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绿胶囊之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绿胶囊之谜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绿胶囊之谜的读后感10篇

  《绿胶囊之谜》是一本由约翰·狄克森·卡尔著作,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一):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翻译经

  《耳语之人》的翻译还算可以,《绿胶囊之谜》的翻译就可以称之为糟糕了,经常蹦出莫名其妙单词,也不翻译,照搬过来,更别说直译多么令人费解了,似乎从没见过这么生硬的翻译。

  黑皮书系列的卡尔翻译说句难听的话,除了纸张泛白的《连续自杀事件》、《逆转死局》、《阿拉伯之夜谋杀案》(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三本纸张不一样,其他都泛黄)还不错外,剩下纸张泛黄的几本翻译都不怎么样,九本书里只有黄翻了两本,《宝剑八》有可能让译者犯糊涂了,连第二本也翻不好,剩下的译者则通通不一样。

  比之后来译者只有几个,装帧也更好的黄皮书差的太远了,黑皮书很多时候都是皱着眉头读完的。个中的原因我也懒得猜,所以就不乱说了。

  《绿胶囊之谜》这本书副标题为“一个心理学家的犯罪”,案子是毒杀,证据是一段影片,围绕的关于人证言的可靠性,从中去伪求真抽丝剥茧的推理读着还是很爽快的。本来不是什么不可能犯罪的气氛,卡尔不愧为大师,愣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十个问题抽出来,只看题目或许能猜出来利用了人们的什么心理盲点,这并不困难,不过同时设计十个问题就大不简单了。

  “正确回答以下问题:

  1.桌上有盒子么?如果有,描述它。

  2.我从桌上拿起什么物品?以怎样次序?

  3.当时是几点钟?

  ……

  10.什么人说话?说了什么?”

  注意:必须回答以上每个问题正确答案,否则答案不算数。“

  你能判断出其中的诡计么,要知道小说人物声音画面综合造成的误导,我们读小说很容易就怀疑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见的事实,所以卡尔站在劣势的地方,展现出了高超的魔术,让读者自以为的事物变了样。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卡尔,就这点来说,日本卡尔名不副实呢。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二):《绿胶囊之谜》:大师的毒杀启示录

  在读完《绿胶囊之谜》后,我由衷的感到遗憾,为何这个案件不是由亨利•梅瑞威尔爵士经手,那一定会让我毫不犹豫的为这部毒杀经典打上满分。

  古典推理小说的解谜乐趣贵在“想象”与“认知复杂的协调性层面上。让我试着对此做简单的解释,“想象”极力表达作者所涉及的谜诡有着不可思议与来人寻味的魅力,而“认知”主要述说作者的文字能够为读者提供可接受的解释,以至于作品结尾时读者能够从心里发出自己心甘情愿被骗的感慨。也许这是所有本格推理小说都会表现出来的事实,但想要完美地将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却是极难做到的事情。在我看来,两者间游刃有余协调性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可实现华丽诡计,华丽表现在“想象”所造成的结果无法让人在第一时间内“认知”;其二,可追踪的复杂线索,复杂表现在围绕“想象”所描述的对象都有着固定逻辑关系且这种关系可被“认知”;其三,可验证的合理推断,合理表现在 “想象”所涉及的一切进程都必须依靠逻辑而被“认知”。我们见过太多兼备以上两个条件的故事,却难以找到同时具备的作品,尽管这只是针对“解谜”而言。所幸我们还有约翰•狄克森•卡尔与他的菲尔博士以及不得不说的亨利•梅瑞威尔爵士,他们总能轻而易举的响应读者的期待

