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3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精选10篇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是一本由[美]默瑞•N.罗斯巴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一):通货膨胀好比赛跑,看谁最先拿到新钱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膨胀表面上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但实际上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同时,通货膨胀不仅改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预期,也成了掠夺广大民众财富的工具。

  通货膨胀是用欺诈的方式侵犯他人财产,在自由市场中是不会发生的,这就是现代社会通货膨胀的实质所在。”

  --- 易宪容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本科普读物

  看完之后就记住了两点,记录下来。

  1,世界货币体系之前是金本位,或者是美元本位,不过美元本位要有兑现黄金的义务。可是后来变成了多个货币体系,欧元美元并存,不过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美元本位,不过美国已经不承担兑现黄金的义务。美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大肆的印制,以至于美元贬值,国际油价,食品价格上涨,即使中国政府再怎么调控,在国际化的今天,也抵挡不住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

  2,银行部分准备金率本质就是盗窃人们存款在银行的钱去为自己盈利。这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源。这个观点在《银行的秘密》里面讲了很多。但是我并不认同,毕竟银行都是受制于中央银行,要是盗窃的话也是中央银行才有这个权力。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析通货膨胀的起因后果

  这本货币理论的经典以最简洁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钱变薄”的起因后果。整本书一共才一百多页,一次性读完不成任何问题,但最好还是分开几次阅读,边读边做笔记,原因很简单,它充满了值得推敲的观点,例如:

  “人们几乎一定会说,希望钱多多益善!可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货币,而是更有购买力的单位货币”

  “通货膨胀好比赛跑,开谁最先拿到新钱…受害最大的将是依赖固定额合约的人,例如在价格因通货膨胀钱就签订合约的人寿保险受益人、领年金者…”

  对于热爱经济学的人,接触这些观点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它们还是包藏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济问题。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这些观点又是那么容易理解。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还写到美联储肯定需要通过“大规模,高通货膨胀地印刷”来支付所有的银行债务。这个描写正好符合美联储去年底的“紧急援助”,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我们无法不为美元贬值担心。这本书会使读者大开眼界。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四):政府对我们的钱干了什么?

  “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 ”,意思这句英文是美国奥地利派经济学家莫瑞·罗斯巴德本书的书名,不知是因为避开敏感还是咋的,到了中国,被翻译成了《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虽然针对“通货膨胀”的意味还在,但“通货膨胀”最重要的点“政府”这个点却没了,只能说是一大遗憾。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这本书写作于1963年,在中国的出版是2008年10月,正是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激烈的时候。以莫瑞·罗斯巴德的预判,来关照当今在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的确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过,相对来说,这本书在出版以来的几年里,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在知识界似乎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一个遗憾。

  虽然,这本书走的还是通俗化得路线,作者罗斯巴德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以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而是尽可能地用通俗语言来讲诉金融的道理。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轻松了很多,但通俗不代表不严谨。恰恰相反,在看似通俗平淡的语言下面,如果在阅读时走了一下神,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可能会马上觉得有些知识与逻辑连贯不上。必须回过去再重读走神的那些话语,才能使整个逻辑接续下去。看似轻松,实则不轻松。这种写作的手法实在是需要很高超的技巧才能达到,冲这一点,罗斯巴德实在是一位语言学的大师。

  作为奥地利学派最新一代的一位经济学家,只活了不到60岁,实在学术界的重大损失。他的思想也是哈耶克之后,最为重要的一位奥地利学派的大师。他的思想直接传承于米塞斯,与哈耶克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都是米塞斯的学生,一起为推动奥地利学派在20世纪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奥地利学派自门格尔创立以来,经过庞巴维克及熊彼得的发展,再到20世纪的米塞斯、哈耶克的壮大,尤其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使得这一学派走到了经济学的制高点上。

  罗斯巴德《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继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一贯主张,在学术观点上,首先主张个性的自由,并对权力充满了不信任。在经济上,主张捍卫个人经济自由,坚决反对政府干预个人经济活动。即使是在货币问题上,奥地利学派也认为货币是人类市场交换活动“自发自在”的产物,是人类自发自在的经济秩序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政府不应该控制货币。哈耶克对于通货膨胀有一句名言,“不论何时何地,通货贬值都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米塞斯也说,“政府干预货币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将货币贬值的历史。政府试图避免货币贬值的各种恶果的努力,无不以失败告终。”在本书中,罗斯巴德描述了以上的观点,并进而指出货币应该私人化,个人就可以印制货币,其信用价值,完全应该由市场去确定,而不是由政府来确认。政府对于货币的管制,只是对于市场的掠夺,只会使得货币不断贬值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并给未来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恶果。

