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期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星期六》读后感10篇

2018-02-16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期六》读后感10篇

  《星期六》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期六》读后感(一):让我先哭会

  星期六

  他去敬老院看望母亲

  “你好妈妈!莉莲,我是贝罗安,您的儿子贝罗安。”

  “你好,亲爱的。你要去哪儿?”

  “我来看你的。我们回你房间坐会吧。”

  “很抱歉,亲爱的,我没有房间,我在等着回家,我要乘公共汽车回家。”

  他知道她指的是她童年的家,以为她的母亲在那里等着她。

  “我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

  “她总是跑着进来,即使路很狭窄。她想坐上那些长长的东西,但她没有钱。我给她寄了点钱,但她没有带在身上。她想听音乐,我告诉她不如自己组织一个小型的乐队,自己演奏。我真的很担心她。我告诉她,当没有人站起来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面包片放在一个碗里?你一个人做不来的。”

  他知道她说的是谁,等着她继续说下去。然后他说:“你应该去看看她。”

  他早就多次试图跟她解释一九七〇外婆就已经去世了。但此刻顺从她的错觉可以让谈话顺利的进行下去。每一件事都是进行时。

  母亲说,“上个星期我去了,姨妈,坐公共汽车去的,你可以走路去,看看你想买什么,然后再想想你已经有的东西。她过的不好,她的脚。我马上就去,我得给她带件毛衣。”

  这对外婆来说还是多么奇怪一种感觉啊?那个高高在上、缺少母性的女人,如果得知曾依偎在她裙边的小女儿,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下个世纪的某一时刻,每日念叨着她,盼望着和她回家,这些会感动外婆吗?

  《星期六》读后感(二):麦克尤恩的极端主义

  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对麦克尤恩有了新的认识。我对麦克尤恩的第一认识是《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那是一本才华横溢短篇小说集,他的处女作。从《最》可以看出,一个满溢天才天马行空想象力细腻精到的控制力,还有一个深刻作家应具备的不令人讨厌的好奇。我称那是一本英国范儿的《伤逝》。

  然后去找麦克尤恩其他的小说,先看了《阿姆斯特丹》,又看了《在切瑟尔海滩上》。坦白讲我有一点点失望,充满灵性的陶罐没有了,变成一个闪着釉质光泽有着固定形态的陶瓷。当然,作为一个成熟作家,他有着极其突出风格,他仍然是迷恋微观细节和宏观戏剧性的。但是隐隐的,我感受不到《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化妆》等等那些新鲜的奇怪了。

  看完《在切瑟尔海滩上》,我一度认为可以少看一些麦克尤恩了。我基本了解了他的套路,把一个戏剧性情节发展成慢镜头,然后叠化进层层记忆。这当然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写法。是对读图时代的一种妥协。一种奸诈的逃避方法

  直到有人向我推荐《星期六》,说这才是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封面设计一般,极容易混淆一些成功学或者心理安慰剂之类文字的封面。我将信将疑开始读。很轻易的就读进去了。结构还是那个结构,总体上说是一个强烈冲突的戏剧情节,一家人遭受打劫,故事铺垫前史就是一次交通事故刮蹭。由此生发开去,完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这一次,我觉得他把这种结构推向了一个极致,给我一种无以复加震撼感。我重新审视这种结构,它的优点就是它非常适合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剧情的核是块吸铁石,把这个时代繁杂的甲乙丙丁统统吸附在核上。无谓的战争;以及由战争引发的争论;民主与独裁;表态与沉默诗歌与诗歌的继承;爵士乐的发展;父辈与子辈;与更上一辈之间的亲情与隔膜;面对朋友与面对陌生人事业成绩与个人兴趣;童年记忆与成人性格疾病治疗医患;中产阶级生活态度疲惫精神和好强的秉性等等等等,我感受到麦克尤恩野性勃勃又自信满满。他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一台小型戏剧(“小戏剧”是网友介词说的。)

