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10篇

2018-02-24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10篇

  《孤独的梦中人》是一本由〔意大利〕马西莫·格拉梅利尼 Massimo Gramellin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一):投机者的治愈系格言集?

  坦率地说,不喜欢阅读此书的感觉原因如下

  此书最大的看点似乎是作者做了一个整体上的格局比较小的元叙述试验,以至于看完小说和作为代后记的讲稿后有些疑惑其中故事真实成份的配比,又因其具有报社领导、专栏作家、脱口秀明星主持这几重身份而使其表达亦真亦假,似在叙述自己经历,又似假借故事人之口说听来的故事

  这原本是挺好的看点,但从故事本身来看明明布下了挺好的局,最终却落入了心灵导师式的案例说教,虽然粉丝在留言中激动地说用掉了好几支铅笔,然而这正是问题所在。难道一个从儿童内心入手细致入微布局的故事非要走上治愈系格言警句集的道路

  当然也许是作者的独特身份和后记中志得意满的语气让我产生了厌恶情绪,这纯属个人问题,但正像作者自己所说的:“当你揭开内心深处痛苦的面纱之后,你就置身于那些不能容忍真诚的人的批评之下,因为这种人害怕受到传染。于是乎,有人写道,我利用家庭的创痛投机了一把,还有人说我利用了公众对我私人秘事的好奇心,而我既不是一个足球明星,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情人。 ”我觉得自己就是批评者中的一员,倒也不觉得羞耻,反正书看过了,即使看不懂他精彩的脱口秀节目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最后八卦一下:评论里此书的编辑为何把评价都改成了两星?此中有何隐情有没有人知道……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二):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逃兵

  文/夏丽柠

  “最痛苦的时候并不是看到在棺材里的妈妈的那一刻,而是在没有妈妈的房间里,看到那套针织衫和裙子的瞬间。”吉本芭芭娜在她的一部短篇小说里这样描述女儿面对母亲死亡时的感受。那是一种睹物思人的痛,是除非你能让与母亲有关的所有事物都消失才能遗忘的痛。而你与母亲的联系永远切不断的,你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这种痛,你要必须一生携带,不离不弃。

  《孤独的梦中人》与吉本芭芭娜写的是相似的痛,却又不尽相同主人公马西莫,在一个九岁的清晨失去了妈妈。与其说他不知道妈妈去哪儿了,倒不如说他不愿意面对在人生路上遗失了妈妈的真相。九岁的孩子特别爱造谎的年纪。从此,他开始了造谎之旅,旅程绵延一生。从童年青年,再到壮年,由单身到成家,再到离异,他一直害怕爱,想象爱,等爱。

  “不被人爱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不再被爱。在短暂的爱的单行线里,我们所爱的人却不再爱我们,这便夺走了我们自以为曾经给予过我们的东西。这是小说开篇的一段话,作者诚实的内心独白,完全凝结成他对爱的恐惧小男孩失去爱之后,身边的成年人走马灯似的转换。邻居、神甫、干妈、奶奶姥姥,还有保姆……他感觉那么多人都是在可怜他,没人真正在给予爱。心中的冷与外界的热,简直就是一场冰与火的对决,他学会了将自己包裹在一幅铠甲里,用内心的小世界抵抗着外界的大世界,孤独与梦是这部小说的主题词。直到有一天,一张报纸泄露了妈妈去世的真相,他的世界轰然倒塌,他终于知道:留下的人总是比离去的人更有爱。勇敢面对生活要胜于做一个逃兵。或许,人的一生一直在与自己作战,像骄傲的唐吉诃德,去努力打败住在心里的那个逃兵。原来,我们一直在假装勇敢!

