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脚与西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10篇

2018-02-28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10篇

  《小脚与西服》是一本由张邦梅著作,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一):寂静的莲子 苦涩的莲心

  寂静的莲子 苦涩的莲心

  ——我听闻的张幼仪(2011-06-09)

  那是一个才俊辈出的年代,那个年代,才子佳人故事自然不会少。

  风光无限的“人间四月天”,让无数人艳羡;可谁怜“珊枕泪痕红泫”的凄苦落寞?张幼仪——这个几乎被世人完全忽视的名字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苦楚和忧伤?这样一个坚韧甚至可以说是伟大女子,若能在人生最初就遇到一个相爱的丈夫,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柔肠百转的传说可惜她的生命中,却刻上了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痕

  关于她,我们知道的太少……

  她是一个拥有传统美德典型东方女性含蓄、温良淑德,绝对是一位符合传统大家族标准完美儿媳,她只是没有想到,命运安排给她的,竟是追求绝对自由浪漫徐志摩。她的传统,反而成了最大的缺点。于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婚姻,留给她的却是挥之不去的伤痕,让她承受着常人难于想象冷酷和决绝。

  我无法想象一个妻子如何承受丈夫对自己彻底的冷漠和鄙夷,还在温婉努力做着最好的妻子,去关心照顾他。

  我无法想象一个妻子跟随丈夫远去异乡,却被丈夫无情的丢弃在家中,举目无亲生活维艰,该是怎样的绝望

  我无法想象一个妻子在异乡刚刚为丈夫生下第二个孩子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被丈夫冷酷的强行离婚,会是怎样的痛苦绝望。而此时的丈夫却是欢呼雀跃,甚至认为被遗弃的妻子也应该跟他同样的欢喜。

  我无法体会张幼仪内心苦痛,我只感觉到蚀骨的寒意……

  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承受这一切,她温婉但绝不孱弱,她不声不响,没有被遭遇的一切打倒。正相反,她一边抚养孩子一边求学深造,迈向了生命中新一段的路途。自己的勤奋加上兄长的帮助,她开创了自己的金融事业,在上海滩这块风险叱咤风云、大展才华。“有主见、有主张、且相当主动”,这是她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认识她的人都非常尊重她,而且,她在离婚后不但悉心抚养孩子,更以徐家干女儿身份,照顾徐家双亲、操持徐家家事,更能同徐志摩友好相处,还曾主持出版他的文集。

  只是我忍不住想象,要有怎样坚韧的内心和宽容胸襟才能做到如此,贤德和坚韧,被她用生命来诠释。

  她总是习惯沉默,习惯承担,关于她的记录信息很少,所以世人对她的了解就更少。她也许没有徐志摩生命中其他几位女性那样风火炽烈,但她的爱含蓄而持久,就像她临终前说道的一样,“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是啊,“说不定我最爱他”,她用一生来实现的未出口的承诺

  张幼仪,如同一颗莲子,素洁的外表中,隐藏着苦涩但坚毅的内心。她心里装着丈夫,装着家庭,装着责任,唯独忘却了自己。她将所有不幸吞到肚子里,隐藏着自己那颗苦涩的心,绽放的却仍然是美丽的生命和爱。这样一个女子,叫人怎能不钦佩!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二):命运在自己手中

  喜欢徐志摩,关注林徽因,所以了解了梁思成和金岳霖。而张幼仪……最初的印象如同鲁迅之发妻朱安一样,不过是被历史忘却的人。

  偶然知道居然有一本描述他们婚变的书,于是好奇拿来读。读罢……掩卷叹息……

  书名来自张幼仪与徐志摩的一段对话评论一个留洋的裹脚女子与身上服饰的不相称,由此点出徐与张的婚姻的隔阂。非常形象也非常贴切。

  全书以张幼仪的口述和她侄女的视角审视了这一场婚变,通篇都是张幼仪对徐志摩的怨恨和不满。书中描述了徐志摩的种种冷漠和无情!甚至是徐志摩的虚伪。但以一个遭到遗弃并受到深深伤害的的女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往事,应该说是有失公允的。徐志摩已经不在了,不可能再站出来辩驳张幼仪所说的话,但我内心却不得不质疑她。

  其实看完全书我相信多数读者都会明白徐志摩为什么离婚?可惜的是作为婚变的另一个当事人,张幼仪,她不仅当初没有明白,纵然在德国美国生活了多年以后,依然没有明白!我很惊讶她在国外生活了大半生后思想依然那么守旧,变化那么小。自然,若我是徐志摩又怎会继续与她生活下去呢?

  张幼仪本身没有做错什么。她的思想,行为,完全符合旧时代中国妇女准则。然而,虽然书中她一再强调自己有求知欲,改变欲。但从她讲述的故事中看,恰恰她最缺乏的就是这些东西。如她所说的徐志摩不愿与她交流,为什么呢?人不可能凭空生出厌恶来,我更不相信徐志摩只是看了她一眼就从心底里抗拒她……因为她思想上的缺陷很难让丈夫产生交流的欲望事实上在离婚之前她没有做过任何努力和改变,一直在默默等待,她从未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否则徐志摩也不会弃她而去!

