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精选10篇

2018-02-22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精选10篇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是一部由罗伯特·B·维德执导,伍迪·艾伦 /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马歇尔·布瑞克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一):Why do I still feel I got screwed somehow

  纪录片最后总结时woody allen的话。很有他的风格

  When I ve looked back in my life, I ve been very lucky. That I ve lived out all these childhood dreams.

  I wanted to be a movie actor, and I became one;

  I wanted to be a movie director, a comedian, and I became one;

  I wanted to play jazz, I played in street parade, in opera houses and concerts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s nothing in my life that I dreamed hasn't come through for me. But despite all these lucky breaks, why do I still feel I got screwed somehow.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二):潦草笔记

  1.作为纪录片,抓住伍迪艾伦创作的主线,组合方方面面的素材,以创作时间为序,结合具体作品,穿插早期伍迪艾伦的影像记录亲友和合作者回忆评价、伍迪本人的现身说法冷静客观地呈现出一个身为艺术创作者的伍迪艾伦。

  就传记片的完成度而言,主线突出鲜明,素材丰富详实,在表现伍迪创作与人生自然融合的同时,又能仔细做到关于伍迪私生活的点到即止。整体上中规中矩不失水准,只是缺少一些动人闪光点,少一点抓人的力量深情在里面。这方面可参照纪录片《sugar man》。

  2. 和伍迪作品中中所塑造的絮絮叨叨又带着点忧郁、机警和跳脱的角色不同,呈现在镜头里的真人伍迪艾伦严肃沉静,带着艺术创作者惯有的认真严谨。这样现实的反差,并未令人出乎意料,反倒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个世界多数时候还是遵从能量守恒的定理,如同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

  在旁人和常人眼里,创造力源源不绝的伍迪艾伦,天赋异禀的伍迪艾伦,才华横溢的伍迪艾伦,其实也不过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一路走过来。影片中伍迪艾伦出现的第一幅画面,是他俯身于床尾,着手于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旁白则是他自述:人生最美好的无外乎心无旁骛的创造。

  在一台颇有时光印记的老式打字机上,伍迪艾伦完成一部又一部的剧本创作。片中有不止一位演员谈及,伍迪艾伦总是拍完一部片,未作停歇便进入下一部片的准备之中。也曾有合作伙伴从保持影片话题热度上建议他放缓拍片节奏,由一年一部改为两年一部,而这却被伍迪断然否决,并给出如此答复:“我相信数量理论,只要你一直拍下去,总会有几个跳出来,特别出色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硬汉派侦探小说家在《八百万中走法》中题词和结尾均引用的一句贝克特的台词:你必须前进。我无法前进。但最终我会前进。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得被不顾一切的向前所吸引。而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天才的独到之处,无外乎对生命中真正热爱事情,专注的坚持坚韧。一种不为世事人事所役的坚韧,一种日复一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3.生而为人,能被一种巨大的热爱推动向前,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三):几点补充

  其实片子我一月份就下了,一直没时间看,结果三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我看了三个多月。Part 1讲生平的跟所有他的传记都大同小异(偷懒的话直接看Annie Hall就行了)。对于那个scandal,我觉得如果你认为5个人同时说compartmentalize像是scripted,不能说服你,我完全理解。可是我真心觉得那些film critics以解构他的电影为名,口口声声反反复复强调这件事非常无聊。Weide算是老相识,对woody比较客气,寥寥几笔也就过去了。比较interesting的是part 1后面和part 2讲他电影的成长过程。作为他死忠影迷,我只是想补充几点我认为纪录片没有强调的地方

  Ingmar Bergman: Woody Allen is a huge student and admirer of the classic Hollywood cinema of the 1930s and 1940s, but his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f film is not Charlie Chaplin, it is Ingmar Bergman. 如果稍微留意他七八十年代电影里的台词就会发现,他不止一次的说Bergman is the only genius in cinema之类的话。(我最喜欢的、觉得最明显影响是hannah and her sisters, 真不仅仅是因为max von sydow在里面)

  Gordon Willis: 电影里有介绍他和那个经典的split screen scene,但是给他的credit远远不够。看看willis的简历

  Annie Hall (1977)

  Interiors (1978)

  Manhattan (1979)

  tardust Memories (1980)

  ennies from Heaven (1981)

