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经典观后感集
《野蛮人》是一部由奥利佛·斯通执导,亚伦·泰勒-约翰逊 / 泰勒·克奇 / 布蕾克·莱弗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蛮人》观后感(一):Savages?Yes,we are.
quot;还记得我毕业的日子吗?我永远忘不了当上警察的时候,你看我的眼神,充满自豪。但是,当警察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这一行有多么艰险。可笑的是,他们还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希望你是清白的。可是哪有清白呢?我还要贿赂上司,他也要得到好处。如果想看到真正的坏人,打开电视就是了,所谓的英雄都是伪君子,金融界、政府,那帮混蛋贪的钱比我多了去了。如果他们干我的活,过我的生活,拿我的工资,他们肯定会自杀算了。无法收手,无法退出,没有左拐,没有右拐,大家都在圈子里混饭吃罢了。我已经多年没见过完全清白的人了,除了那一天的你."
片尾再度点题,给savage下了定义:Cruel,crippled.Regressed back to a primal state of being.(残忍、残缺,退化到原始生存状态)。我们虽没有退化到原始生存状态,可是原始生存法则仍然以其他形式适用于我们,更有一句话告诉我们都是“残缺”的——人无完人。活在这个世界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影片中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avages?Yes,we are.
《野蛮人》观后感(二):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
这是导演奥利弗·斯通向其黑暗面的一次回归,本片奉上了毫不留情的能量与恰到好处的幽默。
——《芝加哥太阳报》
——《娱乐周刊》
长而紧密的影片在思想性、悲剧感、幽默感和浪漫成分上面都做出了十分出色的选择。
——《华尔街日报》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暴力的影片之一,但片中的暴力有它的目的与效果、并且与故事息息相关——否则的话会令人难以忍受。
——《亚利桑那共和报》
这是一部向着A+努力的B级片,血腥的动作场面与大敢的视觉效果足够成为夏天的一剂消暑良药。
——《华盛顿邮报》
幕后制作
斯通的题材
虽然说影片改编自唐·温斯洛(Don Winslow)出版于2010年的同名畅销小说,但是在小说出版之前,嗅觉敏锐的奥利弗·斯通就盯上了这个故事。而且他提前搞了小说的定稿,拿到手之后,就立即开始了改编剧本的工作。《野蛮人》讲述了一个充满了不贞洁爱情、政治和大麻黑市交易的故事,这非常符合斯通的口味。所以,斯通召集来了小说的作者温斯洛和擅长编写警匪、亡命题材的编剧谢恩·萨尔莱诺(Shane Salerno)来编写影片的剧本。因为是斯通所擅长的题材,所以剧本的改编工作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定稿的剧本就被撰写完成。对于小说和故事,斯通说:“我觉得小说写的很棒,很流畅。这是一个关于权利、背叛、金钱以及对当前价值观提出质疑的小说。对此,我非常感兴趣。”
因为在影片中,涉及到了墨西哥黑帮的资本在美国的运作等等问题,所以斯通在创作和拍摄影片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他的那部有着类似情节的影片《挑战星期天》。斯通说:“在那些纷繁的情节之下,影片的故事与资本的流向、权利的分配有关。当然,黑帮总不希望自己有什么竞争对手,这点和沃尔玛的想法如出一辙。”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类似的线索,很多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和斯通的数部前作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只是,斯通的合作人莫里茨·伯曼并不这么认为。伯曼说:“很显然,人们很希望将《野蛮人》与斯通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但是这部电影的风格、所传递的信息和故事,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有着类似的线索或者是同一领域里的主题,这部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时代意味。”对于影片的时代性,斯通说:“我的很多电影都是拍摄于当下的,一个发生在当代社会的故事,讲述的是当代社会里的人们的观念。当然,我会挖掘我的人物,在电影中做出更多的尝试,去开拓电影的表达范围和表达深度。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导演该做的事情。”
