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城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双城记》读后感10篇

2018-02-24 20: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城记》读后感10篇

  《双城记》是一本由(英)狄更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读后感(一):礼物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耶稣

  卡顿临死前,脑中一直在想着这么一句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真的好像耶稣亲口对他说的一样。他不露出一丝恐惧,反而心静如水。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有些害怕,他握着她那双苍白的小手,安慰她不要怕。小女孩略带迟疑地问他:如果斧头落得快一些,自己是否会握着他的手一起飞向那个自由国度。他努力地点点头:是的,我相信一定会的。但终究小女孩还是先他而去了,二十二,她怯生生地走了。二十三,终于轮到他了。

  他把自己的生命送给了那个他一直深爱着的人—露西。在马内特没有办法就出达奈时,他想到了唯一的希望,那就是让自己替代达奈去死。人的伟大或许就在于某些情况下为了一个平凡想法而忘我,哪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他送给露西的这个礼物足够让她铭记一辈子,不,甚至远远不止。即使她死了,她们的后代也不会忘记,那个以卡顿的名字命名的孩子更不会忘记。他们会世世代代为他祈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做不了卡顿,也做不了麦琪的礼物中的那两位看似很傻,实则伟大的男女主人公,我们只能做得了自己。把自己珍贵东西拿出来送给别人,这件事看似很平常,做到并非难事,实则不然。自己留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免会忘却,甚至在某天搬家时会觉得是个累赘。但送给他人,那又是另一番意味,他也许会把它珍藏的很好。在不经意之间,也许会在心里默默发个誓,记上一辈子。

  耶稣给人类带来了福音,那是他给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凡是接收礼物的人,即使面对死亡,也会面带微笑。不知他们是不是认为自己的生命是自己回赠给耶稣的最好的礼物。能做到这一点者,圣人也。

  为什么要突然写这个话题,我想可能是收到某个礼物的原因,抑或是《双城记》这本书给我的感触。礼物无所谓大小,只要认为是自己能拿得出来送给别人最好的,那就够了。不仅你知道,上天知道,他也会知道。

  《双城记》读后感(二):阅读《双城记》

  作家确实绕不过他所存在的那个时代,无论他多么富有想象力和预测能力。狄更斯,这个生活于19世界的伟大作家无论如何在写作过程中逃不过他对于历史宏大叙事的极度观照。

  是啊,一个作家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可能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呢?带着强烈的历史痕迹忠实于自己对于时代的感觉思考——这也许是他之所以伟大的特征之一吧。

  近来,好不容易看完了《双城记》。说来惭愧中学时候的英语教材里有它的相关节选,而对于整部作品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竟然被我当成了一种想像通读之后的思想资源

  当冷静下来,重新回归这一伟大文本的时候,我才豁然发现自己浅薄与矜夸。当然,似乎这不是我第一次重新回归文本,沉浸当中享受文本之美,也不是我第一次由一部部作品而突然间发现自己的浅薄与矜夸,所以面对前人及其作品,我诚惶诚恐,无比敬畏。

  《双城记》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我想答文学史当中已经有了公断,说他是现实主义的巨著。然而,当我们的文学史当研究从阶级论的“余毒”当中“幡然醒悟”之后才承认爱情在整部作品里面的分量——这或许是一种反拨,在强烈的阶级断之后,有些研究者又将之作为一个爱情文本来进行解读——这不难理解,文本当中露西与达奈的爱情,卡顿对露西的爱,这些都可以说是爱情。尤其是卡顿主动代替达奈赴死时的表白,更是感人至深。“爱的无私奉献。”有研究者这样概括。

  我想这种爱并非仅仅爱情。还有亲情,露西从法国千里迢迢将马内特医生带回伦敦,然后帮他恢复心理身体健康;马内特医生帮助女儿,并在第一次时将达奈从狱中救出;洛里先生对于马内特一家的友谊……这些都超越了爱情的范畴,综合之不难直接升华到一个纯粹的“爱”字上。

  爱,人类的永恒之爱,它包括爱情之爱、亲情之爱、友谊之爱、长幼互敬之爱,等等。

  但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强烈的体验和感知能力的人,一个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强烈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人,狄更斯不会仅仅热衷于描写一个家庭内部的爱,更何况在19世纪那个风云变幻、激荡而富有生机的时代。

