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1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精选10篇

  《为众生的悲心》是一本由[台]许达然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一):迟到的,却是最该来的

  许达然来了。在台湾诸多名家攻城略地之后,他步履不乱地姗姗来迟

  有心人要问,许达然是谁?我先不解释他,我先问的是,在我们熟知的台湾名家路数之外,还有没有另外的法门?有,虽然不多了,然而终归还是有。

  跟大多数文学一样的是,许达然很早就倾心文学,且一直践行不辍;跟大多数文学家不一样的是,他从东海、哈佛、芝加哥直至西北大学,做的都是历史。双线并行的人生,让他的文字有历史力,也有文艺力,调和了两者供他为墨。

  毕竟是40年代的人,大风大浪经历过,二战后台湾的进程也都厕身其间,用步履丈量过时代,用笔尖打量过历史,所以窗明几净的书斋先生,并非他所愿。所以他极力呼吁作家,为文应该有人生、时代、社会和历史,鄙视“把残酷现实当笼鸟玩弄”的抒情文和“以自为我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名士小品

  读《为众生的悲心》,形式都是文艺的,不文艺的是文字背后的东西

  这些写于20、30、40年前的文字,在纯粹干净和文艺之外,是想为人心找回一个道场,一个慈悲和通达的道场。彼时的台湾,在社会进程上来说,正对应于今日的大陆经济大好,人心大坏,即使不坏,也早已不见清明和虔敬。

  许达然的文字,像上海老裁缝的手工,是极为考究的,边边角角、穿针引线都有所照料;且像老裁缝量体裁衣,不但要懂得实更要懂得虚一样,他笔下也不乏粗浅话语、白水文字,然而更多却是用虚,写得像庄子,草木都有着大隐喻。

  他是有文字功夫的人,行文简练而跃进,有着诗的凝结的密度和简静。

  上一句是“我说你常来,它就会和气了”,下一句是“可是我不常回台北,你不常来”,他似乎偏爱顶真,前有呼、后有拥,意思摆荡在声音的回环中。

  他也经常用迭字,甚至追求一种形式美学。如《失去森林》,写家养的猴子阿山,说“它不稀罕文明,却被关在文明里,被迫看不是猴子的人人人人人人”。一只猴子,六个人字,阿山被困在熙熙的人群之中,孤独感自是水落石出

  顶真和叠字,其实都极难,但用好了真是意味无尽,因为言简。李商隐有一首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短短28个字,荷叶、生、恨、在、江都用两次,却有山重水复的永世寂寞一波又一波袭来。许达然治史好古,当从前人字句悟得此妙,且化用如无缝天衣。

  记得月中某一晚,和邓安庆吃饭闲聊,说到台湾作家,我们都不喜他们行文中的过度精致,觉得太有海岛的自足和偏安。但我们不喜归不喜,其实他们渊源有自,这文法和意味皆上承前人,一是他们的文脉没有断,二是在大离乱大治之后繁密绮丽,是承平太久和富足所致,如南朝骈体。只是我们粗糙了,且离乱之后更乱,人心嘈杂战场口味自然不能精肴细馔,这是所倚靠的背景问题

  幸而许达然是历史学家,不是单纯的文学家。他的文字虽精雕细琢,所言却都是宏大感触,有着一代的慈悲心,在见自己里也见众生,更见天地之悠悠。

  如果用书法比喻,在文字上,他不大用中锋,而是多用偏锋、侧锋和逆锋,且故意用涩笔和枯笔,时不时还兼着连笔和飞白。看起来一点也不王羲之《兰亭序》那样的行云流水,反倒是像陆机《平复帖》那般的秃笔麻纸,望之晦涩。

  这样的写法,是拒绝大众的。因为不迎合、不解释、不安慰,读懂了就看下去,读不懂就走开去,只用文字做相逢的接头暗号,他不俯视你,也不仰视你,只是自在选择最自己的方式写。这造成的结果是,不流行,不红,但是他不在乎,他超然,最后他这个最局内的人,却仿佛成了最局外的人。只是他不管不顾