  Zelig (1983)

  roadway Danny Rose (1984)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这位拍了godfather trilogy的prince of darkness可是美国影史上十大most influential cinematographer之一。 他真正教会woody怎么拍电影,而不是仅仅amateur collection of jokes that last 90 minutes. 直到今天critics还批评woody relies heavily on cinematography. Annie Hall告诉全世界怎么用narrativity,不上纲上线地搬教科书,最有名的,它造就了spike lee的风格,成就了when harry met sally的经典。

  Jazz:众所周知woody是个clarinet master,还实现儿时梦想的轰动了新奥尔良。他的电影配乐沿袭老电影的传统,对白和音乐是交叉的,推动剧情的时候(也就是走个路啊什么的)音乐才被突出。他对Cole Porter的崇拜还真不是midnight in paris里才有的(我确信的是他用过 let's misbehave,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哪部)。我最喜欢的是manhattan里那个jazz version的love is here to stay.

  Manhattan:纪录片里浓墨重彩地写了一笔,说这是woody最ambitious后来导致disappointing的电影。其实midnight in paris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他就是在recreate manhattan。特别是开场的city tour,巴黎对woody多年的青睐和woody对巴黎向来偏心(即使是hollywood ending那样调侃)才会让他20年之后选择跟纽约同级别赞美诗开篇。而且值得一提的还有开场score,当年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艳的rhapsody in blue(Gershwin真心应该谢谢woody allen),和现在sidney bechet的si tu vois ma mere,真是再适合不过怀旧的主题了。

  Juliet Taylor:真的,多给credit的还有woody绝绝对对离不开的她。别以为woody真知道谁火谁红才去请谁的,casting都是taylor操的心。

  一点吐槽:不要再说老头赶时髦玩穿越,midnight in paris的idea是很多年前的了(不信去看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故事也早写好了,因为太贵才放了几年没拍。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四):简直形如摘要的观后感

  好像这个记录片原来是PBS的American Masters系列之一? 原片很长,3小时以上。2012年被导演重新剪成了120分钟,就是我看的这一版。

  我最喜欢看关于成功人士的纪录片了。而且又喜欢电影和电影导演。所以关于电影导演的纪录片理应是我最最喜欢的。

  开头有他儿时的布鲁克林街道。那房子是968号。是Avenue K吗?

  还有他的中学,居然叫Issac Asimov中学?!

  他十几岁的时候居然白天上学,晚上回家给报纸杂志笑话,一晚上能写50个,一点都不觉得累。后来这点爱好就成了他的主业。 (这么说他这辈子应该基本没找过工作。牛人的极致啊。想起一位同窗,他博士老板科学天才,二十几岁就有了自己实验室,我这位同窗博士毕业时要转行,问他老板说,能给我点找工作的建议么? 他老板说抱歉,我没有找过工作,没办法给你这方面的经验啊。)

  这么说Woody Allen和Jesse Eisenberg有好多共同点呢: 他们都是神经质,喜欢自我贬低,讲笑话不费力不眨眼睛聪明极了,的犹太人。

  我喜欢这个纪录片的原因之一是它把Woody Allen的电影按时间做了系统性的梳理。这话听起来真乏味。难道电影是复习大纲? 于是暴露了我是书呆子的本质

  他起初在俱乐部里讲单口笑话,然后发迹,上电视讲笑话,参加著名脱口秀节目发展到给电影写剧本,在自己撰写剧本的电影里演出,但不满于别人对他剧本的处理,于是从此坚决捍卫自己对电影独一无二控制权。从那之后他开始导演自己的剧本,从处女作Take the Money and Run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从早期的以笑料为主的电影(Bananas为代表)开始,到受欧洲导演伯格曼费里尼影响浓重的Love and Death,发展为引入严肃的对人的情感关系的反映和思考(Annie Hall),Annie Hall是一个分水岭。对Woody Allen和他的合作伙伴来说,Annie Hall并非具有特别里程碑的地位,但这部电影使当时的电影行业开始重新评价和思考喜剧这一电影类别。

  他因Annie Hall和Manhattan扬名之后依然无所畏惧地寻找不同的领域和题材,以至于拍了Stardust Memories,他最不被喜爱的电影。

  Mia Farrow成了他的缪斯女神和另一半,出演了他的一系列电影。因为这段关系,我们得以在银幕上看到Mia Farrow的其他特质,那些未能在Rosemary’s Baby或Hurricane里展现出来的特质。