  人的外表可以改变,内心却无法改变。张幼仪从内心深处就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男人身上,从父亲到兄长再到丈夫。这或许是旧社会女性的悲哀,但张幼仪所生长环境包括后来生活的境遇,完全有机会去改变人生!可惜她始终没有明白,命运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张的一生并未因出国和婚变而改变依附男性的命运。徐志摩抛弃她之后一直是徐家在供养她。虽然她也描述了资金短缺时的窘境,但我们可以看到全书中她都不曾为了生计而去工作!后来回国后银行的工作也是她哥哥为了照顾她用关系给她找的。她虽然在国外读过书,并辗转各处,然而欧美的生活时光并未令她的内心有多大改变。她始终是一个旧时的中国女人。倘若她有自主命运的觉醒,有奋力求知和变革的欲望,自然也就不会留下这段怅惘的追忆……更不会看不开自己这一段错误的婚姻。

  可惜,虽然她的脚没有裹,但她的心却永远被白布缠绕着……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三):时代和个性成就了如此的幼仪

  “人间四月天”是一部关于民国时期讲述徐志摩、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故事的旧剧,热播的时候并没有看过,最近突然兴起,看完之后对剧中的几个人物的精彩颇感兴趣,抱着了解八卦轶事之心转而去读了张幼仪侄女撰写的“小脚与西服”,这本大约并没有太多人重视如今已不再版的书,我从淘宝上买了复刻版。

  书里包含的内容超过我的期许,它是分为两部分来进行的,一部分是类似幼仪回忆录的形式,另一部分是侄女张邦梅自己对于张家家族、对于幼仪、对于自己人生的思考。这两部分非常有意思,因为他们刚好是两种相反的人生,幼仪是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且这教育对她的影响伴随她终生,只是在她离婚之后开始接受了西方思想的输入,逐渐开启了她的新生;而邦梅则是张家第一代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几乎可以说她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然而因为父母家族的关系,才接触了中国的思想,这种接触并不是直接的输入,而是以外人听故事式的接触,她终究没有到过中国,并且中国也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但这种来自家族的中国思想的影响也潜移默化的进入她的脑袋,在她的梦境中她竟然不能接受一个白人的爱而是妄想嫁给一个中国人。两种相反的人生境遇也能在这样一个故事从容的对话,有一种文化撞击的趣味和宽容。

  正如书中幼仪的部分,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幼仪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是什么样的,书中一上来,幼仪就对邦梅说,“在我告诉你我的故事以前,我要你记住一件事:在中国,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后,得听父亲的话;结婚以后,得服从丈夫;守寡以后,又得顺着儿子。”在后面幼仪又多次强调自己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不了解她的人生轨迹,不理解此书的背景,你会以为这是她对那个时代的抱怨,对女人所接受不公的抱怨。如果只是这样,那读者就太不理解传统教育对幼仪影响之深,以及

  传统的儒家教育对幼仪影响有多深?幼仪在照顾了公婆五年之后,为了照顾丈夫把自己的大儿子留在老家来到欧洲去找徐志摩,到了英国,这样一个从未出过国甚至甚少出家门的女人被一天天的扔在出租屋里无人理睬,然后她怀孕了,徐在听说她怀孕的第一刻对她说“打掉。”之后竟直接消失了。无助的幼仪想到了结束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然而她想到了“孝经”的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道让她不死。

  幼仪对徐志摩,以夫道尊重,顺从。这种顺从到了什么地步?徐让她去堕胎,她从无法接受到思考到哪里做手术安全,徐想要离婚,她认为她没有触犯“七出之罪”中任何一条,还背负着耻辱被议论的精神压力,以及自己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可是在徐正式要求离婚之时,她没有任何条件的签字了。这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和家庭的影响,名节。她从小经历过的张家家族失之名节,奋力摆脱耻辱重整旗鼓过程,她要自力更生去赢得名节。名节让她重生。

  作者邦梅是个“美国人”,如果不向她强调这种中国文化的特质,她恐怕不能理解幼仪这一辈子所作出的大部分选择。孝道和名节,我认为是对幼仪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而幼仪之幸,在于她有机会和运气接受到西方思想的启发和宽容。小脚与西服,幼仪没有裹小脚,在徐志摩心中,她仍是小脚的代表。幼仪生长在一个有教养、有远见的家庭,几个兄弟都颇有成就,作为家中第一个没有裹小脚的女性,虽出自于偶然,但幼仪把它看做一种恩赐。在被离婚之后,受益于欧洲文化上对离婚和独自带小孩的理解与宽容,给了她成长时间,甚至独自抚平了丧子之痛。当她为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的事再次回到中国,她就已经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了,虽然她仍旧照顾前夫的父母,虽然她在想要再次结婚时还要询问儿子的意见。但是她的强大,她的淡定,她接受的文化思想冲击,使得任何读者无法以新思想自居去蔑视这个“小脚”,让我们更能平静的去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

  沿着幼仪的回忆部分,故事的主线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如出一辙,我确认编剧王慧玲必是在认真读过了这本书才写出的剧本,毕竟这是来自于故事主人公之口的最真实情节。在剧情之外,延展出的部分恰是我最关注的,幼仪的内心以及除了与徐志摩有关的故事之外的真实生活,在这里主角是幼仪。

