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年,这些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年,这些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年,这些人》的读后感10篇

  《那些年,这些人》是一本由殷允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013-11图书,本书定价:32.8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一):永远在路上

  作者在这本书里写了十几个身在他乡的人。他们是作家金融家、银行家、建筑师……虽身份不同,却能看出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热情自信努力、朝前看。换作者的原话讲是:除了勤奋努力外,他们的态度都很积极,化劣势为优势使他们乐此不疲习惯。他们勇于抉择与承诺,也堆自己选择负责。

  我喜欢张爱玲洞彻一切冷眼。她说了一件冒险的事儿,仍加了一句:“可是,做那件事不是冒险呢?”我醍醐灌顶般想到:我以为不甘进取,腻歪在窝里是一种安全,熟不知这也是一种大大的冒险,对未来的冒险。如哲学般的一句话,在她那里只是那么稀松平常想法。可她虽冷眼看事写书,却对后辈人热情有佳:“看你们还像孩子似的,就想着要拿点东西给你们吃。”真的很难想象,这话是张爱玲选集封面上那个微昂着头,穿着短袖旗袍的高冷女性所言。

  我也欣赏指挥家董鳞的坦率,他认为指挥家一定要有名气,有机会自己便不会错过。在这种坦率中,流露的霸气的自信。只要他看到机会争取机会,那机会就是他的。在人人螺丝钉的现代有几人敢言:此事非我不可?

  而出版界的女强人杨梦蕾,在看待自己并不得心应手的打字工作时说:做的好,那么就会被拴住,做一辈子女秘书,如果不好,又迟早被请走路。所以她认真学别的东西,在获得女秘书职位后再努力去学这种非思考技能。她不屑于被拴住,在谋生的同时追求自己梦想的路,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霸气。

  而广告界的奇葩杨雪兰与银行界器材吴棣棠则有女强人对后世年轻人温柔的忠告。杨雪兰说,在美国除了自信,还有有好的身体。吴棣棠在知道很多女孩子在美国领着有限工资无精打采的工作时热心的提供相应的教育政策,以帮助她们改变现状

  就他们而言,他们都走在自己前进的路上,不回头不回眸。往前看似乎是大家默契的共识。张爱玲说:写完后,我也就不大留意了。赛金花说:那已经离我很远了。米切纳说:过去的绝对成为过去,我写完后,作品就和我无关了。相信很多人没有这样的魄力,而也只有如此,他们才不是昙花一现

  这本书也是作者年轻时候所写的作品。能看出那些年、这些人对她的影响,在文中仍然能读出当年那个年轻姑娘的认真与忐忑。但年轻,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二):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喜欢找个安静角落,独处一角,静静地阅读他人的故事。就这样翻开透着墨香的书籍,时而侧目沉思,时而遥望窗外远方的天空感受到那份宁静中远离喧嚣美好

  《那些年,这些人》就是这样一本适合静静阅读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殷允芃女士在留美期间采访当代杰出华人和日本、美国名人等一共19位名人的采访记录。其中不乏像张爱玲、聂华苓、於梨华、赛珍珠、曾野绫子等知名作家,还有学者夏志清,建筑大师贝聿铭,外交家顾维钧等知名人物。作者用诗的语言,歌的旋律,为我们重现了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通过阅读他们用生命写成的故事,我们亦可收获生命的滋养与希望。

  在这本书中,殷允芃女士不仅示范了一种真诚、如实且善意报道形式,而且因其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描摩,使得本书成了一本深度人物专访的经典作品集。说她开启了台湾深度人物特写的先河,且在台湾新闻写作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是毫不为过的。

  殷允芃女士也是华人圈中唯一一位面对面采访过张爱玲的记者。曾读过张爱玲的《小团圆》和《半生缘》,也仔细研究过她,当时很是不理解文采天下的张爱玲,为何爱一个有妻室、年纪比她大12岁、而且还同时爱着几个女子的汉奸男子。现在在殷允芃对张爱玲的采访录中,我想我看到了答案。“向来不轻易见人”的张爱玲,热情地接待了殷允芃,和她的交流是非常的随意和亲近,犹如遇见故人一样健谈。正是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我想,张爱玲之所以爱着胡兰成,大概是因为一个“懂”字吧。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出身环境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年少不幸经历而形成及时行乐的思想。所以张爱玲才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个懂得,淘尽了一个女子的万千柔情。一句懂得,让一个骄傲的女子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因此,当张爱玲感知这段爱情无望并决定与胡兰成诀别时,还不忘寄给他30万元的稿筹,这就是尘埃里绝美惊艳之花,这就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倾城之恋。