  他们的关系崩裂是在Husbands and Wives拍摄期间,Woody在工作时接到Farrow的电话,原来Farrow发现了他和自己的养女宋仪的恋情,Mia Farrow声称再也不想看到他,还差点把没拍完的Husbands and Wives扔下一走了之

  然后他的私生活被媒体极度曝光,包括他和Farrow就孩子们的抚养权打的官司。伍迪在本片里冷静地说,”每个人对我的私生活都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有权力持有他们的观点。” 打官司期间他在拍Bullets Over Broadway。他的工作搭档讲起伍迪会在拍片时接到电话,说”不好意思我必须接这个电话,” 然后低声讲电话,用”hush hush voice”,但讲的常是非常骇人的字眼,诸如”样本”,”证据”,然后挂掉电话回来说,”好咱们继续吹这个comedy bubble。”

  我真仰慕极了这样坚韧的性格。为什么有些人有这样坚韧的性格,可以在个人生活出现极大危机,在他人看来世界已经倒塌的时候依然不为所动地继续生活工作,甚至客观冷静地说”任何人都有权对我的私生活持有他们的观点”。 我相信这是成功人士才会有的性格。我真希望自己也能这样。

  他一直走下去,不停歇。这也是成功者的性格。

  他每年拍一部电影,一直不停地拍下去。

  他的合作伙伴说: 伍迪,如果你每两年拍一部电影,这样你的电影就会显得更特别一些,不是吗?

  伍迪说: 我认为这话一点道理也没有!

  “我相信数量理论,只要你一直拍下去,总会有几个跳出来,特别出色。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于是他近年来特别出色的那几个被回顾到了:Match Point,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还有破票房纪录的Midnight in Paris。

  也许前两个被回顾的大半原因只是本片导演采访到了Scarlett Johansson, 她, Sean Penn, Naomi Watts都讲了伍迪爱伦在指导演员方面的特点: 伍迪给非常明确的指导,对演员要求不多,也不太给反馈。想起我多年前看Hugh Grant在Actor’s Studio讲与伍迪爱伦合作,讲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 Hugh Grant当时说:”He’ll be just like, ‘well, just feel free...in fact...do anything!’ and you expect that you are told the next day that you’ve been replaced by Kenneth Branagh.”

  Owen Wilson说的话不多,但我真喜欢他那真诚热切的态度和腔调。我最早对Owen Wilson的认识始于成龙的<上海正午>, 当然极度片面。后来陆续看了他别的电影和采访(大多和Wes Anderson有关),现在觉得真实的Owen Wilson比较贴近他Midnight in Paris里角色,也可能是Eli Cash和Ned Plimpton的综合体。

  我还喜欢伍迪和他的演员们在戛纳电影节上走红地毯,被千万照相机闪光,和坐台(-_-||)新闻发布会的情景,原因自然是想到Wes Anderson四周前刚走过同样的龙套。不过这次看伍迪爱伦这套戛纳行程,真的和我看过的Wes Anderson那套戛纳行程一模一样,那红地毯,那走入放映厅前的台阶合照,那凉棚下的photo call,那记者招待会,场合样式丝毫不差(戛纳电影节的放映厅有2000座位),难怪Wes被问起戛纳感受时老说I am struck by how choreographed it was.

  临近结尾是现在的伍迪步行在纽约街头的tracking shot。我觉得这tracking shot有趣极了(你啥都觉得有趣。。),有趣在路人们的反映和表情,还有伍迪这个小个子走路旁若无人大步流星的架势。伍迪是去剪辑室剪片子的,到了剪辑室,我发现编辑屏幕上静止着的正是Jesse Eisenberg的脸,于是又心里暗自开花了。

  结尾伍迪的话最让我喜欢: 回头想来我想做成的事都做成了,我想当演员,当导演,做喜剧明星,在新奥尔良吹萨克斯,我都做成了。但为什么我还是会觉得自己被screwed呢? 然后他歪到沙发里乐。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五):文艺老咖的前世今生

