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池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10篇

  《孤独池塘》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丝·萨冈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一):从萨冈和卡佛想到的:生活里的左冲右突和情爱

  “所有漂泊的人生梦想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弗朗索瓦丝·萨冈《左眼皮

  周末去市图,本想借萨冈的《你好忧愁》,沿着书号找了几排架子,却只看到本《孤独的池塘》,心想短篇也好,先看看是否对味吧,便坐在图书馆里一气读完了,正好闭馆时间到。过程里不由自主地想起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两者都是很棒的短片小说集,都饱含了作者自身经历的投射,都截取了漫长生活里那些微妙地泛着波澜片段——某种不习惯或意外的情境、某个“断裂的时刻”,都谈到了男人人间关系,都值得一读再读。

  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卡佛的短篇是极简主义的,画面式、碎片式的,而碎片间的黏合处及问题关键点却是模糊的、暧昧的,甚至连结尾都作开放式处理,读来需要胆颤心惊地捂着胸口,因为我不知道在每一个看似平淡的地方,下一步会有多意想不到的转折,比如《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里男人为什么要出售家具,《取景框》里的屋主又遭遇了什么,《纸袋》里的书商应该已经和妻子离婚了吧,《洗澡》里的生日男孩和《大众力学》里的婴孩到底怎么样了,《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里杰瑞杀人的动机又是什么……每一篇都有语焉不详的地方。而萨冈的短篇虽也描写生活中某些残忍的瞬间,却是在开头就铺垫好了矛盾和基调的,结尾虽也会有意外,却能令人神经放松阅读——在我抚着胸口读完第一篇《丝绸般的眼睛》后,就感到,读她的小说,我是“安全的”——这种阅读体验很微妙,甚至在读完《左眼皮》后感到欣喜,《小狗之夜》后哑然失笑,《罗马分手》后不由得想为英琦拍手叫好

  爱因斯坦认为,“优雅”的理论应当“尽可能简单,但却不能再行简化”,好的短篇小说也是如此。出于篇幅的限制,无法浪费过多字眼在架构和渲染上,只能简单地截取生活的断面,通过人物语言行动气氛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甚至要暴力地将这断面揉出优美痕迹来——这简直是必不可少步骤——如此才能将当下与过往的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时刻区分开来,让那些抚不平的痕迹也悄然印在读者心上,余韵不绝、回味无穷。萨冈自己也说:短篇小说是“公理”,是“从人们即刻陈述的文字出发,这些文字引发一个情节,这个情节同样迅速地展开,并达到一个在最初的对话中就已经被预见的不可避免结局。”好的短篇小说,总能让人在阅读初始便感受到它的张力。

  卡佛出生于蓝领之家,父亲是个锯木工人兼酒鬼,母亲则是饭馆招待兼推销员,而卡佛本人二十岁以前便已有了自己的四口之家,当过锯木工人、加油工人、清洁工、看门人,替人摘过郁金香,一度抽烟酗酒,也死于此。在他的作品里,也多是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普通人,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下层人士,人生目标并不远大,生活却永远充满了困窘和不如意,比如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等,活在社会的边缘,自我意识脆弱人际交往夫妻生活间也沟通无力,表达力不从心。萨冈本人则是喜欢赛车、赌博和酗酒的,生活奢华放纵,于是她笔下的人物,总是穿梭于狩猎、泡吧、跳舞、赛马、飙车、赌博、斗牛和戏剧诸如此类中产阶级消遣之间,轻易穿行于伦敦、巴黎、慕尼黑、诺曼底、罗马等地,这些衣食无忧乃至生活奢靡、受过良好教育举止优雅的人,却依然孤独,清醒迷茫,同样地需要面对妻子出轨、丈夫外遇、爱人离去、追忆往昔、百无聊赖、死期将至的困扰

  在萨冈的这十九个短篇里,男女关系间,似乎女性占主导地位较多。《丝绸般的眼睛》里,杰罗姆听着《托斯卡》,一度想停下车拉开后车门,告诉妻子他爱她,而莫妮卡则总会在睡前“自然地把手放在他的头上”,“这个习惯性动作,带着征服与权力意味”。《小情郎》里,富有的“她”包养了年轻漂亮的尼古拉,却在相处六个多月后,毅然决然地要结束这段关系,只因不想被欺骗,哪怕尼古拉坦诚自己已经爱上了她。同样出于包养关系的《名伶》,五六十岁走向衰老歌唱家卡修妮,竟在一首歌的时间内,因为不经意的一个“他”,让三十岁金发英俊男人的情绪嫉妒变厌恶再到失落紧张,最后羞愧地“灼烧”。《太阳照样落下》里,前后两位斗牛士的表演对象都是布莱顿女士。《躺着的男人》里,发现丈夫出轨后,马尔特死心之余有了情人让,而在故事的当下,丈夫躺在床上不得动弹,临死前回忆旧日,活着的人自然占了上风。《左眼皮》里,打算与夏尔分手的是贾洛德,只因一趟火车行程而转了心意、答应求婚的也是她。《罗马分手》里,是英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令卢伊吉瞬间醍醐灌顶。更不消说《五次分神》里,约瑟芬从头至尾只关心她自己。当然,在这些故事里,也有发现丈夫另有私情的女主人蜜莉森,因失去布鲁诺而痛苦放纵的罗拉太太,与马克分手而从西蒙处寻求安慰的“她”,独自望着池塘出神的女主角普鲁登斯,挽着未婚妻却在回忆生命里唯一一次疯狂的爱的斯蒂芬,在苏格兰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怀念意大利乡下的艳阳、麦浪、美酒和农妇的迈尔斯。

  在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生活被作家切割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维度,那些爱、忧愁、孤独、恐惧愤怒无奈甚至更多的情感被折射放大,如钻石熠熠生辉。也许无聊才是人生的本质,但是写到这里,我莫名其妙地对生活又多了丝期待

  摘录几个我喜欢的桥段:

  语法在情话当中根本无足轻重。只不过,根据她这么长时间以来使用法语的经验词语位置完全改变句子意思。由此,对一个男人说“我很喜欢您”还是“我喜欢您很久了”,与对他说“我永远爱您”还是“我永远只爱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着千回百转的迷宫,对她而言,这是最难解决的,无论从情感的角度,还是从语法的角度。

  ——《左眼皮》

  “严峻的时刻到了,”卢伊吉心想,“他们所有人都在等着我用难听的话跟她说拜拜,而且,我还非做不可。”

  ……可是英琦抬起她那双淡紫色的眼睛望着他,——这双淡紫色的眼睛曾令她一到罗马就大受欢迎——然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冒出这样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来:“卢伊吉,我觉得这个宴会好无聊,你带我去别的地方,好不好?”

