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10篇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一本由(美)艾萨克·巴谢维斯·辛格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一):悬置背景灵魂——《卢布林的魔术师》

  一提到俄罗斯小说,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或者屠格涅夫,也会想到契诃夫,会想到那些酒徒、扒手、街头艺人口中不意间提到的灵魂,那个词从他们的口中出来,总能不意间将他们褴褛的身体照亮,让整个生命跃出纸外。我们会想到那大篇大篇的灵魂拷问,我该怎么做?如果那么我可以这样做吗?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这样做?

  可我这次读到的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也不是俄罗斯小说,而是辛格。对于辛格我以前并不熟悉,并且对诺奖的很多获得者也并不熟悉,也很少听到有人提及他们,似乎被点了名又被人们口中忘记。读辛格的小说首先让我想到了俄罗斯,也想到了俄罗斯小说、特定的宗教气候和他们的“灵魂”。

  《卢布林的魔术师》像一个寓言,结构单线推进,背景也简单情节不算复杂,我甚至很难在其中找到现代感,甚至创作时间上更早的小说都已出现了现代工业化的城市描写,而本书中的混乱背景仍旧是若有若无,并不能被人明确感受到,他是过于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探索,以至使其作品局限于道德、宗教思考范畴。他关心的是雅夏的灵魂,是贵妇、情妇、几个女人间的周旋,是魔术中与意识恶魔的斗争,是关于犹太人身份和宗教的纠结,这些都无一例外地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一个异乡人和归属寻找的烙印,会让人想到卡夫卡、昆德拉、里尔克等对自身多重异乡人身份的思考,但辛格并未将扇子全部打开,或者塞到你的手中,让你把捉它的分量、手感,辛格的是一把小号的扇子,主题鲜明,线索明确,像混乱时代的一个例外

  当雅夏跃上阳台入室偷窃时,我们熟悉地看到了那个控制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恶魔再次露出熟悉的笑,像鬼火一样,恶魔的控制变得诡异,也充满了鄙夷和轻蔑,上帝惩罚从你的脚开始,然你一点一点腐烂,然后砌筑起砖墙把自己埋在里面,像埋死人一样,你却发现,你在人们群氓的眼中突然变成了圣徒,最后是艾米丽亚的来信结束全文,黑暗过后,我们看到的生命的亮光,给全书蒙上了一种宗教的光辉

  但宗教是拯救这混乱时代的出路吗?辛格写完这本书时,是否也这样追问过自己,他给予雅克的药方是否能够根治他所模模糊感觉到的时代,是否能够剔除人性中的恶魔,能否把书中“外省”的战乱也避免?(文/玟涛)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二):“寸步东西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

  去九寨沟和黄龙的路上,始终在读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

  选择读《卢布林的魔术师》是基于它是 “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的激情叙事艺术代表者、1978年诺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的作品,选择去九寨沟则是因为对九寨沟盛景的渴慕已久,应该说是对盛名侧头侧尾地崇拜不仅成就了我对《卢布林的魔术师》的深度阅读,也成就了我的九寨沟之行。

  表面上看,二者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但是于我来讲,内里还是存在了某些必然的联系,因为透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自由之“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有了更深一层次理解,这是在阅读之前,甚或是出发之前都不曾预见的。