  第一次读马西莫•格拉梅利尼的作品,我便被小说的结构语言迷住了。他从事新闻行业,是电视台的脱口秀主持人。此书一经上市便狂销一百万册,成为当年名符其实的畅销书No.1。如果说书中的小马西莫心里住着一个魔鬼贝尔菲戈尔,那么作者马西莫心里就住着一个哲学家。我感叹于他是如何把思想凝炼成撬动人心的语言,仿佛每句话都是一个支点。他说:上帝人类的一个发明,死亡是一切的终结;他说: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个逃兵,他所知道的最安全的逃离方法是迷恋那些并不合适的人;他说:我不知道,在爱情里,是不是逃跑的人赢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失恋的人却停留在原地。在他的文字里,你找不到痛苦与忧伤的字样,完全是用强大打扮自己,可每读一段句子,你都想落泪。仿佛亲眼看见了那个由于年幼失去母亲,而内心挣扎,让绝望贯穿整个人生男人

  我觉得这是一本无法用“励志”或者“正能量”来形容的小说。可是,它用主人成长经历真切地为你解读了人生。就像电影时空恋旅人》的结尾所说:于是我知道,我就是最幸运的人。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在时间中旅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珍惜这段美妙的旅程。

  心碎也好,幸福也罢,但愿我们别再害怕失去。此生,做一个勇敢的“逃兵”!

  转载请告知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三):虚构和现实并辔而行(编辑手记)

  我是在2012年夏天买下《孤独的梦中人》这本书的版权的。有过与《偷影子的人》等后来大红大紫的畅销书失之交臂的惨痛教训,我学乖了,不等竞争对手报价,便快刀斩乱麻地将其据为己有。当时它在意大利已经卖出了40万册,法文版权卖给了罗贝尔·拉丰——《偷影子的人》的原出版方。

  翻译《看不见的城市》的张密老师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译者的第一人选。这源自一种情结——我读过的第一本卡尔维诺便是此书,我既为卡翁精妙的文章击节沉醉,也对精湛传神的译文尤为感佩。通过译林社的朋友顺利要到张老师的联系方式以后,我抛出橄榄枝,并很快得到了积极回应,连Plan B都无须准备了。约定一年时间完成翻译,她也答应尽量提前,因为我计划着第二年母亲节前上市,得借着书里母爱的主题好好推推

  正如书中某一章的标题那样,“天有不测风云”,刚刚接下翻译任务的张密老师竟检查出了疾病。我是几个月后才知道的,新年里从她的回信得知此事,随信附有一封长长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治疗日记》。这样的意外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一时间不知所措。一番权衡之后,我回信表达了请她安心养病,我再另寻译者的意思。我隐约觉得翻译这书本身就有个一种元叙事的味道,书中的马西莫用了四十年的光阴同心中的恶魔“贝尔菲戈尔”作对,才最终完成自我救赎,而张老师还没开始动笔,就要面对病魔的挑战

  张老师终究不是马西莫,她更成熟,更坚强,也更乐观。三月,春光灿烂,大病初愈的她拾起了笔,重新开始迟到的翻译。接下去就是按部就班的了,她在深秋时分准时交稿,我开始编辑。按照更新后的计划,这本书2014年初出版,我有充足的时间细细打磨。

  计划赶不上变化,而有些变化还是自找的。那一阵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开始火起来,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开始不知不觉地把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的东西联系起来,越想越兴奋,差点彻夜无眠。第二天我就向领导报告打算书名改为《妈妈去哪儿了?》,争取11月底推出——留给我的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是的,这在外人看来也许是投机取巧,但为了新书能够好卖,我豁出去了,谁叫我选择了编辑这么一个在理想主义光环笼罩之下的苦逼的行当呢。

  冲动是魔鬼,再加上我这如哈姆雷特般犹疑不决的性格,我很快说服了另外一个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做书吧,别去想什么《爸爸去哪儿》了。那是昙花,不是你追求的东西。你是有梦的人,这是你独立策划的第一本书,你不能就这么马马虎虎地让它流于浅薄和平庸。《孤独的梦中人》,当这个书名在若干个备选方案杀出重围的时候,我恍惚看到了自己。

  就在《妈妈去哪儿了?》在我心中盘桓不去的那几天,我完成了初校。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样书(已经是第十二次印刷的版本了)比电子稿(显然是初版)多出一章后记,译者没译,我也疏于检查,未能及时指出。我怀着忐忑不安心情,战战兢兢地向张老师坦承这一过失,并期望半个月内能收到译文。她在电话里告诉我的事实又一次把我击懵了——她正忙于处理父亲的后事,九十高龄的他刚刚离他而去。我一时间愣住没开腔,就像当初得知她生病住院并经历手术的事实一样。我又一次想到了马西莫,这个在九岁的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了的小男孩。