  《星期六》让我重新认识了麦克尤恩,我想不出更好的描述我们当下生活方式。他给我们提供了范本,而不仅仅是模具。

  《星期六》读后感(三):星期六其實不是星期六

  最初還沒翻開這本書

  最初以為跟王文華的《寶貝只剩下我和你》大約一般,沒有想到是在一天內展開一個又一個故事的種種因果

  記得當時遇到的一位也愛恐怖伊恩的讀者,說:如果伊恩能讓你猜到,那麼他就不是伊恩了

  我不知道伊恩腦袋里究竟有多少瘋狂細膩的想法

  如果你問我外國作家最愛誰,我只會回答你三個人,伊恩麥克尤恩,雷蒙德卡佛,卡爾維諾

  讀每一本伊恩的書,可想而知伊恩用了多少的內心描寫,我不知道這麼寫細微知鋳的東西他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愛上了伊恩,我開始變得愛思考一些細微的地方,比如人心,比如事物是的意識形態,而我也曾親口聽到別人說我可怕,那種能夠把人心看的太透的可怕,當然,這跟伊恩的恐怖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關於伊恩,我沒有什麽要多說的了,褒貶不一,有人愛他的陰暗,有人討厭他的陰暗

  至於這本書,我想我從沒想過,我的星期六是怎樣的,我是找個安靜靜謐的地方嚼一杯咖啡看一本書,還是因為一些事忙上忙下

  但。你若看過此書。你一定知道星期六才不是這本書的主題。這只是我的題外話而已。

  其實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一如主角一樣,我能讀出主角在某些地方有些恐懼自己的內心。因為摸不清。所以害怕。所以恐懼。同時又一片空白。於是矛盾

  而這樣的人,是普通渺小的,同時又巨大得與眾不同

  《星期六》读后感(四):做一只井底之蛙

  暂且把评论中呼声很高的“中产阶级”搁在一边,特别想说说故事中关于主人公以旁观者经历一场新闻事件共鸣

  虽然远在东方瓷器国,尚无一丝机会能感同深受说中群起反战的游行的磅礴气势,也无力想象自由的民主到底如何环绕自己四周,但不得不为书中情节的一段对话动容:咱们的主人公,当发现自己旁观参与的坠机事件,居然没有阴谋、没有暴力,居然就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新闻,他愤怒觉得被欺骗。

  149:

  “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易受欺骗的傻瓜,自愿而又盲目地追随着当局施舍给公众的任何一点点新闻素材观点和推论。他是个趋炎附势的顺民,眼看着“恶龙”(圣经中的猛兽)逐渐变得强大无比,便躲在它的机翼下祈求庇护。那架俄国飞机正好闯入他的失眠中来,而他则乐得让这一事件和新闻媒体左右他的情绪。那纯是一种假象,误以为自己也是当事人之一。每当关注新闻动态,每周日下午躺在沙发上读更多空穴来风的评论专栏,更时常研读唱片累赘的实时追踪,聆听他人对事态的预测,众说分至以至于语言还来得及实现或者落空就被忘在了脑后。他幼稚地认为凭借这样的热衷,自己就等于在参与这场事件。”

  这个场景真是似曾相识,每当网络引爆XX看点,我也一摸一样的群起激愤,奋力地留言、刷新评论、殷切的跟进最新动态,时时刻刻绷紧神经只为得到事件的进步处理结果呢?本以为是事件的参与者,官方一句模糊的尚在调查,或者给一个莫名其妙结论,本新闻事件就此谢幕。而更多激发讨论的事件,却在争论中如模板般沉沦。如果我不愿当一个易受欺骗的傻瓜。该怎么办?

  书中贝罗安和儿子西奥的对话或许有借鉴意义

  28

  “上个月,西奥总结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眼界越远,失望越多。当问到为什么这么说,他回答:每当我们关注那些天下大事,例如政治局势、温室效应贫困人口问题情况看起来糟糕透顶,毫无进展,前途一片灰暗。但如果我只看眼前,只关心自己境遇,我就会想起刚刚邂逅女孩,即将和蔡司一起表演的音乐,下个月的滑雪假期,这么一想生活还真不赖。所以,从今往后,我的座右铭就是做一只井底之蛙。”

  做一只井底之蛙!说的真好,不再关心汇率上涨和战斗机到底在没在试飞,也难得去愤怒哪门子的贪官玷污了纳税人多少多少银子,买不起房子就租房子,租不起房子就回老家。至少老麦说的对,不管中产阶级还是啥产阶级,生活永远比下有余。至少还有爱人亲人健康

  ok!从明天起,关心萝卜白菜,大衣和小鞋,做一只井底之蛙。至于其他的天下大事,统统见鬼去!