  她的一生已不用赘述,从她的角度去看着实为她感到心疼。这或许也是她的幸运,再没有谁能够经历她的这般命运,没有谁能够接受完整的中国传统教育却没有裹小脚;没有谁能够在传统社会时代接触了徐志摩那样的新派作风丈夫又离了婚;没有谁能够在怀孕、生育、教育孩子这么重要的时刻被遗弃并遭受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但是又刚刚好有自己的家人和丈夫的家人做接济,能活下去又磨炼了内心的强大;没有谁能够在欧洲吸收了开明、平等、自由的思想,同时磨炼了强大的能力和内心之后再回到中国自己的故乡去接受传统的检验。你说谁还能过这样的一生?她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别的出口。

  而即使有这样的一个女子,也不是她,她有她自己的求知与坚韧,再没有谁能替代她成为这个传奇女子。幼仪有非常强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从前被压抑在孝道文化之下,她曾经挣扎着读过一段女子学校,从十五岁嫁入了徐家开始就停了所有的受教育的渠道,可是幼仪说“要一个人从十五岁就终止学习是很难的”,其实说难也不难,如果不是幼仪后来离婚的经历,可能她就真的一辈子守在院子里的女人,而她离婚后,学法语,学德语,学幼儿教育,回国后学银行,学做生意,她的求知欲帮助了她持续的成长,仿佛她就在等待这样一个机遇,成就另外一种生活。所以有人说遇到徐志摩,是她的不幸,也是一种幸。

  在种种证实幼仪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事实中,也同样展现了幼仪自身的一个性格特质:理性。基于她心目中的社会道德,什么应该是对的,什么应该是错的,这些是她遇到事情更多思考的,而她的情绪被深深的隐藏在沉默中。由这种理性与强烈责任感诞生了她最值得称颂的品质:坚韧。遇到这么多事,她就这么默默的一步步走过,任何一个得知她经历的人,无不被震撼。胡适曾经窜过一个饭局,同时邀请了幼仪和徐志摩陆小曼夫妇,幼仪去了。饭局上,陆小曼摇曳生姿,幼仪认为她非常有女性魅力,而更加衬托了自己的严肃。那一顿饭,她一直沉默。在我看来,幼仪或许有自卑,但是她的理性还衍生了另外一个性情,就是看待人和事有准确和冷静眼光。她意识到因为林徽因的存在,徐志摩与她的离婚并不是徐所宣称的壮举;她在家族对待男女不同的教育方式下仍然在意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吸收二哥和四哥的影响;她知自己做人严肃,那是因为自己是苦过来的人;以及后面的生意头脑也印证了她的准确和冷静的眼光。

  看过小脚与西服,我更认为幼仪是一个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女子,在与徐志摩纠缠的三个女人中相比并不占下风。她在中国大变革的时代中,在个人坎坷的感情生活命运中,成就了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说了这本书中幼仪的部分,邦梅的部分则又是另外一个部分,或许有时间也可以来说说。

  我的微信公众号:chrisbie1225 欢迎来访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四):女人,为自己活