斯通的演员
从《生于七月四日》中的汤姆·克鲁斯到《大门》中的方·基默,再到《华尔街》中的迈克尔·道格拉斯和《天生杀人狂》中的伍迪·哈里森,奥利弗·斯通一向以“创造性”地使用演员而著称。而在这部应该被划归到惊悚片的影片中,斯通则为自己挑选了一个主角年轻,配角老辣的阵容。三位主演,分别是泰勒·克奇、亚伦·约翰逊和布蕾克·莱弗利。而在配角方面,则出现了[约翰·特拉沃尔塔]、萨尔玛·海耶克、[德尔·托罗]、德米安·比齐尔等人的名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年轻演员和中年戏骨搭配的阵容。斯通说:“演员方面我最先考虑的就是演员的气质和潜力,而不是他们的年龄。当然,按照他们的年龄也不能和剧本中的设定差距太大。如果这个演员符合我对这个角色的设想,那我就会把他找来。所以,我是以角色为中心来选择演员的。”
在片中扮演女主角O的演员是凭借着《绯闻女孩》走红的布蕾克·莱弗利,她此次在片中扮演的是
一个拥有两个固定男友,颇有嬉皮味道的女孩。对于这个角色和斯通的执导,布蕾克·莱弗利说:“我的角色是一个拥有自由灵魂和追求爱情胆量的女生。我很喜欢这个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我演过的角色有着不少的相似点,但同时又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总而言之,这样一部惊悚片,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斯通是著名导演,当我知道我能和他合作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在片场,斯通并不是太严厉的导演,他的工作方法是以启发为主的,设定情景,让我们主动地进入情景然后开始表演。能和这样的导演合作,是我的荣幸。别的演员,都很棒,尤其是特拉沃尔塔。我从小几乎就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能和他合作,真是我的荣幸。”
花絮
·迪卡普里奥、汤姆·哈迪、詹姆斯·弗兰科等人都曾经是扮演本的候选人。
·詹妮弗·劳伦斯原本是扮演O的演员,但是她却因为要出演《饥饿游戏》而放弃了本片。后来奥利维亚·王尔德成为了角色的候选人,只不过这个角色并没有交到她的手上。据悉,琳赛·洛翰也曾经对这个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小说出版前,奥利弗·斯通就开始了编剧工作。他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他甚至自掏腰包对影片进行了投资。
·虽然这是第六次和斯通合作,但却是费尔南多·拉腊(Fernando Lara)第一次在演职员表中留名。
·泰勒·克奇在拍摄影片前接受了真实的海豹突击队的训练。而且在影片中,泰勒·克奇没有使用替身演员。
·斯通只看了一点泰勒·克奇的表演片段后就雇佣了这位演员。当时他看的片段是《超级战舰》。在斯通看这些素材的时候,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
·这是加里·斯加奇第三次和奥利弗·斯通合作。
·影片原定于2012年的秋季上映。但是制片方却将其提前到了暑期档。
·布蕾克·莱弗利从来没有演过枪战戏,所以斯通要她去做做枪械训练。结果在开拍的时候,她连续三枪,强强命中靶心。
·在崔弗·多诺万原本准备饰演的角色被删掉之后,斯通专门为这个演员新创作了一个小说中没有的角色。
·因为法律的原因,影片中出现的大麻都是人造的。而为了确保细节的准确,剧组的工作人员专门去了合法的医学大麻的生产基地参观学习。
·这是奥利弗·斯通自从1995年的《尼克松传》以来,第一部用潘那维申变形镜头拍摄的电影。
·乌玛·瑟曼在影片中扮演了O的妈妈,但是在后期剪辑中,斯通把她的戏份全部剪掉了。
《野蛮人》观后感(三):观影前请确认自己是否十八岁,节操是否已经碎了一地。
准备出门前写点什么好了。
昨天陪人去估车价顺便两女生看了个电影。
绝对是被骗了的感觉。我们俩一个在纽约看到满地的广告觉得应该不错看,另一个在universal studio也看到了满地的广告也觉得应该不错。
到了电影院才发现,只有3场一天…… 于是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真,电影一开始是倒序的手法我就心里大叫不妙!
lake在里面演一个shared girl,简单来说就是一个W××××…… 她和两个男人相处得天衣无缝,而这两个男人是好兄弟……可以为了一个女孩去死都没所谓,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不理她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后半段还有3P场面,请不要为了这些情节来看电影好么。
但是不能否认,Blake在里面大尺度演出非常合适,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
哦对了,想起来要说情节……
情节?