  《卢布林的魔术师》可以成为一个以自由为宿命的人从放逐到回归这一过程心理揭示的最好脚本。因为在小说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现实与虚妄之间,在欲念与本性之间,雅夏这位地道的犹太艺人不辞劳苦地放逐与回归着,即使偶尔地停歇,也很快地就开始了自觉自愿地放逐与回归,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很显然,这是一部由放逐与回归共同缔造的作品。包括了一个人对宗教信仰的放逐与回归,对家庭责任的放逐与回归,对忠贞爱情的放逐与回归,对人类本性的放逐与回归……当然对于这个人来讲,任何一次放逐与回归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于是那个貌似潇洒实则困窘的犹太人辗转于放逐与回归之间,一忽因忘记了给家乡中独守空房的妻子写信而心生自责,一忽儿因不忍忽略一位情人轻易伤害了另外一位爱他的女人而心生愧疚,一忽儿又因为不能完成对忠贞爱情的完美皈依而万念俱灰……小说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的跑码头的江湖魔术师混乱的尴尬人生境遇,于是一个他所代表的特殊群体外强中干可怜可悲以及无可奈何,都得到了阅读者前所未有关注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赋予雅夏以“性情中的善良朴素内心深处不安、怀疑”等隐秘或外露的犹太人品性,对于那些女人来讲,一些时候,他是“拥有魔鬼之力的巫师”,另一些时候,他又是“不管你认识他多久,都无法真正地了解他”的谜一样的人物,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讲,犹太人还始终是一个被歧视和被无视的社会底层人物,他生活的境况令人同情,或许放逐才是他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于是雅夏的放逐以及回归始终存在着,他不辞劳苦毫不停歇地奔走着,从一座城市奔向另外一座城市,从一个女人奔向另外一个女人,从一场演出奔向另外一场演出,从一个目的地奔向另外一个目的地……这像极了行走中总是希望那道路长些再长些和那些稍纵即逝美景来到再来到的旅人,他们对未知以及远方毫无节制地期许以及憧憬让我莫名的担心

  后来,这个绝顶聪明男人,很快就从那种放逐中清醒出来,固执而决然地选择了另外一条回归路,并希望能够通过自我封闭以及自我惩戒的方式完成某种心灵救赎。我不知道这是他甚或是他所代表的那个民族的幸或不幸,我只知道,蜿蜒的道路上,我看见驱使了人与人类本性根本剥离的各种各样的欲念的无限延长。

  “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有一种恐惧上心头。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三):我们什么时候才足够了解自己

  上大学的时候,总听前辈们讲,“你们现在的日子幸福”,他们对幸福的定义,应该是,有足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单纯谈恋爱、可以毫无顾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结交一帮两肋插刀兄弟或者姐妹

  我承认,我是幸福的,在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工作之后、逐渐入世,总是在美好的东西失去的时候才懂的珍惜和留恋。我们不愿面对人性的丑陋天真般守护内心那份净土,好像是文化范畴,用一种自己认为精神文化鞭策自己,而不是众人云云的现实。

  开始,我们算清晰,还能完全辨认那道线,隔着入世和出世的一条线,渐渐,不知什么时候就模糊了,可从来不会完全看不到,时隐时现,就像魔术师内心的矛盾,有时候他纠结、有时候他就忘了。。。。。。

  我分裂不开,很难把一个人归类,更难于把自己归类,想来辛酸,什么时候才能足够自己。就那么几十年的光阴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

  “他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不知道是因为诺贝尔的殿堂深不可测,还是因为我这么一个工作机器太久没有读书的原因,我总觉得这部小说并没有像这些溢美之词说的那么好。

  我突然想到之前在工地上读加缪的《鼠疫》,读《局外人》,竟也没有激起我内心多大的动荡或起伏。或许,某种性格的人,真的只适合读某一类书吧。如果强迫着自己去喜欢实在没有一点感觉姑娘,这本身就是违背自然法则和上帝意志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的生活阅历你的人生遭遇还没有达到某一个高度,所以你无法喜欢一本已经达到某种境界的小说,就如同你不会爱上一个如酒一般的女人。

  闲话休絮,单单谈一谈这部小说吧。我想起来,这本书还是两年前买的,今年过完年的时候才从家里的书柜里取出来放进了远行的行李箱,与之一起的,还有其他一些书,基本上都是2015年尚在工地时买的。呵呵,那时候真是财大气粗啊,刚参加工作,手中有了自由财产手指一点,网上支付,一箱书便被快递员送到了工地的项目部。而如今呢?钱越赚越多,如果全用来买书的话,我绝对能缔造一个知识宝库了,可是我只有一个小小的书架,摆在那个小小的出租屋里,至于那些挣来的钱,都放在银行卡或者支付宝里面,虽然数字是那么多,但是实际上这些钱就和普天下所有穷人的钱一样,在经由资本操作流转。

