通过这本书,”真诚地对世界提供了几声发自肺腑的喜怒哀乐。“这也成为了作者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尽信史不如无史。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凯歌,而只有真诚地对待,脚踏实地的去书写从中的感悟,方能对得起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或许正因为如此,郑骁峰的历史反而更有感性的味道。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二):看历史人物借笔还魂

  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说:“历史不妨说是一卷演不完的电影片”。相比正统的史学著作,读郑骁锋的历史散文有电影般强烈的画面感,场景色彩丰富饱满,人物形神刻画入微。

  郑骁锋想要书写一部他自己的中国史纲,表达对自己生存的这个时空的领悟。从《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来看,他显然不想重复别人的脚步,在历史线上按部就班顺流而下,而是以笔作桨,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时间选择上,他大而化之,忽略语焉不详的上古时代,以风云突起的春秋战国为开篇。在写作方法上,则选取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进行精雕细琢,细心打磨,以小节点映照一个大时代。

  霸王别姬的故事众人皆知。其实《史记》中仅有:“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几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虞姬的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正是这几句话引发了给了后人无数和想象,梅兰芳的戏曲、李碧华的小说、陈凯歌的电影都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而郑骁锋则以己身代入,想象虞姬的心理活动,表达他对项羽和这段爱情的体悟。他写道:“今年他才只有三十岁,还是大孩子呢,虞姬忽然感到一阵怜惜,不禁想替他拭去眼泪,但她已经再也无法抬起手来”,这种借笔还魂,透纸而出的悲戚,流泪的又岂止是项羽呢?

  对历史人物充满以身代之的理解和同情,正是郑骁锋的一大特色。他说,“真正血肉丰满的历史写作,除了梳理过往,汲取教训之外,还须传达作者本身的生命体验 。”人人只道秦始皇残暴无仁,又有几人设身处地地想过他的残暴由何而来?从小被作为人质,命悬一线,母亲名声败坏,父亲身份有疑,同为男人的郑骁锋说,“真无法想像当这些话传到赢政耳中时,这位刚开始长喉结的男孩的心情。”为了自保,为了自尊,他选择了残忍,“他仿佛能听到某种东西在胸中碎裂,但同时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男孩赢政,转身成了王者始皇。

  感性的历史书写是把双刃剑,喜欢的爱其感人,不喜者嫌其夸饰。所幸郑骁锋史学功底并不薄弱,抒情以外,他对历史也有着理性深刻的思考。写到东汉时,他大费篇章写张衡这个在政治上并不突出的人物。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结论不计过程,讲究两头忽视中间的空白。儒家着眼人类社会,道家推论宇宙根本,这两头中间是空白的。张衡是科学家,研究天文算术,他所做的一切,“本质上就是赤手空拳地进入这片空白进行力所能及的填充”。只可惜,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薄弱的,李约瑟难题,其来由此。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岂止壮士,帝王将相、孤臣孽子、才子佳人,都随着历史烟云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千年之后的我们,还是能凭着故纸,借着想象,让自己的心在虚空中与古人碰撞。毕竟,古人与我们,都在人间道中矣。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三):《人间道》后记

  我把这个系列的写作视为一次长征。

  一次对于时间的长征。

  如果能够实现计划,每一年半写完一卷,那么也就是说,我将用属于自己的六年,走完属于中国的三千年。平均每天行进1.37年。

  这样的换算令我每天睁开眼睛就会感受到来自时间的巨大压力,也提醒自己这必将是一次艰苦而孤独的漫长征程。

  但我并不后悔。

  因为我想对自己有个交待。

  2011年,我三十六周岁。

  在我的家乡有种说法,三十六岁是真正成人的年龄,意指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到此终于定型,一切从此尘埃落地。也就是说,我所能达到的境界也已经大致固定,有必要总结一下了。