貌似不记得了……
只记得几点:毒贩也搞公益(好虚伪)
墨西哥人好凶残
结局让你恶心得没办法说话
差不多就这样了,要去看的同学建议还是慎重考虑
《野蛮人》观后感(四):逗你玩
1.卡司
斯通老爷子手握三座小金人,两个导演奖,一个剧本奖。两个男主,脸盲的我看着都不认识,结果一个是《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的男一,一个是海扁王。女主从《录取通知》就入选了我的美女榜单,虽然有渐残趋势,但连斯嘉丽都不要的男人娶了她,至少风姿绰约。两个反派,男的是奥斯卡最佳男配,女的是墨西哥第一美女。
本片演员有6人在STARMETER排名前一千以内,Aaron Taylor-Johnson最高在第12位,不过也只有他一人在前一百之内。另外两位主演Taylor Kitsch在第102位,Blake Lively第106位。饰演电脑天才,红不起来的Emile Hirsch 437位,反派女首领墨西哥第一美女Salma Hayek 490位,以及墙头草警察老戏骨John Travolta 576位。不过戏份很重的凶残墨西哥男,曾获奥斯卡最近男配的Benicio Del Toro却只有1109名。
2.剧情
2个多小时的片子,很多细节都可以慢慢表现,老爷子对于节奏的掌握还是张弛有度。比起两个勇猛异常的主角冲杀,这样的一文一武双男主设置很有优势,一个勇敢果决,一个心思细腻。
电影开始就来猛料,三个主角的关系设置让人咋舌,不是说电影里没出现过3P,但是三个主角这样,貌似还是很少见。我倒是很同意Salma Hayek在剧中说的,两个男人能分享一个很爱的女人,说明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要高于爱情。
每个人物都有家庭,即使是反派,女首领有女儿,心狠手辣墨西哥男和墙头草警察也有妻子儿女,就连被陷害的反派律师也是有家庭的。每个人的死都会成为一些人的痛,就更显残酷。想想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那个警察拦了Chon和Ben的车,那又一个家庭会伤心欲绝了。所以即使你非洲亚洲来回做慈善,只要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Elena在女儿被绑之后,气势急转直下,女王变成了鱼肉,最后的枪战全军覆没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标准的90年代香港黑帮片的结尾。但导演非要开玩笑。使得影片直接下降一档。
另外说一点,影片的兄弟情我很是感动,不是指Chon和Ben,而是每当有危险,那一群趴在屋顶的狙击手。
3.角色
en有点像战争之王的Cage,做非法勾当,也做慈善之事,他没亲手杀过人就认为自己是清白的。以为随时可以跳出,改行干清洁能源。他的天真也是因为有Chon和他的一帮兄弟打点。
Chon是典型的武夫,参加过战争,刀头舔血,为了兄弟两肋插刀,遇事会有些冲动,但果敢坚决。做生意想发财需要Ben,但挣来钱想保得住,就要靠他了。
O是典型的脑残女,单亲,母亲也是成天换男友型,或许是导致他今朝有酒今朝醉性格的原因。留恋五光十色的生活,快活时对家人不闻不问,受难时又一副我想死你的苦相,想方设法接近Elena以博取同情。估计这就是以后Elena女儿的走向了。
最后两个腹黑的人结局最好,黑帮男和更有权势的人组建了新的组织,警察男成了打掉犯罪集团的英雄。
老爷子用最后五分钟告诉你,我在,逗你玩。
4.花絮
Jennifer Lawrence 原本会扮演O,但最终她选择了去主演《饥饿游戏》(现在看来十分明智)。而在Blake Lively之前,Olivia Wilde 、Abbie Cornish 、Amber Heard 和Teresa Palmer 也都是被考虑的人选,Lindsay Lohan 也表示过对本角色有兴趣。