  《星期六》读后感(五):小戏剧

  麦克尤恩的规模总是不大。像《赎罪》那样,把主人公丢进大时代,难免让作者自己都感到吃惊和吃力。麦克尤恩擅长经营格局。他对事物过分的敏感令他有能力也更有兴趣在一个极小的圆点上纵深下去。《水泥花园》是关于封闭的空间与扭曲的人性。《在切瑟尔海滩》讲述性心理与人格遗憾关系。《星期六》则展示一个名叫亨利.贝罗安的神经科外科医生如何度过他的一个休息日。

  贝罗安当然是中产阶级。有美满的家庭和自豪职业、可观的资产良好教养。这样,他可以不受干扰地,自由和充分体验他所置身的英国城市生活。观察和体验的主题从日常生活到上层建筑包罗万象。从伊拉克战争、家庭教育社会底层问题到体育运动、古典诗歌、蓝调音乐。甚至由此延伸到更远也更抽象的生死观、老年态度、爱与义务。但是不枯燥。在议论这些话题时,麦克尤恩表现了一个严肃作者应有的谨慎宽容风度。他那样钟情于细节,所有的细节都以一丝不苟的方式对待,决不松懈。他的方式是,如果凝视一只壶,也要让读者准确无误地得到它的温感。这是麦克尤恩的长项,这些凝聚着耐心热情小事物,构成了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作者的认真,常常在读者感到略为烦琐的时候,更关注到它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麦克尤恩把他的所有小说都处理成小戏剧。通常一件小事会演变成一场事故,由此影响改变人的一生。这种小戏剧的结构加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作者的职业精神。贝罗安的领域是颅腔手术,作者就化身为高级外科医生,将手术的娴熟游刃有余贯彻在了他的文本驾驭中。在这本书里,麦克尤恩不仅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他的职业、生活和完美的人格——我们将很难看到哪一个作者在这样小的切点上展开一整个当代世界(或许我们会想到乔伊斯,但那是一种宏大叙述,有别于麦克尤恩的小结构),包括政治、家庭,以及救赎与自救的心灵问题。最后,作者试图给予了回答。无论你是否对这种回答感到疑虑,相信你都会对主人公和作者的庄重姿态肃然起敬

  ——————————————————————————————————

  (贝罗安是外科医生,并不了解文学,对小说也无甚兴趣。P54页,他奇怪地想,文学作品真是莫名其妙,一本小说里居然有一个灵异之士透过酒吧窗户,看到他的父母从窗前走过,正在讨论有可能要把怀上几个星期的他流产掉。这是文学家编造出来的“令人厌烦的瞎话”。——这一情节出自麦克尤恩自己的作品《时间里的孩子》,是谦虚的作者揶揄自己的一个小花招。)

  《星期六》读后感(六):《星期六》—中产阶级的叙事窠臼

  伊恩•麦克尤恩一直是英国布克奖和出版社看好的作家,在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对其的描绘,如“极少数又让评论家叫好又超级畅销的作家”以及“最受人嫉妒的英国作家”,显然麦克尤恩近几年来已成为英伦文学的旗帜性人物,就连以其小说《赎罪》改编的电影也受到万众追捧,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麦克尤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作家将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此笔者从其05年创作的小说《星期六》中略窥几点,当做对这位“超级作家”叙事角度看法

  1

  《星期六》讲述了神经外科专家贝罗安在星期六一天里的生活景象,这有点像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两者皆是着墨于“一天”的叙述,且都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来填充小说内容。只是在叙事主角上,麦克尤恩选择的并非《尤利西斯》里的小市民,而是中产阶级,而正是这个选择决定了《星期六》将在叙事上陷入中产阶级的窠臼。

  作家出版社的译本将小说目录译的朗朗上口,不过撇开中译本的色,从目录上也可看出麦克尤恩对小说情节的精致安排,就像《赎罪》的文风一样,虽描绘时代不同,但从《星期六》优雅细致的布局上依就能嗅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古风”。

  小说伊始,贝罗安从睡梦中惊醒,当看到一架似有问题的飞机划过天际后,他展开了一系列联想,像所有在911事件后惊惶不安的西方中产们一样,他的冥思主要包括了对自身和家人安全的忧虑,最终贝罗安在和妻子做爱中平静下来,而这也是他逃避现实的最佳选择,因为“性创造出生理学上的异度空间,就像梦境与现实的分离”。