  一声惊雷滚落,水晶叮当作响,围作一团的“侍应生”们四散开去,“吉娃娃”们呆若木鸡,而卢伊吉明白了。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忽然产生了一种人称“灵犀”的东西,他俩目光相交,在这个女人纯净得不含任何杂质的淡紫色眸子里,不再是刚才那个天真的问题,而是斩钉截铁的确认,她是在说:“我爱你,笨蛋。”同样的,在这个疲倦的罗马男人棕色的眼睛里,是天真的问句,来自一个男人的、却带着孩子气的提问:“这是真的吗?”顷刻间,天旋地转。那些情景,那些人,那些主意,那些计划,甚至究竟要怎么结束这场晚宴,都被抛诸脑后。那些“朋友们”仿佛突然全都倒挂在天花板上,蜷缩着,像冬天的蝙蝠。人群仿佛不复存在,只剩下一条凯旋的大道,通往他的敞篷跑车,而罗马一如往常的美丽曼妙。罗马就是罗马,爱情就在罗马。

  ——《罗马分手》(这里对“朋友们”的形容真是妙)

  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点潘诺茴香酒:他一直都是讨厌茴香味道的。之后,他才意识到,这味道令他想起海滩,想起女人的身体、贝壳、海藻,普罗旺斯鱼汤和漂亮的自由泳,这个味道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味道。他其实也可以点一份卡尔瓦多斯苹果酒,那是跑马场和舞台的味道,是暴雨将至时,长长的林荫道被大风包裹。他还可以点一份巴旦杏仁糖浆:那是母亲的发香和奶香,是小时候,在“他们”的房间里,木头潮湿的味道。他也可以在吧台上,在自己的杯中酌上“香奈儿五号”(这是安娜的味道),“罗莎女人”(这是黑蒂),“绿风”(这是……谁的香水?她的名字叫什么?)然后,是他自己眼泪的味道,被“娇兰”的香水熏出来的,而用它的那个女人他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叫……伊内斯?这些,就是巴黎的街道、香水和热气所带来的奇异的力量

  ——《街角咖啡馆》(男主角马克在得知自己罹患肺癌命不久矣后,在街角咖啡馆点了一杯潘诺茴香酒便开始飘散的思绪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二):最没道理的事,或许最有趣

  也许和很多读者描述的不一样,我并没有觉得这些故事那般“凌冽彻骨”。看完这本书也不会使我惊于世间邪恶冷漠之多,浑身发冷,背后一凉。我坦然接受了遮羞布被扯去之后,也不过如此的平淡事实

  当有别人问我这书讲什么的时候,我会直白地说:哦。大概就是几个关于婚外恋,包养,分手,死亡之类的故事吧。这样的题材不至于太过禁忌,但确实触及了一些平常人生活中有些难以启齿的隐秘。大多数故事中的转折,人物心理活动在我初读之时,我只觉戏剧化色彩浓重,部分主人公慌乱挣扎甚至带有些许荒唐一笑置之罢了。但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带着窃喜的心酸,喜于我看似是个旁观者,哀于我似乎有着共鸣

  这本书对我来说从来不文艺,反而在仔细思考之后,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某种程度上竟然贴近生活得可怕。与其说是冰冷辛辣,不如说是一种让能够缓缓攀上人心脏的一棵藤蔓。它在不经意之间,撑开你的胸口,让你认清自己的心到底长什么样。然而我并没有感到那种突如其来疼痛,也没有恍然大悟感觉,准确的来说,我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即使我和书中人并没有过相同的经历,但我们本质上都是天真而胆怯普通人。

  其中最喜欢的可能是《小情郎》,《名伶》和《罗马分手》。

  《小情郎》和《名伶》的女主都很富有且拥有年轻英俊的情人。可她们追求的那么不一样。即使美艳,但年龄使她自卑曾经受过的伤害使她怯懦。她选择舍弃尼古拉的温情,无视他已然表露出的爱意,只为成全自己想要的那点安全感。她有玩家的资本,可最后她还是哭了呀。

  相较于她,歌唱家卡修尼则自信得多。她是众星捧月的对象,是台下所有观众的焦点。然而她的小情人亦贪婪渴望着她对他的重视。他曾认为挥霍会满足他的贪心,然而他与生俱来的嫉妒和骄傲使他不能满足于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他鄙夷她走样的身材,逝去的年华,可正因为众多追求者存在和她吝啬于给予他的重视,他对她的爱实则趋之若鹜。得不到的最好,大家都想要的最好,从来都不满足。可这位名伶能给他什么? 她最爱的从来不是这些情人们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那千金难买的contre-ut。

  我看过《罗马分手》最多遍, 可能仅仅是因为我和这个心思变化无常的卢伊吉一样,对英琦一贯的从容感到害怕,就像对于按部就班的生活感到厌倦一样。即使是最小的惊喜,也能让我欣喜若狂吧。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三):爱情与死亡 清醒与逃避

  这是一本需要安安静静读的书,而且豆瓣的内容简介有误,并不是19个关于分手的故事。第一遍在办公室读,比较零碎。利用周末,又重新完整的读了一遍喜欢的故事。发现有很多需要去抽丝剥茧的地方,总结起来着实花了好长时间。

  作者笔下的女人与男人都很相似。说到女子,浮现的是平静,漫不经心,如谜一般,这几个形容词;而说到男子,想起《左眼皮》中的一段话 “爱护,这个概念太空泛,而且因人而异。但是总的来说,这世上真的缺乏懂得爱护女性的男人。”比如《丝绸般的眼睛》与《躺着的男人》中男方方面觉得无法交流;《陌生人》里的大卫目中无人,不肯看到别人的好;《太阳照样落下》中,勇猛却不懂女人心的斗牛士。但也不尽然如此,也有《小情郎》尼古拉般的温柔体贴

  1.爱情与死亡

  《丝绸般的眼睛》

  丈夫在狩猎的旅途中,发现了自己妻子与朋友的不忠,他准备在打猎时杀死他的朋友,可最后却没下得了手。故事的描写很美,留白很妙,字里行间细节解释了一切。即使读了第二遍,我依旧觉得他的妻子是个谜。第二遍的新领悟:羚羊就是妻子。

  其中有一段关于夫妻关系的描述和《躺着的男人》中非常相像,都是男方单方面觉得无法交流了。

  “在他心里,有某种东西凝固了,隐隐作痛无可挽回事实上,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跟妻子交流了。他带着她四处去玩,他养着她,跟她做爱, 但他不再与她交流。” ——《丝绸般的眼睛》

  “我们之间没话可说了”他苦涩地想。他觉得倦了。二十岁就知道的事,却花了一辈子来证实。爱情,正如死亡,不由分说。 ——《躺着的男人》

  《躺着的男人》

  垂死老人临终前与妻子的对话。临死前,老人回顾了自己的风流过往,在最后一刻,他只在乎自己的心跳。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不幸福的,他爱的永远只有自己,而妻子却是一直爱着他。“两个人的幸福,不是那么容易……”结尾如是说。

  2.两次反转

  《左眼皮》

  ”所有漂泊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漂泊与安定,让我想起电影《七月与安生》。

  女人踏上驶向与自己情人夏尔分手的火车,不幸被锁在厕所,才意识到夏尔是她多年感情生活,花边新闻中,唯一一个会拯救她的男人。

  在火车上可以看到她矛盾的思想,先是“没理由最后跟一个拍卖师度过余生,接着”夏尔是应该找一个年轻的姑娘来与他相配,而她,真的配不上她。”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小情郎》,但我更喜欢这个结局:从一开始决绝的分手,到最后直接求婚。勇敢的跨越年龄与文化差异(法国与英国)当然这只是一个截面,之后的发展谁都不知情,但我希望结局是好的。

  疑问:法国人所说的男朋友和情人,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否一样?