  从2007年的《逆旅千秋》开始,到2011年为止,我一共出版了四本散文集。然而,当我回头重新翻看这几本书时,却察觉到了一种遗憾。初看起来,这四本书的类型完全不同:除去在台湾出版的繁体版选集《落日苍茫》,《逆旅千秋》是传统的文史散文,《本草春秋》是“中国历史的中药叙述”,《眼底沧桑》则是文化游记。不过我自己知道,它们本质上没什么大的区别,表达的都是我对历史的理解。《本草春秋》里的中药也好,《眼底沧桑》里的古迹也好,不过是我叙述历史时不同的介入方式。

  多种介入方式固然有趣,但令我不安的在于,无论《本草春秋》还是《眼底沧桑》,我都没有做到将中药或者古迹真正与历史部分结合得水乳交融,甚至有时候反而因此将一篇文章粘连得生硬而做作。

  我意识到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与此同时,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心愿:写一部自己的中国史纲。

  其实在出版《逆旅千秋》时,我便将这个心愿暗暗写入了宣传语:“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条从远古逶迤而来的长河,那么本书的二十五篇文章便是从不同风景处舀取的二十五朵浪花;二十五朵浪花,还原了这条滚滚长河,浩浩荡荡奔流入海。”自然,由于学识笔力所限,《逆旅千秋》只能是一部肤浅鄙陋的试验品,五年来想必已经贻笑于众多方家。

  于是,在三十六岁生日这天,我为自己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写作计划:就是这部八十篇的《人间道》——

  脚踏实地,正面着力,不再寻求其他新颖却失于牵强的介入方式。

  当然,我还要继续我的行走,《眼底沧桑》系列仍将进行;不过它将尽量避开重大事件的叙述,加强挖掘地域特色,以遗迹和细节入手,从侧面探索历史。

  一纵一横。我希望通过《人间道》与《眼底沧桑》两个系列的写作,能够对自己生存的这个时空多少有所领悟。

  但怎样才是一部“自己的中国史纲”?

  曾经流行过两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我以为,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历史也很贴切。

  既然已经成为历史,也就意味着那段时间已被凝固、封存。进入史书的每一个人物,都已经被限定了生命轨迹(尽管很多时候因资料所限,经常会出现空白、模糊甚至矛盾之处);无论后人如何评价,他们已经不悲不喜。

  然而我们还有悲有喜。

  我以为,真正血肉丰满的历史写作,除了梳理过往、汲取教训之外,还须传达作者本身的生命体验。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我的理解,就是历史本身不可更改,但后人的叙述方式却鲜活而多变: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有两个立场、心态完全一致的叙述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史书上的同一段文字,每个人读来感触都不会相同。在此意义上,任何一部独立的史著,其实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

  王阳明曾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若以此角度来看,研习历史,不正是让自己的心与沉寂于虚空中的古人碰撞,从而个性鲜明地“一时明白起来”吗?

  所以我想,只要能够真正地表达出对于历史的悲喜,那么,我也就能写出一部“自己的中国史纲”。当然,我很清楚自己的学力,其实不足以胜任这个有些过于庞大的计划,但只要真诚,无论是大狗叫,还是小狗叫,毕竟都可以为这个世界提供几声发自肺腑的喜怒哀乐。

  因此,我选择了散文,这种与作者本人距离最近的文学体裁,来写作这个系列。

  至于效果如何,还请读者诸君评判了。

  另外,关于写作,尤其是历史写作,我还想提一点个人的感悟。我以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必须给笔下的文字以尊严。这种尊严不仅体现在不油滑,不轻浮,不猥琐,不恶毒,更重要的是不媚俗,不依傍,不谄谀,不躲避,等等。总之,对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要求,也应该是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的要求。假如这个系列完成时总共是八十万字的篇幅,那么这八十万个汉字,就是我在这场时间的战役中指挥的八十万将士,都是陪伴我攻城掠地的生死兄弟,我必须用最大的感激和诚意对待他们,即使命中注定要随我一起全体阵亡,也必须让每个字发出自己的那声喊。其实,任何写作都应该做到这样,只是历史写作尤其需要一种判断的独立性。某种意义上,我不惮于被视作另类,谢绝参加所有文学或者历史类的组织,以纯粹个体的身份写作,也是因此。

