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10篇

2018-02-18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10篇

  《可爱洪水猛兽》是一本由韩寒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7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一):没有包装,没有韩寒;独木成林,独唱成团

  《独木成林,独唱成团;没有包装,没有韩寒》

  y塞林格格

  这只是一篇读书笔记

  最近,因为在鼓捣一个与韩寒略有关系的武侠小说缘故,比较关注韩少的事情,并逐字看完了他的大部分作品,——仅差两三本就全部看完了。本来在没全看完的情况下,不该发什么议论,可是,俺怕过了这两天关于韩少的热劲儿会“寒”下来,——现在,谁还会这么关心所谓作家和文坛的事儿。——就趁机有点“迫不急待”地将自己的基本观点写出来。趁热打铁人之常情,不然,写篇小破文也不会有多少人看——也许,全看完的时候俺会有另外的看法,那得到时候再说喽。

  俺的基本结论没什么新鲜的,多半只是一个书呆子凭空臆测揣摩的一点读后感而已,大概好些人或早或晚或强或弱地有过部分的“共识”吧,这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这个标题:独木成林,独唱成团;没有包装,没有韩寒。

  韩寒的作品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老实说,俺也曾有过质疑,两年前吧,我去图书馆借了本《可爱的洪水猛兽》,看完后就有点不厚道地心中存疑过。那会儿我三十多岁,还只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看过《三重门》。年轻时看完《三重门》俺挺纳闷,觉得这书写得一般,没弄明白咋就弄成了叛逆少男少女们的“青春圣经一样经典作品了。那以后就不再关注韩寒,韩寒博客大红的时候俺也没有去赶热闹,只大略知道一些他扰动文坛的“猛”事。所以那年“猛”一看《可爱的洪水猛兽》,把我吓了一跳,不免有些怀疑:这还是当年写《三重门》的韩寒吗?他“转型”得真成功。在《可爱的洪水猛兽》这部杂文集中,小俺五岁的韩寒在汶川地震、奥运会、家乐福事件、本国文联及娱乐圈等事件上,表现出来惊人成熟和对时事超出同龄人的洞明。在很多事情上,韩寒的看法和态度十分得体和令人熨帖,并且几乎无懈可击,令俺自叹弗如,不免有“他不是一个人战斗”的想法兹生。

  可是,就像韩寒自己说的那样,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以为别人也做不到。你做不到,“只证明了你不具备这个能力精力”,还没有“突破对人类认识”。

  近段时间系统地看韩寒,我修正了自己之前不太厚道的存疑,得出几个粗浅的基本看法,最基本的认识就是:韩寒才华过人,韩寒的作品应该都是他自己写的,至少“具体的执笔人”只能是他一个人,但不排除有一个可以为韩寒提供“参谋咨询”的很高明的智囊团或者说朋友圈的存在。韩寒早已不是“现象”,也不是神话,但韩寒不可复制,也很难驳倒。我激赏韩寒的这种存在,文坛不能少了韩寒。

  上面算是“总述”,以下是分述,近来写惯了公文,少不得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地开开中药铺。

  一是韩寒的确具备过人的才华。

  看韩寒的作品,大多数人的共识是:韩寒的杂文好于他的小说。其实,如果要这么排列的话,俺以为是:韩寒的存在>韩寒的杂文>韩寒的小说。或者可以这么说,韩寒是以杂文的方式写小说,以小说(传奇)的方式存在于这个污浊社会现实中。

  韩寒的小说,我以为写得最好的是《他的国》,以类似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写了一个完整故事,并有着可贵的批判精神。其次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优点同样是完整和有批判、有观照。可以说,从《他的国》以后,韩寒的小说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完整”。之前他的小说,大多是一些破碎片断的拼接甚至是拼凑,还属于“不会写小说”的那种。《光荣日(第一季)》只是一个拉拉杂杂的开头,一个另类团队生活写照;《一座城池》只是一段离开家乡合租生活的琐碎心境反映;《长安乱》呢,确实比较乱,借了武侠的外衣,可是什么都没有表达得很清楚力量都打在了棉花里,棉花神功,不痛不痒。《三重门》看得太早,都不太记得了,《少年啦飞驰》还没有看,这两本隔一久再“补课”。记得当年看完《三重门》,不是很喜欢,觉得言过其实。但是,韩寒的小说中有很多不泛很有智慧思想话语,正是这些,显露了韩寒的才华和难得,令这种“不会写小说的小说”获得了比那些完整到上百万字的网络作品所不具备的深度

  我觉得韩寒的小说和文字得益于三个人:鲁迅、钱钟书和王朔。从其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钱钟书在《围城》中那种不遗余力地展露才华的影子,并且,钱钟书以“数学成绩零分进清华”的传奇大概一直都是偏科叛逆少年韩寒的心中“论据”,大概给过他非常大的影响和力量。鲁迅和王朔的影响自不必说。但是,难能可贵的是,韩寒近期的作品,已经很明显地摆脱了钱钟书,而且已经隐隐有从“鲁迅、钱钟书和王朔”的“三重门”中走了出来的趋势,有点自成机杼的样子

  韩寒哪里是不读书了,他只是读得进去,更走得出来而已。大部分人包括俺,不过是书蠹罢了。

  韩寒确乎才华横溢,可是,放之全国,与他才华相当甚至比他更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会是韩寒?为什么他看似随意的一部不够成熟的作品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热卖,而其他的那些成熟的作家却没有一个做得到?