  《绿胶囊之谜》完成于卡尔的巅峰时期1939年,在这一年里菲尔博士还参与了《铁笼问题》的研究。相比美国出版的书名,我更加欣赏英国书名的智慧——《黑色眼镜》,但凡读过这部经典毒杀案件作品的朋友也许都会持有与我相同看法。这当然与案件密切相关:“所有见证人都带着墨镜。他们既看不清楚,也无法解释事物的颜色。”在心理游戏进行时,即便他们看见了毒杀从开始结束的全部过程,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准确地描述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必须承认,毒杀与我们所熟悉的密室相比实在难以嗅到“不大可能”的味道,但是大师从来不会浪得虚名。卡尔在这部小说里将毒杀以不可能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所有嫌疑人不仅仅是谋杀的见证人更有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想象”。所以,不可能犯罪仅仅是卡尔的公式,所有元素只要带入其中都会显现出不大可能的独特光环

  如果说“想象”的构思足以颠覆固定推理元素的表现格局,那么卡尔在作品里所灌输的“认知”,则是不折不扣的杰作。他总有能力,能让小说中的布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古典推理小说的特征是作者会毫不隐晦的公开有关谋杀的全部细节与线索,并以此为荣。黄金时代的作者们认为他们所列举的线索以读者的逻辑是无法得出最终解答的。但是他们却可以发誓,这些线索(有些看似无关紧要,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埃勒里•奎因般的自信)都一定会被证实是能够得到“认知”的。卡尔的技巧是在读者永远想象不到的小说进程中插入关键的“认知”因素不可或缺绝对意外。请原谅我无法提供更多的证据供读者品鉴,但请相信这是卡尔最为独特的魔术。

  在这部经典毒杀作品里,卡尔还涉及到了心理元素,实际上它是小说的核心。这是一项具有某种特定意义启示,利用文字玩心理游戏以求在不可能的谋杀里获得成功,无疑卡尔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任务

  现在再来说说我更加喜欢亨利•梅瑞威尔爵士的理由,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阅读观念里,我不大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讨厌一位老学究形象的人戴着眼镜给我上课。菲尔博士尽管敏锐且具有无法理解的洞察力,但却缺乏如亨利•梅瑞威尔爵士那样爽朗明快的语言与气魄,最重要的菲尔博士明显不够幽默事实上,在上述所说的技法中,卡尔更需要亨利•梅瑞威尔爵士,因为他的性格更适合大师展开他所熟知的领域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三):我就来做一回恶人

  以下引文均出自本书,来自于帖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33625/

  “旁观的这人在那不勒斯出了一星期差。他的差事与这故事无关,但差事占去他所有时间,直到9月19日星期一下午他才有空。他那天傍晚要到罗马去,然后经巴黎回伦敦。那天下午他想悠闲地观光,而过去总和现在一样吸引他;这就是他在烈日高照的安静午后出现在陵墓街的原因。”

  1、“不是漆成绿色。我已再三证明我的信念,”小男人说道,“即一般人——你,或你,或是你——是绝对无法正确报告所看到或听到的。你们不观察。你们不能观察。对吗,教授

  2、“垃圾,”他简短有力地说。“你们不是这家庭成员,你们都不是。但你们知道我们知道的,所以别动。别探头探脑的。”

  ——————

  一位网友给出的译文,真是好。

  2008-05-20 17:22:56 乖乖的兵

  说实话,台版推理小说的翻译水平确实比大陆高出一大截,但这套菲尔系列中的绿胶囊和狮身人面的翻译确实有很大问题.就这件事而言,leoliucn提到的那段个人认为确实翻得很不好,完全谈不上信达雅,leoliucn被群起而攻之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本来我是不想发言的,但看到GFINGER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个人觉得下面这段翻译应该是比书中翻译得贴切一些:

  旁观的这人在那不勒斯公干一周,他的公务与本故事无关,总之占去他所有的时间,使得他直到9月19日星期一下午才偷得浮生半日闲。当天傍晚他将离开那不勒斯前往罗马,之后取道巴黎回伦敦。这个下午他有兴致用稍许慵懒的观光来打发,因为历史从来就和现实一样,令他深深的着迷;这就是他在烈日高照的安静午后出现在陵墓街的原因。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四):关于《绿胶囊之谜》的疑问,求高人解答(有剧透,未读者慎入)

  1.哈丁在巧克力里投毒的原因是什么?(金钱?还是和玛乔莉有关?至于玛乔莉成了疑犯是巧合?)