  当然,我孤军作战,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将主要目光投向过往的写作者,尝试着在当下,所谓的文学式微时代,进行一场文字价值的试验。单枪匹马而能安身立命,我想,这就是我能做到的对文字最大的尊重。

  本书写作,有五六篇文章采用了《逆旅千秋》与《眼底沧桑》中的部分文字,但删添了很多内容,主题框架也已经不同,也算是我对那几篇文章的一次修订。

  《逆旅千秋》不再重版。

  郑骁锋于浙江永康

  2013.3.12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四):【柒书坊】历史的余温

  从几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起,历史热发酵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先是由阎崇年、王立群等历史学者推波助澜,到当年明月、高晓松等业余人士炒热,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热闹非凡,其中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借着这股东风想赚个盆满钵满的大有人在。所以在当下历史热腾腾的语境下,能遇到一部优秀的历史作品,相当难,永康作家郑骁锋的新书《人间道•左东右西》就是这么一本不落俗套、不胡编乱凑的好书,让人眼前一亮。正如开闸泄洪,在水量和势能喷发、消耗之后,一切都会回归正常,水会越来越清澈、越来越纯净。

  郑骁锋在本书的前言里说,他打算写作一部文学体的中国史纲要,“以散文的形式,重新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整个系列将由80篇主题散文组成,分为4卷出版。他把这个系列的写作视为一次长征,而这部《左东右西》便是这个系列的崭新开端。

  如果曾经读过郑骁锋的《逆旅千秋》,便了解他那独具特色的文史散文,《左东右西》亦如此,他善用大写意的散文笔法去描绘历史千年的沉重与苍凉,展现出一幅感性的历史画卷,表达了他对对历史的独到理解,传递给读者淡淡的历史余温和深深的思索。从连连感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孔丘,到担心因稷下学宫存在而消灭百家学说的荀况,从“上下一日百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始皇帝,到垓下之围时大唱“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楚霸王,一个个血肉鲜活的历史人物在郑骁锋的笔下蹁跹而起、跃然纸上,演绎着一幕幕千年沧桑累累的悲歌和怅恨,真印了辛弃疾《鹧鸪天》的名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而这本书写作的最大特点是采取情境化的手法,但其所涉及人物事件,如郑骁锋自言,“严格遵循史料,非敢杜撰臆造”。我以为优秀的历史著作应该是有细节的,能够还原历史的部分真相,而文学具有还原历史的力量,在这一点上郑骁锋的作品当仁不让。请看:

  “再次见到玉门关时,那条雄壮汉子,已是满头白发的衰朽老人了。自从这座方正的土城在视线尽头遥遥升起,班超就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中过风的嘴角不停抽搐;好容易熬到距离关门只余一箭地,他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并拒绝儿孙搀扶,独自扶着杖,一步步挪到关下。”

  有了这番描写,读者方能深刻理解班超“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背后的思乡心切。

  总之,期待郑骁锋的后作《人间道•上北下南(魏晋南北朝卷)》。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五):我以我心观世界,我以我笔著春秋

  郑骁锋不是治史专家,只是长久蛰居书斋,浸淫故史,每有所得,收之笔端,一来二去,在“天涯煮酒”版区渐红渐紫,作品出版之后峥嵘愈露。他虽是网络出身,笔下却不油滑、不浮夸,不搞些新名词来捉弄古人、荼毒今人,他沉得住气、一丝一缕去描摹他眼里的中国历史,写人写事写随想,很随意,不随便。