  一个名字,一段文字,都因《那些年,这些人》中的人物于不经意间唤醒曾经的那些熟悉而又美好的回忆时光虽已从他们身上掠过,但殷允芃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把他们烙进了岁月轨迹,雕刻成鲜活记忆。如此,他们才能给我们以滋养和希望,给我们以满满的温馨感动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三):那些人,这些事

  那些人,这些事

  ——读《那些年,这些人》

  文/齐祺

  这是一个人物采访专辑。然而,这又不是一本简单的人物采访合辑,通过这本书,我们在那些人做的那些事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和自己要走的路。

  殷允芃曾经是一位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留美期间,采访了许多当代杰出华人及日本、美国名人,并撰写了数篇名人的特写报道。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有一段对话:有人问殷允芃,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还会做记者吗?她说,她会毫不犹豫地说会!正是因为殷允芃有着这样的斩钉截铁回答,其实她也就是这样做的。

  殷允芃有着良好的采访功底,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念“新闻传播”,取得硕士学位后,曾任美国费城询问报记者,在那段时期,她曾利用业余时间访问了一连串美国的华人代表,返台后,她曾任职于美国新闻处,担任过合众国际社记者、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亚洲华尔街日报驻华特派员,并曾任教于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198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天下杂志》,日后殷允芃又陆续创办《康健杂志》、《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亲子天下杂志》、天下杂志出版与天下杂志教育基金会等事业体,统称《天下杂志》群。

  有着这样的能力背景的人,文字功底可谓尤其深厚,因此在《那些年,这些人》这本书中表现淋漓尽致。全书收录了19位名人的采访记录,包括知名作家张爱玲、聂华苓、于梨华、赛珍珠、曾野绫子,学者夏志清,建筑大师贝聿铭,外交家顾维钧……文中有诗的语言,歌的旋律,阅读这些生命故事,可获生命的滋养与希望。

  《那些年,这些人》是深度人物特写的经典、文学与报导交会的火花。从开篇的《访:张爱玲女士》就足以看出殷允芃的水平以及她的文字对我们影响的穿透力。仅仅通过这样的一篇采访稿就能够让对她不熟悉的人有着一个深刻印象,让那些对她有着研究的人有着更深层次了解。当然,作者也能够将张爱玲写得如此完美。很多东西没有直接放在采访稿里面。尽管是加了附录,但也将张爱玲这个人写得活灵活现在我们眼前。

  那些人,这些事。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启示。让我们追随着他们的故事去奋斗属于我们的故事……

  链接地址:http://sjzrb.sjzdaily.com.cn/html/2014-01/29/content_128783.htm

  珠海特区报:http://www.cnepaper.com/zhtqb/html/2014-02/16/content_10_10.htm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四):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近几年来,励志书横行,畅销书榜上,常年总是有那么几本励志书傲然翘首的高居云端。不知人们是太迷茫,太需要看清前路,太需要被激励。还是都太急功近利的想从书中直接找到一步登天,转身便可成功的所谓“成功学”。在我看来,这些所谓励志书不过是几个不成功的人坐在一起想出来的捞金法子,所言不过尔尔,还不如看名人传记来的实在,更加能受到启发和激励。

  《那些年,这些人》全书收录了19位名人的采访记录,行云流水的文字配上19位名人的生命故事,不以个人传记的深,而是以19位名人的广见长,给我们以人生启迪和思考。

  华尔街红人,被股民们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跟他风买卖股票的蔡志勇说:“你拿你的判断和别人的赌,如果你对了,你就赢。没有任何人能帮你,你要自己负全责。”其实何尝只是股票,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每天、每件事,我们都要面对无数的方向,无数的选择。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明确的知道哪个选择哪条路就一定是正确的,只好拿自己的判断做赌注,对了,就赢。不对,那么愿赌服输,自己要对自己负全责。

