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从文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沈从文传》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7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沈从文传》的读后感10篇

  《沈从文传》是一本由(美)金介甫 / Jeffrey C.Kinkley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套封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传》读后感(一):旁观者

  百年来,惊心夺魂的大剧此起彼落。除去大多数沉默观众,我们这里多的,是兴冲冲跃上台去的演者。近年来我慢慢读一点沈从文,旁观者静默少言,有时跑跑龙套,他们为幕帘遮掩,不易引人注目

  时间,终于还是人世故事的编导,多少精明算计在她面前也黯淡无光。我们若顺她的眼光看去,精灵活现的演员与不明就里的观众常常只充配角,那几位不谙世事的旁观者,却是真的主角

  我念着这旁观者曾写下的话,心里想:

  冬尽春回,曾经锦绣、终于荒废的田园,重又开始修葺了。那个能短笛牧歌,爱捡选山地做基础,会用坚硬石头堆造希腊小庙的老园丁,却早已回到边城去。

  ……

  这样的人也许永远不再有了,也许还会回来。

  沈从文先生去世20周年

  2008年5月10日

  《沈从文传》读后感(二):沈从文传

  说来很遗憾,虽然也是湘西人,小时候也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是直到读了大学才读到他的书,而我当年那些大学的同学好多还是来读大学了才知道他的名字,可见直到现在他在中国影响实在小的可怜。我本科就读于湖南边催吉首大学,那里离沈先生的故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学校凭借地利优势建起了沈从文研究所,中文系的一干老师都在研究沈从文,许多老师把沈从文拨高到了一个当时我们觉得不可想象地步,当然,虽然事后看来也未免就是夸张。但那时因为逆反心理,看他的书看得少,总觉得他的文字有些淡,不符合我那个时候的味口,我那时喜欢的是激昂的振奋人心东西,更关键的是他笔下的那个湘西跟我伴我成长的湘西,跟我所见的所感的湘西差差别太大了,让我感觉他是在写另一个地方,也许他笔下的湘西只是出于他的想像罢了。

  对他的改观是在读研以后,一个人来到北京,做他来北京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读大学。虽然不至于像他那么惨,但是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总有一种思乡之情,所以对他的作品一下子亲切起来,第一次是借了一本《沈从文散文选》,觉得他的散文虽淡然而清新,没有那种世俗气息特别是后来看到散文中的一些方言还自已不由自主的念出来,觉得特别亲切。

  今天读的这本自传是金介甫的作品(Jeffrey C Kinkley),读传记性的作品,我一般还是选择外国作家的,因为觉得他们总是会客观一些。因为沈从文在中国毕竟还只是圈内人流行,中学语文课本里面是没有他的作品的,虽然我认为他的文字其实比鲁迅更加适合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须要。本书作者是学历史的,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研究,得出了很多跟以前不同观点,但至少是言之有据的。作者对湘西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考据,连我生长在那个地方的人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还曾发生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故事,我在我的印象中故乡是缓慢的,人们生生世世生长在那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住木瓦房,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

  但是对沈从文在北京后期的生活这本书介绍得少,特别是他在北大跟西南联大教科书的经历没有提及,这让我很失望,因为我一直想看他写情书追校花的那一段。

  《沈从文传》读后感(三):一本考据与缱绻情感并重的奇妙传记

  美国学者金介甫结束他这本考据极翔实的《沈从文传》时,在他最后一个考据注释中断言:“未来的湘西可能寄望于开发旅游业。”

  这实在是充满意味惊人预见性的一句话

  金版《沈从文传》于1987年出版——20年后,凤凰果然一变为中国最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城镇。

  其实,现在凤凰最热闹的沱江两岸,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是凤凰城郊,被称为“蔬菜村”。如今“最出风头”的吊脚楼客栈,以前是没人愿意要的贫民房。