  三个小时的采访实录,以作品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以伍迪自述为主,合作过的影人评论为辅。镜头前,他稍微摒弃了一些片子里经常表现出来的神经质的絮叨劲儿(那些角色基本就是他的本色演出),尽量表现出一个资深老咖的理智和沉稳,但你仍然能感觉到他的不安和抗拒,隐隐流露出一种对成人世界的不耐烦的孩子气,这在一个78岁的大爷身上居然就毫不违和,并且幻化出一种奇特的文艺气质!采访中提到他在面试演员的时候经常冷场到没话说,在片场拍片之余对演员也是客气而疏离,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他文艺老流氓的印象!想想他的这些御用伍迪女郎:斯嘉丽约翰逊!佩内洛普克鲁兹!凯特布兰切特!想想他跟养女的忘年畸恋!好吧,我们的伍迪老爷不是不色,只是比较矜持而挑剔而已。

  采访过程中有个片段是他展示了一堆即时贴,都是平时灵感的积累,还有一个几乎跟他同龄的打字机,机器盖都没了,在电脑还没出现的时代,他老人家就用最原始的胶水和剪刀完成今天电脑可以做的复制粘贴,还当场表演了一下打字,手指上下翻飞指哪打哪极其灵活,这让我又一次感叹人的衰老始于大脑的懈怠,反之就是永葆青春的秘诀。

  回顾他最受好评的几个片子:《安妮霍尔》,《非强力春药》《曼哈顿》《赛末点》《欧洲三部曲之巴塞罗那、巴黎、罗马》《蓝色茉莉》......都是一些情绪小品,虽然没有真正让人惊艳的故事,虽然我认为讲故事的能力应该是一个影人最宝贵的天赋,但我仍会没事就重温一遍,看这些片子就好像听他在旁边絮叨他的人生感悟,我会常常会惊讶于他的细腻和敏感,能说出一些平时在我脑子里转瞬即逝却没抓住的念头;也会惊讶于他的直白和犀利,有种把人皮袍下的小儿给榨出来的即视感。

  老爷子今年已经79岁,据说在《蓝色茉莉》成功热映之后又开始筹划下一部了,不知道还能走多远,总之,真心祝老爷子文成武德、泽被苍生 、千秋万载、一统大美帝!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六):内容简要笔记

  复杂的个性面,各个人的评价

  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父亲的职业:复杂,各种琐碎的工作

  单簧管:不做任何一件认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音乐与戏剧的关系:节奏感

  早年脱口秀演员,上电视节目今晚秀的经历:反应很快,很会编故事。

  进入电影界:what's new pussycat?1965剧本被扭曲,发誓除非自己控制,不做导演。

  take the money and run 第一部电影

  戴安,基顿 Diane Keaton

  anana 路易斯 拉瑟 第一任妻子

  学校:坏学生

  leeper 英格玛伯格曼的影响

  鲍勃 霍普 的影响《爱与死》

  annie hall :分界线,牺牲一些笑料,而让观众融入故事。和戈登合作,黑暗王子,教父的摄影师,4项奥斯卡大奖

  我心深处 interior 严肃的悲剧 失败的项目

  曼哈顿 1979 黑白摄影 巨大的成功,但是伍迪 不喜欢

  星尘往事 stardust memory 自己喜欢 但是评价不高。费里尼的影响。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七):简直形如摘要的观后感

  好像这个记录片原来是PBS的American Masters系列之一? 原片很长,3小时以上。2012年被导演重新剪成了120分钟,就是我看的这一版。

  我最喜欢看关于成功人士的纪录片了。而且又喜欢电影和电影导演。所以关于电影导演的纪录片理应是我最最喜欢的。

  开头有他儿时的布鲁克林街道。那房子是968号。是Avenue K吗?

  还有他的中学,居然叫Issac Asimov中学?!

  他十几岁的时候居然白天上学,晚上回家给报纸杂志写笑话,一晚上能写50个,一点都不觉得累。后来这点爱好就成了他的主业。 (这么说他这辈子应该基本没找过工作。牛人的极致啊。想起一位同窗,他博士的老板是科学天才,二十几岁就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我这位同窗博士毕业时要转行,问他老板说,能给我点找工作的建议么? 他老板说抱歉,我没有找过工作,没办法给你这方面的经验啊。)