  虚构和现实总是并辔而行,它们驮着的这个东西叫作人生。

  张老师及时地交了稿。封面也在我的催逼下迅速地完成,赶在2013年底下厂印刷。封面上的那个小男孩,并不像《偷影子的人》封面上的小伙伴一般长相甜美乖巧,而有着一脸的雀斑,让我想起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里的匹诺曹。可不是吗?这个撒谎的孩子,在自我欺骗中踽踽独行。这个马西莫。这个你我他。直到我们从梦中醒来,又开始做另一个梦。

  (起先应百道网之邀写了个3500字的《编辑手记》;后来根据另一份报纸的要求,缩减为2500字;眼下这篇1500字的,则是为了另一个征稿,索性做了大幅修改,只保留并增补了有关翻译的内容。)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四):梦之后(代后记)

  y 马西莫·格拉梅利尼

  我写的书是属于那种能改变人生的。事实上,书在电视介绍后的第二天我就住进了医院。我发烧40℃,胃窦那块发炎,疼得我鬼哭狼嚎的。

  头一天晚上我还好好的,甚至在《天气好吗》*的摄影棚里我还见到了我的偶像,税务局的头儿,一个藏在一张坏人面具下的敏感好人。演播计划是先就税收问题采访他,再就孤儿问题采访我——这么做为的是让人振奋一点。

  在直播中再度咀嚼了我童年的苦楚之后,我走出演播室,人在颤抖,但面前过道上有一群全副装备的大个警察挡着。他们都来找我了,我的处境真的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我在寻找出路时,那群打手就像红海一样朝两边闪开,中间露出了他,那个收税官摩西。他戴着一副模糊不清眼镜。请相信我,看着一个平常总是让别人哭泣的人痛苦,是一种让人难过的经历。

  他走到我身前,手指指着我说:“记着,我一直盯着您呢!”为了让他平静下来,我以最心爱的一切对他发誓,一定按时交上神圣房产税和综合报税表,而且很快我就为支付版权税而花掉最后一分钱,也跟别人一样心疼得痛哭流涕

  第二天,在街上,人们对我施以慷慨的苦笑,我回以笑容,却没能理解其原因。当一位夫人走近我,爱抚地摸了摸我,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还没来得及弄明白这些,下午就住进了医院。大夫看过我之后,说:“电视真的是对人不好啊。”

  他准许我出院,却开了一大堆抗生素,让我去药店购买。我不甘心地听从了医嘱——我是一个顺势疗法爱好者,把所有化学药物都当作外来入侵者。我点了药品,用一张50欧元的票子付了药费。药剂师非但不找我钱,还斜着眼看了我一眼,拿起票子逆光端详了一番,然后用生硬的调子说道:“您是格拉梅利尼吗?”

  这类问题是很难避而不答的。

  “您能跟我到后面来一下吗?”

  我拖着不太好使的腿往后面走,一路上都是排着队的互助会成员,他们严肃地扫视着我。一个老太太小声嘟囔着:“他们上电视时对别人说得道貌岸然的,然后自己用假票子付药费!上帝啊,这是什么世道!……”

  在药店的后面,药剂师改变了表达方式,变成了一个忧伤的人。她看着我的样子好像我们是彼此互补配套的:她是复活节时送进烤箱的羊肉,而我则是配套的烤土豆块。她捋捋我的胡子,给了我一块薄荷糖,泪水把我的风衣都淋湿了——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啊。然后,她不顾我的疼痛,开始讲起她的家庭故事来。

  一个过于敏感的女儿,用半瓶漂白水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个小外孙女,从小就被谎言哄骗:“你妈妈误食了有毒的鱼。”而现在,孩子年满十五岁了,厌恶食物,因为她把食物视为等同于招致死亡的毒药

  药剂师又给我递过来一块薄荷糖。

  “我该怎么办?如果跟她说了实情,有让事情变得更糟的危险吗?您给我一个正确建议,格拉梅利尼……”

  那只是一个开始。从那天起,我就被数以百计生活问题的报告轮番轰炸,对他们的心病而言,我就是药店啊。

  似乎这就叫作同病相怜吧,人们在一本小说讲述的真实故事中照见了自己,而不经羞愧感的过滤,觉得也被授权道出自己的秘密。不是向自己最亲密的人,而是向纸上的朋友,并把这个朋友看成自己苦难的患友和帮自己改变现状贵人