  2001年10月,凤凰古城以8.3亿元的价格被一旅游公司买断50年经营权后,古城即开始旅游推广。其来势猛烈,使城内临水临街民居,在两三年之内大多改为家庭客栈、饭店,以及充满情调的各式酒吧

  随后,古城内原住民纷纷出租自己的临街门面。现在,凤凰老街70%的店面,已经是外地专门来做旅游生意的了。

  凤凰不再是原来那个凤凰。凤凰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旅游城。

  所有风景以门票界定——包括古老的城楼、沱江的水,以及沈从文故居等等。以前本地人自己在七夕、重阳才放的河灯,如今每天都从黄昏兜售到深夜。

  沈从文,则早已完成了对故乡旧时“面貌声音恐惧和希望”的种种生动、卓绝的描述

  阅读这本考据与缱绻情感并重(同样引人入胜的考据注释页数高达全书1/3的比例)的出色的传记书的同时,神思一直游离:关于沈从文,关于湘西,关于凤凰,有些风景,一直在逝去。逝去的永不再回来。

  《沈从文传》读后感(四):环境与人

  这部汉文学家写的传记让我很震撼,对于外国学者治学精神严谨性和功夫表示敬佩,本书提供了很详细的中国当时历史情况

  个人比较喜欢这种传记形式,因为人是要受环境影响的,在中国当时那么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才有沈从文作品的一个又一个转折,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

  对沈从文创造的这种乡土文学,也是很喜欢,他保留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对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因为在云南读的大学,对于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东西比较喜爱,觉得那是人类智慧的珍宝。希望通过这本书,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

  而对沈从文的性格并无主观描述和判断,其实对于这个人物学贯中西,博学多才自己有个很深的印象,对于他骨子里的坦然率真描述的也很形象,但对于其私生活的描写少了点,当然人无完人,不做置评。

  但是总觉得政治作用于文学的影响力太大,其实经济基础上策建筑之间确实有关系,但是作为文化大革命那种完全极端标准来衡量作品和文人,是不够客观和包容的。在当代也有借鉴意义,这个社会如果不出现反对声音,那绝对是有问题的,希望更多讥讽社会的优秀作品能层出不穷。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社会中的问题。

  总之,本书值得一读。

  《沈从文传》读后感(五):沈从文

  这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这个光怪陆离世界上,他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不论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对周围人、事和社会的感受,他在作品里几乎是毫无顾忌地刻画。真性情带来真文字,得到大家的喜欢。

  而他的性格中,坦诚率真可能是最大的特点。这份坦诚率真是湘西苗族文化给他的,而他也很享受这份坦诚和率真,一生以此而可以恬静安详。不让我写文章,我去研究古代服饰,依然悠然自得

  从文祖父二十左右组建地方军抗太平军,25岁升贵州提督,孙子却不争气,逃学、打架、撒谎、赌钱,帮人写情书,总之就是一点正事不做。但他却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不喜欢规矩他喜欢书法,字写得不错,醉心文学,喜欢清新的诗,特别爱李商隐的诗,因为他真性情,少用典故。他也喜欢锤炼词句,博览群书,好交朋友,和每个人都相处得不错,又是将门之后,所以在湘西驻军当中过得还不错。

  然而湘西实在太乱了。土匪军阀靠着鸦片收入,互相吞并,只知道滥杀无辜普通百姓几乎没有活路。从文受不了。他从《改造》、《新潮》和创作社刊物中发现了五四的精神并为之倾倒,在一场大病里死里逃生,他说,我再也不能忍受了,决心到北京,追求一种崭新的生活。他说:"我来北京寻找理想"。他又说:"我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但他又能怎么样?到了北京,穷困潦倒,在湘西会馆苦熬。这时候,他倔强的反抗性格出来了,开始自我奋斗,不认输。他的初出茅庐是在北京《晨报》副刊上(想不到《晨报》当年这么不错,现在的《晨报》应该想想怎样才对得起先人)。通过《晨报》副刊,他得到文学界同仁的关注,梁思成是他的第一个评论家,而《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把他带入文艺界。同时,他得以通过梁启超得到亲戚熊希龄的帮助,伴住香山双清别墅一旁,常常晚上和熊谈论时事、哲学到深夜,也可以在香山那些幽静的寺院楼阁间随意漫步,度过一段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归根结底他和这些社会绅士们不是一类人,他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只好离开,重返精穷的生活。