  所以在判断之前,首先要想好自己要什么。总觉得一个只想要钱,拼命追求金钱的人并不可怕,因为他有目标,有理想,虽然他的目标看似功利了些,虽然他的理想看似低俗了些,只是不伟大崇高,可他至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身边有闺蜜,27岁大龄单身青年,常感叹找个能谈婚论嫁的男友如此之艰难,殊不知这便是她不知自己想要什么的结果。想要多金男,怕他花心不可靠,想要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者,又嫌他没魄力没气场,想要有能力者,又怕未来前途不明朗。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又何谈去争取呢?正如《费城讯问报》的音乐批评栏曾描写著名音乐指挥家董麟的演出: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而他也能得到他想要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处身于现实的美国学界,被宾州大学聘为终身电学教授,而另一方面又能不停进行文学创作的顾毓琇博士在被赞“当世未见其匹也”时,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没有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行了。”

  20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之一於梨华女士说:“不管成功不成功,人总不应该放弃尝试,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trying!”

  广告界的奇葩杨雪兰女士说:“世界是在那儿等着受命于人。我认为只要一个人不断地努力,他几乎能得到一切他所要的。”

  银行界的奇才,曾以亚裔女性身份任纽约银行副经理的吴棣棠女士说:“尽量努力做你所能做的事,那么你不但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而更重要的是,你也能得到一份满足,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伟大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凡的人,各有各的平凡。几位大师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兴趣和不放弃。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提到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我们在别人看来枯燥事情上不停重复时,唯一让我们能够继续下去的动力所在

  而不放弃,是在找到兴趣点之后,唯一要做的事。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在我看来,那1%的灵感便是我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才能获得那至关重要的灵感,而剩下那99%的汗水便是坚持,永不放弃。有句话说的好,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既然选择,就要坚持到底。

  这19位名人,这些成功人士,便是如此,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人生路上,选择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坚持。以发现眼光看待自己,正视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路,然后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走下去,早晚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五):开始享受一切吧!

  几乎是全部看完了这本书才打算上来写书评,是因为太好读了,舍不得留下遗憾,还有些意犹未尽。如果它能有另一个名字的话,可以叫《那些年,在美国的杰出中国人》。

  作者殷允芃的视界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这本书离首次出版已经距离40年了,但读起来一点也没觉得是与40年前的人在对话,写作手法就像是一个2000年后的记者在采访,而且这位记者还有着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极具人文特色的写作风格

  书中的采访名单,每一个都是各领域精英人士,他们对自己的成功都非常轻描淡写,而之所以如此淡,就是因为他们都乐在其中,即使是周末抽出时间来工作也不会令他们觉得反感,而是认为理所当然

  这样的人,真令人羡慕

  我们都在说,工作如何如何,其实反观成长历程就会发现,中国人真是可怜。从人生的一开始,便被规定了要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像极了《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印度家长,认为有前途的行业只有医生工程师。

  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读什么样的小学、什么样的高中、什么样的大学,从区重点、市重点、省重点到211、985,只有这些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工作后却发现,读了又怎样,就算是工作开头几年还心存浪漫,5年后基本只剩下养家糊口的现实了。而且学历的高低,除却技术人员,在工作能力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说到底,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对于事业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不乐在其中,又如何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说这些,似乎很晚。

  事实上一点也不晚,如果我们可以尝试在工作中寻找快乐,或者直接摒弃那些让自己毫无乐趣的工作,重新开始。

  总之,这本小书,还是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看一看。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六):以神动人

  在一代一代人生故事的长河里,

  我们得到了滋养与希望。

  ——殷允芃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新名字——那些年,这些人。总让人不禁联想起风靡一时的“那些年,XXX”句式。第一眼就会让人觉得是轻浮世俗的追流行小书。但是,只要一捧起它,四十年前绝代风华的人们就一个个出现在你眼前。

  作者写作的手法极轻极淡,那些文字不像是采访故事,更像是一幅幅意蕴悠长的水墨画。就算没有那些黑白照片,也能让人体会到那些莞尔一笑的优雅与宁静。初到白色崖,她说“离繁华喧闹的费城只二十五分钟,这个小镇却像是隔了一个世纪。”;写张爱玲,她说“斜斜地看去,(她)额上映出的单纯与平静,仿佛使人觉得,她是在岁月之外的,最自由的人。”;写聂华苓,她说“她,像走在雪地上,极少回顾留下的纤纤足迹,而却目视前方,寻思,在她已选定的道路上,怎么才能落好下一步。”