  《罗马分手》

  和《左眼皮》很像,都是从一开始预想分手,最后却反转在一起。这篇不一样的是男子想提出分手。

  男子准备与他的瑞典女友分手,想要所有人都知道,他准备在宴会上昭告天下。他的分手理由是觉得自己被困住了。宴会开始,进入故事的高潮,那些看热闹,幸灾乐祸的狐朋狗友们兴奋异常,等待着好戏上演。可最后,他的女友拯救了他,他了解到:困住他的并不是瑞典女友,而是那些他所依赖的“他人”,而他的女友,恰恰是拯救他的,带他逃离这个他早已厌倦的生活。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带着疑问,我想知道,女主知不知道这场被安排好的闹剧,但没读出蛛丝马迹。

  “这个男人并不是懦夫,但他却在他的小圈子里染上了某种可怕的孤独感,他已无法习惯独处,他赤裸裸地需要获得他人的肯定。他人,可以是聪明人或者笨蛋,可以是铁石心肠或者柔情蜜意,可以是猎手或是猎物,总之,是”他人“,终日游荡在大街小巷,游荡在他们的城市:罗马。他们自己已是中毒不浅的病人,在恶习,纵欲,健康,以及偶尔的柔情之间勉强地寻找着平衡。”

  这段背景介绍,解释了他的朋友们的状态:寻求刺激。女的着重看热闹,男的准备好接手被他抛弃的女友。

  3.清醒vs逃避

  清醒

  《丝绸般的眼睛》

  “在他心里,有某种东西凝固了,隐隐作痛,无可挽回。事实上,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跟妻子交流了。他带着她四处去玩,他养着她,跟她做爱, 但他不再与她交流。“

  《躺着的男人》

  “我们之间没话可说了”他苦涩地想。他觉得倦了。二十岁就知道的事,却花了一辈子来证实。爱情,正如死亡,不由分说。

  《左眼皮》

  “她立刻摇了摇头,又马上收住了。她受不了这种下意识的小动作,那些孤单的女人——还有那些孤单的男人们——在生活中,在大街上,在任何地方,暗自强化内心决定的时候,就会做这些小动作。”

  《罗马分手》

  “他要把她送到狮群中去:他的朋友们。”

  逃避

  《七点注射》

  逃避与清醒,优秀成功的剧作家清楚地知道自己活在一个奢华却没有灵魂的梦里,受着演员与导演的双重煎熬,把自己的剧本改的面目全非。只能靠固定的时间点注射海洛因来逃避现实。

  《五次分神》

  女主人公的特质是冷漠,冷漠到极端。所以就像故事的开头说的一样”在她人生的关键时刻,约瑟芬似乎总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出人意料地从那个时刻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中完完全全地跳脱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从而逃避掉当下的现实。”故事的最后是她无法接手自己将死的事实,以死逃避。

  同样是自杀的还有《街角咖啡馆》

  《街角咖啡馆》

  从得知自己的死亡,到咖啡店,闻着味道仿佛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拖着散漫的步子,忠于自己的内心”,无所后悔,活得坦然,最终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戏剧性地自我了断。

  《小情郎》

  50多岁的中年妇女与牛郎的故事,“我,我不想被欺骗。我已不能承受欺骗。”最后的独白让她拒绝了貌美少年,逃避了爱情的可能性。

  《穿着帆布鞋的死神》

  整篇就是主角的内心独白,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他的心早就死了,他不愿意接受(他想关掉黑人女子的音乐What are you listening to? Who are you looking for?)。当他发现全身湿透,以为自己将死的时候,没有一点情绪波动。当他知道他全身湿透只是因为花园喷水器的时候,非常的羞耻与无力。最后他自杀了。

  我不明白,他生活的不如意来自哪里?他的心为什么死了?是因为长期以来按部就班的生活?这趋于平静,丧失热情的生活?

  有同样情绪的还有同名短篇《孤独的池塘》。

  《意大利的天空》

  迈尔斯每天用法国白兰地让自己重温他二十二岁时,在意大利与卢吉娅的美好回忆。当时的他没有勇气放弃自己伊顿公学的出身,成为意大利乡下的一介农夫,而现在的他只能靠酒精逃避这“井井有条”的苏格兰角落。

  关于昔日美好回忆的还有《树绅》。

  《树绅》

  这篇主人公把回忆埋葬了起来。非常讽刺,他的未婚妻散步把他带到了林荫树的尽头,带到他唯一真正活过的时光。而他想做的,是想去掩盖曾经的美好,不想让过去搅乱了他的现在,他的未来。我不明白,他的心已经被消磨得不成形状了,为什么还要接受这一览无遗的未来?至少我以为,曾经的美好是不可触碰的,可男人却一心想用谎言带过。如果他无法向他的未婚妻解释S和F,是不是他终于可以面对自己?可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了,“生活刚刚给了他一记万劫不复的耳光”。

  《一夜》

  男友离开了她,她找前男友聊以慰藉,其实只是逃避,只是一夜,人生匆匆。

  分手后逃避现实的还有《风雅的死亡》

  《风雅的死亡》

  她思念恋人,作践自己,不愿面对现实。最后从马上跌下来。

  4.Undecided

  《小狗之夜》

  挺荒凉的,主人公因为赌博导致没有钱给妻子、儿女买圣诞礼物。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从认领处领了一条狗,准备带回家替代圣诞礼物。可妻子、儿女并不买账,丢下他去做午夜弥撒,在等待她们的时候,教堂里结束弥撒,准备回家的善心人把他当成了乞丐,同情他,施舍给他钱,最后他把这些钱分给了妻子和儿女当做礼物钱。

  第二遍读完,感觉主人公就像这条狗一样,没有人爱。甚至连体形也很像,胖乎乎的,膘肥体壮。主人公的妻儿,描述的并不多,只知道他们想要手提包、滑板车和电唱机,他们对主人公只是一味地所求,感觉不到他们对主人公的爱。

  ”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人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他了。他的心都快化了。”他也需要爱啊,没人想过送他礼物吗?看来小狗是最好的礼物,给他温暖与陪伴。

  《陌生人》

  取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结婚了十年的丈夫,作为妻子的她才发现丈夫是个同性恋,和闺蜜的哥哥有奸情。第一遍读,我认为丈夫和她的闺蜜也有一腿;可第二遍读,发现闺蜜可能只是知道他哥哥与丈夫的奸情,接受不了。

  “你看,我们已经结婚十年了,大卫和我,我们各自都有过一些机会……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四):看萨冈打牌

  萨冈的手上有一副世俗意义上的好牌,和她笔下的一干主人公一样,可是他们看起来“没打好”。

  假如有些人生来不需要奋斗终身呢?