Leonardo DiCaprio 、Tom Hardy 、Garrett Hedlund 和James Franco 都曾被考虑扮演Ben。
Michelle Rodriguez 和Zoë Saldaña都曾被考虑扮演Elena。但最终选择了Salma Hayek。
Uma Thurman扮演了O的妈妈,但她的镜头最后都被剪掉。
Oliver Stone让Blake Lively去为了角色做射击训练。尽管从未有枪械使用的经验,她居然在前三枪就打中了靶心。
Taylor Kitsch为了准备本片,真的在海豹突击队进行了训练。
Taylor Kitsch并未使用替身。
Oliver Stone是在看了《超级战舰》之后,选择了Taylor Kitsch。
饰演Chon狙击手兄弟Doc的Jake McLaughlin,就是一名伊拉克战争的退伍士兵。
《野蛮人》观后感(五):被野蛮的精神
斯通早年为名导艾伦帕克担任编剧创作的《午夜快车》和《贝隆夫人》都具备了超强的剧本表现力,一紧一松各具风味,后来自立门户开始的创作则更加辛辣狂放,战争政治轻松戏谑,但新千年以后,斯通的故事越来越不见新意,借金融危机上马实则吃老本的《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以让人闷闷不乐,而这部《野蛮人》很明显是继续心不在焉,未由斯通主导的剧本显得过分平白且不见叙事节奏,三位主角的滥情关系首先主导了前半段故事,南美毒品女王的出场平衡了影片的两个主要势力,但实际上毫无亮点,特拉沃尔塔的警察角色在其中玩坐山观虎斗的戏码,也是很一般的套路,片尾一次意义不大的双结局设置让人直冒冷汗,小角色的孤寡,狠角色的矫情,一个庞杂故事里几乎找不到让人欣喜的人物塑造,在这样的剧本下,能像本尼西奥和特拉沃尔塔做到水准以上已算不易,这究竟是马失前蹄还是自废双脚,只能看斯通后面的出手了。
《野蛮人》观后感(六):现代都市的寓言故事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电影下载网站看到《野蛮人》的推荐,没有看故事的介绍,仅仅是电影的海报就让人深刻,看完电影,对于奥利佛•斯通不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的人性更加感到苦闷。
《野蛮人》的故事情节有着浓重的好莱坞狗血特色,可是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让电影显示出奥利佛•斯通的独特个性——色欲和暴力。通过一女两男贩毒混乱、暴富,而与墨西哥大毒枭对抗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性在文化的笼罩下,变得阴暗,而对于生活,人又变得无奈无能。
文化的暴力比核武器还要危险
在《野蛮人》中,无论是两个美国毒贩子Chon和Ben,还是墨西哥大毒枭伊莉娜(音译),还是伊莉娜残忍的手下杜拉(音译)以及中央联邦调查员,他们强悍的外表下,都有一颗脆弱和充满爱的心,都有一个因爱而存在的弱点。
不过,这些美好、柔弱的人性,在各异的文化中,被不同的信仰所湮没,每个人都以向外展示自己的强硬而寻找生存的机会。尤其是神秘而又残暴的墨西哥毒贩文化,无论是报复还是警告敌人,都是以残忍的手段将敌人折磨致死,最后斩首——任由红色的血液流淌,让活着的敌人所胆寒,这种文化的代表不是伊莉娜,而是她的走狗杜拉。
当然,《野蛮人》中展示的文化暴力不是毒贩文化单方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Chon、Ben和共同的情人Ophelia所代表的和平、暴力、滥交典型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同毒贩文化的矛盾。