  这类情况接触得太多了。有些甚至是挺逗笑的。一个年轻朋友给我写信说:“我也像你一样,从一张报纸的文章中发现了我们家的秘密。”他找法院调查不知是什么案子,却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写着他姓名的卷宗,于是就跟我讲了这些。

  在卷宗里,他找到了一个发黄的本子,上面有他的父亲,我们大家都记得那是一个极为正直廉洁的道德主义者,而他年轻时居然因盗窃进过监狱。没有人有勇气向这位朋友揭示这个秘密。而他则写道:“我的下意识知道。现在我可以跟你坦白了。马西莫,从小我就是一个有盗窃癖的人。说起来,你记得你那副神奇消失的滑雪板吗?”

  我记得啊!当初我急着去撒尿,就把滑雪板放到山上的一个小房子里,过了一小会回来一看,滑雪板已经没影了。

  “是我把它偷走了。”三十年过后,直到不久前他才向我坦白,“后来我把滑雪板给卖了。但是我一定要让你知道,我把所得用于慈善事业了。”

  还有一封信,上面有一个度假胜地的邮戳,多年前那里由于一家饭店着火、店主丧生而诞生了一条黑色新闻。

  那封信的作者说那个被烧死的店主就是他的父亲。他找了一个借口,让顾客和员工们都出去了,然后点着了木头墙壁,躲进顶楼等着事情的结局。

  那之后没几个月,他母亲也因伤心而过世,我这位纸上朋友在火灾后的灰烬中找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他用父亲的全部储蓄在故地重建了一个饭店,在新生的工程里,他得到的不只是一座建筑,还有一位姑娘。可是,当情况变得一切正常后,贝尔菲戈尔出现了。

  在我的小说里,贝尔菲戈尔是我给自己心里的那个魔鬼起的名字。一个有着良好意图的坏灵魂,其实是有害的,因为虽然让人远离痛苦,却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害怕一切的牢笼里了。害怕生活,害怕去爱,害怕相信自己的梦想。

  我的这位对话者就躲开了自己的女孩,带着那种想要摆脱女人却又没有勇气离开她的典型男人的懦弱。因此,他竭尽全力让自己离开她,经过巨大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当我把《孤独的梦中人》送给他时,他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柜上一个月都没有打开。“可是一天夜里,”他在来信的最后一段里写道,“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好像掉进网里的一条鲨鱼,便打开台灯,开始翻阅起来。我看到最后一章,就是爱丽莎教您原谅,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那章,我明白了,那就是在说我呢。外面天色开始泛白。于是,我合上书,在睡衣外面罩了一件绒衣,到我前女友的窗下。我给她打了门厅电话,她从窗户探头看看。‘你还要我吗?’我大声喊了起来。她没有回答,却打开了大门。”

  凭借《孤独的梦中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进入到爱抚、坦白和感激之中。通过信件、电邮和手机短信,以及社交网络上的留言,数以千计的感谢信雪片般飞来。昏暗的时候,靠在这堵感激之墙上是温暖而甜美的。因为从那扇大门进来的,除了爱抚,还有耳光。

  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当你揭开内心深处的痛苦的面纱之后,你就置身于那些不能容忍真诚的人的批评之下,因为这种人害怕受到传染。于是乎,有人写道,我利用家庭的创痛投机了一把,还有人说我利用了公众对我私人秘事的好奇心,而我既不是一个足球明星,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的情人。

  但是,从一开始我就非常明白我这本小说会让我冒什么样的风险。是什么促使我发表了它?很简单,当一个人命中接受了一个故事和讲述它的工具,只自己保留着它就不对了。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要提醒我的读者们,生命具有意义,我们要面对它,不要让“假如”使其瘫痪。正如萧伯纳所写的:“每个人的使命就在于自然的力量之中,宇宙决不会让一块在倒霉事和积怨中搅动的凝块幸福。”但是,作为特权阶层的一员,记者口中说出来的一些话会让人听着虚伪。只有无情地坦白自己的不幸和弱点,才能使信息变得可信,而希望的信息才是我所要发出的。