  唉!我已经有3个月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这本书翻开的时候是2月份,可真正读完合上却是5月份,期间我都做了些什么?有一个月时间在频繁出差,31天7座城市,飞机高铁汽车火车,各种交通工具坐了个遍;还有一个月时间在国外搬砖,落后地区的一个月之旅让人身心俱疲;当然还有一个月,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外出差,而一小半时间待在武汉这个越来越陌生的城市。

  说完了读完这本书的前因后果,再来说这本书吧。起初以为,这是一本神秘的小说,魔术师的故事,也会是一个神秘的故事,然而很多事情,往往是表里不一的,所以这本小说最终并非如之前预想一般,相反,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讲了一个佛家所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故事。

  其实,就所作所为来说,故事的主人公雅夏并非一个坏人,或者恶人。他只是一个小地方的魔术师,通过自己的才艺和技能走向了更高的舞台。相对于他的乡邻来说,他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因此男人尊敬他,女人仰慕他,他有老婆,有情人,有房子,有马车,用现代人眼光来看,这也算是成功人士啊,还是一个艺术家呢!可是在大城市,他只是一个演员,冒着生命危险残疾风险表演着那一个个哗众取宠节目,他沉迷在那些虚幻真实交织在一起的情欲中无法自拔,他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去创作一系列新奇大胆的节目,希望换来个名利双收。有时候,他怀疑自己怀疑一切,在那样的国度里,他既不是虔诚的教徒又不是彻底摒弃上帝的异教徒,他就像是一叶扁舟漂泊于茫茫大海。虽然他有家室,有情人,有佣人,有助手,可是他是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他与那些看上去亲近的人其实根本就格格不入,他与这个矛盾而复杂的混沌世界也格格不入,他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精神分裂者。当他兜兜转转地重复了多年那样的生活之后,不知道是神的驱使还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在短暂的一两天时间里做了许多疯狂的事情:他差点成为一个盗窃犯,精湛的手艺在他实施盗窃时却鬼使神差地不受控制,就如同失灵一般;他没有成为杀人犯却间接地成为杀人犯,他的助手也是他的情人因他的冷漠滥情而绝望地自杀;当他落魄地残存着一些希望试图再去做些什么的时候,他的另一个情人赤裸地躺在皮条客的身旁,已经成为了那个坏人的床伴;他已经和他的“挚爱”也做了彻底的了断,他邪恶的内心里之前甚至幻想过“母女通吃”的淫乱……最终,一切都结束了,他在短短的24小时里看到了死亡和纵欲的真实面目,那个卢布林的魔术师,准备在钢丝上翻跟头的人,在经历了脱胎换骨变化之后,成为了远近闻名忏悔者,他回归乡里,自我封闭,艰难苦修,仿佛得到了上帝的启示,而整部小说也以他曾经的挚爱写给他的信件作为结束,似乎是一个功德圆满的大结局

  人这一生,无论是智者大师还是凡夫俗子,必有一个修行的过程。有些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奔波不停,却到死也是个懵懵懂不明不白,有些人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终领悟人生真谛并换得个大彻大悟。我不是判官,故而无法判定究竟哪一种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单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毁灭,肉身陨落,灵魂亦休,那些万古长存流芳百世之类的话其实也只是人类美好的幻想和一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而我们所存活的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充满诱惑,我们的肉身会产生各种欲望,我们的灵魂会掺杂各种意识,究竟何去何从,究竟孰是孰非,或许都只是全凭自己的造化吧!