  大师面对虚无写作,工匠面对读者写作。我不是说许达然是大师,而是说他的态度,这态度像大师。于历史,他从醉心西方历史到专治台湾史,找到了福克纳般那“邮票大的地方”;于文学,他苦练自己的拳脚,写出了自己的文体。

  我看书,很挑出版社。好出版社出坏书,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烂出版社出好书,是交了狗屎运。许达然这本书,应该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来出,至少也得是译林、新星、上海文艺这样的出版社,而青岛出版社来出,有遗憾,不过编辑有心、无力,青岛就青岛吧,至少我在读的时候是倾倒的,也就够了。

  毕竟,近些年你方唱罢我登场,台湾作家一波波登陆上岸,耍完十八般兵器,黔驴技穷。而在被那么多相似的征服之后,还能碰到另外一种征服,不容易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二):沉重的慈悲

  喧嚣尘世中,谁愿意在宁静中驻足,聆听世间万物微微的声音?

  或许有的。当雨滴坠落在荷叶上,当花儿颤微微地开放,当林中的鸟儿清脆歌唱,我们满心欢喜地聆听,因为那些带给我们美好欢乐

  我们总是为着自己心中的美好与欢乐,把那只会唱歌的小鸟困在漂亮的金丝笼里,把芳香花朵摆弄在玻璃瓶里,时时欣赏与把玩,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这时便关住了耳朵,听不到鸟儿的不悦,也听不到花朵的哭泣。人总是如此,为了一已之乐,束缚众生的自由

  做为食物最高端的生物人们已然把自己当成了万物的主宰。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人类的食物和玩物,可贪心的人类除了温饱还要追求莫名的虚荣。看到名贵的鱼翅,却看不到流着血的鲸,被残忍地剪去鳍,又被扔进大海里,任它沉入海底自生自灭。人类只知熊胆可入药,却不闻被铁甲桎梏的黑熊凄惨的悲鸣。

  许达然从动物的眼里观察着人类和他们的文明,他没有撕心裂肺的控诉,也没有流下同情泪水。他用寓言式的隐喻,借动物或没有生命的物的口,用的只是朴实的话和淡漠的语言表达情感却十分凝重,象一团团浓雾郁结在心,让人难以呼吸,让人悲的痛心

  象《一生》里的那只大猩猩的喃喃自语,“真没意思。连鸟、蝴蝶落叶都不飞入,而苍蝇进来只是舔大便。所以阳伞光下午来时他都枯坐在铁条和自己交错的影子上看天空。风怎样吹都不动,动的人却不动人,他已无兴趣看了”。猩猩的一生只在这个牢笼里,无人知他失去自由的痛苦与寂寞,饲养员只会对他说,该醒啦,今天来看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会喜欢的。

  而《砚倦》里的那块石头原本在自然里享受阳光照耀、雨露滋润小溪清凉,却被人拿回去又磨又凿,做成一块砚台,这块砚台也没有得到珍视,只是那人的一时兴起,砚台被扔进了抽屉。“抽屉不是原野,我厌倦这暗无天日的荒凉”,这块石头无脚无口,无人知它的无奈

  许达然怀着这样一颗慈悲之心,看到人们视而不见哀伤,用他深刻震撼人心笔触,唤醒人们已然麻木冷漠良知。他的散文不若其他人的清丽华美,读起来也会有些涩口,可他善于使用的反语和谐音,让人从最简短的词语体会到最深刻的喻意,以小博大,诉说对环境、社会、人与动物的大爱与慈悲。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三):天地荒寂,无所师法

  许达然的文字有一种晦涩的纯净,读来没有阻隔,某种意义上他的晦涩感提高了其文字的辨识度,一看就是许达然式的。初读《为众生的悲心》,会有一种隔离,觉得句式和从前读过的有一定差异,但随即又感觉就该是这样。许达然的文章很短,但却有着十二分的厚度,再四的玩味也不觉得厌倦。因为,有得玩味。

  我相信,读多了许达然的文字,你会对那种柔情似水华丽璀璨的文章失去兴趣,因为那种文章一遍读完基本就算完了,信息量很小,再深入就会令人厌倦。许达然的文字初读的人会觉得苦淡(不喜欢的人会一直不喜欢,喜欢的人会一直喜欢),继而觉出淡中滋味,淡中尘微与秘辛。在《失去的森林》篇目中,他写的并不是森林被破坏之类的主题,而是写一只叫阿山的猴子,但“森林”这个存在就投射在这只猴子身上。森林是什么?我觉得它不是一个确指,而是和诗歌中的词汇一样,是文章思想的维系——意象。