  也难怪,贝罗安这类中产们被钢筋建筑与高档轿车“包裹”惯了,类似恐怖袭击这种事,他只会将其理解成单纯的暴力,根本不会考虑恐怖分子为什么袭击他们,其实中产者很明白,正是西方精英社会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歧视和不平等竞争导致了恐怖袭击的发生。

  2

  然后是第二部分“劫后余生”,在这里,贝罗安遇到了患有亨廷顿舞蹈症的巴克斯特,本来他可以妥善处理与其发生车祸的善后事宜,只要说话客气,对这个街头混混尊重点,贝罗安完全不会被打。但在这种场合,他却偏显露出中产阶级的好强心,借自己的学识与地位傲慢的对待巴克斯特,结果必然是生下“后患”。

  到了第三部分“天伦之乐”里,麦克尤恩继续剥开贝罗安这个中产者的生活,直到此时,读者才算看到一个立体的贝罗安:他虽是个好医生,有个好老婆,但家庭成员关系却在变迁中显得微妙和尴尬。贝罗安这边,他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送进养老院看起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却是对为子责任推脱的懦弱表现。另一边,贝罗安的女儿和岳父为一首诗打起了冷战,老诗人对孙女写的新派诗歌不屑一顾,而孙女自恃其才,我行我素,最终造成祖孙间的情感裂痕。

  尽管贝罗安一家不是尽善尽美,但至少没被疾病、离异、穷困等“大问题”所烦扰。他们的困扰只是属于中产阶级这个社会精英群体里的一部分,麦克尤恩作为“功成名就”的中产者,叙述自然也就只能拘泥在这个阶层内部了。

  3

  叙述完贝罗安的惶恐和家庭生活后,麦克尤恩转过笔锋,开始描写平民巴克斯特,这个人物将把小说推入高潮。其实,第四部分“劫数难逃”里的“劫数”早在第二章就埋下了伏笔,或许有读者从那时就已断定麦克尤恩会以巴克斯特引出一段戏剧性冲突。显然,他是个再好不过的人选。

  在评述这一部分前,让我们先回忆下麦克尤恩过往小说里的平民形象,拿2003年的《赎罪》来说,里面仆人的儿子罗比被诬陷入狱,最终葬身战场。虽作者给了罗比道义上的支持(对其好学勤恳和感情炽诚的正面描述),但却最终使他成为悲剧主角,这种安排一方面是为整部小说的戏剧性考虑,另一方面则体现出麦克尤恩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对“平民”阶级的成见,即平民不是冤民(含冤而死的罗比)便是暴民(巴克斯特)。

  第四章副标题虽是“团圆中的突然袭击”,但巴克斯特成为“暴民”攻击贝罗安一家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其对精英社会长久不满淤积下来的爆发,贝罗安假惺惺的关心巴克斯特久治不愈的顽症也许能使其在第二章里逃脱险境,但却难逃自身阶级对巴克斯特们所欠下的道义债(垄断医疗资源和话语权)。

  读者读到这里不禁会产生疑问:难道巴克斯特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获得心里安慰?不过,还没等读者会过来,麦克尤恩就急匆匆地将极端行事的巴克斯特交给了警察(这期间对贝罗安和儿子机智禽“贼”的描写简直乏味要命),并且还让其从楼梯上摔下,造成脑内骨损伤。

  与狼狈受伤的巴克斯特形成对比的是贝罗安一家的胜利,而他们在与巴克斯特周旋的一些部分尤其值得寻味,第一个是贝罗安岳父约翰的鼻梁被巴克斯特打伤后,麦克尤恩将这位老诗人塑造成英勇的人物(好像猛烈的撞击毫无疼痛,一切如常);第二个则是贝罗安女儿唐茜在凶煞的巴克斯特面前勇敢的脱掉衣服,并“若无其事,身临其境”朗诵诗歌的场景,从这两个部分的描写,可明显感到麦克尤恩是在有意将贝罗安一家塑造成遇事泰然、矜持稳重的人物,这正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也就是社会精英人士的形象,而平民巴克斯特则在成为暴民后手抖得更加厉害,仿佛还未到贝罗安家,便已在内心对自己的行为认罪并忏悔(这显然是麦克尤恩所期望的)。