  因为这是一个粉丝年代。韩寒也许算得上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按偶像路线包装出来的明星作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偶像,他是偶像派加实力派,有着巨大的话语权。

  说得罗嗦了些,接下来的这几点尽量说简短一些。

  二是韩寒的才华建立在他的话语权之上。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粉丝,如果没有这么强大的话语权,韩寒的作品断无这样大的影响力。韩寒的作品虽说着实不算太好,也着实不算太差,但其小说只是过人的小才华,其杂文只是过人的坦率和坚持真话实在来说,够不上是真正能够撼动人灵魂文学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却可以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并不是大家都不发言,在这个网络和点击率的年代,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沉默,沉默只是因为没有话语权而已。

  成熟的作家们呢,一是曲高和寡,过于关注文字和技巧;二是他们太“成熟”了,对于这个世界持一种成年人的看法,放弃或者说掺杂了太多的社会属性,难以做到如韩寒那般的纯粹无畏

  韩寒就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他说出了最基本的意识、最朴素判断和最起码的良知,又拥有千万拥趸构成的粉丝话语权。他够简单够直接够诚实,反而具备了最大的力量和公正

  为什么?因为在这几代人当中,他受到的束缚大概最小。

  三是韩寒的才华建立在他的思维受到尽可能小的束缚,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

  较之韩寒的作品而言,韩寒的经历比其作品本身更有“才华”。韩寒这样的经历在建国以来,实在是不可复制的。最初,他是一种“现象”,偏科叛逆少年以一己之力质疑并批判整个教育体制,后来,他以自己潇洒个性十足的存在令这个成人世大跌眼镜,以自己的存在证明了他这块“上海大金子”发出了足够强的光辉,证明了青少年“舍高考亦可以走向成功”的另一条路的存在。

  他活得自由、率性而过瘾。他的才华得益于从本国的教育体制中脱厄而出,独辟蹊径,蔚然成林,而尽量少的束缚也令他获得了更大的才华和自由。比起那些成熟的作家,韩寒在他的文本中,一直坚持说真话,一直保持着对这个世界清醒任性的批判,这与他受到教育体制的污染和毒害足够少、与他挑战教育体制的个体成功有关

  四是韩寒的所有作品是一个层层递进的系统,是有着一以贯之的韩寒标识的作品。

  统观韩寒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他一以贯之的文风,应该都是他自己写的。既便有一个也许存在的“智囊团”,但“具体的执笔者”也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如果有另一个具体执笔的韩寒,这么甘于幕后这么多年,大概只可能是一个丑到不敢出来见人的家伙,又或者只可能是他老爸才会这么无私,但韩仁钧老人家不可能有如此青春的笔法。

  韩父有可能提供参谋和咨询,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不可能具体捉刀代笔。

  从韩寒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来一条逐渐成熟的脉络,与其自身的经历扣得如此之紧——比如说退学、北漂、学车、回沪、网络、博客、夺冠、故乡亭林镇的少年生活等等,韩寒甚至部分地创造了自己的文风和文体,应该不可能是别人代写的。

  如果韩寒从一开始就抛出来一部真正成熟的作品,那么,大家的怀疑也许会更有力,但是统观韩寒的大部分作品,正是由于其反映的不够成熟,正是由于其作品反映出来的不够好,正是其作品反映出来的一以贯之的风格,令我们看到一个写作者成长和成熟。

  从叛逆少年到畅销书作家、从赛车冠军到意见领袖,他如此存在,并存在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力量,甚至成为一个“神话”,正是因为他跟大部分人不一样,他是“独一份”,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的韩寒。

  就是说,韩寒更具有包装的价值。况且,他也确实有点帅。有些人,再怎么包装都红不了,都包装不出来。

  五是没有包装,没有韩寒。

  韩寒的成功,肯定是有赖于包装和运作的。如果不包装,谁会知道这个偏科少年,谁会知道这个少年十七岁的时候写了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如果不是举国关注的“现象”,韩寒这部稚嫩的小说不可能卖得那样好,这部小说现在仍然稚嫩,但它是独一份的,注定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畅销。为什么?因为《三重门》中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叛逆期的诉求和愿望,而且作者本人还异常的成功、异常的偶像,打破了所谓专家们“昙花一现”的谶语。

  韩寒也曾经有向歌手转型的另一条路。歌手更是需要包装,韩寒具备了知名度和偶像脸,然而他唱得比成龙还差,就没办法了。他的歌我听过,着实不敢恭维。

  转型当歌手,但又找不到更合适他的定位,所以没有包装成歌手。这没办法。当然,也可以说,韩寒唱歌只是“玩票”,但是,如果当年他的歌热卖到进了年度金曲TOP1,也许韩寒还会有另一条路,也许韩寒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换句话说,我喜欢他今天的这个样子,幸好他没有当成歌手。

  偶像有赖包装,包装成就偶像。世间之事,大抵如此。前面说过,韩寒也许算得上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按偶像路线包装出来的明星作家。

  包装,并不一定是一个坏词和贬义词。

  没有包装,就没有韩寒,就像另一个上海偶像姚明说的那样,“没有卖买,就没有伤害”,这只是一个因果关系。

  但韩寒不仅是偶像派,他是实力派加偶像派,因为他有过人的才华。

  六是独木成林,独唱成团。

  姑且认为,韩寒是包装出来的。但是,一则,能够包装出来,在于这个人有包装的价值。二是,不可否认,韩寒虽然是包装出来的,可是这种包装,却是尽可能完全由着他性子的包装,这种包装的可贵之处在于韩寒并没有因之失去自我,他进得去,还出得来,这是很难得的。这是韩寒之所以是韩寒而不是小四的关键所在