  假如老天就是赏他们饭吃呢?

  这对他们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

  这是我读萨冈小说以后的一些感慨。

  我第一次读萨冈的小说是《你好!忧愁》,大概是大学本科的时候,或者更早。我记得在图书管的书架上看到这本小说的中缝。一般去图书馆借书,小说区,除非之前知道某本书,或者被某个别出心裁的书名吸引,不然很难说随机取出一本小说来。这本小说的书名可以算作后者,当然我觉得这也是缘分,就在我晃过那书架几番以后它被注意到,并抽出来,看一看封面和内容梗概后一读到底。

  这个书名,取自一篇她最著名的小说名,我想其实就是萨冈的困扰。自身的困扰往往是促使作家写作的动力。从她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活动,那些任性浮躁和自以为是,读者不难把作者就代入进去。这是萨冈在高中时期写下的处女作,她对朋友说,我要写几篇小说,然后我会赚一大笔钱,我要用来买雪豹汽车。然后她就做到了。这种代入感是很合情合理的,我总相信一般来说,如果处女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的身份背景相仿,那基本就是半自传——尤其是年轻的作者,因为作者大都是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设出发。尤其还是萨冈这样的姑娘,她不关心别人。

  生活优渥,年少成名,人小鬼大。她的生活里仿佛什么都不缺,只缺忧愁。于是这就是她的忧愁。比起其他人对忧愁避之不及,她是想好好拥抱忧愁的,亲切对它张开双臂说“你好!”

  这种宠儿的苦恼听起来十分荒诞。但其实是一种极端,我想起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来, 他讨论过“轻”与“重”的关系,萨冈仿佛就是处在一切“别样亦可”的轻飘飘的氛围之中,她的生活中没有一种“非这样不可”的沉重,而这种状态招致了她的漫无目的和迷茫。

  同样是法国女作家,同样以写情人出彩,比较看一下玛格丽塔·杜拉斯,就好像是沉重的一面。她是那种苦哈哈的人设,文字也遍布伤痕和烙印感,她就会喊“爱之于我,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会让主人公在风烛残年的时候说出“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来,沉重到不行。而萨冈不会,萨冈爱人不会超过三四年,她自己说的。她是很诚实的。

  《孤独的池塘》里就是关于失爱的19个故事。林一峰有一句歌词叫做“恋爱总是平静地意外身亡”,我觉得用来附注这本书不错。这些故事是短篇小说,它们都迅速的起承转合,尤其在结尾处十分果决,不拖泥带水。就像是19个瞬间,分别往心底埋葬了某个人,外表看来波澜不惊,生活依旧继续。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关系和丰富多彩的“腐败”生活方式:发生在路上、去打猎、去赴约、去捉奸、去骑马、去捕鱼、去打网球、去领养小狗……

  小说《陌生人》,妻子回家意外发现丈夫和女伴哥哥的基情……瞬间,妻子脑中的联翩闪回,种种可疑细节都说得通了,可最后她并没去撞破,反而故作轻松地对在楼下的女伴说:“恐怕被你说中了。睡房里有一件肉红色香艳透顶的情趣内衣呢”。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她没有花任何笔墨给夫妻当场撕逼或者他们接下来要如何陷入纠结不堪的三角关系。这不是她感兴趣的,在她眼里这故事的诱人瞬间已经终结。沉重的那一套她不要的。

  再比如《五次分神》,每一次涉及死生事大命运转折,主人公都会分神,神思游离:丈夫性命垂危时候去到梵高的麦田、第二任丈夫分手谈话时抽丝的丝袜、情人诀别时女佣人扇上的羽毛、获知病情噩耗时大夫头顶上歪斜的画以及自杀时被手枪压断的手指甲。这五次分神帮她逃避了主观的能动,像个旁观者一样,从千钧一发的紧张感中抽离出来,直到最终彻底灵肉分离。

  萨冈也不会总结出什么人生哲理来告诉读者,或者给他们熬点心灵鸡汤。她真的不关心别人。她就写和她相像的那一类人的故事,不去评判是非对错,不为自省。

  这种写作取材和主题贯穿了她的所有作品,有人说,她这就是典型中产阶级/小资的文学。我觉得这样说无疑泛化了她的棱角。她的作品和她的一生作风、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她活出了自己的小说,也用小说为自己代言。萨冈独有一种不可取代的裸呈感,一份对人生“虚无”无法克服而挥之不去的“忧愁”,弥漫心头和文字。

  回到开头,我说她本来有一手好牌,她能怎么打。

  A) 她可以做一个好好学生,嫁人作好主妇,循规蹈矩的“人生赢家”情境。这对她来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她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 她还可以挥霍,体验各种离经叛道,处处留情同时又无情,叫人捉摸不透的“迷之女孩”设定。她会从“拥抱忧愁”的尝试中“克服虚无”吗?

  前者对她来说,就是该出炸弹的时候出炸弹,该记牌的时候要记牌,用一手好牌打赢对手,末了对方想“打赢我也不稀奇,你牌那么好”,她自己呢,也好像是走了一条命中注定的道,一揉开牌就看到了结局;后者呢,就好比拆开炸弹一张张出,压得住的也叫过,玩得对方弹眼落睛大呼看不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招会怎么出。——我猜萨冈看到好牌以后没多久,就走了第二种方式。至此,插播一条(我自己十分钟爱的)毛姆小说里提到过的一个埃及艳后的小故事:克娄巴特拉宴请安东尼享用一顿丰盛的大餐,期间克娄巴特拉向安东尼玩笑般打赌,赌她可以一餐花掉一千万银币,安东尼答应了。第二天晚餐,克娄巴特拉还是摆出平常般的宴席,安东尼开始嘲笑这一切。到了用餐下个阶段,却只上了一杯很浓的醋,只见克娄巴特拉解下她一个无价的珍珠耳环,把它丢入醋中溶解,喝下这杯饮品。——毛姆评论说,虚度光阴的感觉就好像是更进一步把这杯溶解了无价之宝的饮品抛洒殆尽,这样的举止是非常壮观的,(并像所有壮观的举动一样荒唐可笑),而他本人则非常向往这种壮观,可惜他并没有这手牌。

  我就想说,萨冈出牌就是这样一种壮观举止。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五):自我与孤独