  我看到一大群女人在为张高歌,还要发誓跟着张学做女人。不知道张这一生活明白了吗?一个没真正爱过,或者被爱过,是不是人生够完整还是个问号。传统道德观就是一个人不管自己的价值与感受,全权的对家庭尽责,对丈夫尽责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了,自己根本不重要,自己的价值与感受根本不重要,说实话,我觉得敢爱的人其实内心是柔软的,反而害怕那些内心真的没有感情的人,因为不知爱为何物,所以面对真情变的麻木,蓦然,内心是冷漠的,这无疑扼杀人性。她真的为自己活过吗?她真的爱了吗? 徐一直把她当作隐形人,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明的。当你说着人生追求,有些人说着今儿房价多少,你买多少平的,你儿子进什么小学,初中,当你想着发展第二副业,有些人规劝别瞎折腾了,踏实生活吧,当你谈论文学她却说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当你谈论人生理想,人生意义,她/他抬头一脸迷茫的问,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或许这是价值观不同吧。一个女人成天忙里忙外,无思想,无感受,不懂爱,不懂自身自身价值,也不为自己争取什么权利,活着就只是为了照顾父母,丈夫,幼儿。作为男人身上的藤蔓,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没有感受的活着,默默坚韧着,很多人还要发誓学张。我想徐志摩不提出离婚,甚至在外面真的找了女人,张断然不会先提出离婚,宁愿男人不爱她,不在乎她,她也要死守传统价值观,只是徐志摩还够良心的提出离婚,或许就是让她寻找幸福吧。张离婚时的年龄不过20几岁,看出长相都不错,大可找一个爱她的男人,可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呢?始终逃不开传统父权的价值观,不敢追求爱情,不敢再爱一个男人。年过半百才嫁给feng医生,还要写信征求四哥,儿子的意思,完全还是一个在父权体制下生活着的女性,根本没走出父权的藩篱,一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需要别人的同意?我想即使走过场也不免看出这种三从四德的传统价值观。当然也不可抹去她尽心尽责的做一个妻子照顾老人,照顾幼儿的贡献。可是从一个人的角度讲,她真的活的不明白。一个人应该感受生命的全过程,掌握自己的生活感受,爱自己爱的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还有些女性大大赞扬,难道你真的愿意这样,二十几岁开始没有知觉的,不去爱一个人活着,为了别人,根本不理会自己的感受与价值。这根本就没走出父权的藩篱,还提争取女性的权利。所以很多争取那女平等的人最后都妥协了生活,不敢冒险,不敢大胆承认自己的感受,即使活的很枯燥,还是默默坚持觉得自己很伟大,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过你的感受。难道一个人真的可以自强自大,看似像一座山那样,伟岸,那样崇敬,可是人终究不过是有着七情六欲的高级动物,没有这些感受,活着真的好吗?想起一个短动画,二十五岁死了,直到75五岁才埋。这中间的50年都重复同样的生活。 张如果真的思想大胆,新式,敢于挑战,徐志摩根本不可能把她当成隐形人,只要一个人有理有据的争取自己的个人权利,我想徐不敢,因为张就像一个毫无感情的物品一样,不敢言不敢怒,直接的纵容别人对你的视而不见,轻视,一部分责任还是自己造成的。试问现代女性,如果你所有的想法,建议,话语权,只换来男人一句说女人瞎参合什么,或者你们女人不懂,当你争取认为对的事情,对方忽视,轻视,丫的不一个耳巴子乎过去。我觉得敢争取的女性才会得到男人的尊敬,有思想见解的男人才会重视,反而是没主见,什么都没有想法,男人说什么是什么的,男人才会把你当物品看待。张有为自己争取权利吗?她又真的解放思想了吗?她真的争取过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与价值吗?这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了男女平等的思潮了,女性很多走出家庭开始工作了,新式女性开始出现了,可是张呢?依然过着千百年来传统女性的生活,或许在古代,在五四之前这样的女性是男人最好的伴侣,因为放心啊,尽责啊,不惹是非,没有思想想法好管教,好掌控。可是,这时候男女的思想都发生变化了,特别是徐志摩,去北大之后那时候正值五四开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加上受西方教育,思想上的进步与解放不是一点点,而是完全颠覆。徐作为旧时代的男人是负心的,但是,绝不是一个人的错,就像现在的主妇,成天围着家庭,锅台锅后转,把自己弄的一身烟灰,把家里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可是恰恰忘记自己,身体变的肥肿,皮肤变的苍白,衣服不舍得买一件,鞋子穿着大妈的款式,男人可能会感激的说老婆辛苦了,可是作为一个人不可能天天感恩顶礼膜拜的感谢你的付出,尤其现在父权体系下男性很多还有没觉悟的,会认为这些家务事都是低等的,没价值的,你吃的喝的都是我供养,所以很多男人的出轨就变的心安理得。试问,女人你的付出有意思吗?有价值吗?你真的为自己争取过吗?我想你真的争取了,男人绝不会小看你,或许反抗是需要冒风险的,可能是家庭战争,可能是离婚,可是只要你为自己争取而来的东西是值得的,总比最后被嫌弃的抛弃强太多。有些女人或许没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争取的价值与权利,有些压根就是知道了,害怕争取,然后做出妥协,最后落得被抛弃还自我怜悯,说到底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女人,你应该拿起全部的勇气,争取女性的权利,家庭的权利,你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应该学会独立无论家庭还是职场,你应该感受自身价值,这才是完整的人。不要做一个没思想,没主见的人,不光男人鄙视,自己也会鄙视自己。当自己独立坚强与男人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我想没有哪个男人会小瞧你。 我真的不明白女人一边大声呐喊男女平等,我要独立,我要争取权利,一方面又安于现状的妥协生活,为了别人的言论,为了生活的跟大多数人一样,牺牲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很伟大,可是谁又真的关怀过你的感受呢?谁又真的理解称赞你的牺牲呢?女人在职场与男人同样付出劳动,同样做出业绩,同样尽心尽责,有时候比男人做的还好,一旦与男人争工作岗位就会遭到男人的攻击,甚至有些女人也攻击,太强势啦,太强了,一系列的好的坏的,女人这时候成了父权的共犯,也为男权说话。女性如果在职场事业成功,思维冷静,逻辑强,果断,积极争取话语权,争取晋升权利,就会被喷成女强人,或者被直接认为这样的女人一定不幸福,一定强势,一定掌控力强,一定是女魔头,一定是疏于照顾家庭。不光男人说女人,女人们自己也贬低这样的女性。这些事情在男人身上就不会发生,一旦出现在女人身上就来问题了,受到全社会的抨击,为什么,因为自古以来,父权赋予女性的就是家庭生存,不允许女性有思想,有想法,有争取权利的意识,女人自古就是被阉割的物种,女人,男人从来都是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早就不是“自然人”,男刚女柔,男主外,女主内,从来都是父权用来掌控女性的一套规则,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教化出来的而是一种蓄谋。一个人正当的权利被看成女强人,作为女性,我深深的感到悲哀,女人有时候也成了父权的共谋。我们联手阉割女性。 我很奇怪,女性在明显不公的情况下能争取男女平等,可是事物一旦披上道德的外衣,像张任劳任怨,照顾徐的父母,二十几岁过着如守寡一样的生活,默默的坚韧,不爱,也不去接受一个人的爱,始终坚持着传统的价值观,我们很多人都拍手叫好。这层道德外衣下面呢?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感受,权利都通通靠后站,都不值得一提,女人你告诉我,女性到底要活成什么样子,一辈子为他人吗?有些女性根本就是在虚假的事物里争取所谓的权利,因为真的权利是需要冒风险,挑战传统价值观,甚至不为家人,朋友接受的,需要独自承担无人理解的处境的。说到底我们大多数还是选择妥协或者自我安慰罢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故事也是被说烂,我们都不是事件的当事人。所以其中的到底有什么隐情,有什么故事都是猜测。历史都是人杜撰的,都是参杂了人的主观看法的,根本不是原来的事情了,即使是当事人回忆都会出错,因为人的思维意识是不能完整的记得当时发生的事情的,即使你真的用笔记写下每件发生的事情,你的日记也会出卖,思维会出错,因为我们总是不能客观的看待事情,人看事情总像相机拍照,我们拍下的永远是设计好的构图,找出我们认为好的风景,可是那个四边形构图之外还有其他的景色,同时发生在一个空间,我们往往不去管,因为它们不是我们在意的,所以我们认为重要的,正确的事情,总是像拍照一样,只是我们选取了事实的一部分。而且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来看这个世界,理解他/她认为对的事情,所以世界都只是一个人的世界。张说陆小曼拒绝认领徐志摩的尸体,我们后人无从考证,又说陆根本不是真的爱徐,林也不是,只有自己才是。如果一个人在其他当事人都不在的时候说这样的话,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活人容易为自己辩护,这是人的天性。法官也不能很公正的用法律辨别真相,更何况伦理全靠社会的道德来评判是非。事情真相总是一个人的直觉意识,价值观来决断的,其实真相造就南辕北辙,自传说到底是在说着一件与他人无关的事情,全然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张说的爱就是我照顾你父母,为你生儿育女,为你敛尸,你说不要我了,离婚了我就离婚,你死后我照顾你的父母,这充其量是一种个人的仗义行为,难道爱就是这个嘛?爱情就是这个嘛?爱情是两个人共有的感情交流,灵肉到达一致,是价值观的一致,是共享生命的感受,是心底舒服自然的一种和谐状态,是一种为彼此负责共同的义务。爱情不是仗义更不是恩情。说到底张一辈子也没弄明白爱情为何物,真的爱一个人为何物,一个女人到底怎样算活着。 正经的传统女人是妥协着父权生活,我们眼中的另类女人都是敢于走出父权的藩篱,按照自己的感受生活。终归人要死的,终究没人记得这世界有你活着的证明,那么活着的意义为何,有的人任劳任怨,有的人麻木,有的人叛逆。活着可能就是真实的感受生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活着不是为了谁,因为无休止的义务不是真的活着,而是成了他人利用的工具。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五):一点想法