  几年前,我初遇《本草春秋》,但觉耳目一新。不是写中药,而是用中药来写历史,在草木清香中描绘一幕幕历史场景。我对郑骁锋生出好奇,再找了他的《逆旅千秋》来看,原来雏声清啼即引来各方关注,有评论家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郑骁锋的青史逆旅,历史文化大散文的两条道路”。话虽溢美,语意切切。近日读到郑骁锋的近作《人间道:左东右西》,发现他依然故我,作为一个老读者,有一种故人重逢的欣慰。

  《人间道》由八十篇系列主体散文组成,裁为四卷,用散文的形式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金戈铁马、兴亡悲欢,目前先出版了“先秦秦汉卷”。可以看出郑骁锋的“野心”,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徐徐展开历史的图卷,将隐藏在角落里的发黄的故事重新挖掘出来,擦洗、打磨,让它们渐渐还原历史的幽光,映照千年的沧桑。这是历史散文的追求所向,寻找一种精神和传统。不同于他者之处在于,郑骁锋把宏大叙事的千钧之力灌注于一点,以此作为切入口,撕扯出历史的脉络,举重若轻、机巧聪灵,在你生出兴趣之后,他方才带你沉进历史的深处。

  郑骁锋写始皇帝,由吕不韦桌上的一杯鸩酒起笔,灯火昏暗,烛光飘摇,死亡触手可及。时间在催赶晃眼就要没了,却又沉闷如滴水如牛步如刀割,倒带的镜头里都会闪现哪些往事呢?人生恍如一场大梦,是庄周是蝴蝶,是吕不韦还是秦始皇?我们由这样的情境开始一次阅读,这是进入到更广大世界的一次点击,画面转移至秦国的崛起,转移至嬴政的桀骜身影,转移至猎猎烽烟的七国战场。收笔处,兵马俑坑,所有的陶俑披着千年的风尘,持戈握弩全副武装,好像随时等待出征的号令。一切戛然而止。

  郑骁锋很聪明,他懂得扬长避短,他擅长于场景还原而非学术探讨,只需要轻轻勾勒几笔,人物形象就会跃然于纸上,活灵活现。他写孔子,日出东方,孔子在曦光中长身独立:“我的时间到了。”他写墨子,旷野怒风大雨倾盆,墨家子弟千里疾奔暗夜驰援。他写王莽,夜深人寂一声大叫,王莽满头大汗从恶梦中惊醒。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述,迅速营造出气氛和情绪,进而再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以及彼时彼刻的历史进程。似小说而非小说,像故事不是故事。个人的臆想,主观而决断。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暂借此语一用,郑骁锋的历史写作,或可评价为,“我讲中国历史,其实是我的历史的猜想。”真是任性啊!学院派或许会着急,批评这种写法不够严谨认真,爱它的人自也会爱它,觉得栩栩如生,才情洋溢。太史公撰《史记》,信马由缰颇多,自由发挥不少,这何尝不是智慧和情怀?我以我心观世界,我以我笔著春秋。

  《文化苦旅》当年大红,历史散文创作随之兴盛。一种物事过于热闹浮躁,免不了众声喧哗泥沙俱下。近年来,文化散文地位尴尬,常因其大而无当、庞而不精,时时带出酸腐的说教气息,偏偏又缺少真情实感而难以打动人。郑骁锋的历史写作,由幽微处见人性,于磅礴中求克制,既有语言的优美、词采和文采的焕然,同时弥漫着情感的温馨、思辨的光芒和人文哲思的碰撞。这是他个人的尝试,亦可说是文化散文的一种探索。虽然尚未臻于化境,可以继续期待蜕变。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六):人间正道是沧桑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说他最想穿越的时代是春秋战国,因为那是知识分子最美好的时代,所谓的君君臣臣,拥有绝对的自主选择权,与后面的明清时代相比,大相径庭。春秋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时期,百家争鸣,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就有机会实现报负。”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时至今日,依然不绝于耳。说先秦史,从春秋始,而春秋里响当当的人物:孔子,则不得不提。