  薄薄的一本书,有19位各领风骚的人物,张爱玲、贝聿铭、顾维钧……有作家、有学者、有建筑大师、有金融天才、有外交官……他们都是漂泊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是“失根的兰花”。在他们的人生故事里,很难看到有交汇的地方,但是却总能体会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诸多相似,尤其是那份谦和与悠然。

  这些惊才艳艳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收敛起他们逼人的锋芒,以平和的姿态面对着人生。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已有的成就是多么地惊天动地,他们眼中只有当下,只有明天。作家会忘记曾经写过的作品,只把手中正在写的文字视若至宝。金融天才会忘记曾经投资那些股票,赢得多少回报,只埋头研究当前最新政治、军事、天下动态,在其中寻找未来股市动向的蛛丝马迹。把自己放回原点,才能重新出发。

  19个故事,19段人生,有时候会有一种在读同一个故事同一段人生的错觉,但有分明地知道他们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成功从来不会是投机者的幸运,而是实干者的赤诚与奋斗。希望就在这里。

  读完整本书,你又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在讲述那些年这些人的人生故事,“那些年,这些人”这个新名字到底有其妥帖之处。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七):铭记那些年的这些人

  读完《那些年,这些人》后,我不知道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抒发我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并不是很了解当时他们那个年代那些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总感觉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但是他们身上的好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体会,认真学习的。

  正如本书的作者殷允芃所说:“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那份敬业精神与对所好的执着,就是那坦然无畏的信心——只要一个人不断地努力,他几乎能得到一切他所要的!”他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才有了他们当时享誉美国的成就,才被后人所铭记,给后人以警醒。

  本书共介绍了十七位华人是如何在美国各行各业里闯出天地的。他们分别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华尔街的红人——蔡至勇,文学批评家——夏志清教授, 电脑设计制造——王安博士,享誉国际的建筑师——贝聿铭,名重四海的外交家——顾维钧博士,音乐指挥家——董麟,出版界的女杰——杨蕾孟,广告界的奇葩——杨雪兰,文艺与科学兼长者——顾毓琇(一樵)博士,银行界的奇才——吴棣棠,雪中旅人——聂华苓,於梨华,热爱中国的——赛珍珠,爱荷华河上的《金臂人》——奥格伦,榆树镇上夫妇——三浦朱门&曾野绫子,《樱花恋》、《夏威夷》的作者——米切纳。我之所以要把他们一一罗列出来就是想让自己记住他们,以加深印象。

  在作者的笔下,可以看出他们虽说是名人,但是从不吝分享对人生的看法和智慧,譬如,张爱玲说:“人生往往是乐不抵苦的,但有了生命就要活下去”。银行界的奇才——吴棣棠说:“尽量努力做你所能做的事。那么你不但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你也能得到一份满足,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作为年轻人,我们身上同样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生活所带来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未知,但是看完他们的经历之后,你会觉得我们生活中这些压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做到,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做到和他们一样被后人所铭记,只是做到让自己满意,不辜负家人,不辜负自己而已。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自身素质不同,所以我们只要不断的超越自己,让自己生活的有价值有意义,也就无愧于本心,无愧于社会了。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八):如歌的生命

  作者自序里写到“这本书的出发点,起自于年轻时的好奇”,这本因为好奇而积累起的小集子里记载了十几个身在异乡的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他们的行业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只是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肯定不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亦不是,最好的时代只存在于未来。因此,如作者自序的题目,这是一本分享人生智慧的书。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大师们抽离于作品与光环的另一种形象,更亲切更真实也更打动人心:张爱玲也会假装路人问小说销量好不好,会总想拿点吃的给记者,这些细节和语出“出名要趁早”之类惊人言论的是同一个人;华尔街宠儿杰瑞蔡因为忙舍弃了很多爱好,还坚持和儿子打乒乓球;建筑师贝聿铭会拍搞怪大头贴,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位大师的印象还停留在美丽的狮子林和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里,可是他居然会说”新的建筑物必须要配合、辅助原有的建筑“;谈及父母离世,“永远乐观”吴棣棠也会觉得自己的世界都塌下来了……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惊艳,这些犹如邻居般亲切而又平常的行为出现在大师们的身上,依然很妥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光环的阴影里、在不被公众知晓的时候,依然美好。对于人生,朋友的说法我很赞同:人生其实就是一堆的问题组成,小时候有成长的烦恼,青年时有对未知的彷徨,面对学业的困扰,毕业了有就业与自我实现的矛盾和苦恼,再后来有结婚生子……踏踏实实地把每个阶段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阶段就做好了,下一个阶段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也不会太差。有这样坦然无畏的信心和执着,再差的境遇都不会困住你。我想这些大师们也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渡过了在异乡的一个个困难,并成就了自己。