  大部分情况下,韩寒一直都是韩寒,哪怕他有一个也许存在的“智囊团”。

  我这样说智囊团的事情大概不厚道,俺只是猜想,说错了,算我是小人。我的意思是,像韩寒这样一个公众人物,他所接触平台,他所获得的关注、关照,他获得的资讯、意见、参考,他周围的精英朋友,他接触的圈子……都是大部分人所没有的。韩寒的作品,应该是他一个人写的,但不排除大概有很多人出主意,提意见,出谋划策特别是他的博文中的那些观点性的表述。而文章和文风,应该都是韩寒自己的。韩寒的博客文章和发言,其实非常慎重和镇定,在网络上,那些观点一发表出去就覆水难收,而且要面对那么多各怀心事观点各异的网友,如果没有几个朋友或多或少、或有或无地给点意见的话,真的很难做到如他这个年龄表现出来的持论公允。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他真是“突破对人类的认识”的绝顶大天才了。俺所识有限,平台太小,也许他本来就是这样,这不好说也说不好。

  韩寒本来就有过人的才华甚至是胆识,他和几个精英朋友聚一聚,大家胡吹一通,或严肃地就某一件事发表一下观点,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并且如果他够谦虚,多方借鉴并有所发挥,再够谦虚,把自己写的文章特别是博文请几个朋友给提点意见,当然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就像与王朔当年混“海马”的那一堆人,王朔之外、冯小刚、海岩、马未都……一个个都是牛人,不是都相继出来了。——这个是听别人吹的,未经证实。但王朔是有一个牛逼人士扎堆的朋友圈的吧。

  朋友之间,互相借鉴,碰撞出思想火花,这是无可厚非的。韩寒的作品,应该是他自己写的,因为有他鲜明的文风,他顶多借鉴一下别人的意见。

  有个比方,说得不一定对。古龙当年给诸葛青云、卧龙生他们代过笔,后来他出名了,经常写小说只写一个开头,拿了钱就不写了,很多虎头蛇尾的作品都是别人给他代的笔。金庸呢,倪匡给他代过《天龙八部》,金老后来把自己的作品在很多朋友的修改意见下改成了“一统江湖”的体系。不管怎么说,文人大都有一个可以相互促进的圈子的吧。从前看邓友梅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五》,那里揭露的旧文人,经常都是一天连载好几家的小说,有很多是有名的文人买了别人的小说来署上自己的名发表的。韩寒这样广受关注的畅销书偶像级作家,能够坚持自己写文,哪怕是参考一下朋友的意见,在整个作品中有着自己一以贯之的鲜明的标识的,实属不易。

  如果存在“智囊团”——说白了,就是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无可厚非的利益集团,那也只能是韩寒一个人的独唱团。

  这有点像体育界,成功一个人,后面有一个团队在打造,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成器的话,连上比赛场都要别人去代跑,就违背了体育精神了。

  再说糙一点托大一点,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一个人弄的吗?话糙理不糙,托大但道理大概相同。

  在这样的时代,质疑团队大可不必。更何况,这个团队有着个性十足、才华过人的领军人物。

  更为可贵的,前面说过了,如果存在若有若无的团队,韩寒的可贵之处在于进得去,出得来,没有在团队中失去自我。他已经独木成林,独唱成团,不简单。

  七是韩寒基本上立于不败,尽量不要招惹他。

  写作有很多条道路,韩寒的只是其中的一条。文坛不能少了韩少这样的存在。就像俺激赏塞林格这个老哥们一样,我更多地激赏的是他的那种存在方式,这种激赏甚至超出了对他作品的激赏。附带说一句,麦田能用“科学发展观”的方式以科学图表来证明韩寒发博客与赛车不可同时分身两用,我也表示激赏。不过,名人的博客,可能确是有很多人代为打理的。代为打理不是说代为捉刀,而是有可能打理发文、互粉、回复、推广等事务,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再附带说一句,“麦田”与“塞林格格”名字如此相似,实际上毫无关联,“塞林格格”这个网名我用了快十年了,没什么名气。

  韩寒不再是现象,也不是神话,韩寒已成一个文化符号,但韩寒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韩寒也很难驳倒。因为他够诚实够坦率,因为他是一个有力量的保持童心并活得很好的偶像派加实力派。

  八是喜欢今天这个样子的韩寒。

  如果韩寒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公众人物的话,一则,他有可能被那些专家一语成谶,成为方仲永一样的人物,娶妻生子,艰难生存,文学成为儿时的未能实现的理想。二则,他有可能成为一个艰难打拼的可能成功的赛车手,为知名度、比赛平台和钱发愁。三则,他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本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家,历经人生磨难而不放弃文学追求,拿出真正厚重的作品。——这一段纯属虚构,没有雷同,也不对号入座。

  但是,韩寒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的韩寒,俺表示激赏并恭祝韩少创作丰收,像一个真正的理想那样活得更好,像一个鲜亮的旗帜那样飘得更高。

  九是虽然不能代表和被代表,但还是代表自己祝福一下:过年了,祝韩寒阖家(特别是他可爱的女儿)还有关心韩寒的所有善意和不善意的朋友春节好。

  其实,关注、爱护和审视韩寒本身,其实就是关注、爱护和审视我们自己,在本国,因为有着韩寒的存在,我们才可以不时地提醒自己:为什么我们没有至少和部分地像韩寒那样做到部分的自由、率性和快意?