  阿山是我家养的一只猴子,用铁链锁着,因为它不喜欢铁链,所以不断抗争,但对铁链而言,阿山的抗争微不足道,它不但未能挣脱铁链,而且铁链磨破了颈部,随着阿山的成长,铁链嵌进了阿山的皮肉,最终阿山死掉了。如果这是一个故事,或者一篇短篇小说,则文本很简单,几无可读性。然而,许达然赋予了它文本之外的含义,就在于言辞巨大纵深,可以说这是一篇哲学,一首诗歌,总之你读了它你就不止是被感染(许达然的文章是反感染的,感染是一种浅薄)了,而是你就思考。我觉得,阿山并非猴子,它甚至不是动物,它是人类的缩影。对此,作者如此诠释:

  是我们给它铁链,它戴上后才知道那就是文明,是我们强迫它活着,它活着才知道忍受文明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文明,不过是人类在“概念”支配下架构起来的虚幻镜像,然后大家都被这虚幻镜像所支配,即便这虚幻镜像最终落实成一根铁链,人类也会毫不犹豫的套在脖子上。如果没有人类,天空还是天空,大地还是大地,河流还是河流,其实对于一只动物而言,你叫它猴子或者公鸡,对动物本身并不能有任何改变,猴子会被套上铁链供人玩耍,猪会被送往屠宰场……文明本身就是个骗局,自欺欺人。多少人在所谓“文明”面前悲苦一生,多少人打着文明的幌子过着禽兽的生活。没有文明,动物还是会生,但阻碍不了死,有了文明,同样如是。人呢?自觉高明,就已经是错了。

  如果铁是寂寞,它拔不出来,竟任血肉包住它。用血肉包住一块又硬又锈的寂寞只是越包越痛苦而已。

  许达然说的已经完全超越了“森林”这个题旨,跳跃到更加丰富层次。其实,他的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寂寞是铁。多少人抱着寂寞,且抱得紧紧的,企图从寂寞中获得自我的安慰,结果却是寂寞像铁块一样,温热不可能,但会生锈,生锈后不但沉重了,而且锈蚀了人的内心,使灵魂千疮百孔

  《失去的森林》所要表达的内容极为宏富,玩味几遍就有几层意思。同样的,《芬芳月亮》、《交响乐》、《从花园到街路》等篇目都是此等精彩,每一篇都不是草草而成,而是在成熟的思考上精雕细刻。很明显,许达然试图对汉语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这个词不准确,因为改造容易使人首先想到形式,但他要改的恰恰不是形式),因而有着较为明显的实验性,句法和词汇的使用尤为明显。理解较浅的人会把这当做游戏,或者说一种技巧实际上,许达然正是对技巧的反攻,纯粹强调技巧,容易流于对语言的装饰,装饰是小道,表达才是大道。对许达然而言,他不需要师法什么技巧,盖因为天地荒寂,无所师法。反之,天地荒寂,即不必师法。他的师法,就是他自己,他写出一个他就好,别的都不是他,故而不必写,或者干脆不写。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四):为心灵震撼

  很久没有读到这么震撼人心的文字了。

  大概是相似的成长环境,同样的细腻敏感心思,读台湾历史学家与文学家许达然的《为众生的悲心》,眼前浮现了一幅幅或动或静的画面,一次次地撞击着我本已颤动的心灵。

  小时候,我的老家,常有耍猴艺人来,带着一只穿着红马甲的小猴子,通常是在爷爷家门前的大片空地上做表演。小猴子会骑脚踏车、接飞刀、给主人穿鞋子或拎包,还会给看客鞠躬、敬礼,然后端着盘子向围观的看客要钱或者食物。我觉得那小猴子好玩的很,甚至梦想着也有这样一只小猴跟班,那一定是无比威武的。

  当然,我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不只是因为人类对珍稀动物的抓捕猎杀引起政府法律对它们的保护,还因我自己本就敏感的心。小时候的我,尤其的敏感,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踢到地上的树叶或者小草,我会停下来说对不起,再把它们放回原地,省怕它们离开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就会伤心难过;碰到了桌椅,我也会说对不起,再把桌椅碰到的地方揉揉,怕它们和我一样痛。朋友们说,我不适合生活在人间,谁知道呢?