  货币私有化,再不济,也应该坚持金本位,或者实行100%的货币准备率,这是罗斯巴德坚持的几个关键点,也是本书中最主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是天方夜谭,货币的国有化估计没有任何国家会认同,因为那样将会让政府难以维持下去。而金本位,早在几十年之后再也不可能。而100%货币准备率,即便在中,截止到2011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这一数据也离100%准备率相差遥远。罗斯巴德的主张看来是难以得以实现了,但他的观点,对于我们认识货币及通货膨胀的问题,还是给出了鲜明的观点。

  在中国,一到通货膨胀,政府就约见企业而不自审,而是让民众看起来通货膨胀是企业哄抬物价造成的,这实在颠倒黑白。就此而言,中国的经济学家如周其仁、许小年已经再三在各种场合进行过拆穿。中国的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央行开足了马力印制钞票,而市场上原本不需要那些钞票。央行在印制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将其用在了政府,及央企,使得这些相关的人在第一时间从市场上进行合法的抢劫,而那些只能有固定收入的人 ,就得在物价上涨之后来承受通胀的压力。政府通过印制纸币掠夺市场,然后造成了通货膨胀的事实。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把握目前以及未来的通胀的知识与理论,都有很让人清醒的作用。

  一切都是政府惹的祸,就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五):为什么我能成功逃顶

  这阵子很开心,股市跌多涨少,头部确立。我无心工作学习,每天看盘就盯着跌幅榜,想象着无数股民深度套牢,还抱着幻想不愿斩仓,心里就阵阵窃喜。其实,我赚得不多,这波行情没揸到最后,沽货有些早了。但在中国就是这样子,看见别人失去的多,要比自己获得的多更快乐。我知道这是“国企病”:自己过得不好,就盼着别人倒霉,自己不得好,别人也别想得好。郎咸平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这类病患实在太多,他们支持“国进民退”,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好处,而是这样对所有人没好处。唯一得好处的是贪官,但是风险巨大,一旦政治失势,被抓到把柄,有可能丢掉性命。我在国企呆过几年,所以很不幸,也染上了此病。这也可以说是“嗜血症”吧,郎咸平的粉丝们想象着“严刑峻法”使得贪腐官员家破人亡,我则想象着“经济奇迹”逼得中产阶级沦为赤贫。每次股市大跌,媒体上就会登些煽情的照片,例如惨绿的大盘前面,老人默默地擦眼泪等等。我的内心却从未有过一丝同情,因为在这个神奇国度,被套是一种常态,不是你套我,就是我套你。我有一个混官场的同学教过我,不要随便同情别人,上一个下套的可能是他,下一个被套的可能是你。

  因为心情太好,我一有时间就打电话给朋友,主动聊起股市。不过很遗憾,他们都回避这个话题,也没有人问我为什么能逃顶。怎么办,我真的好想好想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自己写下来吧,快乐已把我变成换妻俱乐部会员——不惧嫉妒、热爱分享。好了,现在隆重公布我的秘诀:少看或者竟不看国内财经类文章。反正我基本上是不看的,看了也看不懂。比如,经济专家嘴里说的“刺激经济”、“拉动内需”、“产能过剩”,我就从来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像是说,“经济”有网瘾了,要电击疗法;“内需”瘫痪了,要板车拉着走;“产能”孩子太多,养不过来了。总之,地球转不动了,超人必须马上出手。而这个超人,就是伟光正的政府。有意思的是,市场不灵,政府居然一抓就灵。没多久,专家们拿出宏观经济数据,声称经济复苏了,物价很稳定,人民很幸运。

  企业家都失手了,政府官员却不失手?不懂经济学的黄健翔都知道,这不可能。一场足球赛踢的不好看,裁判赤膊上阵,自己也上去踢两脚,只会令场面更难看。不管在哪一个国家,政府救市都是谎言,但是听多了财经专家们的言论,就有可能被洗脑,信以为真。实际上,按照我的经验,判断经济形势,在生活里搜集零散的信息,要比听专家们的全面分析更准确。比如,我常去一家餐厅,经常点的某一道菜,标价没变,可是份量越来越少。这时我就知道物价在上涨。再想到自己经常去某超市买的有机青菜,每隔一段时间就加价,从未回落过,我就敢肯定报纸上公布的物价指数大有问题。在楼市明显好转,媒体上一片赞歌的时候,我正好为了家里装修换家具,在各大家俬城里转。结果发现比起三年前,家俬城不仅顾客少了,家俬品种也少了,看起来非常萧条。房地产景气,却没有带动家具业,这说明房子恐怕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击鼓传花”的。这样的楼市怎么能说“兴旺”,应该叫“回光返照”。而我痛下决心将股票全部清仓,就是因为听了一场投资报告会。报告会上的经济专家说,全世界水深火热,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这是伟大的奇迹。巧的很,我才接了一个电话,听说一个亲戚开的瓷砖厂倒闭了,他就把剩下一点钱全砸在股市里,希望能捞回一点。这类破产倒闭故事我都听了几个月了,还在源源不断地上演,这叫“经济奇迹”?这样的投资报告会,怎么听怎么像骗子在掩护庄家出货。我没听完就走了,第一时间把手上的股票全部沽清。