  郑骁锋的《人间道·左东右西》正是从仰望天空的孔子说起,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学生三千有余,虽晚年凄凉,但这一生,能将自己的思想传承于下一代,已了无遗憾。孔子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老子、旬子想必也是如此走来。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一套思想体系做为支撑,一个国家的君主奉行什么样的思想,基本决定了这个国家要走的路。国家繁杂,思想也繁杂,故春秋是最为混乱的时代。历经“春秋五霸”之后,“战国七雄”崛起,此时法家思想独领风骚,硝烟不断。天下之势遵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规律,最终秦国一统天下,也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混乱之时,强调“以法制国”的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商鞅在秦国推行的一套制度,使秦国走向富强,然几乎毫无人情可言的法律,在失去秦孝公的支持后,也慢慢地走向没落,商鞅也被施之以车裂之刑,这是否是“自食其果”?秦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在秦始皇之后,秦国内乱不断,最终于公元前207年灭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慷慨激昂,潸然泪下。刘邦经过家乡,思绪万千,这时的他已登上帝位,曾经一起打战的兄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却也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将他们一个一个清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在楚汉之争的另一个主角“西楚霸王”,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一首千古绝唱。汉王朝在刘邦的手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从刘邦到王莽,从刘秀到曹操,整个汉王朝几百年,有文景之治的治世,亦有王莽篡位的乱世,有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亦有汉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异彩纷呈,却逃不了东汉末年君主一任不如一任的命运,终归在合了之后,又走向分裂,进入英雄倍出的三国时代。此书到此方为结束。

  在如今史书横行的市场,郑骁锋另辟蹊径,用散文的方式叙述历史,耳目一新。《人间道·左东右西》从春秋讲到东汉末年,每一个重要的人物、每一次重大的事件,随着历史的车轮踽踽向前,没有什么可以一成不变,正所谓“天若有情开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七):沧桑入怀人间道

  、

  沧桑入怀人间道

  文/米雪

  佛家语:佛教分六道:人间道,天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畜生道。生灵轮回于六道之中。而我们,正是处在人间道的生灵。跋涉在人间道上,烦恼忧苦,七情六欲,时代更迭,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消失于远方的蒙蒙尘埃。上古既有女娲以土造人的传说,我们就免不了与这皇天后土的纠葛。

  远至人类刚刚直立行走,近至你我眼前,纠葛多少年,历史就有多长。在历史的空间中,或选取代表人物,或剖析典型事件,将之息息相关的历史横截面情境化,以全能视角用力挖掘人物的心理、事件的真相,一如身历其境,如同演一场逼真的历史话剧,而这话剧的导演,就是郑骁锋。《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就是这话剧的第一幕。

  天涯煮酒的郑骁锋,发迹于网络,文字别具一格,写历史角度新颖,不是专业胜似专业。 《本草春秋》不是草药的生长衰落历程,却是“中国历史的中药叙述”,《眼底沧桑》则是以文化游记的方式临摹人文古迹。如今,文笔越加成熟的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生动文字导演了这场历史话剧。它共“八十篇主题散文,裁为四卷,分别为: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卷、元明清卷。”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开卷以中国文化脊骨的孔子的一声叹息登场,奠定了这场历史巨幕沉重的基调。曾经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圣人为何叹息?因为“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面对这样的境地,自己却梦见了被人祭奠,人生就要快终结,这是何其无奈的事情?我们仿佛看见孔子喉头发堵,眼圈见红,这样一个时代就要终结了。

  随着孔子《绝笔》的落幕,硝烟的战国,开创新的历史篇章的秦始皇嬴政,汉族称谓的大汉王朝,科技创新的张衡,农民起义,三国时代,一一粉墨登场。话剧不但需要人物细致的面部表情,也需要好的剧本和表演。刘邦表演就非常到位,衣锦还乡也是剧情一流,甚至导演郑骁锋只是稍加指导,这场闹剧已经是唱作俱佳。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实际却是一个地痞流氓,是曾经欠了一屁股外债的刘三,是关键时刻可以抛妻弃子、“分吾一杯羹”的残酷领袖。人物立体化,人性多面化,这是表现人性的绝佳剧本。分剧场还有虞姬与项羽的爱情戏,垓下战士的大合唱。堪称完美。