  如果,相反的,我有着一只猴子小跟班,那我的“阿山”,是不是也要终身被文明的铁链锁住,铁链还会嵌进脖颈的皮肉里,和皮肉成为一体,终日疼痛,而且只能在既定半径里活动,和它家人的相聚遥遥无期,甚至它的乐园——森林,也一样地在遥远的梦里,没有边际?

  不止《失去的森林》中被文明的铁链嵌进皮肉里的阿山;还有《一生》中守在动物园的笼子里,看人间文明三十七年的猩猩;《骆驼和山羊》中,带人类欣赏沙漠最后因为站不起来而被杀被吃掉的骆驼,及刚才还在墙角拴着,此刻 却被烤熟等待被吃掉的小山羊;《牛墟》和《牢》中一生负轭耕耘还要被各种侮辱,最后连青草都失去,还要被人类设计屠杀、给人吃掉的牛……

  甚至,两百多岁的榕树,也要被砍去,为现代文明让路;顺德伯的竹,不曾对日本人屈服,最后也没能逃得过现代文明赐予的劫难,还有同时消失了的顺德伯;松鼠只要求在“冬天的考试”中及格——活着,小鸟只是想居住的岛上活着为了过冬,为天空增添些生动、为农人做益事,也要被灭掉……

  真正的痛苦是哭不出来的,所以我没有眼泪,只有叹息、心痛和对未来的思考。

  人一边创造着现代文明,又一边肆意地践踏着众生的尊严,乃至生命。不知道,人可曾为不再蔚蓝的天空,不再洁白飘逸的云朵,不再秀美提拔的山,不再不再茂密的森林,不再辽阔的草原,不再清澈的溪水,不再歌唱的鸟儿,不再在林间荡秋千的猴子,不再奔跑的藏羚羊,不再游泳的鱼儿,有过一声的哀叹,半丝的忏悔……

  人不要逼死了天地万物之后,又把自己逼死在所创造的现代文明里,那才是人最大的可悲吧。

  为自己,为众生,为天地,洒一点慈悲,留一条活路。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五):阿山的项链

  阿山是许达然家的猴子,一开始,家里的小孩都陪着阿山玩耍,后来,孩子们长大了,都离家走四方了,偶尔还有许达然来看一看,再后来,阿山变得躁动不安,再后来,阿山变得斯文,再后来,人们发现原来是阿山脖子上的项圈已经长到肉里去了,所以阿山只能忍着不动。

  读许达然的《为众生的悲心》,第一个感觉一定是悲恸从心发出,你就仿佛看到阿山在你面前流血,看到一只羔羊被人宰杀,许达然总是能从生命的细节中发现那些别人难以察觉的悲伤,天然的自然主义者。

  然而,当我放下书本时,我又在想,这说的到底是阿山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从出生开始,我们只是在享受着生活,然后突然人们告诉你,你不能再幼稚了,于是给你戴上了项链,你学着像大人一样生活,一开始,你无法适应,叛逆,到最后,社会紧箍着你,你也学会了斯文,等到最后,社会与你融为一体,你甚至会担心离开了社会,已经没有了自我,这时,你成了社会人,你是老板,你是职员,你是领导,你是下属,但你独不是你。

  而另一个故事里的羔羊,似乎也在诉说着人的残忍。据说,在新疆,给最尊贵的亲人,总是会以自家养的羔羊待客,羔羊要在火上烤,边烤时羔羊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主人,而主人还要喂它高汤,据说这样才鲜美。人类总是这么残忍,如此想来,无论是易牙烹子,还是刘安杀妻,也不过是将妻、子视为自己的物,最尊贵的人,自然用最喜爱的物招待。而摆脱人与物的对立,我们才能明白众生的平等。

  还好,许达然的不少散文写于上世纪,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不知道,算不算奢望。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六):众生皆苦