  最后,人的认识是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性的,这样一篇读书笔记仅供自己和大家参考。

  2012 年1月18日草于昆明2012-1-18 16:13:27首发于天涯青春文学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二):接受不同的声音

  这本书收集的应该是韩寒至少7年前的作品,直到现在才翻开。书中的杂文不免都是以往的新闻,事件,那时的我就13、4吧,大抵还有印象。

  文章还是一样带有批判的口吻,从议论中国的文学巨匠到08年的汶川的证、北京奥运,还有一些自己热爱的赛车。其实现在看来,都还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这种类似的言论,带着“激进”或者叛逆的文字,接触的更多了,还是敢说的人更多了,并没有特别的感触,就是觉得,在当时,敢说的,都是挺有胆识的人。

  韩寒一直都是一个挺敢的人,从他喜欢的赛车就能看出来,敢想敢冲,网络中和网友的开战也是如此。他只是敢说真话,所谓的道貌岸然者或者乌合之众可能也是借着韩寒的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面对不一样的声音,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不是太极端,都应该带着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言论自由嘛,没必要在网上开战,你说你的,我有保留意见的权利,思想都是自由的。

  时间过了这么久,人也渐趋理性,成长了。韩寒在电影、歌手等领域都有了新的尝试,个人还是挺喜欢他的风格的。不是无病呻吟,描述的口吻还是他,简单明了,不用一些看不懂的话语绕弯子。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三):这次真的是史上最好的韩寒了——读《可爱的洪水猛兽》

  第一看眼到《可爱的洪水猛兽》这书名时我就有了购买的冲动。再看作者是韩寒,感觉更好。此书完整收编了三场2008年韩寒的笔战“战役全记录”,分别是:关于社会如何看待日本AV女郎、关于自己如何看待中国作家协会以及某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关于四川地震时自己为何没向官方捐款的理论。韩寒他把这三场以一敌万的笔头战役打得相当精彩:思想狂飙、文采激荡、无论是剑拔弩张的黑色幽默或是深入浅出的暗讽反讽、也无论是首先发起进攻还是防守反击,他都做得十分到位、步步为营。最终取得了堪称完美的胜利。我认为,放眼全中国,目前也就只剩韩寒他一人还在体制内拿着不小的话语权去忠心坚持着舍我其谁的愤青态度而已了,难得;而一个个曾经有棱有角的号称“作家”的男人如今都相继变得像他们自己那对缩小的睾丸一样圆滑(中国女作家我一向忽略不计的,看着都不成任何气候,相貌和文笔没一样不是次的)。这本《可爱的洪水猛兽》里所展现出来的别样角度和文采,相比韩寒以前的作品,进步不只是一点点而已,而是跨了很大一步。之前在他的博客上看过这本书里的绝大部分文字,但是,向来对文字喜新厌旧的我,居然在重复看这些文字时不会觉得一丁点儿腻味,相反,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可爱的洪水猛兽》该书里所选取的每一篇作品其质量都非常高、难得的是一篇与一篇之间的上下衔接得很好、文笔水平很平均(读书读到一个境界后,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刻意安排的戏剧章节就不再觉得是件刺激脑神经的好东西,相反,慢慢渗透进读者大脑思绪的恬淡文字才是最深刻最动情的),是我读过的2009年出版的最好的一本中国纸质杂文集(博客也罢,至少它出版了,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所以,这些文字就有被当作“书籍文字”看待的权利),也是我目前为止所见过的最好的韩寒了,比他当年的《杯中窥人》更加老辣多了,文笔一如红酒——需要用时间去沉淀,但决定成败的依然是天生的头脑:用时间、勤劳沉淀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敌得过天才的、懒惰的东西:你不可能拿着一瓶1982年产的张裕干红去和一瓶同年产自法国任何一个地区的葡萄酒相比吧?况且,那个时候的张裕葡萄酒应该还只是葡萄糖水而已。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四):逼傻的郭敬明与傻逼的韩寒

  首先,在这个社会,出现郭敬明好卖韩寒略逊的情况是极为正常的,因为,脑残小读者本来就多,再加上郭酵母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这一群体更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而这递增的数量当然会加入郭酵母的购买群体,而非韩寒的购买群体。

  好像韩寒应该悲哀啊。我无法看到他的表情,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的骄傲,或者,我们这样的骄傲——好在,我们在精神层面可以俯视郭酵母以及他的读者,以及那些传统的大作家们。郭酵母的粉丝们可以吗?

  这本书的内容我在他的博客里全部看过,但是我依然要买一本,不为别的,只为支持这种敢以一人之力对抗万人,极为理性而睿智的行为方式,简直是这个社会最珍贵最可爱的行为了。很久以前,我还有点对他不服,但现在,对他是完全的服气了,这是一个应该得到尊敬的人。虽然,我觉得可能赶上他的写字能力,但是对于他的精神,我还是在仰视。

  这真是并应该是80后年轻人的代表,而郭酵母在智商正常的人的眼中只能是一个被鄙视被藐视甚至被无视的存在,如果青年们都像韩寒,那么中国将会大有希望,如果都如郭酵母,中国就绝望了。为什么会这样,和两人的素质有关,也和两人的群体有关。首先,韩寒和郭酵母开始的时候,境界上的差距并不是天壤之别,但是因为一个风格的定位,这差别就开始显现并不可逆转了。于是郭酵母就这样在饭屎们用money和45°的仰视中开始了变傻的过程,其智商已经越来越接近其身高并有向身高下限发展的趋势。郭酵母是心甘情愿被逼傻的,被钱逼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郭酵母认为做一个有钱的傻逼要远远胜过做一个没钱的正常人,所以,郭酵母一边用他的脑残书制造更多的小脑残,一边傻逼并快乐着数钱。而韩寒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从一开始就被贴上愤世嫉俗的标签,就开始了与整个世界的对立。韩寒的“傻逼”就是被一群傻子逼着去战斗,而后来这群傻逼发现逼出来的韩寒非但不傻,甚至可以说有着超强的战斗力,无奈,这个家伙翅膀越来越硬,反而把那些原来逼他的人一个个打出原形,让他们现出了傻逼的本来面目。这真是一件可笑的事,与郭酵母相比,更显得郭酵母的可笑。

