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歌剧院幽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10篇

  《歌剧院幽灵》是一本由[法] 加斯通·勒鲁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一):关于幽灵的阅读笔记

  从昨晚看书到今天,终于把歌幽的故事看完。被“可怜不幸的埃里克”感动数次。白天里细听poto的第二片,被MC演绎的埃里克继续感动着特别是和克里斯汀一起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那一句,真正是天使声音啊!于是忍不住要想,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不折不扣天才,一个彬彬有礼绅士。能够驾驭别人的思想,可以让小小的石子放出钻石一样的光。而与此同时他还拥有天使一般最美妙歌声,这样的一个男人,即使只是一个声音,谁能保证不会去爱?

  而克里斯汀更像是我们所知道的许多平常女孩中的一个,年轻美丽,不那么理智,也不太聪明。这样的女孩是容易被爱上的。在她还未能察觉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爱慕者,年轻帅气的子爵看上去和她就是天生的一对,而神奇的埃里克,用他的神秘魅力,早已赢得了她的心。

  所以,克里斯汀第一个爱上的人,其实是埃里克。

  陈丹燕在她的一本书里说,“单纯女孩子,在青春的时候,很容易喜爱一个生活遗憾但又是出色的人,就像美人会爱上野兽的那种柔情。”但我想克里斯汀肯定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爱上埃里克的。所谓的“生活有遗憾”大概指的多是贫穷愁苦,而相貌上的绝对丑陋,是每个女孩都难以接受的吧。不过也不是绝对,如果丑陋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像一些浪漫主义小说和许多童话故事里写的那样,则大多能最终得到完满的结果。但在这个故事里,犯下累累罪行的埃里克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失去了皆大欢喜的最后机会

  浪漫爱情中的男主角,大抵有两种对立的模式。一是凶狠毒辣的恶魔生得英俊威武。另一种则是要么丑陋,要么愚笨,却有着小天使一样柔软美好心灵。这两种人,在遇上了一个合适美女的时候,都很容易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转变,最终获得老套的美满结局

  而像埃里克这样的“丑人多作怪”,无论在什么时代,大概也没有翻身的可能吧。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二):献给埃里克

  越长大越浮躁,已经很难安静耐心的看一本书。可是这本“歌剧院幽灵”吸引我完整的把他看完了。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叫“歌剧院精灵”更恰当

  上帝为什么造了那么多残缺的人,给了他才华,却忘了给他一张普通的脸。埃里克也只是想要普通人幸福。他爱上了美丽、单纯的克里斯蒂娜,但哪个女子能够接受如此丑陋的人呢。也许应该也是有的,我相信。 只是埃里克从小收到的爱太少了,遭到的唾弃太多,导致他内心的极度自卑,大部分变态都是爱的缺乏。他恢复正常也是因为有了爱吧!

  爱情是诗人创造的,他也只是一种幻觉。我们的爱情尘世中如此忧郁,让我们把它带到天上去吧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三):歌剧魅影和卡席莫多

  搜狐博客 > 水流云在 > 日志 > 喜欢看 2008-12-28 | 我的歌剧魅影 标签: 歌剧魅影 歌剧院的幽灵 克里斯汀 韦伯

  最早接触《歌剧魅影》,是从莎拉布莱曼的歌开始。她的前夫天才韦伯写的歌首首动人心魄,尤其是《歌剧魅影》里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高亢的男声女声交相辉映,响彻听众的灵魂

  一直也无缘现场看音乐剧,就把小说和新版的电影都看了。在此之前,我也大致知道这个故事的情节。在错综复杂的巴黎大剧院里,美貌演员克里斯汀在神秘的音乐天使教导下,用天使般的歌喉征服了观众。她的老师埃瑞克,其实是一个隐居在剧院地下的奇人,才华横溢,却天生有一张畸形丑陋的面孔,总是以面具示人。埃瑞克爱上了克里斯汀,像奴隶一般卑微地爱着她,却又像暴君一样对她充满占有欲。最后,克里斯汀和情人劳尔子爵一起挣脱了埃瑞克的控制,生活在一起。

  我先看的是电影,2004年版由乔·舒马赫导演,艾米罗森和杰拉德巴特勒主演。艾米罗森是《明日之后》和《海神号》里那个眼睛大大的女孩,和袁泉略有点像。杰拉德巴特勒在片子里一直只露出半张脸,却魅力惊人,反而比他在别的片子里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据说他演了《300勇士》,我却毫无印象。

  电影的场面非常好看色彩富丽堂皇服装精致华贵,我最喜欢开场的剧院剩产拍卖会上那盏大吊灯被拉起来的一瞬间,画面随着吊灯的升起逐渐染上色彩,吊灯重现当年的精光璀璨,剧院的装饰一点点复原,黑白片哗啦一下变成色彩饱满的彩色片,时间一刹那从凄清的现实落回缤纷的回忆。有克里斯汀和魅影的回忆。