  看这本书的心情很复杂。

  觉得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太好,光是一个名字已经足够写出一篇故事。内文却更加精彩。每个短小精悍的文都足见作者的敏感之心与悲悯之心。从一只小小的猴子阿山,写到形形色色的人,从一块石一掊土的寂寥写到天与地的辽阔,每一篇都似乎值得你细细品味,每一句似乎都让你品过之后唇齿留香。

  在城市中生活的愈久,我们就从内心到外表被武装的越坚强,每天的早出晚归磨钝了我们的思想,可能我们再也回想不起来上一次的感动被留在何方?看了这本书,让我突然觉得原来对于山川河流除了欣赏,我们还能揣测他们经历的几许光阴,让我突然怀想少年时候在故乡的时光,让我感慨于处在人间世中人们的佛家七苦,其实不需要我们真的入佛门,吃斋素,只要我们有一颗为世间众生的悲悯之心,足矣。

  小时候看过的《儿童文学选刊》和《儿童文学》不计其数,但是现在唯一还记得的一个故事是,生活在雪山下的小男孩和他的牦牛之间的故事,小男孩和牦牛是好朋友,牦牛做为母亲,每次生下的小牦牛都遭遇不幸去世,最后终于生下一只小牦牛备受疼爱,却在一次大雪进山之后,小牦牛受伤了不能走路,马上却要遭遇雪崩,小孩子毅然决然选择了用刀插入小牦牛的肚子,在他引着牦牛朋友跑出危险区域也被牦牛尖角挑起又落下之后,雪崩天崩地裂而来,在小孩子充血的眼中,似乎牦牛终于明白了什么,但是一切都不重要了,他终于完成了拯救好朋友的使命,哪怕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花了这么多篇幅讲了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只是为了说明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的震撼,原来一头牛与一个孩子之间,可以有如此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从未将牦牛看做一只动物,而是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那个短暂的刹那,他做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选择。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刚刚看完的作者与阿山之间的故事,开篇的《失去的森林》,悲怆、哀凉,让我读完一遍都没有再读的勇气,但是看到后面,作者未离家之前,对于阿山的疼爱,我深心以为,爱它就应该让它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小时候的徐达然可以很疼爱猴子阿山,他认为豢养它即是对它好,长大以后,他才明白,让它回到山林才是最大的好,让它过自由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好,但是这个好,他也给不了,人类生来的占有欲望让阿山囚禁在牢笼里,只能任铁链磨进血肉里。

  看到这里我突然在想,如果当年牦牛的好朋友长大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他还会以自己一命换牦牛一命吗?还是尊重牦牛做为一个妈妈的选择!

  前一段修习《金刚经》,佛陀每有所悟,都想到要普度众生,以前总觉得这样想太过于博大而不切实际。但是按照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修习的目的就是要心中空荡而宁静,那样的心胸自然装的下天下,看的下奸诈,所有的万事万物不萦于心,却都了然于心,这与许先生的悲心略有不同,但是佛陀看透了红尘,许先生为万物悲悯,殊途同归,却都是至高无上的大慈悲心。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外表,朴素的封皮和简单的文字,却有着充盈饱满的精神力量。完完全全的五分。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七):从万物看人间

  从人的角度看万物,看到了万物的美,也看到了万物的悲;从万物的角度去看人间,人和万物众生一样悲伤和寂寞。

  恕我寡陋,许达然的书竟是第一次读到。初读之下,便感受到了他文字的凌厉之气与强韧之感。这种凌厉、强韧与他的名字“达然”明显是有违和感的——那种砍去了浮饰和雕砌之后的素净干练,那种诗句一般的痴语呓语,那种跳跃式的语言组合,那种碎片式文字撷取,都会造成人阅读的“不畅达”。

  在习惯了林清玄的那种温暖的清明、龙应台的或辛辣或深情之后,我惊讶于许达然散文的别扭与刚劲。在轻松阅读与一眼即视的通达方面,许达然确实不是读者阅读台湾作家最好的选择。可败也于斯,胜也于斯。许的散文若读进去,会感受到另一种独特的况味,那平静而冷寂的文字背后藏着一份巨大的残酷与荒凉。