  虽然把郭酵母和韩寒对比是对韩寒的侮辱,但是仅此一次了,我决定今后再不会将他两人的名字放在一起。

  最后再说一下,此书虽然都取自博客内容,但是依然值得珍藏,拿在手里的书和网上的数据是两码事。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五):韩寒这小子

  现在谈韩寒,我是鼓足了勇气的。

  一来这小子名气足够大,长年霸居新浪博客千年老二的位置,博文动辄百万的点击率;二来这小子书一本接一本出,不算盗版,畅销得令人发指。所以,现在谈这小子,一来怕人误会沾他光;二来很明显落伍啦,人家可是2000年就出了第一本书,在文坛折腾出了大动静。

  不管那么多了,落伍就落伍吧,沾光就沾光吧,不说这小子几句,白读了这小子这几年的博客这几本书。

  这小子最新的一本书,是2008年博客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他老起这些古里古怪的书名,这本是“洪水猛兽”,前面还分别出了《毒》、《草》,合起来是“毒草”。2007年出的叫《杂的文》,果然杂,谈赛车的、跟人掐架的、正经看电影的、侃体育的等等等等,杂七八道,给他一人说尽了。

  居然,就被这小子胡说八道的风格,给吸引了。因为这小子一不说假话,二不说废话,三不说蠢话。因为把这一二三条抡得圆熟,这小子这些年尽忙着跟文坛大佬掐架,跟学坛名宿叫板,跟一线二线三线歌手导演逐个单挑,居然,一场没输,居然,愈战愈勇,连战连胜。

  这几天,把这小子跟人论战的内容,找出来看了。不服不行,句句在理,一句一句戳到了说一辈子假话尽写废话讲了蠢话而不自知的一干人等的心窝子,痛快,酣畅,淋漓!

  这样看来,这小子确实是个才子,并非浪得虚名。两本杂文集读下来,行文干净利索,论据真刀真枪,观点泼辣尖锐,真叫我汗颜,讲问题不及他勇敢,亮观点不及他深刻,说想法不及他真实,白大了这小子几岁!

  你看,这小子敢说:“我们的很多政策都太像艺术家们做的决策了,那么随心所欲,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十年不像样”;对无比神圣的奥运会也大放厥词:“只有每个独立的个体享受到了归自己的荣誉,国家才能有真正的荣誉”;

  这小子还敢讲:“一个作家必须要拥有独特和出色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这是所谓的思想性和感情真挚所不能替代的,这也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建国之后,由于过分强调思想正确,政府和人民再没有运作出文采出众的真正文学大师”。

  以下这个观点更猛,这小子说在他心目中给四大家排了名,文采从最差到最好依次是:冰心、巴金、茅盾、老舍。这话说了后,当然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小子一点没慌,说得更新鲜了:“一位有责任的文化人的基本修养是有骨气,说真话,不献媚,不阿谀,绝对不是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还放言,谁驳倒了他,现赠一套《冰心文集》,看你能不能抱着读下去。

  我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绝大部分观点说服了我,也让我对自己多年来一直对冰心爱不起来,《家春秋》读了十来年没读完,《子夜》只看了电影版这几大憾事,有了不继续进行的借口。既然这小子说得这么坦荡,我正大光明地表示一回:我无比喜欢冰心讨厌的张爱玲(理由不用说啦,现代小说和散文写得最好的祖奶奶就是她),对不太讲政治的钱仲书很景仰(他老人家编纂的《宋诗选注》是我唯一读完的古典文籍),对很不革命的梁实秋也有好感(他老人家最先让我明白生活是有情趣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可以拿来写文章)。啊,终于说出来了。

  其实,我最欣赏这小子的地方,是他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写杂文的人,不拿当下说事,不如去写野史。在《可爱的洪水猛兽》里,2008年但凡有点意思的事,一点没拉下。他评述的大事计有: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北京奥运开闭幕;“艳照门”、“华南虎”这样的小事,也没放过,都在那时那景评述了一番。最可贵的地方,是汶川地震后,这小子充分发挥出他的本职主业赛车手的优势,拉了一个车队带着大把救援物品开赴了灾区,而且声明,全部自带,绝不浪费灾区人民的粮食。有这样的人文情怀,有这样的实践精神,80后怎么不能担负大任!这小子有一句话我认为无比正确,“事实上,不存在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是啊,哪一代人里,没有天才、笨蛋和坏蛋?世界终究一代传给一代。

  对这小子的评价太多了,喜欢他的人和不喜欢他的人估计对半开。我这回是坚定地站在喜欢的行列里了,如果非要说出看法,我眼中,韩寒就是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生猛小子。

  衷心希望这小子早日拿到赛车世界冠军,真诚指望这小子照这条路,坚持不懈地把博客写下去。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六):可爱的猛兽与不可爱的羔羊