  《孤独的池塘》一共收录了19篇小说,基本每个短篇的主人公都可以被现在的时髦话称为:外向孤独症患者。他们有颜值,有财富,有情人,有朋友,有社交,甚至大多说的上纸醉金迷,但是他们都曾在某一个时刻体会过刺骨的孤独,甚至像《孤独的池塘》里的女主角一样,闪过死亡的念头。这些人,都拥有一个未曾了解的自己,而这个自己,被萨岗通过某个瞬间,某个插曲,某段对白,描摹了形状。

  伍尔夫在《奥兰多》中说,奥兰多拥有几千个自我,而作为传记作者,她能写出四五个已算圆满。其实不止奥兰多,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自我,而圉于个人的经历和资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或发现出来。萨岗笔下的人物可谓上帝的宠儿,她们富裕的物质生活,优越的外形条件,敏感细腻的内心让他们可以有时间有精力也有能力去探寻灵魂深处那个自己。这个自己不常出现,她可能只出现于被困车厢的挣扎中,只出现于漫步树林的回忆里,她可能需要酒精或海洛因的麻醉,她可能需要情人的欺骗和背叛才能激发出来。然而,这个自己,这个隐于我们日常生活下不常出现的自己,往往更接近我们的灵魂。而萨岗,就是在一篇篇短小的篇幅中试图抓住这样的自我。而这个自我,依据萨岗的勾勒,总有孤独的印迹。

  人的意识如蓝鲸喷出的水柱,而平静大海下隐秘的暗流,才更接近自我的本质。

  萨岗试图窥探那股暗流。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六):断裂时刻的萨冈式忧愁

  如果一个人活到白发苍苍的年纪,世人对其的印象仍旧停留在青春年少的时日,算不算一桩幸事?而一位作家写作近半个世纪,大家提起来,还是其初出茅庐的成名作,估计未必引为快事了。不过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大约并不在乎这些,她的一生似乎与“萨冈式忧愁”捆绑在了一起,尽源于十八岁写的《你好,忧愁》。其创作与生活难分难解,一种莫名的怅惘情绪贯穿其中,或许可以说,她写作的所有书事实上可归为一册,或是每一种书均为她心绪的一枚碎片。而《孤独的池塘》即是萨冈难得的短篇小说创作结集,大概更能让我们看清其忧愁的片段与悄然而至的断裂时刻。

  萨冈关注的是都市中男女的情感剖面,那一种情绪的纠结与断裂显然是有产阶级方才具有的标签,因为其内在的闲适性。如短篇《孤独的池塘》,身着“优雅的罗登呢大衣”的女子,开车去和朋友们度周末,途经一个名叫荷兰池塘的所在,忽然想独自走一走,就在黄昏的池塘边,她生出孤独的感觉,幻想自己沉入湖底,“回到摇篮,回到真正的生活”,而随后她又进入了现实之中,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忘记这次莫名的犯痴。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有闲者的胡思乱想,但不能否认这种断裂的真切感,因为揆诸人性,确有相当的普泛性。物质生活的餍足,并不能填满精神贫瘠的沟壑;烈火烹油的闹猛,边缘处或许正是凄清的孤独。对此,萨冈似乎在以自身的体会,灌注到笔下的人物情态中。观察他们,我们亦看到了萨冈本人的身影。

  声色之娱容易使人麻醉,但另一方面,其距离意识的清醒也仅一纸之隔。《风雅的死亡》中,女主角罗拉在喧闹的环境和人群中,“开始感到厌倦,厌倦这个地方,厌倦她的情人”,她离开酒吧,偶然地和一个小门童去了马场,在崇拜和信任的目光中,她义无反顾地骑上了赛马,“在世界末日般的轰鸣声中,缓缓滑下马鞍,被小魔鬼的蹄子踩中前额。”死亡之为风雅,在于孤独中的清醒,以及清醒之后的无谓与失落。萨冈有一种身处浮华中的敏锐,她能够轻轻地拈出其间微妙的若干枝叶,不须太多的夸张,展示给我们看,剧中人并不是茕茕孑立,与现实全不相干,而是有可能即为我们自己身后的投影。物质的丰裕已不稀罕,灵魂的虚空近在眉睫,欢愉之后的厌倦早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此,萨冈的忧愁或许不必被讥为无病呻吟、强自说愁了。

  读萨冈的小说,有时会想起中国新感觉派的穆时英、刘呐鸥来,他们对都市浮华的记录与刻画有其共通之处。不过,新感觉派对都市符号的引用和拼贴未免喧闹而华丽,且具舶来的异域感,颇有炫示的意味;萨冈就圆润与轻巧极了,本来嘛,她的生活实质与节奏即在都市的韵律之中,不管是欢欣与困境都是她自己的,照直写来就是,率真与曲折存于一体,自有迷人之处。

  《陌生人》中,周末与女友回家的蜜莉森无意中发现丈夫的私情,尴尬情境中,对话暗潮涌动;《小情郎》,年过半百的女人忽然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小白脸,她毅然将之赶走,“然后独自躺倒在空荡荡的大床上,她哭了许久才沉沉睡去,她说自己真是疯了”;《丝绸般的眼睛》,打猎途中,男人发现朋友和自己的妻子关系暧昧,醋意大发,手中的猎枪不知不觉调转了方向……可以说,萨冈时时关注着都市中人的“断裂时刻”,在那一刻,生活的平静与心境的平衡被倏然打破,人与自己或与他人的关系出现逆转,不复旧时模样。这种结构小说的方式,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欧•亨利?精巧确有相似,而萨冈更多了心理描写的铺垫,以及女性的温润笔触,她带给我们的惊愕是有一个情绪的缓冲坡度的,非欧•亨利式的戛然而止、毅然决然。

  文学史上,作家的作品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不在少数,但像萨冈这样招牌鲜明的却也少见。她即或在游戏人间,也不能忘情于写作,“写作是一种激情,没有它,生活将是死水一潭”,如此的表白或许会让人惊异,但却是一个崇尚叛逆的女性生活之一面,由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何其作品会成为一种独异的存在了。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七):忧愁之后——评《左眼皮》与《意大利的天空》

  在萨冈出版于1975年的短篇小说集中挑出《左眼皮》和《意大利的天空》来讲,是因为这两篇明晰得指向萨冈在整个集子中处理的题材,即所谓的中年危机,当然是在她一贯的小资情调中。这个题材直接得来源于萨冈自己的生活体验,1975年时萨冈40岁,这个题材是那么的恶俗,以至于我们很容易滑进一种类型化解读中去。那么《左眼皮》就是一个美丽优雅但颇为神经质的三十五岁英国女人,因为一次被锁火车洗手间事件而幡然醒悟,决定嫁给自己平庸的情人过上稳定的生活。《意大利的天空》则是一个32岁就开始衰老的英国酒鬼,在他优渥的中产阶级生活中靠着酒精不断重返在意大利时与乡间女子的异国情缘。在这样的解读中,萨冈就像那些尖刻的批评家所言,是一个“始终围绕着床笫”写作的二流作家,甚至可以引申到对她个人生活的伦理批判。 然而实际上在对萨冈的严肃阅读中我们也许可以获得更多。