  因为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我提前尝试了迟早要冲击所有人的创伤:失去爱。

  在《孤独的梦中人》中,我说不被人爱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不再被爱。就像一块难吃的糖,被人尝过了,又吐掉了。正是害怕被人抛弃,才阻碍我们自我抛弃。

  当我向公众说明这些概念之后,我遭遇了鬼脸和困惑。于是我归咎于荣格。

  为了不再害怕痛苦,不可或缺的就是摆脱痛苦。千百万人每天都在尝试着,要么忙于祷告和各种善举,要么在毒品和极端经历中麻醉自我。但是正如荣格所说,痛苦的记忆不能消除,可以消除的是与记忆联系在一起的痛苦。

  今天,我能够不再感到痛苦地想起我的妈妈,是因为我内心里接受了一个无法表现出来的事实:发生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完美的。痛苦发生在我们身上,并不是什么不幸的事情,而恰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了解我们自己没有解决好的那部分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故事?因为它们逆光揭示出存在的秘密。故事开始时,主人公不知道自己是谁。守着自己的梦,却否认这一点,甚至对此一无所知。轮到讲述人来取代宇宙规则,或者如你们所愿,让上帝出面把英雄人物置于一系列考验之中,使他向其他人和自己做自我揭示。如果从你诞生到死亡,你的一生中一切都没有改变,或者某些事物没有改变,那就意味着人生对你而言没有什么用处了。

  小时候他们送给我一件毛衣,上面写着一句话,那是传奇人物亚瑟王对圆桌骑士们说的:“我们被迫在世界上到处游走,寻找历险奇遇,因为我们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心里。”那是一个闪念。世界当作英雄壮举来庆祝的历险奇遇,只不过是真正的历险的缩小版:每个人在自己内心完成的历险。

  我们这个社会不会再感受到伟大的历险了。我们被拖着拽着,活在毫无生气的今天,这个因为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东西而受到毒害的今天,而那些东西不少都是可有可无的。我们为低级的情绪而感到荣耀,乃至于一个类似“超脱”的神奇词语就被赋予了负面的含义。情感遭到蔑视。

  情绪是猛烈而短暂的,冲击之后就会消退。而情感则是缓慢而深刻的,有时是烦人的。但说到通用的心的语言,不是通过言辞和推理表达的,而是用象征来表达的。那是音乐的语言,是哑剧的语言,是童话的语言。用荣格所说的“神的声音”,就是我们僵直的肌肉的直觉沟通。

  声音不断地轻诉着要做的正确的事情。当一个人或一个选择适合我们,或者不适合我们的时候,它就告诉我们。它提醒我们生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时候,也总是有意义的。一次启示,道出我们内心的真实声音,尽管贝尔菲戈尔暗示我们,这很有可能不过是一种安慰罢了。

  直觉不撒谎,也从来都不会出错。为了能听信于直觉,我们就不能用思想和情绪的噪音去掩盖它。问题在于贝尔菲戈尔害怕直觉,为了不让你感受到直觉,它能设法编造出各种消遣之法,甚至为丧事鼓掌。

  我们的大脑什么都知道,但喜欢假装不知道。我的大脑把母亲死亡的真相压抑了四十年,一直假装相信父亲的童话,而他是一个一生中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小说的人,满脑子的现实。

  在我们的书店里,有那么多书架的故事书,但没有一个书架上的是叙事的。我就是读着拿破仑的传记长大的。我父亲欣赏法国皇帝,希望我能像他一样,当然不只是秃顶方面相像。

  一天,我送他一本《战争与和平》。

  我把手伸向前说:“这是一本小说,但说的是拿破仑。”

  他为了让我高兴而开始看这本书,但看了百十页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里说某天的某个时刻拿破仑在某个营地。不对啊,这可比那里多了30公里呢!”

  “爸爸,这是小说啊!”