  对于他们的专业领域,大师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简单却又很中肯;对年青人、对社会发展,他们都报以积极态度;访谈中,他们也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智慧(在此不一一列举,书中都有描述)。对于这些,笔者不置评,而是细心观察忠实记录岁月长河里的鲜活的如歌生命,深入浅出地还原出人物的真实的形象,让读者自己对体会去感悟。

  笔者说采访、记录这些海外华人的作为、看法,拓宽了她的视野,滋养了她对人生的态度。我们读他们,也得到了滋养与启迪。坦白说,写书评的时候我又重新快速浏览了这本书,以重温初读时的感受,依然很受益。

  《那些年,这些人》读后感(九):那些人的故事

  在一代一代人生故事的长河里,我们得到了滋养与希望。

  ——殷允芃

  这是作者在书的扉页上的写的一句话。我拿到这本书时,跳过序的部分直接进去正文,看完殷女士的后记再回头看许知远的作序,惊奇得发现,我和许知远有同样的感受,“我几乎立刻就被这本小书迷住了。不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个人传奇(他们有的仍声名赫赫,有的则喧嚣一时、如今已被历史遗忘),而是因为作者的敏感、典雅的叙事方式,对于瞬间印象的捕捉。”就是这样,读迷了。

  书里大部分人物的受访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但其中有些他们留美时凝炼出的真理至今仍受用。殷女士出入记者这一行业,亲自采访这些成功人士,写出这些故事,她是谦虚的,她在聆听,她在汲取,她用自己的视角去写出来。我佩服她这份勇气,羡慕她这样的经历,只是因为她见到了我多年以来喜欢的作家,张爱玲,赛珍珠。向来不轻易见人的张爱玲,在自家的起居室接见殷记者,“天南地北地聊着……听着的人、说着的人都觉得自然而不费力。因为她对任何话题都感到兴趣,而又能往往意会在言发之前。”看张爱玲的书《小团圆》《半生缘》,你是不会想到她谈话的随意,亲近,也很难想象气息遇着气息相近的人她是多么健谈。似乎这一切都应该是这样,吆喝出名趁早的女人,被羡慕着被迷恋着,被烦着被扰着,她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也涉足别人的文字世界。在采访张爱玲的文字里,像是写一位朋友,她就是殷女士的一位女性朋友。聊完天后,殷女士就跑跑跳跳地出门坐车。

  殷女士还采访了好几位作家,其中就包括赛珍珠。我是因为《大地》而知道赛珍珠的,这并不是第一本我看的写中国农民的小说。行文中作者写到赛珍珠的一些已经被周知的作品,还有她的个人经历。大量直接引用赛珍珠的原话,使得这个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思想上一直在前言的作家赛珍珠,给了我们一个直面的机会。作家并不是活在我们之外的人,她享受生活,她读书,她在中国的时候接受中国老师的教育。殷女士有句话写得很近,“她笑着走出了回忆,她的笑容尽是异常的年轻与美丽。”

  我们想看到的不是成功人士的满腹经纶,也不是他们对青年人的成功建议。成功的轨迹是不能复制的。殷女士观察,细心观察,她不对人物进行点评。毕竟她去采访这些人士时正在上着大学。她阅读这些人的故事,“得到滋养与希望。”我们读他们,也反思自己。

  比起读大部头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显得小巧多了。很感谢磨铁图书出版这样一本书,让我有这个机会读到那些人的故事。从中得到启迪,不亦乐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