  2017年5月9日于武汉

  w��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五):他的心路也许是你的

  疑惑。虽然从外表看,他跟他们毫无分别,但其实他跟他们中间隔着一道屏障。这屏障到底是什么,他怎么也说不清楚。他野心勃勃,有的是干劲,却常常会陷入哀伤,感觉一切都很空虚。不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苦难。他失去了一切,精神恍惚,身体受伤,感情受挫,名声败坏,事业崩塌。

  启示。那是《圣经》上的一节:“闭眼不看邪恶事”,外加《犹太法典》上的一条注解:“女人站在那里沐浴时,应目不斜视。”他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必须有纪律。一个人如果目不斜视就不会起淫心,不起淫心就不会犯罪。这本书对他提出了要求,为他指明了道路,尽管是一条艰辛的路。

  变化。他记起《摩西五书》上的一段话:“且住,我之将死,长子之名分于我又有何益?”突然,恐惧、焦虑和尴尬全都离他而去。他也看到了死亡和纵欲的面目,发现它们原是一样的。

  修行。在这里,他孑然一身,所有身外之物都像外壳似的一层层剥落,卡巴拉神秘主义者管这种身外之物叫做恶魔。他不厌其烦地奋力驱赶这些胡思乱想,可它们就像撵不走的苍蝇,还会再飞回来。圣书提醒他,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撒旦的进攻从不停息,诱惑一个接一个来袭。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六):辛格的疑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椒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30966/

  卢布林:传统、故乡

  魔术师:卖弄技巧生存的雅夏

  小说的标题充满了矛盾与张力,让人回味。

  雅夏是一个可怜的摇摆者,左边是传统的犹太教传统,右边是充满了科学理性的现代社会,左右两个世界之间有一根极细的钢丝,雅夏在上面摇摇晃晃的前行着,他不被任何一个世界接受。他有时偏向右边,违反犹太教教义,放纵欲望,但他不被现代社会接受,在经历玛格达的自杀与泽伏特尔的背叛之后,开始走向左侧传统世界,但严苛的修行也不能逐走他的欲念。

  此时出现了一个疑惑:上帝不能解决问题,现代科学与真理也无济于事,那么该怎么办呢?

  雅夏躲在小房子里,却难以抵制现代社会的影响。那么犹太传统必然与西方接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犹太民族将以何态度与世界发生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辛格并不质疑传统价值,他是犹太作家偏向传统的一位。

  以上问题辛格并未给予回答,相信也无法回答。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七):无信仰之人如何理解信仰

  我必须坦言,《卢布林的魔术师》我并不是十分理解,其实故事情节并不是十分复杂,只是讲了一个居住在卢布林的魔术师从有些糜乱的生活中最终寻找到内心平静的一个过程,但是这本书里所隐含的深意却关乎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对于我们这种从小到大就没有任何信仰的民族来说,这简直是如隔高山。

  叫做雅夏的魔术师有妻子有家业,虽然他对家庭有着不肯放弃的责任,但是他的内心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沼泽,他在外演出的日子,几乎处处留情,直到最后他遇上了一个真正让他心动的女人,他在妻子与情人的取舍间经历着不断地折磨。雅夏是犹太族,信仰上帝的民族,可是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魔术师,他玩世不恭,他对于大家对他道德上的规劝只会反问:“你什么时候去过天堂?上帝长什么样?”因为没有精神上的敬畏,雅夏不会在道德上和身体上约束自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但是当他遇到那个真正让他心动的女人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无数糟糕的变化,他再也不能过上那种没有丝毫负罪感的日子,一方面是对于妻子的抱歉,一方面是不能给情人坚定的答复,同时跟在他身边的一个助手实际上也是他的情人,因为他的奢乱而自杀,他内心不再平静,为了给情人好的未来,他踏上了偷窃的路,越来越多反常的现象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生活出了差子,他一次次与教堂相遇,那片刻的心灵宁静,让他发现自己过去的生活中存在着多么荒谬的误解。于是他让自己忍受最简单的生活以便对过去忏悔。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从小没有懂得过什么叫做信仰,我们国人的内心缺少敬畏,所以我们的道德也随之缺少束缚,所以我们在读这样的书时,其实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信仰,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一个浪子幡然悔悟。不过清晨读到一个郭德纲的小段子,引用到此却是恰到好处,他说:我们做点儿好事总是巴不得鬼神都知道,我们做了坏事却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也太让鬼神为难了。段子固然博得一笑,但是却深刻地讽刺了国人那自以为是的内心,我们内心其实对鬼神多少也是有那么一点点敬畏与相信的,其实我们有时觉得这世界上可能真的有那么一双眼在暗处盯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受到过太多的指引,同时这种东西因为长期以来被驳斥为迷信,而让国人对鬼神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所以有时我们就是这么荒唐地让鬼神为难着。