  他写故乡的陨落和人的漂泊无依,虽上承台湾文学自五十年代而来的的“乡土”、“离愁”主题,却写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郁结之情。他的乡土情怀温在“度小月”的那晚米粉汤里,冷在猴子阿山那睁大的眼睛里。本书中的乡愁没有余光中式的隔离大陆与台岛的海峡之愁,而仅是一些散落于日常光景的情感碎片,它们飘飘忽忽,凄凄冷冷,不仅诉说着离乡之人的感伤,更讲述了人在现代社会的迷失。对于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人人都是那个无家可归的“外乡人”。

  他写文明的悖谬。在《失去的森林》一篇,他写了猴子阿山的遭遇。阿山算是家里宠物,养了七年,关系亲密如这个家庭的成员。但是作者完全没有讴歌这种温情的意思,他一直在冷冷地检省这种奇怪的关系,冷的笔端渗出血来。“是我们给它铁链,它戴上后才知道那就是文明。”可文明赐给它的铁链最后在家人的疏忽中竟长进了它的颈内。篇中数次写到了阿山的眼睛,开头说“它张大着嘴与眼睛凶狠瞪着你的友善”,结尾说“它张大的眼睛映着八月台南的阴天和你我的离愁”,阿山张大着的眼睛空洞、迷茫、无奈,还带着惊惧与孤独。这种文明自私又残酷,它带着关爱的紧箍咒,却置生命于绝地。阿山失去了它的森林,阿山被人类豢养,阿山安静又孤独,它的孤独坦荡无疑。这孤独的身影也是人类的镜像。阿山忍受,所以它活着;阿山活着,所以它忍受。谁不是在忍受这生命的残酷与荒谬。《骆驼与山羊》一篇写了关于吃的省悟。人类食用其他物种,这本是文明的自然构成,但是许达然生生从中看到了冷酷与野蛮。何谓文明,何谓野蛮,之间的悖谬该该如何解释?

  他写万物与人的寂寞 。本书名为《为众生的悲心》意即此。作者把那份悲心献给家里的猴子、公园的猩猩、农人的老牛和餐厅里待宰的骆驼山羊。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置于哪怕高于万物一厘米的地位来看待众生,而是始终以一颗恭谦的心去置换众生的悲苦,从物的角度去看人,明明是人看猩猩,他却说猩猩“看人都看了三十七年了”,明明是赶路,却说“路从此赶着我们”,还说“苍蝇看不懂却赖着不走”,“树都坚持绿”。这一点表现在修辞上,有论者认为他无节制地使用拟人是其语言呆板的表现。可是,我认为文字是情感的外衣,这恰是作者以万物的角度来看待人间的那颗悲心的体现。

  无论是对文明的叩问,还是对乡土的追忆,还是对世相的描摹,我很认可一位评论者论述许达然的四个字:“静水深流”,那一潭宁静的深水,没有雄壮的波澜,也没有轻浮的涟漪,它所有的运动和流淌都不动声色地在进行。

  另外,尤要提及的是,本书很多篇章的收尾部分很能体现许达然的文字风格,俭省到极致,恰如书末附录提及的他真是个“沉默的吐露者”、是文坛“省话一哥”。这些煞尾的文字,收的干净,收的利索,往往就是一个干练的句子,但给人的感觉犹如火车行至深山隧道突然刹住了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夜的浓黑,时光的悠远,森森然浸着无限的意味。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八):生硬而温情的关怀

  生硬和温情是反义词吗?我想了半天应该不算。硬汉也有温情。所以生硬和温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正是我读了许达然《为众生的悲心》的感受。

  之前我对许达然了解不多,记得在九歌的网站上看到过许达然的文章,内容忘了。这本集子拿到手后,看了两篇,有点硬,有点深奥。不是诲涩,就是感觉读一遍没读懂。生硬,却不如梗在喉,而是像压缩饼干,是由软的东西拼成的硬样子。或许这样的文章需要反复多读才好。

  与当前流行的情感类小资文相比,我想许达然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应该很难让文艺青年接受。但是,我反复读了几篇后,觉得这里面充满了人文关怀。比如《失去的森林》,比如《想巷》,以及《牛津街巷》。他的人文情怀表述的也不是很明确,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总觉得创作,一看就懂的,不是很深入,要经过读者的联想,理解作者想要写的,才是好创作。一看就懂,这并不是很深入。理想的散文,一定要是一种metaphor。