  这么说Woody Allen和Jesse Eisenberg有好多共同点呢: 他们都是神经质,喜欢自我贬低,讲笑话不费力不眨眼睛,聪明极了,的犹太人。

  我喜欢这个纪录片的原因之一是它把Woody Allen的电影按时间做了系统性的梳理。这话听起来真乏味。难道电影是复习大纲? 于是暴露了我是书呆子的本质。

  他起初在俱乐部里讲单口笑话,然后发迹,上电视讲笑话,参加著名脱口秀节目,发展到给电影写剧本,在自己撰写剧本的电影里演出,但不满于别人对他剧本的处理,于是从此坚决捍卫自己对电影独一无二的控制权。从那之后他开始导演自己的剧本,从处女作Take the Money and Run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从早期的以笑料为主的电影(Bananas为代表)开始,到受欧洲导演伯格曼费里尼影响浓重的Love and Death,发展为引入严肃的对人的情感关系的反映和思考(Annie Hall),Annie Hall是一个分水岭。对Woody Allen和他的合作伙伴来说,Annie Hall并非具有特别里程碑的地位,但这部电影使当时的电影行业开始重新评价和思考喜剧这一电影类别。

  他因Annie Hall和Manhattan扬名之后依然无所畏惧地寻找不同的领域和题材,以至于拍了Stardust Memories,他最不被喜爱的电影。

  Mia Farrow成了他的缪斯女神和另一半,出演了他的一系列电影。因为这段关系,我们得以在银幕上看到Mia Farrow的其他特质,那些未能在Rosemary’s Baby或Hurricane里展现出来的特质。

  他们的关系崩裂是在Husbands and Wives拍摄期间,Woody在工作时接到Farrow的电话,原来Farrow发现了他和自己的养女宋仪的恋情,Mia Farrow声称再也不想看到他,还差点把没拍完的Husbands and Wives扔下一走了之。

  然后他的私生活被媒体极度曝光,包括他和Farrow就孩子们的抚养权打的官司。伍迪在本片里冷静地说,”每个人对我的私生活都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有权力持有他们的观点。” 打官司期间他在拍Bullets Over Broadway。他的工作搭档讲起伍迪会在拍片时接到电话,说”不好意思我必须接这个电话,” 然后低声讲电话,用”hush hush voice”,但讲的常是非常骇人的字眼,诸如”样本”,”证据”,然后挂掉电话回来说,”好咱们继续吹这个comedy bubble。”

  我真仰慕极了这样坚韧的性格。为什么有些人有这样坚韧的性格,可以在个人生活出现极大危机,在他人看来世界已经倒塌的时候依然不为所动地继续生活工作,甚至客观冷静地说”任何人都有权对我的私生活持有他们的观点”。 我相信这是成功人士才会有的性格。我真希望自己也能这样。

  他一直走下去,不停歇。这也是成功者的性格。

  他每年拍一部电影,一直不停地拍下去。

  他的合作伙伴说: 伍迪,如果你每两年拍一部电影,这样你的电影就会显得更特别一些,不是吗?

  伍迪说: 我认为这话一点道理也没有!

  “我相信数量理论,只要你一直拍下去,总会有几个跳出来,特别出色。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于是他近年来特别出色的那几个被回顾到了:Match Point,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还有破票房纪录的Midnight in Paris。

  也许前两个被回顾的大半原因只是本片导演采访到了Scarlett Johansson, 她, Sean Penn, Naomi Watts都讲了伍迪爱伦在指导演员方面的特点: 伍迪给非常明确的指导,对演员要求不多,也不太给反馈。想起我多年前看Hugh Grant在Actor’s Studio讲与伍迪爱伦合作,讲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 Hugh Grant当时说:”He’ll be just like, ‘well, just feel free...in fact...do anything!’ and you expect that you are told the next day that you’ve been replaced by Kenneth Branagh.”

  Owen Wilson说的话不多,但我真喜欢他那真诚热切的态度和腔调。我最早对Owen Wilson的认识始于成龙的<上海正午>, 当然极度片面。后来陆续看了他别的电影和采访(大多和Wes Anderson有关),现在觉得真实的Owen Wilson比较贴近他Midnight in Paris里角色,也可能是Eli Cash和Ned Plimpton的综合体。

  我还喜欢伍迪和他的演员们在戛纳电影节上走红地毯,被千万照相机闪光,和坐台(-_-||)新闻发布会的情景,原因自然是想到Wes Anderson四周前刚走过同样的龙套。不过这次看伍迪爱伦这套戛纳行程,真的和我看过的Wes Anderson那套戛纳行程一模一样,那红地毯,那走入放映厅前的台阶合照,那凉棚下的photo call,那记者招待会,场合样式丝毫不差(戛纳电影节的放映厅有2000座位),难怪Wes被问起戛纳感受时老说I am struck by how choreographed it was.