  “什么意思?你的托尔斯泰应该在写这些蠢话之前好好地收集资料。”

  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假装跟《战争与和平》和小说过不去,居然发明了一个关于母亲死亡的故事,而那个故事也只有我一个人信以为真。

  其他人了解真相后什么都没跟我说:因为当我还小的时候,他们认为不告诉我更为稳妥,而当我长大后,他们想象已经有什么人告诉我了,只是我自己不想跟他们说起此事。

  也许只有在都灵这样保守的城市里才能发生此事。在罗马,迟早都会有人从窗口探出头来,对我喊话:“马西莫,醒醒吧!”然后就进入细节的描述。

  谁知道呢。我想告诉你们的就是,即使没有人说过什么,我内心也一清二楚。是我自己压抑了在低声诉说真相的“神的声音”。

  我想知道真相吗?想,但不是在九岁的时候,却一定是在四十九岁之前。

  讲述坏事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往长了讲,会让人玩世不恭或者悲观失望,因为传递的是一种世界一成不变的可怕的信念。为此,我宁愿在这种讲述旁伴以对好事的讲述,讲述那些勇敢面对坏事并且战而胜之的人物的故事,因为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相信世界是可以被梦想改变的。

  只有那些做好梦的人,才能从中吸取宇宙的能量,也就是爱的能量。可是我们不再做好梦了。我们不再做动词将来时的变位。不过,将来时没有了,第一个死掉的就是现在时。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偶然,唯一还做将来时变位的就是恋爱中的人。你们听过他们说话吗?当你们自己还是恋人时,你们的谈话被人听到过吗?恋人不断做规划,因为他们接触的是爱情的能量。当你成为任何一种激情的俘虏时,你就拥有了那种能量。

  于是,我建议药剂师向自己的外孙女说出实情:母亲吞食了一个中毒的梦,因为她脱离了与爱情的接触。这个实情被接受了,而且毫无痛苦地被记住了,她每天都在餐桌前服用有营养的轻淡的梦想。

  于是,我向那个有盗窃癖的朋友保证,他不该因为偷了我的滑雪板而有负罪感,他只是一个错误行动的责任人,而且他已经以自己的慷慨友情把这事给扯平了。

  于是,我回答了年轻的旅店主:痛苦向他揭示了爱情的力量。他的女孩一直等着他,而且原谅了他,而她不是一个柔弱的人,相反,却是如此强大,乃至不因所爱的男人犹豫不决而丢弃自己的梦想。她知道,“如果一个梦是你的梦,你就是为它而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么你就能一生都把这个梦藏在心底,藏在怀疑主义的乌云背后,但却始终都摆脱不了这个梦。这个梦将不断地向你发出失望的信号,比如厌烦,或者缺乏热情,以此期待你的觉醒。”

  这话不是荣格说的,是我自己写的。有人说得比我还要早,说得也更好,那就是威廉·莎士比亚,在那个仲夏夜里。做个好梦!

  《梦之后》为罗马国际文学节而作,作者于2012年6月21日晚上在马森奇奥大教堂里朗读,那天是夏至。

  ——————————

  * 原名为Che tempo che fa,意大利电视3台非常受欢迎的名人访谈电视节目,内容涉及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热门话题。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五):现在并非永恒,变化才是真相。

  首先要感谢编辑大人给的小福利,让小辈这样、过着贫乏电车生活的上班族,可以幸运地与浪漫的意大利故事相遇。

  那么,也可以厚着脸皮说,是应邀写“评”么?

  然后,再厚着脸皮,拖到读完本书已半月余才提笔么?

  咳咳,言归正传。

  孤独有很多种,爱亦如是。于我而言,此书虽言孤独,却是一本关于生之爱的问答。

  生在“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包围中,却偏执地不忍心面对父母的日渐衰老无力,这样又传统、又叛逆的我们,真的理解过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么?孤独的梦中人用主人公的半生经历探讨着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童年即初尝失去的“可怜”人,主人公注定“与众不同”。生活和同龄人不一样,亲属关系和同龄人不一样,仿佛约定俗成的,他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痛苦被摊开,他是负伤的幼兽……

  如果这本书是从记者、旁观者的角度去描写,可能会是一部催泪甚至有点儿小励志的传记。然而,它不是,它是主观且主动的,它以第一人称的勇气和犀利,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角。那些初看令人郁结、自负又自卑的腔调,纠缠着信手拈来、仿佛任何人爱情的知音一样的字句,却尽是主人公口里事不关己的谈资,着实让人感叹,这就是一神经病!