  政府去救市,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通胀。银根宽松、四万亿投资,就是更大级别的通胀。唉,等到这次巨大的泡沫破灭,不知道有多少冤大头要为此买单。但财经专家们表现得很淡定,他们一直在宣传某种错误的认识:通胀尚未到来,因为目前物价平稳。包括茅于轼,一位有良心的经济学家,竟然也说“通货膨胀在所难免,但不会马上出现”。这使得人们误以为,通胀就是物价上涨,其危害也仅止于此。实际上,通胀的本意就是货币过多,而不是价格上涨。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钱太多”时,就意味着通胀。这个定义不能随便篡改,假如今天我们把“通胀”说成了“膨胀的不是通货而是物价”,那明天我们就可能说成“膨胀的不是物价而是寂寞”,“通胀”这个词等于彻底废了。虽然通胀往往会带来物价上涨,但是其破坏性,更多地体现在经济结构的扭曲上。新增的货币先到了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先获利,出现异乎寻常的繁荣。同时,有些行业却会成为受害者,通胀带来的高成本,使其迅速萎缩。哈耶克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维也纳,严重的通胀下,涌现一批新的银行,把许多赫赫有名的咖啡馆都赶出了闹市。直到经济突然滑坡,银行纷纷倒闭,这些咖啡馆才得以回到原处。我观察到的家具业的窘困也是一个例子,和三年前比,家俬的价格水平没有上升,但品种少了,款式老土。我本来买一张新餐桌,但看来看去,竟没有合意的,最后干脆不买。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没人购买,这是需求不足。但从我的角度,这是供给不足,没有我要买的。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出,“有效需求不足”论是多么的胡扯蛋。

  通常,主张滥发货币挽救经济还有一个理由:遏制“通货紧缩”。这个理由很少人去挑战,因为“通缩”出现时,总是市道一片惨淡,人人勉力支撑。看起来“通缩”就是魔鬼。但实际上,每一次“通缩”都是“通胀”的结果,当“泡沫经济”破灭,资产价格突然高台跳水,企业债务问题持续恶化,“货币不足”的现象就会出现。很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巨量的钱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从“流动性泛滥”一下子到了“流动性匮乏”。真正的答案是,那些钱被偷走了,通过“合法伪币”或“通胀”。第一批拿到“新增货币”的人,也就是离政府最近的人,偷的最多。即是说,“通缩”反映的是“通胀”后的真实状况,钱突然不够用,那是因为有人偷走了一部分。如果说通胀是“盗窃”,“通缩”就是损失被发现了——幻觉消失了,当然很痛苦。此外,人们过分夸大了“通缩”的弊害,忽略了“通缩”是对“通胀”的纠偏,对整体经济有莫大的好处。张五常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九十年代后期的经验。那时的神州通缩达百分之三,加上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急升,真实的通缩率应达两位数字,而楼价下降了四分之三,但经济增长保八,失业率徘徊于百分之四左右。”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但由于张五常对“通胀”的理解有误,导致他把“通缩”的好处,解释成了“当时中国市场的合约选择——尤其是员工合约——有西方见不到的弹性。”这就是主流经济学家的顽疾,对“通缩”的理解充满偏见。只有极少数经济学家才有智慧挑战这种谬见,例如罗斯巴德,他认为应当容忍“通缩”,并且指出它有疗救作用:一是清理繁荣假象造成的不当投资,二是价格回落使得固定收入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三是打破了政府造成的垄断者之间的紧密团结。

  只要政府不能像“政教分离”那样做到“政经分离”,总是执意要宏观调控,通胀就不会消亡,经济兴衰的周期也会永存。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介草民,无法改变政府,那唯一可做的就是,要搭上政府的顺风车。他们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掠夺财富时,我们要勇敢地入市抄底,这时价格未必上涨,但是一定要相信,先有通胀后有价格上升。等到价格普遍上涨,连肉蛋等都涨价了,这时他们的舆论还在唱多,我们却一定要狠心出货,现金为王。因为通胀已经到了抢穷人口粮的地步,泡沫破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很快就要进入萧条期。每一次萧条,其实也是市场自我修复的过程,如何判断经济何时复苏,那就看政府的作为,是加强干预,还是减轻干预。前者拖慢复苏,后者利于复苏。这个要具体分析,例如政府注资企业,是加强干预;而政府大幅减税,则是减少干预。只要把这些基本道理弄明白了,稳健理财,虽然未必能大富大贵,但肯定不会成为大起大落行情的牺牲品,也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听什么投资专家的废话。

