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历历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亲历历史》读后感10篇

2018-02-19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历历史》读后感10篇

  《亲历历史》是一本由[美]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历历史》读后感(一):错误处带来真实

  毫无疑问,这本回忆录写得早了一点。希拉里宣布2008年参选美国总统,意味着更大的历史将要发生

  这个历史指的是美国历史。如果个人的历史要记录的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事件的话,希拉里的历史早已发生,那就是经历丈夫克林顿任期内的性丑闻。

  想象一下处于更年期的希拉里,杀死比尔的心都有。无数的政治观察员都算计着这对世界上曝光率最高夫妻什么时候散伙,当好像这对夫妇没有解散的迹象,大家又一致的断定这是政治利益的结盟。

  容忍对方错误的大小在于两个人感情深度。这个感情包含爱情家庭子女,还有最重要的,两个人共同拥有记忆。读过回忆录,你会发现,克林顿和希拉里早已融入对方的历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性丑闻这一段,说是见证感情的深度有点操蛋,但有智慧的夫妻,会想出办法尽力修复内心阴影,而不是破罐破摔。

  这么说好像把这两口子抬得太高了。不过有个现象可以对比一下。2006年,我们的新闻八卦里充斥着性丑闻,赵忠祥啊、黄健中啊等等等等,这些性丑闻被形容得如此龌龊、低级、庸俗与不道德,但到了克林顿身上,怎么就只是魅力人士的“人性弱点”了呢?

  背后的女人很重要啊。女人的智慧所在真的很了不起,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名言:错误处带来真实。希拉里在弹劾一章中坦诚自己痛心失望。2008,希拉里的出场,值得期待

  《亲历历史》读后感(二):现实的"理想女权"主义

  一个女权主义在男权世界自我奋斗的样本.她始终被妖魔化,但她一直都有自己的立场, 不像赖斯,靠既得权利者的认同上位,也不像佩罗西,世袭的贵族给她天然的资源

  她清楚自己的定位:并非天生的民主党员律师或者妇女儿童权益的倡导者,并非天生的第一夫人和参议员

  - 政治生活就是不断接受人性的教育,包括自己的人性。

  三位的生活哲学迥异,相同的是心灵坚强行动的敏捷,以及女性特有的协调和组织

  希拉里的生存之道是逻辑严谨,更加的自律和更高的操守.她的勇气,滴水不漏。但与她共事的人夸赞她的谦和,专业和隐忍.

  希拉里从未依附过谁,即使在不可思议的克林顿魅力前,她也是毫不逊色的合伙人。

  她的爱也是完美,共同的信仰,他们惺惺相惜.“这么多年来他依然让我心动”

  希拉里不是真性情的人(她可以吗?任性。。),但她一直坚持理想,知道绕道而行是值得借鉴的。

  希拉里的关键词:

  婴儿潮-美国梦

  卫斯里1969-女权,民权和越战

  ...

  可以比照的阅读

  <不确定的世界>鲁宾是克式重要班底,他的哲学对他们的时代是最好的解读

  <直面权利>- 对他们夫妇政治智慧的反面思考

  <WEST WING> - 再现某些..

  《亲历历史》读后感(三):写作态度决定内容质量

  假设此书的翻译无误且严谨的话,希拉里同志的写作水平实在让人质疑。一般政界的名人传记,有价值的内幕、史料实在太多。反观此书,无非是一个完美女神成长史,家教严格,道德良好热爱祖国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宗教虔诚,政治立场坚定,贤妻良母,关心女儿童和广大不发达国家民生……洋洋洒洒,就是和书名儿里的“历史”俩字关系不大。看女神的话我们借本刘晓庆范冰冰等人的自传就好了,人家那很有可能也是找了一有点底子的枪手代笔,内容不至于太甘草合剂。再说,那俩姐姐也是我们龙的传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理念差异没准还真没刘晓庆第N任老公吸引我们眼球

  于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一般的政客传记基本都是退休后在家里写出来的,反正也退了,没什么太不和谐的话,基本都一吐为快了。希拉里的情况一样,此书基本上是她竞选的有力工具,所以整篇都是借着自己的女性政客的名人效应大肆布道自己的政治理念。外国人又都热衷于政治追星,见了克林顿跟见了杰克逊一样激动,所以销量好并不在意料之外。作为大洋彼岸的“无党派”人士的我们,此书的功利性实在太过明显中学政治课上我们早知道了驴子与大象坐跷跷板的本质。如果除了莱温斯基以外没有什么具体事件支撑,此书和白云大妈的《月子》的欣赏价值不相上下可怜的是,莱温斯基,恰好是希拉里最不想提到的名字,内容当然继续缩水,最终,变成400多页值得村口村民最值得期待不断加印的作品