  当初想读的理由是需要给自己一点正能量,然而半年后才开始读,所以记不清楚在哪里发现这本书了,印象中是了解到张幼仪怀孕期间还被徐志摩无情抛弃。。。。后来当时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当我自己一成不变的时候,我确实需要这样的真实例子让自己好过一点。(去年10月份左右的想法)

  最近开始慢跑,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点想做且愿意做的事情。是我小小的进步。

  读完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励志”,我更希望读到张幼仪更多的心理变化,更多关于任职银行的工作的过程。

  张幼仪一直强调自己拥有新女性标志的大脚,却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清楚一双大脚并不说明什么,关键的思想她没有跟得上。意识到真相原来不是自己原以为的,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悲哀呢?

  保守思想真的很害人吧,张幼仪从小接收到的教育,她是个女人,要对丈夫好,以及对他的家人负责。道理虽是,她也真的做到了,可是她自己呢?没有好好的为自己而活,让人觉得悲哀也很软弱。真的没必要那样去为徐志摩倾尽一切,何况她还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出于对徐的爱。

  时代不同,略无奈。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六):四月逐林之《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讲述和确认

  作  者:张邦梅

  译  者:谭家瑜

  出  版: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1-9

  推  荐:★★★★★

  张幼仪的故事,自然由她的后人来叙述会显得贴切。

  作者张邦梅,其祖父正是幼仪的八弟。在幼仪看来,是张家兄弟当中,气质与志摩最为相似的,在他的葬礼上头,甚至提出要求为他念一首志摩的诗。他大抵也是和幼仪最处不来的一个兄弟了。

  张邦梅作为第一代在美国出生,并在那里长大的张家的后人,带着童年时候被白人所鄙夷的疑惑,甚至对自己被称作“清客“的黄色皮肤开始自卑和愤恨,终于在她的大学时代,在中国的近代史当中发现了诸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多是他熟悉的祖辈的名字。

  书香门第的张家,果然是人才济济的。终于,这一次能够从自己的血脉中寻得一些自豪来。

  而在这些名字当中,一个女子名字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相当罕见的。张幼仪,她的名字与中国近代的第一个离婚案联系到了一起。这多少让这位大学时代的”清客“有些疑惑不解。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又和那位令人敬佩的中国诗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作为一个华裔的美国人,在周遭人的眼中,理应比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可是,对于一个从小生长在美国,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同样陌生的小女孩儿,这种误解如何不叫人气恼。

  终于,在这之后的某一次家庭聚会中,她见到了这个仪态端庄而优雅的老人。从第一次见面,便生出一份亲近来。这多年来的疑虑,终于可以向这个远年的当事人进行询问,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展开,同时也是作者对于自身身份的一种确认。同样的,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张幼仪来说,那些陈年往事,终于在此刻面对一个懵懂未知的少女。冥冥中自是有某种缘分,让这一老一少,在这样的时刻得以相见,让这个当年被无数人传唱的故事,又多了一重新的视角。