  他在诗文中屡用谐音双关隐喻。我认为《想巷》也有这样的成分。写的是巷,想的是巷,也给人更多的想像空间。这样的散文,貌似在流行“无脑转发”的大陆,鲜有读者会喜欢的。

  关于文学创作,许达然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可。他说,文学本身就是社会行为。从事文学创作是为了要交流,逃避不了的。即使写给自己看,也是社会行为。既是与人交流,就需言之有物。最好避免只写有关自己的东西。文学若要有新的形式,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得更好,而不是要装饰得更好。

  白居易也曾说,文应时而作,歌为时而著。这大概是同一个意思。

  不同的文章表达相同的主题,读者喜欢与否只是一个参数而已。真正的人文关怀,还是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我想以上的两个观点值得我们这些写作者借鉴。

  我相信许达然能够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九):向众生诉说众生事

  看到题目我以为这是本谈经说法的集子,可本人佛理不通,有何话可说。可寄的人说它与佛法无关,倒全是人间烟火,那寄就寄来吧。

  我原以为这是本历史学者的玩票散文集,读完呆楞许久,倒不是为自己不识此人羞愧,——毕竟他着实是个低调得可以的七十岁老人——而是对写作的认识又有了偏差。

  究竟什么算好的文字,好的文章,好的写作?他一方面说着文学是社会行为 ,是与人交流,所以要避免只写有关自己的东西,一方面有坚持着使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执拗文风;一方面说着不在乎读者的数量只在乎读者是否能够欣赏,一方面又对读者的水平寄予厚望;一方面字斟句酌近乎苛刻,一方面又勇于把玩文字,并且似乎并不羞于重刊少作……这是个本能写出一车美文却偏偏要定量加壳供应的矛盾体吗?

  然而从文字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古怪,他只是不愿意让文字成为复读机或者墙纸。

  这册集子定名“为众生的悲心”,他眼里的众生从动物到山水土石,都与人一样有经历念头,而所谓悲心,则是能见人生大滋味的前提。至美的东西人见人爱,而寻常日的流散悲寥却是寻常不不愿记也写不好的,可恰恰是它们维系着艺术、写作和不至于无聊至死的生存。所以他即使写贝多芬梵高文化革命大屠杀小事故也不悲壮,淡然却不致疏离。这点让人想起前几日看过的希梅内斯,用短小而极生动细致的描写直指爱与死的宏大主题却并不做作,风格虽不相似,但大概都相信写作“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得更好,而不是要装饰得更好。”

  不过——不过我估计,他不多写散文的理由并不全是对自己作品的严苛。他二三十岁时的某些文字实在已经值得流传,后来再多写也不见得能再出名篇。而这时代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能忍受他拆碎文字的七宝楼台重砌的人更少,倒不如把做不完的社会史研究再精细些。

  他用学者的标准、审慎与广博编选范围相对狭窄的台湾当代散文精选一事也很值得玩味。文字江湖也如武侠江湖般需要编排兵器谱的人,此等角色常低调地列在谱前一角,然而那也是高位啊。

  突然想起前一阵看纪录片里并不孤僻的王文兴却每小时几个字地与文字以命相搏,成果吓退众人,却因为跟拍的镜头而广为人知。也许相较之下许达然只是略有崎岖的小文也能因这一本书而被更多人了解。

  说此册每文皆精那是假的,说它没有一篇能入眼入心也是假的。他说他自己不写小说倒是真的,可大半篇章从上帝视角摇至主视角后,分明就是在向众生诉说众生的故事。

  《为众生的悲心》读后感(十):百草于舌尖,如烈酒下脾胃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心领神会。

  由于政策原因,台湾作家在大陆出书并不会一帆风顺的。期间有一点麻烦事儿,最容易为大家所理解的比如有:题材敏感、言论导向性太强等等。

  中国的制度与美国不同,所以过分自由的言论我们就不要奢望了,不过也总比朝鲜要强,最起码你现在在中国大街上喊一嗓子“社会不公,主席执政窝囊”,还不至于跟在朝鲜似的——马上被三胖的小弟们压到牢里等枪毙不是,知足吧。

  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问题让人情何以堪呢?