  《亲历历史》读后感(四):她的历史

  随便说说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

  1) 六零年代真的是全世界都在躁动,每一个国家机器都天然地是一些人的公敌,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概都很难改变。但米国确实有一个比较成熟游戏规则,最重要的是大家基本上愿意认真地按照规则来玩,哪怕你杀人呢,也讲究个午时三刻,秋后问斩。规则对于非理性、人为因素的约束我越来越觉得非常必要,尤其是非理性因素,人类实在是太容易高估自己的物种

  2) 希拉里对克林顿的一段描述很动人:“我们两人相爱数十年,诞有一女,历经父母亡故,都需承担照顾家人责任,共有一群终身至交,价值信仰相同,一心为国家效力——我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没有人能比Bill更了解我,也没有人能像他那样让我开怀大笑。这么多年过去,他依然是我见过最风趣、最有干劲、最富生气的一个人。1971年春,Bill Cliton和我开始交谈,三十多年后,我们仍然无话不谈。”

  如果你像我,有过一些感情经历,又最终走进城里,年轻时的爱恨情仇、快意杀伐、取敌首级于千里之外,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都在日渐褪去模糊琐碎人生的种种大城小事在现实以及思维头脑中攻城略地野火燎原,你大概也会懂得那些有时在旁人看来十分“包子”的选择。非A,也非B,而且为什么选项一定要是A或B?面包就非得搭黄油?我喜欢抹老干妈行不行?旅行就非得拍照?单纯走走看看放放空行不行?更何况婚姻这种纠缠万千牵一发动全身复杂事物。当然这里绝对没有要大家放低身段和底线意思,但至少我们能试着去宽容地看待更多的可能性。况且,“底线”划在那里似乎也缺乏世界大同的统一标准

  3) 我期待的比较个人化的东西还是少,毕竟是仍在舞台上的人,有些地方大概不能不端着吧。比如作为母亲的部分几乎要read between lines才能发现一星半点。印象中有一句话可爱的,有一次切尔西放声大哭,怎样都无法抚慰,希拉里无奈之下说:“我们两个都是新手,我没当过妈妈,你也没当过宝宝,咱们互相帮个忙吧!”

  出于个人最近的阅读偏好与期待,我希望看到更多作为第二性的希拉里,尽管她字里行间已经很努力在强调自己作为女性给她带来的各种独特经验,但整体来说,如果拿掉一些特别明显的段落,你很难意识到这是一本女性作品,我们也很难去推测这是由于主题内容限制抑或出于特别的写作意图。而且,有些地方流露的女性意识自然动人,比如在Clinton竞选阿肯色州州长时有关职业妇女与家庭妇女的“甜饼与茶”争辩,有些地方则更像是故意为之的政治姿态

  无论如何,正如全书开篇所言:我并非生来就是妻子或母亲。

  没有人是。

  一个意外收获是,原本脑海中一团浆糊的美国竞选制度在看完本书之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厘清。我想大概是因为这里读到的竞选是跟人有关的故事,而非简单粗暴的制度框架。

  人类的记忆力天然地无法抵抗故事。

  《亲历历史》读后感(五):随希拉里行走历史

  文/Lilian

  年中希拉里宣布参加下一任美国总统竞选之日,我想起了书架上久置的这本《亲历历史》。从八月初开始至今,用整整30天的时间看完,穿插在工作和带娃间歇的阅读时间虽更多属碎片式,但《亲历历史》的吸引力就在于即使一小段也有精彩之处,让人放下后便想立刻拿起。

  最喜欢其中两段。

  一段是她和比尔相识并为坚守一处而义无反顾做出的种种并非最优的选择,以及他俩游历欧洲各地的浪漫岁月。他们在成为政治领袖前的那段求知若渴热情洋溢模样仿佛时刻浮现眼前,在伦敦街边喝咖啡,哼唱《切尔西的早晨》并以此为女儿命名,实在温馨,也是全身心投入政界后罕为有之的纯净时刻。此后,希拉里还描述多个比尔细节的瞬间,比如她对比尔手指的描述简单但颇具温情,以及比尔聆听艾滋病患者演讲流泪时希拉里对他的挚爱,都让我记忆深刻。比尔因性丑闻险些遭弹劾期间,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她不选择离去,她并不是没有愤怒痛苦挣扎、隔阂,只是她们一同经历了人生中包括爱情与婚姻、生儿育女、父母离世、并肩为梦想而战等各类重大时刻,世间无人再能匹及,对于这一切而言,分开明显不具备备选的可能。