  请记住了,各位,股市生存大法第一步:少看或者竟不看国内财经类文章。第二步,这也非常重要:信风哥,不戴套!信风哥,得永生!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六):为什么我们的蛋又疼了

  我以前是学理工的,现在学经济除了生计考虑之外,也源于当时不学无术花了些闲情在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书籍上得到的某些经世济民的励志启发。

  我学经济只能算个半吊子,邹恒甫说中国最多也就是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三流经济学家,在这个国家里面学经济捧着我们国内编的教材有点土鳖样,所以我当时看了几本关于经济思想的外国经典书,开始觉得凯恩斯挺对的,过日子嘛,这个世界总会陷入混沌失序,就像化学里的熵概念。所以总得要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去管管。至于管制的范围边界这个很难界定,至少不能去苛求。凯恩斯的那句“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大家都是好人,都在为人类命运忧虑,不得当的干预是在扭曲资源配置,不利于国家文明的发展。后来我觉得有道理,或许应该多支持支持古典主义者们的警示之语,就像这本书里的奥地利学派罗斯巴德所说,我们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现行的货币体系,是不是该回到金本位,树立黄金的兑换权威,以保证我们的经济活动能自由进行。我想想有道理,政府应该恪守守夜人的职责,准备好法律基础去保证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能发挥作用。货币诞生于分工与扩大生产的商品交换,在充当货币时它本身无意义,但其交易中介职能衍生出了储藏、支付等其他职能,所以它表示的是一个物权的概念。既然自由市场交易的发展产生了货币,那么货币的铸造就成了一个问题。罗斯巴德和哈耶克(《货币的非国有化》)都主张任何人都可以铸造发行货币,政府对货币铸造权的垄断完全毫无道理,简直是挟国家主义对平头老百姓进行野蛮的掠夺,特别是当黄金等金属货币存量有限阻碍了货币供应而发行了银行券也就是纸币之后,政府通过无节制的超发货币来制造通胀进行财富转移,受益方无疑是先拿到货币的人或机构,政府和国企神马的利益集团自然就是受益方了,而普罗大众就得为物价上涨埋单了。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由货币购买力的自由调整来克服。每个人都该有发币权力,个人就像生产小麦、婴儿食品一样生产货币,接着各种各样的货币优胜劣汰,贬值的消亡,升值的留下作为主导货币,但不排除被其他货币取代。

  维克塞尔和米塞斯指责新古典主义综合派们把货币当面纱了,完全忽视了货币本身运动的动态过程,米塞斯的两个弟子延续了高贵血统,他们继续着老师对自由主义经济的推崇,我在这里也有必要致敬一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妄加干涉都是无知的表现,物价的变动只是货币现象。奥地利学派主张经济的自我调节,可是除了现实各种的不如意,以我浅薄的拙见,我想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谬误,尽管这些东西无伤大雅。首先一点,如果主张人们可以自由铸币,白浪淘沙中角逐出一种或几种货币充当社会交易的中介工具,那么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淘汰的都是贬值的货币,升值的货币留存下来,这样就伴随着商品需求的下降,马歇尔认为我们持有两种财富,一种是货币,一种是商品,当币值上升时,那么人们会尽量的保有货币而不去买东西,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货币流动速度急降,结果是社会萧条。米塞斯认为金本位下政府控制货币发行,格雷欣法则下良币日益磨损而变成劣币却由政府保证了它的币值,则实际上是变相的升值造成了通缩。但是如果政府放开实行金本位制,会同样带来这样的后果,黄金限量,人们预期黄金价格飞涨,最后是黄金都呆在了仓库里,生产缺乏动力。最后也是通缩。

  我觉得这种东西总要挑明一个立场,如果认定政府只懂侵权那么只能以道德家和哲学家的视角去看经济,奥地利学派几位大神就是如此,其实亚当斯密也莫不如此,但是现实中政府就是这么蛮横,它不只司管理经济之职,它还有其他的活要干,稳定大局,要看国情这类的教育让你我丫的闭嘴。美国人很务实,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就主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实行对货币的控制,他是个聪明人,既坚持了古典主义的教义,也找到了与现实斡旋的法子,美联储的主席们也是如此,格林斯潘摔了跤,但他还是半个神,伯南克不在乎钞票有多少,他只在乎通货膨胀目标,其实他也只认货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血液这个理儿。