  毫无疑问,《星期六》是麦克尤恩为中产阶级们撰写的心灵告白,里面饱含着他们的忧虑和对自身形象的“大放赞辞”。在小说最后一章“雨过天晴”里,麦克尤恩又在贝罗安身上挖掘到中产们所具备的另一个优良品质—不计前嫌,胸怀怜悯(不排除贝罗安在道义上的恻隐),但麦氏也很清楚,他们绝不会长时间的去自省,于是便给了与之(惯于逃避,寻求安逸的)形象很搭配的一个结尾:贝罗安感受着妻子身上丝滑的睡衣,体香以及迷人的曲线熟睡。

  这个慵懒的贝罗安与之前其率领一家人勇敢擒获暴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或许,麦克尤恩觉得他们已完成了一项大任务,该好好休息了,就像打完伊拉克渴求和平安宁的美国中产们。

  《星期六》读后感(七):能影响我们人生的,往往都是些小事

  作者通过一天日常的小场景却融汇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意在表达在我们被琐碎塞得满满的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有意无意忽视的许多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在作者书写的那个年代还是现如今,你都会发现一切是如此的熟悉而相像。比如让飞机发生事故的是中东少数民族,原本仅仅是单纯的事故却被有心人描绘成一场涉及种族主义与歧视的热闹话题,就像现如今发生的报道一样,人心之间的猜忌与隔阂数百年来都毫无改善,而一旦身处劣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会使得人们更加容易被煽动和蛊惑,丧失一直以来好容易保持住的理智与思考能力;比如遇到的这个小混混,是个没有钱医治自己疾病的可怜人,他就像如今所有的社会底层的无业游民一样,明明应该是令人同情的角色,由于社会的分配不公或者其他限制,他们丧失了一般普通民众一样享受安稳生活的权利,可是一来他们表达诉求的方式很奇怪,即通过不理智的暴力发泄来表达自己的怨愤,迁怒比自己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权利的阶层,用粗鲁的语言或者拳头甚至于杀伤力的武器来显示自己的高大与强壮,一方面,社会上的人对于他们也并不宽容,总是以一种看待失败者的藐视之情看待他们,诚然会施舍一点口粮给他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他们尊重,双方之间的误会越深,越是导致暴力对抗的事件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尽头;又再如,亨利回到家看到了久未见到的女儿,他们对于极权又有了一番激烈的争吵,以萨达姆为例也足够代表如今中东地区政局交迭频发的影子,女儿认为每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暴力推翻一个政权也不能改善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而父亲显然曾经经历过战争不堪的年代,认为为了稳定地区的和平,而默认一个暴君(虽然他是一个很好的震慑者,能表面上压制割据各地的武装力量)残暴的统治一方人民,对于这部分人的权益视而不见也是无法理解的。父女之间的争吵逐渐上升到了对于对方所处年代的观念的攻击,让之前亨利为迎接爱女而起的兴高采烈之心冲淡了不少,最后虽然和解了,但他们也已经深深知道,这就是时间的魔力,不经意的短短几年之间,却已让原本血脉相连的亲人变成政见不同互相剑拔弩张极力压制的敌人了,人世间的很大无奈源于此处。如此种种,可谓以小见大,虽然书并不厚重也足够人们消化学习的了。

  挺喜欢这样的构思,一整本书写的是一天24小时里面发生的事,所以行文流畅不说,故事本身也非常的紧凑,一件事情连着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人想一口气看完知道结果。这样的写作模式相对较少,所以很欣赏这样的创意,四两拨千斤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写文字的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无力感,素材太多不知道怎么去串联这些故事,也不知道从哪里切入好,时间轴线一长,前后的逻辑和因果就变成了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需要步步为营的规划才行,反而让人觉得掣肘,而且贪多嚼不烂,话题过于宏观反而难写,倒不如作者这样,只盯着一天日常的生活,在事件发生的同时通过一个小单元家庭的价值观与人物性格来揭露普遍意义的人世百态。