  2.感觉菲尔说哈丁提早说了“隐形人”而从影片中看出了端倪这有点牵强,摄影机无法拍到右面窗户代表人也不行(光路可逆= =)。另外影片是无声的吧?不然无法解释了。。。

  3.最重要的一点,既然影片已经在案发当晚被调包了,那第十四章中菲尔和警官们看影片时应该发现钟不是12点,而应该是排练时的下午时分。但他们不但没发现,还说是12点左右,这又是????? (而且钟是坏的,无法调时间)

  本人不太习惯欧美作家的写法(日式新本格看得比较多),所以有一些疑问,还望大家指点 (但好像又是和翻译有关)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五):翻译太差了

  书看完了,应该说,内容是不错的,结构清晰,构思合理,诡计也很到位,是本不错的推理书.可是好好的一本书,却让翻译给毁了,我简直怀疑这是不是用翻译软件翻好之后未加色就直接出版上市了.

  翻译讲究信达雅,一般来说,推理小说不能对文字优美有太大的要求,毕竟不是文学巨著而是通俗读物,但是至少要做到阅读通顺不拗口.可是这本书的翻译也太滞涩了,看起来说不出的累,无数次地问自己:这书是中国人翻译的吗?原先看推理小说那种连贯的一气呵成的感觉全没了,为了要看懂那些艰难晦涩的翻译,一句话往往要在脑子里过几遍才能理解是怎么回事.很可惜,糟糕的翻译毁了一本好书.剩下的这个系列的八本,本来是很想收入囊中的,可是如果也是这样的翻译水平,那还是算了.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六):原来毒杀可以这么心理

  其实一直很不齿毒杀,觉得很没技术含量,你想啊,不大见血的不用机关的,随便往杯子里,碗里,任何食物里一丢就行了,捉住了算凶手倒霉,逃过了也可以说是运气,如何可以跟其他的杀人方式组装起来?[我这么理解谋杀可能让人觉得有点疯狂,可事实我就是希望凶手能杀的漂亮,用毒的总感觉欠缺点什么。]

  卡尔的书读的不算多,[宝剑八]比较让人无语,[歪曲的枢纽]结局有点牵强,[连续自杀事件]手法很老套。看到不少人推荐这部,所以怀着极大兴趣读了,基本没有失望,符合我所喜欢的那类型的推理小说。

  你可以说这个毒杀案有那么点闭门造车,但不能否认在建立了这个影片剧场的模型后,作家可以在此任意发挥想象力去构建自己的智力游戏。毕竟要你想破头设计诡计真的很难,尤其是类似我这种无诡计不欢的人,读社会和硬汉大多数时候让我昏昏欲睡,我就是希望作者能挑战我的智商,能给出漂亮的诡计与解答,这个就是鄙人小小的简单的追求

  这本书里所使用的便是我觉得最精妙的心理诡计,每个人都有心理盲点,能抓住众人心理盲点的罪犯必然需要一个很好的头脑,如何破开迷雾,突破心理盲点,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故事比较紧凑,可以说读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没读过原版,不知道翻译上有什么问题,据说翻译被人批了来着。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七):毒杀者抽肠表演

  此作在卡尔作品中赫赫有名,被公认为心理诡计典范之作,核心诡计就不多谈了,几处看点稍作感慨

  1、关于开篇的遗迹窃听剧目,风格与全书有很大差别,颇具争议性,在读者看来也见仁见智。有人认为这场戏为全篇部下无数伏笔隐线,十分精妙,堪称全书最值得回味的部分,甚至在卡尔作品中都堪称经典镜头。也有不少人认为这部分语焉不详,难以卒读(也有台版翻译的适应度问题),甚至让人拿起书又直接放下,成为这部毒杀小说的“毒药”。我其实是比较喜欢这种语言模糊故弄玄虚场面,但是读第一章和读后面的部分相隔了很长时间,几乎都忘光了剧情,也不觉得造成了什么障碍