  不得不承认,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台湾人跟我们的思路就不一样,不仅思考角度不同,连表达方式也不同。

  阿山是只猴子,被铁链常年囚禁起来。它想要摆脱那条铁链,但它越挣扎铁链就越摩擦它的颈,颈越摩擦血就越流,血流得越多铁链就越生锈。颈越破越大,生锈铁链的一段就渗入颈内了。日子久了,肉包住了铁。它痛,所以叫;它叫,可是常没人听到。偶尔有人来看猴子,但看它并不就是关心它。他们偶尔听到它叫,听不懂,就骂:“吃得饱饱的,还叫什么?”后来,它也就不叫了。可是不叫并不表示不痛。它痛,却只好坐在那里忍受。人忍受是为了些什么,它忍受是为了些什么?它忍受,所以它活着;它活着,所以它忍受。

  如果铁是寂寞,它拔不出来,竟任血肉包住它。

  时间过去,时间又来。时间是它的寂寞,寂寞是它的铁链,这长时与铁链坐着与无聊坐着的文静决不是从前阿山的画像。

  无需我多言,仅仅摘录了只言片语,仅仅几百字,不管你怎么看,反正我是深深折服了。最近常和我那搞了几十年文字的母亲谈谈文学,她跟我感慨说“你屋子里的书写得都很好啊,文字功底都不错。”我只好不以为然,告诉她“妈你可别闹了,现在可不是你那年代了。现在的看书的人几乎都上过大学,文字上的功夫谁也不比谁差多少,关键是思想!可是思想这东西即使你有,也不一定表达的出来;你表达了出来,别人也未必能看懂;别人看懂了,也没准还会在第一时间排斥你,哪怕你是真理。不是有句话说吗,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

  说老实话,读完第一篇文章我就深深震撼。许达然提供的是一种视觉角度。当你抛弃自己的“受害人”心态,或是“施暴人”的心态,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进行一次角色转换,你会发现,其实你伤害的那个人对你的期望并不奢侈,只是希望你的一点恻隐之心;其实伤害你的那个人也并非一定要置你于死地,只是有一点点难言之隐。

  如果充分理解,众生皆为善。

  再看到那个与交响乐齐名的狂人。虽然行文许久尚未出现贝多芬的字眼,但恐怕从第一段线索起就足以令人察觉这是属于贝多芬的乐章。还是摘上一点点文字: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不能全克服我。活着很美丽——我要活一千遍!我觉得我并不是活来过生活的。

  他是骄傲而又卑微的单身汉。他卑微地向上帝祈祷使他克服自己,但也骄傲地向上帝挑战;用音乐示威,上帝听不懂,干脆不理他了。

  那个以“德国文学就是我”自居的歌德虽受不了这个“不驯服的人格”,仍称赞他“心神贯注,精力充沛,热情洋溢”。

  许达然的每一个故事都在感动我。并且每篇文章都从新的角度出发。

  如今流行“屌丝”一词。要我看,贝多芬就是“屌丝”的鼻祖之一,也是最成功的逆袭案例之一。屌丝们如何理解“你追求什么你就拥有什么”这句话呢?我想可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吐槽派:狗屁,做梦,蛇精病。一种则是贝多芬似的精神:尼玛爱谁谁爱咋咋地,老子热爱老子奋斗老子快乐!

  你觉得这两种人在外人眼里谁活得更有点价值?

  可是外人眼里成功辉煌的他;感受着生活百般摔打的他;成为世纪经典艺术家的他;生前被女神不屑一顾的他;巨人的他;丑陋的他。

  是悲是喜?

  是的,作家是提出问题的人,是帮助你思考的朋友,但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人。你想出来的答案,才是你信服的答案。

  花鸟鱼虫、老树古道,猴子、猩猩、牛、骆驼、山羊,甚至一块砚,那一切日常所见,都是思考的源泉。

  一花一世界,一文一感悟。

  :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书,我都想给六星。真希望我前几天批评的张嘉佳之流能买一本欣赏欣赏学习学习,这才叫文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