  《意大利的天空》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几个关于这篇小说的时间点。鉴于萨冈几乎每年都有作品出版问世的速度,我们可以推测《意大利的天空》就写于1975年,或稍往前。男主在意大利养伤是在1944年,1944年6月盟军开进罗马,1944年底法国全境解放,1945年意大利境内肃清敌军。小说中的当下时间处于战争后十年,也就是1954年。而1954年则是18岁的萨冈出版那本风靡法国的小说《你好,忧愁》的年份。《你好,忧愁》这本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几乎是无法归类的,她与当时严肃文学领域盛行的“新小说”风气格格不入,也全然不顾法国理论界的解剖刀。在一本法国文学史中,《你好,忧愁》被定义为“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小说所崇尚的心理和社会准则决裂的‘轻浮’的小说”,但同时“触碰了社会的真实颤动”。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并不想理解和背负战争的记忆和伤痛,而是在精巧的忧愁中感受当下的生活。这种忧愁毫无疑问得成为了萨冈一生的标签。

  当四十岁的萨冈再去写那个1954年时,她试图去理解《你好,忧愁》中那个享乐主义的父亲,然而她想在父辈和历史中寻获曾被她拒斥的什么东西呢?

  在《意大利的天空》中,这个问题被翻译为,迈尔斯为什么绝望得怀念着意大利?在萨冈虚构的迈尔斯的回忆中,战败国意大利只有从阁楼窗户里望出去的田间景色和穿红色罩衫的女人。这与战争背景和对法西斯国家的想象是格格不入的,年轻女子的丈夫正在跟美国人打仗,迈尔斯知道他不是被迫的,意识形态在这里隐秘得滑过。迈尔斯的意大利是他在飙车时不小心摔入的,是以一个战胜国家的士兵的身份进入的男性缺位的农庄,是西昂地葡萄酒的长颈大肚瓶和过于充沛的阳光,简单地来说,迈尔斯的意大利是女性的,等待着他去“做点什么”。时至今日,意大利同德国、日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仍然是天壤之别的。在意大利,迈尔斯实践了一个完全的男性形象,而这样的历史环境将永远不会复现。在离开的前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P134)“然而,洒落田野的阳光,头顶上空了的西昂地酒大肚瓶,这一切都带给他无可名状的怅然”。萨冈在这里惊喜得发现了她的忧愁,迈尔斯的忧愁。

  在这种忧愁中,迈尔斯需要做出一种关于自我身份确认的选择。在那不勒斯和法国南部逗留的那段时间里,“他,迈尔斯”、“他,伊顿公学出身的他”(这里顺便吐槽一下萨冈笔下的大多数男性都是伊顿公学的,包括那位同性恋丈夫),这样的表述一再出现,迈尔斯不再是一个单纯身份可以统辖的个体了,他向自己提问、与自己搏斗。他在醉酒时闻到海港的气息,那是他登上返回伦敦的船,放弃他无法释怀的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意大利是女性的、沉默的、诗意的,迈尔斯的当下生活则是嘈杂的,充斥着关于汽车、网球和时装秀的社交。在故事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有意思的话——“我亲爱的玛格丽特”,他开口道,“您不介意的话……”但他打住了。十年来,她从来都介意。除了打网球、说“哈罗”、大力拍打别人的后背以及在俱乐部里读报纸。”(P128)他说的这句话里除了玛格丽特的名字,其他全是废话。当你说如果你不介意,你根本不在乎他人是否介意,因为你一早就知道他一定会介意,喝着白兰地的迈尔斯注意到了这一点。然而在意大利,即使身边没有人懂他的语言,他却在那些缄默中感到灵魂的归属感,也因此,意大利是无法说出的。P137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他缓缓得向其他人走去。他们不留痕迹地把他纳入了交谈中,仿佛根本没注意到他刚才的缺席”。这看似是一种开放性,实际上却是绝对的隔阂。他们不能和任何人交流战争打开的另一个自我,无论是极端的伤痛还是美好,因为作为欣欣向荣的中产阶级公民,你应当像一句哈罗一样健康、轻松、大方。而如果与他者的接触不再可能,我们又如何确证自身的存在呢?

  这种对个体存在状况的描述使我们联想到海德格尔所讨论的的此在的抛置状态,在言谈、情绪中沉沦于非本真的世界“IN-der-welt-sein”(在世界之中存在)。这可能是因为萨冈对当代哲学的遍览,和她对萨特的崇拜。

  《左眼皮》

  在《左眼皮》中,这种存在状况的揭示更为戏剧化和明晰,因为它几乎是贾洛德女士在火车洗手间内上演的一出独角戏,贾洛德女士在这逼仄的空间内又哭又笑、排练分手宣言、幻想夏尔的反应、回忆她的男人们;同时,这出独角戏属于无数个贾洛德女士,我们可以从文中将她们一一找到,“美丽、温柔、可望而不可即的雷蒂亚贾洛德”,“永远的木樨草、温柔与童年”、“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女人”、“性感难当的”贾洛德、“活泼开朗的”贾洛德、“残酷的”贾洛德、左眼比右眼更美的贾洛德……贾洛德女士会在讨厌自己的小动作和用错法语语法时意识到另一个她,而在那个比任何精神病室都更有效的厕所里,她与她们打了照面,十分拥挤。这些她们每一个都属于她的一个男人,那么她是谁?是否拥有自己?

  最终,贾洛德女士为自己选择了其中最触手可得的一个,住了进去。P95“她,雷蒂亚贾洛德,在晴朗的九月早晨被司机送到巴黎的里昂车站,在里昂亦有个忠心耿耿的情人在苦苦等待,这样的她”。

  左眼皮是一个很有趣的象征,左眼皮是格外美丽的,等待被涂画成任意的样子。所以当贾洛德女士带着完美妆容投入情人怀抱时,我们知道她不过是选择了某一种特定的此在方式。在萨冈采用的碎碎念式的语言风格以及戏剧化的场景中,我们很容易读出她的嘲讽,这将她区别于流行的鸡汤文和“我要稳稳的幸福”。但当我读到P101,她声嘶力竭,想到的那些事物时,我很难对这个有些可笑的贾洛德女士如此严厉。这一段使得整篇小说的情感逻辑更加丰满,使我们感到萨冈对她笔下的人物具有深切的柔情。

  对于这种主体性丢失和破碎的生存状况是很多艺术作品想要处理的对象。比如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豪门女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只是个骗局,跌落凡间后却精神失常无法接受现实。优雅的凯特布兰切特所饰演的茉莉在我阅读《左眼皮》时直接成为了贾洛德的形象。