  郑骁锋以写意之笔,挥毫泼墨,一步一步写就自己的中国史。著名出版人余晓群曾言:“强调学术文章的文采……不仅是锦上添花,更不是画蛇添足,是水平,是能力……”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再难懂的学问,我们也可以用有文采、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学问重要,表达也重要。中国史纲要也可以散文化,郑骁锋有这个能力,把属于自己的历史散文在情感的碰撞、人文的哲理和应有的深度上水乳交融,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史纲要。

  历史唱响雄浑的号角,我们脚下的苍茫大地,从古自今,发生了多少次沧桑巨变,它就有多沉重;在迈向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每前进一步,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它的成长是历经磨难的。回首处,无限苍凉,无限包容。郑骁锋的笔,书写着“人类每步前行的艰难与伟大。”

  转载请告知,谢谢!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八):《人间道:左东右西》: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之前《文化苦旅》的大热,可称得上是把双刃剑。其在正面上的意义自不必多言:以散文为介质文化掌故作为一种元素,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开始有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参与;但在另一面,由于大众的介入,文化,或者单单是历史性的散文创作活动开始变得频繁,却鲜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呈现。毕竟这种既要有积淀,又要深入浅出的文体,想要写得利落讨喜又不谄媚,的确绝非易事。

  郑骁锋的这部历史散文集《人间道》将是部规模宏大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盘算,他要“用属于自己的六年,走完属于中国的三千年。平均每天行进1.37年”。《人间道》凡八十篇,分四卷出版。目前出版的第一卷《左东右西》,聚焦先秦与秦汉时期的光景。

  作为一个统一的文明体,中华文明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质。而三千年中华史,“先秦与秦汉”恐怕可以看做是民族性格的定型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间,王朝交替人事更迭,纷纷扰扰如斗转星移,却脱不掉冥冥中不变的义理。归根结底,人事之故,仍在人心,而人间之道纵横捭阖,也就在瞬息万变里,扎下了不变的始终。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在写历史的时候,紧紧扣住“人”的行为来展开,而作者不凡的笔锋与见识也就于此得到彰显。《人间道:左东右西》由孔子临终起笔,一开始便是以小说式的笔法,勾勒出这位圣贤的人物轮廓。个人面对历史总是单薄无助,但历史却总要依赖个人来发声作势。于是去描摹人物,其深意仍在为历史张本,而由个人来书写的历史,终究是个人的,却会因独立的审视,而具有独一无二的见地。

  而对于人物的书写,作者又是有自己的技巧的。他往往会以对其他人物描绘作为文本的主体,而将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物”,放进具体人物的背景之中。譬如《覆巢》一篇,以孔融的活动为主要线索,着重刻画了他与曹操的瓜葛,而曹操这“枭雄”,却是作者实际上要讨论的。他的雄才大略与“无心无德”作为一组矛盾,实则标志着“王道”的进一步演化,以及“人间道”之上,对个体的唏嘘与凭吊。

  并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人心,因而残酷和宽仁才会在人世间交织成网。说天道不仁慈,其实不过是人心作祟。而由“天道”到“人德”,王道的轨迹,也越发张扬而大胆。而在王道之下,是殚精竭虑,也是蝇营狗苟。于是从来便没有人事相合,与荣俱荣的道理。大概是残阳下的落寞回乡,小路瘦马,就已经是顶好的终章了。

  历史不过是过去“可能”发生过的事。于是,“你眼中的历史”总是更加重要的东西。但从另一面,如果有人用自己的观察、野心和富于技巧的笔触,来铺陈自己心目中的历史图像,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介入的事——既然“曾经”不可复生,那么谁又能说,一个足够真诚的寻找者,不足以叩问往昔的真正意义呢?