  2、关于“毒杀讲义”,早就耳闻,但实际上这部分论述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毒杀心理学”,更多地是从心理状态动机上,分析毒杀者所面临的处境。一直以为,毒杀之所以被许多不法者青睐,是因为其给凶手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小,像在咖啡中加糖一样在杯中加点粉末,就可抹去一人的生命,是何等理想安逸的杀人方式?这并非是没有相关作证,犹太学者在齐格蒙特·鲍曼就曾经在《现代性和大屠杀》中深刻剖析了纳粹之所以选择毒气室这种集体屠杀工具,就是因为可以把处刑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小,以使种族灭绝“更有效率”。毒杀比起枪杀,刀刺或者缢杀,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居家旅行,方便得很。然而毒杀又是最恐怖的杀人手法,让人近乎无法防备,而且死亡过程往往极其痛苦——本作马斯尼爵士中毒后痛苦挣扎的场面,称上令人胆战心惊。综上所述,如果一桩谋杀案堪称完美,毒杀似乎以完美手段面貌出现的最佳拼版

  然而卡尔轻易击碎了这个幻想,他借菲尔博士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毒杀者的无限虚荣和无所遁形:杀人者沉迷于这种“不弄脏自己的手”的方式,且将自己藏匿在数个嫌疑犯中和侦探做游戏。但是由于毒杀的行为与结果在时间空间的非一致性,使得“不在场证明”这一凶手保全自己的利器在毒杀案件里没了戏份,而隐藏动机又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尽管毒杀者身边的网是松松垮垮的,但却几乎必然有不断收紧的那一天,时间将成为毒杀者落网的最大助力。

  不过话题回归本作的毒杀,却又与以往不尽相同,因为首先下毒是当着大家面的,与暴力行凶别无二致,不在场证明也因此发挥效用,明明是使用毒杀,却放弃毒杀最天然的优势,这让人不得不讶异凶手的大胆和狂妄。更何况,绿胶囊案件本来是一个处心积虑的灵机一动,公平地讲,本作的凶手可以说菲尔系列最过分,最没人性的候选之一了(更不必说毒杀幼童的前奏了)。

  3、本书的风格和以往的卡尔不同,哥特味道顿减,恐惧渲染寥寥,同样是夜晚聚会,发生杀人的大屋,《歪曲的枢纽》中的芳雷宅就的气氛渲染就浓烈得多,《绿胶囊》故事讲得干净清晰,一个堕入情网的警察作为视角人物,却没有制造什么无关的花边,不过说到底,有点不对我的胃口,总觉得故事里面缺了点该有的作料,也许是人物形象不合意吧,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个明目张胆跳大神的卡尔。

  关于作品瑕疵,普遍称颂之外,我倒是觉得本作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许多也经常被之前的读者提到,比如糖果店的前戏杀人,解释得就不太令人信服,略显矫情了。医生的无厘头枪击更是显得过于儿戏,也许想为凶手塑造一种“周公恐惧流言日”的效果?至于凶手,虽然在故事中有足够戏份,却形象仍然显得淡薄,这就不得不提到卡尔有个可能称得上软肋的特点,就是在相当一部分作品中,他都会给凶手设定暧昧不明的性格,使他们成为“耀眼的路人,暗淡的主角”,虽然名字屡屡见诸章节,但人物形象让人没有概念。此外,女主角玛乔莉在卡尔历代女主角中,我以为属于中下品,也是不太饱满,甚至在得到“聪明”的评价时让读者我毫无认同。还有就是那个在全书中堪称亮点的哑剧,最终却没有得到充分解读,只是单纯变成了谋杀者的舞台,还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啊。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八):魔术师卡尔