  但这信仰究竟算不算一种迷信呢?恰巧读到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章《谈敬》,颇为清晰地解析了这一思想。他说现代人所鄙视的迷信,其实是一种原始的“敬”,“靠着它,许多原始民族在忧患艰难中很自信地向前挣扎,……‘敬’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向善向上的情感”,读到此,我不免疑惑,我们国人也有“敬”啊,可是朱光潜先生却指出,中国先儒的“敬”已变成了道学家的一种拘束,心中没有念头,“礼”就是拘束。

  雅夏生活在一个有信仰的家庭中,可是长期颠簸的生活让他失去了虔敬,而在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动荡时,他依然能够靠岸,寻回到信仰带来的力量,从而对过去的生活产生真正的忏悔。这本曾获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带给我很深的思索。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八):现在看这个故事依然

  令我难过,非常难过。前面部分雅夏的问题是人类普遍永恒的困境,结尾不是解决的解决...宗教...当然,这是波兰犹太人辛格写的。我无法体悟,就像我也无法理解《恋情的终结》里凯瑟琳对天主教上帝的超越一切的虔诚。我生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和民族。

  但我有同样的痛苦。

  活着是为了找一个出路么,一个途径或者某种确定的东西?如果没有欲望,一切都可以是明确的,可以解决的。我以为辛格的宗教观是泯灭欲望的最终力量来自善良。当然善良带来的结果也很复杂,辛格明白,他呈现了善良的...悲哀。在最深最细微之处,是悲哀的。我们以为紧握在手里的从不曾真正属于我们,我们孜孜以求的永不会得到,我们被欲望捆缚,忍受心灵的烧灼,最后还要承受幻灭的痛苦。

  雅夏带有道德判断意味的自省一开始我有点不屑,现代之后,我们已经不再相信一个标准描述的合法性。从十几岁开始思考自我,我便意识到自己是没有三观的,或者说我的三观是没有的三观。我一直觉得,那些不如意,失望,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事物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那些欺骗,背叛,失败,寻常人眼里天崩地裂如丧考妣的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再说我也这么干过。这是无法去责备的——人永远不可能在根本上了解一个人的心,包括他自己。我带着友善温柔和过量的笑应对我对其完全没有感情的人;害怕他人沮丧而许我不想答应也无法实现的诺;仅仅是出于礼尚往来而表达不存在的情感;将自己随意交付给不喜欢的人...是我自己打开了门,迎接我深深厌恶的贪婪的攫取...之后是无尽虚无,虚无之感是没法解决的,只能用另一种虚无挤走眼前的——总之,为谴有涯此生之无涯无聊,人能干出他们意想不到的任何事。

  但清算会来。虚无就是虚无,痛苦就是痛苦。我从没能把握什么,也不做此想。我曾抱着朋友痛哭,哭自己什么都没有。或许有些吧,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哭完就算,别想着追求,享用过后也会失去。生而为人,我们有无尽的欲望,想聪明,想成功,想爱人想被爱,想尝尽感官之乐,还想做个好人...这是我们忘乎所以的快乐与甜蜜,也是我们最深沉的悲哀。

  之前说过,我不满意一切归于信仰的结局。如今这四大皆空的收尾也让我意识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不是解决的解决,人类从来也没找到过更好的道路。

  人是悲哀的。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九):一个因母亲缺席而引起的故事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雅夏的人生,完全是由这些女人们所决定的。