  在豆瓣呆了算算也有4年了。人在水中走哪能不湿鞋。故还是想到了这个标题。货币主导权中国得再等个几十年吧,我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纸币这玩意就是邪乎,本身没有多少价值,但它能绑架整个世界。回到蛮荒时代黄金归位这种想法是不错的,但我想没有人会答应的,其中我们小老百姓答应的不算。每当想到这残酷的世界,我们的蛋就会又疼起来,可是除了唉声叹气之外,再拜读一下诸如罗斯巴德这样贤哲的书,我想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七):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任何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都会问:“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会通货膨胀?”我想在看完这本书以后以及学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通货膨胀这一章时,我已经有能力解释这些问题了。

  当我们的商品和劳务持续上涨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另外一个词——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其实当我们去考察一个阶段内通货膨胀情况时,CPI这一指标是可以近似反映的。当然计算通货膨胀由它自己严谨的公式。在中国,通货膨胀被定义为:货币发行量(供给)大于货币需求量,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大大多于人们所需要的货币时,人们手中得到了更多货币,这一超额持有货币就会鼓励人们购买比均衡情况下更多的商品。一旦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拥有更多货币,那么在商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需求旺盛的自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于是乎货币开始走上了贬值的道路。

  对于任何一个现象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通货膨胀也是如此。温和的通货膨胀事实上会提高全社会产量,增加就业。就业量的增加对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当我们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时,就业与物价稳定是存在矛盾的。这也意味着一个时期内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通货膨胀与失业是呈现反向相关的。高通货膨胀率意味着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高失业率。这一种关系,现实可以证明其正确性。金融危机下,通货膨胀率很低甚至为负数,然而却带来了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正如高鸿业所说的那样:“失业与通货膨胀是西方市场经济的两个弊端,对两个矛盾无法同时加以消除。”

  那么谁在通胀中获利?谁在通胀中利益受损?我们的政府会在通胀中收益,那些最先拿到新钱的上层阶级会收益,而我们的人民却在相对的受损。通货膨胀好比赛跑,跑得最快的必然会获利。我们的政府是倾向于通货膨胀的,“因为通货膨胀是政府去的公共资源有力而且微妙的手段,也是无痛但远比课税危险的形式。”让我们看看自己,却发现了“马太效应”:富者更加富有,穷者更穷。“通货膨胀通常无法造福社会,反而以对先来者有利的方式对财富重新分配,而牺牲了这场赛跑中的落后者。”所以这也就提醒我们应该学会理财,进行一些固定收益类投资,而不是一味地存入银行。2009年一季度天量信贷,充裕的货币供给,这一切是为了刺激经济,防止通货紧缩的发生。在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之间,我们宁愿选择通货膨胀。因为一旦通缩来临,物价持续下跌,持币待购的心态会进一步拖累消费。但这一选择是以未来高通货膨胀为代价的。

  想起一个小时候长辈们经常说的事,于是我们也知道了那不可逆转的历史。他们总是说在他们年轻上学的那个年代,橡皮、铅笔只要几分钱,而现在都已经这么贵了。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明白,因为无休止的通货膨胀。我们似乎也在重复着他们的曾经。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历史不会重复自己却又经常押韵!”

  《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读后感(八):深入浅出谈货币

  开头讲了很多货币的起源,以物易物到为什么货币的出现已经货币代表的重量等等。读到后面会发现作者提倡的100%准备金制度就是回归到货币的本质上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之前那么详细的解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附录的“一个100%准备金的金元案例”实际是整本书的总结。可以只看这个附录也能了解本书的精髓。

  对于大家安于现状,不原意改革,在书的最后,作者谴责了 “想要彻底摆脱别人说你不切实际这样的指责,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要提倡对现状进行任何改革”。并且引用菲儿布鲁克教授的话。我自己觉得说的很一阵见血。“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政策信念建立在我们认为最好的路线上,然后尽我们所能去说服他人接受这个目标,不要把对别人是否可能接受的估计纳入到我们的政策结论中。因为必须有人宣称真理, 作为抗争的政治手段。如果学者和知识分子都不这样做,如果他们不对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方向做充分阐释,他们就放弃了真理,因而也就放弃了他们存在的理由,社会进步的希望也就荡然无存,因为没有新的想法再来推进我们的进步,也不会有任何人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向别人说明其正确性上面”

  编辑没有对两位翻译做解释,陈正芬,何正云。我觉得是不尊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