  在香山,他结交了《京报》副刊编辑:胡也频(《京报》这个报纸,到了二十一世纪又在北京出现,然后在2005年的年末是如此的有名,真是有意思)。他和胡也频、丁玲夫妇朝夕相伴、意气相投,追求共同的事业

  在北京,他发现北京能继湘西之后继续给他精神上的支持。这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古老文化。他说,北京的某些街道就是"过去600年间两个朝代古典文化的博物馆"。他爱逛琉璃厂,陶醉其中,"忘却一切,流连忘返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北大。他的兄弟把他从琉璃厂拉回北大旁边住,然后一起在北大旁听。那时候的北大旁边,全是穷学生,都在北大蹭课,据说以至旁听生和正式生比例是3:1。在这样的环境里,虽然精穷,他也有自得一面。他认为北京继承了中国古代那种地道的、非商业性的伦理道德,而上海正好在他的反面。在北京的日子里,他的文字以湘西、讽刺、抒写自我为主,后者主要描写自己被压抑的生活和想振作却在沉重现实压力下无法振作几乎要幻灭的痛苦

  而他还是去了上海,那个年代最光怪陆离的地方。29年被胡适请去中国公学教课,而进入中产阶级行列,从此无需为生计担心。他继续自己的个性,不仅挑战海派文学的颓废无用,又为鲁迅过分的战斗浪费了自己的才华而叹息。而他,在继续写了一段讽刺作品后,转向新的文学领域,先后发表《边城》、《湘行散记》、《湘西》、《长河》。这些作品,在构思、风格内容上再也不能让世人忘怀,奠定了世界级作家的地位

  然而,他对文学的热情也开始减退。和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一样,他更关注的是生活、是社会。在内心里,他的笔虽不是匕首,但也是苦药。他写了很多狂放不羁的散文,同时在33年得以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得以成为一位忠诚的编辑,小心翼翼地培养萧乾等年轻人。他也认真教课、继续钻研古典文学,同时又恢复了对艺术品的兴趣,当然也用情书打动了自己妻子的心。很想看他写的情书,从取得的效果来看,他绝对是情书圣手。

  象每一个湖南人一样,他忘不了自己的根。正如他很留念湘西,他也对湖南充满感情。45年他专门写过《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贡献》。而在29年他写道:"江浙人会做官,又会革命,湖南人一革命就死,江浙人一革命就做委员。过细想来也不是怪事,江浙人是聪明一点,湖南人是呆子。"说明他很在乎湖南人的处境

  他一生追求的是什么,是"美"。他的文章,他对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喜爱,和他对妻子的欣赏爱,都是唯美的,这也是他的文章让人喜欢原因。"主义"在他那里让位于"美",所以他同情左翼,却不投身左翼。书前面34年他和妻子的照片,他是学生气十足,妻子是恬静内敛,很合适的一对。

  而美对于他来说,当然不是惊艳,而是平凡中的神奇。他说:"美是不固定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他仿佛在说,现在流行的Fun也是一种美,真是说出了我辈的心声,也道出了无数玉米、笔迷的心声。而更文学一点,他说:"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种圣境。"完美地揭示了为什么无数人为蒙娜丽莎倾倒的秘密。所以,只要人性尚存,从文是永不会过时的。

  因为对美的感受,以至他看似平凡的诗其实是这样的迷人,比如:

  北京六月的雨呵。

  虽然大也坏不了许多墙垣。

  下次北京下雨的时候,一定念这首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