让人深刻的是,一向以佛教、和平为信仰的Ben面对墨西哥毒贩的进攻,想出的反攻策略和残忍程度,使经历过阿富汗、伊拉克并一直杀人的Chon也佩服不已,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动手对手死掉,但以其所拥有的金融、商业管理等高智文化使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毒贩文化出现内讧,同类相残的情景更让人对文化所呈现出的暴力所颤栗。
因此,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奥利佛•斯通一直隐藏在暴力和情色之下的忧虑——人类的文化一旦爆发冲突,它的破坏性远远超过核武。
女王、阿祖尔——最高权力的隐喻
女王,是毒贩们对伊莉娜的尊称,而阿祖尔和伊莉娜是共同竞争北美市场的另一个大毒枭。伊莉娜是电影从头到尾出现的主线人物,而阿祖尔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但每个人提起他的名字都会感到恐怖、可怕。
电影《野蛮人》最为血腥的暴力没有出现在高智文化和毒贩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却是在神秘的阿祖尔和伊莉娜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过程中。阿祖尔尤其整部电影阿祖尔仅仅两个镜头,连正脸观众甚至都没有看清,但能操作无数人的命运,制定各个阶层的生活规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一个显现的权力——女王——之下所进行,而另一只看不见的权力却比显现的权力更危险。每个人尽力在显现的权力面前表现出顺从,不是因为对显现权力的畏惧,却是对未知敌对权力的恐惧。
奥利佛•斯通也在试图通过《野蛮人》来讨论友谊和爱情、正义和罪恶,但有了和平和暴力、欲望和权力以及生存,这些元素都足以让《野蛮人》成为一部完整的寓言。
《野蛮人》观后感(七):哥俩好能好到什么地步!
要说朋友之间的感情好,好到一定的地步就会称兄道弟,好的跟哥俩似的,俗话说兄弟如手足,这两兄弟关系能好到什么地步呢?本片在其中一个方面展示了比较极端的现象。
这部电影的故事除了描述两位主角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义之外,还讲述了关于毒品的故事,高额的利润,让无数人为之铤而走险,让正常人为之疯狂,让疯子成为冷血的变态。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在这刀尖上把芭蕾跳的优雅而安全,如何在风口浪尖保全自己,并争取明哲保身至归隐江湖是这个故事叙述的重点。
影片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可谓主角均为好莱坞新生代的杰出人物,而配角们也是星光熠熠,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各位演员演绎了多位性格迥异而各具特色的人物。在影片的最终居然还出现了两个结局。不得不说这部略显暴力和色情的电影,还比较有看头。
《野蛮人》观后感(八):血腥暴力小清新
这是一部台词从头Fu***k到尾的电影啊
首先墨西哥味儿的英语对于我听起来还是挺吃力的,中间各种血肉模糊的桥段还是不宜边吃饭边观看,皮开肉绽,爆头爆喉的镜头不少,床戏很小清新~重点其实是和谐的3P吧...
其实我不知道笑点在哪的地方老外都笑得很开心,比如女boss为了女儿伤心大喊明明是悲情的画面可是在电影院老外笑翻 ,你刚想同情女boss人家一把把乌溜溜的假发给拔下来这个桥段是要表现女boss绝望的心情呢,还是要制造笑点呢?反正大家都笑了...
反正很符合savages的主题,话不用说太多,子弹来解决,拿不到我想要的,我就拿走你最心爱的。
结局是有些意料外但是很无厘头...小清新得莫名...最后的风景挺美的
对于Blake,果然各种神志不清的角色她都能诠释的如此自然...