  狄更斯究竟在思考什么?阅读《双城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小说的结尾,狄更斯提到文本当中的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并且提到了吉伦特派代表人物之一罗兰夫人被压上断头台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狄更斯在《双城记》当中引用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显得非常愤怒

  这是有理由的。与围绕马内特一家险象环生的爱相比,这种爱所置身的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这个伟大的历史背景是他所着力表现的。

  狄更斯希望借助文本表达自己对于“法国大革命”、“历史”、“巴士底狱”、“雅克”……这些浸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名词的思考。

  革命在打破了就的社会秩序之后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秩序,或者说在打破了原有的贵族阶级对于下层人民的统治之后,民众沉浸在血色的激情当中将先前飞扬跋扈的贵族绞死之后,是否就意味着新正义的建立?自由的屠戮是否意味着代表社会新秩序的权力生杀予夺的权力否就意味着社会正义的力量

  罗兰夫人在断头台上说:“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那个与卡顿手握一起被拉到刑场的姑娘,那个站在断头台上平静死去的卡顿。事实上我们不消列举太多的例子,单单从德法日太太那喷着复仇火焰双眸当中映照出的杀人的冷漠来看,狭隘的复仇已经让她的理性不复存在,她的爱早已被仇恨消解。

  也许,从某种角度讲,在狄更斯眼里,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被狭隘的复仇所笼罩的,而这也是这场革命踯躅前行的驱动力

  街上未干的血迹被参与屠杀的民众踩在脚下,毫不恐惧,毫无怜悯。也许像火山一样,被压抑久了,他们的心灵比生命本身所受到的奴役和压迫更需要拯救

  当革命假正义之名拯救劳苦民众的时候,谁来拯救革命以及假革命之名以行的无序的革命及杀戮?

  狄更斯用一个大“爱”所贯穿起来的小说背后,事实上有另一条线——人道主义的光芒远远胜过阶级意识里的严重分歧。

  而此时,狄更斯在思考,当革命的洪流湮没理性而使得社会昏聩、无序的时候,人道主义是否是医治社会伤痛的一剂良方?

  《双城记》读后感(三):时代风云汹涌澎湃 英雄好汉竞上舞台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医生曼内特被关进巴士底狱,十几年不见天日,意识都麻木了。后被释放,被英国加尔森银行的罗瑞和自己女儿露西接到英国,慢慢康复。法国青年查尔斯是在法国宫廷中握有实权的侯爵的唯一亲侄,继承人,然他隐名埋姓往来英法之间,同情北美民众脱离英国的独立运动,被英国间谍告发而受审。他的辩护律师的助手卡尔顿长得与查尔斯一模一样,出庭作证,以至陪审团宣告查尔斯无罪释放。查尔斯与露西相互深爱,后结婚;曼内特重操旧业,查尔斯当教师,露西有了女儿,一家人过了几年不富裕平静的生活。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之前因暴行激起民愤被乡民刺死的侯爵的管家被暴动民众送进监狱,他写信给罗瑞,请他找到侯爵的侄子,请其设法搭救。无意中看到此信的查尔斯瞒了岳夫和妻子毅然回去法国。然他一踏上法国,即被革命民众以回国的逃亡分子身分送进大牢。医生和露西看出查尔斯独自回法国的意图,随后赶来巴黎;医生以他十几年被关在巴士底狱的身分与革命政府交涉,最终,查尔斯获得释放。但随后,查尔斯又被诬告入狱,经所谓审判要上断头台;卡尔顿买通了看守,在探监时,将查尔顿弄昏迷,让看守当成他卡尔顿抬出去。医生,露西和罗瑞一起连夜带了还在昏迷中的查尔斯逃回英国;而卡尔顿顶替了查尔斯被押上断头台。

  狄更斯就是这样,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编出了这样一个有点浪漫离奇的故事,塑造了医生,查尔斯,露西.罗瑞,卡尔顿等人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坚守真理,主持正义,满怀爱心追求永恒。而这些,也是狄更斯一向追求倡导的,对后人,也有深厚的警世意义

  大体上看来,对法国大革命,狄更斯是理解的。他在书中也描述了法国大革命特别是1792年前后革命方面底层民众那纯粹出于对压迫阶级的报复心理,残杀无辜的非人道行为,对此,狄更斯是很不满并给以谴责的。对狄更斯的态度,也能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