  纳博科夫在他的中篇小说《眼镜》中有过这样的叙述:“一位严肃的心理学家可以透过我雨滴般晶莹的密码文字分辨出一个灵魂化解的世界,在那里可怜的斯穆罗夫的存在只取决于他在别人头脑中的反映,而他们的头脑接着也像他的一样,被置于同样离奇的镜子似的窘境中。”在这部小说中,纳博科夫用一种神秘的模式带动读者共同追寻主人公的主体性,这种模式非常有效,“尽管时光流转,书海更迭,一种语言的海市蜃楼变成了另一种语言的绿洲,然而追踪斯穆罗夫依然是件精彩的活动”。萨冈缺乏的恰恰是结构混沌的模式,那些世界相互割裂,她只能提供一个存放白兰地的壁橱和一个洗手间作为具象的转换装置。

  和《意大利的天空》和《左眼皮》不同,这个短篇小说集中的很多其他篇目在情感逻辑上显得十分淡薄,因而有做作之嫌。例如同名小说《孤独的池塘》,女主人公莫名得产生了沉湖的冲动,虽然萨冈用她不乏诗意的语言塑造了凄清神秘的氛围,并布下一些小机关,但却并不能让如此短小的篇幅有效地承载生死。更毋论集子中那些吸毒、自戕的主人公们。萨冈截取那些危机显露的时刻,就像在他们生活中砸下一颗钉子,平衡和光鲜的生活表象是否会像木板一样纵裂呢?

  但在小说集出版的1975年,评论家们却将其视为萨冈带给他们的巨大惊喜。《孤独的池塘》在法国第一次出版时的名字是《丝绸般明亮的眼睛》,是作为1975年萨冈导演的电影《蓝色蕨草》的原著出版的。电影并没有获得成功,但这些短篇小说却被比喻为“以合奏曲形式出现的小奏鸣曲”,他们必须是作为一个系列被理解的,并且是为电影的形式而创作的。

  在《孤独的池塘》之前,萨冈197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灵魂的青紫伤痕》因为描写了痛苦的心理状态而被媒体夸张报道为萨冈本人患了震颤性谵妄症,萨冈在极度愤怒中离开法国。她那时的情人事后证实她那时深陷忧郁症,被带去意大利疗养。

  如果我们对时间更为敏感,1973至1975年发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美元危机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学知识的人我无法做更多阐述。而战后法国历史的辉煌的三十年以1975年为中点开始了紧缩和下坡路。政治信仰上的危机则表现为戴高乐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失效,而萨冈从不避免政治上的参与,虽然她的政治行为一直被视为草率而失败的典范。在这里罗列这些宏大的背景是为了试图复现萨冈写作的大环境,虽然历史的阶段是在历史结束之后才被划分的,但敏锐的作家却在历史进程中准确地踏上步点。这些危机情绪作为一种底色存在于那些敏感脆弱的男女故事中,并成为萨冈的写作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小说中萨冈的主人公都是英国人,英国的资本地位和它在欧洲一直以来的游离状态或许构成了作者的暗指,更明显的是,萨冈有意得在她的写作与当下的文化生态之间形成身份上的疏离,使法国读者在阅读中不至于沉湎于民族式的自伤中。

  萨冈的语言是轻盈的、柔美的,但并不使人腻烦,这种语言的质地使她的写作始终带着那种忧愁的气息,那些危机时刻都缺乏人性上的沉重来给人以震撼,而停留在生活体验层面上的情绪共振。但这种标签化的萨冈式的忧愁其实是媒体定义出的,萨冈从18岁起就双重得活在媒体为她建构的人生中,那些赌博、飙车、丑闻、浪荡的生活其实在萨冈日后的传记中都被否认,并呈现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但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以幻想的方式理解这位少年成名的叛逆的美女作家,这是刺激的、有卖点的。在某种意义上,萨冈的才华是被绑架的,她被“忧愁”这个字眼所束缚,因而她的很多写作都在尝试颠覆或回应这个字眼,就像她自己在采访中说的,“只有在写作中我才能完成对自我的审视”。

  我们今天读萨冈,如果没有那些法国史的知识和对她本人的生活经验的了解,我们能读出什么呢?实际上萨冈仍然被喜爱,危机和忧愁作为现代人生活中的结构性元素存在于个体生命的所有时刻,因为我们的生活现实地碎片化为无数镜像,我们长久地处于不安中,因为我们不知道今年是不是另一个1975年,人生的下坡路是否从此刻展开,摇摇欲坠的平衡是否在下一秒断裂。

  另一个被喜爱的原因我们之前提到过,她对笔下人物的柔情使得她与世界有一种安慰性的和解。更典型的是《圣诞小狗》那篇,萨冈的劝慰是,命运会适时送来一只小狗的,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却使人生可以忍受。

  萨冈有一本小说名是《你喜欢勃拉姆斯吗》,这被借用到她的传记名中,《你喜欢萨冈吗》。萨冈是二流的,并且她拒绝法国文学试图颁给她的各种奖项和荣誉,她自觉地与伟大保持距离。她希望“你喜欢萨冈吗”只是一个关于个人趣味的话题。

  一篇课堂讨论

  而讨论本身令人非常不满意,对二流作家应该抱什么样的阅读态度是需要警惕的,标签化或者读者的自大症很可怕。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八):读过之后的一点点心情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在复习备考的日子里。本以为都是绝望的故事读完应该会内心不爽(我是很容易被人情绪带入的人....),但是很意外的没有,可能因为萨冈那不矫情轻松的语言,生死在她笔尖看似都是那么淡。也可能是源于我现在忙碌充实的生活,让我无暇去顾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就像译后记里面写的一样,萨冈笔下的人物都如此孤独,可是他们又如此清醒,清醒到对生活本身都没有了渴求,对生命也没了眷恋。可能我是个糊涂人,所以我看不了那么清,不能简单的放手,不能追求灵魂深处的声音,然后只能和常人一样过着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生活还乐在其中。不过郑板桥说过:难得糊涂。所以我也就心安了。

  原谅我的没有条理= =。初看时很是喜欢王逸安为其写的序的,优雅,这两个字很能表现短篇小说的精髓,我以前没读过萨冈的书,所以对她并不是很了解,读过这本后,加上扉页的简介,觉得大概能感受到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怎么说呢,和我绝对不是同一类人,我们似乎是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她泡吧享受青春可谓是生如夏花的时候,我泡在图书馆里,对着摊开正在复习的医学影像学忙里偷闲地看着她的书。但是我们却都是女人,同样富有激情。同样的,对雅致的女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欣赏。那样眼神浅淡,永远看着都是懒惰,心不在焉,但是却令人感到如此沉醉迷人。这样的女人可能会成为万人迷,也可能因为不善表达而被男人抛弃,但是她们永远都是那样优雅不动声色,天知道,这有多难!所以这样的女人才迷人,让人无法理解,却又沉醉不已,就像美酒,你永远都想再多喝一杯。有人称之为毒药,可是仍有那么多人为之一掷千金。说实话,我不是这样的女人,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但我真的不是。