  《星期六》读后感(八):~~~

  自从小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后,这是我第一本从头到尾看完的小说了~~~ 可能因为对相对于小说,我对电影的认识更加深一点,也可能因为麦克尤恩的《赎罪》被改编成电影的关系,我在读本作的时候一直在试图把他当成一部电影,可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把本书影像化几乎不可能(我已经买了《赎罪》,也许等我读完后这个观点会改变)。不过从这个视角去看本作也并非全无收获,比如书里对各类细节几乎细致到“变态”的描述我觉得就很契合电影里的慢镜头和长镜头~~~~~最后谈谈内容,巴克斯特闯入的那个章我觉得有点突兀了,之前的一大半的内容都非常的生活化,读者比较容易代入贝罗安的视角,从而能相对顺利的解读书里对各类“生活化”的事件所展开的那些描述。而这个基调在巴克斯特闯入这里被打破了,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对家人因自己而被人用刀抵着脖子时自己的想法很难产生共鸣,就像是某人说的,我读这一章的感受就只能是“别人在自己的脑袋里跑马”了

  《星期六》读后感(九):伊老的棋局

  向来喜欢那些光怪陆离,出人意料的故事,以此标准来看,伊老的这份作品实在不算好,但这却丝毫不妨碍我大快朵颐。读完后的酣畅淋漓之感可以匹及吸食毒品后的飘飘升仙之境。

  青年人的世界真的太困难,学不会中年人的成熟世故和老年人的出离于世,更没资格像少年那样任性固执。空怀一身理想无处施展,现实生活的挫折令人倍感孤独。可是伊老却告诉我们一切都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忧、不满和恐惧。你当前的困惑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也正在困惑着另一个人。所以你可以活的不再那么小心翼翼,真诚表达自我比任何趋炎逢迎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陆陆续续的读了不少伊老的书,从初期那个将自己困于柜中的那个大孩子到现在以德报怨的神经科医生,这些人物越来越丰满,能力越来越大。我们也可以看到伊老本人更加平和炙热的处事态度,这盘棋伊老步的实在妙,开局另辟蹊径,中局稳扎稳打,期待看到他给我们怎样一个结局。

  伊老的作品确实优秀,不愧人民作家之称,他用最美好的感情去写作,他令我们深刻去反思我们的生活和意识,他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星期六》读后感(十):我们这个时代中年男人的星期六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断断续续,在又一个星期六结束的时候正好读完。

  这一段,刚好是自己最应该忙的时候,疲劳、压力、。。。各种感觉一起涌来。不过还是忙中偷闲,不管不顾的读下去。

  美克尤恩绵密的笔不用我赞美,以医生的角度,意识流的运用也不用我去评说。

  需要说的是,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的书:故事简单,思绪飞扬,充满反思。虽然有波折,又类恐怖的袭击,不过一切最终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又是一个温暖的家,又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贝罗安一家的小幸福:夫妻间亲密的爱,长幼间的关怀,这当然是美丽的、温暖的。

  不过,看看贝罗安的这个周末,这个中年男人的星期六:凌晨,恍惚中一架着火的飞机飞向希斯罗机场,想到的是911,虽然实际上不是;妻子周末去开会;去壁球场的途中,反对出兵伊拉克的游行在进行,车辆刮擦、挨揍,在壁球场中拼命的争取胜利;看望已经辨认不出儿子的母亲;去听儿子的音乐彩排;回家买菜做饭,迎接女儿,接着就是父女对战争意见的辩论,总也难于相处的岳父,,,然后,是巴克斯特的侵入,。。。

  这一切,是这样的连绵不断,不由得感觉到中年男人身上的重重压力,这个世界的不美好,还有人生的空虚:

  “但当逝者已逝,有关这个人的一切就将随风而去,很快很轻易地就会被生者遗忘,世人皆是如此,。。。。。。其实人从来不曾真正拥有任何东西。它们都是租来的,或借来的。我们所谓的财产总比我们自己要长寿的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接下来要发生的就是,他迈入五十岁,不得不放弃壁球运动,停止参加马拉松赛跑,黛茜和居里奥也搬进了自己的小窝,西奥也会有自己的居所,家里会一下子空荡起来,贝罗安和罗莎琳只能相拥着衰老下去,因为他们生儿育女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迟早有一天他将真的不用再做这么多的手术了……罗莎琳也会离开报社,开始写她的书,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已经再也没有体力到广场上去散步,也没有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再也无法忍受交通噪音和飞扬的尘埃。……等到那个时候,他们的星期六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