  一个有足够多经验的人是容易陷入悲观的。经验越多,未知的经验也就越多,“不可知”也就变得越发招摇。可大概总是“物以稀为贵”吧——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知甚少时,他的所知才会变得宝贵。他会有勇气、用全力去表达自己看透的一切,并且时时满怀诚意。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九):道不尽的历史沧桑

  阅读是一件愉快的事,在阅读文字的过程里,让自己的心进入作者笔下构建的世界里。这个过程像一场未知的旅行,对“远行的期待”或许是阅读的理由之一吧!在所有的文体里,散文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文体,散文离作者最近,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反映和投射,作者个人的思维、审美、好恶这些天性里的东西在行文里运行。.

  “研习历史,让自己的心与沉寂于虚空中的古人碰撞,以遗迹和细节入手,从侧面探索历史,写出对历史的理解与作者本身的生命体验。”历史散文家郑骁峰先生在最新力作《人间道》后记里如此说到。郑先生对历史人物的个性化解读,不仅仅写出了人性中幽微的东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借历史人物之事,写出了作者对纷纭世事的态度。目光在文字里漫步,在感受到作者智慧的同时,似乎还能听见作者站在文字背后的一颦一笑。

  《人间道》按作者计划裁为四卷: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元明清卷。每卷由二十篇散文组成。作者计划用六年时间“走完中国的三千年”。据作家估算,完成这个系列写作,大约要八十万字篇幅。作者在后记里提到“这八十万字,就是陪伴我攻城掠地的兄弟,我必须用最大的感激和诚意对待他们,必须让每个字发出自己的声喊。”

  我现在读的正是先秦秦汉卷,在读的过程里常常会拍桌赞叹,耳边总会想起毛阿敏唱的那首《历史的天空》里略带沧桑的调子:“......远去了鼓角争鸣.......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人间一股英豪气在驰骋纵横......”

  通过作家的笔,我们进入了金戈铁马的历史场景里,似乎身临其境。作家的笔如工笔画很细致一笔一笔地描绘,采用了情境化手法轻易地将我们读者带入其间。如作家在《楚歌》中写道“一大队人马进了村,领头的扛着几杠旗挺胸凹肚,旗上面画得一塌糊涂:有白圈圈套只兔,有红圈圈套只黑老乌,还有公鸡学跳舞、毒蛇缠葫芦;旗后是红刷的叉,银镀的斧,连甜瓜苦瓜也用金漆镀了镀;马镫挂在枪尖上,鹅毛却用扇来铺......”寥寥几笔就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刘邦回到故乡沛县时的情形。在场景的描述中亦写出了刘邦的流氓气质。

  作家的叙述缓缓道来从容不迫一点也不着急。比如在《始皇帝》一文里就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一杯酒“鸩,一种神秘而可怕的鸟。虽然很少有人亲眼见过,但古书中言之凿凿,说它食蛇为生,是世间至毒之物,沾了它的屎尿的石头都会腐烂如泥,只要把它的羽毛在酒中轻轻划过,这杯酒就能够在瞬间终结生命。吕不韦面前的案桌上便摆着这样一杯鸩酒,酒色碧蓝,隐隐闪着妖艳的光。酒樽旁边,是一卷新收到的诏书......”读着这样的文字,隐约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读的是小说,虽然作家在写作中借助了小说的笔法,然而他笔下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都是严格遵循史料的。或许能将文章写得严谨又好看,是作家的功力所在吧!