  临近结尾是现在的伍迪步行在纽约街头的tracking shot。我觉得这tracking shot有趣极了(你啥都觉得有趣。。),有趣在路人们的反映和表情,还有伍迪这个小个子走路旁若无人大步流星的架势。伍迪是去剪辑室剪片子的,到了剪辑室,我发现编辑屏幕上静止着的正是Jesse Eisenberg的脸,于是又心里暗自开花了。

  结尾伍迪的话最让我喜欢: 回头想来我想做成的事都做成了,我想当演员,当导演,做喜剧明星,在新奥尔良吹萨克斯,我都做成了。但为什么我还是会觉得自己被screwed呢? 然后他歪到沙发里乐。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八):不变的小精灵

  看的片子不多,那是对于woody这个名字却是耳熟能详,或许本身这个词,就时分的打趣吧。

  从童年的他到现在70多岁的他,四十多部电影实在是酷。

  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午夜巴黎拍摄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

  这个故事我觉得多么的可爱,多么让人对生活,对巴黎充满了向往。

  宛如一个孩童一般,悄然睁眼看着这个世界。

  从喜剧演员华丽转身到导演,他很幸运是如此自由的。

  我当时其实在想他是什么星座的,那么洒脱有趣,感情生活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最后 老婆是自己前任的养女,有点乱伦,但是为何觉得还是很美好呢哈哈。

  不要相信赞美,不要看重赞美,这当然不会是观众们的正常反应。

  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好玩:The only thing stands between me and greatness is me.

  多么可爱的人啊 就像一只小精灵一样。

  有人说,长得一张老脸的好处在于永远都不会变老。

  同样,有一个童心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孩子

  片中说,WA的爸爸100岁妈妈99岁,那么WA必定可以更长,那么到时候我们还要关注他一年一部片呢。

  你害怕死亡吗 其实每个人都心怀恐惧的吧,只是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的选择都不一样。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九):伍迪•艾伦简历(完全剧透)

  伍迪•艾伦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犹太人。父亲是个干啥都一般所以一直在换工作的普通人,母亲对他要求严厉,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药剂师。伍迪艾伦在生命的头几年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后来突然意识到死亡这个鬼东西的存在,于是变得悲观刻薄,觉得写作业上学这种事情实在没有意义(安妮•霍尔里表现了这一幕。以及那种饭好难吃但又嫌少的矛盾逻辑应该就此产生)。同期一名疯狂的保姆为了吓唬他,让他初尝了濒临死亡的滋味(不过伍迪的爸爸活了100岁,妈妈活了96岁,他应该还能继续絮叨20年)。

  那时的布鲁克林还是个好地方,没有多少车,孩子们可以在路边耍,走两个街区就有一个电影院。伍迪•艾伦经常逃课,成绩并不太好,老师对犹太人又不友好,所以他很快就出道了。一开始他给报社投稿自己写的段子,觉得本名不够搞笑,于是改成了伍迪•艾伦。很快报纸上的专栏作家都在引用他的笑话,大家发现他只是个15、6岁的小孩之后都惊呆了。伍迪•艾伦的笑话创作能力惊人,一天写50个段子毫不费力,于是他有了经纪代理,疯狂创作,并且作为单口相声演员在夜总会里表演,他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的地方——Bitter End。他其实害羞又敏感,上台前有时紧张到吐,发挥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才华耀目,找他写段子的人越来越多,他又跑去了一个类似于戏剧村的地方呆了三个夏天,开始把段子变成故事。同期经历了第一次婚姻,这个时候他也就20出头。直到有人拿出2万美元,希望伍迪•艾伦能为他写个剧本。

  伍迪当然写了,他还在里面为自己安插了一个小角色。但电影的拍摄过程让他崩溃,他觉得自己毫无权力,眼瞅着剧本变成了一坨屎。但影片的票房很好,伍迪•艾伦决定以后只参与自己能全权把控的电影。他的经纪人放出话去,如果你想让伍迪为你写东西,那么一切都要听他的。伍迪•艾伦就这样半路出家成为了一个导演,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很棒的剪辑师。头几部片子效果不错,虽然票房称不上大卖,但毕竟成本小,伍迪也不给自己开很好的酬劳,挣到钱他就希望能拍下一部。香蕉,性爱宝典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类型偏向joke comedy,主要用段子来撑场面。因为伍迪从小练习单簧管,音乐方面的特长让他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这对喜剧至关重要。