  这个视角,来自张幼仪。与中国的新月诗人相关,与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离婚相关。然而在过往的岁月当中,诗人的光芒总是太过于耀目,他爱得太过于热烈,坠落得太过于突然,加之林徽因、梁思成、陆小曼、王赓等名字,所有的一切现实都因此而被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薄雾,让同样有着相当成就的张幼仪显得暗淡起来了。

  在传统家庭里长大的张幼仪,她的第一次”革命“来得突然,幼时裹足的头几日里,她的哭喊让四哥再也忍受不了,于是说了句”她若嫁不出去,我来养着她“。这一句话让本来心疼女儿的母亲心软了,想来这是张家第一个不曾缠足的女子了。

  幼仪少而好学,按照她自己的话,她对于学堂是如何得向往。刚刚十岁出头,便百般地劝说着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去异乡求学。家逢了变故的张家同意她上学的原因仅也好笑,只因算下来许是女孩子养在那所女子学校里,要比养在家里更是省钱。另一方面,大姐在算命婆婆的估算下得过了二十六方可出嫁,如此一来也算是让大姐在这些年中能有些事情好做。

  只是小学尚未毕业,四哥便为她找好了人家,海宁首富徐申如加的独子徐志摩。四哥凭的是对于徐家家事背景的了解,和徐志摩天才的文章。他也确实没有选错,这个青年才俊不但相貌堂堂,在日后也却有一番作为,开创了中国的一派新诗。只是万没有料到,诗人终归是诗人,这个诗人更是活在了他的浪漫和诗歌当中。他见到幼仪照片便没好气地嫌弃起来,”乡下土包子“。在新婚不久,便开口说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当时的幼仪并未曾真的担心,家中的教养叫她不必担心犯了”七处“当中的哪一条。

  只是后来,她还是明白了诗人新婚时的这句话。

  最苦楚时候,是在英国的”团聚“,在她正怀着志摩的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那旧事重提,仍是离婚,这一次更是要她打掉肚中的孩子。而在当时,那是件性命攸关的事。诗人顾不得那么多,他脑子里此时都是康桥的倩影。终于,他不告而别,离开了两人暂居的乡村小屋。一下子全没有了踪影。

  在此百般的苦楚中,幼仪仍然是极为传统的,她只得求助二哥张君劢。将志摩口中”小脚与西服“的百般不相配告诉二哥。依旧是听从兄长之命留住了孩子,之后又是听从丈夫之命签署了离婚的协议。这一次,也是第一次,她没有禀告父母。因为诗人催得急,他要了断这一切,去追已然回国的徽徽。

  她想到过了断了自己,然而”身体发肤,手指父母,不可轻易毁伤。“这一样还是出于传统的孝道。

  此后她所面临的,是百般无奈和地位的尴尬。三年后回国,是因为徐志摩要娶陆小曼,徐家二老拗不过儿子,只说得经得幼仪的同意。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道防线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幼仪就这样同意了,本就已经离婚,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大约也是几年的西方求学让幼仪开始变得豁达了,新式了。可徐家的二老始终将幼仪视作自己的儿媳,又何况将要娶进门的是当时早已满城风雨的陆小曼,因这诗人和自己的丈夫王赓离了婚。

  两人的婚礼刚刚不久,徐家二老就因这不讨喜的儿媳搬来和她同住。此后几年也多是如此,二老与陆小曼是怎么也调和不到一块儿去了。这反倒使得幼仪难以自处。甚至,徐母的葬礼是幼仪主持的,一身素服,与徐志摩、陆小曼站在一块儿,多叫人尴尬。

  再甚至,志摩飞机失事后,是她最先去认的尸体。徐申如气恼陆小曼到了极致,她尽连丈夫的尸体都不去认,于是不让她张罗志摩的葬礼,而同样的,这件差事又落在了幼仪头上。

  想来,幼仪对林徽因是怨的。她爱他,却没有同他在一起;幼仪对陆小曼当是气恼的,不在开始,而在最后,她尽不去认丈夫的尸体,还非要让志摩穿着西装入葬,最终她以女主人的身份提志摩穿上的传统的寿衣,丢下一句结语”你只要告诉陆小曼,我说不行就好了……“陆小曼最终不再说什么了。

  即使她对林徽因是怨的,在她最后几年病中的时候,曾托人转告希望能见自己一面,她还是去了,带着已经成年的徐志摩的儿子。她知道病床上的林徽因想看他一眼,也想看她一眼。得一些慰藉,得一些谅解;

  即使她对陆小曼气恼,在徐志摩死后,她一样每月寄上两三百元的开销给陆小曼,始终供养着她。直到她来信说钱已经够用。

  最终,张幼仪再次结婚,嫁给一个姓苏的医生。苏医生早逝,而幼仪始终保持着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先是到了香港,后去了美国。张家人而后多半也都去了美国。

  故事讲述了几年,本书的作者张邦梅记录着,祖辈的故事,也思忖着自己的生活。甚至在幼仪死后,有了第一趟的中国之旅。

  最后,在病榻前,张邦梅陪伴着幼仪。

  也许,她们都完成了一件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

  2012.05.01

  王择成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七):赞许张幼仪的传统价值观

  很开心能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看完这本书,一改前几天日夜颠倒看弱智连续剧的状态。