  韩寒有些像鲁迅了。

  从创办博客不久,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韩寒就先把大炮对准了“权威中的权威”白烨,后来——这所谓的“疯狗”精神便泛滥了,无法收拾了——陆天明父子,高晓松,郑钧等先后被“试刀”。韩寒怵的权威和权贵们凭空生出一身狗血——俨然嫌淋得自己不够凄惨——生怕别人不知道——“韩寒你小子骂我了,大家看看,这小子骂我了。”

  韩寒好像生错了年代,又好像生对了年代。你想:如果韩寒的博文是登在《申报自由谈》而不是所谓的“杂的文”上,该能引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啊!你想,被韩寒骂的冰心巴金们,看到韩寒的叫嚣又将如何应战呢——,而如郭沫若,沈西滢等东撇撇,西瞧瞧的同志,又要怎么挑事儿呢!这实在很有趣,但韩寒想必是坐不上时空穿梭机的。

  韩寒又好像生对了年代。为甚麽这麽说呢?因为这个年代里既缺乏鲁迅——缺乏握笔的战士,又缺乏踏踏实实的学者——缺乏拿笔的文人。大家面对所谓学术叫嚣不是觉得太温和,就是不知道,后者尤甚。有时候我都得问问:如此平静的文坛,如此高高在上的若干文学界的权威们,除了孤芳自赏,究竟还挤出了些什么琼浆玉露?

  不确定,不知道。

  而这正是韩寒的兴趣所在。韩寒正把矛头对准了权威,对准了权威的官样作风,官样文章,其文笔之老辣,已有鲁迅先生的影子,其文笔之诙谐,已有梁实秋先生的魂魄。而这本身的一对“老冤家”——正都是韩寒所喜欢的。只是猜测:想必韩寒,之所以喜欢鲁迅,正是因为鲁迅的战性——横扫千军,直抒胸臆。而韩寒喜欢梁实秋,则是对其文笔的一种肯定和借鉴--这大家拿来比较一下两人的文笔便一清二楚。梁先生的散文功力,是一绝,其对人性的精辟剖析,让人过目难忘——而这也正是韩寒给我的印象。

  一言以蔽之,韩寒像是一位继承了鲁迅精神,梁实秋文笔的青年作家.这样的契合是值得期待和佩服的.

  谈谈韩寒的这本"可爱".这本书虽然全部节自韩寒的博文,但看的出,是韩寒对08年的一个总结.里面有其对家乐福事件的理解,有他和陈丹青作客"零点锋云"所闹出的文坛大家之争论,也有他针对车手徐浪英年早逝所作的悼文,以及其对汶川地震的呼吁和若干建议,对北京奥运会的理解等等。内容很多,基本可以理解为“韩寒的三联生活周刊”。韩寒的文章是笑里藏刀,但又笑里含泪的。有时候,他的幽默只是为显出自己对局势或某件现象的无奈。一个80后作家,或者一位公民对人生的真诚洞见和感悟。

  看韩寒的文章并不让我感觉多么愉快,而更多的是无奈,感慨,掩卷后的思索和喃喃自语。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声音的真诚和珍贵。很多人拿韩寒和郭敬明作比,我则认为这实在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要倾听韩寒自己对这种比较的看法,可以参看《他的国》。如若非要解释,那我想,他们两位的差距在于:郭敬明似永远沉浸在对初高中的怀念和对物质主义生活的拥有或舍弃的悖论上——由于其“商人”的本性,这样的文章即使存在答案也是会被他轻轻化解的——因为他不希望自己走出青春和物质主义的迷宫,而韩寒呢——韩寒是这个时代的冷眼监督者,也许他永远不会说出自己如何爱国,如何爱人民——但他会用冷眼的监督诠释着自己对祖国的义务和责任,他是个现实主义者,但同时,拥有理想主义者的情操。

  一句话,郭敬明只是个半调子作家,而韩寒,是将成为某种程度的优秀作家。

  最后。

  至于题目,可能我也当了一次标题党。但既然——韩寒本人也不解释本书的题名,我的小小议论——又何必解释呢?

  愚者自愚,清者自清。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七):可爱的洪水猛兽

  特意看了几遍该书的出版日期,2009年7月第一版。

  时隔仅两年,但韩寒的拜年话还是巨大且明显的。

  且看这一阶段的韩寒,话里行间锋芒毕露,就像有人就站在你的对面与你说理或争执。你看他愤怒,他戏谑,当然这所有一切的前提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对。

  这个时候的韩寒给人的感觉是与公众对立的,他的立场包括他的言论把他推向了舆论的对立面,那时的舆论自然也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其支持者是明显的不如今日之多、之强势的。更多的感觉是舆论想要把一颗新兴植物杀死,不管它是冒芽的小草还是入侵植物。而韩寒自然也是你强我也绝不会弱到哪里去的。而今天的韩寒,就像男孩终会成长为男人一样,言辞没那么锋利了,沉稳了许多。总让我不由得想起柴静的一篇文章《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不变的是什么呢,是作品读来的爽快感。为什么?因为他一直说真话,可以看到的是,至少在这本书里,他所谈及的话题都是最近的公共事件。不媚,不阉割。韩寒非常值得人敬佩的一点是他清醒,不莽撞。也因此让人感觉他不满却非暴民,他退让却不会使人觉得懦弱。不用扯什么开放大度之襟,这是我们被阉割几十年后重新面对光的结果。他告诫他的粉丝们不要集会、不要游行,所谓会上瘾,总有一天管不了自己走向狂暴;他嘲笑打着“爱国主义”旗帜要抵制外物全心奥运的人,说近代奥运会是法国人顾拜旦创办的,一概抵制了吧。读至此处,实在畅快。所以,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