  这时候伍迪听说了一部片子,能够看到裸女,他跑去电影院观摩,发现伯格曼的这部片子太牛逼了,除了裸女这一幕都很棒。再后来他看了野草莓第七封印,深受伯格曼影响,在爱与死那部片子里还山寨了一把。哦,在爱与死里你已经能看到迷人的戴安•基顿了。当然这依然是他joke comedy时期的作品,但别忘了伍迪已经爱上伯格曼和费里尼了。

  突然安妮•霍尔就横空出世了。影片对爱情关系的描写如此细致精妙,以至于笑话变成了第二位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摄影是被称为黑暗王子的戈登•威利斯,代表作是教父。虽然同年奥斯卡有星球大战这样的大片,但安妮霍尔还是获得了四项奥斯卡(最佳剧本影片导演女主角大满贯),伍迪没有出席,因为当天他的乐队要在夜总会演出。

  伍迪试图在探讨人性这方面走的更远,但接下来的闷片我心深处(Interiors)得到一致差评。伍迪没有止步,次年推出电影曼哈顿,再次变为城中红人。至此,笑话,男女关系,城市三个伍迪电影创作的主要元素全部出现。勤劳的伍迪接着就拍摄了模仿费里尼八部半的影片星尘往事 (Stardust Memories),因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和费里尼style差好远好么),反响平平。

  (上集完)

  我得到了我渴望的一切,但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影评(十):伍迪艾伦:质疑到底

  看了这部传记电影,最惊讶的是他的谦和,眼神的平和单纯与空无一物。

  看到拍他走路的样子。一肩微斜,步子轻快,戴着一顶小帆布帽,是如此的不起眼。

  伍迪艾伦的话痨式的电影。也是我一向喜欢看的。有的电影用光影说话,让你去感受去沉浸,有的电影只用连绵不绝的台词取胜,比如爱在日出日落前。侯麦的电影在我看来也有这种味道。人们在不停的发问与回答。有人说这不是电影,可这也是电影。虽然他借助的电影手段或许不够多,但是台词的精彩,也让你介入了一段生活,之后当然还有思考。

  在这部传记里,给人印象深刻的或许有几位他的缪斯。戴安基顿与米娅法罗,给人的印象符合1960年代西方思想解放的女性们,独立自主,有点男孩气,无拘无束,很自我,对什么都不在乎。似乎这也是伍迪喜欢的女性。能启发他的思想。

  作为一个写笑话出身的作家,伍迪很懂得拿自己的经历开玩笑,半真半假,似乎是真的,可听起来却足够发笑,也许是因为他使之不合逻辑,也许是把真的事物稍加变化,就揭出了荒谬的本质。

  他一直苦苦寻求。比如信仰,不信上帝,这是一个对灵魂很诚实的人。说信是很容易的,只需随波逐流。而说不信却是因为认真。因为伍迪的骨子里还是一个知识分子,总是在发问,在质疑。

  总有这种质疑的精神,就不会老。他的灵感随手记录在纸上,他拿起来再看的时候,一个触动他的念头就可能成为剧本。所以他一直在拍。他用的打字机甚至还是几十年前的同样一部。

  用光影制造氛围何尝不是一种诱导,而只是对话,没有摇晃的镜头,没有氤氲的场景,又如何暗示他的观众,所以,伍迪并不想引导你去成为他的方向的领受者,而他只是提供对话、故事,其余的由你来完成,因为他自己也不明所以,他只会表达这种不明所以,而不是给出答案,所以他也期望他的观众做同样的事,借由电影思考自己的生活。比如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上帝,诸如此类,或许永远无解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叩问中,伍迪用他的打字机飞快的敲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在看似没有指向,无意义的争论中我们却又似乎得出了一点什么。人生的本质原本荒谬,思考本无解,却还要一直思考,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所有作品都在这个荒谬的底色上不断涂抹,所以出于对这个荒谬本质认知的喜爱,没法不喜欢伍迪艾伦。

  精彩之处在于,对于这些个无解的问题的追问,这些个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思考的话题,伍迪以四十多部作品,以始终新鲜的视角,像第一次发现一样,保持一种质疑的热情,如面对每一个新鲜的太阳一样去迎接它。这是一个奇迹。伍迪抱歉地说,没有一部作品是他觉得好的。所以他总在追寻下一个。

  可能这就是大众发言人的角色。也是人们始终离不开他的原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