  这本书没有写得特别好,只是能够满足偶几年前对张幼仪这一人物的好奇需要。看完不会像之前那么感慨“我是不能理解他,既然喜欢上了林,决意要和张分开,可怎么就制造了第二个儿子出来,那会正是徐和林你浓我浓的时候啊”(复制下之前的评论)。可以理解当时的环境使然,对于张一直是三人里面最为佩服的(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也是这一类人,嘿)但从张的角度看林和徐,反而一洗之前特别是对徐的反感。

  客观的讲,注定林和徐还是“伟人”之类, 张一直是最接地气的。在当时的年代,摈弃旧束缚是必然选择,但现在回头来看,回顾张一生的心理变化及认知,传统文化及思想的保留在她身上,可以看得出局限性,但是更多的是赞许她那样的做法。

  .s 每次看到张的小儿子Peter片断就觉得好伤心,那么可爱(哎,估计偶这会要母性泛滥了)

  哎,不想了,今晚做个土豆红绕肉好了。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八):穿上西服也依然小脚

  看到书评里有很多人为张幼仪平反。首先,我个人挺欣赏她的,尤其是离婚后的她。但即便欣赏,也不能否认她身上脱不去的旧习俗的牵绊。

  拿文章开头说,她会告诉张邦梅,身为女人,要怎样怎样,出嫁又要怎样,完全是传统的三从四德。在文中,她承认,婚姻之事要听父母、兄长之言。即便后来改嫁,也会去寻求兄长和儿子的意见,认为这件事需要他们做主才可。在硖石,她遵从道德规范,早起给二老问安,晚上待二老同意她退下后才休息。嫁到硖石却从未到街上逛过只因人妻不能出户。种种这些,无不反映出她的守旧,她对三从四德的恪守。难怪向往西方文化的徐志摩会不待见她。当然,这不待见里也有很多偏见。徐志摩在见到她照片的第一眼就给了“土包子”的评论。我不知道张的长相如何,但至少,从照片上,肯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跟活泼美丽的林徽因就更不能比了。在徐志摩眼里,张幼仪既不漂亮,同时她的行为又完全是按照旧时代的传统来规范自己的,因此,不待见她也不奇怪。

  而且,从张幼仪跟徐志摩相处的描述来看,是相当无趣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自然是徐志摩的原因:他不愿意跟她聊。而她自己也说,虽然跟二哥三哥可以很畅快的聊天,但与八弟,却跟面对徐志摩一样,不自觉的变得很压迫很严肃。所以,不能不说,她也有责任。

  而在离婚之后,尤其是在德国生活过一阵之后,她开始改变,努力学习,改变自己,也改变周围。她的能干是无法否认的,但即便这样,也改变不了她骨子里的传统。

  她说,在离婚后,徐志摩和她之间反而比以前更近了。我很欣赏。因为这时候她对于徐志摩不再是负担,而她留德之后的变化以及能力的展现,也让徐志摩颇为欣赏吧。只是两个人不适合做夫妻而已。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九):一场不情愿的分娩

  张父也是有远见的人,几个儿子都接受了中西教育。但他对女人受教育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女儿的命运。张幼仪没有一个把女儿先当成朋友一样如林长民那样的父亲,也没有像陆定原那样把女儿骄养和富养的爸爸。要是换成一个类似查理宋的父亲那更是另说了。所以,民间有云:男人是女人的命。所以她的命运,不单单因为丈夫。

  历史最擅长给人贴标签了,张幼仪最大的标签就是“鄙弃”。这个标签也成为她新生自我的最大驱动力,她的大部分时间,也许都在跟这个标签较劲。

  她的一生是悲剧吗?我不觉得,反而有圆满的味道。历经苦乐悲喜,生命的终点在天伦之乐里走完,这是一种后甜的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却是另一番精彩。与朱安绝望的悲凉相比,命运之神还是眷顾她的。

  从英国到德国,她的身体和心灵都在经受一场不情愿的异常痛苦的分娩。她能将苦难转化为后来的成就,其实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除了家族背景外,还有她强烈的求知欲以及自省意识,这伴随了她的一生。上天没有给她花前月下的诗意情怀,但给了她这样的智慧。

  书中最后一段,当她的侄孙女问她,爱不爱徐志摩时,这个低调含蓄的女人说至今自己也无法弄明白什么是爱。她的所行,符合圣经里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虽然这本书主题是一个女性寻找自我的路程,但我却觉得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她对爱的态度。

  可惜徐志摩是英年早逝,如果他能活到晚年,很好奇岁月是否会改变他对爱的定义?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十):变

  时值一个动荡与变迁的年代,民国建立前后的历史风起云涌,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再至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我们对于那个年代所知甚少,以至于我们只能被一些标着时间刻度的大事件牵引着去了解一段历史。然而大背景下,每一个鲜活的人的人生走向,才更是读懂这段历史的关键因素。

  正如《小脚与西服》这本书的简体字版本编后记所说,这本书在大陆地区的推出,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位普通中国女性在变革时代的经历与选择,更可推而广之见识近代以来中国女性群体的处境与走向。