  连续读了两篇毒杀类侦探小说,上一本是安东尼伯克莱的”毒巧克力命案”,接下来就是卡尔的这本”绿胶囊之谜“。两部小说都是关于毒杀的,而且当中都出现了下了毒的巧克力,以至于我差点把这两部小说的名字弄混了。当然抛开使用相同的毒物载体这一共同点,”毒巧克力命案“和”绿胶囊之谜“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侦探小说,前者的重点是多重解答,给予读者不断推翻前一个看似合理的解答的颠覆性快感,而后者虽然也出现了不止一个解答,但”绿胶囊之谜“的主要卖点依然是卡尔让人啧啧称奇的诡计。

  毒杀作为一种相较于勒杀、锐器杀人以及钝器杀人等暴力谋杀方式显得省时省力的谋杀方法,是许多侦探小说作家喜欢尝试的题材。阿婆自不用提,原本毒杀就是女性谋杀犯经常使用的手段,而作为一个心思细腻且具有无限巧思的女人,阿婆写起毒杀案这类题材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从心所欲。许多男性侦探小说作家也都涉足过该类题材,奎因有“X的悲剧”,伯克莱有“毒巧克力命案”,卡尔有“燃烧的法庭”以及本作“绿胶囊之谜”。

  “绿胶囊之谜”中有三起谋杀案,第一场谋杀案是在商店的巧克力中下毒,基本算是一场无差别杀人,而第二场谋杀案则是一起在三个证人眼皮底下发生的凶杀案,第三期谋杀案则是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毒死一个昏迷的证人,本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起谋杀案的调查。在”绿胶囊之谜“中没有封闭的密室存在,也没有阴森恐怖的哥特式氛围,整部小说的情节基本是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气氛下推进的,案件的调查更像是艾略特巡官情感和理智的心理斗争过程。卡尔喜欢在故事中添加爱情元素,而本次的主人公艾略特巡官的爱情经历恐怕是当中最背的一个了,心仪的女人是别人的未婚妻不说,还是三场谋杀案的最大嫌疑犯,艾略特不得不在以理智抑制自己情感流露的同时,还得忍受喜欢的女人对自己的敌视态度,这案子查得也实在是够憋屈的了。本作虽然没有那些骇人听闻的不可能犯罪元素存在,但是几个主要的嫌疑人都具有相当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也因此让这起案件十分引人入胜。卡尔利用人的心理误区向读者呈现了一场近似于魔术的凶杀案,而最后的解答也绝对地合情合理,不会让读者有坑爹的感觉。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卡尔其实早在解答前的若干个地方就已暗示了凶手的身份,而这些暗示又混杂在更多的误导情节当中,虚虚实实,卡尔一边混淆读者视听,一边给予读者暗示和逐一给出线索,从中足以体现出卡尔平衡误导和给出提示的关系的首屈一指的能力。

  有些读者抱怨本作的凶手不够突出,虽然戏份足够多,但是形象比较淡薄。我个人的观点是侦探小说中的凶手只要足够让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即可,过分引人注目未必是件好事。我比较反感的是一些侦探小说中在案件揭晓前花费过多的笔墨来描述凶手的行为,通过一些暧昧不明的接近心理描写的手段来给予读者这是一个无辜的人的暗示,然而到最后却对这个人物的形象来了个大逆转,于是乎先前一个楚楚可怜的以受害者姿态示人的可怜人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冷血杀手,这种通过给凶手进行正面描写的误导手法虽然能够产生很好的逆转效果,但是也容易因前后差距过大而使说服力大打折扣,让读者被忽悠地心不甘情不愿。如何控制凶手的出场戏份,使得凶手既不会沦为路人也不至于占据过多的篇幅是一件十分考究的事情,本作的凶手设定虽然谈不上优秀,但至少中规中矩,不应该成为受人诟病的部分。

  本作的主要缺点是对第一起谋杀案的解答比较薄弱,凶手犯下这起案件的动机欠缺说服力,而且关于他如何嫁祸给玛乔丽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另外对于女主角玛乔丽的刻画不够,玛乔丽前后的行为显得有些突兀,其角色本身也对读者缺乏吸引力。瑕不掩瑜,本作绝对算的上是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卡尔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心理误区,将一场毒杀案描绘得异彩纷呈,卡尔当真是侦探小说作家中的魔术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