《野蛮人》观后感(九):大爱这调调
豆友似乎又玩儿深沉了,这故事讲得不赖啊,几个80后完全把片子给撑起来了,再加上那两个老戏骨,不得不说本尼西奥太会演了,和特拉沃尔塔那场对手戏太赞了,霸气侧漏让对方几乎吓尿,这片子就是看反派的。
最后不得不说特拉沃尔塔在妻子病床前的真情流露:"还记得我毕业的日子吗?我永远忘不了当上警察的时候,你看我的眼神,充满自豪。但是,当警察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这一行有多么艰险。可笑的是,他们还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希望你是清白的。可是哪有清白呢?我还要贿赂上司,他也要得到好处。如果想看到真正的坏人,打开电视就是了,所谓的英雄都是伪君子,金融界、政府,那帮混蛋贪的钱比我多了去了。如果他们干我的活,过我的生活,拿我的工资,他们肯定会自杀算了。无法收手,无法退出,没有左拐,没有右拐,大家都在圈子里混饭吃罢了。我已经多年没见过完全清白的人了,除了那一天的你."
联想到当前的形势,呵呵。
《野蛮人》观后感(十):《野蛮人》:现代都市的寓言故事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电影下载网站看到《野蛮人》的推荐,没有看故事的介绍,仅仅是电影的海报就让人深刻,看完电影,对于奥利佛•斯通不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的人性更加感到苦闷。
《野蛮人》的故事情节有着浓重的好莱坞狗血特色,可是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让电影显示出奥利佛•斯通的独特个性——色欲和暴力。通过一女两男贩毒混乱、暴富,而与墨西哥大毒枭对抗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性在文化的笼罩下,变得阴暗,而对于生活,人又变得无奈无能。
文化的暴力比核武器还要危险
在《野蛮人》中,无论是两个美国毒贩子Chon和Ben,还是墨西哥大毒枭伊莉娜(音译),还是伊莉娜残忍的手下杜拉(音译)以及中央联邦调查员,他们强悍的外表下,都有一颗脆弱和充满爱的心,都有一个因爱而存在的弱点。
不过,这些美好、柔弱的人性,在各异的文化中,被不同的信仰所湮没,每个人都以向外展示自己的强硬而寻找生存的机会。尤其是神秘而又残暴的墨西哥毒贩文化,无论是报复还是警告敌人,都是以残忍的手段将敌人折磨致死,最后斩首——任由红色的血液流淌,让活着的敌人所胆寒,这种文化的代表不是伊莉娜,而是她的走狗杜拉。
当然,《野蛮人》中展示的文化暴力不是毒贩文化单方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Chon、Ben和共同的情人Ophelia所代表的和平、暴力、滥交典型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同毒贩文化的矛盾。
让人深刻的是,一向以佛教、和平为信仰的Ben面对墨西哥毒贩的进攻,想出的反攻策略和残忍程度,使经历过阿富汗、伊拉克并一直杀人的Chon也佩服不已,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动手对手死掉,但以其所拥有的金融、商业管理等高智文化使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毒贩文化出现内讧,同类相残的情景更让人对文化所呈现出的暴力所颤栗。
因此,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奥利佛•斯通一直隐藏在暴力和情色之下的忧虑——人类的文化一旦爆发冲突,它的破坏性远远超过核武。
女王、阿祖尔——权力最高者的隐喻
女王,是毒贩们对伊莉娜的尊称,而阿祖尔和伊莉娜是共同竞争北美市场的另一个大毒枭。伊莉娜是电影从头到尾出现的主线人物,而阿祖尔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但每个人提起他的名字都会感到恐怖、可怕。
电影《野蛮人》最为血腥的暴力没有出现在高智文化和毒贩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却是在神秘的阿祖尔和伊莉娜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过程中。阿祖尔尤其整部电影阿祖尔仅仅两个镜头,连正脸观众甚至都没有看清,但能操作无数人的命运,制定各个阶层的生活规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一个显现的权力——女王——之下所进行,而另一只看不见的权力却比显现的权力更危险。每个人尽力在显现的权力面前表现出顺从,不是因为对显现权力的畏惧,却是对未知敌对权力的恐惧。
奥利佛•斯通也在试图通过《野蛮人》来讨论友谊和爱情、正义和罪恶,但有了和平和暴力、欲望和权力以及生存,这些元素都足以让《野蛮人》成为一部完整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