  更加重要的是以此及彼查看当前中国女性的心态与处境。

  单纯站在张幼仪的视角去看待从婚前到正式签署离婚协议这段时间的徐志摩,我们确实看到了一名异常没有担当的男子。梁启超在给徐志摩的信中写道:人类恃有同情心,以自贵于万物。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

  徐志摩的回信中则是冠冕堂皇得为世人所嘉奖。那句震慑世男子心扉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亦是出自于此。

  全不顾此举也许毁掉一个苦难女性的一生。只需话说得好听,便赚尽了声名。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徐志摩一心要凭自身之力让陈腐刻板的封建礼数见鬼,也决意通过切实行动开启民智。

  张幼仪在刚刚产子身体虚弱之时以表面平等实则近乎逼迫的方式签署了离婚协议,徐志摩欢天喜地地表示“你张幼仪不想离婚,可是不得不离,因为我们一定要做给别人看,非开离婚先例不可”之后,张幼仪独自在欧洲求学育子,甚历丧子之痛,终究缓过这场家变带来的伤痛与打击,成为一名坚强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她自己说,要感谢徐志摩,没有他自己便不会有这样的成长。

  要感谢徐志摩么,也许是的。但她更应该感谢的是她自己。

  厄运并不能使你成长,对于厄运的反思与对抗才使你成长。

  那个动荡变迁的年代,无论男女,内心都实难准确地摸清自己的定位。对于那个意识到家贫国弱的中国来说,变不变,怎么变,变多少,都没有先例,一切几乎都只能简单粗暴着来,下的剂剂都是猛药。后来破四旧的情况也可看出中国人在摸不清自身处境,内心贫乏空虚时候的窘迫。

  徐志摩那个年代在文学上的造诣确实颇受令誉。张幼仪本人则将自己所受的苦难以及对徐志摩的埋怨归结为“文人就是这副德行”。但面对张幼仪,徐志摩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以一个文人的身份搪塞而过。歧视传统女性,又需要以此找到优越感;对家庭有着道貌岸然的愧疚,但止于言谈上的愧疚。他只是那个时代身处中国变迁洪流的一个普通中国男人。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幼稚的男孩子。

  鲁迅笔下描述当时的中国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然而变化不以他为始,也不会以他而终。因为新的思想、可能随之而来的新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太震撼,太匮乏,太迫切了。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不会是孤本。

  作为一个被传统礼教三从四德观念深深束缚的女性,羁绊她的已经不再是周遭的环境,而是她自己的想法。她依然深深相信只要自己尽到了一个媳妇所有的本分,就绝不会遭到抛弃,即便婚姻让她感到孤独,她的本分不允许她认为自己孤独。当她在异国他乡本抱着求学的目的以能跟上徐志摩的新思想的时候,她是永远也追不上的。她即便不再被约束行动,也几乎不离家门一步。这是她来日亦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反而是离婚之后,她回国担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料理店铺的生意,抚养孩子,甚至出于她对自己的要求与责任,依然在徐志摩父母十分需要她的时候表现出极具分寸感的处事方式。这样的稳健与镇定,来自于她的教养。也只有在这个时期,徐志摩对张幼仪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平等交流。

  这足以说明新或旧的思想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认为它好或坏的人,以及人内在的涵养。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我们当然庆幸自己不必过一种彻头彻尾为他人而活的生活。但对当时的女人来说,她们矗立在历史之中,对前路一无所知,甚至还不懂如何为自己谋求幸福。因此我们也并不能评判就主观感受来说哪个时代的人过得更幸福。但就在此时有人大刀阔斧地闯进那白惨惨地世界,把那蒙蔽人双眼的帘子倏忽扯得粉碎,摧枯拉朽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变革中几难承受的阵痛,他们为这光明要付出血与泪的代价。

  明白人才懂得苦楚。那么在谁比较幸福的问题上我们可算是不那么光彩地赢了。

  正是有那样的新旧之间剧烈的碰撞,人们才真正意义上从那样的无奈而不自知的境地中意识到自己的无奈与不自知。乍一眼,真是惊鸿一瞥。尽管剧烈,却也有效。

  尚且遑论那样的做法对于个人来说是不是应该饱受诟病,其中有多少自以为是的广开民智,又有多少受人推崇的自我膨胀,乃至徐志摩个人对张幼仪的伤害的原因中有多少林徽因的成分...如今去看,即便有对错,各人心中皆有定论,也无须深究了。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的我们即便有我们自己的问题,却终究是一个更自由的时代,即便我们有愚痴之时,终究离眼前的自己,更进一步。

  应该感谢先辈们冲破那重重阻碍,感谢每一个在时代变革中,想了一想的普通人。

  徐志摩在国人心中声名依然不错,似是个极具浪漫与天分的痴情学者,但即便初版时许多人担心张幼仪的故事会对徐志摩的声誉有损,这本书依然顶着重重压力在国内出版,此书的作者,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表示,她只是记述了张幼仪的故事和感受,让她也有讲话的机会。

  言下是从无到有。我想这是一件好事。

  当做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冠冕堂皇郑重其事的理由,当一件事情不是为另一件事情服务,当表达只是表达,评判只是评判,那我觉得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也并没有资格去置喙这是否能算得上是一种进步。可是这让人感到安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