  与韩寒同期成长的还有社会公众,你看从前骂他的人那么多,而今天,从去年起就风起云涌的介绍、正面分析韩寒的节目,现日更是粉丝剧增,他的新博文转载于各大网络平台,不得不感觉,舆论方向从谩骂转向了支持。这其间的社会因素必是层层累叠,然而是让人高兴的。

  我所担心的是如今铺天盖地的正面赞扬与推崇,就像墙头草全面倒向另一边,更有人说“韩寒的新博文再次安慰了这个无聊的互联网之夜”,韩寒自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且必须者,然而把他当做唯一支持且崇拜的人却是让人担忧。让他自由发展,让这个时代自由发展。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

  最后说一句,该书的书名实在妙。

  ——————————————————————————

  就所看的章节里,摘录一些喜欢的话:

  有信仰自然好,关键是信仰带我们去何方。如果信仰带我们去沟里,那我们还是暂且留在岸上看天色吧。

  我依然会按照我的方式行事,哪怕你们都不能理解我的情怀。你们和我不一样。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我们的人一方面呼吁国家开放言论,一方面有人反对自己就希望国家封杀掉他,国家在进步,你逼它退步。小心百转千回,害人害己。

  我愿被你们说成是汉奸和走狗,只为告诉你们,保留你们的热情,拿出你们的温柔,接受不同的声音,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八):直言不讳

  似乎上了大学之后就没再看过韩寒的书,也没关注过他的博客,偶然的看见了全书连载,于是随便的点开网页看了看。因为是本是博文吧,所以即便是在网页上看也不觉得非常的难受。文字也非常直白,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的不知道要绕几个圈才能明白的深刻含义。总之,还是看起来很痛快的一本书。

  主要精选的几个话题,大概是因为过去了一年多了,所以没有特别的情绪投入的感觉。不过大概记忆里也有这些事情的影子,作家协会那些说不清的事儿也好,很X很XX这个后来变得流行了一段时间也许到现在还没过时的句型也好,松岛枫以及由她的博客引发的各种讨论也好,火炬传递的法国事件以及后续的家乐福事件也好,都还是小小的轰轰烈烈过一把的话题。好多人觉得韩寒太狂,说话太冲,骂声一片。也有不少人喜欢他这样,一针见血,一点儿不婉转,看见了什么就一语道破。虽然对于他把对漂亮姑娘的喜好和和一些不太文雅的字词总是挂在嘴边上这种表现手法不太喜欢,不过这样的直白并且能够很有逻辑的头脑发热的思维风格我还是很认同的。

  有的逻辑其实真的很好。当一些事情爆发出来,有很多人听风就是雨,有很多人听见要往东就绝对不往西看一眼,那么,能有几个向韩寒这样一边头脑发热的掺和着大小事情并且还能很有逻辑的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想法意见建议,真的很好。举个例子说,韩寒在书里指责那些总拿下一代说事儿的正当年的人。他这么说,“你们这些人就是老一辈口中正在惨遭毒害的下一代,你看看自己现在正常不?你觉得自己正常,那就说明毒害下一代这一说是不存在的;你觉得不正常,那不正常的人还写什么文章啊。”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么。下一代哪儿有那么容易就被毒害了……这些人不是太把这些细枝末节当回事了然后疯狂炒作一下给众人一些娱乐话题么……还有说那些爱国情结的,从头到尾的自导自演自己折腾自己闹哄,家乐福里工作的不是中国人么给家乐福供货的不是中国的工厂么……抵制了那这些中国人怎么办啊,进退两难啊。好吧,这些话其实一年半以前说比较合适。总之我是真的觉得需要一些这样的“冷水”来泼一泼那些脑袋一热就什么都不想了别人说啥就听啥,还顺便借题发挥举一反三的人们。

  还有写汶川的那几篇。其实真的很实在。我觉得,真的不管自己是谁不管自己有多大本事有什么能力就去冲锋陷阵的,那种热情和使命感很了不起,可是,更多的,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好,就很足够了。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九):不温和的震荡和随和的落定

  不是它不好 是当时太小念不下去 也不是它太艰深 有如名著般的伟大

  总之可爱的洪水猛兽 算是韩寒很不出名的作品吧

  记述05年左右的事情 09年出版 11年购入 14年才看完

  虽然对韩寒不太了解但也因为好奇读了三四本他的书

  而且好像都是比较早期的作品 感觉像个比我成熟的少年而已

  也同时觉得好多人瞧不上他是因为觉得自己比他更流弊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事实 那时的他其实也就是个未涉红尘的小伙而已

  韩寒所悟到的道理也好揪出的弊病也好 也是在青少年眼中很特别的地方 但对深入现世的人来说看一个毛头小子发牢骚还是会不屑吧

  就像在戴上紧箍咒之前那个不知天高却能大闹天空的猴子

  感觉自己的观点不再完全随着作者走了

  像小语说 看刘心武评红楼梦 也不过“一家之言 看看吧”

  “我也希望你们,不要对生活有过多的责难,不要故作抑郁,不要怨天尤人,找到一个喜欢,一个事业,一个事情,一个东西,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并且搞定。万一没搞定,那就再去找到一个喜欢。”

  “你是否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着?一点就着的下场就是炮灰。”

  “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的情怀,作品的文采和说真话。”

  “感谢你们和我一起安静或飞驰。”

  “大家觉得那东方是神秘的东方,是因为东方只打开了个门缝,当东方全部打开了,也就是一副傻×呵呵的样子”

  “卫道士喜欢拿下一代来说事,他们真的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吗?”