  另一段是她参加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担任演讲者前后的经历,以及1999年底决定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所经历的被动主动,并终于彻悟到参选正是践行她多年倡导的女性权益与参政议政。在她觉醒的那一刻,我整个人也为之一振,心中仿佛有颗带力量种子向下扎根并向上再度延伸。其中提到一位将领写给她的信,上面写如果审判日来临时,上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你在这一生里如何利用被赋予的时间和才能?“的确不能因身为女性所受到的各种牵绊而宽慰自己可以平庸或降低标准及要求,也不能因现有社会文化观念中仍存在保守观念而含怨忍受不公的可能并收回声音隐没与家庭琐事。正因为女性的社会角色仍在不断被识别、认可、完善、提升,女性自身更应该不懈的身体力行,通过实际行动发声,令个性、主张、贡献清晰而具体的听见。

  这30天希拉里仿若矗立身旁,她时而欢心喜悦,时而愤慨难当,时而迷惑茫然,时而坚毅昂扬,自传的每个字都似她的脉搏,埋进我的肌肤下,引领我穿透感官行走历史进入深邃广袤的精神领域

  《亲历历史》读后感(六):女人也可以这样的

  今天无意的在汕大的图书馆找到这本自传,随意地找张桌子坐下来,打发中午休息的时间。

  在里面无遗的表露了希拉里这样一位女人,只要她有梦想和坚持,就算为了爱情回到小州,最终还是能够出现在华盛顿。

  一个令男人觉得会强势而过于聪明的女人,却因为她这样,有克林顿这样的男人的欣赏。并且始终坚持到底。最后其实很多时候希是在后面推着克林顿一把。

  其实女人不怕自己过于上进聪明而被人说,只要为了自己,简直自己,一定可以走到彼岸的。

  《亲历历史》读后感(七):不是励志故事,更像是政治信仰的自我宣传

  一直读对希拉里这位女人很好奇,恰好图书馆有这本书于是就借来看了。零零碎碎前后花了将近20天的时间才看完这本430万字的书。本来期待能从里面得到一些励志的故事,可是全书看完才发现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讲美国政治斗争,以及希拉里个人的政治信仰。

  希拉里在中国可能名声并不太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党国的敌对宣传,从书中可以看出希拉里其实为儿童及妇女的人身权利,尤其是妇女的政治权利的提升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虽然本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我还是从书中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比如美国的政宪制度,我第一次听说政府还会被迫关门。这在党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推荐有政治追求的人看一下。。

  《亲历历史》读后感(八):Bravo!希拉里!

  “奥巴马与希拉里无论谁当选为总统,都将创造历史”。这句话对于民主党内持久未决的选举而言,算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吧。

  相比较于重资质而言,民主党更喜欢新鲜面孔。所以16年前,民国民众好克林顿希拉里这一口。今年似乎是希拉里入住白宫的唯一机会了。她的年龄经不起再等一个4年或8年。诞生于“婴儿潮”,长于“垮掉的一代”。即使于这么一代再怎样糟糕,终归国家政权的仍然要交接与这一代,希拉里、克林顿就是这其中的精英。她不止于此,反而借助经营多年的政治资本,进而前行,BEAVO!

  虽然处在男女同工同酬的今天,女政客的身影仍然少见,而家庭事业兼顾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希拉里是少数中的少数。对于这样的人物,想不关注都不行。

  作为女性,入住白宫之初,民众期待又一个传统主妇的降临。她不是,甚至选举时,连夫姓都没有冠。她备受嘲笑,甚至于自己的头发帽子和胸针。于此同时,她还要保护切尔西的隐私,并沉浸于

  在第一个任期内,克林顿聘请她作为医药改革委员主席,当她大干一场后,民主党却大败于中期选举,她受到整个党内同志的责难:“都怪那个希拉里,使得我们输掉了中期选举”。在生活上,这时的她承受着丧父的痛楚。

  当她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里,渐渐习惯于总统夫人这一角色后,作为一个母亲,又要面临着女儿切尔西上大学后的种种焦虑。

  最感疲乏的应该属莱温斯基一案了吧。整个家庭被整个世界瞩目,被当作笑话一样看待。克林顿面临弹劾。而希拉里也步履薄冰,她审视自己的婚姻,注意着自己的一笑一颦。

  紧接着是克林顿时代的结束,希拉里并没有作为其夫的附属品,退出政坛,相反是积极备战纽约州议员竞选。She did it finally!

  也许有人说,不以为然的说,她是政客嘛,欺骗和纹饰自己的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人自以为老于世故。我报之以不屑。

  希拉里是政客,但是拨去这层外衣,她最基本的是一个人,更是一位女人。她和我们一样,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我允许她的工作要求她带有某种粉饰,这不代表她的一切。我更喜欢从基本的人性去审视她。

  当我去年听到她去年要参选时,就开始赞叹。持续到现在党内拉据战,无疑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对于她都是一次巨大的消耗。最后胜败与否,我都要大叫一声:“Bravo!希拉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