  童年过早失去母亲的关注,使得雅夏缺乏一种母爱的关怀,因此那种恋母情结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在他成年之后,妻子艾斯特又不孕,无法成为一个母亲。雅夏的内心,一直盼望着一个母亲类的角色,所以他沾花惹草,到处留情,终于遇到了教授的遗孀——艾米利亚。艾米利亚是个特别关键的角色,雅夏的整个探索,几乎都与她有关。她的高贵谈吐与不俗气质,深深地吸引着雅夏,他对艾米利亚的感情中,无不包含一种小男孩对母亲的崇拜之情,因此他对艾米利亚的感情中就多了一分尊敬,也正是这份尊敬,使得他愿意为了与艾米利亚的计划不惜做自己最不屑的偷窃行为。我不能说这个行为有多么高尚,但是它绝对不是普通偷窃那么卑鄙。一个能破解各种锁的魔术师怎么会失手,一方面是第一次行窃的紧张外,我认为,更多的是雅夏自己根本就不想偷窃,于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失手了,摔伤了腿,从此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玛格达的自杀,是因为嫉妒雅夏对艾米利亚的情感,玛格达自杀迫使雅夏去找泽茀特尔,碰巧遇见泽茀特尔的背叛丑态,于是他回到妻子艾斯特身边,把自己禁锢忏悔。这一系列的起因,完全是因为那起偷窃,而那起偷窃的原因,就是为了带艾米利亚到意大利。而在众多情人中,雅夏之所以对艾米利亚这么痴迷,不仅仅因为她的高雅,更重要的是因为艾米利亚是一个母亲,身上所散发的母性气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玛格达,艾斯特都说要给雅夏生一个孩子,这一情节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起着暗示的作用,雅夏终究想要的女人,首先是一个母亲。

  在小说的最后,雅夏虽然回到了艾斯特身边,但心里念念不忘的仍旧是艾米利亚,于是小说的结尾也是以艾米利亚的一封信结束。这个设置的巧妙,仿佛告诉读者,起也她,终也她。我发现,弗洛伊德的东西,用到文学分析上面,屡试不爽。。。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十):魔术师-从矛盾的种子到神性的发芽

  怎么说呢。。。感觉主人公内心还是有反省意识的。他聪明,敏感,多情,但并不是所谓的情圣。本质上还是向往崇高的。但是被贪婪,欲望驱使,又没有宗教团体的束缚,很难靠负罪感束缚自己,这样矛盾,顶多是痛苦的活着罢了。

  这位主人公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想起那位上帝,而且很少遵从上帝的教诲,归根到底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信仰“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欲望,野心和贪婪,而且抱着妄想。即使这些东西没有给他带来好的结果,他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样看来他还是很可悲的。

  他真诚的告知埃米莉亚自己的一切,最终却还是选择了背叛。他靠取悦观众获得名利,却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小丑。他那自我膨胀的野心背后隐藏着对自身的深深自卑。

  最后他忏悔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却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圣人”,民众总是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这样和自己战斗的人身上,这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心底是向往的。而埃米莉亚那份报喜和忏悔的信也给小说带来最后的感动,她始终是个单纯善良的女人,单纯的期待着爱情,依赖着男人,最后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可以和“小三哲学”做个比较,就明白她是何等有良知了)

  “尽管您很强大,但始终是个脆弱的人,千万不要危害自己的健康。事实上,您什么罪都没犯。您身上始终都显示出善良和温柔的本性。跟您结识的那短短几天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日子。“

  我若是魔术师,定会感到这是上苍的恩泽,神性的显现。

  对于这位造物主,魔术师意识到

  “不过,单单用仁慈的手来引导他们是不够的,他们应该学会自愿,独立的开辟正义的道路。”

  “人类可以变好,全看自己了。”

  “不伤害人,不诽谤人,甚至不生邪念。”

  “如果人人都这么做,即便是这个世界,也会成为天堂。”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

  因为

  “别无选择。”

  就这样,原先的质疑和不信任转化成了通向这位造物主的大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