  “我们还有个毛病,就是喜欢逼着人家道歉,就为了图自己一个意淫的舒服。”

  “爱国有的时候是自救,但有的时候是种腔调,我们做的没腔调。”

  “你可以对世界悲观,但要对生活乐观。你可以对人生悲观,但要对生活乐观。”

  《可爱的洪水猛兽》读后感(十):“不可爱”的韩寒与其旗帜意义 / 张天潘

  “不可爱”的韩寒与其旗帜意义 / 张天潘

  韩寒悄悄又带来了一个劲爆的消息:新著《可爱的洪水猛兽》出版了。与其正在一波三折等待出版的、热闹高调的高昂稿费杂志相比,可谓是低调到底。当然,我猜想这也有可能是在和盗版商打“暗战”吧。

  这本书,与上本《杂的文》,本质上差不多,无非是博客中一些闪光点的博文集结号,如果从时评角度看,绝对不算业内人士,水平也只能是初学者层次的,但面对这个人气极高的“不可爱”的洪水猛兽式的韩寒,业内标准就成了傻子标准了。他是一名赛车手、作家、歌手、争议杂文写手,还加即将的杂志主编,等等多重身份多个头衔,其实我很喜欢他的头衔,正如我在看《腐败征候群》时,看到作者引用丹·奎森贝利话之后,用“批评家、社会评论家以及棒球右手替补投手”的给他署名,是如此的可爱!这种具有后现代色彩的身份标识与动不动就是某协会××(级别)会员、博导、顾问、括号正处级等之类老式标识韵味截然不同。

  《可爱的洪水猛兽》顾名思义,用可爱来前缀修饰可怕的东西,点明了他的一种惯用反姿态思维方式和解构权威的用意,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他的《郑继超影视基地》那篇博文了,文章只有一个标题是原创的,其他都是网络资料的累积,但却胜过任何反复絮叨、千言万语的时评,并且引用材料并加以评论的是禁区级的东东,但是他的做法,有让人找不到把柄,无话可说,这种不见伤痕的“化骨绵掌”,一出手,立即无数专业时评者自叹弗如。

  不讲理论、不讲大道理、不讲废话,特别是正确的废话,这是我从他的大部分文章中看出来的特征,坚决不正确地废话,才是他的主旨,也是他的可爱与不可爱之处了,这个矛盾的说法,当然是这个意思:可爱是对读者、不可爱的指向不言而明。

  至于前段时间一些人把韩寒与鲁迅对比,并且把他奉为当代鲁迅什么的,则有些不可爱了。毕竟这年头,“鲁迅”已经形容词化了,仿佛变成了能写几篇杂文、时评人被别人拍马屁的专用词了,如国内产量高但水平实在不咋地的一个老时评写手,在他新作出来后,人家这样夸辞:继承了鲁迅的时评写作传统。当然,此时听到恭维的这位仁兄,其恶心之状,我们无法目睹却可以清晰地想象出来。况且,活宝宋祖德不也正口口声声自称当代鲁迅吗?

  而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没有丝毫意义,如果硬要把二者相比,那么对于二者都是一种不尊重,至少这种不正经或假正经的宏大叙事,从反馈来看,韩寒是不感冒的,他的第一职业,目前仍是一名专业赛车手,激情与速度才是他最为关注的,而且他也是一贯对位宣称的,他最怕就是这种“给脸”举动。这种可爱对于过滤当前文化圈的沉疴之气,有排毒的功效,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沉疴气的长久存在,因此,任何的敢说不,就成了不能忍受的“洪水猛兽”了,以年龄和职位吓人的,尽管这种体系和声誉尽毁,却总无数人视之为珍宝。

  写着写着,又发现,解读韩寒的书,更应该深入解读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意义。否则不说这些的话,语焉总是有些弱不禁风。

  在1999年韩寒成为话题漩涡中心之后,这位兄弟一直不能主动或者被动地消停下来。成名始于引发了国内对中国教育的大讨论,再到拒绝进入复旦旁听,韩白之战(注意,为什么大家把韩排在白之前?),以及AV女郎链接风波以及对理性的“爱国”、零元捐款、批文学大师等,在后面的多次争论漩涡中,他始终面对双面夹击,一面来自一贯特有的有色眼镜的批评者和后来新增的“爱国儿童”、“脑残小读者”(韩寒语),另一面表面上看是他的坚定粉丝,而实际上,我想这些人更是会让他难以忍受的群体,真正的儿童小读者,比如在他博客里“支持韩寒哥哥!加油哦!我可是会永远支持你呢!!”的回复是堆积如山,还有那些为了追星而来的灌水者:“55……这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这么前啊”,但这些人又不能得罪。

  虽然韩寒的风格不变,依然是简洁有力,特立独行,但是他这一路所指对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发生着隐蔽的转移,从针对个体的人,到了社会各种现象,而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正面褒扬。从最开始,在这些硝烟弥漫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权力的争夺,从文学场引申到全方位的80后整整一代人对于话语权、主动权、时代精神的争夺。韩寒,用他的文和人,代表着新一代社会中流砥柱对社会责任的全新理解,以及对人性、对道义的更深刻理解。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的意义,不在于他做了什么和说了什么,而是他如旗帜般,引导了一个时代人的一次次“起义”,并慢慢地靠近了社会舞台的中心,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个标志,这可谓是其最深刻的历史意义。

  因此《可爱的洪水猛兽》,正在用它独特的书名,又一次在以“洪水猛兽”的态势,可爱地来临……

  删减版发表于《北京青年报》2009.9.4。。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580346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