  《人间道》一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战国》。《战国》一文视野宏大,文中写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如墨子、白起、楚王、郑襄公、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商鞅、孟子、韩非子等,人物众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各色人物自然地穿插其间。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描绘就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兼爱为基本宗旨的墨子在各个国家间紧张奔走,一面劝说强国非攻,试图制止侵略,一面又疾行奔向弱国布置防守。而秦将白起在长平一口气坑杀四十五万赵军,不眨一下眼睛。在对比中写出了春秋与战国时期不同的社会风貌。

  楚王攻打他国,几次心生恻隐,下令停战;宋襄公与楚国交战,为了讲究仁义错过了战机。在作家看来这值得称道的贵族精神,不过是“被压制的诡诈”罢了,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血缘的宗族压力。随着宗族扩张,血缘秩序渐渐破坏,战争如火山般猛烈喷涌。“军阵最前方的弩兵部队,全身轻装,身无片甲。秦国军人宁愿增加风险,也不想让沉重的盔甲盾牌成为自己杀敌晋爵的累赘——在战场上,跑得越快,斩获的头颅就越多......”

  对比手法的使用,使平日里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读起来有张有弛,格外有张力。读郑骁锋的《人间道》,就像是在聆听一首节拍、音色、轻重都契合你内心的乐曲,心弦被这旋律拨动了。耳边依稀还在回响着“....暗淡了刀光剑影......荒芜了烽火边城......一页风云散......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读后感(十):严谨却又生动的历史写作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公元172年,在中国,以五月十六日为界,被拦腰划为两截:之前是建宁五年,之后则是熹平元年。郑骁锋《人间道•左东右西》

  读郑骁锋的《人间道•左东右西》,我恍然间常有当年读黄仁宇作品的感觉,那份严谨却又生动的历史写作传统好像重新回归。这部书的字里行间都带着郑骁锋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即用文学的笔法来写史叙事。其实用散文作为载体来书写历史,并非其首创,但要写好却极为不易。因为历史散文虽便于抒发感情,却要建立在对历史深刻理解之上。而这点上,郑骁锋绝对够格。他一方面遍览古籍,一方面遍访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年三分之一时间在路上,看古迹、探遗风,内化历史文化为感性文字,于是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散文应运而生。

  郑骁锋的作品避免传统史著的繁琐枯燥,尽量发挥散文挥洒自如的文学优势,让人读来直呼过瘾。比如他写周亚夫之死,拈出一个细节,“狱卒打着哈欠进入监房时,周亚夫还保持着昨晚的姿势,靠着土墙,跪坐在那面铜镜前”,一代功臣死前为何泥塑木雕般对着特意让家人送来的镜子?此章开篇便引人浓厚的兴趣。郑骁锋在此处又用了一段史料(正史?野史?),周亚夫年轻时让料事如神的许负看相,后者说他“三年后封侯,封侯八年为将相,位极人臣,再九年后饿死”。不料其后果如相者所言,最终一语成谶。原来亚夫脸上有竖纹入口,注定饿死,死前他对镜苦苦寻觅的便是那道竖纹。而这道竖纹也是汉代历史幽邃的入口,为后人打开一扇潜入千年的时空之门。

  其实,写历史散文所耗的精力巨大,往往吃力不讨好,被视为拾人牙慧,甚至有人认为这不过把文言译为通俗文字而已。但在《人间道•左东右西》中,我读到了抒情的历史,血肉丰满的历史。优秀的史作除了梳理往昔、汲取教益之外,更应该传递作者本身的生命体验,而郑骁锋就擅长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以细节入手,叙述方式鲜活多变,又从侧面探索历史,常独出机杼,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通常认为周亚夫是因秉性耿直,多次得罪了气量狭小的汉景帝而被构陷获罪。但郑骁锋却认为,事实上在西汉前期,功臣尤为皇家一大心病,而皇室最用力防备的对象,就是那帮功高盖主的功臣。郑骁锋总结道,“兔死狗烹是刘家密不外宣而又世人皆知的祖训。”景帝欲杀亚夫早在细柳营中听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时,就埋下了伏笔。郑骁锋能看穿历史的层层迷雾,描绘每个历史人物无法逃脱的独特命运,触及历史深处的沧桑。

  2015/10/25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