  除此之外,这部片子并不能算极好看,有人拿它和妮可基德曼的经典《红磨坊》相比,那真是不能比。《歌剧魅影》从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而来,要唱的经典曲目不少,许多用大段歌唱表现内心独白的场景走的又是清冷的调子,喜欢热闹的人可能会有点不耐。女主角的表演和她的大眼睛一样清澈见底,她的子爵情人也显得稚嫩,只把个每次出场就极酷的魅影衬托得淋漓尽致。电影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情节,年迈的劳尔子爵颤颤巍巍地在爱妻克里斯汀墓前悼念她,镜头推移,显露出墓碑旁的一朵玫瑰花,系着黑丝带的红玫瑰,是魅影的标志。这个情节,照我看来,还是在加深观众对魅影的好感,多么痴心长情的男人,黑丝带衬着玫瑰花,多么有品位

  而小说本身就没有这么偏爱魅影了。比较常用的翻译是《歌剧院的幽灵》,但“魅影”这个词显然流传更广,因为“魅影”本身就比“幽灵”多很多值得联想的涵义。小说采用笔记的方式写就,拉杂琐碎,也不能算多好看。不过,文字里的人物有更多通过对话体现心理变化,虽然作者为了营造客观性没有刻意接续和渲染,还是使人物显得更丰满一些。幽灵埃瑞克当然还是情节的灵魂,这里的他更像一个暴君,也更丑陋,在电影里他不过遮了小半张脸,小说里他的整个面庞长得完全像骷髅,肌肤都萎缩紧贴在骨头上,他母亲送他的第一个礼物是面具,也从来不肯吻一吻自己的孩子。因此他由强烈的自卑产生的强烈的自尊表现得更极端,他对人间的玩弄更无情,对克里斯汀的占有也显得更病态。但他依然是魅影啊,天赋惊人的魅影埃瑞克,却偏偏生了一副令人恐怖样子。克里斯汀几乎已经爱上他了,当子爵追问如果幽灵的脸不丑陋她是否会选择永远留在幽灵身边,克里斯汀只能痛苦地请求他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她对魅影有感情,她才会充满同情地吻了他,最后得到了自己和情人的自由

  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感情,是混合着崇拜、欣赏、同情和怜悯的复杂的爱,但是她克服不了对那张脸的恐惧,所以不能把这种感情转变为爱情。而埃瑞克对克里斯汀的爱,包含了从小到大对感情和温暖渴望一发而不可收拾,引出许多疯狂举动。可是,在占有的欲望被克里斯汀的吻熄灭之后,他的爱是那么那么真诚和卑微。他说:“ 啊!吻一个人,是何等美妙的感觉!你是无法体会的。我……我的母亲,我那可怜的母亲,她从不让我吻她……她总是转身跑开,把面具扔在我的手上!其他的女人,我从来没吻过她们!从来没有!啊!那是一种何等幸福的感觉!我不停地流着眼泪,跪在她的脚下,亲吻着她那一双纤小的脚,一任泪水滚滚而下……当时,她也哭了……我不愿失去她的每一滴泪水,我摘掉了面具,而她没有被我的丑陋吓跑,她依然留在我的身旁,扑在我的身上,和我一样泪眼迷朦……上帝啊!您把世间所有的幸福都赐予了我……当我跪在她的面前时,她对我说:‘可怜而不幸的埃瑞克!’而后,她牵着我的手……我……我只不过是……你明白吗?我只不过是一条愿意为她献出生命的狗,仅此而已。我对她而言,不过是一条随意摆布的狗。可是,只要她愿意,她随时都可以与她所爱的人结婚,不管怎样,她曾经为我哭过,流过眼泪……”

  最后这段独白是全书最煽情的部分,一颗扭曲的心灵对爱的渴求令人动容。到这里,前面所有暴虐的举动似乎都可以被原谅了,作者没有像好莱坞一样给魅影一个英雄避世而去的结局,而是直接把他写死,不喜欢魅影的人也没法再说什么了。埃瑞克放走了克里斯汀和子爵。三个星期后幽灵去世,克里斯汀履行了安葬他的诺言。他得到了最珍贵的爱,于是他安息了。

  写到这里想起卡席莫多,也有人拿他和魅影相比。也许卡席莫多比魅影快乐,因为他最终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身死去,那一刻他必定是满足的。也许魅影比卡席莫多幸福,艾丝美拉达自始至终没有正眼看过钟楼怪人一眼,而克里斯汀对音乐天使始终怀抱深刻的感情。

  我希望可怜的埃瑞克真的死去了,在幸福的心情中死去。如果他如电影所言,30年后还能到克里斯汀墓前去献花,那么30年的日日夜夜,他将如何度过。

  《歌剧院幽灵》读后感(四):Phantom

  不觉得这部悬疑推断小说和Frankenstein抑或《巴黎圣母院》有任何雷同或者主题一致相似的仅貌合神离,作者的奇思妙想才是主角。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手法的运用无疑服务于此。

  惯常是不看鬼故事的,任何涂抹着幽暗色彩的文字都被我拒之门外理由是,那些魑魅魍魉的描述会在作者的笔下当真会幻化演绎,想象力丰富一些,就把书本上黑白的图画上了五彩的颜色,鬼故事霎时成真。

  所以埃里克的悲剧故事和他鬼魅的手法在开始的章节的确让我心有余悸。探险扑朔迷离,在勒鲁的笔下像一幅藏宝图一般;只是图穷见匕,克里斯蒂娜和夏尼子爵的处境逐渐岌岌可危,牵动人心。虽然结局柳暗花明,但作者故弄玄虚一般的写作技艺,在故事的发展中让读者们可见一斑、啧啧赞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