  但如若你带着满腹怜悯继续,直到逆转的结局,当被所有人小心翼翼保存着的真相全然摊开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的高明之处:

  “我们宁可不去理会真相。为的是不受折磨。

  为的是逃避治疗。

  因为如若不然,我们也许会变成我们自己所害怕的那样,

  成为完全活着的人。”

  至此,让我们回到父母-子女这个最直观的生之爱的话题上:

  作为母亲的刘瑜在写给小女儿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甚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

  诚然,最好的生之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是人性的平等交流,不是剥夺,不是攫取,也不是妥协。你以为只有刘瑜这样的父母才深明大义,与子女共享平等对话?

  马西莫的《孤独梦中人》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变,爱人也好,父母也好,自己也好,现在并非永恒,变化才是真相。

  《孤独的梦中人》读后感(六):答案,就在你心中

  1967年,精神病专家托马斯•赫尔姆斯与理查德•瑞赫研究了超过5000份病历档案,来确定人在压力之下致病的可能性,并在后续研究中逐步证实了压力与疾病的联系。赫尔姆斯和瑞赫所做的研究结果是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的由来。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未成年人)评测中,失去亲人被列为人生创伤第一位。我想,了解这一点,阅读以失去亲人为背景的小说《孤独的梦中人》会有更深的感触。

  妈妈去哪儿了?随着9岁孩子马西莫慌张的质疑,故事开始了。在随后的四十年里,失去母亲这一事实直接影响到马西莫人生的走向。他既要适应内心的恐慌与悲伤,同时还要应对外界的“关怀”与“同情”。他失去了爱与被爱的力量,活在自闭的世界里,与父亲之间也展开持续的冷战,谎言是他的武器,披着伪装成为他生活的必修课。上学、恋爱、工作直到结婚,人生每一个阶段,残缺的梦境始终纠缠着他,伤口始终难以愈合,直到必须面对真相那一刻。这是意大利作家马西莫•格拉梅利尼作品《孤独的梦中人》,这是一个以人生创伤展开的故事,

  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孤独的梦中人》是带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事实上,当作者走进隆加内西出版社的时候,只是想讨论一下自己下一本书的大纲,没想到试图加进一页自传的小主意却引起编辑们的共鸣。随即,这个在作者内心深处酝酿了四十年的故事终于得以付印成书,半年时间狂销百万册,成为2012年度意大利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

  畅销无疑证明读者对于作品的认可以及作品的成功。作者将源于个人家庭内部的压力与矛盾以及个人的创伤曝露在大众面前,但并没有故作沉痛之感。我冒昧猜测,这是作者慷慨的分享方式,也是与普罗大众就人生展开的一场探讨。通过小说与自传两种写作模式的自由切换、活跃的文笔以及直达内心的情感表达使之带有戏剧化的超强感染力。故事真实的让人信服,从而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让读者在略带压力的状态下,从本该令人心碎的故事中领略人性的纯粹与复杂。

  美国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曾经写过一则影响深远的短篇小说《规划小组》,我最欣赏小说中关于掌握自我命运而做出不懈努力的理念。而这一点与《孤独的梦中人》试图表达的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西莫渴望着爱、寻找着爱,却找不到敞亮的路径。因为缺乏沟通,他始终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可悲的是,他的世界不完整并且伤痕累累,短暂的激情总是在现实这堵墙的面前被撞得尸骨无存。确实,童年时期失去母亲是人生成长阶段无法补偿的悲剧,本该由母亲悉心引领的精神世界被孤独取代,缺乏爱抚与关怀的人生,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寂寞 ,该如何面对现实?幸运的是,对于不断寻找的马西莫而言,四十年的浮沉并没有让他失去力量,终于掌握到自我命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受伤的本质是无助的经历。马西莫童年往事所体现出的无助往往是引起读者同情心爆棚的主要因素,同时,更多人也曾经或正在经受此类戕害。面对无助的深渊,选择如何应对并重归正途才是人们所关注的。《孤独的梦中人》或许只是一种人生的体现,但却可以映射到更多的方方面面。尽管世道艰难,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内在力量生存下去,重新拾起勇气与希望。小说探讨的一切显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面对自我、家庭与社会,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艰难与创伤之前你就不该犹豫。

  答案,就在你心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