  记得后记里说本书原名是以第一篇作品《丝绸般的眼睛》为名的,但是后来改为了最后一篇《孤独的池塘》了。于我来说,要是叫原来的名字,可能更合我的意吧。《孤独的池塘》中的女子并不能给我很多感怀,可能因为现在的我正在一个拼命奋斗的状态,然后告诉自己成功的过程中都是要忍受孤独的,来告诫自己不要和其他人出去疯玩。毕竟我还对未来抱有幻想的年纪,可能十年之后,我就会更钟意这篇了吧,这是后话。在看《丝绸般的眼睛》时候,那男子追逐猎物的过程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我其实也是因为这篇作品才继续一口气读了下去。事后我本以为是什么跌宕起伏的描绘,让我内心如此激荡,读完整本书,再返回去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我当时仅仅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句子,真是说出来都要怕大家笑话....“看在上帝的份上,莫妮卡,求求你,别跑那么快。”莫妮卡是他狩猎的鹿,也是他的爱妻。突然想到我与暗恋的男孩在一起走的时候,他从来不会等我,总是兀自走在前面,我当时的心情,那种愤怒、无奈、心力憔悴,可能是因为他的感受,我太能体会了。那时我便按下决心,我终将与那个男孩并肩而行,否则,我就一定要走在他的前面,我受不了这样一辈子,看着他的背影。他的背影就像是萨冈笔下让人迷恋的女子,如同那丝绸般的眼睛,但是,她们也终究会有一个归宿,一个结局,无论是好的是坏的,时间总会给人归宿。这终是我的弱点,所以我只能继续拼命下去,不敢享受其他,害怕光阴易逝,害怕我错过了时机,害怕我不能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九):她就是她笔下的人

  继续短经典。这本是第二辑中的萨冈,去年在上海福州路淘书公社买的,半价10元。

  知道萨冈是很久以前,《你喜欢勃拉姆斯吗》《你好,忧愁》都在20年前读过的,没太在意。离开自己的生活太远了吧,不能想象。

  这回是收集短经典收入的。

  这本书19个故事,都不长,吉光片羽,读了六天,都是不事生产不愁吃穿的男男女女的心绪纠葛,结局有的会有反转,有的出乎意料。看得出来,作者很聪明通透优雅,她就是她笔下的一员,不费什么力气,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生活中难免有些想法有些激荡,但都无伤大雅,生活继续。

  读起来很轻松,也许还是与之描写的生活太远,没什么共鸣,没什么向往,只是觉得师太有些书里也有他的影子,只是师太笔下的女主角更独立更向往自由。

  让我震惊的是《风雅的死亡》女主还是她笔下的潇洒逍遥玩乐的女主,只是因为怜惜和偶发善心,竟然不负重荷送命,这真是最风雅的死了。

  她笔下的女主角形形色色,都淡漠风雅,不动声色,游戏于世间,又因为聪明敏锐,也不安于世间。意外总是在偶然间发现。

  太轻盈了,萨冈。

  《孤独的池塘》读后感(十):死水微澜

  萨冈的这个短篇集实在给人不小的惊喜。不同于长篇中那些冗长的描写,短篇是这样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在有限的篇幅内,释放无穷的张力。十九个小故事,在萨冈冷眼旁观的笔调下,熠熠生辉,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不同于十八岁的忧愁,四十岁的萨冈,淡漠的笔调后是一双清明睿智的眼。

  《丝绸般的眼睛》——平静,破碎后归于平静

  故事的开头,我以为看到了一对恩爱夫妻(其实他们的确是一对恩爱夫妻,只是在平静的表象下暗自波涛汹涌而已)。然而,丈夫并不了解自己的妻子,但是他知道,自己深爱着她,想要给她最好的一切。他的生活平静无波,但他觉得幸福,因为他的身旁有自己深爱的女人,然而,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他看到了妻子和朋友掌心相扣的手。

  这就是所谓“断裂的时刻”吧!秘而不宣的暧昧在这一刻浮上水面,暴露在空气中。平静被打破,朋友和妻子变成梦魇缠绕着他,他想在狩猎的时刻杀死那个人——他曾经的好友,妻子的情人。他迷路了,离开了人群,独自追逐着自己的猎物,精疲力竭。回忆与想象交织着,在能够轻易杀死羚羊的那一刻,他心软了、放弃了,“也许是因为它绝望而笨拙的努力,也许是因为它单纯的美丽,也许是因为那双睥睨他的眼睛中,那份孤傲和平静。”

  当他失魂落魄地与其他人会合时,妻子的脆弱与恐惧暴露无遗——她担心他会死。而夫妻之间的那一点淡漠终于被冲走,他们找回了自己的心,眼中只有彼此。

  模糊却又对得起读者期待的Happy ending。平静,破碎后又归于平静。

  《小情郎》——金钱与爱情

  这是一个老女人与小男人的故事,寂寞的老女人,和比他小二十岁的她包养的年轻男子。

  她用金钱买来情人,却买不回安全感,寂寞的心仍在一天天黯淡着、空虚着。她清清楚楚地向情人们表明他们之间是金钱的关系,始终清醒地看着自己的生活。

  她想送走他,结束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因为不喜欢他了,而是他太好太体贴,让她不安。是的,不安。虽然她富有,可以用金钱掌控情人,可是,她本质上是孤独的、自卑的,深深厌弃自己的年龄与衰老的身心。哪怕他是真的爱她,她也无法接受,只能将他推开。

  只是因为,“不能承受欺骗”。

  《躺着的男人》——自私的幸福

  躺着的这个男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在这最后的时刻,他试图与妻子交谈,絮絮叨叨地说着些语无伦次的话,时而平静、时而狂躁。最后的时刻,妻子终于说出了最初的忐忑——她曾是那样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爱情的女人,而他是那样不忠的一个丈夫。

  他们曾有过温柔的开始,最终又温柔地结束。

  幸福来之不易,他满足地死去。

  《陌生人》——残忍的真实

  妻子提前回家,却无意中发现丈夫偷情的证据。当着朋友的面,已无路可退,却在最后,发现了更残酷的事实——与丈夫偷情的,其实是一个男人,还是好友的哥哥。

  残忍的真实,含泪的微笑。

  《五次分神》——冷漠人生

  约瑟芬·冯·格雷芬博格伯爵夫人,美貌、冷酷,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永远无法进入别人的世界。她活得悠然自得,无所羁绊,甚至能平静地自杀。

  冷漠人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魂。

  《树绅》——初恋之殇

  斯蒂芬,三十五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听从父母之命准备与未婚妻艾米莉结婚。生活与他只是安排好的一件件事,没有自主。

  他唯一活过的时光,是与佃农女儿菲儿的初恋,甜蜜、热烈,然而终究分离。

  曾在树上刻下的名字让他恐慌,却阴差阳错地让未婚妻开心。

  生活从来都是充满巧合。

  《一夜》——生活的模样

  如同西蒙所说,“幸运的是,人生匆匆,我在这里,你在这里。我们共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